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苗播種
⑴ 梅花如何進行播種繁殖
梅花用種子繁殖比較容易。播種法有兩種:一是秋冬播,時間在立冬和小雪之間,種子不需經特殊處理,這種方法發芽率較高;另一是春播,時間在春分前後。種子在播前要經過處理,這種方法發芽率較低一些,梅花種子需完成後熟過程才能具有發芽力。秋冬播的種子是在田間自然條件下,完成種子後熟作用;春播的種子須經人工層積貯藏,才能順利完成後熟作用,達到出苗整齊的目的。
種子處理的方法:應在6月梅果成熟時,收集完全成熟或自然落下的黃熟梅,堆放在陰涼地上。堆積期間,溫度不可超過25~30℃,堆的厚度以10~15厘米為限,且要經常翻動。如用手觸發熱,即應加強通風和翻動,以降低溫度,約經過半個月,果肉腐爛,即可洗出種子。種子洗凈後,立即放在陰涼處,攤成2~3厘米厚陰干。為使種子乾燥均勻而迅速,每天翻動數次,經3~5天即可乾燥貯藏。干藏時注意不可過干、過濕、過熱,以免失去生命力。若行春播,播前可用溫水浸2~3天後沙藏,或用冷水浸5~6天後沙藏,亦可不浸種而直接沙藏,直到種子出現開裂,即可取出播種。一般沙藏約經20天。沙藏方法:1份種子和3~4份干凈的濕沙混合均勻,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流出水為度。沙藏期間要經常檢查,防止乾燥。
播種方法:如用畦1.6米,可播6行;畦1.5米,播5行。每溝兩行,呈「品」字形播於溝之兩沿,株距3厘米,隨播隨覆土,覆土3厘米。全部覆土後耙平。如土質中等,一般不施基肥。家庭養梅可播於土盆中,株距3厘米播種1粒,覆土厚約3厘米,注意保濕。
播種發芽後應追施幾次稀薄氮肥,促進生長,使其莖加粗以供夏季芽接之用。為了提早一年成苗,可在12月播種(種子事先經過沙藏),用薄膜覆蓋,使發芽早且整齊,並加強肥水管理,5月下旬至6月上旬,砧木基部粗度達到0.6厘米以上,即可進行芽接。
⑵ 什麼時候梅花播種繁殖好
播種以秋播為好,如需春播則應在秋季用沙層積種子,早春取出條播。果內實6~7月變色時採收,攤容放室內,使充分後熟,洗出種子晾乾備用。梅花的播種實生苗由於生育速度慢,進入開花期遲,且後代種性變異大,用於繁殖砧木或選育新品種用。
⑶ 梅花要怎麼種植
梅花的生長環境相對來說並不嚴格。雖說它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內沃、排水良好為佳。容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就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梅花的生存能力雖然很強,但還是需要我們小心謹慎。
⑷ 梅花如何嫁接播種
梅花的很多品種,如金錢綠萼梅、送春梅、凝香梅等,只能採取嫁接的方法繁殖。
山桃、山杏或梅花實生苗為砧木,宜在3~4月進行。桃木生長健壯,但壽命短,易遭蟲害,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嫁接操作時,可將砧木距離地面2厘米處剪除地上部分,按穗選擇當年生長健壯梅枝,長為6~7厘米,削麵斜切,刀口長度約3厘米,接時,要注意觀察,形成層必須密切結合,再用塑料條扎緊封土直到看不見接合處為止。
一個月後,檢查是否成活,並剪除根部萌芽,保持封土不垮,成活後也不要急於一下子去土,要逐漸助芽出土,以免新芽吹乾,並適當隨苗株的長高,要加土培實,促使接穗生根,這樣可以克服桃木壽命短的缺點。
⑸ 梅花怎麼種植
用土:宜選用排水透氣俱佳的砂質壤土。此種培養土可由泥炭、細砂、園土按照1:1的比例配製而成,如有可能,往裡面放入少量腐葉土則更好。加腐葉土之目的在於提高培養上的貯肥能力,使培養土呈微酸性反應。
選盆:梅俊盆雅,能夠相互襯托,增添觀賞價值。但是,最好把梅花種在普通的瓦盆中,待植株開花時,再給它套上外形雅緻的花盆。因為瓦盆有利於梅花根系生長,而古香古色的瓷盆或紫砂盆略遜之。
澆水:冬春兩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階段均直使盆土保持微潮偏乾的狀態。夏秋兩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階段,應該見干澆水。但在6月至7月時,花芽開始分化,此間要對梅花「控水」幾次,即減少澆水令梅花葉片微卷再行澆水,這樣梅花才能更好開花。
