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宋代梅花畫

宋代梅花畫

發布時間: 2023-05-20 22:31:15

『壹』 我國歷代梅花繪畫有什麼特點

梅作為繪畫題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梁代,《歷代名畫記》中記載,張僧繇畫過《詠梅圖》,張僧繇,即「畫龍點睛」傳說中之畫龍者。到了唐代,花鳥畫已獨立成科,梅的形象也多了起來,這時畫中的梅多伴有禽鳥或其他花卉。五代滕昌佑畫有《梅花圖》,是梅獨立入畫的最早記載。宋代,畫梅在花鳥畫中比較普遍,而且出現了專一畫梅的畫家——華光。華光以墨暈作梅,即墨梅,有人認為墨梅畫始自華光。得華光親傳的有6人,其中揚補之最為突出。宋代出現了梅譜,這標志宋代寫梅、畫梅從理論到技法都達到了一定的完善程度。梅譜中以《華光梅譜》最受推崇,歷經千年傳到如今。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譜》是我國歷史上以圖著譜的第一部梅譜。該譜畫有梅花自蓓蕾、欲開、爛漫、欲謝、就實等各種狀態,共100幅圖,每幅圖各綴五言絕句詩一首。

元代畫梅,是華光、補之的繼續。王冕博採眾長,墨暈、圈花俱佳。這時的整體畫風是文人筆墨極盛,追求清逸淡泊,求意境不重形似。明代的工筆梅有所發展,唐寅、項聖漠、陳洪綬都各具面貌,各有新意。由於理論技法的完善,畫梅逐漸進入了程式化。到清代初年,摹古風盛行。清代中期畫梅在個性上有所發展,形式上有所突破,比較典型地出現在揚州畫派,代表人物是金農。到了清代末期,又出現了虛谷、趙之謙和吳昌碩等畫梅高手。清《芥子園畫傳》是著名畫譜,有三集。第二集為蘭竹梅菊,其中梅譜收集有畫法歌訣起手式,以及古今名人圖畫共25幅,美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現代畫梅,尤其新中國成立以後,人才濟濟,風格多樣。齊白石、潘天壽傳統功力深厚;徐悲鴻、劉海粟溶進了西法;黃賓虹、石魯突出個性;董壽平、關山月生機蓬勃等。他們的探索實踐,給畫梅帶來了光輝前景。

『貳』 國畫梅花誰畫的最好

梅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集高潔、秀雅、堅毅於一身,色、香、韻、姿俱佳。古往今來,不少畫家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或繪之以畫,或寄之以情,留下了許多軼聞逸事:

宋代大畫家宋伯仁,篤志畫梅,每當梅開時節,便從早到晚在梅園中細致觀察,將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從萌芽到花開,從盛開到枯萎的各種形態一一描繪下來,精選出100餘幅不同姿態的梅花裝訂成冊,並在每幅下題五言詩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譜》。由於他的梅花畫得「喜神」,後人稱他的《梅花譜》為《梅花喜神譜》。

元末畫家王冕不僅為梅花作傳,而且隱居九里山中,植梅千株,結草廬三間,自題為「梅花屋」。他擅畫墨梅,淡墨點染花瓣,濃墨勾點蕊萼,獨見新妍,所畫的一幅《墨梅圖》題畫詩:「事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留得清氣滿乾坤。」流露了畫家以梅自喻的心聲。他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具風格。

明代畫家王謙愛畫梅花,筆法蒼古,雄勁超逸,他筆下的梅花多蒼老蟠屈,枝柯如鐵,千枝萬蕊,姿致萬千,在郁密之中具有清奇的韻致。他與人合作的《歲寒二雅圖》,世稱傑作。

清代畫家金農擅長畫梅花,梅干用濃淡墨隨意寫之,頓挫有如篆書,花瓣用意筆圈之,並在老乾和花萼上點以重墨,獨具風格,所畫梅花既瘦且繁,繁枝密萼,生機勃發。他特別喜歡畫寒梅,所畫的寒梅有「凌寒獨自開」的欺霜傲雪之英姿,寓意自己孤傲不阿的節志,如《梅竹圖》上的「凌霜雪,節獨高;我與君,共歲寒」便是突出一例。

