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寫梅花
Ⅰ 林逋《山園小梅》賞析
山園小梅·其一
【作者】林逋【朝代】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譯文: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Ⅱ 林逋的梅花是什麼意思
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像中的視線,反而把想像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Ⅲ 古詩梅花意思林逋的
《梅花》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尊。
詞語注釋
⑴眾芳:百花。搖落:被風吹落。暄妍:明媚美麗。
⑵疏影橫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橫枝幹投在水中的影子。
⑶暗香浮動:梅花散發的清幽香味在飄動。
⑷霜禽:一指「白鶴」;二指「冬天的禽鳥」,與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對。
⑸合:應該。
⑹微吟:低聲地吟唱。狎(xiá):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⑺檀板:演唱時用的檀木柏板,此處指歌唱。 金樽:豪華的酒杯,此處指飲酒。金樽:金杯。
譯文 :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Ⅳ 山園小梅 林逋第三,四句分別是從什麼角度來寫梅花的
梅花獨特的生活環境和不同凡響的性格,這樣的2個角度來寫的。
《山園小梅》
【作者】林逋【朝代】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白話釋義: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4)林逋寫梅花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年輕時漫遊江淮,四十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喜梅與鶴,自謂以梅為妻鶴為子,一生寫了不少詠梅詩篇,這詩即是其中最有名。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首組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行,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系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需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林逋這兩句詩也並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鑒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
這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
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可見林逋點化詩句的才華。
Ⅳ 「絕知南雪羞相並,欲嫁東風恥自媒」。這東風是什麼,連性情冰冷而高傲的梅花都想東風,真有其人其事嗎
「絕知南雪羞相並,欲嫁東風恥自媒」源於北宋「梅花詩人」張道洽的《梅花》。
張道洽寫梅花的五言詩如「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有月色逾淡,無風香自生」、「常留雪中看,遮莫鬢邊橫」、「雪屋人家好,霜橋野岸橫」,七言詩如「已枯半樹風煙古,才放一花天地香」、「暖回窮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香」、「絕知南雪羞相並,欲嫁東風恥自媒」、「三點兩點淡尤好,十枝五枝疏更佳」、「百年幽樹古香淡,數個疏花春意深、「壓盡園林千萬蕊,只消籬落兩三花」」等等,都可圈可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評論張道洽的梅花詩篇說:「縱說橫說,信口信手,皆脫灑清楚,他人學詩三五十年未易及也。」難怪方回說即使陸游、劉克庄也要甘拜下風了。
張道洽的這首《梅花》表面看作者是喜歡梅花、贊嘆梅花高尚的品質,背後何嘗不是以梅花自喻,來表達自己如梅般高雅脫俗的品格呢?
Ⅵ 林逋的詩作《梅花》
《山園小梅二首》是宋代詩人林逋的組詩作品。這是兩首詠物詩,其中第一首專歷來極為讀屬者稱道贊賞。此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二句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在這一聯詩中,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作者在這里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系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全詩著意寫意傳神,採用側面烘托的方法,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極富神韻。
山園小梅二首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