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梅花干
㈠ 畫梅花枝乾的畫法技巧
梅枝的畫法:
畫梅枝,從何入手,是初學者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了解其生長規律、理解其形態結構、掌握其基本造型規律是首要一環。畫梅枝起手是第一步,和書法筆順一樣,哪筆先哪筆後,都有講究,同時要了解梅花枝條的基本單位組合,即從一筆到五筆、六筆,構成枝條的基本造型。
㈡ 梅花枝乾和梅花的畫法
准備材料:黑色細畫筆、畫紙、水彩筆。
步驟1、首先先黑色細畫筆點上一簇小黑點當作梅花的則野花蕊,然後再用波浪圓畫出花瓣來,如下圖所示。
資料延伸:梅花即梅樹的花,是薔薇科梅亞屬的植物,寒冬先葉孫清喊開放,花瓣五片,有白﹑紅、粉紅等多種顏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是有名的觀賞植物,為南京、武漢、無錫、梅州等地市花。
㈢ 怎麼畫梅花枝幹
先畫出梅花樹的一個枝幹,畫出樹枝的紋路和線條,再畫出枝幹上的花苞和盛開的花瓣
然後,用同樣的辦法,在這個枝幹周邊延伸畫出另一個枝乾和梅花,注意要畫出梅花的花蕊
接著繼續畫出一根更粗一些的枝幹,使梅花樹更茂盛,注意樹枝更粗壯一些,花瓣和花苞也都大一些
最後,給樹枝塗上褐色,給梅花塗上淺紫色。
觀賞梅花的興起,大致始自漢初。《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這時的梅花櫻鬧山品種,當系既觀花又結實的兼用品種,恐屬江梅、官粉兩型。西漢末年揚雄作《蜀都賦》雲:「被以櫻、梅,樹以木蘭。」可見約在2000年前,梅已作為園林樹木用於城市綠化了。
㈣ 怎樣畫梅花枝幹
用毛筆蘸取淡墨,等半乾的時候再蘸取濃墨,用毛筆的中鋒畫出梅花最前邊的枝條,畫枝條一起筆的時候用中鋒,枝條的下端轉成側鋒,在畫的過程中,枝條中間要有留白,或者是整根枝條的底部留出留白,不能全部都塗成黑色,根據花枝的構圖需要進行具體的調整,所有的畫法花枝中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留白都是一樣的。
注意事項:梅花畫的時候注意之間的疏密變化,主幹比較濃厚,輔枝畫的時候比較疏鬆,顏色也比較淡。
㈤ 國畫梅花的畫法…枝乾的畫法技巧
國畫梅花的畫法:
1、用木炭條輕輕將梅的枝幹勾畫出來,小枝和花朵不用勾回,以免落墨時放不答開筆。
㈥ 怎樣畫梅花樹乾和樹枝
梅花樹枝的畫法如下:
材料准備:宣紙、狼毫筆、紅色與黑色墨汁。
操作步驟:
1、用狼毫筆蘸濃墨畫主幹,運筆先側鋒後中鋒談正冊,墨色要有干濕、濃淡的變化。
梅花簡介:
梅(Prunus mumeSiebold & Zucc.),薔薇科李屬木本植物,小枝綠色,無毛;葉片為卵形或橢圓形,有細小的鋸齒;花的香味濃,花萼常紅褐色,花瓣為倒卵形,白或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熟時黃或綠白色,味酸;花期冬春;果清租期5到6月。梅古字作「騍」、「躲」或「某」,原字為木上有果的象形。
㈦ 梅花主幹畫法
梅花主幹畫法
大家都知道,梅花的枝幹很多,那麼梅花主幹應該怎麼畫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梅花主幹畫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梅花主幹畫法:
梅花主幹是指老乾、粗干(梗)部分。古梅的老乾,龍蟠鳳舞,苔蘚滋蔓。有的樹樁疙疙瘩瘩,枝梗也是稀稀疏疏的。因此畫老乾時要雙勾偏鋒著筆,墨色以淡、枯、渴為宜,並畫出飛白的筆墨情味,再用淡墨皴染,最後用濃墨點苔蘚,以濃破淡,枯濕相間,求其梅樹蒼勁老辣的質感和遒勁的精神。表現老乾的基本方法有勾勒法;沒骨法;勾皴結合法等。
勾勒法:
選用筆頭較瘦長的筆,先調淡墨,使筆尖、腹、根部均含淡墨,水分不宜過多,再以筆尖蘸濃墨,在調色盤上稍加整理,使筆尖上濃淡之間稍有過渡(不宜調過,調過頭,墨色平)。可以先畫出老乾的疤節,再用側鋒,沿疤節外圍勾勒出老乾第一條輪廓線,行筆時筆不宜握得太緊,手指要不斷捻動,變換角度,頓挫得宜,使線條蒼勁老辣。也可先勾輪廓,後畫出老樹疤節,可視構圖需要和樹干姿態而靈活掌握。
沒骨法:
