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爛尖

櫻花爛尖

發布時間: 2025-05-23 10:58:47

A. 櫻花葉邊緣發黃是怎麼回事呀

櫻花病蟲害種類較多,現將其常見的病蟲害分述如下:
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時發生,葉出現紫褐色小點,後漸擴大成圓形,病斑部位乾燥收縮後成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葉上過冬,發育最適溫度為2 5℃至28℃,借風傳播,在多雨季節有利於侵染發病,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時,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並注意剪掉病梢,及時清理病葉並燒毀,為植株創造干凈的生長條件。

(2)新梢萌發前,可噴灑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期可噴灑16 0倍波爾多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鋅600倍液至800倍液。

葉枯病 夏季葉上發生黃綠色的圓形斑點,後變褐色,散生黑色小粒點,病葉枯死但並不脫落。

防治方法:(1)摘除並焚燒病葉,發芽前噴波爾多液。

(2)5至6月再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即可。

根癌病 主要發生於主幹基部,有時也發生於根頸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腫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圓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龜裂,感病後根系發育不良,細根極少,地上部生長緩慢,樹勢衰弱,嚴重時葉片黃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須集中銷毀,苗木栽種前最好用1%硫酸銅浸5至10分鍾,再用水洗凈,然後栽植。

(2)發現病株可用刀鋸徹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圍組織。

(3)對病株周圍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時注意進行土壤改良。

介殼蟲 為害櫻花的介殼蟲種類頗多,主要有水木堅介、糠片盾介、長白介殼蟲、日本龜蠟介等,成蟲、若蟲刺吸枝葉汁液使植株生長衰弱,同時有些種類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誘發煤污病,影響其生長和開花。 防治方法:

(1)防治介殼蟲的最有利時期,是若蟲孵化盛期,噴施25%亞胺硫磷600至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

(2)在冬春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3%至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若蟲。效果較好。

梨網蝽 主要為害櫻花的葉片背面,刺吸汁液,被害處有許多斑斑點點的褐色糞便和產卵時留下的蠅糞狀黑色,整個受害葉片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蒼白色斑點,受害嚴重時,葉片上斑點成片,全葉失綠色呈蒼白色,提早落葉。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雜草,枯枝敗葉,集中銷毀。 (2)當葉片上若蟲群中發現剛剛羽化的個別白色成蟲時,表明第一代若蟲已基本孵化出,應及時噴葯防治。這是防治的有利時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

小透翅蛾 幼蟲蛀食櫻花的干皮內側,成蟲身體呈藍黑色,每年發生一次,幼蟲在皮下過冬,故自早春就可危害,至8、9月時羽化,卵產於樹皮間隙或干皮的傷口處。

防治方法:(1)在櫻花枝幹上塗抹石灰塗劑以防產卵。

(2)在春季見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膠或有蟲糞時,可用榔頭敲打以壓死內部的幼蟲或用小刀削開干皮捕殺幼蟲。再塗上殺菌劑。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塗抹蛀入處或對枝幹全部噴布以殺死低齡幼蟲。 紅蜘蛛 紅蜘蛛在6至7月高溫乾旱時,繁殖迅速,數量猛增,此時嚴重,它主要刺吸櫻花葉片汁液,使受害葉片失綠呈灰黃色斑點,造成枯焦及提早落葉,被害嫩芽發黃枯焦,不能展葉,影響正常生長與觀賞,且能導致其他病蟲侵害。

防治方法:(1)發現個別櫻花有紅蜘蛛時,應及時摘除。

(2)在早春櫻花發芽前,用晶體石硫合劑300至500倍液噴樹干,以消滅越冬雌成蟲及卵。

(3)為害期噴施50%溴蟎酯乳劑2500倍液或氧化樂果、三氯殺蟎醇等葯劑。

(4)因蟎類易產生抗葯性,所以要注意殺蟎劑的交替使用。

蚜蟲 蚜蟲主要危害櫻花芽、新葉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體內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長緩慢,葉片皺縮捲曲,嚴重者脫落,花蕾被害則不能正常發育,導致脫落。該蟲還能分泌大量蜜露,誘發嚴重的煤污病,大大降低被害櫻花的觀賞性。

防治方法:(1)蟲量不多時,可噴清水沖洗或結合修剪,剪掉蟲枝處理。

(2)於4月中下旬在櫻樹周圍須根最多處埋施15%涕滅威顆粒劑,每棵樹用葯1至2克埋入土深為2厘米,效果良好。

(3)可噴1000至1500倍的50%滅蚜松乳油或4000至5000倍的2.5 %溴氰菊酯乳油,或2000倍的20%菊殺乳油。
自己參考一下,看看對你是否有所幫助。

