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茶花花苞
1. 茶花花苞白的開花是白花嗎
不是的
比如深綠色的花苞也會開出白色的花。
所以花苞白的不一定開的就是白花,與後期接受光照,還有自身基因也有關系。
山茶花,我們平時見到最多的是紅色系和粉色系。不過,在今年郭庄的山茶花展上,不少「山茶粉」見到了稀罕的黃色、黑色和綠色系的山茶。
這綠色系山茶花中,有一個品種在我國數量極少,是非常珍稀的綠茶花品種,名叫「綠可娜」。它的花苞呈深綠色,慢慢綻放後會變為淺綠色,等花朵全部綻放,花瓣會呈白色。
今年的山茶花展上,也有「綠可娜」,不過花展期間,這位山茶姑娘特別害羞,一直是深綠色的花苞,很多「山茶粉」都為沒有一睹芳容而遺憾。
2. 茶花已經結有花苞了如何護理
1、增加光照:茶花需要足夠的陽光才能夠盛開。所以在它長出花苞之後,需要略微的延長它接受光照的時間,或者把它移動到陽光更好的地方,給予它更好的光照條件,來幫助它開花。如果養它的位置光照不夠,它可能會無法開花。
2、增施磷肥:在它長出花苞後,需要多為它補充一些磷元素,這樣不但能夠促進它的花苞盛開,還能夠讓它開出的花朵更加美麗。此外,還要注意在這段時間里要盡量少用氮肥,否則可能會導致花苞大量脫落。
3、噴水增濕:它比較喜濕,在它長出花苞之後,可以每隔幾天,往它葉子上噴一些水霧。這樣做不但能夠增加周圍的濕度,還能夠除去植株葉片上的塵土。但是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噴到花苞上,否則可能會導致它發生落蕾。
(2)白色茶花花苞擴展閱讀:
觀賞價值
山茶最宜庭園綠化,從文化內涵上它是一種傳統的瑞花嘉木,一種吉祥的喜樹。從形態來看,山茶四季常青,樹形適中、地栽、盆栽、花壇種植均相宜。
而雲南山茶喬木型,需要較大的庭院空間,方能地栽,所以寺院、書院中種植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首先必須種植山茶花,但以壇植或盆栽為主。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3. 新買茶花,花苞掉完後又長出許多小花苞,還能開花嗎
新手買茶花,發現茶花包掉了之後,又長出很多的小花苞,這些小花苞也是會開花的,但如果不是在春天的話,那麼開花的幾率可能就會非常的小。因為茶花每年只會開一次花,而大家的花,如果是已經開過一次了的話,那麼可能就不會再開花了,我們也是可以省的去觀察一下,因為這也並不是一定性的。小編之前也養過茶花,在開花的時候確實是非常的好看,但茶花的花季非常的短,而且茶花每年只會開一個季節。
因為茶花是比較重視生長環境的,所以大家平時也是需要多去幫助茶花鬆土,這樣也可以讓茶花長的時間更長。如果說你發現你的茶花已經有了粉色或者是白色的花瓣,那麼有60%的可能性,茶花還會再開一次花。大家可以細心地進行照顧,這樣也是能夠增加茶花開花的幾率。
4. 白茶花怎麼養
上盆:多數情況新上盆的是苗圃售出的小苗,帶營養缽,或去掉原土脫盆出售。是否需要去掉原土,取決於原土與新土的差異。如果新換的介質與原土成分相差不大,可以直接上盆。比如有人用紅土加腐葉土加沙質,原土如果很疏鬆,就不用去掉。但如果原土是黏厚的紅土,新的介質是泥炭珍珠岩這類,還是洗一下根比較好。可以用水盆浸泡,或稍許沖一下土球表面,使白色的根系露出即可。我平時用泥炭混赤玉,洗不洗根的效果都還可以。因為種茶的介質普遍比較緊實,排水層的輕介質要多放一層,防止積水。
上盆的時候檢查一下新苗是否有病蟲害,介殼蟲常見,上盆後噴一次葯,第一次澆水也要多一些,澆透後,再緩慢澆水一次,有助於新老介質混合。
不要用養月季的方法對待茶花。茶花生長慢,若沒有特殊原因,上盆時最好不要大量剪根或剪葉子,否則小苗可能會掛。我認為茶花緩苗時基本不需要修剪,除非太徒長,花蕾也沒必要都去掉,根據苗齡疏掉部分即可。
水肥管理:網上有說法認為不需要見干見濕。但我還是按照這一方法的,花期增加澆水的次數,雖然能促進開花,但花期也會隨之縮短。花盆不要太大,三年以下用營養缽,三到五年用一加侖大小的盆,這樣干濕循環容易控制。
施肥是必要的,但茶花不喜大水大肥,如果用液體肥,我通常都會稀釋到建議濃度的一半。氮肥基本用的是復合有機肥,混一些骨粉作為磷鉀肥。不用禽畜糞,防止燒苗。茶花需要弱酸性土壤,草木灰和稻殼炭都是鹼性,不適合茶花。用自來水澆花導致介質鹼性增大,每月需要施用硫酸亞鐵,我經常會忘,所以就在土中混了硫磺粉。孕蕾前期放一些速效磷肥。
