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大鼓花四寶

梅花大鼓花四寶

發布時間: 2025-05-02 14:47:24

梅花大鼓的主要流派

梅花大鼓在發展中,先後形成兩大流派:金派與盧(或花)派,金派創始人為金萬昌曾與劉寶全、王佩臣(鐵片大鼓演員)被天津觀眾譽為「鼓界三絕」。盧(花)派創始人盧成科,瞽名弦師,根據第一個弟子花四寶嗓音高亮、音色純美的特點,開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風格,也稱盧派或花派。盧(花)派演員有花五寶、花小寶(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員籍薇等。 梅花大鼓改革最大時期就是建國後改的「新梅花調」也稱「白派梅花調」。由單人唱改成對口唱,器樂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三弦、四胡、琵琶、揚琴、低胡、高胡、秦琴等,進行了很多的外包裝大大豐富了樂感。白鳳岩先生是主要改革人,他曾在三十年代就已然著手對南板梅花大鼓唱腔、上下三翻以及唱詞、唱法進行過創新。當時的代表作《黛玉歸天》在三、四十年代梅花大鼓演員就已經傳唱了,建國後在中央廣播說唱團的人力物力支持下更加快了繼續改革梅花大鼓的步伐。首先是把曲調推進得更加豐富,唱中的詞句加緊,去掉每段曲目句首的「唉哪」虛字,唱法上速度加快。過板腔調一律更新,特點是板式新變伴奏襯、補、托、隨、繁、簡、高、低,使得三弦在新梅花調發揮淋漓。在全曲中又把部分時調小曲的曲牌加入其中,如[錦蘭房]、[小下棋]、[綉荷包]、[栽秧歌]、[明月調]、[赤壁歌]、[山西五更]、[黃鸝調]等,從而形成了梅花十二曲,發展「聲腔走向」,更豐富了以往的演唱旋律。在唱詞方面白鳳岩先生專門選擇故事性強的唱段,這些曲詞有大都是白先生自己整理改編的,代表作有《龍女聽琴》、《釵頭鳳》、《別紫娟》、《懷德別女》、《拷紅》、《小兩口下地》等。這些節目廣播電台都有大量的音樂音像資料,至今還可以聽到。當時,演唱新梅花調的有趙玉明、龍潔萍(藝名新麗英)、鍾舜華(藝名新嵐雲)、孫書筠、馬增慧等。這些演員唱功底子都很硬,表現白派的新梅花調的內涵都很充沛,她們在唱牌子方面都有時調小曲的功底,所以把梅花調從旋律上提高到了一個新階段。《龍女聽琴》還曾經由中央廣播樂團的著名指揮彭修文先生改編成了交響音樂進行合唱,有好幾十人的男女合唱隊,大型交響樂隊伴奏,舞台上的效果氣勢磅礴,當時的感覺真是讓人振奮。這是一九五七年的事,早於交響樂伴奏的《沙家浜》等樣板戲將近十年,是新梅花調揚眉吐氣的時代。
與此同時,北京曲藝團的著名弦師韓德福先生也對梅花大鼓著手進行了改革。他對梅花的革新完全是在老梅花調北板、南板的曲調、板式、聲腔基礎上進行的,還是保留了原有的板腔體風格並不用各種牌子。在上下三翻、過板上大多保留傳了統熱鬧可聽的濃厚旋律,在唱腔上運用一些新腔,但大多是「依字創腔」。為了更完全把曲詞內涵表現好,不但去掉「唉呀」、「哪呀」等虛詞襯字兒,而且把速度加緊加快使得節奏明快改變了老梅花大鼓的沉悶感覺。又把原先梅花的托腔緊湊化,把慢腔變短,把「野雞溜子唱腔」提前使用,把三眼一板(4/4節拍)和一眼一板(2/4節拍)等板式交替變用。另有一種方法是在唱腔中運用「長腔加短腔、短腔敘長腔」的翻疊形式,按照曲詞的四聲平仄作曲脫離舊的聯套程式化唱腔,從而加強了緊板的節式變化。曲詞大多是王素稔先生精心創作整理而成,先後上演了《上壽》、《戲諸侯》、《鳳儀亭》、《琴挑》、《玉玲瓏》、《雙赴車》等。北京曲藝團還曾創出由馬書麟、劉淑慧、劉淑珍主唱多人合唱的群唱梅花調《五姑娘拜年》,由韓德福、魏福漢、宋德存、周榮林四位先生伴奏,由於他們幾位唱得活潑歡快,當時的劇場效果強烈成為曲藝團的保留節目。這種創新形式在五六十年代是大膽的革新,韓德福先生還創出男女聲對唱的不同聲調混合方法,由曹寶祿先生、劉淑慧女士首唱。曹寶祿先生雖是單弦名家,但自幼曾拜尚福春老先生學習梅花大鼓,嗓音寬厚雄渾表演瀟灑自如鼓套子功底深厚;劉淑慧女士的嗓音清亮韻味很雅,他們二位對唱得珠聯璧合。男女雙人梅花是韓派傑作,給新梅花大鼓又加上新的活力,於是在北京就形成了「韓派新梅花」與「白派新梅花」爭奇斗艷之勢 。 還在改革進展的「梅花」是天津的「津派梅花大鼓」,幾十年來天津的梅花大鼓一直沒有停止過改革的步伐。早年在天津有名弦師祁鳳鳴、花派名演員周文茹,又有名弦師韓德榮等創出了《羅昌秀》、《回民英雄馬本齋》,把梅花大鼓發展了一步。同時名弦師李墨生和花五寶等在原《紅樓夢》的節目上也進行了音樂改革,如《傻姐泄機》、《紅旗譜》等。有了這些改革的基礎,在八十年代起弦師韓寶利先生、京韻大鼓演員趙學羲女士人為青年演員籍微開始研究創新梅花大鼓唱腔,先後推出了新唱法的《黛玉葬花》以及創新曲目《二泉映月》、《張學良》等,取長補短的把白派、韓派、蘆(花)派的新梅花大鼓的精華融合一起,形成了一種更新的梅花大鼓,跟上了時代潮流。青年演員籍微在演唱《黛玉葬花》中還大膽的學唱了一段越劇唱腔,這種不斷創新的「津派梅花大鼓」備受觀眾歡迎 。