B. 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

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

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葉子發黃時,要先看是什麼葉子發黃,是新葉,還是老葉。如果是老葉發黃的話就是一般的新陳代謝,不用擔心,只要做好養護工作就好,下面就來看看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

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1

1、新陳代謝

櫻花葉子發黃需要看是什麼葉子,如果是老葉一般是正常的新陳代謝,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擔心,做好平時的養護工作就好。

2、肥料不足

肥料不足是導致櫻花葉子發黃的最常見原因,這主要是在追肥期間沒有進行追肥到造成的營養不良。解決方法:給櫻花施酸性肥料,但不能過濃。

3、光照不足

櫻花喜陽,所以需要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如果光照過少櫻花也會葉子發黃。解決方法:把櫻花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養護,但不能光照太強烈,那樣也會灼傷葉子。

4、澆水過多

櫻花耐旱,不需要澆水太多,以免造成根系難以呼吸而引發葉子發黃。解決方法:若澆水過多則應把櫻花移到通風光照充足的地方,同時也可以適當的進行泥土的疏鬆。

5、不潔灌溉

櫻花是比較敏感的一種花木,如果用來灌溉櫻花的水源是受污染的,櫻花的葉子就會變黃枯萎。解決方法:灌溉櫻花要選用干凈的水,不能隨便使用污水。

櫻花葉片發黃的原因分析2

1、土壤不適

在養殖櫻花的過程中,如果是養殖櫻花盆栽建議每隔1~2年更換一次土壤。長期不進行換土很容易出現土壤板結現象,植株的根部將無法正常呼吸,影響植株的生長,導致葉子發黃現象。

補救方法:櫻花葉子發黃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換土處理,更換全新的盆土重新養護。在換土的時候需要修剪其根系,剪去老弱病殘的根部並做好消毒處理。

2、光照過強

櫻花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在保證光照的前提下同時注意夏季的強光,夏季強光直射導致植株葉片水分蒸發過快,出現葉子乾枯發黃現象。

補救方法:這個時候需要做好相應的遮陰措施,為其建造遮陽棚讓櫻花處於半陰的環境中生長,可以在其周圍噴灑適宜的水分,加速植株的恢復。

3、澆水過多

櫻花的養殖需要合理的進行澆水,正常情況下我們保證土壤處於微微濕潤的狀態即可,控制好澆水量一旦澆水過多,使盆土積水,植株就會出現爛根現象,導致其葉子發黃。

補救方法:澆水過多需立即停止澆水,適當松動植株的土壤並加強通風條件,加速水分的蒸發。如果問題比較嚴重還需要進行換土處理。

4、施肥不當

另外,養殖櫻花必須要控制好施肥量,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一旦施肥過多或者施肥濃度過高,就會燒傷植株的根部,導致其葉片發黃。

補救方法:施肥過多可以適當增加澆水量,讓多餘的肥料隨著水從盆地流出,並加強通風條件讓植株迅速恢復。問題比較嚴重的時候同樣需要進行換土處理。

櫻花樹苗的栽培品種

1、東京櫻花:東京櫻花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花與葉互生,葉片呈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芒齒,先端尖而有腺體,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稍淡。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有三五朵,成傘狀花,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粉紅色。花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

2、染井吉野櫻:染井吉野櫻是一種櫻花的園藝品種,是一種高度約5至12米的落葉樹。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因為是人工育種,它無法自然結果繁衍,只能以插枝移植,與吉野櫻花瓣的形狀與色澤相同,其花期也相同,可以同時綻放與凋謝。在日本的關東地區的花期大約是三月底到四月上旬。

3、寒緋櫻:寒緋櫻別稱緋櫻、鍾花櫻桃、福建山櫻花等,顧名思義,開在寒冷的早春的紅色櫻花。寒緋櫻確實可能算是中國內地一年裡最早開放的櫻花,花期一般在2月中旬,其的中文名和拉丁學名都能說明,花序像一個個串著的長鈴鐺。

4、山櫻花:山櫻花是中國引種最多的一種櫻花,以其品種花色多樣,花期較長而獲得日本乃至世界各地的喜愛。山櫻花原變種是單瓣的,中國大陸從江南到東北,延伸至朝鮮半島和日本都有野生,但作為園藝栽植,卻沒有它的'變種日本晚櫻常見。日本晚櫻的園藝品種較多,花色有純白、粉白、深粉至淡黃、淺綠,新生的幼葉也各具情態,從黃綠、紅褐到紫紅色,花瓣有單瓣、半重瓣到重瓣,每一個晚櫻品種的產生都是悉心繁育的結果。