用較大的筆,先用清水調墨,使筆尖、筆腹、筆根都含淡墨(宜稍干),再以筆尖蘸濃墨,然後在盤子里稍加調整,使濃淡墨渾然結合。落筆時以側鋒為主,要胸有成竹,大膽沉著,運筆要穩健,有快慢、頓挫、轉折。干濕濃淡依結構隨之變化,一筆「寫出」老乾的雄健之氣。在主幹和梗枝結合部,用筆要由側鋒漸轉中鋒。反之,則由中鋒漸轉側鋒。交替轉換筆鋒,方能自然生動。
主幹畫出後,要在未乾時點苔,同時作適當的線面調整,某些部分過於流滑,可在將干未乾時稍加皴擦,以增加質感和層次。調墨,是畫好沒骨畫的基礎。梅花主幹濃淡干濕的變化,全憑筆頭蘸墨時濃度變化和含水量的多少來決定。整個筆頭只蘸淡墨畫出來自然是平淡無奇。筆尖、筆腹、筆根蘸墨濃度有別,含水量不同,才能畫出生動多變的效果。所以,在以沒骨法畫主幹前,必須懂得合理調墨,也要學會水份的掌握。
畫老乾注意點
畫老乾,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是用墨比枝梗要淡些、幹些。二是老乾不宜全露,要有局部枝、梗、花掩蓋。三是有兩根以上老乾出現在一個畫面上,或者和許多枝梗穿插在一起時,應有深淺變化,以分出主輔、虛實,不可平均刻劃。第四,畫梅花並不強調光源和明暗關系,但十分強調墨色的干濕濃淡變化。畫主幹時,不論行筆走向如何,所畫干體,一般都應上方輪廓線較細、墨色較淡,下方輪廓線條較粗,墨色較深。這樣,既符合視覺要求,畫出的.枝幹也更富穩重感。
圈點花朵前的枝幹留白圈點梅花之前,必須在枝乾的某些部位斷開留白,以便填入下面花朵,使花有前後效果。
第一筆完成後,再以淡墨(筆尖部蘸少許較深的墨)依第一筆的走向,用側鋒(或中側鋒交替轉換使用)勾出第二條輪廓線。此線不可畫得太實,應有起伏、斷續、頓挫、粗細、依其結構力求變化。
用上述蘸墨法,使筆尖、筆腹、筆根含有濃淡不同的墨色,在兩條輪廓線之間,逐步皴擦出全部老乾。皴擦時,用側鋒橫掃,行筆略快,並轉動筆桿,使其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明暗向背要根據不同形態靈活掌握,不可拘泥。
用濃墨點苔,苔點大小、聚散應有變化,不可大小一般,間距相等。
以上四步一氣呵成,都在前墨未乾時畫下一步,使其渾然一體。
勾皴結合法 :
作為勾勒法的延伸,可以邊勾邊皴,產生線面結合的效果。其畫法主要依據老乾的姿態,陽面以線為主,暗面以面為主,切忌不加思索隨意塗刷,暗面上的筆墨不可過實過死,要適當留些飛白,和陽面的線條能自然涵接過渡。也可在墨將干未乾時,加染淡墨,以充實完善。
以上兩種方法畫出的老乾,一般可以不著色。如果要著色,可用花青、赭石、或花青加少許赭石,在墨色干後著以非常淡的色。
作為勾勒法的延伸,可以邊勾邊皴,產生線面結合的效果。其畫法主要依據老乾的姿態,陽面以線為主,暗面以面為主,切忌不加思索隨意塗刷,暗面上的筆墨不可過實過死,要適當留些飛白,和陽面的線條能自然涵接過渡。也可在墨將干未乾時,加染淡墨,以充實完善。以上兩種方法畫出的老乾,一般可以不著色。如果要著色,可用花青、赭石、或花青加少許赭石,在墨色干後著以非常淡的色。
㈧ 梅花枝乾的畫法
梅花枝幹怎麼畫
平常要多觀察畫家的畫,要動腦筋。
還要多看梅花的實物。要了解它的習性。
多觀察,你就能畫好了。 第一步是出枝。
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
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
無論那種方法,枝乾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
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
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
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
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
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干澀、刻板。
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構圖 構圖,在中國畫的傳統理論中稱作「經營位置」,也就是畫面的布局。