清代畫家李方膺性愛梅花,家鄉居室命名為「梅花樓」,所畫之梅以瘦硬見稱,筆法蒼勁老厚,老乾新枝,虯龍盤曲,鐵骨銅皮,蒼勁穩健,自成一格,正如他在一首題畫詩中所雲:「鐵干銅皮碧玉枝,庭前老樹是吾師。畫家門戶終須立,不學元章和補之。」他所作的大幅梅花,古干橫空,蟠塞夭嬌,蒼老渾朴,墨氣淋漓,體現出一種寧折不彎的倔性格。

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一生酷愛梅花,早年曾在故里親植梅花三十餘株,每當寒梅著花,徘徊園中,反復觀賞,難怪自稱「苦鐵道人梅知己」。他謂畫梅為「掃梅」,單這一個「掃」字就體現了他畫梅的特點,真可謂自辟町畦,獨立門戶。他喜以硃砂、洋紅點紅梅,極富韻致。所作雪梅,墨華水韻,碎玉橫空,使人不知是雪是梅。他曾用詩和畫贊美賞梅勝地超山,在一幅梅花的題畫詩中寫道:「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人花前傾一杯。」大師去世後,埋骨超山,以梅為伴,被傳為美談。

著名畫家關山月從小就喜歡梅花,其父曾在家中園內種有紅梅、白梅,讓他浸染其中。他所畫的梅花有「關梅」之稱,素享「當今畫梅第一人」之譽。他筆下的梅花高雅而熱烈,飄逸而凝重,瀟灑而朴茂,枝骨如鐵,花枝繁盛,花開熱烈,如火如荼。他的以梅花為題材的《俏不爭春》、《香港回歸梅報春》等名作已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叄』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

名家梅花國畫作品如下:

1、《歲寒三友圖》

此圖軸絲質,依畫稿緙織。以十五六種色絲裝的小梭代筆,巧妙搭配,畫面色澤和諧。以「通經斷緯」的手法緙織,並嫻熟地運用談哪了多種緙絲技法。

所用絲線之經密度20根/cm,緯密度44-46根/cm,精工細密。此緙絲圖很好地體現了原畫稿疏朗古樸的意趣,畫面生動,清麗,典雅,是沈子蕃為數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時期緙絲工藝傑出的代表作。

『肆』 仲仁和尚是怎麼創造墨梅畫法的

宋代有一個叫仲仁的和尚,他也最愛梅花,總是在自己床前放置著梅花,時時觀察梅花的顏色和神韻。每當夜色來臨,月光之下的梅花疏影橫斜,仲仁和尚就用筆墨描摹梅花的形狀,結果他發現,只要他用墨一點染,就可以表現出梅花的韻味,因此他首創了墨梅的畫法。

墨梅講究的是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就可以用來表現梅花的神韻,並以水墨暈寫梅花的各種姿態,因此自成一格。當時著名詩人黃庭堅稱仲仁和尚所畫的梅花是:

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當時著名詩僧惠洪也極其欣賞水墨描繪的梅花,稱仲仁和尚的墨梅為:華光作此梅,如西湖籬落間煙重雨昏時節。

後來,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在墨梅題跋中稱:世之論墨梅者,皆以華光為稱首。

華光,正是仲仁和尚的法號。仲仁和尚十分喜愛梅花,最終老於梅林之中。但是,他創下的墨梅畫法卻沒有失傳,後代畫家都對他獨具一格的墨梅畫法嘖嘖稱奇。

仲仁突破前人技法,以水墨暈寫梅花的各種姿態而自成一格,墨梅遂成為花鳥畫領域中的新品種,對於我國繪畫題材與技法的開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仲仁和尚著有一本《華光梅譜》傳世,此譜對宋代畫梅理論具有突出的貢獻,後來著名的南宋詞人、畫家、書法家揚無咎和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書法家王冕畫梅皆源於此。

