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薩克斯簡譜茶花女

薩克斯簡譜茶花女

發布時間: 2023-05-24 08:23:51

1. 2021湖北音樂學類藝術統考考試大綱

【 #藝術高考# 導語】 考 網從湖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2021湖北音樂學類藝術統考考試大綱已經公布,為方便考生了解情況,現將考試大綱整理如下:

一、考試性質和目的

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考試音樂學類全省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音樂學類統考)是全

國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查考生的演唱或演奏能力、讀譜能力以及掌握音樂基本

理論和音樂基礎知識的水平,選拔具備音樂學類專業的基本條件和學習潛能的藝術類合

格新生。

二、考試科目和分值

音樂學類統考涉及的專業有音樂學、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錄音藝術。

考試科目及分值分布如下:

考試科目考試形式分值

聽寫與聽辨筆試50分

基本樂洞晌孝理筆試40分

音樂常識筆試20分

視唱現場考試30分

聲樂演唱(含美聲、民

族唱法、流行唱法)或

器樂演奏

面試,從聲樂演唱或器樂演奏兩項中任選一項160分

總分300分

註:①面試科目實行拉簾考試(考試時,考生與考官之間謹租用簾幕隔開)。

②面試科目均按百分制評分,科目成績=科目百分製成績×

100

科目分值



三、考試內容和形式

(一)聽寫與聽辨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的音樂聽覺能力、音樂記憶能力、識譜能力以及音樂感知和欣賞能力。

2.考試內容

聽辨單音、音程(六度內自然音程)、和弦(大、小、增、減三和弦原位和大、小

三和弦轉位)、節奏4小節(2/4、3/4、4/4、3/8、6/8五種拍子,各種常見及含休止的

節奏型)、旋律4小節(1升1降調號內各自然大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及中國漢族

五聲調式)。

第2頁共40頁

聽音樂片段,辨識作品的名稱、作者、時期、風格、體裁、地域、國別、民族、樂器、樂種、劇種、曲種等。考試曲目參見附件1「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統一考試音樂學類『聽辨』『音樂常識』考試曲目」。

3.考試形式

閉卷,選擇題。

4.樣題

(1)請聽音響(播放兩遍),選擇對應的和弦

A.B.C.D.

(2)請聽音響(播放兩遍),判斷創作該音樂作品的作曲家

A.海頓B.莫扎特C.貝多芬D.舒伯特

(二)基本樂理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基本樂理知識。

2.考試內容

①音及音高:音名;高音、低音、中音譜號、次中音譜號和譜表;音的分組;變音記號;等音;自然、變化半音,自然、變化全音。

②音的長短:各種音符、休止符及附點音符、附點休止符、復附點音符、復附點休止符;時值的基本劃分、時值的特殊劃分。

③節奏、節拍:拍號;常用單拍子、復拍子、混合拍子(包括2/4、3/4、4/4、3/8、6/8、5/4、7/8等拍子)的識別;切分音及切分節奏;弱起小節;節拍劃分;各種拍子的音值組合。

④音程:自然音程原位、轉位的識別與構成;單音程與復音程;調式中的音程及不協和音程的解決;等音程。

⑤和弦:各種三和弦原位、轉位的識別與構成;各種七和弦原位、轉位的識別與構成;調式中的和弦(在自然大調、和聲小調范圍內);屬七和弦和導七和弦的解決。

⑥調式:調號;各種大小調式;中國民族調式(五聲調式、六聲調式、七聲調式)音階的構成與辨認;同宮系統各調;關系大小調與同主音大小調。

⑦符號標記和音樂術語:常用力度、速度符號標記、省略記號、演奏法記號和常用音樂術語。

⑧移調與譯譜:使用調號在相同譜表之間移調;簡譜、五線譜對譯。

3.考試形式

閉卷,選擇題。

4.樣題

下列和弦中屬於大三和弦的是

A.B.C.D.

第3頁共40頁

(三)音樂常識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對音樂常識的掌握情況。

2.考試內容

音樂作品的名稱、作者、時期、風格、體裁、地域、國別、民族、樂器、樂種、劇種、曲種等。考查作品范圍詳見附件1「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統一考試音樂學類『聽辨』『音樂常識』考試曲目」。

3.考試形式

閉卷,選擇題。

4.樣題

(1)下列作品出自俄羅斯作曲家柴可納稿夫斯基的是

A.《國際歌》B.《沃爾塔瓦河》

C.《1812序曲》D.《圖畫展覽會》

(2)請看譜例,判斷該音樂作品的曲作者

A.劉天華B.華彥鈞

C.吳伯超D.劉文金

(四)視唱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的音準感、節奏感和讀譜能力。

2.考試內容

單聲部旋律(1升1降調號內各自然大調、和聲小調及中國漢族五聲調式的8小節左右旋律),唱名法不限,須按指定調的音高視唱。

3.考試形式

現場視唱錄音,後期評分。

4.考試要求

從附件2「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統一考試音樂學類『視唱』考試曲目(150條)」中現場隨機抽取1條視唱。

第4頁共40頁

5.評分標准

等級

分值

評分標准

一等

90—100分

視唱流暢完整,音高准確,節奏具備抑揚頓挫的律動感,樂句呼吸自然順暢,強弱快慢處理得當

二等

75—89分

視唱流暢完整,音高准確,節奏准確,樂句呼吸自然順暢,強弱快慢處理比較得當

三等

60—74分

視唱較為完整但不是很流暢,有少量明顯的錯誤音高,節奏准確度稍差,樂句呼吸不自然

四等

59分及以下

不能連續視唱,音高概念差,不能把握大部分節奏

(五)聲樂演唱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的演唱能力和基本條件,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使用准確的語言和風格演唱。

2.考試內容

考生從音樂學類統考官方報名網站上公布的曲目范圍內選取兩首歌曲填報,考試時按照現場電腦隨機抽取的一首演唱。

3.考試形式

面試,現場演唱。

4.考試要求

①美聲、民族唱法自備鋼琴伴奏音樂U盤,也可清唱;流行唱法自備伴奏音樂U盤,也可清唱;

②音樂U盤中存放的音頻文件須為MP3或WAV格式,並且僅存有本次考試所用音樂;

③要求背譜演唱。

5.評分標准

等級

分值

評分標准

一等

90—100分

嗓音條件優秀;歌唱狀態統一、穩定、扎實;有很好的呼吸支持,聲音流暢;音質、音色及音量豐滿而富於力度變化;音高、節奏准確,作品風格把握准確;語言感覺好;演唱樂感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等

75—89分

嗓音條件優良;歌唱狀態統一、穩定;有良好的呼吸支持,聲音流暢;音質、音色及音量豐滿而富於力度變化;音高、節奏准確,作品風格把握恰當;語言感覺良好;演唱樂感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等

60—74分

嗓音條件一般;具備基本的歌唱狀態;音高、節奏基本准確,作品風格把握欠佳;歌唱語言不夠規范

四等

59分及以下

嗓音條件較差;欠缺基本的歌唱狀態;音高、節奏較差,作品風格把握不準確;歌唱語言較差;演唱不連貫、不完整

第5頁共40頁

(六)器樂演奏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的演奏能力和基本條件,要求考生演奏流暢、音樂風格把握准確。

2.考試內容

器樂演奏科目須在規定樂器范圍內選擇一種樂器參加考試,樂器種類包括鋼琴、手風琴、電子管風琴、竹笛、笙、嗩吶、管子、二胡、板胡、古箏、古琴、琵琶、揚琴、三弦、柳琴、中阮、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小號、圓號、中音號、長號、大號、西洋打擊樂、民族打擊樂、古典吉他、薩克斯管、爵士鼓、電聲鍵盤、電吉他、電貝斯。考場僅備有鋼琴、電子管風琴(雅馬哈O2C型電子管風琴,如考生需使用其他型號,請自備),打擊樂考場備有定音鼓、馬林巴(五組)、排鼓(五件套)、大堂鼓,其他樂器自備。

考生從音樂學類統考官方報名網站上公布的曲目范圍內選取兩首樂曲填報,考試時按照現場電腦隨機抽取的一首演奏。

3.考試形式

面試,現場演奏。

4.考試要求

①器樂演奏均為獨奏或無伴奏演奏;

②背譜演奏。

5.評分標准

等級

分值

評分標准

一等

90—100分

演奏完整流暢,技術嫻熟,音準、節奏准確,能准確表達作品內容,達到作品規定速度,藝術感染力極強,演奏氣質優雅、大方

二等

75—89分

演奏完整,演奏方法正確,達到曲目所規定的速度,技術准確干凈,聲部層次清晰,風格把握恰當,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並對作品有自己的理解與表達

