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特寫
❶ 孤山梅花和靈峰寺梅花的描寫有何不同
古人以為「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故名「探梅」,1月底到2月初是杭州城裡探梅的最佳時間,不過孤山第一朵梅花已經綻放啦。
看花是賞花的意思。賞花的前提是愛花,不愛而賞是附庸風雅,長久不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看花》從不甚愛花,自然就無心賞花入筆,寫到領略花趣,卻無可無不可,再到迷戀賞花談花,寫出了自己對花態度的變化和看花的樂趣。這是典型的欲揚先抑法。
文章起筆情感很冷淡,「本是」「但」「似乎」「可見」「大都只是」「照例」「只夠」「至多」「但這只是」「不算」這些詞,告訴我們揚州花事不盛,且都不是愛花的表現。
那麼怎麼才算愛花呢?先生卻不說,說起自己不甚愛花來了。先寫自己小時候只記得玩,花木的名字記得少,掐了花也只是隨弄隨棄。直到聞到梔子花香,才算第一次領略到花的趣味。後寫自己小學時和同學去桃園吵鬧吃桃子,吃不著桃子鬧著喝茶,錯過了賞桃花的時機。這兩件事,暗寫出賞花的兩個方面:花趣和花時。缺少哪一個方面,花是賞不起來的。
孤山梅花花少人多且不臨水,才勾起他們對靈峰寺梅花的嚮往。先生用記游式的筆墨寫賞梅的環境極佳,有凈室可供喝茶,有山亭可眺江湖;梅花多、白、潤的特點都描刻在「珍珠似的繁星似的」八個字里,而且梵唄晚送,暗香浮動,從聽覺和嗅覺來寫他們的痴迷。於是才有借燈籠摸黑下山時被狗咬的窘態。一「愛」一「窘」,上山曲折、下山遇險,都前後照應,先生看花的興致也潛滋暗長。路長途遠不再是先生不看花的理由了。
有了對花的愛,有了對花的興致,就不避辛苦去獲得花趣,就講究賞花的時機。為此,先生熱情洋溢地詳細描繪了他對西府海棠的賞愛。這里就是揚。先用抒情的筆調、運用對照的方法,寫出了極愛海棠,然後描刻其色、態、品性和氣概。它的繁而不濃、艷而不盪、疏而不頹,遙相呼應著梔子花濃而不烈、清而不淡在花趣上對先生的啟蒙。然後特寫中山公園的那株海棠,它醞釀出的淡淡的香氣,其實是先生的喜出望外之情。
先生以自身經歷,書寫了賞花的幾個必要的因素,無論是愛花、興致、花趣還是花時,都需要全身心的沉浸在花中,悉心地品味,才能感受到花的真諦。
❷ 如何利用電腦處理梅花攝影照片
筆者喜歡花卉攝影,更喜歡梅花攝影,多年來已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由於相機和天氣條件的限制以及照片沖洗帶來的問題,有時照出來的照片達不到自己預想的效果,這時我們可利用電腦進行一些補充處理。
梅花攝影,既可用普通相機,又可用不要膠卷的數碼相機。由於梅花花朵較小,為了確保數碼沖洗的照片有一定的清晰度,最好用200萬像素以上的數碼相機。普通相機拍照後需拿著膠卷到照相館去沖印,數碼相機拍照後可通過數碼相機自帶的傳輸線直接輸入電腦。
我習慣用Photoshop軟體處理梅花圖片。如果是普通相機拍照的照片,首先應將不盡如人意的照片在Photoshop軟體中通過掃描儀掃入電腦。本文以Photoshop 6.0為例,具體操作為:在Photoshop 6.0中,進行「文件/輸入/microtek scanwizard 5」命令,microtek scanwizard 5是指掃描儀,不同品牌的掃描儀均可用,掃描時設置的精度應大於400像素/英寸。
照片掃描或直接輸入電腦後,就可利用Photoshop軟體處理了,在Photoshop 6.0中可做的工作有:
①用「圖像/旋轉畫布」命令,調正照片。
②用「剪切工具」剪切掉照片的不必要的部分。
