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安萬
① 《梅花·王安石》原文與賞析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格高韻勝,古代詩人分外欣賞,吟詠它的詩篇極多。王安石這首《梅花》詩列入優秀之林,也絕不過分。詠物詩貴在體物工細,能摹其形,寫其神,又不即不離,有所寄託。這首《梅花》詩便是如此。
梅花,從外在的主要特徵來看,是其色之潔白,其味之芳香拍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兩句,正是抓住其潔白與芳香這兩點特徵來寫的。這兩句,後一句是主,前一句是賓,是襯托後一句的。梅花潔白頗似白雪,唐詩人戎昱對梅花有過「應緣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消」的描寫。而此詩卻說梅花「不是雪」,因為它有暗香飄來,所以遠遠地就知道它是梅花而不是白雪了。「暗香」,幽香,有用以形容荷花、菊花和桐花之香氣的,這里用以指梅花,很可能出自林逋詠梅名句: 「暗香浮動月黃昏」。
此兩句只是從外在的主要特徵著眼來摹其形,而「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兩句,便是把握了梅花的內在品格而寫其神了。「牆角數枝」,意在表明其所處之地,既不是在畫堂前,也不是在名園中,而是極不顯眼之「牆角」,數量又不是滿樹,而是「數枝」」。看似平凡,卻正反襯下句「凌寒獨自開」的不平凡,即梅花甘於孤獨,敢於直犯嚴寒的高尚品格。這里充滿了詩人對梅花這一品格的贊賞之情。梅花本是按照自身的生長規律而開放和凋謝的。「凌寒獨自開」,實是詩人賦予它的性格,也可以說是詩人自己精神的表現。就這一點說,便是不即不離,有所寄託。僧惠洪《冷齋夜話》記載: 「荊公嘗訪一高士不遇,題其壁雲雲。」如果可信的話,那麼這首詩便是借梅以贊美那些鄉居野處、德才過人、不附權貴,自甘寂寞之高士的了。
李璧《王荊文公詩箋注》說: 「《古樂府》『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荊公略轉換耳,或偶同也。」箋注舉出前人詩以見這首詩的承襲關系是很有必要的,但說是「偶同也」,「略轉換耳」,卻不當,貶低了這首詩的獨創性。無庸諱言,這首詩同前人詩的意象、章法和用韻等固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又是迥然有別的勝過前人的新詩。這首詩之新在於所寫之梅不是受人青睞的「庭前」梅,而是被冷落的「牆角」梅;不是淹沒在雪中,使人「未覺開」的無個性的梅,而是「凌寒獨自開」的有傲骨、有個性的梅;不是使人覺不出「有香來」的梅,而是「暗香」梁慶飄散、使人遠遠就能嗅到的梅;不是純客觀存在、無所寄託的自然狀態的梅,而是打入了主觀精神、寄託著詩人「我之色彩」的梅;不是詩人重在寫色所再現的梅,而是詩人重在寫香所表現的梅。總之,這首詩雖然有前人詩的材料作基礎,但翻新出奇,意境獨創,這是這首詩之所以堪稱優秀的緣故。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南朝蘇子卿《梅》詩雲: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介甫雲: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述者不及作者。(楊萬里《誠齋詩話》)
胡苕隱雲: 「南朝蘇子卿有《梅花》詩橡賀握雲: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後韓子蒼《詠梅》雲: 『那知是花處,但覺暗香來。』介甫、子蒼雖襲子卿之詩意,然思益精而語益工也。」 (蔡正孫《詩林廣記》後集卷二引)
《古樂府》: 「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介甫又改為「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雖用其語,卻全反其意,亦自可嘉。然細味之,則古人之意婉,介甫之氣直。大抵介甫一生,不徒事事立異,性亦不耐含蓄。(賀裳《載酒園詩話》卷一)
王荊公「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親切有雅氣。(吳喬《圍爐詩話》卷五)
② 梅花王安石古詩原文翻譯
梅花王安石古詩原文翻譯如下: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詩句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後追謚號「文正」,世人稱其為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荊國公,漢族,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
,江西臨川(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③ 王安石《梅花》詩句
王安石《梅花》詩句如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牆角有幾枝美麗的梅花,不畏嚴寒獨自地開放著。從遠處看上去就知道不是白雪,因為有一陣陣幽香撲面而來。
賞析
《梅花》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他的《北陂杏花》對杏花花、影俱妖嬈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來強調杏花的薯喚高潔、堅持的精神,寫得很張揚外露。
而這首寫梅花的詩,其思想內涵實是相通的,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粗悉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
第一句「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第二句「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第三句「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岩手乎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第四句「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梅花立在僻靜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④ 王安石《梅花》詩句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山則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態唯配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
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作品原帆指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⑤ 王安石的的《梅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梅花》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⑥ 梅花宋王安石古詩
王安石的《梅花》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翻譯: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作品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華橫溢。第一句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第二句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第三句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第四句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梅花立在僻靜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梅花
⑦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詩義
詩意是:那牆角的復幾枝梅制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擴展資料:
賞析
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⑧ 王安石的的《梅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堅持自我的信念,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
《梅花》
宋代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8)梅花王安萬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這里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
後兩句,重點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⑨ 梅花王安石古詩原文
《梅花》
王安石(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