光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可以全光照,夏季需要部分遮擋。
常見病蟲害:最常見是葉子背面有介殼蟲,為黑色過黃色,大約1毫米大小。一經發現就用紙巾擦除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枝條上有棉絮狀物質,為吹棉介殼蟲,可以在葉面噴葯。常規的殺蟲劑都可以。
茶花也生紅蜘蛛,但比較少見。沒有樂果或敵敵畏這類強效農葯,紅蜘蛛很難根除,只能避免茶花和其他植物放在一起,減少感染的概率,一些真菌可能引起爛根或葉子出現斑點,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我覺得這個成分比多菌靈效果好,灌根即可。
葉片下垂,落葉的現象在夏天常見,多因為水大根腐,和高溫引起生理性落葉。如果不能明確原因,應把植株挪到背陰涼爽處,可以噴施抗真菌的葯物,不要多澆水。
花期的處理:我試過用赤黴素處理,將花蕾旁的葉芽截去一半,殘端塗上少量0.1%赤黴素,可以增大花徑。但容易造成爆蕾,或開品不佳,或文瓣開成武瓣。
疏蕾:如果是兩年左右的扦插苗,一個花蕾都不要留。四年左右的苗,我一般是隔一枝留一蕾,僅在壯枝上留最上端的蕾。如果進行了疏蕾,且水肥管理恰當,通常不會出現落蕾或焦苞。
修剪:過於徒長的株型,截去一段長度可以促進分枝。有些品種如小桃紅,株型比較緊湊,需要注意一些病弱枝。
5. 茶花何時開始長花苞
茶花在每年冬季的10月份開始長花苞,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由於我國南北地區溫度差別比較大,茶花長出花苞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茶花長出花芽時間有早有晚,早的一般每年5月就會開始長,晚的九月才能看出來,從花苞到開花這一過程需要5-7個月的時間;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5)白色茶花花苞擴展閱讀:
茶花種植注意事項:
1、5~6月間是茶花的花芽分化階段,是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階段。在這段時間內要適當控制水分,使盆土偏干,促進茶花生殖生長,抑制營養生長。待花蕾形成以後,再恢復正常澆水。
2、茶花有花蕾的時期水多了會造成花苞掉落,水少了花苞很難長好,通常是遵循「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平時不要使盆土積水,也不要讓它干透太久,總之,要注意控制澆水量和澆水頻率。
3、同一季節、同樣天氣,茶花盆土的乾燥速度不一定相同,也有可能相差很大,所以不能把「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作為澆花的標准。應該以實際觀察盆土的干濕為根據,才是最科學的。
6. 白茶花苞和白茶花哪個更好
白茶花
白茶花泡茶的功效在於治療糖尿病,還能夠預防腦血管病,對於高血壓來說也能夠有效降低,促進人體維生素C吸收。
1、可治糖尿病:
白茶花中的多酚類和酯類、有促進胰島素合成的作用,而茶素中的多糖類物質,有去除血液中過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對人體的糖代謝障礙具有調節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2、能預防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是較常見的疾病,包括腦栓塞、腦血栓形成及腦出血等,其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人體的健康其病因主要由於人體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紅細胞聚集,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或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經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血管破裂而導致出血。高凝狀態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而白茶花具有抗凝和促進纖溶作用,能改變高凝狀態,且沒有一般抗凝葯物的副作用,對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具有顯著作用。