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長規律、結構特徵、並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筆墨要求後,進入摹寫或創作時,必然會碰到的問題。同樣是一種花卉,為什麼有素養的畫家入畫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學者則難以做到,除筆墨技巧外,畫面的總體布局,即構圖的合理與否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筆墨、形體和構圖是畫好一幅畫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國花卉或花鳥畫的構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一是處理畫面的具體手法或方式,如「S」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縱橫交叉構圖等。二是掌握畫面布局中美的法則,如主輔、虛實、疏密、聚散、藏露、開合、呼應等。
初學畫梅,掌握幾種具體的構圖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構圖規律,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才能千變萬化,得心應手,現分別簡述之。
主輔: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
布局時力求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行虛些。左圖前面一枝梅為主,畢散後為賓。
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
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納胡 具體運用時,也有用反襯的手法。
即把矮小次要的置於前面,主體置於後面。可視構圖需要和表現手法而定。
虛實:一幅畫,總體布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系。
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花鳥畫一般不畫背景,留出大塊空白,即是「虛」,而所畫之物即為「實」,或者近者為實而遠者為虛,或者主為實賓為虛,都是為了畫面的對比效果。
「虛」能給人以「遷想妙得」之功,所謂「意到筆不到」、「意猶未盡」也正「以虛顯實」的絕妙效果。切忌滿紙筆墨,所畫物象占據一切空白,畫得嚴嚴實實,反而使觀賞者感到閉塞,失去了遐想之餘地。
圖45,在構圖上除兩枝梅花有主輔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塊空白,即是為了求得虛實效果。 疏密:中國畫理中有「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法則。
構圖時應密處密,疏處疏,疏密有致才能節奏生動,平鋪直敘,沒有疏密變化則刻板平淡,觀之乏味。畫梅花,主要是處理好枝幹、花朵、苔點等點、線、面的排列交叉關系。
上圖,前面主體枝幹濃而密,後面輔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系。
畫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布、散點布局。
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洞數攔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畫得顯眼些,某些地方則要隱蔽些。
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
如表現古梅老乾為主的畫面「老乾新姿」,構圖時盡管老乾占據畫面主要位置,但具體著筆時,必須處理好藏露隱現的關系。才能使畫面產生大小粗細、濃淡前後等強烈對比和含蓄多變的藝術效果。
開合:是指畫面構圖的完整統一。門窗有開關,故事有始末,文章有開頭結尾,畫畫同樣有起有結。
有的畫使人感到沒畫完,這就是沒有合好。如畫一條龍,畫龍身為「開」,點睛則為「合」,畫龍不點睛,則是死龍。
畫梅花也如此,只圈點花瓣而不點花心,猶如畫龍不。
國畫梅花的畫法…枝乾的畫法技巧?