5、垂枝櫻花:垂枝櫻花是一個變種,也叫垂枝大葉早櫻或大葉早櫻。大多數中國引進的櫻花,枝條都是向上長或者伸展開來的。垂枝大葉早櫻在生長的初期也和大多數櫻花一樣,但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大枝橫生,小枝直立或下垂,形成垂柳狀的櫻枝,形態類似龍爪槐。垂枝大葉早櫻的花淡紅偏白,花型緊致,加上因為垂枝特點而帶給人的寧靜淡雅之感,常被日本人譽為最美的櫻花。

6、雲南櫻花:雲南早櫻別稱紅花高盆櫻花,先花後葉,花深紅色,花瓣約25枚,花徑2.5厘米左右,花呈半開狀態,下垂,萼片紅色。嫩葉茶褐色,花期2月底至3月上旬。這一類櫻花原產自雲南,在尼泊爾、不丹、緬甸也有分布,先是在雲南昆明廣泛栽培,自20世紀80年代推廣至全國各大櫻花種植地。紅花高盆櫻桃的花大多半重瓣,顏色深粉至紅,繁密如雲,在早春二月底開花,幾乎和寒緋櫻同一花期。

7、江戶彼岸:江戶彼岸可長成高約15~25米的大樹,染井吉野正是由「江戶彼岸」和「大島櫻」混種而成的,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樹中有許多就是江戶彼岸。萼筒的形狀很有特徵,下部園鼓成一個壺形。花期較早,因在春分期開花而得這一名。花瓣長約1厘米,花色有純白、紅紫色,但淡紅色較為常見。這種櫻樹很健壯,樹齡較長,很多都是高達15~20米的大樹。花期為3月下旬(東京)、4月中旬(仙台、金澤)、4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岡)。

C. 種的櫻花不知道什麼原因,卷葉,樹枯,什麼什麼原因該如何治療

整體葉片出現乾枯

(1)根系腐爛或者根系異常,導致收支不平衡,加上外部環境影響導致。
(2)根瘤病導致的,一旦發生基本無葯可救。
(3)在山東濱州德州東營等地,鹽鹼地導致樹勢一直偏弱,夏季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導致死亡。
(4)還有客戶是因為用的水是鹼性的或者重金屬離子超標的,都會導致葉片出現焦枯等情況。
(5)乾旱導致,由於缺少澆水,導致葉片發蔫乾枯
(6)澆水過多,導致根部積水,根系腐爛
(7)新移栽的,在緩苗期遇到高溫就會出現葉片乾枯脫落的情況
新葉乾枯卷葉
由於蚜蟲等刺吸式害蟲引起
如何解決櫻花枝葉乾枯的情況呢?或者說我們如何預防呢?
根據櫻花生長特性和日常養護管理以及病蟲害等,我們建議:
1、栽植環境:土壤一定要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微酸性或者中性,鹼性土壤一定要改良後栽植;土壤貧瘠加入有機質等進行改良。土層深度至少要100厘米以上。有些工地三四十公分以下就是建築垃圾,導致樹勢一直偏弱,生長不良。
2、合理養護 按照我們說的澆水、合理施翠姆特種肥,補充養分、病蟲害防治。主要把澆水工作做好。病蟲害可以定期噴葯預防,不要等發生了才去防治。
3、最關注的和要預防的就是根瘤病,一般新栽櫻花第二年第三年就會開始發生,所以第二年就要進行預防,做好預防是防治根瘤病的關鍵。一旦發生就是致命的。
4、蛀干害蟲、腐爛病、流膠病也要重點關注。特別是腐爛病導致枝條樹皮乾枯,繞枝條一周,上部枝葉枯死。這個和冬季凍害也有關系,所以秋季樹木塗白,春季解凍害,噴施石硫合劑。

D. 櫻花怎麼形容

櫻花怎麼形容漫天飛舞 浪漫 優雅 潔凈 絢爛 緋紅的雲層 純潔爛漫
櫻花花朵極其美麗,盛開時節專,滿樹爛漫,如雲屬似霞,是早春開花的著名觀賞花木。
櫻花香味很淡很淡,象某些女孩子走過的淡淡的香。花很艷,嬌艷,刺眼的嬌艷。