年輕時的揚無咎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如數間屋」的老梅樹,蒼皮蘚斑,繁花如簇。他經常對著梅樹臨畫寫生,深得梅花真趣。因此,在梅花畫法上,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畫法。

年輕,雄心勃勃的揚無咎將自己的梅花圖進獻於宮廷,卻不得宮廷賞識,被當時的徽宗皇帝斥為「村梅」。

來自宮廷的嘲諷,並沒有影響揚無咎對自己藝術風格的堅持。從此,他在自己的畫上題以「奉敕村梅」,既是一種自嘲,也是一種自傲。他繼續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鑽研墨梅藝術。

揚無咎非常善於學習前人的藝術成就,曾經有位來自華光寺的僧人來清江慧力寺修行,將仲仁和尚的墨梅畫法帶到了這里。揚無咎經常前往虛心學習。

仲仁的畫法給了揚無咎極大啟發,在這難得的藝術切磋中,揚無咎結合自己的藝術經驗,將前人的墨梅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創造出一種雙勾法來畫梅花,使梅花純潔高雅,野趣盎然。

和大多數喜愛梅花的詩人一樣,揚無咎也喜歡賞梅飲酒。醉後的揚無咎往往不管什麼場合都能揮毫潑墨,如果沒有興致,想求得揚無咎一幅畫,卻很難。

喝醉的揚無咎能在任何一堵牆上塗畫自己的墨梅,但是如果是別人特意帶著重金去求畫,揚無咎卻很少同意。據說,揚無咎曾乘興在臨江的一家驛館的牆壁上畫了一幅折枝梅,吸引了不少往來的文人士大夫,驛館一時也生意興隆。

但這塊畫了折枝梅的屋壁後來居然被人竊走,使得這家驛館頓時車馬稀少,門庭冷落,揚無咎藝術的魅力於此也可見一斑。

揚無咎最著名的傳世花卉作品是《四梅花圖》,又叫《四清圖》,是他晚年的作品,畫分4段,可分可合,每段自成一幅,有獨立的內容和章法,從自跋中可知,作者創作此圖的初衷是要完成一位摯友的命題:要余畫梅四枝,一未開,一欲開,一盛開,一將殘,均各賦詞一首。

這個獨特的命題激發了揚無咎的興致,使他在創作中表現出了應有的大家手筆。畫梅花「未開」,在疏枝斜幹上突出描繪了花苞的聚五攢三,以少勝多。畫梅花「欲開」,在枝幹上布了些整朵梅花,花瓣清晰可數而不露其花蕊,以求含蘊。

《四梅花圖》的花用線勾,不設色。枝幹不用雙勾,以運墨中的自然枯、濕變化,表現老乾新枝的差異。

在構圖上,4幅圖都以疏朗自然取勝,瘦枝冷蕊,清氣逼人,寫出了梅花的真魂。此畫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它集中展現了藝術家的詩、書、畫三絕,畫幅上4首寄調《柳梢青》的詞作,既表達了畫家對梅花品格的感受,又緊扣畫意。

揚無咎以他廣受稱道的清勁小楷,錄下這自譜的4首梅花詞,還題上一段作畫緣起的自述。這種在畫作上留下大段題畫文字的做法,在宋代以前的繪畫中,是十分罕見的。

『伍』 古代 梅蘭竹菊 畫家

宋代楊無咎,善畫墨梅,南宋鄭所南,畫蘭花,趙孟堅,畫梅蘭竹:元代柯久思,畫菊;鄭板橋,梅蘭竹菊等

『陸』 辰山蕾絲金露花盛開一夏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6月的辰山,褪去了陽春三月的可愛,換來了充滿生機的孟夏,申城涼爽的天氣和充沛的雨水,使得植物園里的草木盡顯繁茂,花開不斷。