③用「橡皮圖章工具」和「橡皮擦工具」,擦除照片中影響視覺的雜亂東西。
④用「圖像/調整/亮度/對比度」命令,調整圖片的亮度和對比度。
⑤用「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命令,調整圖片的飽和度。
⑥數碼相機拍照的照片一般有些偏綠,可用「圖像/調整/色彩平衡」命令,來調節照片的色彩平衡。
⑦用「圖像/模式/灰度」命令或「圖像/調整/閾值」命令,可將彩色的梅花照片轉變為黑白照片。
⑧對於梅花特寫和梅花盆景照片,可用「背景色橡皮擦工具」和「魔術橡皮擦工具」擦除背景,再用「編輯/填充工具」,使背景成為或黑或藍的純色。也可用這兩個工具將照片中的一枝梅花摳出來,來單獨體現梅枝「疏影橫斜」的神韻。
⑨用「編輯/描邊」命令,可為照片添加一個或粗或細的各種顏色的邊框。
⑩用「選擇/修改/擴邊」、「選擇/修改/擴展」、「選擇/羽化」命令及鍵盤中的「Del」鍵,可霧化照片的邊緣。
用「濾鏡/藝術效果/木刻」命令,可得到梅花的木刻畫,等等。
Photoshop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圖像處理軟體,對圖像處理的功能很多,感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實踐。
照片處理好後,可將其拷入U盤或刻錄成光碟帶到照相館中進行數碼沖印,可進行放大沖印,不過價格較高。如果對照片的質量要求不是太高,可用電腦寫真,電腦寫真較便宜,在武漢約40元/米2。寫真後的圖片也可加相框懸掛於家中欣賞,效果也不錯。
在Photoshop 6.0中處理完照片後,若需要在照片中加入一些特殊效果,如霧、雲、雨、雪、日出、日暮等,可到PhotoImpact 7軟體中打開該照片進行處理。PhotoImpact軟體中這些處理較為豐富,使用方法較簡便。
❸ 梅花攝影應注意哪些問題
(1)器材的准備 現在拍攝花卉的照相器材越來越高穗猛檔,價格也不菲。非專業性的梅花攝影愛好者,不需要配置很復雜的設備。下面介紹一些非專業性梅花攝影愛好者所需的器材准備。相機:可選用單反相機,再配一個28~85毫米的變焦鏡頭。這類鏡頭的焦距是可變的,當把焦距調到28毫米時,可拍攝梅花的大場景;當把焦距調到85毫米時,適合拍攝梅花特寫。膠片:一般拍照多用100度彩色負片,有條件的可選200度或400度的快速膠片。200度膠片較100度的感光度高1倍,400度的較100度的要高兩倍。選200度或400度膠片拍攝淺色梅花時,千萬要注意曝光不要過度,否則在沖印時難以校正。三腳架:如果手持相機拍攝,速度不要低於1/60,否則照片易模糊。所以有條件的應該購買三角架。襯板:在拍攝梅花特寫和梅花盆景時,為排除雜亂的背景,可使用襯板。可准備黑、藍等幾種顏色。閃光燈:拍照梅花盡量不使用閃光燈,但在光線較弱的室內或黃昏及晚上拍攝時,可使用閃光燈。
(2)梅花拍攝時間及正確用光 拍攝梅花一般宜在早晨和上午,因為這段時間梅花最有生氣,另外下午3~4時拍照梅花也較生動。拍攝梅花忌在中午強光下進行,否則畫面較死板,欠生動,更有甚者,中午若用頂光或順光拍攝,由於正面反射的原因,花瓣將失去本色。梅花拍攝最好不用順光,因順光拍攝雖然畫面清晰,但拍出的梅花照片平淡無奇,缺乏質感和立體感。所以在拍照時應該選用前側光、側光或側逆光,甚至可選用逆光。側光有利於表現梅花的質感和立體感;側逆光可使梅花產生強弱對比的藝術感;逆光可使梅花產生透明如玉的感覺。在用逆光、側逆光時,在梅花的正面、背光的側面時常感光不足,需要用反光板適當給以補光。
(3)梅花拍攝實例
