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如玉
㈠ 古詩鑒賞文天祥的《梅》 梅花耐寒白如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風紅更黃。若為司花示薄罰,到底不能磨滅香
(1)寫出備念梅花耐寒、白、獨立嚴寒、堅貞不屈的特點
(2)句意是「到最後還是不能磨滅仿源困它的香味」,寫出了梅花的擁有一身傲骨裂跡,表達了作者決心到死也堅貞不屈的思想感情
㈡ 姜夔《疏影》全詞翻譯賞析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詠梅名作。描寫黃昏賞梅及由此引發的種種聯想和感慨。《疏影》與《暗香》同是寫梅花,但《暗香》全詞圍繞詞人心跡展開,《疏影》則淡化了個人色彩,以與梅花相關的一系列典故,構成意脈相連、寓意遙深、自成逸趣情致。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姜夔《疏影》全詞翻譯賞析,希望能幫到大家!
疏影
姜夔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注釋】
①苔枝綴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綴滿枝頭。苔枝:指苔蘚的梅枝。范成大《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的古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
②有翠禽:翠色羽的小鳥。。舊題柳宗元《龍城錄》載,隋代趙師俠游羅浮山,夜夢與一素妝女子共飯,女子芳香龔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殷堯藩《友人山中梅花》詩:「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吳潛《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
③客里相逢:指作客時與梅相遇。西漢元帝時遠嫁匈奴和親。
④無言: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⑤昭君四: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雨,環佩空歸夜月魂。」王建《塞上詠梅》詩:「天山路邊在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徵人誰系馬?」
⑥胡沙:指沙漠。
⑦佩環:即環佩玉飾。
⑧猶記:《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事》雲:"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蛾綠:指眉毛。
⑨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武帝小時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⑩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⑾小窗橫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陳與義《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此翻用其意。
【譯文】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譯文二】
披滿綠苔的梅枝上點點梅花綴玉,有一對羽毛翠綠的小鳥,相依相偎在枝上同眠同宿。而今我在異鄉又與梅花相逢,只見她站在黃昏中的籬牆邊,默默無言倚著修長的翠竹。當年王昭君出塞不習慣大漠飛沙,常常暗自思念江南江北的山青水綠。想必是她的幽魂戴著佩環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幽香孤獨。
還記得壽陽宮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熟睡中,梅花飛落她蛾眉,梅花妝從此傳出。不要像無情的春風,毫不憐惜梅花的嬌嫩輕盈,而應早早為她安排金屋。春風還把梅花吹落江中,更可恨那悲哀的《梅花落》古曲。梅花凋落後再尋她的幽香,梅花已進入了小窗橫掛的畫幅。
【評點】
本篇是又一篇詠梅名作。全詞鋪排歷史典故,化煉杜甫詩意,以王昭君、阿嬌、壽陽公主、羅浮仙女及杜詩中的佳人共五位美女為喻,來描繪梅花的絕艷幽姿,表現梅花高雅品格。用事雖多,但熔鑄絕妙,空靈自如。
上片寫梅花的形態和品格。「苔枝」三句,寫一株古老的梅樹,披滿綠苔的梅枝上綴著點點梅花,有一對羽毛翠綠的小鳥,相依在枝上同眠。此處用的是羅浮仙女的典故。「客里」三句,化用杜詩《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詞人以杜詩中的佳人比喻梅花,顯示了它超凡脫俗的高潔品格。後五句贊美了梅花的靈魂,意思是昭君的英魂化作了梅花,所以梅花既有風華絕代的妝容,更有與祖國榮辱與共的美好內心。
下片前三句寫梅花的行為,即美化和妝扮女子。此處用壽陽公主的典故。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曾在含章殿檐下睡著,梅花落在她的額頭上,竟生成五朵花,擦不掉。後宮女們爭相效仿,形成「梅花妝」。「莫似」三句寫詞人對梅花的憐惜之情,用漢武帝「金屋藏嬌」的典故。漢武帝劉徹曾言:「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阿嬌是劉徹姑母館陶長公主之女。末幾句寫梅花的遭遇,抒發了詞人的惜花之情。
【賞析】
這首詞為《暗香》的'姊妹篇。上闋開頭三句,寫梅花的風姿,以翠鳥陪襯,對比鮮明。「客里」三句,言梅花寂寞,正見出詞人黃昏賞梅時的心境。「昭君」五句,以梅花比人,神情兼備。下闋開頭三句,寫花之戀人。「莫似」三句,正面點出惜花之情。「還教」以下,寫梅之飄落,流露出無限悵怨。
本篇是作者又一篇詠梅名作。描寫黃昏賞梅及由此引發的種種聯想和感慨。《疏影》與《暗香》同是寫梅花,但《暗香》全詞圍繞詞人心跡展開,《疏影》則淡化了個人色彩,以與梅花相關的一系列典故,構成意脈相連、寓意遙深、自成逸趣情致。
起六句寫梅花之貌,標其孤傲高格之美,別具情思。"昭君"四句,以昭君的典故,寫梅花之"幽獨"。接著用壽陽公主故事,喻今昔變化。"莫似"三句表護花心情,然而終於被春風吹落,沉痛之感溢於言表。歷來學者多以身世之感解釋《暗香》,以家國之恨解釋《疏影》。