E. 櫻花分為哪幾種

櫻花一般是指薔薇科梅屬(Prunus)中櫻桃亞屬和少數桂櫻亞屬植物。全球共有100餘種,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的溫暖地帶,我國產45種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地區。全球有50多個野生櫻花品種,中國佔38個。 在日本,櫻花的園藝分類是把野生種統稱為「山櫻」,人工選育及自然變異的稱為「里櫻」(著名的包括八重櫻樹、「染井吉野」櫻樹) 。其中野生櫻花有9種:山櫻、大山櫻、大島櫻、霞櫻、江戶彼岸櫻、深山櫻、丁字櫻、高嶺櫻、豆櫻。 目前,我國園林中常見的櫻花品種主要有: 雲南早櫻(P.majestica) 原產雲南。花期2月底至3月上旬。先花後葉,花深紅色,花瓣約25枚,花徑2.5厘米左右,花呈半開狀態,下垂,萼片紅色。嫩葉茶褐色。 染井吉野(Prunus x yedoensis) 日本櫻花的一個重要栽培品種,是大島櫻和江戶彼岸櫻的雜交品種,分別繼承了兩者花朵大和先花後葉的特點。花期3月中旬,單瓣花,淡粉紅色,4~5朵花形成總狀花序,萼片及花梗上有毛。樹形高大,可達10~15米。 大島櫻(P.lannesiana var.speciosa) 野生櫻花的代表,樹高可達15米。花期3月中旬,花葉同開。花白色,單瓣,呈傘房狀開放。萼筒長鍾形,萼片呈披針形,邊緣有鋸齒,花整體無毛。許多櫻花園藝品種均源自大島櫻。 關山(P.lannesiana Sekiyama) 日本晚櫻的一個品種,在我國廣泛栽種。花期3月底或4月初,花葉同開。花濃紅色,花徑6厘米左右,瓣約30枚,2枚雌蕊葉化,因此不能結實,花梗粗且長。嫩葉茶褐色。小枝多而向上彎曲。 普賢象(P.lannesiana Alborosea) 花期3月下旬或4月初,花葉同開。與怨厴秸較為相似,花色淡紅,花梗彎曲下垂。花芯伸出2片由雌蕊葉化而成的綠葉。將花喻為普賢菩薩乘坐的象的鼻子,將已葉化的雌蕊前端殘留的2個花柱比作象牙,雲障笳即由此名。 松月(P.lannesiana Superba)非常美麗的日本晚櫻品種。樹枝柔軟下垂,樹形呈傘狀。花期4月初,花葉同放。花蕾紅色,隨著花朵開放漸變為白色,花徑5厘米,瓣約30枚,花梗細長,花下垂,雌蕊葉化。嫩葉綠色。 鬱金(P.lannesiana Grandiflora) 花期3月底至4月初,花葉同開。花淡黃綠色,重瓣,約15枚,花徑4厘米左右。初開時花色一致,後外層花瓣略帶淡紅色。嫩葉茶綠色。