三等

60—74分

演奏基本完整,能夠完成樂譜的基本要求,具備學習本專業的條件,演奏一般,速度掌握過快或過慢,聲部不夠清楚,作品風格把握不夠恰當,演奏狀態欠佳

四等

59分及以下

演奏不完整,基礎較差,演奏方法不正確,不規范,技術漏洞較多,音樂缺乏表現力,風格把握不準確

第6頁共40頁

附件1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統一考試

音樂學類「聽辨」「音樂常識」考試曲目

一、中國音樂作品

序號

曲名

作者或種類

1

《催咚催》

湖北民歌

2

《黃河船夫曲》

陝西民歌

3

《上去高山望平川》

青海民歌

4

《下四川》

甘肅民歌

5

《腳夫調》

陝西民歌

6

《趕牲靈》

陝西民歌

7

《孟姜女哭長城》

河北民歌

8

《沂蒙山小調》

山東民歌

9

《丟戒指》

黑龍江民歌

10

《無錫景》

江蘇民歌

11

茉莉花

江蘇民歌

12

《對鳥》

浙江民歌

13

《銅錢歌》

湖南民歌

14

《彌渡山歌》

雲南民歌

15

《小河淌水》

雲南民歌

16

《桔梗謠》

朝鮮族民歌

17

《遼闊的草原》

蒙古族民歌

18

《宗巴朗松》

藏族民歌

19

《歌唱美麗的家鄉》

苗族民歌

20

《醜末寅初》

京韻大鼓

21

《新木蘭辭》

蘇州彈詞

22

《海島冰輪初轉騰》

選自京劇《貴妃醉酒》

23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

選自京劇《霸王別姬》

24

《甘灑熱血寫春秋》

選自京劇《智取威虎山》

25

《迎來春色換人間》

選自京劇《智取威虎山》

第7頁共40頁

26

《游園驚夢·皂羅袍》

選自崑曲《牡丹亭》

27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選自豫劇《花木蘭》

28

《流水》

古琴曲

29

《酒狂》

古琴曲

30

《十面埋伏》

琵琶曲

31

《夕陽簫鼓》

琵琶曲

32

《二泉映月》

二胡曲

33

《夜深沉》

京胡曲

34

《百鳥朝鳳》

嗩吶曲

35

《一枝花》

嗩吶曲

36

《江河水》

管子曲

37

《喜相逢》

笛子曲馮子存改編

38

《小放驢》

河北吹歌

39

《中花六板》

江南絲竹

40

《娛樂昇平》

廣東音樂

41

《問》

蕭友梅曲

42

《松花江上》

張寒暉曲

43

《飄零的落花》

劉雪庵曲

44

《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曲

45

《西風的話》

黃自曲

46

《漁陽鼙鼓動地來》

選自清唱劇《長恨歌》黃自曲

47

《祖國頌》

劉熾曲

48

《那就是我》

谷建芬曲

49

《你是這樣的人》

三寶曲

50

《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選自歌劇《小二黑結婚》馬可曲

51

《這一仗打得真漂亮》

選自歌劇《洪湖赤衛隊》張敬安、歐陽謙叔曲

52

《人就活一回》

選自歌劇《原野》金湘曲

53

《萬里春色滿家園》

選自歌劇《黨的女兒》王祖皆、張卓婭曲

54

《我心永愛》

選自歌劇《玉鳥「兵站」》張卓婭、王祖皆曲

55

《光明行》

劉天華曲

56

《牧童短笛》

賀綠汀曲

第8頁共40頁

57

《台灣舞曲》

江文也曲

58

《金蛇狂舞》

聶耳編曲

59

《思鄉曲》

《內蒙組曲》第二樂章馬思聰曲

60

《草原放牧》

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曲

61

《貔貅舞曲》

王義平曲

62

《嘎達梅林》

交響詩辛滬光曲

63

《梁山伯與祝英台》

小提琴協奏曲何占豪、陳鋼曲

64

《春節序曲》

李煥之曲

65

《瑤族舞曲》

劉鐵山、茅沅曲

66

《彝族舞曲》

王惠然曲

67

《喜洋洋》

劉明源曲

68

《紅旗頌》

呂其明曲

69

《火把節》

交響組曲《雲南音詩》第四樂章王西麟曲

70

《梆笛協奏曲》

馬水龍曲

71

《關山行》

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曲》第一樂章劉文金曲

72

《東山魁夷畫意》之《濤聲》

汪立三曲

73

《山林的春天》

鋼琴協奏曲《山林》第一樂章劉敦南曲

74

《沙迪爾傳奇》

劉湲曲

75

《客家之歌》

交響詩篇《土樓回想》第五樂章劉湲曲

二、外國音樂作品

序號

曲名

作者或種類

1

《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之《春》第一樂章

[意]維瓦爾第

2

《哈利路亞》

[德裔英籍]亨徳爾

3

《馬太受難曲》第1、72、78分曲

[德]巴赫

4

《G大調(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

[奧]海頓

5

《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

[奧]莫扎特

6

《g小調第40交響曲》第一樂章

[奧]莫扎特

7

《土耳其進行曲》

[奧]莫扎特

8

《c小調第五(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

[德]貝多芬

第9頁共40頁

9

《d小調第九(合唱)交響曲》第四樂章

[德]貝多芬

10

《f小調第23(熱情)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

[德]貝多芬

11

《升c小調第14(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德]貝多芬

12

《魔王》

[奧]舒伯特曲[德]歌德詞

13

《鱒魚》

[奧]舒伯特曲[德]舒巴爾特詞

14

《菩提樹》

[奧]舒伯特曲[德]繆勒詞

15

《A大調(鱒魚)鋼琴五重奏》第四樂章

[奧]舒伯特

16

《邀舞》

[德]韋伯

17

《春之歌》

[德]門德爾松

18

《童年情景》之《夢幻曲》

[德]舒曼

19

《c小調(革命)練習曲》

[波]肖邦

20

《降A大調波洛涅茲舞曲》

[波]肖邦

21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

[匈]李斯特

22

《愛之夢》

[匈]李斯特

23

《幻想交響曲》第二樂章

[法]柏遼茲

24

《第五號匈牙利舞曲》

[德]勃拉姆斯

25

《藍色多瑙河》

[奧](小)約翰·施特勞斯

26

《威廉·退爾》序曲

[意]羅西尼

27

茶花女》歌劇之《飲酒歌》

[意]威爾第

28

《圖蘭朵》歌劇之《今夜無人入睡》

[意]普契尼

29

《蝴蝶夫人》歌劇之《晴朗的一天》

[意]普契尼

30

《卡門》序曲

[法]比才

31

《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俄]格林卡

32

《荒山之夜》

[俄]穆索爾斯基

33

《圖畫展覽會》鋼琴組曲之《漫步》《牛車》《兩個*人》

[俄]穆索爾斯基

34

《天方夜譚》第一樂章

[俄]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35

《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俄]包羅丁

36

《天鵝湖》組曲之《四隻小天鵝》《拿波里舞曲》《西班牙舞曲》

[俄]柴可夫斯基

37

《如歌的行板》

[俄]柴可夫斯基

38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俄]柴可夫斯基

第10頁共40頁

39

《b小調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俄]柴可夫斯基

40

《1812庄嚴序曲》

[俄]柴可夫斯基

41

《沃爾塔瓦河》——選自《我的祖國》

[捷]斯美塔那

42

《e小調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

[捷]德沃夏克

43

《芬蘭頌》

[芬]西貝柳斯

44

《培爾·金特》組曲之《朝景》《山神殿》《索爾維格之歌》

[挪]格里格

45

《大海》第一樂章

[法]德彪西

46

《亞麻色頭發的少女》

[法]德彪西

47

《月光》

[法]德彪西

48

《水中倒影》

[法]德彪西

49

《波萊羅》

[法]拉威爾

50

《動物狂歡節》組曲之《天鵝》《大象》《化石》

[法]聖-桑

51

《五首管弦樂曲》第一曲、第二曲

[奧]勛伯格

52

《藍色狂想曲》

[美]格什溫

53

《大峽谷》組曲之《日出》《羊腸小道》

[美]格羅菲

54

《彼得與狼》

[蘇]普羅科菲耶夫

55

《不知為何》

[美]傑斯·哈里斯

56

音樂劇《音樂之聲》之《哆來咪》《雪絨花》

[美]理查德·羅傑斯

57

《我的太陽》

義大利民歌

58

《鳥兒在歌唱》

保加利亞民歌

59

《巴雅提木卡姆》

亞塞拜然民間樂曲

60

《飛馳的鷹》

秘魯民間樂曲

61

《星星索》

印度尼西亞民歌

62

《西波涅》

古巴民歌

63

《伏爾加船夫曲》

俄羅斯民歌

2. 音樂知識小問答(英文)(求關於音樂的英語問答或謎語)

1.求關於音樂的英語問答或謎語
1.What is *** aller than an insect's mouth?

2.What season is the most dangerous one?

3.What's too much for me,just right for two,but nothing at all for three?

4.On what day of a year do soldiers start wars in history?

5.How many feet are in a yard?

6.What person tries to make others *** ile most of the time?

7.From what number can one take half and leave nothing?

8.What has hands but no feet, a face but no eyes,tells but does not talk?

9.How many months have 28 days?

10.Which horses have six legs?

Keys (答案) :

1.Anything it eats.

2.Autumn. Because it is also FALL.

3.A secret.

4.March fourth.When a war breaks out,they'll have to march forth.

5.It depends on how many people are standing in it.

6.A photographer.

7.The number 8.

8.A clock.

9.All of them. Each month has its 28th day.

10.All horses have forelegs (four legs) in front and two in back, so they

all have six legs

看看這些夠不夠啊,哈哈,你要5個,我給說10個,偷著樂吧,哈哈
2.音樂知搭余識競賽題及答案
【音樂題】 1. 著名樂隊披頭士來自哪個國家? 英國 2. 最短的國歌只有40秒鍾,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科威特 3. 世界上最早的國歌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荷蘭(1568年) 4. 歌曲《賣報歌》的作曲者是誰? 聶耳 5. 歌曲《滄海一聲笑》是哪部作品的主題曲? 《笑傲江湖》 6. 歌星孫燕姿的國籍是哪裡? 新加坡 7. 《國際歌》傳到中國的時候是由什麼語言翻譯成中文的? 俄語 8. 三角鋼琴有多少個鍵? 88 9. 歌舞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誰的作品? 比才 10. 著名舞劇作品《胡桃夾子》《睡美人》《天鵝湖》是誰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 11. 吉它有幾根弦? 六根 12. 紀念黛安娜之死的歌曲《風中之燭》的演唱者是誰? 艾頓庄 13. 《小李飛刀》《網中人》是由誰作曲的? 顧家輝 14. 《阿郎戀曲》的原唱是誰? 許冠傑 15. 小提琴有幾條弦線? 4 條 16. 《藍色的多瑙河》圓舞曲的作如枝橡者是誰? 小約翰•斯特勞斯 17. 「樂器之王」是什麼樂器? 鋼琴 18. 「樂器皇後」是什麼樂器? 小提琴 19. 竇唯是中國哪個搖滾樂隊的成員? 黑豹 20. 我國最古老的樂器是什麼? 塤 21. 《中國人民 *** 進行曲》的詞作者是誰? 公木 22. 《中國人民 *** 進行曲》的曲作者是誰? 鄭律成 23. 《國際歌》的詞作者是誰? 鮑狄埃 24. 《國際歌》的曲作者是誰? 狄蓋爾 25. 樂隊合唱團的指揮用的指揮棒最早是什麼? 紙卷 26. 長號、短號、軍號、小號、圓號等都屬於什麼樂器? 銅管樂器 27. 《悲愴交響曲》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他是哪國人? 俄國人 28. 《康定情歌》是我國哪個省份的民歌? 四川民歌 29. 《藍花花》是我國哪個省份的民歌? 雲南民歌 30. 貝多芬出生於哪裡? 德國波恩 31. 粵劇名伶靚次伯的原名是什麼? 黎次伯。

32. 「八音盒」渣旁中的「八音」是指什麼? 樂器 33. 歌手劉德華的真名是什麼? 劉福榮 34. 雙簧管、薩克斯、小號、短笛都屬於什麼樂器? 管樂器 35.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 阿炳 36. 被稱作「法國號」的樂器是什麼? 圓號 37. 「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與「圓舞曲之父」老約翰•施特勞斯是什麼關系? 父子關系 38. 「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哪國人? 西班牙 39. 《掀起你的蓋頭來》是我國哪個民族的民歌? *** 爾族 40. 在江浙一帶,評彈演出前附加的唱段叫什麼? 開篇 41.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羽頭戴什麼? 夫子盔 42. 馬頭琴是一種弦樂器,它是我國哪個民族的樂器? 蒙古族 43. 馬頭琴有幾根弦? 兩根弦 44. 中國音樂的標志——樂徽的圖案是哪種樂器? 排簫 45. 歌劇《茶花女》是誰的作品? 威爾第。
3.趣味音樂知識問答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1.問:王力宏的《花田錯》(花田裡犯了錯,說好破曉前忘掉)改編自什麼中國劇種?答:京劇《花田錯》

2.問:《小河淌水》(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是哪個民族的歌曲?答:雲南白族

3.問:《青藏高原》(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什麼風格的歌曲?答:山歌風格

4.問:《青春舞曲》(太陽下去明天依舊爬上來)是哪個民族的民歌?答: *** 爾族民歌

5.問: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主題曲是什麼?答:《手拉手》(手拉手向前,四海齊呼喚)

6.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由田漢作詞還是聶耳作詞?答:由田漢作詞。

7.問:《十面埋伏》屬於琵琶曲中的文曲還是武曲?答:屬於武曲。

8.問:笛子有七個孔還是八個孔?答:八個孔

9.問:中國民族樂器分為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請個舉一例。答:彈撥樂器:古箏,琵琶,柳琴,古琴等;拉弦樂器:二胡,馬頭琴等;吹奏樂器:嗩吶,蕭,笙,笛子,塤等;打擊樂器:堂鼓,大鑼,小鑼梆子,大鑔,小鑔等

10.問:《命運交響曲》是莫扎特的作品還是貝多芬的作品?答:貝多芬

11.問:《沂蒙山小調》是什麼地方的民歌?答:山東民歌

我想到的就是這么多了,希望有所幫助。
4.關於音樂的知識
Hip-Hop起源於80年代,B.P.M約在90-110拍,中文翻譯為嘻哈。 Hip-Hop前生是Rap和一點點的R&B,再加上各種磨片的音效聲,屬於80年代開始年輕人愛玩的音樂。Hip-Hop舞從字面上來看Hip是臀部;Hop是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可以看出它的出處。Hip-Hop涵有有Rap的饒舌和較R&B復雜的節奏以及電唱機的音效,另外在牆上塗鴉也是Hip-Hop文化的延伸。隨意又健康(不磕睡)的party若有Hip-Hop助興是很容易交上朋友的。

HIP - HOP的組成可分成五個要素:音樂、舞蹈、塗鴉、刺青和衣著。

。。。。。。。。。。。..

說唱(Rap)是一個黑人俚語中的詞語,相當於「談話」(talking),產自紐約貧困黑人聚居區。它以在機械的節奏聲的背景下,快速地訴說一連串押韻的詩句為特徵。這種形式來源之一是過去電台節目主持人在介紹唱片時所用的一種快速的、押韻的行話性的語言。萊普的歌詞幽默、風趣,常帶諷刺性,80年代尤其受到黑人歡迎。最有代表性的樂隊是「公開的敵人」(Public Enemy)。萊普有時也稱「希普-霍普」(hip-hop)。實際上,希普-霍普的含義更寬,泛指當時紐約街頭文化的各種成分,除萊普外,還有:(萊普經常採用的)用手把放在唱機轉盤上的唱片前後移動,發出有節奏的刮擦聲;唱片播放員(DJ)在轉換唱片拼接唱片音樂片斷時,聽不出中斷痕跡的技法;霹靂舞等等。

。。。。。。。。。。

R&B的全名是Rhythm&Blues,一般譯作"節奏怨曲"。廣義上,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來和搖滾來的基礎,Billboard雜志曾介定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見R&B的范圍是多麼的廣泛。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HipHop和Rap都源於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R&B成分。

節奏布魯斯(R&B)的誕生可以追溯到40年代中期,早期的R&B被被稱為跳躍布魯斯(Jumpblues)。

JumpBlues吸收了爵士樂的吹奏樂器(Horn-drivenlineup)演奏和搖擺樂(Swing)的節奏,也結合了藍調音樂(Blues)基本重疊唱法(Riff) *** 樂演奏,成為了一種,嶄新的音樂形式。也可以說JumpBlues是節奏爵士(RhythmJazz)和布魯斯(Blues)的結合品。

雖然JumpBlues很大一部份是吸收Blues的特點,但是最後奠定其基本結構使其形成一種嶄新的音樂風格卻是節奏爵士。但Jumpblues節奏更快,演唱更粗啞,而且其樂器的使用也區別於爵士和藍調:鋼琴演奏節奏強烈,最重要的SAX的演奏也更尖銳。早期的JumpBlues是還是屬於黑人音樂:它的演唱者和聽眾都是黑人。

在JumpBlues中演唱者被稱「Shouter「,很多著名的JumpBluesShouter都是來自大樂隊(Big-Band),如BigJoeTurner,他是來自KansasCityjazzbands的。當時還有一些著名的Shouter,如WynonieHarris,RoyBrown,RoyMilton和NappyBrown等。

LouisJordan在JumpBlues的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他經常演奏一些歌詞詼諧的歌曲,由於這些歌曲特別適宜用來作舞曲,所以越來越多的白人青少年喜愛上了這種音樂.其它如ChuckBerry,JoeLiggins,TinyBradshaw,AmosMilburn,CamilleHoward等黑人音樂家也為都是當時有名的JumpBlues音樂家.

在50年代,由於那些傑出音樂家們的努力,JumpBlues終於沖破了種族界限,成為了為大眾接受的新型音樂風格,也正是在50年代JumpBlues易名為「節奏布魯斯(R&B)」,登上了Billboard榜.
5.音樂知識問答
1. 中世紀音樂的旋律是怎樣的? 以級進為主,是歌唱性(或吟誦性)的,和語言的抑揚頓挫有著密切的關系。

2. 中世紀音樂的節奏有什麼特點? 聖詠節奏是自由的,以歌詞(大多是聖經經文)的韻律、句子長短為基礎。 3. 中世紀的音樂採用什麼調式? 通常以8個教會調式為基礎。

較自由地使用不協和音。 4. 中世紀的音樂織體是怎樣的? 主要是單聲織體。

從公元九世紀開始有了2、3或者4個聲部的復調織體。 5. 中世紀的音樂使用什麼音色? 主要是聲樂,單聲織體的音樂由較小的合唱組演唱,復調織體的音樂通常有獨唱者小組演唱。

在中世紀後期器樂音樂也得到了發展。 6. 中世紀的主要音樂體裁有哪些? 聖詠。

由成套的聖詠組成的彌撒曲。宗教的和世俗的經文歌。

宗教儀式劇。世俗歌曲(包括牧歌、獵歌、迴旋歌等)。

器樂舞曲。 早期格里高利聖詠 1.格里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或稱作格里高利素歌)是怎樣形成的?其音樂有什麼特點? 答:按照傳統的說法,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從統一治理教會的目的出發,搜集整理了各地的聖詠,選編成兩本聖歌集,從而統一了羅馬教會的儀式和所用音樂。

但實際上統一羅馬教會儀式和聖詠的主要工作是在一百多年以後進行的,法蘭克王國的查理大帝在789年發布法令,催促廢除高盧禮儀,全盤接受羅馬聖詠。此後數十年中法蘭克的大主教們對羅馬的聖禮書進行修訂和補充,編寫出新的彌撒和日課唱本,形成以羅馬傳統為基礎同時又融合了高盧因素的禮拜儀式和聖詠,這就是所謂格里高利聖詠的基本內容。

這種聖詠擴散到其他地區,最後又反饋到發源地羅馬。 格里高利聖詠是單聲織體,其旋律以級進為主,不用變化音、裝飾音。

節奏自由,隨經文句子的長短抑揚而定。在情緒上力求靜穆、超脫,排斥人世 *** 。

它專用拉丁文,以純人聲演唱(即不用樂器伴奏)。採用教會調式。

2.什麼是彌撒(Missa)? 彌撒是基督教的主要崇拜儀式,由成套的聖詠組成。彌撒分為專用(或譯作特定)彌撒(Prope)和常規彌撒(Ordinary)。

前者是彌撒中的可動部分,取捨視該次彌撒的內容而定。後者為不變部分,每次彌撒都要用。

常規彌撒的五個部分為: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羔羊經(Agnus Dei)。 3.什麼是教會調式(或中古調式)? 教會調式共有八個:四個正調式和四個副調式,副調式音階的音域比正調式低四度。

雖然在名稱上與古希臘音階相同,但實質上並不同。中世紀的音階是從下至上排列,有re(多利亞),mi(弗里幾亞),fa(利第亞),sol(混合利第亞)這四個結束音。

每個調式除了結束音以外,還有一個吟誦音(tenor),在正調式中吟誦音比結束音高五度;副調式的結束音和正調式相同,但吟誦音比正調式的吟誦音低三度;每當吟誦音落在B音上時,它被上移至C音。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時B音要寫成bB。

