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梅花
貼梗海棠
【別名】木瓜花、鐵腳海棠
【學名】Chaenoeles lagenaria
【科屬】薔薇科木瓜屬
【生態習性】原產我國中部,各地均有栽培。喜光,也耐半陰。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壤、中性土壤均能適應,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
干枝梅原產於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有許多顯示自身特點和相朴實的名字,如二色補血草,落蠅子花,巷蠅架,鹽雲草,蠅子草等。
干枝梅類似梅花,二色變弛,粉白交替,有花無葉,永不褪色,永不凋謝,鮮花和乾花一樣獨特美麗,四季如春,被人譽為「不枯的鮮花」。
干枝梅
花形獨特,花期四季,在花的初期呈現紫色和粉紅色,隨著成熟變成白色,交相輝映,故稱二色補血草。
屬藍雪科,補血草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稀一年生或半灌木,高20-70厘米,莖無葉或少葉,莖生葉匙形或倒卵形,長2-7厘米,頂端鈍形,花序為具有密聚傘花序的圓錐花序。形態變化較大,如根皮呈朱紅色,花序軸可具稜角及溝槽變為圓柱形;穗狀花序或疏或密,組成穗狀花序的小數有多有少,所含的花也不同,更為多變的是苞片和萼和顏色,有的苞片綠色,萼粉紅或白等,多端變化與生長環境條件有關。
此花是名貴中草葯,帶根全草入葯,能活血、止血、 溫中健、滋補強壯、主治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痔瘡出血、胃潰病、諸虛體弱。
同時,它有誘蒼蠅的作用,它能釋放一種誘惑蒼蠅的物質,蒼蠅特別愛光顧此花,所以「落蠅子花」。「蠅子架」。可是一旦蒼蠅上去就被殺死,是天然的滅蠅花,蒼蠅的天敵。
更吸引人的她的花形美麗耀眼,看去朵朵小花,像滿天星斗,灑向人間。
干枝梅野生在蒙古高原、內蒙古、新疆、西伯利亞地區。生長在海拔500-2000 的海濱鹼灘,荒漠草地,沙丘 。特別耐瘠薄、乾旱 、抗逆性強、是沙質土、沙礫土、輕度鹽鹼士壤(所以叫鹽雲草),旱化的草甸群落中的優勢植物。
貼梗海棠
別名:鐵腳海棠、木瓜花
科屬:薔薇科
產地:
習性:學名:Chaenomeles lagenaria英名:Common Floweringquince。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枝幹叢生,枝有刺.葉橢圓形至長卵形,托葉膨大呈腎形至半圓形,葉緣有不規則銳齒.花簇生,先花後葉,或與葉同放,猩紅色.桔紅色或淡紅色,稀白色,花瓣5枚.花期3月-4月.梨果卵形或球形,黃色而 有香氣,幾無梗.果期10月.貼梗海棠株高一般不超過兩米,枝條繁密,平伸,枝上有刺,無毛。葉片長卵形,肥厚濃綠,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於二年生枝條上,朱紅色,單瓣或重瓣,徑約三至五厘米,花梗極短。春三、四月間開花,花期較長,其花與葉並茂。十月果熟,果實狀似獼猴桃,黃色或黃綠色,味清香。 貼梗海棠,原產我國中部。其適應性強,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喜排水良好的肥厚壤土,不宜在低窪積水處栽植。水漬即出現黃葉,甚至根爛株枯。喜光照但也耐陰。喜濕潤不耐旱,春天如過於乾旱則停止生長,呈半休眠狀態。 繁殖用分株、扦插、壓條或播種都可。分株、壓條法常在少量繁殖時採用。分株一般在秋季挖出分為若干枝後假植,以促使傷口癒合,待翌春再定植。也可在春季分株。壓條多在春、秋兩季進行,若要多量繁殖幼苗,可採用扦插法和播種法。扦插可於早春或晚秋結合整形進行。剪取一、二年生的枝條,載為約十厘米長,下部在吲哚丁酸中泡一定時間,插於蛭石床中,保持溫度在二十至二十五攝氏度,濕度在百分之八十左右,生根後,逐步降低濕度,一年後即可另植。栽後加強生長季節的管理,兩年後便會成為健壯的植株並能孕蕾開花。 栽培管理比較簡單,定植於向陽排水良好處,一年施兩次肥,注意防治病蟲害,即能花繁葉茂,鮮艷美麗。
B. 什麼樣的梅花稱為枯枝老梅
稱為枯枝老梅的梅花,通常是指作為盆景的梅花老樹樁。
梅,是薔薇科杏屬植物。
梅是小喬木,稀灌木,高4至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至8厘米,寬2.5至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至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至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至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至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至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至8月)。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入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C. 盆栽梅花干枝了怎樣才能救活