⑵ 中國古代的純鼓曲有哪些

天津除京韻大鼓外,還流行"梅花大鼓"、"京東大鼓"、"西河大鼓",各自都有著名的流派和著名的演員。其中,梅花大鼓名家有花四寶、花五寶、花小寶(史文秀)、花蓮寶、花雲寶、花銀寶、周文如等;京東大鼓名家有劉文彬、董湘昆、王韞秋等;西河大鼓名家有馬增芬,所唱的《繞口令》一曲,曾風靡津沽大地,婦孺皆吟
京韻《斬華雄》
京韻《刺湯勤》
京韻大鼓《劍閣聞鈴》
快板書《燕子李三》
京韻大鼓《徐母罵曹》
京韻大鼓《白妞說書》
西河大鼓《甘祖昌》
聯珠快書《蜈蚣嶺》
京韻大鼓《活捉三郎》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
京韻大鼓《金錠罵城》
京韻大鼓《白帝城
單弦牌子曲《馬前潑水》
駱玉笙先生演出《子期聽琴》
曲劇《楊乃武與小白菜》
溫玉華女士單弦《祥林嫂》
單弦《翠屏山》之「酒樓泄機
單弦《武十回--泄機捉姦》

熱點內容
我媽媽的花店 發布:2025-05-03 02:30:44 瀏覽:176
海棠主攻文包 發布:2025-05-03 02:30:42 瀏覽:806
容桂時光花店 發布:2025-05-03 02:30:39 瀏覽:484
普通朋友情人節吃飯 發布:2025-05-03 02:30:35 瀏覽:171
花卉綠翡翠 發布:2025-05-03 02:29:02 瀏覽:537
緣戀花店 發布:2025-05-03 02:28:23 瀏覽:757
關於春天蘭花的詩句 發布:2025-05-03 02:28:18 瀏覽:569
淡百合色 發布:2025-05-03 02:26:55 瀏覽:310
得意花店 發布:2025-05-03 02:26:47 瀏覽:272
桃樹盆景製作 發布:2025-05-03 02:16:48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