16世紀的音樂理論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為8種教會調式又加上了4種:以la 為結束音的愛奧利亞(Eolian)調式,以do為結束音的伊奧尼亞(Ionian)調式以及各自的副調式。最終形成了12種教會調式,也稱作中古調式。

象古希臘一樣,中世紀對調式的倫理特性也有著不同評價,因此它的用法有獨特的講究。 宗教音樂的發展 1. 什麼是奧爾加農(organmu)?產生於何時? 奧爾加農是產生於9世紀並沿用至14世紀的復調音樂形式。

可分為以下幾種: 平行奧爾加農:在聖詠的下方或上方添加一個平行四度或五度的聲部,構成兩個聲部的聖詠。其中聖詠曲調稱作"定旋律"(tenor),也譯作"固定調"。

斜向奧爾加農:一個聲部保持不變,另一個聲部向上或向下進行。 反向奧爾加農:附加聲部與定旋律聲部以反方向進行。

自由奧爾加農:以上幾種形式的混合運用。 華麗奧爾加農:也譯作花唱式奧爾加農。

將位於下面聲部的定旋律音符拖長,上方對以多個音,構成一音對多音的形式。 2.什麼是經文歌(motet)? 盛行於1220前後-1750年間的一種復調音樂形式,通常為三聲部,最低聲部是定旋律聲部,一般采自聖詠,用緩慢的長音符唱拉丁文的教義,其上方的兩個聲部採用與聖詠無關的世俗歌詞,起初是拉丁文的,後來大多採用地方語言。

通常定旋律節奏較慢,最上方聲部(第三聲部)較快,中間的第二聲部介於兩者之間。早期經文歌各聲部的旋律包括上方聲部全都是現成品,即用已有的旋律構成。

起初定旋律聲部慣用聖詠,後來也採用世俗曲調。曲名由三個聲部歌詞的頭一個詞(由上而下)構成。

3.什麼是哥特式風格和巴黎聖母院樂派?代表人物是誰? 哥特式風格是指12世紀中葉的西方教會藝術風格。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巴黎聖母院的音樂家們創作的復調音樂是音樂上哥特風格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寫法是越發復雜華麗的花唱式奧爾加農。

兩位傑出的作曲家是萊奧南(Leonin,約1159-1201)和佩羅坦(Perotin,約1170-1236)。 4.什麼是紐姆記譜法(neumatic notation)? 中世紀的記譜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開始是用希臘字母變化而來的符號,後來有了紐姆記譜法(neumatic notation),即在歌。
6.誰能夠提供一些音樂知識趣味問答題
音樂知識問答題 1.三大芭蕾舞劇: 答案:《睡美人》《胡桃夾子》和《天鵝湖》 2.《雪絨花》是那布電影中的曲子? 答案:《音樂之聲》 3.十二平均律是由誰首創? 答案:中國十二平均律是由明代朱載堉首創,西洋十二平均律是由德國巴哈(赫)首創 4.吉他有多少根弦? 答案:6根 5.老、少斯特勞斯是什麼關系? 答案:父子 6.《小白菜》是那個地區的民歌? 答案:河北 7.誰把鋼琴發揮到及至? 答案:貝多芬(音樂之王) 8.關於《唱支山歌給黨聽》的題目 (忘了) 答案:雷鋒 9.圓舞曲也叫什麼? 答案:華爾茲 10.不是中國樂器的是 答案:小號 11.黑管是什麼樂器的別稱 答案:單黃管 12.國際歌的詞作者 答案:胞狄埃 13.問題:國際歌的作曲者 答案:比爾.狄蓋特 14.義勇軍進行曲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渠 答案;風雲兒女 15.樂器女王之稱的是什麼樂器 答案:小提琴 16.卡農的作者 答案;帕赫貝爾 17."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哪個地方的歌曲 答案:青海 18.超級樂者是哪個國家研發的 答案: 中國 19.樂聖之稱的是誰? 答案;貝多芬 20."掀起你的蓋頭來"是哪個族的歌曲 答案: 新疆 *** 爾族 21.法國號又稱什麼? 答案:圓號 22.簡譜的發明者是誰? 答案:舒威 23.音樂神童是誰? 答案:莫扎特 24.圓舞曲之父是誰? 答案:老約翰 25.進行曲之王是誰? 答案:蘇沙 26.誰是鋼琴詩人? 答案:蕭邦 27.法國歌劇的創始人是誰? 答案:盧利 28.響板的發源地是哪? 答案:西班牙 29.哪種不是混合拍? 選項是:3、5、7、9拍。

答案:選3拍。 30.簡譜最早被哪個國家使用? 答案 :法國 31.貝多芬的哪個交響曲被稱為命運交響曲。

答案:第五交響曲 32.音樂史上最早的第一部協奏曲為何? 答案:科賴里所做的大協奏曲. 33.中國的音樂節是什麼時候? 答案:四月五日 34.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是哪國人? 答案:西班牙 35.貝斯有幾根弦? 答案:4根 36.樂劇是由誰所創? 答案:華格納 37.鋼琴曲中的舊約是什麼? 答案:十二平均率 38.標准音A的音高是多少? 答案:每秒振動440次 39.關於吉他弦的問題 答案:E B G D A E 40.《彈起我心愛的土琵芭》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答案:鐵道游擊隊。 41.《賣報歌》的作者是誰? 答案:聶耳 42.啊里山的姑娘是什麼族的歌 答案:高山族 43.指揮棒最先是拿什麼代替的? 答案:紙卷 44.《畢業歌》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歌 答案:《桃李劫》 45.《老人河》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答案: 美國 46.古箏和古琴哪種的弦多? 答案:古箏 47.在所有的弦樂器中唯一的演奏音高和實際音高不同的樂器是什麼? 答案:低音大提琴 48.哪位作曲家沒有編寫過管弦樂曲「羅密歐與朱麗葉」? 答案:貝多芬 49."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卡雷拉斯是哪國人? 答案:西班牙 50.簡譜最早在什麼世紀使用 答案:17世紀 51.在木管樂器中,善於表現諷刺氣氛的樂器為何? 答案:低音管 52.反映蕭邦一生的是? 答案:一曲難盡 53.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是第幾交響曲? 答案:第九交響曲 54.超級樂者這個游戲不屬於一下哪種類型? 答案:角色扮演類 55.西洋木管樂器中的「巴松」又稱為? 答案:雙簧管 56.誰是音樂之父? 答案:巴哈(赫) 57.「大珠小珠落玉盤」是形容哪種樂器的聲音? 答案:琵琶 58.歌劇圖蘭朵用了中國哪個民族旋律? 答案:是茉莉花 59.國際歌中的中文部分起初是由哪種語言翻譯過來的? 答案:俄語 60.印象派代表人物是 答案: 德彪西 61.中國樂器的樂徽是什麼? 答案: 排蕭 62.交響曲之父是誰? 答案:海頓 63.單簧管屬於哪一類樂器? 答案:木管 64.《蝴蝶夫人》的作曲者是誰? 答案:普契尼 65.音樂的新約是指什麼 答案: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66.誰是歌曲之王 答案:奧地利的舒伯 67.誰是「交響曲之父」? 答案:海頓,他創作了「驚愕」交響曲 68.誰是「協奏曲之父」? 答案:因一頭紅發而被稱為「紅發教士」的韋瓦第 69.交響詩是由誰首創? 答案:李斯特 70.節拍器是由誰所發明? 答案:德國人梅智 71.代表古典樂派結束,浪漫樂派開始的作曲家是誰? 答案:貝多芬 72.小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E A D G 73.中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A D G C 74.大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A D G C 75.低音大提琴由幾條定弦所構成分別為什麼音? 答案:4,分別為G D A E 76.誰有和聲學之父之稱? 答案:法國了作曲家及理論家拉摩 77.誰是俄國音樂之父? 答案:俄國作曲家葛令卡 78.長調屬於哪個民族? 答案:蒙古族 79:花兒與少年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答案:青海 80.童年這歌的作者是誰`? 答案:羅大佑 81.《霓裳羽衣》是哪個朝代的戲曲? 答案:唐 83.下面哪個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答案:悲愴交響曲 84.被稱為「交響樂團心臟」的是? 答案:弦樂器 85.勁樂2公測日期 答案:6月22日 86.超級樂者內測時間? 答案:4月27日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莫札特的D小調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和佛瑞。

3. 談談音樂

19世紀下半葉的歌劇——法國喜歌劇

在梅耶貝爾以後的一個時期里,在意、德歌劇的沖擊下,法國大歌劇出現頹勢。可幸的是一直受法國人喜愛的喜歌劇仍保持著發展的勢頭,並從19世紀中葉開始,逐漸出現兩個分支,即以流行曲調為主的諷刺性輕歌劇和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為題材的抒情歌劇。喜歌劇成為19世紀下半葉法國歌劇的主流,這一時期的法國歌劇作曲家,大多是喜歌劇的作曲家。奧芬巴赫和托瑪便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

奧芬巴赫

雅克·奧芬巴赫(1819-1880年),德裔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出生在德國,原姓埃伯斯特,後以原居住地奧芬巴赫為姓。他父親是科隆大教堂的合唱指揮,並成為奧芬巴赫的音樂啟蒙老師。1833年,父親送24歲的奧芬巴赫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此後他便定居於此。奧芬巴赫曾從阿萊維學習過作曲。他擔任過巴黎喜歌劇院的演奏員、法蘭西歌劇院指揮,創辦了巴黎人的輕歌劇院。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他移居到義大利和西班牙。1876年到美國參加世界博覽會,並作訪問演出。 1880年,奧芬巴赫在《霍夫曼的故事》排練期間去世。

奧芬巴赫最主要的成就是輕歌劇,直19世紀中葉,他在20多年裡創作了近100部輕歌劇,這些作品在巴黎盛極一時。奧芬巴赫於1853年寫成了第一部喜歌劇《佩皮托》。1858年10月21日,他創作的《奧菲歐在地獄》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該劇取材於古希臘神話,奧芬巴赫將其改編得面目全非,當局指責這部作品褻瀆了古代文學,影射政府。但觀眾卻很買帳,票房直線上升,這使作為劇院經理的奧芬巴赫喜大於憂。

奧芬巴赫最著名的喜歌劇是《霍夫曼的故事》,1881年2月10日在巴黎喜歌劇院動上演後很受觀眾歡迎。這部喜歌劇有三個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講述了霍夫曼與三位女子的愛情遭遇,情節滑稽、怪誕。劇中的《木偶之歌》、船歌《美麗的夜》《啊,上帝,多幺迷人》等,都很優美動聽。

奧芬巴赫其它的喜歌劇還有《美麗的海倫》(1864年)、《巴黎人的生活》(1866年)、《蓋羅爾施泰因公爵夫人》(1867年)、《拉·佩麗肖爾》(1868年)等。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台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略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他的曲調貫穿著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情調,廣泛採用生活舞蹈,如華爾茲,加洛普舞 、康康舞的節奏。他的輕歌劇充滿嘲笑與諷刺的內容:帝國的當權者在政治和道德上的腐敗。但也有迎合權貴口味的一面,娛樂性強,甚至有色情性的表現二重性也正是他的藝術所以能在第二帝國存在的原因。奧芬巴赫的音樂對奧地利的蘇佩、施特勞斯、沙利文匈牙利的、萊哈爾以及現代的美國音樂劇都有影響。

托瑪和他的喜歌劇

夏爾·路易·昂布魯瓦茨·托瑪(l811-1896年),托瑪出生於音樂家庭,托馬幼年隨其父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7歲進巴黎音樂學院,1832年21歲的托瑪獲羅馬大獎。從1837年開始創作了歌劇第一部喜歌劇《雙層梯》,曾獲柏遼茲的贊賞,很快獲得成功。1849年即以《總督》占上當時喜歌劇作曲家的榜首。但是此後連續出現一些敗筆之作,最後新創作的時期才來到。毫無疑問地,那是受古諾《浮土德》的刺激。從這樣的體驗而於1866年孕育出的,就是使托瑪之名留傳青史的《迷娘》,《迷娘》1866年11月17日在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此劇則獲得空前的成功。隨後的半年間居然上演一百次之多。此劇的法語劇本,是由巴畢耶和卡雷共同執筆。這兩位當時頗負盛名的作家,《迷娘》一劇中最著名的《君知否南國》是直接從原作的詩翻譯的。它是根據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改編,劇情梗概是:到處賣藝的吉普賽女藝人迷娘,與富有的大學生威廉相愛。而劇團的老演員洛塔里奧對迷娘也懷有好感,他為了阻撓這對年輕人的愛情,竟企圖燒死迷娘。威廉計劃把迷娘帶回自己的故鄉義大利,並為她賣一座豪華城堡。而這座城堡喚醒了洛塔里奧的回憶,他便是城堡原來的主人,而迷娘則是他的女兒。最後,父女相認,迷娘和威廉終成眷屬。它的音樂體現了托瑪旋律優美動聽,感情纏綿的風格。這部喜歌劇中有不少精彩的唱段,如迷娘的《你可知道那個地方》、菲利雅的《我是蒂塔妮婭》、迷娘和洛塔里奧的二重唱《輕盈的燕子》等。《迷娘》是一部深受觀眾歡迎的喜歌劇,在19世紀的後30年裡,它上演了1000多場,並始終保持了很好的上座率。

過了一年多後,也就是1868年3月9日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的五幕歌劇《哈姆雷特》再獲佳評。這部作品除了音樂創作相當成功外,還是第一部把薩克斯管引進樂隊的歌劇。《迷娘》和《哈姆雷特》這兩部作品顯然都和古諾有關。也由於這兩劇的成功,他才得以替代古諾擔任巴黎音樂院長。托馬一生作有20部歌劇,他的作品旋律優美,抒情性與戲劇性有機結合,富有傳奇色彩,但在表現上缺乏應有的深度。