施肥:梅花喜肥,然而供肥要適時適量,從春末至夏初可以間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冬末至春初,當梅花花蕾開始明顯生長至透色前,應該每隔5天追施稀薄液體肥料一次,以使梅花的花朵開得色艷味香。
光照:擺放地點陽光充沛,梅花生長健壯,著花較多,反之則植株生長緩慢、花芽分化較少。因此,保證盆栽梅花每天接受4至6小時的日光照射是十分必要的。在梅花的花期里,特別是其花芽開始膨大後,每天接受數小時的日光直射有利於開花,當梅花的花朵開放後,則要把它擺放在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否則花朵會很快謝掉的。
修剪:要想使梅花有優美的樹形、強壯的生長勢,每年的修剪必不可少。梅花在生長旺盛季節要對枝條進行摘心,只令其長到20——30厘米的高度。同時,還要隨時剪去砧木上所發出的萌芽並及時剪去病弱枝、內膛枝、此外,還要隨時摘除砧木上所長出的萌櫱。當梅花開花後亦要加以修剪,每根枝條僅留基部3至5芽。春季枝條發芽時還要進行疏芽,好使養分合理分配,這樣梅花才能長得更加美觀、茁壯。
⑹ 盆栽梅花怎麼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盆栽宜選用大紅梅、綠萼梅、台閣梅、照水梅、龍游梅等。版
(2)栽植方法。幼權苗可用園土、粗砂各1/2的培養土;成株改用園土4份、腐葉土2份、粗砂4份的培養土。通常於新葉未展時,帶原土坨栽入口徑20~25厘米的泥瓦盆內。栽前先在盆底墊上厚3~5厘米粗砂或木炭屑作為排水層,在其上面填入少量培養土,這時再將植株放入盆中央,邊填土邊壓實(注意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栽後澆透水,放通風透光處。盆栽梅花,應放置在向陽通風處養護,如放在蔭蔽地方則生長不良,花少而色淡。生長季節如發現因缺鐵而引起葉片發黃,可結合澆水澆灌0.1%硫酸亞鐵溶液。
一般每隔1~2年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時添加新的培養土,以補充營養。
⑺ 梅花怎樣育苗
梅花是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別名梅、春梅、干枝梅、紅綠梅等。梅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與松、竹稱為「歲寒三友」。梅花樹姿古樸、花色素雅、花姿秀麗,新春佳節,梅花盛開。可單植、群植、叢植、林植等,也可盆栽。一般品種能忍耐-10℃低溫。
(1)嫁接繁殖。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用杏、山杏或山桃作砧木,一般在春季砧木萌動時進行枝接,用切接、腹接、靠接等。芽接於6~9月進行,一般用盾狀芽接,還可利用冬閑進行舌接。長江流域接芽可帶較厚的木質部,北方接芽一般帶極薄的木質部或完全不帶木質部。
(2)扦插繁殖。在早春或晚秋進行扦插,晚秋扦插的第2年春季發芽。梅花扦插成活率差別很大,如「素白台閣梅」品種成活率可達80%以上,有些僅有20%左右。在扦插容易成活的幼壯年母樹上剪取插穗,早春扦插的用上年生枝條作插穗,秋季扦插的用當年生枝條作插穗,插穗長10~13厘米。將插穗基部在1000毫克/千克萘乙酸葯液中浸泡8~10秒鍾,按行距15厘米左右、株距3~5厘米的距離扦插。插入土中8~10厘米,露出地面2~3厘米,扦插後用手輕輕地將周圍土壤壓實,最後噴1次透水,蓋上塑料薄膜。或在沙床上扦插。扦插後遮蔭保濕。
(3)壓條繁殖。在早春將根際萌發的枝條環剝,埋入土中3~4厘米,秋季切離母株。在梅雨季節用高枝壓條法可繁殖大苗。
(4)播種育苗。夏季果實成熟,採收後堆放讓種子後熟,立秋後清洗。秋播,或用沙層積處理春播。在寬60~70厘米、高20~30厘米的高壟上點播。在壟上開3~4厘米深的淺溝,按穴距10~15厘米進行點播,每穴播1~2粒種子,播種後覆土2~3厘米,然後鎮壓。出苗後加強苗期管理。培養3~4年開花。
⑻ 請問,用梅花種子可以種植梅花嗎
可以用種子種植。
梅花的繁殖可用嫁接、扦插、壓條、播種等方法版,但以嫁接為主,扦權插、壓條次之,播種罕用。
播種繁殖播種以秋播為好,如須春播則應在秋季用砂層積種子,早春取出條播。果實6~7月變色時採收,攤放室內,使充分後熟,洗出種子晾乾備用。梅花的播種實生苗由於生育速度慢,進入開花期遲,且後代種性變異大,用於繁殖砧木或選育新品種用。