3、可以降血壓:
白茶花含有豐富的茶多酚、維生素C和維生素P。茶多酚能促進維生素C的吸收。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從動脈壁移至肝臟,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同時可以增強血管的彈性和滲透能力。白茶還可通過利尿、排鈉的作用,間接引起降壓。茶中含有氨茶鹼能擴張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於降低血壓。
白茶花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優質的白茶色、香、味、形具佳,在沖泡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適合保健用途,用清水投入10g陳3年以上陳年老白茶,煮至3分鍾至濃汁濾出茶水,待涼70度添加大塊冰糖或蜂蜜乘熱飲用,常用於治療嗓子發炎退燒治療水土不服,口感醇厚奇特。亦有夏天冰鎮後飲用別有一番風味。
7. 白茶的花苞可以制茶么
白色的茶花代表著純真無邪、你怎能輕視我的愛情,紅色的茶花象徵著天生麗質。在了解茶花的花語之後,想必你對茶花又多了幾分了解,當你給別人送花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對方氣質的花色。白茶花開花於冬春之際,花姿豐盈,端莊高雅,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今天就簡單介紹下白茶花的功效和作用。
1、白茶花是一種重要的油料植物。白茶花的種子,都富含不飽和脂肪油,這種俗稱茶油的不飽和脂肪油可以提煉而出,製作成天然的植物油。而且白茶花還能夠提取鹼來製作皂素,也是天然無公害的。
2、白茶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我國分布的白茶花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其花旗長,蜜汁又鮮美甘甜,所以經常被提取出一種天然蜜,供人們日常的食用,有很好的作用。
3、白茶花的美食作用。白茶花無毒,並且花瓣中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澱粉和各種微量的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食用後可以健脾開胃,還能治療痢疾等病症,是一種天然的食品,具有很深的保健意義。
4、白茶花的美容功效。白茶花也被用作化妝品,可以滑嫩肌膚,去除色斑,而且作為一種天然的花卉,其無毒卻富含花卉的營養價值,對我們的肌膚是一種溫柔的保護,和細心的呵護。
5、綠化。由於山茶對光照及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綠地、公園和住宅小區和城市廣場、花壇和綠帶中,均可以組合在其他植物中應用,當山茶盛開、滿樹燦爛,大有畫龍點睛之功。
6、庭園。山茶最宜庭園綠化,從文化內涵上它是一種傳統的瑞花嘉木,一種吉祥的喜樹。從形態來看,山茶四季常青,樹形適中、地栽、盆栽、花壇種植均相宜。而雲南山茶喬木型,需要較大的庭院空間,方能地栽,所以寺院、書院中種植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首先必須種植白茶花,但以壇植或盆栽為主。
另外說一句白茶花好漂亮哦!
485閱讀
搜索
欣賞白茶花的原因
精品白茶十大排名
五花五果白茶的功效
男性長期喝白茶的好處
十大最坑白茶排名
白茶花的意義是什麼
8. 茶花花苞期的養護的方法
1.萌芽初期施肥