國畫梅花的畫法: 1、用木炭條輕輕將梅的枝幹勾畫出來,小枝和花朵不用勾,以免落墨時放不開筆。
2、用中墨偏乾的筆,勾、皴、擦,中側鋒並用,畫出梅的老乾。注意線的粗、細、長、短變化。
3、用重墨中側鋒並用,畫出梅梢和結頂的枝幹。粗筆要穩健,細筆要靈活。
小枝的穿插要留有空白、花眼,注意疏密關系。 4、用淡墨圈勾花朵,先從老乾和主幹穿插處畫起。
注意聚散、繁簡、多少。枝幹穿插繁處花較多,旁梢、結頂處花少。
5、用焦墨點出花萼,花須及花葯。待干後,在作品的背面用白粉渲染花朵。
然後以淡墨點染花朵根部,在畫雲托月的效果。 。
怎樣畫好國畫中梅花的枝幹?
國畫梅畫枝幹畫法:
(一)國畫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國畫梅花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
(二)潑墨法潑墨法畫國畫梅花枝幹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
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國畫梅花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以上介紹的就是如何畫好梅花。
梅花枝幹怎麼畫
平常要多觀察畫家的畫,要動腦筋。
還要多看梅花的實物。要了解它的習性。
多觀察,你就能畫好了。 第一步是出枝。
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
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
無論那種方法,枝乾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
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
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
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
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
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干澀、刻板。
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梅花的構圖 構圖,在中國畫的傳統理論中稱作「經營位置」,也就是畫面的布局。
這是在理解了花卉的生長規律、結構特徵、並懂得了基本造型方法和筆墨要求後,進入摹寫或創作時,必然會碰到的問題。同樣是一種花卉,為什麼有素養的畫家入畫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初學者則難以做到,除筆墨技巧外,畫面的總體布局,即構圖的合理與否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筆墨、形體和構圖是畫好一幅畫的主要技法要素。 中國花卉或花鳥畫的構圖,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一是處理畫面的具體手法或方式,如「S」形構圖,半環形構圖,縱橫交叉構圖等。二是掌握畫面布局中美的法則,如主輔、虛實、疏密、聚散、藏露、開合、呼應等。
初學畫梅,掌握幾種具體的構圖形式是必要的,但根本上是要理解和掌握構圖規律,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才能千變萬化,得心應手,現分別簡述之。
主輔: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
布局時力求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行虛些。左圖前面一枝梅為主,後為賓。
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
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 具體運用時,也有用反襯的手法。
即把矮小次要的置於前面,主體置於後面。可視構圖需要和表現手法而定。
虛實:一幅畫,總體布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系。
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花鳥畫一般不畫背景,留出大塊空白,即是「虛」,而所畫之物即為「實」,或者近者為實而遠者為虛,或者主為實賓為虛,都是為了畫面的對比效果。
「虛」能給人以「遷想妙得」之功,所謂「意到筆不到」、「意猶未盡」也正「以虛顯實」的絕妙效果。切忌滿紙筆墨,所畫物象占據一切空白,畫得嚴嚴實實,反而使觀賞者感到閉塞,失去了遐想之餘地。
圖45,在構圖上除兩枝梅花有主輔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塊空白,即是為了求得虛實效果。 疏密:中國畫理中有「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法則。
構圖時應密處密,疏處疏,疏密有致才能節奏生動,平鋪直敘,沒有疏密變化則刻板平淡,觀之乏味。畫梅花,主要是處理好枝幹、花朵、苔點等點、線、面的排列交叉關系。
上圖,前面主體枝幹濃而密,後面輔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系。
畫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布、散點布局。
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畫得顯眼些,某些地方則要隱蔽些。
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
如表現古梅老乾為主的畫面「老乾新姿」,構圖時盡管老乾占據畫面主要位置,但具體著筆時,必須處理好藏露隱現的關系。才能使畫面產生大小粗細、濃淡前後等強烈對比和含蓄多變的藝術效果。
開合:是指畫面構圖的完整統一。門窗有開關,故事有始末,文章有開頭結尾,畫畫同樣有起有結。
有的畫使人感到沒畫完,這就是沒有合好。如畫一條龍,畫龍身為「開」,點睛則為「合」,畫龍不點睛,則是死龍。
畫梅花也如此,只圈點花瓣而不點花心,猶。
怎樣畫好國畫中梅花的枝幹?