F. 櫻花的資料

【櫻花簡介】
學名:Prunus serrulata
日文名:サクラ/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herry
別名:山櫻花,福島櫻,青膚櫻等。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花與葉互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芒齒,先端尖而有腺體,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稍淡。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花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核球形,初呈紅色,後變紫褐色,7月成熟。
[編輯本段]【科屬分類】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薔薇目
科: 薔薇科
亞科:李亞科
屬: 櫻桃屬
學名:Prunus serrulata
日文名:サクラ/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herry
別名:山櫻花,福島櫻,青膚櫻等。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花與葉互生,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芒齒,先端尖而有腺體,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稍淡。托葉披針狀線形,邊緣細裂呈鋸齒狀,裂端有腺。花每支三五朵,成傘狀花序,萼片水平開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紅色。花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核球形,初呈紅色,後變紫褐色,7月成熟。為日本國花.
[編輯本段]【原產地和主要分布】
原產北半球溫帶喜馬拉雅山地區,包括印度北部、中國長江流域、中國台灣省、朝鮮、日本。以中國西南山區各類最為豐富,中國華北各地均有栽培。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櫻花最為著名,共有200多個品種。因此,日本被譽稱「櫻花之國」。
櫻花性喜陽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生長最好,根系淺,對煙塵、有害氣體及海潮風的抵抗力均較弱。不耐鹽鹼土。根系較淺,忌積水低窪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對煙及風抗力弱。櫻花花朵極其美麗,盛開時節,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是早春開花的著名觀賞花木。
櫻花深受日本人歡迎而在日本廣為種植,與象徵皇室的菊花被指定為日本國花。奈良縣吉野山的櫻花最為聞名,故被譽為「吉野千棵櫻」 。整個日本櫻花花期約為五十天,但每個地區從花開到花謝只有七至十天。櫻花種類繁多,故顏色並非純是粉紅色,相應的花種有相符的顏色。春天賞櫻是日本傳統習俗之一,日本氣象廳每年會發表櫻花開花日期預測,是為「櫻前線」。 日本櫻花多劃分為園藝品種及野生種,比較著名的品種有:寒櫻、河津櫻、雨情枝垂、染井吉野櫻、大島櫻、寒緋櫻、雛菊櫻、及一系列八重櫻(如八重紅彼岸、奈良八重櫻、八重之霞櫻、茜八重、八重紫櫻等) 。其中最常見的非染井吉野櫻莫屬,約占日本櫻花數量之八成,花形為粉紅色花瓣五片,但最漂亮的是枝垂櫻,枝垂櫻又稱瀑布櫻花,如粉紅瀑布一樣懸掛下來,極度的詩情畫意。
日本的櫻花多數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開花,但近年因全球溫暖化的影響,令櫻花開放的時間有所提前。而且太平洋的氣候變暖,亦導致花開後被風吹至散落。大大縮短了市民欣賞櫻花的時間。
[編輯本段]【同屬常見種】
1、日本櫻花(P.yedoensis Mats.),干皮暗灰色,葉橢圓形,先端漸尖或尾尖,緣具芒狀細尖重鋸齒,齒端具腺,葉柄上端有2腺體,托葉條形,具腺齒,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紅色,核果球形,徑約1厘米,熟時紫黑色,本種有兩變種:①彩霞日本櫻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紅色;②粉紅日本櫻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紅色。
2、山櫻(P.serrulata Lindl.),又名青膚櫻。干皮粟褐色,葉多為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常尾狀,緣具尖細單鋸齒或重鋸齒,齒端有腺質刺芒,葉表蒼綠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脈有毛,幼葉常為褐色。葉柄有2-4腺體,花單瓣或重瓣,白或粉紅,果卵狀球形,熟時黑色,為中國原產種,華北山地多見野生,生長快速,萌芽力強,抗煙塵,常作櫻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葯。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樹冠卵圓形至圓形,單葉互生,具腺狀鋸齒,花單生枝頂或3-6簇生呈傘形或傘房狀花序,與葉同時生出或先葉後花,萼筒鍾狀或筒狀,栽培品種多為重瓣;果紅色或黑色,5-6月成熟。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性喜陽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生長最好,不耐鹽鹼土。根系較淺,忌積水低窪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對煙及風抗力弱。
[編輯本段]【常見栽培種類】