春季抽枝展葉期間應施以氮為主的肥料,這是相當一部分茶花愛好者的習慣想法和做法。認為這樣能為茶花提供充足營養,茶花營養生長才能得以旺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以筆者之見,並不是指施氮肥不對,而是指施肥的時機不妥。其實,施肥正確的時機應是茶花群體花期將近結束,新芽還未萌動這段時期內。因為開花消耗了植株大部分養分,萌發新芽又需要一定養分的積累,而且這時新根正待長出,這時施肥正合時機。它不但補充了開花消耗,又為新芽的萌發生長提供了保證;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茶花一般花後不休眠,有的品種花後即直接抽技萌葉。所以此時施肥用「雪中送炭」這句話來比喻是再貼切不過的了。萌芽初期不宜施肥,因剛剛長出的幼嫩肉質須根,難以承受哪怕是清淡肥料的澆灌,何況沒有經驗的對施肥濃度也難正確掌握,稍不注意極易燒根。本想給植株補充肥料的美好願望,因施肥時機不對而事與願違。所以春季萌芽期間施肥要掌握時機,植株才能生長正常。
2.展葉期間施濃肥
展葉期間施濃肥與上述講到的萌芽初期施肥不妥,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筆者這里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茶花春季群體花期接近尾聲,新芽還未萌動這次施肥後,再次施肥最好待新葉展開後再過一段時間,一般掌握在10~15天,具體在新葉封頂前再施一到二次以氮為主的肥料。施時濃度要淡。施後第二天回水。5月份後不能再施氮肥,這次施肥目的是使新葉加速成熟,為下一階段的孕育花蕾作好准備。二是指萌前施肥與再次施肥最好施植物性肥料為好;如施經腐熟的菜餅、豆餅、花生餅等,它不但含有大量的氮,又含有一定的磷,更可貴的是pH值在6或6以下,屬酸性肥料。干施時肥料可慢慢揮發,水施時為速效性肥料,既可用作基肥,又可用來追肥。植物性肥料肥性溫和,對不耐肥的茶花比較適合。展葉期間最忌施「濃肥」。特別指家離類的糞便,例如,鴿、雞、鴨等糞便。這些肥料肥性強烈,施後茶花易發生肥害。展葉期間更是如此。肥害症狀為新葉葉尖發黑、褶皺、油亮、斑點、斑條(斑點、斑條其實是濃肥在新葉上產生的肥傷),展開度小、難以伸展。尤其是葉尖發黑、新葉上有斑點、斑條為診斷肥害的首要依據。現象發生在葉上,其實根源在根部。這是專門負責吸收的新發須根燒傷,新根發育有阻,可想而知新葉的生長發育就大打折扣了。一片葉子其正常的生理壽命為2到3年,這些發育不良、奇形怪態的葉片不論從哪方面講都有礙觀賞,所以展葉期間忌施濃肥其重要性也在於此。
3.新葉在成熟前噴尿素或波爾多液
新葉的成熟期一般是,從3月下旬開始萌發,到5月上旬左右封頂止(各地因氣溫不同有先後),前後1個月多一些。在這段期間內,筆者根據以往栽培管理的教訓得出,在新葉未成熟前最忌對葉部噴尿素或波爾多液。尿素屬無機鹼性肥料,在花卉栽培中多進行干施或撒施。施用於盆花時必須配比濃度低於0.1%稀釋液,否則會造成花木脫水而死亡。而波爾多液是一種自製殺菌劑,它是用生石灰、硫酸銅在使用前臨時配製而成的。其葯效在2周左右時間內有保護和殺菌作用,可阻止病菌的侵入,發病後可控制病菌的蔓延。由於對尿素的肥性及波爾多液的葯性不甚了解,只是片面認為茶花在抽技展葉的春季能為其提供速效的氮素肥料,加速新葉的生長發育,同時使新生葉片免受病蟲害的侵入,分別先後對葉片噴尿素和波爾多液。殊不知尿素的配比濃度有著嚴格要求,同樣波爾多液根據不同的花卉葉片和氣溫的高低,有採用等量式、倍量式與半量式幾種配比。結果噴施尿素後,新葉紛紛掉下,最後成光桿,植株不久死亡。噴波爾多液後,新葉發焦、萎縮、打皺,雖不至於死亡,但已嚴重影響了植株的正常生長。究其原因,噴尿素後(特別指未控制好濃度的),極易造成肥害。植株體內的細胞液反滲透,從而植株脫水而死。噴波爾多液後(指選用等量式配比的,配比是硫酸銅1份,生石灰1份,加水140~180份攪拌),因硫酸銅的作用而發生葯害。尤其對幼嫩的新葉危害更烈。所以筆者提醒各位愛好者在新葉未成熟前(即未封頂前),忌噴尿素或波爾多液(即便是在新葉成熟老化後為安全起見最好也不要向葉部噴施),可改施肥性比較溫和的植物性肥料,加強植株平時的養護管理,重要的是培養健壯的植株,這樣才能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的入侵和感染。使植株營養生長旺盛,為下一階段孕育花蕾作準備。
4.夏季澆水不透