①梅花盛景的拍攝。拍攝梅花的花繁盛景,在拍照時間上沒有拍攝特寫鏡頭嚴格,但不同的時間拍出的效果也不同。在上午9~10時及下午4~5時的側光下,畫面較生動;中午拍攝的畫面較明亮,若有藍天白雲的背景,則畫面更美。拍攝梅花盛景應選樹密花繁的梅花大場景進行拍攝,拍攝時最好帶上景區的建築小品,如亭、台、閣等,這不僅可以使畫面更生動,而且還可以點明拍攝地點。
②梅花特寫的拍攝。在拍梅花品種時,以逆側光為佳。如果在自然狀態下不好取景,我們可用細繩、細鐵絲將剪取下來的梅花拼成一個自然的畫面。拍攝梅花特寫時,可用變焦鏡頭將背景虛化,也可用襯板背景。有背景拍照時,曝光要准確,盡量用小光圈拍攝,以求增加景深,這樣才能表現出梅花的質感和立體感。特別是在拍照白色或淺色梅花時,羨猜曝光千萬不要過度,不然將失去層次感。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同一梅花照片可用不同的快門速度多拍幾張。拍照時可在梅花上噴點小水珠,這樣可使畫面更為生動,但應注意不要灑得過多,否則欠失自然。梅花花朵較小,多數不在一個平面上,拍特寫時應使焦距對准一二朵花,使之拍得非常清晰(注意花蕊應拍得精神),切勿貪多,否則所拍的畫面模糊一片,無一朵清晰梅花。這一點是許多初拍梅花者易犯的毛病。
③梅花雪景的拍攝。在我國南方下雪較少,故梅花雪景的拍攝就顯得比較難得,所以我們要抓緊下雪的時機認真地拍照。在大雪初霽,挑選帶雪的盛開紅梅拍照,效果較好。梅花雪景的拍攝很重要的一點是正確曝光。由於白雪反射光較強,所以在明朗的陽光下,按曝光表測得的光值與拍照實際的需要加一些光圈為宜,否則將會使整個畫面出現灰暗色調。增加曝光量的多少與天氣好壞有關,天氣越是晴朗越應多增加一些曝光,有雲遮日則可適當減少曝光。
④梅枝乾的拍攝。如果說花是梅之韻,那麼干就是梅的魂。梅干以橫斜疏瘦、老枝怪奇者為貴。在拍兄族型攝時應避免背景雜亂,若背景太亂,拍攝時應採取增大光圈、加快速度、縮短景深的方法,如果還無把握,可按下景深預設鈕從取景框中實際觀察。
❹ 拍梅花用什麼鏡頭
每年春節期間是拍攝梅花的黃金季節,使用不同的鏡頭拍攝梅花,最終能得到不同成像表現。以下是三種常用鏡頭拍攝梅花的規律。
長焦鏡頭
長焦鏡頭成像較大,適合在較遠的攝距拍攝,明顯優勢就是能有壓縮空間的作用。利用大光圈,構圖時注意結合利用近景和遠景,對准主體聚焦後能獲得一種前景、背景虛化而主體清晰的成像,能夠產生一種夢幻般的效果。不過長焦鏡頭很容易因手持晃動而導致成像模糊,最好將相機裝在三腳架上,用快門線啟動快門。
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的成像特點是視角寬廣,但物體成像較小,適合表現大場景,因此用廣角拍攝主要取梅花的「勢」而不是「形」,主要用來拍攝樹干或是整株樹木的造型。要想同時較好地體現花朵,最好取簡潔的背景,如色彩比較單純的天空或水面。還要注意用好「曝光補償」,確保花朵准確曝光。
微距鏡頭
定焦微距鏡頭近攝時成像質量好,特別適合用來表現細節,能將梅花的花蕊表現得纖毫畢現,重點用它來體現梅花特寫的細節和質感,一般變焦鏡頭的成像質量顯然無法與之相比。在拍攝前首先要認真挑選細節完美的花朵,那怕極細小的缺陷,一旦被微距鏡頭成像放大後就會變得很明顯。
攜帶型數碼相機
攜帶型數碼相機大都配備變焦鏡頭,其中有些鏡頭的變焦范圍比較大,囊括了從廣角到超長焦范圍。攜帶型數碼相機在廣角端的微距性能較強,有些最近拍攝距離甚至能達到2—3厘米,但必須注意廣角近攝梅花容易出現崎變,以中長焦距端拍攝成像透視比較正常。攜帶型數碼相機的影像感測器面積較小,景深較大,要獲得淺景深的虛化背景難度比較大。在構圖時要注意盡可能選擇相對簡潔的背景,以便突出美化主題體。
❺ 實例解析常見花卉拍攝技巧
不同花有著不同的美,不同的視角展現花不同的美,不同的鏡頭記錄花不同的美麗,針對不同的花有不同的技巧讓影像更精彩。想要把花拍的更美首先要了解花的美為何物,下面引用張愛玲的一段文字讓大家感受花的美。