1、櫻花(P.serreulata),落葉喬木。高約5-25米。樹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澤,具橫紋。小枝無毛。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邊緣具芒半成熟齒,兩面無毛。傘房狀或總狀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紅色。徑2.5-4cm,花期4月-5月。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2、日本晚櫻(P.lannesiana),高約10m,樹皮淡灰色。葉倒卵形,緣具長芒狀齒;花單或重瓣、下垂,粉紅或近白色,芳香,2-5朵聚生,花期4月。
3、日本早櫻(P.subhirtella),為小喬木,高約5m,樹皮橫紋狀,老樹皮緶。小枝褐色,葉倒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粉紅色,徑2-2.5cm,2-5朵呈傘形花序,春季葉前開花。
4、大山櫻(P.sargentii),高12-20m,樹皮褐色,小枝紫褐色,葉橢圓狀卵形。花粉紅色,2-4朵簇生,徑3-5cm,花期3-4月。
5、雲南櫻花(P.cerosoides),高約10m,樹皮褐色,小枝紫褐色,葉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緣具重齒。花粉紅色至深紅色,2-5朵簇生,花期2-3月。
6、科櫻花(P.majestica),高約25m,樹皮淺褐色,小枝綠色,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花粉紅色,花期1月至翌年1月。
7、山櫻花:多野生,花朵小,單瓣,白色或粉紅色,花梗及花尊無毛。
8、毛櫻花:外形基本同山櫻花,但其葉、柄、花尊均有毛。
9、重辨白櫻花:花白色,重瓣,為主要栽培品種。
10、重瓣紅櫻花:花粉紅色,重瓣。
11、紅白櫻花:花淡紅色,重瓣。
12、瑰麗櫻花:花淡紅色,直瓣,花朵大而且花梗長。
13、垂枝櫻花:花粉紅色,重瓣,花枝張開而下垂。
[編輯本段]【繁殖】
以播種、扦插和嫁接繁育為主。以播種方式繁殖櫻花,注意勿使種胚乾燥,應隨采隨播或濕沙層積後翌年春播。嫁接繁殖可用櫻桃、山櫻桃的實生苗作砧木。在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接活後經3年到4年培育,可出圃栽種。栽種時,每坑槽施腐熟堆肥15公斤-25公斤,7月每株施硫酸銨1公斤-2公斤。花後和早春發芽前,需剪去枯枝、病弱枝、徒長枝,盡量避免粗枝的修剪,以保持樹冠圓滿。
[編輯本段]【栽培和管理】
1.土壤要求及改良措施
櫻花在含腐殖質較多的沙質壤土和粘質壤土中(pH5.5至6.5)都能很好地生長。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製腐葉土(收集樹葉及酸性土、雞糞、木炭粉漚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須將原有粘土塊全部打碎,否則起不到改土作用。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採用高栽法,即把整個栽植穴墊平後,再在上面堆土栽苗。北方鹼性土,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亞鐵等調節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至2年,同時每年測定,使pH值不超過7。山櫻、染井吉野等品種樹干通直,樹體較大,是強陽性樹種,要求避風向陽,通風透光。成片栽植時,要使每株樹都能接受到陽光。
2.栽植措施
定植時間在早春土壤解凍後立即栽植,一般為二三月份。栽植前仔細整地。在平地栽植可挖直徑1米,深0.8米的穴。穴內先填約一半深的改良土壤,把苗放入穴中央,使苗根向四方伸展。少量填土後,微向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行輕踩。栽苗深度要使最上層的苗根距地面5厘米。栽好後做一積水窩,並充分灌水,最後用跟苗差不多高的竹片支撐,以防刮風吹倒。
3.管理措施
防旱:定植後苗木易受旱害,除定植時充分灌水外,以後8至10天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濕但無積水。灌後及時鬆土,最好用草將地表薄薄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在定植後2至3年內,為防止樹乾乾燥,可用稻草包裹。但2至3年後,樹苗長出新根,對環境的適應性逐漸增強,則不必再包草。
生長期管理: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後,施用硫酸銨、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櫻花樹施肥,可採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此法既簡便又利於根系吸收,以後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櫻花根系分布淺,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人畜、車輛踏實土壤。行人踐踏會使樹勢衰弱,壽命縮短,甚至造成爛根死亡。
修剪養護: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另外,一般大櫻花樹幹上長出許多枝條時,應保留若干長勢健壯的枝條,其餘全部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透光。修剪後的枝條要及時用葯物消毒傷口,防止雨淋後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櫻花經太陽長時期的暴曬,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應及時將其除掉並進行消毒處理。之後,用腐葉土及炭粉包紮腐爛部位,促其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編輯本段]【病蟲害及其防治】
櫻花主要應預防流膠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蟲害。流膠病為蛾類鑽入樹干產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蟲卵,同時改良土壤,加強水肥管理。根瘤病會導致病樹的根無法正常生長,不管怎樣施肥,樹還是不健壯。要及時切除腫瘤,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利用腐葉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對於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每年噴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後,第三次在7至8月。