茶花夏季不休眠,花蕾又處於發育期。又因夏季炎熱、乾燥、少雨,不長花蕾的健康枝條還將萌發少量夏梢,所以夏季澆水最忌澆水不透(即上濕下干)。名貴品種的茶花家庭一般都鍾情於盆栽,盆栽用土有限,比不得露天種植。兩者相比,盆栽顯著的一個特點是容水量小,在炎熱高溫的夏季蒸發快,新陳代謝旺盛,盆土乾燥快。如果此時澆水不透,下部根系處於缺水狀態,根系會逐漸萎縮、乾枯,失去吸收養分、水分的功能。根系有損後,植株上部的葉片會慢慢自下而上乾枯、脫落,這是植株缺水的主要特徵。發現及時的還可以挽救,如時間過長,用手碰葉片時就紛紛掉下,枝條頂部新萌出的葉片垂下無精神,多半是根部因失水過久,根系特別是新發須根萎縮了,已失去活力。這時回天無力,只能作放棄處理。判斷植株澆水是否正常,只要觀看葉片就行。如葉片朝上,在陽光下也無垂下現象,一般盆土水分供需合理。這里要排除以下兩個因素:(1)在夏季如照常施肥從而發生的肥害,根部有損。一般夏季都忌施肥,這個因素可排除。(2)那另一個就是強烈光照下未及時遮蔭,有時葉片會暫時發生向下萎蔫現象,這時如搬至蔭蔽處,它能恢復原狀的就不是因缺水引起,為根系吸收與上部葉子蒸騰作用過強發生的不平衡所致。除去以上兩個因素,葉片朝下就是澆水不透的初期反應。如在此時能引起重視,及時澆透直至盆底出水,植株能慢慢恢復元氣,生理機能也就能得以恢復正常。所以夏季澆水早晨要一次澆透。晚上發現乾燥的要補澆一次。即使在炎熱的中午前後,發現個別特別乾燥的,也要打破中午不能澆水的規律,不但要澆並且要澆透。只是澆的方法有講究:「先搬到蔭處,向植株枝葉噴水,待莖葉挺起時,再澆足水」。夏季澆水不管你是一天澆一次、或兩次、多次,每次澆水都要澆透,這是經驗之談,已有前車可鑒。
5.勤換位置
花卉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需要細心的呵護。但什麼東西都有一個度,對花卉愛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有的隨便把花盆搬來搬去,一天挪好幾個地方,搞得花卉不得不頻頻適應環境,打亂了正常的生長規律。長此以往花卉來回折騰,不是把花養得蔫頭蔫腦,毫無生氣,就是使花卉命不保夕,不死才怪。從筆者養護的實踐來看,茶花養護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不單是茶花,其他花卉也有此要求),選擇位置擺放後,一般情況下不要輕易挪動它(除非遇惡劣天氣不得不搬動外)。茶花在穩定的環境下養護,生長自然就正常。反之,你如果今天放陽台,明天擺室內,想曬太陽就擺在陽光下,溫度太高又移至黑暗處。其實,茶花最忌溫度忽高忽低,光照忽強忽弱,迫使它頻頻適應環境,它自然會感到疲憊,生長不好了。打一比喻:這與人跑步一樣,一會兒快跑,一會兒慢跑,人感到特別吃力。如始終均速跑步,反倒能堅持下來道理是一樣的。還有一點你可能沒有在意,在你頻頻搬動盆花時,茶花的擺放位置你不可能始終與原來一致、必然也在頻繁變動方向,這樣原來的陽面有可能變成陰面,而陰面也就變成了陽面(陽面是指能接受陽光的一面,陰面相反),在光照強烈時有可能不適應而灼傷葉片。其實、茶花如在光照下作適應性養護,要在春季開始就要慢慢讓它接受陽光,使其適應在陽光下生長。一下子陰陽面轉換,特別在強光下自然要灼傷葉片,生長不好了。養護茶花最好「二固定」,即位置固定,方向固定(當然這種固定是相對的)。為了防止方向固定後茶花有可能偏向一面生長,間隔一段時間後可再適當在原處變換方向,但要注意間隔時間不能太短,以1個月為好。盡可能把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又能使茶花整株枝葉全方位接受光照,生長自然勻稱,提高了觀賞性。養護茶花宜相對固定,忌勤換位置,這是養好茶花的重要一招,已被實踐所證實。
6.春夏之交期間向枝葉噴水
向枝葉噴水在常人看來,這是極平常的事。有些人用噴水來替代清洗葉片或代替澆水大有人在,在夏、秋季節為滿足茶花喜好濕潤的習性要求,也時常用噴水來降低溫度,提高濕度,改善局部小氣候。但在春季要慎用,特別在春末夏初期間更要注意。出於這種考慮主要理由有兩點:(1)民間有說「春天生意實難做,一頭行李一頭貨」,說的是春季雨水多,說下雨就下雨,而且一天中斷斷續續可連續下幾次,空氣濕度本身就很高。春末夏初又是南方的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可以說已經飽和。(2)茶花的病害大多在高溫多濕的春夏之交頻發。影響茶花的病害基本有兩種:炭疽病,褐斑病,褐斑病又被稱作黑斑病。這兩種病的特點往往是在5、6月份開始發病,7、8月份為發病盛期,9月以後即停止發病。