梅花喜乾燥 、怕水澇,澆水應遵循"不幹不澆,澆就澆透"的規律,如果澆水過頻過多,根系必定缺氧而爛根,如果殘存的活根太少,吸收能力大幅下降,造成植株嚴重脫水,因此出現枯枝 、枯葉,甚至死亡.現在只有翻盆,剪去爛根,更換新的營養土,重新上盆,如果根系全爛了,那就沒治了。
盆栽
中國北方由於冬季嚴寒,地栽難以越冬,多作盆栽,適宜在冷溫室中越冬生長。繁殖成活的梅苗,露地栽培一至數年後,可在年前上盆。盆土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盆底施足基肥。盆梅對水分比較敏感,要求也比較嚴格,盆土過濕輕則根系發育不良,葉黃而落,重則傷根毀樹,過干則短枝少,新梢伸長慢,易落葉,花芽發育不良,因此盆梅澆水應干澆濕停、見干見濕、不幹不澆、澆則澆透,雨天要避免盆土內積水。在新梢生長期應避免因澆水過多而抽枝過長,初夏花芽分化前,適當控水,以利於形成花芽和著生花蕾,夏季應正常澆水,此時水分不足易落葉和影響花芽形成,秋季落葉後減少澆水次數,保持土壤不幹不濕,以利枝條充實,冬末初春適當增加澆水,便可收到花繁滿枝的效果。
盆梅因已施足底肥,且不喜大肥,當新梢長到約5厘米時,可施一次薄餅肥水,促使枝條生長健壯。花後展葉時,肥水要充足,以4-5周施一次翠姆液肥。待枝條長到20厘米時控制施肥。為促使花芽分化,夏末秋初施追肥。每次施肥後都應當澆水。
盆栽梅花應放在通風向陽處養護,過密或環境蔭蔽,使植株高而細弱,冬季多曬太陽則花芽飽滿粗壯,花色艷麗,姿態美觀。若控制樹形,促使幼樹提早開花,需適時修剪整形。梅花的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枝條上形成的,一般當幼苗長至25-30厘米時,剪去頂端,萌芽後留頂端3-5個枝條作主枝,當枝條長到約20厘米左右時,摘心,以利花芽飽滿。次年,花後留基部2-3個芽重剪,剪時應注意剪口芽的方向,選准外向芽,內向芽。發芽後剪除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盆梅因直則無姿、正則無景、密則無態,應按「疏、欹、曲」而又不矯揉做作的原則進行修剪。
盆栽梅花應每隔1-2年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換土。如使盆栽梅花春節開花,在冬季落葉後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後移入溫室向陽處,室溫保持8-12℃,每天向枝端灑水,並保持盆土濕潤,使花蕾現色後,增溫到1 5-20℃,則春節即可開花。如使「五一」開花,整個冬季需放在稍高於0℃的冷室內不見直射光,盆土保持相對乾旱,直到4月上旬再逐步移到室外。
D. 描寫梅花枝乾的句子有哪些
1. 梅花枝幹顯得乾枯,花朵並不出眾,但如果它們能在五彩斑斕的春天中綻放,在花海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2. 梅花作為「歲寒三友」之首,以其堅毅不屈的性格著稱。正是這種性格使得梅花即便在嚴冬中也能綻放,成為冬日裡的一抹亮色。
3. 梅花不同於其他嬌艷的花朵,它選擇在風雪中展現自己的芬芳與美麗,這種精神恰似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
4. 在國家面臨危機時,我們如同梅花一樣堅強,在逆境中奮斗,取得的勝利如同梅花綻放時那般甜美與壯觀。
5. 梅花不僅有著枝葉和花朵,還有著堅韌、不屈和勇敢面對困難的品質,這些特質正象徵著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永遠充滿活力,屹立不倒。
6. 喜愛梅花的人,欣賞的是它那傲雪斗霜的精神和謙遜的態度。他們喜愛的詩句如「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表達了梅花在嚴寒中獨自綻放的美麗。
7. 梅花是所有花卉中最堅強的,當其他花木凋零時,它依然能在枝頭頑強地開放,展現出永存的生命力。
8. 冬天的梅花,悄無聲息地綻放出小巧的花瓣,色彩斑斕,有的獨自綻放,有的成群呼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冬日畫卷。
9. 梅花開放時,花瓣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形成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宛如冬日裡孩子們的笑臉。
10. 在寒冷的冬季,許多花卉都已凋謝,而臘梅花卻在此時開得最為繁盛,成為冬日裡的一道風景線。
11. 雪季中,臘梅花盛開,花朵不怕刺骨的北風,點綴在枝頭,宛如點點繁星,將冬天裝點得更加迷人。
12. 梅花枝幹是花卉的支架,正如枯枝也有其獨特的美麗之處,它們共同構成了梅花獨特的韻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