《暗香》重點是對往昔的追憶,而《疏影》則集中描繪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託作者對青春、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疏影》一篇,筆法極為奇特,連續鋪排五個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來比喻映襯梅花,從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遺貌取神」的筆法來又高出了一層。
上片寫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綴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繪了一株古老的梅樹,樹上綴滿晶瑩如玉的梅花,與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長有苔蘚的梅枝。綴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綴滿枝頭。這三句用了一個典故。
講的是隋代趙師雄在羅浮山遇仙女的神話故事,見於曾慥《類說》所引《異人錄》略謂:隋開皇年間,趙師雄調伍廣東羅浮,行經羅浮山,日暮時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與之對酌,又有一綠衣童子歌舞助興,「師雄醉寐,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東方已白,起視大梅花樹上有翠羽剌嘈相顧,月落參橫,惆悵而已。」
原來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綠衣童子大亮以後就化為梅樹枝頭的「翠禽」了。作者用這個典故,入筆很俏,只用「翠禽」略略點出。讀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綴玉」亦可描摹羅浮女神的風致情態,「枝上同宿」也是敘趙師雄的神仙奇遇。姜夔愛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雲:「謾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這個典故,使得梅花與羅浮神女融為一體,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層迷離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轉向孤獨,於是引出第二個典故——詩人杜甫筆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詩,其首尾雲:「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這位佳人,是詩人理想中的藝術形象,姜夔用來比喻梅花,以顯示它的品性高潔,絕俗超塵,寧肯孤芳自賞而絕不同流合污。北宋詞人曹組《驀山溪》詠梅詞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蘇詩和杜詩的典故。詩詞用典,都要經過作者的重新組合與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這個藝術形象之前,先寫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帶上了一種漂泊風塵的知遇情調,又寫了「籬角黃昏」一句,這是與梅花非常相稱的環境背景,透露了一點冷落與遲暮的感嘆,顯示了梅花的高潔品格。
「昭君」至上片結句是詞中重點,寫梅花的靈魂。意謂:梅花原來是昭君的英魂所化,她不僅有絕代佳人之美容,而且更有始終榮辱於祖國的美好心靈。這幾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構思,主要是參照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像,強調昭君「但暗憶江南江北」,用思國懷鄉把她的怨恨具體化了:「環佩空歸」一句也得到了發揮,說昭君的月夜歸魂「化作此花幽獨」,化為了幽獨的梅花。為昭君的魂靈找到了歸宿,這對同情她的遭遇的人們是一種慰藉;同時,把她的哀怨身世賦予梅花,又給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風致。
換頭三句推開一筆,說明梅花不僅有美的容貌,美的靈魂,而且還有美的行為——美化和妝扮婦女。
用的是壽陽公主的典故。蛾,形容眉毛的細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太平御覽》引《雜五行書》雲:「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猶記深宮舊事」一句綰合兩個典故,王昭君入宮久不見幸,積悲怨,乃請行,遠嫁匈奴,也是「深宮舊事」,「猶記」二字一轉,就引出「梅花妝」的故事來了。「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寫出了公主的嬌憨之態,也寫出了梅花隨風飄落時的輕盈的樣子。這個典故帶來了一股活潑鬆快的情調,使全詞的氣氛得到了一點調劑。
最後一個典故是漢武帝「金屋藏嬌」事,《漢武故事》載,漢武帝劉徹幼時曾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這三句由梅花的飄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進而聯想到護花的措施。這與上片「昭君」等句遙相綰合,是全詞的題旨所在。「莫似春風,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喚,「早與安排金屋」,更是熱切的希望。可是到頭來,「還教一片隨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無護花之力,梅花終於又一次凋零了。
五個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歷史人物、傳奇神話、文學形象;她們的身分地位各有不同,有神靈、有鬼魂,有富貴、有寒素,有得寵、有失意;在敘述描寫上也有繁有簡、有重點有映帶,而其間的銜接與轉換更是緊密而貼切。