走進辰山植物園最大的熱帶展覽溫室熱帶花果館內,一串串艷藍色的小花束,在高大的玻璃溫室下極為惹眼,她就是被譽為蕾絲金露花的一種栽培灌木,又名假連翹,金露花(Duranta erecta L.),為馬鞭草科常綠灌木,辰山植物園引種的是金露花的栽培種。全株高可達3公尺,具多分枝,枝條柔軟常下垂。葉小橢圓形,對生,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下垂狀。花冠筒狀,紫藍色,5瓣,花瓣邊緣粉紫色或白色,略捲曲,形似蕾絲花紋,且具有淡淡的奶香味。全年均能開花,一般春到夏季開花最盛。開花後能結出金黃色晶瑩剔透的果實,金露花的名字就是因其美麗而成串的金黃色果實而來的,果實為核果,成熟後橘黃色且帶有光澤,晶瑩圓潤猶如串在一起的金色露珠,在陽光下閃亮奪目,因此有金露花的美稱。預計,辰山植物園這些盛開的蕾絲假連翹其花期可持續整個初夏。

金露花原產中、南美洲,喜光照,稍耐旱,不耐澇,較少有病蟲害。其花姿美麗,是良好的蜜源植物,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強健,在熱帶地區被廣泛種植應用,常見的是園藝培育品種,我國南方有引種栽培,因其觀花觀果價值頗高在我國南方鄉間廣泛栽培,不僅耐修剪,又具有一定的防風功能,是一種很好的綠籬植物。

以花入畫露真情




在古代所有的文人畫中,花鳥畫與山水畫、人物畫一樣,算是一個重要畫科。梅蘭竹菊,桃李杏花,無不是畫家入畫的選題。梅蘭竹菊為四君子,古代文人常以此自喻,以表達清高、絕俗、幽獨、孤傲等思想感情;桃花粉面,以喻年青姑娘的姣好容顏;杏花,春雨,江南,這幾個字幾乎完整體現了江南獨特的風景春色。正象詩人騷客對花有獨特的鍾愛一樣,畫家也時常將它納入自己畫中。

古代花鳥畫在明清得到很大發展。徐渭的花鳥大寫意開了一代新風。揚州八怪中也有善畫梅蘭的。

以下選評幾例古人以花人畫的實例,以供慎帆螞賞鑒。

《歲寒三友圖》宋代趙孟堅所畫。畫扇的右上方鈐子固白文印。畫家以清勁颯爽的筆致,畫松竹梅數枝,疏落有致,表現了歲寒三友拒霜耐寒的性格。此幅把松竹梅合為一圖,是因為古人認為它們都具有一種堅貞耐寒的節操,是花木中之至清者。把它們畫在一起,是有所寓托,後來繁衍為士大夫文人的四君子畫的濫觴。趙孟堅善水墨梅蘭竹石和白描水仙轎絕。著有《梅譜》,未能流傳下來。

《落花游魚圖》宋代劉采所畫。這是一幅美妙的魚樂圖。陽春三月,春水漲綠,正是桃花盛開的時候。開謝的花瓣飄落水中,吸引著浮游於荇藻間的群魚,作追逐落花的嬉戲。《宣和畫譜》中有段關於劉采畫魚的敘說:蓋畫魚者,鰭、鬣、鱗、利分明,則非水中之魚矣,安得有涵泳自然之態。若在水中,則無顯露。采之作畫,有得於此。這就是說他能畫出遊魚深浮淺出、或隱或顯和涵泳自然之態,是真正的水中之鱗。

《梅花圖》宋代揚無咎所畫。揚無咎墨梅,祖述北宋華光和尚(釋仲仁)而有發展,一變華光之墨暈花瓣,改為墨筆圈線,自有一種清爽不凡的韻致。宋徽宗譏笑他畫的梅花是村梅,以示與艷冶的宮梅有區別,。這恰好反映了宮廷貴族與在野的士大夫文人的藝術審美趣味不同。《四梅花圖》是應友人范端伯之請而畫的。此卷分四段,畫梅花含苞、待放、盛開和殘敗的變化過程。作者畫梅,非常講究人格修煉和筆墨素養。他所畫梅既不同於描粉鏤金的院派,也不同於追筆草草的逸體,而是一種清妍雋秀的格致。給人一種墨韻高華,清意逼人的感受。