傑出抒情作曲家古諾

進入19世紀的後半期,法國歌劇的抒情性加強,大歌劇逐漸衰弱,而適合現實生活的喜歌劇形式--可以夾帶對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簡潔的歌劇形式--與義大利風格結合,得到發展,它不僅用以表現喜劇性的內容,甚至可以表現悲劇性的內容。一批創作個性和美學觀念並不相同的作曲家們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國的抒情歌劇流派。古諾即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夏爾·弗朗索瓦·古諾(1818-1893年),法國傑出的歌劇作曲家。古諾出生於巴黎,自幼隨母親學習音樂,向雷哈學習作曲。1836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他的老師有阿萊維、勒絮爾、齊默爾等當時最著名的作曲家。入學第二年,即獲得該院的音樂大獎--羅馬大獎的第二名,又過兩年,他以壓倒多數的選票榮膺羅馬大獎的第一名。1839年,獲獎後的古諾赴羅馬學習進修,並訪問了維也納、柏林、萊比錫等地,接觸到各國著名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家。古諾於1852年出任巴黎最大的奧菲翁合唱協會的指揮。1858年任職於巴黎抒情劇院,在那裡創作出了第一批歌劇。古諾最著名的歌劇是《浮士德》。這部典型的抒情歌劇作於 1859年,在巴黎抒情劇院上演,但演出效果並不理想。於是,古諾用10年時間對其做了修改。1869年3月,《浮士德》在巴黎歌劇院再度公演,從此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歌劇之一。成為抒情歌劇的第一部典範。在以後的8年裡,僅巴黎歌劇院就上演了1000場,而在20世紀頭10年中,它在德國共演出了3000多場。《浮士德》取材於歌德的同名戲劇,但故事情節與原作相去甚遠,只是採用了其中浮士德和瑪格麗特愛情故事的框架。《浮士德》的音樂較多地吸取了城市通俗歌曲的曲調,對瑪格麗特內心情感的描繪十分成功。她的詠嘆調《珠寶之歌》是一首旋律優美華麗,能夠充分表現花腔女高音才華的優秀歌曲。在重演時,古諾將原來的對白改為宣敘調,增加了法國人最愛看的芭蕾舞場面,更使這部作品熠熠生輝。

古諾其它主要的歌劇作品還有《薩福》(1851年)、《薩巴女王》(1862年)、《米雷葉》 (1864年)、《鴿子》(1866年)、《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年)等。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舉家遷往倫敦避難,由於他成功地創作了歌劇《浮士德》而成為英國王室的貴賓。1874年,古諾回到法國,創作了一批優秀作品。例如《波里厄特》(1878年)、《薩莫拉的貢品》(1881年)等。

古諾是傑出抒情作曲家,他共寫過12部歌劇,除《浮士德》獲得過輝煌成功之外,《羅密歐與朱麗葉》(1867)也十分出色。古諾缺乏劇場感覺和經驗,盡管旋律優美,由於缺乏發展的動力和新鮮感,因而影響了歌劇應有的魅力。

19世紀下半葉的歌劇
浪漫主義歌劇在19世紀下半葉發展到了頂峰,在歐洲三個音樂大國中,都出現了世界級的傑出作曲家。

在義大利,威爾第使歌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並因此成為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最重要和最偉大的作曲家是德國的瓦格納。如果說他以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的話,那麼瓦格納是他們的集大成者。他對19世紀歌劇事業做出的貢獻,無論怎樣評價也不會過分。法國的古諾和比才雖然與瓦格納、威爾第不能相提並論,但他們的作品對世界產生的影響絕不能低估。特別是比才,由於在創作中表現出了自然主義的傾向,實際上成為浪漫主義終結和真實主義興起的接力者。

威爾第的浪漫主義歌劇

羅西尼跨越兩個時代,即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代。威爾第則是完全屬於19世紀的藝術家。他出生於1813年,卒於1901年。19世紀是一個在人類文明和文化方面都充滿決定性的世紀。威爾第從1839年至1893年為舞台而創作,在這期間,他走過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全部領域。

威爾第的歌劇作品洋溢著熾熱的情感旋律,其成就代表了義大利浪漫主義歌劇的高峰。他的歌劇中的合唱被改編成愛國歌曲,在義大利國家統一運動中表達著自由與獨立精神。威爾第非常注重題材的選擇和舞台效果的處理,但有時也因其太過標新立異,導致不能通過當時的檢查。

朱塞佩·威爾第(1813-1901年),1813年10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帕爾瑪公國布塞托市的小鎮隆科萊。父母經營著一家兼做雜貨鋪的小飯館。他們沉默寡言、憂郁孤僻的性格,遺傳給了威爾第,並成為他一生中的「種子」性格。威爾第出生時,帕爾馬正遭到奧地利人的大肆侵犯,他們想趕走拿破崙的軍隊(19世紀早期歐洲大陸的大部分時間不是遭受拿破崙的侵略,就是遭受那些想趕走拿破崙的人的侵略,總歸是脫不了拿破崙的干係)。由於當地條件和家庭經濟狀況所限,威爾第沒有學習音樂的良好環境。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對音樂的愛好。 1925年, 12歲的威爾第開始做管風琴師。威爾第的父母希望擴大孩子的音樂視野,於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布塞托城,他在那裡住在另一個名叫安東尼奧·巴雷奇的食品雜貨商家中,安東尼奧·巴雷奇掌管著當地的音樂會社。年輕的威爾第很快就為該城的樂隊寫起進行曲和其它音樂,不過更多是寫為他自己和巴雷奇招人喜歡的女兒瑪格麗塔彈奏用的鋼琴二重奏。

1828年的威爾第從布塞托音樂學校畢業。他選擇音樂作為其終身職業,並嘗試創作了幾部協奏曲,他為在布塞托劇院上演的《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寫了一首序曲,引起了小城的轟動。此間,巴雷奇為威爾第的成名立業,甚至生活起居,都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支持和資助。這種支持和父愛般的關懷,一直持續到他逝世。

到1832年威爾第19歲了,巴雷奇認定在音樂上他已經沒什幺可以教威爾第的了,因此鼓勵他申請人米蘭音樂學院。

1832年6月,威爾第來到米蘭。他以極大地熱忱報考米蘭皇家音樂學院,米蘭音樂學院的教師們對威爾第的天賦印象頗深,但規矩就是規矩:他們說他超齡四歲,太大了不能接收。從此,威爾第就再沒有接受過正規音樂教育。除了師從著名的歌劇作曲家拉維尼亞進行私人學習外,還大量抄寫了巴赫、亨德爾、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的作品,並觀摩了唐尼采蒂、貝利尼歌劇的演出。

對米蘭音樂學院的決定,威爾第深感羞辱,以至於一生中對此都不能原諒。當威爾第許多年後成了世界聞名的作曲家時便對米蘭音樂學院還以顏色,斷然拒絕了他們以威爾第的名字命名這家音樂學院的請求。他說:「他們沒有接受年輕的我,那麼也不能要老年的我。」事情就是這樣。

威爾第的初創期

1836年4月,威爾第和相愛已久的巴雷奇的女兒瑪格麗塔結婚之後,便開始了艱難的創作生涯。1839年初,威爾第夫婦移居米蘭。同年11月,他的第一部歌劇《博尼法喬的奧貝爾托伯爵》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這部作品非常成功觀眾和輿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威爾第是一位了不起的年輕的歌劇作曲家。《奧貝托》雖然算不上是一部傑作,但在威爾第的創作生涯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後來劇院經理巴爾托諾米歐·梅雷里結賬後請他再寫一部歌劇,這次是要一部喜劇。

但不幸的是,1840年夏,威爾第的小兒子和與威爾第患難與共的愛妻瑪格麗塔,在三個月內先後被病魔奪去生命。威爾第在巨大的打擊面前,堅持創作完二幕喜歌劇《假斯坦尼斯拉奧》,後更名為《一日之王》。遺憾的是,這部喜歌劇遭到了觀眾的冷遇,輿論對此也進行了抨擊。由於《一日為王》的失敗,威爾第在以後的50年裡,再也沒有寫過喜歌劇。

妻兒的亡故加上《一日之王》的失敗使威爾第有點打不起精神來。他離家出走,悶悶不樂約有三年光景。梅雷里最終設法讓他又開始了工作,他用一個有發展前途的義大利詩人塞米斯托克利斯·索萊拉的一個新穎的歌劇腳本來吸引威爾第。 這部新的歌劇腳本是《納布科》,講的是一個巴比倫的瘋國王皈依猶太教的故事。是一部以反映義大利民族主義情緒為主題的歌劇。威爾第為這部歌劇的第二幕作了一首激動人心的合唱,還為第三幕作了另一首令觀眾喜歡的唱段--「飛吧!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1842年3月9日,《納布科》,在首演後大獲成功。它在客觀上煽起了義大利人的愛國熱情,主人公在異族統治下的反抗,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共鳴。羅西尼稱威爾第是「我們當中惟一能寫大型歌劇的人」;《米蘭日報》《費加羅報》紛紛給予高度評論,說威爾第「具有極大的可以說是宏偉的創造力」,「歌劇震撼了觀眾,他們瘋狂鼓掌,不斷喝彩」。《納布科》在幾個月里連續上演,其中的合唱《飛翔吧思想,展開金色的翅膀》,是歐洲歌劇藝術中最偉大的合唱曲之一,並在威爾第逝世後的葬禮上被成千上萬的人們吟唱。《納布科》的成功,使威爾第登上了義大利歌劇之王的寶座。

威爾第的探索精神

就在1842年排練《納布科》的時候,威爾第開始對朱塞平納·斯特雷波尼產生好感,這位女高音塑造了瘋國王狡詐的女兒阿比加耶這一角色。不過一直到幾年後斯特雷波尼告別舞台在巴黎教學時,他們才開始同居。最後他們還結了婚。威爾第叫她佩皮納。

後來,威爾第以驚人的速度寫出一部又一部歌劇。寫完《納布科》的歌劇腳本後,索萊拉又與威爾第合作了《倫巴第人》、《阿蒂拉》和《焦萬娜·達爾科》。其中一些作品不是太好,這他也知道。但這些作品對於增加他的知名度是很有益的,並為他掙得了足夠的錢,使他在過去踏足的土地--布塞托的鄉間買一個農場。每當威爾第又完成一部歌劇,他就種上一棵樹慶祝一下。

1844年3月,威爾第具有強烈震撼力的歌劇《厄爾南尼》,再次贏得聲譽。這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歌劇,被青年人競相傳唱。此後,威爾第在榮譽和觀眾的呼聲中,無法停下創作活動。他幾乎成為一個「音樂苦役犯」,連續創作了《福斯卡里父子》(1844年)、《奧里昂姑娘》(1845年)、《阿爾吉拉》(1845年)、《阿蒂娜》(1846年)、《麥克白》(1847年)、《強盜》(1847年)等水平不一的歌劇。

1848年初,在巴黎革命的影響下,義大利各地也相繼爆發了革命。威爾第認為,現在義大利最需要的是「大炮的音樂」,他應該用歌劇的方式「發出愛國的炮彈」。於是,威爾第創作了《萊尼亞諾之戰》,劇中的主人公費魯喬被威爾第稱之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形象,為義大利的自由而斗爭的最偉大的受難者」。1849年的狂歡節期間,《萊尼亞諾之戰》在羅馬上演,「人們像旋風一樣沖人大廳,劇院擠得水泄不通。威爾第在舞台上謝幕20次。第二天,無論是一張票,還是一份載有歌劇內容的節目單,都無法弄到--全部賣光了。當第一幕的合唱《義大利萬歲》響起時,全場的觀眾揮舞著旗幟,起立高唱,而扮演佔領者的演員差點兒遭到觀眾的毒打。

1849年12月,威爾第創作完成了歌劇《露易莎·米勒》。這部歌劇中的幾首歌曲,如男高音詠嘆調《當晚上一片寂靜的時候》,是音樂會保留曲目。

威爾第震驚世界的歌劇作品

1849年底,威爾第回到故鄉布塞托。以後,他接連寫出了3部震驚世界的歌劇作品。威爾第在回故鄉前,被雨果的劇本《國王尋樂》深深吸引,並興奮不已。1851年初,威爾第用了40天創造完成了《利哥萊托》(又譯《弄臣》)的全部音樂。其中最著名的唱段之一「女人善變」就在該劇第四幕里。這是一部關於駝背弄臣、好色公爵和一個叫斯帕拉弗奇萊的職業刺客的歌劇。《利哥萊托》的歌劇腳本取材於維克多·雨果的話劇劇本,該劇幾年前冒犯了巴黎觀眾的道德觀念。起初,官方審查員不允許威爾第寫這部作品,但他改了改人物的名字就矇混過關。1852年3月31日,《弄臣》在威尼斯首演。為了在首演中給觀眾一個驚喜,威爾第直到演出的前一天,才把那首著名的歌曲《女人善變》的樂譜交給演員。果然,首演一再被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打斷。《弄臣》和《女人善變》不脛而走,傳遍了義大利各地。羅西尼在觀看了演出後感慨地說:「在這部作品中,我終於看出了威爾第的天才。」而在此前,這兩位歌劇大師多少有些貌合神離。

1853年,威爾第度過了他最好的一年。這年,他創作了兩部最成功的歌劇《游吟詩人》和《茶花女》。 他寫《游吟詩人》僅用了28天。就是在這部歌劇中,第二幕有一段「打鐵」合唱,還有亂成一團的吉卜賽的咒罵聲。 1853年2月19日,威爾第的浪漫主義傑作《游吟詩人》在羅馬首演。它所取得的成果和《弄臣》相似。

在結束了《游吟武土》的創作後,威爾第立即著手《茶花女》的創作。這部作品僅花費了威爾第一個月的時間。1853年3月6日,《茶花女》在威尼斯首演。《茶花女》1853年3月在威尼斯的首演徹底砸了鍋。男高音患了重感冒,一直沙啞著聲音。最主要的是,觀眾認為威爾第的悲劇是他們多少年來聽過的最滑稽可笑的東西。扮演患有肺癆的維奧萊塔的女高音薩爾維尼·多納泰利十分粗壯健康,因此她一開口,觀眾就爆發出一陣陣笑聲。這可不是好兆頭。由於演員選擇不當,觀眾並未認可。但威爾第是笑到最後的人,《茶花女》在一年以後重新演出時,獲得巨大成功,並很快風靡全歐。在全世界(包括威爾第在一封信中寫到的在美國紐約的一次演出)的演出都贏得了巨大的掌聲。

《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問世,使威爾第在歌劇界的成就和聲望,迅速超過唐尼采蒂和貝利尼,甚至連羅西尼都屈居其後。威爾第從此成為義大利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阿依達》、《奧賽羅》、《福斯塔夫》更上一層樓

1868年6月,威爾第拜訪了他心儀已久的83歲的老作家曼佐尼。1870年,聲望卓著的威爾第當選為義大利眾議院議員,但他寧願呆在自己的庄園里享清福,很少去羅馬參加他不感興趣的政治活動。在這前後的一段時間里,他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此間,威爾第還創作了《梅菲斯特費勒斯》,修改了他以前創作的《命運之力》。

1869年此時的威爾第出現在世人面前,他關注歌劇的腳本,使劇情更富於創造力,完全改變了以往歌劇家的形象。他接受了埃及的赫迪夫(1867-1914年間土耳其蘇丹授予埃及執政者的稱號--譯注)的邀請,為慶祝蘇伊士運河開通寫了一部歌劇《阿依達》。蘇伊士運河如期開通了,但這部歌劇卻沒有如期上演:由於普法戰爭,所有的布景和服裝都壓在了巴黎。這部歌劇於1871年12月24日。威爾第創作的以古埃及傳說為背景的歌劇《阿依達》在開羅首演。健壯的女主角兒們大顯身手。赫迪夫對這部歌劇倍加喜愛。威爾第因為暈船沒有參加首演式。