櫻花病蟲害種類較多,現將其常見的病蟲害分述如下:
一、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時發生,葉出現紫褐色小點,後漸擴大成圓形,病斑部位乾燥收縮後成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葉上過冬,發育最適溫度為2 5℃至28℃,借風傳播,在多雨季節有利於侵染發病,樹勢衰弱,排水不良,通風透光差時,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並注意剪掉病梢,及時清理病葉並燒毀,為植株創造干凈的生長條件。
(2)新梢萌發前,可噴灑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發病期可噴灑16 0倍波爾多液或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鋅600倍液至800倍液。
二、葉枯病
夏季葉上發生黃綠色的圓形斑點,後變褐色,散生黑色小粒點,病葉枯死但並不脫落。
防治方法:
(1)摘除並焚燒病葉,發芽前噴波爾多液。
(2)5至6月再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即可。
三、根癌病
主要發生於主幹基部,有時也發生於根頸或側根上,病部產生腫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圓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龜裂,感病後根系發育不良,細根極少,地上部生長緩慢,樹勢衰弱,嚴重時葉片黃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須集中銷毀,苗木栽種前最好用1%硫酸銅浸5至10分鍾,再用水洗凈,然後栽植。
(2)發現病株可用刀鋸徹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圍組織。
(3)對病株周圍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同時注意進行土壤改良。
[編輯本段]【應用】
櫻花花色幽香艷麗,為早春重要的觀花樹種,常用於園林觀賞,以群植,也可植於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盛開時節花繁艷麗,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極為壯觀。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觀,可三五成叢點綴於綠地形成錦團,也可孤植,形成「萬綠叢中一點紅」之畫意。櫻花還可作小路行道樹、綠籬或製作盆景。另外樹皮和新鮮嫩葉可葯用。也有的人在日本將櫻花鮮花瓣磨成花蜜製作果醬和調味品。
[編輯本段]【櫻花源地探尋】
櫻花最初的痕跡出現於喜馬拉雅山區(參考資料:《櫻大鑒》)。此後,這物種逐步傳入印度北部,中國長江流域以及南部偏西地區,台灣,韓國,日本地區;這些地區,尤其是日本,成了相對獨立的櫻花的變種發展的地方。由於日本櫻花過於出名,培育出冠絕世界的品種,所以櫻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櫻花,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櫻花品種。
《櫻大鑒》里有記載,日本櫻花最早是從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傳過去的。櫻花的傳播像所有生物一樣呈放射性傳播。雲南與喜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區之一。滇櫻花也有名氣。這使日本有另一種傳說,稱日本櫻花的祖本,是由僧人從雲南帶回去的,這與有的日本人堅稱他們的祖先是雲南白族人一樣具有探索性。然而,櫻花是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往日本,這更有可信性。
《櫻大鑒》還說,喜馬拉雅的櫻花傳往日本後,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斷增加品種,成為一個豐富的櫻家族。成為日本國花後,它更受關愛,也更受培養,出現觀賞性更強的高等品種。然而,至今幾種原生於喜馬拉雅的櫻花還在日本生長,如喬木櫻、緋寒櫻等。雲南櫻花與日本櫻花同屬,它是由原生騰沖、龍陵一帶的苦櫻桃演變而來,是一個變種,花由單瓣變重瓣,色由淡粉紅色變深粉紅色。這顏色便是與同為觀賞度很高的日本櫻花的區別,日本櫻花的花多為淡粉紅色。
這也與櫻花這個名謂在中國典籍中記載不多有關。因櫻花和櫻桃外觀很像,古人記述頗為含混,古代櫻花便不似別的名花那麼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冊仍可覓到它的點點芳蹤。白居易有詩「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便是描述了櫻花盛開的景況。明代於若瀛的詩中提到櫻花:「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
人們已經發現在印度北部也自古就有櫻花。
[編輯本段]【櫻花品種】
1、寒櫻
花朵大小為小朵、淡紅色單層花瓣,氣候較溫暖的話,1月中旬左右就會開花的櫻花,故別名稱熱海櫻,據推測應是寒緋櫻和山櫻的混合種。
2、修善寺寒櫻
花朵大小為中等、紅紫色單層花瓣,生長於伊豆半島修禪寺庭院的櫻花,據推測應是寒緋櫻和大島櫻的混合種。
3、寒緋櫻
花朵大小為小朵、深紅紫色的單層花瓣,從中國到台灣都有生長的野生櫻花,故又稱為台灣緋櫻、緋寒櫻,花朵為釣鍾狀,與其合並呈現出特殊的感覺。
4、河津櫻
花朵大小為中等、紅紫色單層花瓣,生長於伊豆半島河津町的早春櫻花,據推測應是寒緋櫻和大島櫻的混合種。
5、大島櫻
花朵大小為大朵、白色單層花瓣,生長於伊豆七島及房總半島等地,對海風很強韌的野生櫻花,櫻餅里所用的櫻花葉就是用此種櫻花的葉子。
6、雛菊櫻
花朵大小為小朵、像白菊花花瓣,生長於新潟縣彌彥神社的奧丁字櫻系的小型櫻花,花瓣數超過100種以上、珍貴稀有的櫻花。
