梅花鹿腦
⑴ 梅花鹿有哪些外形特徵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的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它的體回形勻稱,體態優美答,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在陽光下還會發出絢麗的光澤,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差不多,藉以隱蔽自己。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故人們往往以為它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是其生存斗爭的有力武器。
⑵ 梅花鹿養殖的前景怎麼樣
梅花鹿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毛色艷麗,在全身呈紅棕色的被毛上,有序地分布點點白斑,狀如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全身是寶,茸、角、齒、骨、肉、髓、腦、精、血、腎、膽、皮、糞、胎均可入葯。尤其是取自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即鹿茸,能夠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生理機能,特別是對年老體衰、病弱無力的人,在恢復體質、強筋健體方面有著明顯的效果,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葯。近年來,鹿茸及鹿產品國際貿易量不斷擴大,在韓國、日本、東南亞一帶國家和港澳地區十分暢銷,價格不斷提高,梅花鹿養殖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是發展高效畜牧業的理想項目。
一、基本特性
梅花鹿怕熱不怕冷,適宜溫度8℃-25℃。溫度升高時,即躲在鹿房或樹蔭下,氣溫下降到-5℃~-10℃時,仍能自由活動,並不影響其採食。喜雨雪,愛清潔。膽小怕驚,喜過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長發育迅速,一年後,公鹿可達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歲可配種,3歲~4歲繁殖力最強。爭強好動,感覺靈敏。在配種季節,公母鹿間常互相角斗,爭勝好強,如不及時趕開,會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長鹿茸時,則變得溫順,行動小心。鹿的嗅覺、聽覺、視覺發達,感覺靈敏,遇到突然聲響及意外情況常出現「炸群」。
二、 飼養管理
梅花鹿是復胃的草食性動物,各種多汁飼料都可飼喂,另外再適當補以穀物、豆類等精飼料和礦物質飼料。最喜食橡樹葉、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麥秸等。
1. 飼料調制 將 粗飼料鍘短粉碎成草粉即可。為改善飼料品質,提高消化率,對玉米秸、稻草、麥秸等進行氨化處理。方法:將3%-5%尿素水溶液均勻地噴灑在秸稈上,堆於水泥地面或堅實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嚴,四周邊緣壓以黃土。在20℃氣溫下,3周可以使秸桿堆內溫度升高到40℃-60℃,時揭開薄膜,使氨氣充分散發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稈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飼料,其中氨化飼料可佔一半以上,混合後喂給,以免挑食。精飼料為玉米60%、麩皮20%、餅類20%,另加適量麵粉和食鹽。
2.飼養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為長茸初期,4月-8月為長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為配種期,11月下旬-1月中旬為恢復期。在長茸期、恢復期和配種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飼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飼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種期適當多給些多汁青綠飼料。長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飼料2公斤-3公斤,青粗飼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懷孕期要供給營養充足的飼料,後期多給體積小、質優、適口性強的飼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飼料1公斤,青粗飼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後,哺乳期飼料要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飼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飼料3公斤-4公斤,並有充足的石粉和食鹽,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飼料可讓其自由採食。鹿舍要清潔、安靜,不要驚嚇和強行驅趕懷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產。仔鹿產下後,應將其身上粘液擦乾,使其盡快吃上初乳,然後編好耳號。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須讓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飼料0.5公斤,青粗飼料1公斤-2公斤,並有適量石粉和食鹽。有條件的可組織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
三、適時配種,提高繁活率
選擇茸大、生長快、質量好的鹿作種鹿。梅花鹿1.5歲開始性成熟,2歲半-3歲配種較好。母鹿9月-10月發情,發情時興奮不安,眼角流粘液,氣味異常,常「吱吱」鳴叫,陰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發情配種時,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採取小群配種方式,以4頭-5頭母鹿、1頭鹿為一小群,到一定時間換小群中的公鹿,這樣容易准胎。
四、科學收茸
鹿茸長到第3年才能收獲,以後產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須講究科學,還要有熟練的技術。收茸時,注意保護鹿茸,防止碰壞,降低品質。收茸時,首先用麻醉槍將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穩、下鋸輕、鋸茸快,鋸後在鋸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後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傷口早日癒合。割茸季節陰雨天較多,為防止鹿茸腐敗變質,可進行烘乾處理。
此外,經濟賬,建議咨詢當地或者周邊的鹿產品市場行情進行測算
⑶ 描寫梅花鹿的樣子和生活習慣的句子有哪些
梅花鹿圓圓的腦袋上長著一對樹杈形的鹿角,鹿角下面藏著喇叭似的耳朵,像在偷聽周圍的動靜,隨時准備逃命似的。梅花鹿身體的兩側生著整齊而明顯的白色圓斑,遠看好像一朵朵梅花,這花斑一到冬季便漸漸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