(8)梅花苗播種擴展閱讀:
嫁接繁殖嫁接是我國繁殖梅花常用的一種方法,嫁接苗生長發育快,開花早,能保持原種的優良特性。嫁接砧木可選用桃、山桃、杏、山杏及梅的實生苗,其中桃、山桃的種子最易得到,嫁接易成活,接後生長快捷,開花繁多,因而生產上較多應用,但接後易發生病蟲害,使得壽命縮短,不如杏、山杏、梅為砧木好,因而提倡用三者的種子培育1~2年實生苗,再作為砧木用於嫁接。
⑼ 梅花樹怎麼種植
我們在家裡種植梅花的時候,地方一定要選好。不僅通風(通風就行,不能放在風口),而且還要得到陽光的充足照耀。冬天的時候,梅花不需要放置溫暖的地方。零下十三攝氏度以上,均可放置(放置半個月然後轉移到8~10℃的低溫室,且能得到陽光的照耀)。因為梅花是比較耐寒的。而且它就是要讓冷溫度刺激一下,才能繁花茂葉。等到花開的時候在移至2~5℃的地方。
我們在選擇花盆的時候,要選擇哪種通透性較好的。例如:小陶盆、鴛鴦盆。種植之前先用碎木屑墊在盆底。然後找些土(最好黃土)再摻點骨粉攪拌均勻即可。我們在插梅花苗的時候,最好讓土剛好蓋住梅花底部的根須。這樣可以使花開得快點。栽得過深的話,不容易開花。然後再澆水兩次,就行了。
梅花喜歡濕潤的土壤,但是不喜歡濕透的土壤。我們在澆水的時候要注意。冬季中端,接近初春的時候,泥土濕潤就好。要是出現乾旱的話,就等泥土徹底乾旱的時候再澆水。多雨季節要控制好水,等到梅花的嫩枝長出來之後,感覺有點蔫了,再澆水。六七月份的時候,要保證一天澆水兩次,早晚各一次。九月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地減少,每天下午進行一次澆水就行了。十月(土不幹不用澆水)。
肥料的話,其實梅花不用怎麼施肥的。四季每個季節進行一次換土,然後再在圖里摻點骨粉、復合肥即可。
其實對於梅花來說,修剪才是最重要的。梅花長枝幹很快的,而且還是非常耐修剪的那種。花開過以後,將這些開過花的梅花枝全部剪短些。(像那些病枝、弱枝、殘枝、密枝)全部剪掉。留下3~4個就行了。當新枝長到15厘米的時候摘心,控制新枝的成長。新枝如果較長的話,會影響花的數量。
盆栽梅花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容易發生炭疽病。六七月份的時候,天氣熱,通風也會不好。隨時引發白粉病。要是有通風的地方放置(兩病皆可防禦)。有病枝的話直接剪掉,用多菌靈進行噴治。其實梅花最主要的害蟲是蚜蟲,可去農作物商店購買呋喃丹,埋在土中,直接毒死。注意一點,梅花對磷農葯有點過敏。不要用這一類的農葯去噴施。不然,會影響下個季節的發育。
⑽ 梅花什麼季節播種
秋季播種。
播種以秋播為好,如須春播則應在秋季用砂層積種子,早春取出條播。果實6-7月變色時採收,攤放室內,使充分後熟,洗出種子晾乾備用。梅花的播種實生苗由於生育速度慢,進入開花期遲,且後代種性變異大,用於繁殖砧木或選育新品種用。
依據梅花生態習性,露地栽植亦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高燥地,成活後一般天氣不旱不必澆水。
每年施肥3次,入冬時施基肥,以提高越冬防寒能力及備足明年生長所需養分,花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長後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進行。冬季北方應採取適當措施進行防寒。
地栽尤應注意修剪整形,合理地整枝修剪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樹冠內部光照條件,促進幼樹提早開花。修剪以疏剪為主,最好整成美觀自然的開心形,截枝時以略微剪去枝梢的輕剪為宜,過重易導致徒長,影響來年開花。
多於初冬修剪枯枝、病枝和徒長枝,花後對全株進行適當修剪整形。此外,平時應加強管理,注意中耕、灌水、除草、防治病蟲害等。
(10)梅花苗播種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地區,其中台灣省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
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
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