兩個月後,《阿依達》又在義大利的米蘭舉行了首演,著名女高音泰雷薩·斯托爾茲飾演阿依達。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阿依達》是一部精彩的歌劇。再一次掀起了對威爾第的狂熱。觀眾的情緒極其亢奮,60歲的威爾第出台謝幕竟達40次。

1873年5月,曼佐尼病逝。悲痛萬分的威爾第沒有勇氣出席他的葬禮。他懷著無限的崇敬之情,在家中專心致志地為死者創作了一部《安魂曲》。在曼佐尼逝世一周年之際,《安魂曲》在聖馬爾科大教堂演奏,威爾第親自指揮。這部傑作是威爾第除歌劇之外惟一享有盛譽的作品。

在此後大約13年的時間中,威爾第幾乎沒寫過任何東西。他輕松度日,各處走走,看看這部歌劇或那部歌劇的演出,在首演夜總要把鬍子梳理得整整齊齊。農場的事物總是讓他忙活。

1887年為了證明威爾第的音樂生命並沒有就此結束。古稀之年的威爾第再次拿起筆,用了幾年時間,構思創作了《奧賽羅》,為此他傾注了全部的精力,並親自挑選演員、排戲、指揮合唱、審查服裝、道具,檢驗每一個細微的環節。1887年2月5日,《奧賽羅》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首演的場面激動人心,一些國家的政要、文化名流和觀眾一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劇情中,歡呼聲、掌聲震耳欲聾。74歲的威爾第和主要演員的謝幕花費了15分鍾。散場後,歡騰的人群抬著大師回到住所。威爾第幾次到陽台上與人們揮手告別,直到扮演奧賽羅的演員塔馬尼奧高聲清唱了一曲《歡騰吧》之後,熱情的觀眾才陸續散去。

1893年,眼見著親朋故交相繼離開人世,威爾第自感來日不多。這位高齡的老人以每天工作7、8個小時的超常效率,又完成了一部傑作--《福斯塔夫》。這既是威爾第最後一部喜歌劇,也是他漫長而輝煌的創作生涯中的最後一部作品。在完成厚厚三大本總譜後,威爾第在最後一頁寫下了一個「完」字,並意味深長地寫到:「去吧,去吧,往前走--往前走!別了!!!」1893年2月9日,《福斯塔夫》的首演獲得了與《奧賽羅》相同的成功。

威爾第的一生,寫過的成功的歌劇比我們有些人一生看過的還要多。他始終是最著名的和最受愛戴的歌劇作曲家。1901年1月27日,威爾第在米蘭逝世。義大利舉國哀痛,人們傾城出動,情不自禁地湧上街頭,送別這位最偉大的歌劇藝術大師。

瓦格納

浪漫歌劇對於瓦格納來說絕不是簡單歌劇和音樂劇,而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的「大歌劇」風格,「它是一種行為表現、是神聖的戲劇,或者也可以什幺都不是,」瓦格納就這樣描述自己的歌劇作品,因此也就有了背叛的理由,還沒有人能夠為音樂史帶來如此徹底的革命,瓦格納不僅僅是音樂作曲家,而且還是一個知識分子和詩人,劇作家和思想家,是合唱、歌唱家和樂隊的指導和指揮,是藝術、習俗和人生的導師。他的歌劇作品應該是德意志民族、西方音樂,甚至整個人類文明期盼已久的成熟的碩果。他成功地指揮演奏了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樂曲,那是典型希臘式的悲劇。他對韋伯略感興趣,在審視著貝里尼同的時又欣賞著格魯克的作品。他認為傳統歌劇的最佳作品,也只是美妙的音樂。然而,新的歌劇音樂絕不僅僅是通常所說的美麗動聽的音樂,它應該擺脫自我孤立的音樂。

過去的歌劇音樂總是考慮多樣化的形式和劇本的要求,而現在,瓦格納則把哲學、宗教和道德編織在戲劇和音樂之中。瓦格納的新歌劇,就是神話和宗教。因為他所表現的是古代典型的事件和人物,上帝和神靈,惡毒兇殘的男人們和背信棄義的女人們,偉大感人的英雄豪傑和救世主般的偉大女性。在他的作品中給觀眾眼前展現了生與死、好與壞、拯救與摧毀這一系列人世間最高精神境界。它是超凡人生的真正檢驗,具有重要的道德意義。

他在歌劇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創作的歌劇屬浪漫派大歌劇樣式,後來他漸漸對這種樣式的歌劇感到不滿,認為歌劇這一形式,應該是各種藝術的結合,並按自己的美學理想和理論,創立了「樂劇」的形式。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和歌劇改革家,而且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著名的思想家。他在政治思想、音樂戲劇美學上的著述,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起過重要的影響。在這方面,他是空前絕後的,是任何一位傑出的音樂家無法比擬的。

威廉·理查德·瓦格納(後來他省去了「威廉」)1813年5月22日出生於萊比錫的一個警官家庭。出生於萊比錫。他的母親原來叫約翰娜·帕茨,是麵包師的女兒,她當時的丈夫是一個警官,名叫弗里德里希·瓦格納,他在瓦格納出生後不久就去世了。不久後,母親再嫁給劇作家、演員蓋伊,舉家遷往德累斯頓。 童年的查德以蓋伊為姓,直到十來歲時才又改回到瓦格納這個姓氏。繼父對幼年瓦格納的藝術啟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影響下,瓦格納從小就對古希臘神話、莎土比亞戲劇和德國民間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繼父的關系,瓦格納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出入劇院,這對他未來的樂劇創作大有裨益。瓦格納和繼父的感情甚篤,當他得知繼父在臨終時希望他成為音樂人才後,便發誓從此要懷有在世界上獲得成就的抱負。1827年14歲的瓦格納他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寫一部長長的、錯綜復雜的歌劇劇本,他把這部叫做《洛巴爾德》的劇本看成是莎士比亞式的悲劇作品。從而顯示了這位少年的戲劇創作才華。在這部歌劇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劇中的主人翁也見到了被暗殺的父親的鬼魂。與哈姆雷特不同的是,洛巴爾德採取了更直接的復仇行動:他幾乎殺死了所有有的人,最終成了瘋子。在第四幕結尾時,死去的人太多,瓦格納不得不在第五幕中讓一些人作為鬼魂回來,以使劇情發展下去。

瓦格納斷斷續續地聽過一個叫米勒的人的音樂課,但瓦格納主要是自學的。瓦格納極其推崇貝多芬的音樂,他對少年瓦格納產生決定性影響。瓦格納曾抄錄了這位大師的幾乎所有的作品。特別是他在1829年觀看了《菲德里奧》的演出後,對音樂和歌唱家的演唱感觸極深,並稱是這次演出決定了他作為職業作曲家的命運。即使在睡夢中,瓦格納也曾為貝多芬和莎士比亞激動地淚流滿面。正是這兩位偉大人物,奠定了瓦格納以後從事樂劇創作的堅實基礎。

1931年,瓦格納進入萊比錫大學讀書。此間,他用短短6個月的時間,向作曲家魏利格學習作曲理論和技法。

瓦格納早期的歌劇作品

1833年,瓦格納在馬格德堡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個小歌劇團做合唱指揮。盡管他擔當此職的資格差一些,但他們還是僱用

4. 求一首曲子,我找了很久很久了。

應該是叫「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寫的。
下面這個網站是分貝網的,有毒的話你可以去告發我封我ID!!
http://music.fenbei.com/7947936
我的54首MP3全是在那裡下的!!!!

【簡介】

《波萊羅舞曲》由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創作於1928年。《波萊羅舞曲》是拉威爾最後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樂方面的一部最優秀的作品,同時又是二十世紀法國交響音樂的一部傑作。本曲是拉威爾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特點】

1、節奏自始至終完全相同,節拍速度不變;

2、主題及答句同樣地反復九次,既不展開也不 變奏;

3、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 轉調;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 ,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5、舞曲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舞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這個主題依次在長笛、單簧管等樂器上展開,音樂富有生氣,給人以明朗、安靜的感覺。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題重復兩次之後進入,這一部分也是由兩段組成,中間還使用了幾個變化音。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穿插重復進行,沒有展開和變奏,只是不斷地更換樂器,音樂的力度也逐漸加強。全曲中,這種反復共進行了九次。音樂的結尾以轉調和樂隊的全奏達到高潮。

【情節】

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酒店裡,一個少女在翩翩起舞。開始時她只是緩緩跳動,舞姿優美而輕盈。隨著音樂的逐漸熱烈,舞蹈也越來越歡快奔放,迷住了在場的人們。他們開始隨著音樂打著節拍助興,並情不自禁地於少女一起歡舞,最後在狂歡的氣氛中結束。
拉威爾在該作品中採用了非常獨特的手法:全曲在一個固定的節奏背景上,由兩個主題及其不斷的交替反復組成。節奏充滿活力,貫穿全曲始終。全曲始終在C大調上,只是最後的兩小節才開始轉調; 前半部分配有和聲,除了獨奏就是齊奏 ,後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而且自始至終只有漸強的變化。
樂曲開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撥弦來表現"波萊羅"的節奏(鈴鼓自始至終打著相同的節奏)。這種節奏持續四小節之後,從第五小節開始出現了第一主題,第一主題舒展明亮,具有濃郁的西班牙風格,該主題先由長笛在低音區輕輕奏出;期間經單簧管反復之後,由大管奏出第二主題。樂曲的第二主題是第一主題的黯淡的答句,第二主題被作者稱為具有西班牙——阿拉伯風格。
兩個主題在調式色彩上形成鮮明的對照,連續反復了八次,整個音樂在進行過程中,旋律、節奏和速度始終保持不變。在第三次反復時,加入了平行的大三和旋,形成了平行聲部,彷彿兩個調甚至三個調同時存在,產生了多調式的色彩效果。在主題的不斷反復中,力度從弱到強,不同樂器的應用和色彩不斷的變化,使得情緒越來越熱烈。臨近尾聲,旋律突然轉為E大調,又迅速轉回C 大調,在不協和的音響和強烈的節奏中,以變格的方式結束了全曲。
該曲被公認為20世紀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管弦樂作品之一。

【《波萊羅》的結構及配器】

A 長笛1
A1 單簧管1
B 大管1
B1 小單簧管1
A2 抒情雙簧管1
A3 長笛1、小號1
B2 中音薩克斯1
B3 高音薩克斯1
A4 短笛2、圓號1、鋼片琴
A5 雙簧管1、抒情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2
B4 長號1
B5 短笛1、長笛2、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2、中音薩克斯
A6 短笛1、長笛2、雙簧管1、單簧管2、小提琴Ⅰ
A7 短笛1、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中音薩克斯、各分四部的小提琴Ⅰ、Ⅱ
B6 短笛1、長笛1、雙簧管1、英國管1、小號1、各分兩部的小提琴Ⅰ、Ⅱ
B7 短笛1、長笛1、雙簧管1、英國管1、單簧管1、高音薩克斯、長號1、各分兩部的小提琴Ⅰ、Ⅱ、中提琴、大提琴
A8 短笛2、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圓號4、小號4、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Ⅰ
B8 短笛1、長笛2、小號4、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分四部的小提琴Ⅰ

關於拉威爾:
生平】

1875年3月7日,傑出的法國作曲家莫里斯·拉威爾出生 在比利牛斯山谷靠邊境的一個小城西布恩。父親是個有瑞士血統的法國工程師,曾應聘去西班牙搞鐵路建設,在那裡認 識了一位西斑牙巴斯克地區的姑娘馬麗·德勞特,他們結成夫婦。小拉威爾出生才幾個月,全家遷往巴黎。三年後,添了弟弟愛德華。父親愛好音樂,想培養兩個兒子成音樂家,結果只有莫里斯走上了這條通路。

他七歲開始學鋼琴,進步很快,十四歲考入巴黎音樂院鋼琴預科,兩年後升入貝里奧老師的鋼琴班並同佩薩爾學習和聲。在班上結識了與他同歲的西班牙學生瑞卡多·維涅, 他深深羨慕維涅卓越的鋼琴演奏技巧,曾狂熱地苦練以求趕上,但由於常常被懶散的情緒支配,這種興之所至的熱情未能得到預期的效果。自此維涅成了他的終身好友,總是熱情地演奏他的新作。這時,拉威爾對作曲十分熱心,最早寫達的兩首鋼琴曲《古風小步舞曲》、《百聞的景色》中的第一曲《哈巴涅拉》(1895),已經顯示出他的個性。1897年,他又向蓋達爾日學對位,問福萊學作曲。

剛進音樂院不久,拉威爾就受到象徵主義詩歌的影響,喜愛波特萊爾·馬拉美的詩歌和愛倫·坡的作品。1889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上演出的里姆斯基·科薩柯夫絢麗的管弦樂作品和爪哇加美朗樂隊演奏的東方音樂,深深吸引了這位十四、五歲的音樂院學生。後來,他又接觸到法國作曲家夏勃里埃爾色彩性的和聲以及艾立克·薩蒂的新奇怪誕的音樂思想和音樂創作。在他自己的習作中,也開始探索一些 新的音樂語言和表現方法,使他在保守的音樂院中「名聲不 佳」。佩薩爾是位良師,他總是鼓勵學生的創造性,福萊也充分認識到拉威爾不同凡響的創作才能,即使是這兩位開明的教師,都感到他的音樂思想太放肆,他所運用的和聲手法也過於新奇。

拉威爾總是孜孜不倦地為參加音樂院每年舉行的比賽而 努力。1901年,他決定參加羅馬獎的競賽。羅馬獎是法國政府為獎勵繪畫、雕塑、版畫、建築與音樂等藝術領域的優秀人才而設。通過考試,獲羅馬大獎者可到設在羅馬的梅迪奇庄園去進修三年。自1803年設音樂獎以來,柏遼茲、古諾、比才、德彪西等音樂家都曾享受這一待遇。但在這一年的此賽 中,拉威爾僅獲第二名。老師福萊深信他是可以拿到大獎 的,勸他第二年再作嘗試。出人意外的是,第二年他又失敗 了。1903年再次落選,福萊大為震驚,與其他幾個對拉威爾的才能深信不疑的著名音樂家共同提出抗議也沒有用。到了 1905年,拉威爾已快超過羅馬獎競賽者的年齡限制,決定再作一次嘗試。此時,他已發表過《古風小步舞曲》、《為悼念一位夭折的公主而寫的帕凡舞曲》、《水的嬉戲》等作品。在考羅馬獎的那幾年,他又創作了《F大調弦樂四重奏》和《小奏鳴曲》,已是個名揚全國甚至歐洲大陸的青年作曲家。然而他卻又一次名落孫山,在預選中就被淘汰。為此,全法國進步的音樂家紛紛表示反對,報紙和知識界也為他鳴不平。羅曼·羅蘭撰文說,"我不是拉威爾的朋友,甚至可以說,我 個人對拉威爾的難以捉摸、過於精雕細琢的藝術並不好感。 但是正義驅使我說,拉威爾不僅僅是一個有發展前途的學 生,他已經是我國音樂學派不可多得的最傑出的青年大師之一。……拉威爾不是作為學生,而是作為一個身份已經證實的作曲家來參加比賽的。我佩服那些敢於裁判他的作曲家,他們又將由誰來裁判呢?」這一事件釀成一場社會風波,迫使音樂院院長泰奧爾·杜布瓦辭職,由福萊接替他的職務。