家中養了玫瑰,沒過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了花落的聲音。起先是試探性的一聲「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緊接著,紛至沓來的「啪啪」聲中,無數中彈的蝴蝶紛紛從高空跌落下來。
那一刻的夜真靜啊,靜得聽自己的呼吸猶如傾聽漲落的潮汐。整個人都被花落的聲音吊在半空,尖著耳朵,聽得心裡一驚一驚的,像聽一個正在醞釀中的陰謀詭計。
花 美為何物
早晨,滿桌的落花靜卧在那裡,安然而恬靜。讓人怎麼也無法相信,它曾經歷了那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
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鮮鮮的,依然有一種脂的質感,緞的光澤和溫暖。我根本不相信這是花的屍體,總是不讓母親收拾干凈。看著它們脫離枝頭的擁擠,自由舒展地躺在那裡,似乎比簇擁在枝頭更有一種遺世獨立的美麗。
——張愛玲 《花開的聲音》
一段對落花描寫的文字都可以美的如此「驚心動魄」,正向文字中所描述的那樣,花是鮮活的生命,具有質感的生命。我們的鏡頭應該忠於現實,讓花朵在影像中有生命的綻放!
·猜你喜歡
·瞬間點亮畫面 用好狗頭炫光拍創意大片
·快速上手 6個要點讓你邁向人像攝影大師
·擺脫成像誤區 新手獲得清晰照片必修課
·讓影像大放異彩 附件器材使用全攻略
·小白變大師 決定人像攝影構圖的因素
·「赤裸」的藝術 如何用影像語言打造性感人像
·學會用鏡頭捕捉性感 將媚態攝影進行到底
·二手相機購買攻略 教你如何檢查機身鏡頭
·聚焦城市夜景 簡單6招提升夜間拍攝效果
梅花
梅花的花期為當年十月到次年二月,雖然現在花期已過,但作為經常入鏡的花卉品種,還是想為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拍攝技法。
拍攝視角
正面拍攝梅花主體可以記錄最完整的花型
讓花朵與鏡頭有些角度,不僅更好的表現花瓣的質感,還可以利用花蕊針狀結構作為視覺引導,讓畫面整體得到一種延伸感
雖然拍攝花的正面能最完整的記錄花的樣貌,但有時最好看卻不一定是花的正面,嘗試不同的視角與拍攝角度,常常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第二幅作品,花朵都沒有正面對著鏡頭,讓花瓣更好的透光,質感得到充分的表達,花蕊部分指向焦外透氣的部分,讓畫面多了幾分透氣感,視線也得到了舒適的延伸。花梗縱向貫穿暗調的背景,將層次拉開,更顯出花朵的嬌美。
梅花的生氣在這幅作品中無法被察覺
原本想通過對角線構圖的方式拍攝梅枝,是個不錯的想法。但花梗上的花朵大多以傘狀下垂著,讓整張畫面毫無生氣可言,再加上花朵與光線的角度,花瓣大多處於背光或陰影區域,不但質感沒有表現,還讓色彩加深,讓花瓣有種死氣沉沉的感覺。
整體畫面都散發著生氣勃勃的氣息
同樣是花枝和花的組合表現,這幅作品表現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主花枝也利用對角線構圖,但角度稍稍傾斜,不會顯得過於刻意。光線的角度讓視線焦點部分的花朵顯得晶瑩剔透,焦外的藍天色彩讓畫面整體基調顯得浪漫又活潑,點點紅梅更是點睛之筆,通過色彩對比,主體花朵的色彩被提亮了。
利用廣角鏡頭拍梅花
在拍攝梅花時可以使用廣角鏡頭么?很多人會覺得梅花本身枝杈縱橫就會令畫面顯得很「亂」,如果利用廣角鏡拍攝,那真是想不「亂」都難。那該如何利用廣角鏡頭拍攝,還能讓畫面「亂」中有序呢?