《百花圖》宋人作。卷幅長達16米多,畫有四時花卉(缺冬季花)和各種禽鳥、蟲魚,內容相當豐富,描寫極其工整。除了卷首的梅花近似楊補之的畫法,略帶意筆外,其它全用墨筆工寫。它的特點在於以水墨渲淡,代替了五彩的暈染,卻又能達到同樣的藝術效果。花之榮枯色澤,鳥之毛羽華燁,都能較真切地表現出來,並寬埋不亞於工筆設色的花鳥畫,充分的發揮了筆彩墨華之所長。《百花圖》卷另一特點,是在花鳥畫中進一步突破時空觀念的限制,發揮了畫家在創作上更大的自由和想像力。據說唐代的王維畫物多不問四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但這幅長卷上,把春花秋英夏翎霜蟲薈萃於一卷,其種類品目多達幾十種。盡管此卷在用筆用墨上還有些刻板的缺點,但它對元代的王淵、趙衷墨筆花卉和後來文人的水墨寫意花卉長卷都有過一定的影響和啟迪。

《墨蘭圖》宋末元初鄭思肖所畫。這幅畫中花葉蕭疏,畫蘭而不畫土,寓意國土被異族踐踏,蘭花不願生長其上。它作於元德丙午年(1306),其時宋亡已近30年,作者亦年近古稀。畫上自題詩: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致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

古典唯美說說大全:一花盛開一世界,一生相思為一人


1.我在三生石畔等你千年,只為換來一世長相廝守。

2.時光不及你眉眼纖長,只一眼你便深入我心。

3.終為那一身江南煙雨覆了天下,容華謝後,不過一場,山河永寂。

4.很久以前沒有胭脂,姑娘的臉只為情郎紅。

5.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 挽一簾幽夢,許一世傾城; 寫一字決別,言一夢長眠。 我傾盡一生,囚你無期。

6.願你我在落雪之時相見,久久未言,脫口一句好久不見,甚是思念。

7.一花盛開一世界,一生相思為一人。

8.我相信與你終將曠日持久,於是才敢說一句來日方長。

9.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10.憶初識,月漪溫柔,你起舞婆娑,從此我甘做囚徒,情字為鎖。

11.我們前世無因,來生無緣,又錯過今生相見。

12.語相思,莫相離,詩詞佳作為誰題?紅顏夢,遙千里,萬千情絲誰人敵?

13.後來的滿腹心事不知說與誰聽,茶人慾去,酒客未留。

14.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舉世無雙的好時光,餘生願你常歡笑,別流淚,也別想他。