這兩種病當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飛散傳播病菌侵入到葉片組織,通過反復感染,病勢擴展加劇。一般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植株生長瘦弱等會促使發病。除以上所述原因外,有些喜歡用噴水來代替清洗葉片或替代澆水的人,至少在這段時期要停止,否則無疑給病菌入侵大開方便之門,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筆者有經歷、有教訓,望種養者加以重視和注意。所以,春季忌向枝葉噴水是減輕病害的一個有力措施。當然,環境通風、加強光照,也要緊緊的跟上,只有培養健康的植株,再加上科學的管理,植株才能根壯葉茂。
7.三個時期施肥
茶花三個時期忌施肥是指:「夏季施肥、花前施肥和冬季施肥」。夏季茶花雖不休眠,但天熱、氣候乾燥、盆土水分蒸發快,施肥易使肥料濃度加大,容易燒壞根系。這就是夏季不宜施肥的緣由。茶花花期一般大都在冬末春初時節,雖開花需要大量的養料,但重點應放在春、秋季節的施肥。花前施肥後往往會把碩大欲開的花蕾「頂」掉,導致僵蕾僵花。或花開後花瓣頂部發黑,花瓣展開度小,不能全方位開足。茶花冬季有休眠的習性,此時生長停止,施肥對它不起作用。與上述相反,茶花施肥要掌握三個關鍵時期:(1) 2~3月份施萌芽肥。即花後到萌芽前一段時間,以氮肥為主。(2) 5~6月份施孕蕾肥,以磷肥為主。(3) 10~11月份施花蕾肥,氮、磷、鉀復合肥料。花露色後不能再施(即12月份以後進入冬季不能再施了)。茶花施肥如能掌握三施三不施,肥料種類以植物性肥料為主,家禽類糞便肥料少施或不施。施時盡量清淡,寧可多次。這就是施肥的操作要領。可以說是在長期「吃一塹,長一智」的茶花養護中,摸索出的一條施肥方法。
8.嫁接無目的、無計劃
茶花嫁接一般大都指多品種嫁接。凡多品種嫁接都面臨一個接穗如何選擇和搭配的問題。雖然接穗的選擇由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所左右,但憑空想像、隨心所欲等幾種心態要不得,我們要抱著科學的態度,根據品種的資源進行正確的選擇,再從操作者的個人愛好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使被嫁接的茶花達到預期的效果。下面有幾種選擇供讀者參考,每種各有利弊。要揚長避短、有所側重,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才能心有所得,獲得成功。
(1)選品種株型、長勢力求相似:如果所選品種長勢不同,勢必有的品種發芽早,有的發芽晚。發芽早的養分充分、長勢好、抽梢多,發芽晚的品種因養分被早者耗盡而變弱。株型不同的品種嫁接在一起,有的直立、有的擴張。所以如果事先考慮不周,會使株型雜亂無章,有礙觀賞。
(2)選品種花期一致:出於這種考慮,在開花時可收到一樹多色、一樹多型的效果。但要達到如此效果也並非想像的那般容易。如都留有花蕾勢必造成母株養分消耗殆盡,以後數年生長不旺。正確的做法應是讓不同品種逐年分批分期開放,長勢旺的當年開,長勢弱的第二年再開。這有利於母株的復壯,保存有生力量。
(3)選品種、花期不一致:目的是讓母株的花期一批接一批開放,這其實也延長了花期,是我們所希望的,但這必須要在母株樹勢強勁有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否則只能讓早花品種開放。晚花品種因養分不足往往開不出而胎死腹中。落花落蕾是它的必然結果。所以這種嫁接對母株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達不到只能讓其以營養生長為主。使它養精蓄銳,明後年再開。
(4)選花色、花型搭配要合理:花色、花型搭配的選擇這完全可根據各人愛好來定,有喜歡文瓣的,也有喜歡武瓣的。有喜歡紅色的,也有偏愛白色的,不可強求。如選同一種顏色的品種,花期或一片火紅,或一樹銀妝,效果都很壯觀。如有人認為一種品種過於單調,可將各種品種交叉接於一樹,屆時可達五彩繽紛的效果。
(5)選同一樹種的不同品種:這樣做的目的是樹勢協調、美觀。如一樹上分別接上茶花、茶梅,前者枝長葉大,後者枝細葉小。就顯得有點不倫不類,花型也有大有小,不論從哪方面講都不足取。
所以茶花多品種嫁接要事先計劃、統盤考慮。不要心血來潮、武斷從事。否則將達不到預想的視覺效果,只能費時、費力,勞而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