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梅花簡筆畫
① 梅花簡筆畫大全
梅花雖然生長環境惡劣,但是依然快樂的綻放,表達了一種迎接希望的樂觀的性格。怎麼畫梅花的簡筆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梅花的簡筆畫,喜歡就收藏下來哦。
梅花的古詩詞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2、《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3、《梅》
宋·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4、《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宋·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5、《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簡筆畫圖1
梅花簡筆畫圖2
梅花簡筆畫圖3
梅花簡筆畫圖4
梅花簡筆畫圖5
梅花簡筆畫圖6
梅花的名言1、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晉·陶淵明《蠟月》
2、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唐·張謂《早梅》
3、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4、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5、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唐·李商隱《憶梅》
6、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唐·薛逢《奉和僕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7、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唐·齊己《早梅》
8、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宋·晏殊《蝶戀花》
9、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後花期近。——宋·晏幾道《虞美人》
10、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宋·辛棄疾《賀新郎》
看過的人
② 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求全詩。
全詩:
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釋義:
輕輕的風扶著細柳,黯淡的月光,讓梅花的光線消失。
出自: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給詩加腰》
原文:
蘇小妹在歷史上並無其人,但民間卻流傳著很多關於她的逸聞趣事。
傳說有一天,蘇小妹、蘇東坡和黃山谷三人在一起談論詩句。蘇小妹說:「輕風細柳,淡月梅花。兩句中間各加上一個字,作為詩的『腰』,成為五言聯句。」
蘇東坡略加思索,隨即說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小妹說:「還算好。不過,這個『腰』還不夠美。」黃山谷接著吟道:「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小妹說:「是個佳句,但是仍然沒用上理想的字。」這時蘇東坡忍不住了,問:「那麼,妹妹你加的是什麼字呢?」蘇小妹說:「兄長的『搖』『映』二字,確實寫出了柳的動態和月的皎潔,但山谷公的『舞』『隱』,要略勝一籌。
因為『舞』是模仿人的動作,把柳的姿態反映得更形象;『隱』是誇張寫法,使月的皎潔更突出。而我要說的是:『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蘇東坡、黃山谷聽了,一起鼓掌稱贊,說:「妙極!」
蘇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擬人化更准確,既寫出了風的輕微、柳的纖弱,又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昵和互相依偎的姿態,所以比黃山谷的「舞」更生動得體。「失」字,也比「隱」字更傳神,它准確地寫出了月、梅融為一體的情景。
(2)古詩梅花簡筆畫擴展閱讀:
文中的作詩方法簡介:
1、習題法
詩所最難者,訂立題目。烏有題目,詩才難攏,結構難架。唐人擅詩,尤擅擬題。此說或有所不以為然。古人應制,從口而出。即如今壇子,參社則有作,自題則乏詩,非其謂乎?!習題法者,用古人舊題,仿而做也。
2、依句法
一般是偶得一句或一聯,自以為佳,而後圍繞此句(聯)之意及韻格,湊成全詩。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可以為例。多為絕、律、短歌,短詞。
3、依韻法
先定一韻,後圍繞此韻之合韻之字而湊句,而合成全詩。多為律、絕。長律則必依此法。古人詩詞游戲甚至全篇定韻字者,如紅樓夢之白海棠社之所述。
4、渾成法
於韻熟捻,於情境之中突發而成,尤其易成絕句。多有後再加推敲者。李白似此法之本家。古人和「來」、「回」、「台」三字韻腳之絕句詩者尤多,蓋此三字之韻易熟吧。
5、推敲法
於擬定題目中,先粗略成詩,而後逐字推敲,以合韻和求彩。賈島推敲故事,說明此法。
6、集句法
偶爾得句則記之,得句至多,則能渾然湊成詩篇。有李賀騎驢背囊故事。
7、口佔法
興致所至,韻律無拘,不求嚴格,意思自然。與混成法相似。古人題中有「口占」二字者,多韻格不嚴,或語詞輕淺,即此意也。
8、化用法
前人有成詩甚至詩意,我盡可借用。未字句式不可盡抄,而合乎自己作詩時的情景。如唐朝李益《宮怨》之化自王昌齡。
9、反意法
此法用於做反面文章。既對前人之詩文,有不同或想法看法,反其意而為詩。一般說難定意,故難結構。而在本法中,最易定意,所以容易成篇。如毛澤東之《卜運算元·詠梅》
10、定題法
此為基本法和綜合法。即在確定題目後,依據題目之喜怒哀樂、情緒之輕重緩急、故事之上下前後而決定韻類、篇法和結構。
③ 有一幅梅花圖,配上一首什麼詩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雪梅之二(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