7、山櫻
花朵大小為中等、白色到淡紅色單層花瓣,自古以來就深受喜愛的代表性野生櫻花,以花朵一起綻開的新芽的顏色非常多樣,讓山野的景觀更加美麗。
8、美國櫻
花朵大小為中等、淡紅色單層花瓣,這是在美國利用染井吉野的種子所培育出的品種,原名叫「曙」,但因為日本已有同名的櫻花,所以就改名為現在這個名字。
9、梅護寺數珠掛櫻
花朵大小為大朵,像淡紅色菊花花瓣,傳說中與親鸞上人有關系的櫻花,生長於新潟縣京瀨村的梅護寺的櫻花樹已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
10、大寒櫻
花朵大小為中等、淡紅色單層花瓣,生長於琦玉縣安行的櫻花,又稱安行寒櫻,比染井吉野還早一周左右開花的美麗櫻花。
11、兼六園菊櫻
花朵大小為大朵,像淡紅色菊花花瓣,生長於金澤兼六園的櫻花,花瓣數超過300片
12、十月櫻
花朵大小為中朵、淡紅色多層花瓣,從10月左右開始開花,隔年春天還會再開一次,一年開2次花的珍貴櫻花。
13、奈良之八重櫻
花朵大小為中朵、淡紅色多層花瓣,屬霞櫻系的品種,生長於奈良市知足院的櫻花樹已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
14、江戶彼岸
花朵大小為小朵、淡紅色單層花瓣,此種櫻花的壽命非常長,山高神代櫻(山梨縣武川村)、根尾谷的淡墨櫻(岐埠縣根尾村)等,據推測都已活了1,000年以上。
15、冬櫻
花朵大小為中朵、白色單層花瓣,一年開兩次(春、秋)花的櫻花,在群馬縣鬼石町的櫻山公園里種植了相當多數量的此種櫻花,其中以「三波川的冬櫻」最有名。
16、永源寺
花朵大小為大朵、白色多層花瓣,生長於滋賀縣永源寺庭院的櫻花,花朵很大、嚴色為白的八重櫻。
17、市原虎之尾
花朵大小為中等、淡紅色多層花瓣,生長於京都市左京區市原的櫻花,因枝幹向外延伸很長,花朵也生長的很密集像虎尾一樣,故大谷光瑞將其命名為市原虎之尾。
18、太白
花朵大小為大朵、白色單層花辦,英國的櫻花研究家於1932年贈送給日本的櫻花,在日本已經絕種,太白是元公爵鷹司信輔所命名的。
19、御衣黃
花朵大小為中朵、綠黃色多層花瓣,自古以來就廣為人知,具有珍稀顏色的櫻花。
20、松月
花朵大小為大朵、淡紅色多層花瓣,以前生長於東京的荒川堤防的櫻花,是一種非常美麗的八重櫻。
21、妹背
花朵大小為大朵、紅色多層花瓣,位於京都平野神社的櫻花,因擁有兩個雌蕊,結果實也是結兩個,故得其名。
22、關山
花朵大小為大朵、深紅色多層花瓣,八重櫻的代表性品種,在歐美也被廣泛的種植,另外此櫻花的鹽漬花瓣也用於櫻花湯之中。
[編輯本段]【櫻花為什麼是日本的國花】
把櫻花定為國花,因為它是愛情與希望的象徵。相傳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開耶姬」(意為櫻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從沖繩出發,途經九州、關西、關東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達北海道。沿途,她將一種象徵愛情與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個角落。為了紀念這位仙女,當地人將這種花命名為「櫻花」,日本也因此成為「櫻花之國」。
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後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氣息帶給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在這個賞花季節,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攜酒帶餚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奈良時代(710—794年),說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詠櫻花的歌比詠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賞櫻花的活動。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另外,據說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櫻花的生命很短暫。在日本有一民諺說:「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么大的魅力。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艷,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
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櫻花凋落時,不污不染,很乾脆,被尊為日本精神。
櫻花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花種,白雪似的櫻花,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日本語中,「櫻時」就是指櫻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在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到櫻花開得最燦爛的地方,一邊吃著壽司,喝著日本酒,一邊陶醉在漫天飛舞的「花吹雪

熱點內容
柏樹微型盆景 發布:2025-05-23 19:43:27 瀏覽:381
隔離戶送綠植 發布:2025-05-23 19:42:49 瀏覽:988
櫻花校園模擬器萬聖版本 發布:2025-05-23 19:34:40 瀏覽:225
鴻運綠植 發布:2025-05-23 19:34:09 瀏覽:198
盆栽植物造型方法 發布:2025-05-23 19:33:17 瀏覽:257
茶花素英文 發布:2025-05-23 19:12:42 瀏覽:136
盆栽的發展前景 發布:2025-05-23 19:06:20 瀏覽:930
毛線鉤梅花 發布:2025-05-23 19:04:50 瀏覽:342
梅花糕是哪裡的特產 發布:2025-05-23 19:04:50 瀏覽:422
吃了壞的百合 發布:2025-05-23 19:04:48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