國畫梅畫枝幹畫法: (一)國畫梅花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
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
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國畫梅花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
(二)潑墨法潑墨法畫國畫梅花枝幹時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 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
國畫梅花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以上介紹的就是如何畫好梅花。
梅花怎麼畫毛筆畫 圖
第一步是出枝。
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
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
無論那種方法,枝乾的穿插交錯、疏密關系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
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
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
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梅花怎麼畫簡單的圖片
首先要有一個大體的構思:右下方畫一石,梅之主幹由左向右上斜出。
1、以斗筆或較大毛筆先蘸水,再蘸中墨以較快的速度畫石,適當加皴,不宜多。2、再以大蘭竹蘸水後,筆尖蘸濃墨,先畫主要樹枝的枝頭,適當分叉,逐漸向下畫,注意節奏和速度,越畫水分和墨越少、越干,在這時畫主要枝乾的最粗部分,以較干淡之中墨邊畫邊皴出木本樹干老皮之質感。
視情況可加輪廓線,並隨手點出些苔點。 大枝幹旁一般輔以中小樹枝,主幹較淡,那麼,這小枝可適當加重,在靠近石處,右上角處,可令枝斷開留出花的位置。
畫枝幹是極重要的一步。枝條要園勁,要用中鋒。
畫到粗干時,墨變淡、變干,邊畫邊皴,這時則多用側鋒。加皴時可在主幹的側下部多用一些,這樣也增加了樹乾的明暗和立體感,這通過後來的渲染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3、以較小的毛筆鉤花,蘸淡墨。一般每個花瓣兩筆鉤成,骨朵也用兩筆構成,之所以兩筆主要是要放慢速度、筆筆到位、避免草草。
鉤花時注意多畫些未開半開者,全開的要少些。並且切時注意花之向背、疏密。
枝有疏密,花更要有疏密。在畫的過程中體會「密不通風、疏可走馬。」
枝疏處花可疏,枝密處花可密;有時也可處理成枝疏處花密,枝密處花疏。4、剔蕊點萼。
因為開始考慮時要畫的是白梅花,白梅也應令其有色彩感。我便請大家用曙紅加墨,可先剔蕊。
畫蕊時要挺住手腕,線要細挺剛勁,不能粗、不能弱、不能洇,每一根線都要氣貫始終,功力到位,因為這是最能體現梅花精神的地方。畫完花蕊以後,點花粉,不要拘泥於每絲一點,蕊絲相對整齊,粉點要園潤靈動。
緊接著仍用曙紅加墨點萼,骨朵的方向全靠萼來表現和襯托。點萼更要干凈利落,絕不能拖泥帶水。
在點萼的同時,視花密處之情況可適當增加少許小嫩枝,這與先畫好的枝相比有了色彩的差別,也可使密處更密。疏處更顯明朗。
5、為了增加畫面的生機,可點綴上幾只麻雀。這幅作品我們在左下粗枝幹上蹲著一隻,石之左面地上站兩只。