二十世紀初,巴黎的藝術生活十分活躍,蒙馬台區和拉下區住著許多不滿現實的青年藝術家。拉威爾亦與一批藝術上反對保守勢力、追求標新立異的藝術家結為朋友,他們自 稱「搗亂分子協會」,成員有作曲家弗洛朗·施密特、莫里斯·德拉日、安德烈·卡普萊、卡爾伏科瑞西以及西班牙作曲家德·法亞、鋼琴家瑞卡多·維涅,稍後還有斯特拉文斯基以及一些畫家、作家、評論家。他們常常在畫家索爾德的畫室里就藝術、音樂、文學和政治進行長時間的、認真的討論,徹夜地彈琴、喧鬧,使周圍的鄰居不得安寧,不久就搬到僻靜的德拉日家中聚會。拉威爾的鋼琴組曲《鏡》就是題獻給這個協會的會員的。1908年他的《西班牙狂想曲》在音樂會上首演,「搗亂分子」們全部出動為之助威,生怕這部作品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實際上,拉威爾的見解遠不如這個協會其他成員來得激烈,他總是溫文爾雅,被人稱為「道道地地的波特萊爾式的公子哥兒。」

德彪西的歌劇《佩列阿斯與梅雨桑德》於1902年在巴黎上演,它使拉威爾深受感動,這時,兩位作曲家才初次會面。1903年拉威爾寫了三首管弦樂伴奏的歌曲,可看到德彪西對他的影響。有的評論家認為他是德彪西忠實的後繼者,的確,他們接受了相近的文藝思潮的影響,同樣追求色彩性 的音樂效果,但從拉威爾以後的發展來看,兩人在美學觀上是不一致的。拉威爾甚至對有人說他的《水的婚戲》是受德彪西的影響表示抗議。

1905年以後是他主要的創作時期,產生了《鵝媽媽》組曲、 《夜之幽靈》、一些歌曲及喜歌劇《西班牙時光》等。1909年, 俄羅斯芭蕾舞團風靡巴黎,給拉威爾極深的印象。他馬上拿 了作品去找經理狄亞吉列夫並接下了一個任務:根據希臘神 話《達夫尼與克洛埃》寫一部芭蕾舞劇。為了寫出這份精巧 的總譜,他花了驚人的心血,單是最後一場酒神宴就寫了一 年。下一部作品《高雅而傷感的圓舞曲》首演並不出色,後 在舞蹈家特魯哈諾娃的請求下,將它編成一部情節類似《茶花女》的芭蕾舞劇《阿德萊德或花的語言》則轟動一時。這一 成功促使他把《鵝媽媽》組曲配器,用睡美人的故事為題材, 也編成了芭蕾舞劇。

在為俄羅斯芭蕾舞團寫作時,拉威爾結識了斯特拉文斯基。1913年夏天,他們一起在日內瓦湖畔的克拉倫斯住了一 陣,兩人合作為穆索爾斯基的《霍凡希那》重新配器。那時斯 特拉文斯基正在寫《春之祭》,看了這份總譜,拉威爾產生了 象看《佩列阿斯與梅麗桑德》同樣的震動。在瑞士又接觸到勛伯格的音樂。這些現代主義音樂對他的影響,都在這一年他 寫的《馬拉美的三首詩》中反映出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波及到這位音樂家,他入伍當兵,在軍中任貨車駕駛員。戰爭對他是一場可怕的經歷,他逐漸對 帝國主義的嗜殺深惡痛絕,感到德、法兩國人民捲入這場戰 爭是毫無意義的,因而不顧輿論的指責,拒絕簽名支持一個旨在阻止法國演出德國音樂的組織。1917年他的母親去世, 更使他陷入了嚴重的沮喪之中,健康急劇惡化,於這年夏天 退役。

大戰對他的影響在停戰後還久不消失,他失眠,不時情 緒低落,寫得很少。悼念戰死友人的《庫泊蘭之墓》,花了兩 年的時間才完成。為換一下環境,恨作精神,他移居鄉下, 動手寫作幾年前狄亞吉列夫委託他寫的芭蕾音樂《大圓舞曲》。作品完成並在音樂會上首演獲得巨大成功後,狄亞吉列夫卻認為它不適合演出而加以拒絕。拉威爾大為惱怒,兩 人從此絕交。此時,他還將許多時間用於旅行演出,幾乎訪 問了歐美各國,指揮演出門已的作品。後在離巴黎不遠的風景如畫的蒙伏拉莫瑞村找到一所小別墅,在那裡專心作曲, 過著恬靜平淡的生活。創作了輕歌劇—芭蕾《孩子與魔法》 《小提琴奏鳴曲》、小提琴曲《茨岡狂想曲》、《波萊羅》及兩部鋼琴協奏曲。

1932年他遭到一場車禍,頭部受傷。不久,出現了偏癱的徵兆。曾嘗試休假治療,前往西班牙、摩洛哥旅行,仍無顯著好轉,自此喪失了工作能力。1937年12月19日做腦手術無效,於28日凌晨在醫院去世。享年六十二歲。

拉威爾的生活與創作處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對藝術持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嚴格地說,我不是一個『現代作曲家』,因為我的音樂遠不是一場 『革命』,而只是一種『進化』。雖然我對音樂中的新思潮一向是虛懷若谷、樂於接受的(我的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中就有一個勃魯斯樂章),但我從未企圖摒棄已為人們公認的和聲 作曲規則。相反,我經常廣泛地從一些大師身上吸取靈感 (我從未中止過對莫扎特的研究),我的音樂大部分建立在過 去時代的傳統上,並且是它的一個自然的結果。我可不是一 個擅長於寫那種過激的和聲與亂七八糟的對位的『現代作曲 家』,因為我從來不是任何一種作曲風格的奴隸。我也從未與 任何特定的樂派結盟。」

他重視旋律的作用,曾對他的學生——著名的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說過:「在一切有生命的音樂中,都有一個含蓄的旋律輪廓」。他運用的調式及和聲都新穎別致,常用自 然調式、五聲音階及不解決的七和弦、九和弦等,但總是以 傳統和聲為基礎,從不在無調性的領域里走得太遠。他所運 用的節奏則有不少受舞曲的制約。他偏愛舞曲體裁,如法國 的小步舞、帕凡、里戈頓,西班牙的馬拉加尼亞、哈巴涅拉、波萊洛等,拉威爾將這些舞曲處理得典雅情致、明晰優 美,具有法國音樂的特點。拉威爾是位公認的管弦樂大師, 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管弦樂配器的方法,充分發揮每個樂器的 表現性能,形成異常精美與華麗多彩的效果。他的作品結構 明確,織體清晰,總的風格傾向於古典音樂的純凈優美和富 於幽默感。而拉威爾最重要的創作特徵是對技術的盡善盡美 的追求,盡管他技術高超,但對待每一部作品仍然是反復推 敲、精心雕琢,不到極端完美決不罷休。他曾對他的傳記作 者馬紐埃爾說:「我的目標是技術完美,因為我確知這一目 標永遠無法達到,所以我要求自己不斷向它靠近。」因拉威 爾這一癖好,斯特拉文斯基曾戲謔地地稱他是位「精巧的瑞士 鍾表匠。」

拉威爾還是個優秀的教師,但僅教幾個他感興趣的私人 學生。在他自己學習時期,經常以馬斯奈(法國作曲家,1842一1912)的話「為了掌握自己的技術,必須研究別人的技 術」作為格言;當他教授學生時,常常給青年作曲家的一個 勸告是:「找個藍本來臨摹。如果你沒有什麼要說的話,最 好還是臨摹。等到體有話要說時,你自然不會照抄的,那 時,你的個性會最明顯地呈現出來。」他也寫過少量的但很 有特點的文章,對同時代作曲家的作品總是充分肯定;對有 才華的青年人更是積極支持。

總的來說,拉威爾的生活圈子狹小,藝術天地有很大的 局限。綜觀其作品,題材比較狹窄,作品的內容很少直接源自當時的社會生活,而多是對景物的描繪和表現童話、傳說 故事等,音樂中缺乏對生活的熾熱的感情。這反映了十九 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 的狀況下,一部分知識分子企圖脫離社會現實的心理狀態。 在早期,拉威爾的音樂受到印象主義思潮的影響;但從後來 的發展來看,他逐漸擺脫了印象主義的美學思想的約束,寫 出了一些形象清晰、生動,色調明朗,在藝術上有許多創造 並給後人以啟迪和影響的作品。他的音樂,是以法國的音樂 文化為基礎的,而在充分發揮管弦樂的色彩特點上,他有著 許多的創新。因此,拉威爾在法國音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代表作】

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劇《達芙妮與克羅埃》,芭蕾舞劇《鵝媽媽》,小提琴曲《茨岡》和管弦樂曲《波萊羅舞曲》。另外,他將穆索爾斯基的鋼琴獨奏曲《圖畫展覽會》改編為同名管弦樂組曲,使得此曲廣為流傳。

一、吉普賽女郎·鬥牛士·《波萊羅》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員伊達·魯賓斯坦約請拉威爾(1875—1937)為她寫一篇舞蹈音樂。最初,拉威爾不願為此創作新的作品,但答應把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茲(1860-1909)的幾首鋼琴曲 改編為管弦樂曲。後來拉威爾知道阿爾貝尼茲作品的配器權屬於費爾南德斯·阿爾博斯(1863-1939),他已為舞蹈女演員阿根蒂娜把阿爾貝尼茲的作品改編為一首舞蹈組曲,於是拉威爾不得不創作新的管弦樂曲。

他心中醞釀著一個配器構思,要把這個作品寫成一首樂隊練習曲。全曲是一個巨大的「漸強」,在小鼓無休止的三拍子節奏背景上,由各種樂器演奏的兩個17小節的旋律不斷反復。在以壓倒一切的力量奏出尾聲以前,音樂突然滑進了E大調(旋律大調),造成了和單純的手法全不相稱的獨特效果。拉威爾這個別出心裁的曲子,就是著名的《波萊羅》。《波萊羅》由尼金斯卡編舞,1928年11月22日首演於巴黎。場景是在一家煙霧迷漫的西班牙旅館里,魯賓什坦打扮成一個吉卜賽女郎,頭上插著梳子,圍著圍巾,站在檯子上跳舞,觀眾圍著她喝彩。跳得愈來愈紅火的舞蹈,引起了圍觀者的愈來愈狂熱的情緒。最後,他們把她抓起來,高高地舉到自己的頭上。

《波萊羅》在巴黎演出後,引起了許多舞蹈演員和舞劇編導的注目。愛爾蘭舞蹈演員多林(1904-)把它作為自己的獨舞保留節目,連續演出許多年;俄國舞蹈演員利法爾(1905-)演出的《波萊羅》,雖仍作為西班牙主題來處理,卻避而不跳傳統的西班牙舞。因為具有固定不變的旋律 和節奏型的拉威爾此曲,和真正的波萊羅已很少共同之處。其舞台設計,布景是白的拱廊和血紅的天空,利法爾化妝成一個鬥牛士,剛從鬥牛場上勝利歸來,以滑稽的姿態逗引著一位傾慕他的婦女。他的敵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奪走了這個婦女,鬥牛士大失所望,昏昏沉沉跌倒在地,受了重傷。歡度節日的人群繼續他們的狂歡,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舞台上漸漸擠滿了人,樂隊最後的「漸強」伴隨著鬥牛士的死去。

二、兒童組曲《鵝媽媽》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原來是四手聯彈鋼琴組曲,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兒童組曲 — 採用兒童題材、為兒童創作、供兒童演奏的組曲。採用兒童題材 — 內容取材於法國作家貝洛(1628—1703)、奧努瓦夫人(約1650—1705)和 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話;為兒童創作 — 這部組曲是1909年拉威爾為他的好朋友哥台勃斯基的兩個孩子創作的,並把這部作品獻給了他們;供兒童演奏——1910年4月,這部組曲在巴黎獨立音樂協會的一次音樂會上初次演出時,擔任 鋼琴四手聯彈的是六歲的韋爾熱爾和十歲的拉米。《鵝媽媽》作為一部地道的兒童組曲,似乎只差作曲者不是兒童了。但拉威爾告訴我們:「我寫這部組曲,目的是要喚起童年時代的詩意,因此手法就必須單純,一切表面的效果只好摒棄不用。」可見作曲家也是懷著一顆童心來創作的。

1911年,拉威爾把《鵝媽媽》改編為管弦樂組曲,後來又加上了兩個樂章,改變了各樂章的次序,並用間奏曲把它們貫串起來,成為舞劇音樂。舞劇由拉威爾根據貝洛等的鵝媽媽故事編劇,讓娜·於加爾編舞,1912年1月首演於巴黎。這是一出別有情趣的兒童舞劇,拉威爾特地設計了一個 小舞台,演出弗羅麗娜公主之夢的童話故事,顯得分外小巧玲瓏,稚態可掬。兩個扎著黃頭巾的 黑孩子擔任司幕和換景。故事以睡美人為藍本,紡車之舞一場,公主在花園里跳舞,她的保姆 坐在紡車旁。公主跌倒在紡車上,錠子刺痛了她的腰。當她著了睡魔,沉睡在卧榻上的時候, 朝廷群臣們圍著她跳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接著是一系列的夢:在緩慢的小型圓舞曲伴奏下,開始了 美人與野獸的對話,後來野獸變為一個漂亮的王子。

兩個黑孩子在間奏曲的樂聲中調換布景。下一個夢是小拇指(矮子)和他的小兄弟們穿過樹林,一路撒下麵包屑,作為回家時的指路標志。但當孩子們睡著時,小鳥把路上的麵包屑吃了個精光…… 下面的場景是擺設著十八世紀中國古玩的皇宮,寶塔皇後(丑姑娘)和她的情人青蛇在一起。五聲音階的叮當聲和鑼聲伴奏著東方風味的舞蹈。王子登場,發現弗羅麗娜公主睡在仙園里。他吻了她一下,公主就醒來了。《鵝媽媽》舞劇在英、美演出時,常常刪了拉威爾為舞劇音樂增寫的兩樂章和間奏曲,完全按照 《鵝媽媽》組曲五樂章的布局:帕凡舞——魔園——小拇指——睡公主——美人和野獸。演的是一個小女孩夢中的奇遇,每一樂章都是以她為主角。

5. 單簧管吹什麼歌好聽

都是代表作品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A大調單簧管五重
奏》K.581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單簧管第一協奏曲》OP73、《單簧管第二協奏曲》OP74、《小
協奏曲》OP62
約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單簧管三重奏》Op.114、《單簧管五重奏》Op.115、《單簧管奏鳴曲
》Op.120-1,2
柯普蘭(Aron Copland):《單簧管協奏曲》
普羅修斯卡:《單簧管波爾卡》
舒曼(Robert Schumann):《單簧管與鋼琴幻想曲》OP73
羅西尼:《茶花女幻想曲》
庫爾賓斯基:《協奏曲》
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三首無伴奏小品》
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為單簧管與低音管的復協奏曲》
李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單簧管協奏曲》
普郎克(Francis Poulenc)《單簧管奏鳴曲》
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單簧管奏鳴曲》OP57
史博(Louis Spohr):四首《單簧管協奏曲》OP26、59、WO19、20 曲譜並不需要特殊的,五線譜和簡譜都可以的.
真的想好好練的話,你可以去買本中央音樂學院的<單簧管考級教程>.
其他的一些低難度的曲子,大可在網上搜一下.