視角獨特 畫面取景很廣
廣角鏡頭可以讓畫面獲得較廣的視角,真是不爭的事實。視角廣了,入境的元素也增多了,這幅作品視角選取的`還是很不錯的,但整體卻看起來很亂,視線很難停留在花朵上,反而會盯住橫沖直撞的幾條樹枝,花朵的美沒有得到體現。
通過前景與後景突出主體
如何讓廣角拍花不「亂」呢?可以藉助前景與後景的搭配,讓花朵主體位於中間層次,這樣會產生一種一枝獨秀的感覺。這幅作品在構圖方面雖然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通過前後景的安排,讓花朵一下從畫面中跳了出來,達到了「亂」中有序的感覺。
焦外也要有講究
利用大光圈讓背景虛化以表現立體感,這是慣用的一種手法了,除了立體感的表現,主體還可以得到突出,但虛化掉的部分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選擇不當,會影響整幅畫面。比如這幅作品虛化的部分,想要表現一整棵桃樹,但角度的選擇讓虛化掉的樹傾斜了,看久了總有一種擔心樹倒了的感覺。
波斯菊
波斯菊的花期約在八月至十一月,分布地區很廣,很多攝友應該都拍過這種花,在很多公園內都零散有這種花,甚至環路綠化帶都有波斯菊的身影。
拍攝時間有選擇
露珠與花瓣結合
不同視角花瓣上的露珠在光線的作用下會有不同的表現
來張帶有露水的特寫
如果拍攝波斯菊趕上晝夜溫差較大的天氣,正巧你也有微距鏡頭,建議晨間進行拍攝,這時大地回溫,花瓣上會凝結很多水珠,6點30到8點30之間是光線最好的時段,趁著這個時候給花朵來張特寫,效果再好不過了。
特寫的拍攝技巧
特寫的作用是記錄花朵的特點,以及更好的表現花的質感,絕不是為花朵拍攝一張規整的證件照,特寫的標准絕不是完整的記錄。
無論色彩、質感如何調整,居中構圖都會明顯讓觀者有壓迫感
通過特寫是要把波斯菊的特色通通表現出來,但是盡量不要讓花在畫面正中央,留下左側或右側的空間才不會有壓迫感。一定要記得這種特定式的拍法,花的細節必須要非常清楚,所以控光就是重點。
通常視角會增加圖片的雷同感
換個視角增加創意性
人眼的高度拍攝的照片會顯得很平淡,所以站著拍出的照片很難出彩。建議可以試試其他角度,不要怕弄臟衣服,蹲著拍,躺著拍,仰著拍,俯視拍,每個角度都會給你帶來驚喜。另外,不要被常規的構圖規則所束縛,避免明顯的構圖失誤,大膽嘗試讓花朵變得百拍不厭。
色彩的選用
在拍攝薰衣草花海時,畫面整體色彩基調大多為紫色。如果畫面充滿紫色時,反而得不到最佳的效果,也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驚艷。
畫面充斥紫色並沒有那麼驚艷的色彩感受
通過其他色彩的襯托讓紫色更鮮艷
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可以入鏡的其他色彩元素,比如藍色的天空、綠色的葉片、其他色彩的花朵,以保證顏色更鮮艷。
通過白平衡及後期找到真正的「紫色」
除了通過色彩對比讓紫色更鮮艷,我們還要注意白平衡的調節,大面積的紫色會讓你的自動白平衡摸不到頭腦,可以根據改變白平衡設置或後期製作的方式幫薰衣草花海找回最真實的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