麻雀很簡單,也好畫,處理好了整個畫面便顯得生氣勃勃。畫時先用赭石加墨點出頭頂,三隻的一次都點上。
下面的兩只可畫一正面一略側,略側者一邊用較重的赭墨畫出翅,甚至露出微翹的尾羽。接下來用另一支筆蘸濃墨鉤畫出嘴、眼,再用淡赭墨分兩筆畫出鳥之腹部,兩筆一定要相對畫出。
這時可以稍等,待半干後可在肩頭加黑點,下巴加黑點,並用墨畫出微側者之翅羽,用濃墨畫出麻雀之腿、爪,其腿爪一定要畫的勁挺尖利。也可光畫腿不畫爪子,像是站在雪地里(這當然還要作一些處理),我們這幅就先不畫爪子。
6、現在枝幹、花朵、萼、蕊等都已經干透了,下面可作一些簡單的渲染。首先用畫麻雀剩餘的淡赭墨染一下梅花枝幹,不管枝幹是濃墨畫的還是淡墨的,全部用淡赭墨重畫一遍,這樣更顯其質感。
用淡墨加石綠染石,可以基本平塗。上部可略淡,下部可略深。
仍用這個色將花朵的周圍作一些點染,不可洇入花內,這樣可使白花更顯潔白。這是畫白梅的方法之一,還可有多種表現白梅的方法,這會在今後逐步學到。
仍用這個顏色在地面上點幾個大小不等的點子,像是開始溶化的春雪、小鳥在結伴覓食。接著在左上部用此色畫出一叢竹葉,作這幅畫中梅花的陪襯。
裝飾畫梅花的畫法
梅的種類很多,江南多紅梅,北方無紅梅,僅見黃梅和蠟梅。畫梅的表現方法也不同,有圈梅、墨梅、紅梅、粉梅、白梅、赭梅、黃梅、綠梅之分。畫梅以圈花最難,論者以為數十年尚未能入格。圈花用筆要似圓非圓,似方非方,大小相襯,前後左右攢聚。圈瓣之外,又須研究破蕊法。畫梅要注意蕊、萼、須、英。畫時用渴筆圈瓣,以淡墨畫須,以深墨點英。畫蕊時須視花之反正欹仰來斟酌點蕊方向。花須不宜太多,五七筆就行,點英可超出五七點,但不能太多,太多則亂。一般畫「野梅」,只畫花須,不點英。墨梅亦可純用深墨畫蕊萼,亦可用渴筆點椒。
畫梅構圖宜用出紙法,長卷更應用散點透視法。梅枝布局,要注意空白,有時虛一段紙,憑空出干,反倒有不盡意處,若枝幹處處到邊,亦不能說明完整。梅干有粗有細,粗干可用大羊毫刷出,或數筆一起運用。老乾多在後,宜用淡墨,細干在前,宜用較深墨,畫枝用淡墨。干枝陰處可用深墨破,苔點隨筆而上。點苔或點萼時應點在枝幹上,但又要稍稍離開枝幹,又須看起來是長在枝幹上,不是憑空脫離。古人論畫梅枝幹有「女」字、「之」字、「戈」字、「叢」字之分。畫枝要求勁挺有力,又須注意平出而忌勻稱,中鋒韌筆,渴焦兼施,濃淡暈染。運筆須用腕力和臂力,始能表現其傲霜凌雪之神。 如果您需要專業的裝飾畫設計,可以到一品威客網發布徵集任務,百萬專業威客給您最好的設計服務。
㈨ 畫梅花枝乾的畫法技巧
梅花枝乾的畫法技巧如下:
1、先畫主枝定大勢,再寫輔枝,破枝構成大局,再發細枝,枝枝相隨,掘或中鋒側鋒順行逆回,隨勢自然,從粗到細,從濕到干,從濃到淡,從無到有,渾然天成。
2、行筆過程中出現的散鋒與枯筆,認真駕馭,順其自然,相輔相成,韻味恰到。
3、干枝宜圓不宜扁,宜蒼不宜光,宜重不宜輕,又不可直泄無波少頓挫缺筆意。近枝新枝宜重宜繁,遠枝老枝宜淡鬧游宜簡。新枝尤為著意挺勁濃健「精氣飽滿」。
4、寫枝氣宜連貫隨大勢,枝的粗細、長短、曲直、縱橫、倚斜、疏密、聚散、穿插、相交、相搭、相錯變化與編織有序,似樹干投影平面,著意分割空白之大小、形狀、虛實、相互連通呼應,有情著意於虛,境界才高。
5、干斷意連,為前花留出空白,筆勢不順即停,筆欲敗也即停,斷而再續均可為留白補花,化險為夷轉敗為奇。
6、老乾有許多斷液散銷枝骨刺,中鋒濃墨直點,鋒露有尖長點皆在枝幹同一側不可將動起來點破點碎而失整體感,點子的形狀、點子的大小、位置、點子的疏密聚散及形式,皆隨畫意。
㈩ 梅花枝乾的畫法
梅花枝乾的畫法:
工具/原料:毛筆、紙、水彩
1、首先把毛筆傾斜畫梅花樹最粗的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