6. 急求長笛《茶花女》的樂譜~

http://www.sooopu.com/html/22/22143.html

五線譜和簡譜都有啦~
希望內幫到你~容

7. 值得聽的交響樂

著名的音樂家和傳世的音樂,這個你問對人了,呵呵,下面都是我整理的哦

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肖邦、瓦格納、威爾蒂、普契尼、舒曼、勃拉姆斯、馬勒、柴科夫斯基、理查.施特勞斯等等,都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都有必要多多了解。然後再詳細地說,作曲家就更多了,不如從具體地聽音樂開始慢慢入手。

可以先聽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後宮誘逃》、《女人心》當中都有很多膾炙人口的選曲。交響曲:《第35「哈夫納」交響曲》、《第36「林茨」交響曲》、《第38「布拉格」交響曲》、《第39「帝王」交響曲》、《第40交響曲》、《第41「朱比特」交響曲》。《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5「皇帝」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管樂協奏曲集、鋼琴奏鳴曲集等。

然後是貝多芬、肖邦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

大概的資料先列如下:

交響曲
1、《第九「合唱」交響曲》貝多芬
2、《第五「命運」交響曲》貝多芬
3、《第三「英雄」交響曲》貝多芬
4、《第六「田園」交響曲》貝多芬
5、《第六「悲愴」交響曲》柴可夫斯基
6、《第五交響曲》柴可夫斯基
7、《第四交響曲》柴可夫斯基
8、《第九「自新世界」交響曲》德沃夏克
9、《第八「未完成」交響曲》舒伯特
10、《第四十一交響曲》莫扎特
11、《大地》馬勒
12、《第四十交響曲》莫扎特

歌劇
1、《納布科》威爾蒂
2、《茶花女》威爾蒂
3、《阿伊達》威爾蒂
4、《卡門》比才
5、《圖蘭多特》普契尼
6、《藝術家的生涯》普契尼
7、《托斯卡》普契尼
8、《蝴蝶夫人》普契尼
9、《尼伯龍根的指環》瓦格納
10、《費加羅的婚禮》莫扎特
11、《塞維利亞的理發師》羅西尼
12、《魔笛》莫扎特

協奏曲
1、《降E大調第二十二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2、《降E大調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貝多芬
3、《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
4、《第二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
5、《降E大調第三圓號協奏曲》莫扎特
6、《「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維瓦爾蒂
7、《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
8、《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門德爾松
9、《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
10、《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
11、《大提琴協奏曲》德沃夏克
12、《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李斯特
13、《第一鋼琴協奏曲》肖邦
14、《第二鋼琴協奏曲》肖邦

組曲
1、《「布蘭登堡」組曲》巴赫
2、《「水上音樂」組曲》亨德爾
3、《「焰火音樂」組曲》亨德爾
4、《「動物狂歡節」組曲》聖桑
5、《「卡門」組曲(歌劇)》比才
6、《「阿萊城姑娘」組曲(歌劇)》比才
7、《「培爾.金特」組曲(舞劇)》格里格
8、《「鵝媽媽」組曲》拉威爾
9、《「行星」組曲》霍爾斯特
10、《「大峽谷」組曲》格羅菲
11、《「天鵝湖」組曲(芭蕾舞劇)》柴科夫斯基
12、《「胡桃夾子」組曲(芭蕾舞劇)》柴科夫斯基
13、《「睡美人」組曲(芭蕾舞劇)》柴科夫斯基
14、《「舍赫拉查達」(一千零一夜)組曲》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交響詩
1、《塔索》李斯特(匈)(「交響詩之父」當排在首位)
2、《沃爾塔瓦河》斯美塔納(捷)(交響詩及民族性標題音樂中的翹楚)
3、《芬蘭頌》西貝柳斯(芬)(史詩般的佳作)
4、《在中亞細亞草原上》鮑羅丁(俄)(俄羅斯風情音畫)
5、《小巫師》杜卡斯(法)(一譯《魔法師的弟子》,浪漫主義「另類」的發揮)
6、《大海》德彪西(法)(印象派之代表作)
7、《骷髏之舞》聖桑(法)(一譯《死之舞》,奇思妙想和浪漫主義作曲手法相結合的產物)
8、《唐璜》里查.施特勞斯(德)(成名作,也是德國音樂史中承前啟後的標志性作品之一)
9、《荒山之夜》穆索爾斯基(俄)(「瘋僧」的驕傲)
10、《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格什溫(美)(交響爵士樂的代表)
11、《馬捷帕》李斯特(匈)
12、《羅馬的噴泉》雷斯庇基(意)
13、《羅馬的松樹》雷斯庇基(意)
14、《羅馬的節日》雷斯庇基(意)
15、《梯爾.埃倫施皮格爾愉快的惡作劇》里查.施特勞斯(德)
16、《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里查.施特勞斯(德)
17、《死與凈化》里查.施特勞斯(德)
18、《彼得與狼》普羅科菲耶夫(蘇)(交響童話)
19、《波西米亞的平原與森林》斯美塔納(捷)(與《沃爾塔瓦河》同選自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
20、一些具有交響詩的特徵標題序曲也可收列於此,比如序曲和進行曲

進行曲
1、保羅.林克《柏林的空氣》
2、門德爾松《婚禮進行曲》(戲劇配樂《仲夏夜之夢》)
3、瓦格納《婚禮進行曲》(歌劇《羅恩格林》)
4、舒伯特《軍隊進行曲》(鋼琴曲)
5、比才《鬥牛士進行曲》(歌劇《卡門》)
6、埃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之三》
7、威爾蒂《凱旋進行曲》(歌劇《阿伊達》)
8、柴可夫斯基《小進行曲》(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9、西貝柳斯《卡力拉進行曲》(同名組曲)
10、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a小調鋼琴奏鳴曲》)
11、柏遼茲《拉柯奇進行曲》
12、比爾《走私犯進行曲》
13、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
14、梅耶貝爾《加冕進行曲》
15、瓦格納《雙鷹旗下進行曲》
16、赫伯特《玩具兵進行曲》
17、弗蘭克《奧林匹克進行曲》
18、奧爾富德《波基上校進行曲》
19、老約翰.施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
20、約翰.菲利浦.蘇薩的很多進行曲

序曲
1、比才《卡門》序曲
2、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
3、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4、約翰.施特勞斯《蝙蝠》序曲
5、蘇佩《詩人與農夫》序曲
6、格林卡《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7、威爾第《茶花女》前奏曲
8、瓦格納《漂泊的荷蘭人》序曲
9、斯美塔納《被出賣的新嫁娘》序曲
10、柴科夫斯基《1812庄嚴序曲》
11、莫扎特《魔笛》序曲
12、蘇佩《輕騎兵》序曲
13、羅西尼《威廉退爾》序曲
14、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序曲
15、威柏《自由射手》序曲
16、瓦格納《湯豪瑟》序曲
17、德沃夏克《狂歡節》序曲
18、勃拉姆斯《學院節慶》序曲
19、門德爾松《芬格爾岩洞》序曲
20、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圓舞曲(約翰.施特勞斯家族)
1、《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2、《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3、《春之聲圓舞曲》
4、《藝術家的生涯》
5、《皇帝圓舞曲》
6、《南國的玫瑰圓舞曲》
7、《維也納的氣質》
8、《晨報圓舞曲》
9、《美酒、女人和音樂》
10、《加速度圓舞曲》
11、《一千零一夜圓舞曲》
12、《如同在家圓舞曲》
13、《美麗的五月圓舞曲》
14、《愛之歌圓舞曲》
15、《維也納糖果圓舞曲》
16、《歡樂人生圓舞曲》
17、《天籟圓舞曲》(約瑟夫.施特勞斯)
18、《奧地利的村燕圓舞曲》(約瑟夫.施特勞斯)

圓舞曲(其他作曲家)
1、《多瑙河之波圓舞曲》楊.伊萬諾維奇(羅)
2、《溜冰圓舞曲》瓦爾德退費爾(法)
3、《花之圓舞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柴科夫斯基(俄)
4、《睡美人圓舞曲》(選自同名芭蕾舞劇)柴科夫斯基(俄)
5、《b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肖邦(波)
6、《乘風破浪圓舞曲》洛賽斯(墨)
7、《金與銀圓舞曲》雷哈爾(匈)
8、《快樂寡婦圓舞曲》(選自同名輕歌劇)雷哈爾(匈)
9、《邀舞》(原為鋼琴曲)威柏(德)、柏遼茲(法)改編
10、《杜鵑圓舞曲》約納森(挪)

小夜曲
1、《海頓小夜曲》(奧)(選自《F大調弦樂四重奏》,器樂曲)
2、《舒伯特小夜曲》(奧)(選自聲樂套曲《天鵝之歌》,聲樂曲)
3、《古諾小夜曲》(法)(聲樂曲)
4、《德里戈小夜曲》(意)(一譯《愛之夜曲》,選自舞劇音樂《百萬富翁的丑角》)
5、《德爾德拉小夜曲》(捷)(小提琴曲)
6、《托賽利小夜曲》(意)(一譯《嘆息小夜曲》,聲樂曲)
7、《布拉加小夜曲》(意)(一譯《天使小夜曲》,聲樂曲)
8、《小星星》(墨)(一譯《墨西哥小夜曲》,龐賽,聲樂曲)
9、《西班牙小夜曲》(法)(謝米娜德,女,鋼琴曲)
10、《莫什科夫斯基小夜曲》(德)(鋼琴曲)
11、《皮爾納小夜曲》(法)(小提琴曲)
12、《格拉祖諾夫小夜曲》(俄)(大提琴曲)
13、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奧)
14、德沃夏克《E大調弦樂小夜曲》(捷)
15、蘇克《弦樂小夜曲》(捷)
16、柴科夫斯基《弦樂小夜曲》(俄)

8. 西洋樂曲的何謂前奏曲

前奏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前奏曲以前只是組曲之前的器樂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興演奏一小段,逐漸演變成一種藝術形式。

9. 音樂常識選擇題答案

1. 音樂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音樂題】

1. 著名樂隊披頭士來自哪個國家? 英國

2. 最短的國歌只有40秒鍾,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科威特

3. 世界上最早的國歌是哪個國家的國歌? 荷蘭(1568年)

4. 歌曲《賣報歌》的作曲者是誰? 聶耳

5. 歌曲《滄海一聲笑》是哪部作品的主題曲? 《笑傲江湖》

6. 歌星孫燕姿的國籍是哪裡? 新卜讓耐加坡

7. 《國際歌》傳到中國的時候是由什麼語言翻譯成中文的? 俄語

8. 三角鋼琴有多少個鍵? 88

9. 歌舞劇《卡門》是法國作曲家誰的作品? 比才

10. 著名舞劇作品《胡桃夾子》《睡美人》《天鵝湖》是誰的作品? 柴可夫斯基

11. 吉它有幾根弦? 六根

12. 紀念黛安娜之死的歌曲《風中之燭》的演唱者是誰? 艾頓庄

13. 《小李飛刀》《網中人》是由誰作曲的? 顧家輝

14. 《阿郎戀曲》的原唱是誰? 許冠傑

15. 小提琴有幾條弦線? 4 條

16. 《藍色的多瑙河》圓舞曲的作者是誰? 小約翰•斯特勞斯

17. 「樂器之王」是什麼樂器? 鋼琴

18. 「樂器皇後」是什麼樂器? 小提琴

19. 竇唯是中國哪個搖滾樂隊的成員? 黑豹

20. 我國最古老的樂器是什麼? 塤

21. 《中國人民 *** 進行曲》的詞作者是誰? 公木

22. 《中國人民 *** 進行曲》的曲作者是誰? 鄭律成

23. 《國際歌》的詞作者是誰? 鮑狄埃

24. 《國際歌》的曲作者是誰? 狄蓋爾

25. 樂隊合唱團的指揮用的指揮棒最早是什麼? 紙卷

26. 長號、短號、軍號、小號、圓號等都屬於什麼樂器? 銅管樂器

27. 《悲愴交響曲》的作者是柴可夫斯基,他是哪國人? 俄國人

28. 《康定情歌》是我國哪個省份的民歌? 四川民歌

29. 《藍花花》是我國哪個省份的民歌? 雲南民歌

30. 貝多芬出生於哪裡? 德國波恩

31. 粵劇名型春伶靚次伯的原名是什麼? 黎次伯。

32. 「八音盒」中的「八音」是指什麼? 樂器

33. 歌手劉德華的真名是什麼? 劉福榮

34. 雙簧管、薩克斯、小號、短笛都屬於什麼樂器? 管樂器

35.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誰? 阿炳

36. 被稱作「法國號」的樂器是什麼? 圓號

37. 「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與「圓舞曲之父」老約翰•施特勞斯是什麼關系? 父子關系

38. 「世界三大男高音」中的多明戈和卡雷拉斯都是哪國人? 西班牙

39. 《掀起你的蓋頭來》是我國哪個民族的民歌? *** 爾族

40. 在江浙一帶,評彈演出前附加的唱段叫什麼? 開篇

41.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羽頭戴什麼? 夫子盔

42. 馬頭琴是一種弦樂器,它是我國哪個民族的樂器? 蒙古族

43. 馬頭琴有幾根弦? 兩根弦

44. 中國音樂的標志——樂徽的圖案是哪種樂器? 排簫

45. 歌劇《茶花女》是誰的作品? 威爾第
2. 【小學音樂基本知識】
小學音樂樂理知識匯總 一年級:1、要掌握好歌曲節奏,認識五線譜或簡譜音階,要學會說唱音高,糾正走調.2、能讀出四分、和八分節奏的不同.3、能感覺出兩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4、能聽辯出音的長短.二年級:1、要學會手勢音階,唱准,能夠聽唱歌曲滑森,認識簡單音符.2、認識弱起小節.3、認識附點 4、認識反復記號,知道其作用.5、認識字母譜,用唱名唱出旋律.6、認識重音記號.三年級:1、會識譜唱歌.2、掌握個別音符時值.3、認識升降記號,掌握其作用.4、鞏固弱起小節的唱法.5、復習附點的知識,將附點音符唱准.6、認識五線譜中的八分休止符.四年級:1、要進入二聲部訓練,能夠識唱整首歌曲樂譜,能夠聽出敲擊的節奏,並記錄.可自己創編節奏.2、認識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頓音記號、連線、升級號、強弱記號.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揮簡單手勢.4、初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並能簡述音樂含義.5、了解簡單的音樂創編知識,間奏、樂器等.五年級:1、熟練掌握歌曲中的特殊節奏(六拍子拍號).2、唱准裝飾音和帶記號的音.3、欣賞的音樂能夠有一定自己的見解.4、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六年級:1、能夠很快識譜唱歌,並且可以進入三聲部練習,可以很准確的演唱本學期要求掌握的戲曲片段.2、欣賞曲目可以更加廣泛,培養學生深層次欣賞能力.3、掌握二、三、四拍子的指揮簡單手勢.4、節奏摸進主要訓練節奏與節拍的同時進行.5、認識了解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
3. 求音樂知識問答題(附答案)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的D小調安魂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2. 三大神劇是指哪三首呢

三大神劇是指韓德爾的彌賽亞、海頓的天地創造和孟德爾頌的伊利亞

3. 中國樂器有哪幾類呢

中國樂器依八音分類法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

4. 中國傳統音樂如何分類呢

國傳統音樂分為器樂、民歌、曲藝及戲曲四類

5. 西方樂器如何分類呢

西方樂器總括分為擦弦、木管、銅管及敲擊四大類

6. 五大綱琴協奏曲是指哪幾首呢

貝多芬的第五號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C小調鋼琴協奏曲、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合稱為「五大綱琴協奏曲」

7. 六大交響曲是指哪幾首呢

六大交響曲包含了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德佛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和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

8.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是哪幾首呢

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9. 什麼是自然音呢

指的是自然音階上的音,包括(自然)大調和自然小調上的音!