15.那些年,花前月下,桃問李答;到如今,海角天涯,兩小無話。

16.我為你青絲高挽,你帶我縱馬天下。/suanming/

17.誰遇見了誰,恰逢花開。誰愛上了誰,痴心等待。

18.有一種遇見,於千萬人中,只此一眼,便是眼睛與眼睛的重逢,心與心的相依。

19.幸平生遇一人而知喜樂,哀平生為一人遍嘗酸澀。

20.轉身後,一句再見,滄海變桑田;夢醒時,一句想你,梨花羞帶雨。

21.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22.願散為清風把你瞬間裹繞,瞥見蹙眉便付擁抱。

23.浮生若夢,浮塵如空,為歡幾何,百轉千折。我是你朝聖路上虔誠且卑微的信徒,路過你的眼,即走完我一生。

24.我曾以為無比繁盛的柔軟時光,原來是一場自作多情的青春。

25.畫地為牢,只因想為你遮風擋雨。

26.世上只有你一人,能對我予求予取,我毫無怨言,隨卿所願。

27.這些年,無人伴她以歌,無人伴她以酒,到最後,竟無人伴她共白頭。

qq說說傷感短語 一花盛開一世界,一生相思為一人


一、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過去我怎麼失手,都會擁有。---三毛

二、太多的情話讓人矯情,太多的哲理讓人麻木,太多的現實讓我們顯得世故。單純,是多麼奢侈。

三、夜裡不睡的人,白天多多少少總有什麼逃避掩飾的吧。白晝解不開的結,黑夜慢慢耗。

四、熱血一定要灑在它該灑的地方,否則它就叫雞血。

五、那些看上去對每個人都好的人其實是最孤獨的。

六、我也曾為了一次錯誤、一句傻話而憂慮良久,不惜為此赴湯蹈火,以求得一個理解。但最終發現,於己重要如此,於人卻不過是過眼雲煙。那些壓得心累心疼心煩的擔子,大多都是自己強加的。畢竟,有些事情,該懂的人,總會懂。不懂的人,其實永遠無須多講一句話。---自由極光《你就這樣吧,挺好的》

七、只有愛才能拯救世界,我為什麼要因為愛而羞愧?

八、不要輕易放棄一個每天都會想念的人。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即便在一起要吃很多苦頭,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生活的苦,會隨光陰淡去。但失去摯愛的疼痛,時間也無法洗滌。多年後仍能讓你心痛的,是當年輕易放棄的真愛。

九、你的孤獨是因為你既希望有人關心,又不想被誰過分打擾。

十、一花盛開一世界,一生相思為一人

十一、除非臨到了離別的時候,愛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深淺。

十二、所以,要好好努力然後多掙錢,才養得起自己這個愛吃的胃,愛玩兒的心,愛逛愛買的習慣。一個人往,一個人來,也能生活得很好。

十三、多麼想念以前的朋友,新朋友雖然也好,但是自己已經沒有心力再去磨合包容一切,也不願敞開心扉跟人深交,覺得跟人相處好麻煩,老朋友雖然距離有些漸遠,可一聊天,那種熟悉感親切感都能讓人鼻酸的懷念。

十四、青春的奢侈,便在於能夠有足夠清澈的心情,用七百多個夜晚去寫一封言不由衷的信,給一個並不屬於將來的人。

十五、現今還有誰會照顧誰一輩子,那是多沉重的一個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十六、一個人幸福快樂的根源在於他願意成為他自己。

十七、在愛情面前,擁有或失去,已經不重要了。可你終究也只是贏了自尊,輸了愛。愛情的降臨,總是猝不及防,你們之間的故事,開始與結束,也從來不是他能決定。拋不開過去,放不下現在,每個人都會逐漸老去,時間更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理由而停留。

十八、沒什麼好抱怨的,今天的選擇都是明天的伏筆。

十九、永遠不要怪別人不幫你,也永遠別怪他人不關心你。活在世上,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痛苦難受都得自己承受。沒人能真正理解你,石頭沒砸在他腳上,他永遠體會不到有多疼。人生路上,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能幫你的,永遠只有你自己。

二十、原來人可以度過最無望的日子,抖落身上的灰雨,重披一聲星光。

二十一、要達到能夠結婚的狀態,需要兩個人都達到自我內心的安定:對新鮮的異性不再蠢蠢欲動,對生活的前路不迷茫,已經經歷過的感情抑或其他事達到自己預計的分量,決心靠譜而安心過日子了。這才是可以結婚的時刻。

二十二、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止就是進步。

二十三、生命是自己的,不必用別人的標准來框定自己的人生。

二十四、當你奇怪他為什麼對你忽冷忽熱的時候,他可能正在為另一個人赴湯蹈火。

二十五、在這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所有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

二十六、我們要愛對情人,愛一個人太小氣,愛很多人太累,所以,愛你該愛的人,最合適,最夠味。

二十七、見到一個人最差的樣子,卻依舊能愛上,才是真愛。

二十八、當我們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成了人生的贏家。

『柒』 關於國畫梅花的題詞

1. 關於國畫梅花題詞詩句
關於國畫梅花題詞詩句 1. 國畫梅花的題詞
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譯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 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3、《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譯文: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嚴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4、《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拍帆數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5、《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2. 梅花國畫提什麼詞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釋義: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出自:元代·王冕《白梅》