10. 什麼是聲音的基本要素呢

聲音的基本要素包括了音高、音量、音長與音色

11. 音樂史上的3B(4B)是指哪些人呢

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哈(Bach, Johann Sebastian)與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三人並稱為音樂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爾托克(Bartok, Bela)

12. 音樂的要素有哪些呢

音樂的精髓透過音樂的要素來傳達與表現,而音樂的要素包含了節奏、旋律與合聲

13. 音樂的新舊約是指什麼呢

在音樂史上,通常我們會把巴哈的十二平均律比喻為舊約聖經,且把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比喻為新約聖經

14. 絕對音感與相對音感是指什麼呢

能瞬間聽出某個音音高的能力稱為絕對音感;相對於絕對音感而言,在某音的比較下才能聽出音高的能力稱為相對音感

15. 圓舞曲之父是誰呢

圓舞曲之父指的是大約翰史特勞斯(Strauss,Johann(Vater))

16. 圓舞曲之王是誰呢

圓舞曲之王指的是小約翰史特勞斯(Strauss,Johann(Sohn))

17. 誰是歌曲之王呢

奧地利的舒伯特(Schubert, Franz (Peter))因為留有超過六百首的歌曲而被稱為歌曲之王

18. 什麼是標准音高呢

倫敦國際會議(1939)決定「標准A」音高為440,現今國際上普遍使用此規則

19. 音樂理論中的「樂音」與「噪音」如何定義呢

有人定義音樂作品中所使用的音稱為樂音(musical tone)其餘皆稱為噪音(noise);也有人定義鋼琴鍵盤上一個周期所包含的十二個鍵為「樂音」,其餘為「噪音」;也有不少書籍定義「樂音」為震動有規則的音響,「噪音」為震動無規則的音響

20. 什麼是樂譜呢

凡是使用符號或文字來記載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速度、表情、演奏法….即可稱為樂譜

21.誰是「交響曲之父」呢?

「交響曲之父」指的是海頓(Haydn, Franz Joseph)。由於當時的人們總把音樂會當作打瞌睡的場所,海頓創作了在漫長的寧靜之後突然鍾鼓齊鳴的「驚愕」交響曲

誰是「協奏曲之父」呢?
4. 給我一些音樂樂理知識題及答案
1:音(Tone)

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00次左右,而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於每秒振動27-4100次的范圍內。音的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取決於物體的振動。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覺特性。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的。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樂的顏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 樂音色。人聲音色分高、中、低音,並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弦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 擊樂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鳴(Resonance)

共鳴指的是一種振動。當一個發音體振動時,引起了其它物體的振動,並發出了聲音,產生了共鳴。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體振動時所發出的頻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餘的為泛音。基音決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發音體整體振動產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為標准,其餘1/2、1/3、1/4等各部分也 是同時振動,是泛音。泛音的組合決定了特定的音色,並能使人明確地感到基音的響度。樂器和 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鍾的振動的次數來表示的。頻率多則音高,頻率少則音低。目前國際通用的標准音"a",是每秒振動440次的聲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樂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稱。這些名稱沒有統一,在各個國家是不同的。被廣泛 採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階上各音的名稱。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 大調的主音用1do,小調的主音用6la。

9:音域(pass)

人聲或樂器所能達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間的范圍就叫音域。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

10:調性(Tonality)

調性指調式類別與主音高度。在樂曲中,主音是旋律、和聲的核心,其它音與之發生從屬關系最後中止在主音上。這樣的樂曲就是有調性的樂曲。

11:音階(Scale)

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12:五聲音階(Pentatonic scale)

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於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調(Major mode)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其相鄰二音的間距分全音與半音兩種。其音階除第三、四兩音間與第七、八兩音間為半音外,其餘均為全音。大調的色彩較為明朗。

14:小調(Minor mode)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 、"現代小音階"四 形式。小調的色彩一般較大調黯淡,常用來表達悲哀、憂郁的情緒。自然小調(小音階)的二三 兩音間與五六兩音間為半音。

15:純律(Just intonation)

與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階中各音與主音的關系均為純音程。由於這樣形成的半音無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隨便轉調,現已被歷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調式音階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種。把一個八度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鋼琴、豎琴等樂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將一個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為半音,兩個半音相當於全音。半音相當於小二度, 全音相當於大二度。

18: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據協和的程度可分為完全協和音程(純1、4、5、8度)和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3 、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協和音程。
5. 流行音樂知識搶答題
娛樂性的題目隨便想都能想很多啊。

1.《廣島之戀》里和莫文蔚對唱的是誰?

答:張洪量

2.《我不後悔》的原唱是誰?

林志穎

3.飛輪海的成員叫什麼名字?

辰亦儒、汪東城、吳尊則、炎亞綸

4.蔡依林的首張專輯叫什麼名字?

1019

5.《白月光》是誰唱的?

張信哲

6.「可是淚水,就連淚水都不相信」是哪首歌的歌詞?

淚海

7.《義勇軍進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

田漢詞 聶耳曲

8.梁靜茹《分手快樂》第一句歌詞是什麼?

我無法幫你預言 委曲求全有沒有用

9.情歌總唱分手,請說出帶有「分手」兩個字的歌曲的名字。

分手快樂、分手的擁抱、分手在那個秋天、不能和你分手、分手總要在雨天、思念總在分手後、分手暫時不快樂、天亮以後說分手……

10.s.h.e今年發行的專輯名字叫什麼?

《play》

11.「請你再為我點上一盞燭光,因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是哪首歌的歌詞?

張學友《情網》

12.這輩子你屬於我,猜水木年華的一首歌。

一生有你
6. 求幾道音樂類題目的答案
1. 請問以下哪種樂器屬於銅管樂器( D ) A. 大提琴 B. 黑管 C.大號 D.薩克斯 2. 以下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所經歷的各時期,正確的是(A ) A. 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民族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時期 B. 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民族主義時期, 浪漫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時期 C. 古典主義時期,民族主義時期,巴洛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時期 D. 古典主義時期,巴洛克時期,民族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時期 3. 以下那一位不是巴洛克音樂時期的代表人物(D ) A. 亨德爾 B. 維瓦爾第 C. 巴赫貝爾 D. 舒曼 4. 以下屬於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作品是( A ) A. 《四季》 B. 《月光奏鳴曲》 C. 《十二鋼琴平均律》 D. 《哈利路亞》。
7. 音樂知識題
圓舞曲對我國來說是一種外來的音樂體裁,英文是Waltz,所以有時也音譯為「華爾茲」舞曲,一般起源於農村。

圓舞曲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城市中特別是在維也納發展起來的。所以有些圓舞曲也叫維也納圓舞曲。

溯源追根,圓舞曲的前身是奧地利民間的「蘭得勒舞曲」,這也是一種農村舞曲。圓舞曲在「蘭得勒舞曲」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三拍子舞蹈,跳舞時一對對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節奏旋轉打圈,動作輕快、優美,情緒熱烈、歡快。

這些特點決定了圓舞曲的體裁特徵:速度較快,3/4拍或3/8、6/8拍,節奏常為「│ⅹ—ⅹ│或│ⅹ?ⅹⅹ│或ⅹ│ⅹ—ⅹ│ⅹ」,從第一拍或第三拍開始。這些特點,配合上環繞支點音旋轉的音調,便生動地產生旋轉打圈的動作感。

圓舞曲的體裁特徵,更鮮明地體現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圓舞曲伴奏音型是強弱分明的三個均勻的四分音符(在3/8拍則是八分音符),每小節一個 *** ,第一拍是強拍,奏 *** 的低音。

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較高音區奏其它 *** 音。十八世紀後半葉,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莫扎特寫了近五十首短小、精悍、具有民間風格的圓舞曲,稱作《德國舞曲》。

之後,舒伯特寫了二百餘首供鋼琴獨奏的圓舞曲。著名的浪漫主義鋼琴作曲家肖邦寫有十四首音樂會圓舞曲。

維也納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他是一位主要從事圓舞曲創作的作曲家,具有「圓舞曲之王」的美稱。他一生寫了447首圓舞曲。

約翰?斯特勞斯創作的大量圓舞曲中,最膾炙人口的可算是《蘭色的多瑙河》了。這首圓舞曲創作於1867年,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聲合唱曲,曲名全稱《在美麗的蘭色多瑙河上》,後來作者又親自改編為樂隊演奏的圓舞曲,很快流傳於全世界。

隨後,這首樂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編成獨唱曲和各種樂器的獨奏曲。 瑪祖卡舞曲CHOPIN的多 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肖邦是世界少有的將自己的全部才華、情感和思想獻給鋼琴藝術的音樂家。

他以異乎尋常的個性和創造力,開創了鋼琴創作的新風格、新學派,以其卓越的才華為鋼琴藝術寶庫增添了許多至今仍放射出奪目光彩的珍品。他的這些作品在鋼琴音樂發展史中佔有獨特的位置。

肖邦少年時在家裡常接觸到一些具有較強民族意識的愛國知識分子,並深受他們的影響,這對肖邦了解民族文化、開闊知識眼界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可以說他是在波蘭民族文學和民間音樂的熏陶中長大的,這較好地培植了作為他終身精神支柱的愛國情感。

1830年,肖邦帶著一八家鄉的泥土悄然離開祖國,前往巴黎,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但他終生都極為思戀自己的祖國。在他的心目中,波蘭被高度的理想化了,祖國已經成為一種渴望的象徵。

海涅是少數幾個真正能夠理解肖邦價值的精英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特有的理性認識和優美文筆這樣寫道:「肖邦既不是波蘭人,也不是法國人,更不是德國人,他有更高貴的血統,他來自莫扎特、拉斐爾和歌德的國土,他的真正的祖國是詩的國家。」 肖邦的作品中最能體現其波蘭民族風格的是波羅涅茲舞曲和瑪祖卡舞曲。

在這兩類作品中,肖邦吸取了波蘭民間音樂中富有特色的旋律因素,有高度的感情表現力,極富個性。其節奏也是來自民間舞曲的。

在音樂結構方面,他在波蘭民間音樂結構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浪漫主義結構形式。在調式和聲方面,也是從民間音樂中吸取養料,創造出一種具有民族特點的色彩和聲和轉調原則。

瑪祖卡是肖邦的創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肖邦在華沙的時期,時常有機會到農村去遊玩,在那裡他總是被質朴優美的民間音樂所吸引,特別是民間的瑪祖卡、庫亞維亞克等舞曲使他著迷,這些感受是他創作瑪祖卡的基礎。

快速、力度較強、重音位置多變而不規律的瑪祖卡,平穩舒緩、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庫亞維亞克,以及飛快輕盈、重音多在每兩小節中的第二小節末拍上的奧別列克,這三種舞曲的特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肖邦的瑪祖卡。在58首瑪祖卡舞曲中,展現出這位波蘭藝術家豐富的內心世界。

肖邦把瑪祖卡已提升為一種雛形的藝術形式,不管他寫過多少瑪祖卡舞曲,它們卻很少雷同,每首裡面都有一種詩意盎然的筆觸,在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都有一種新穎的東西。這些舞曲中充滿濃厚的波蘭鄉土氣息,情感的變化異常迅速而且豐富多樣,時而憂郁、陰沉,時而光明和歡快,時而悲哀、沉思,瞬息間又被充滿生命活力的 *** 所替代。

肖邦的瑪祖卡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比較濃厚的民間風格的;另一種則屬於市民階層類型的,曲調線非常細致,具有一定程度的多愁善感的市民氣息。肖邦直到他生命的最後都沒有間斷過瑪祖卡的創作。

在最早的瑪祖卡創作中,肖邦還未能真正把握住民間音樂的精神,整個結構上還不很完整、成熟,鮮明突出的民間風格也相當少見。肖邦早期創作的瑪祖卡中較成熟的是第六號和第七號。

這些作品是在華沙時期創作的。在這些瑪祖卡中,肖邦雖然很少一成不變地採用原來的民間曲調,但是它們的旋律卻與民間音樂有著緊密聯系。

如在作品第十七號的第四首中,舞曲的第一段音樂具有鮮明的異國情調,憂傷而陰郁,內心充滿沉重壓抑;而中段則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熱點內容
新百合族2 發布:2025-07-27 23:20:08 瀏覽:281
魚腸養蘭花 發布:2025-07-27 23:19:29 瀏覽:954
金邊玫瑰有苦味 發布:2025-07-27 23:18:30 瀏覽:549
櫻花之靈1 發布:2025-07-27 23:07:30 瀏覽:448
科大七夕 發布:2025-07-27 23:05:29 瀏覽:195
七夕灕江 發布:2025-07-27 22:57:13 瀏覽:299
櫻花回血局限 發布:2025-07-27 22:50:04 瀏覽:198
明情人節 發布:2025-07-27 22:31:03 瀏覽:246
花卉出室溫度 發布:2025-07-27 22:24:33 瀏覽:657
馬池荷花 發布:2025-07-27 22:23:36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