釋義:白梅生長在有冰有雪的樹林之中,並不與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淪落在世俗的塵埃之中。忽然間,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3、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出自:宋代·杜耒《寒夜》

釋義: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轎清不知近水花先發,疑襲首是經冬雪未銷。

出自:唐代·張謂《早梅》

釋義: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5、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出自:唐代·齊己《早梅》

釋義:萬木禁受不住嚴寒快要摧折,梅樹汲取地下暖氣生機獨回。皚皚的白雪籠罩著山村鄉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綻開。微風吹拂梅香四溢別有情味,素雅芳潔的姿態令禽鳥驚窺。明年如果梅花還能按時綻放,希望它開在眾人愛賞的春台。
3. 給國畫梅花配的詩句五句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
4. 國畫梅花的題目起什麼好,多點,我好參考,借用
網上應該可以找到的吧,關於梅花的詩都可以用,比如毛澤東的詠梅中有: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關山月的名作《俏不爭春》也是出自這首詞的。建議你可以看看大師的作品是怎麼題款的(一般叫題款,不叫題目),比如關山月,王成喜(當代寫梅第一人)。

比較通用簡單一點的可以用:報春圖,紅梅圖,迎春曲,寒香,寒梅迎春,梅花香自苦寒來等。至於到底用什麼題要好一些,還是要看整幅畫面來決定。

國畫中的題款本是作者抒發情懷的一種表達方式,並不一定要照搬其他作品或詩詞。你自己覺得畫的是一種什麼意境,就可以題什麼。
5. 描寫梅花的詩詞(題目)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宋匡業 不染紛華別有神,亂山深處吐清新。

曠如魏晉之間士,高比羲皇以上人。 獨立風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歸真。

孤芳合與幽蘭配,補入離騷一種春。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雪裡覓梅花 --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梅--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探梅--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雪梅--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紅梅--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贈嶺上梅--蘇東坡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新栽梅--白居易 莫怕長洲桃李嫉,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今年好為使君開。

梅花--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漁家傲--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 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 當庭際, 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 莫辭醉, 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春 紅梅--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 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 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 未必明朝風不起。

早梅--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江梅--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雪中觀梅--楊萬里 小樹梅花徹夜開,侵晨雪片趁花回。

即非雪片催梅花,卻是梅花喚雪來。琪樹橫枝吹腦子,玉妃乘月上瑤台。

世間出雀梅梢雪,便是冰雪也帶埃。雪梅--盧梅坡 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6. 嗯寫三十首關於梅花的詩句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

『捌』 歷代畫梅花的名家有

梅花入畫,復有歷史記制載始於南北朝,到了宋代僧仲仁才開始盛名,稱為「墨梅始祖」。
南宋的揚無咎《四梅圖》。
元代的王元章,也酷愛梅花,自號梅花屋主。
明代的劉世儒、陳憲章、王謙、盛行之。
清代的羅聘、金農、李方膺、汪士慎。

熱點內容
古詩的七夕 發布:2025-07-28 21:06:56 瀏覽:294
快手秒盆栽 發布:2025-07-28 21:04:32 瀏覽:462
綠植花卉廣告 發布:2025-07-28 21:04:21 瀏覽:128
立金花花語 發布:2025-07-28 21:04:19 瀏覽:813
七夕節中午 發布:2025-07-28 21:02:07 瀏覽:595
彩鉛花卉手繪 發布:2025-07-28 20:57:22 瀏覽:957
玫瑰花的編制 發布:2025-07-28 20:53:55 瀏覽:127
招財盆景圖l 發布:2025-07-28 20:53:43 瀏覽:411
綠植小分享 發布:2025-07-28 20:48:36 瀏覽:378
中國人過幾個情人節 發布:2025-07-28 20:47:59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