「卻又怨、玉龍哀曲」,可以看作是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故玉龍即玉笛。李白詩雲:「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當是《梅花落》那支古代曲子。這是從音樂這一側面來申明愛護梅花的重要性。再有,這兒的「玉龍」是與前篇的「梅邊吹笛」相呼應的,臨近收拍,作者著力使《疏影》的結尾與《暗香》的開頭相呼應,顯然是為了形成一種前勾後連之勢,以便讓他所獨創的這種「連環體」在結構上完整起來。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又從繪畫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題。《疏影》最後一句的「小窗橫幅」應該是與《暗香》的開頭一句「舊時月色」相呼應的,那麼,「小窗橫幅」就既可解釋為圖畫又可解釋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紙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種「天然圖畫」,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現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的遭遇,寄託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嘆,表現了對美好事物應及時愛護的思想。
姜夔作《暗香》、《疏影》詞,的確是「自立新意」,新在何處?在於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傳統寫法,不再是單線的、平面的描摹刻畫,而是攝取事物的神理創造出了多線條、多層次、富有立體感的藝術境界和性靈化、人格化的藝術形象。作者調動眾多素材,大量採用典故,有實有虛、有比喻有象徵,進行縱橫交錯的描寫;支撐起時間、空間的廣闊范圍,使過去和現在、此處和彼地能夠靈活地、跳躍地進行穿插;以詠物為線索,以抒情為核心,把寫景、敘事、說理交織在一起,並且用顏色、聲音、動態作渲染描摹,並且多用領字起到化虛為實的作用,這樣,姜夔就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傳神寫照。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出自北宋詩人林逋的七律《山園小梅》,原詩為「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這兩句詩極為傳神地描繪了黃昏月光下山園小池邊的梅花的神態意象:山園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黃昏的朦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遠,作者並沒直寫梅,而是通過池中的梅花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梅花清幽的「暗香」,然而梅枝與梅影相映,朦朧的月色與淡淡的幽香相襯,動與靜,視覺與嗅覺,共同營造了一個迷人的意境。 「疏影」、「暗香」這兩個新穎的意象,鮮明又微妙地表現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閑靜的氣質風韻。由於這兩句詩極佳地捕捉並傳達出梅花之魂,所以成為梅的代名詞,成為歷代詩人詠梅詩中最膾炙人口的佳句。稍後時期的著名詞人姜夔詠梅的兩首著名自度曲牌的詞,即以《暗香》《疏影》為調名。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梅》詩寫道:「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他認為林逋把唐人齊己「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等前人寫梅的詩全壓倒了。
㈢ 早梅 張謂 中梅花比作「白玉條」,意在表現
意在表現梅花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
㈣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用的是哪個典故
你好!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出自宋朝詩人姜夔的作品《疏影·苔枝綴玉》。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從繪畫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題。《疏影》最後一句的「小窗橫幅」應該是與《暗香》的開頭一句「舊時月色」相呼應的,那麼,「小窗橫幅」就既可解釋為圖畫又可解釋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紙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種「天然圖畫」,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現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靈魂,梅花吵冊的遭遇,寄託了作者身世飄零的感嘆,表現了對美好事物應及時愛護的思想。
其古詩全文如下: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注釋:
1.「猶記」三句:用壽陽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細長;綠,眉毛的青綠顏色。《太平御覽》引《雜五行書》雲:「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2.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漢武帝劉徹幼時曾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這里借指梅花。
3.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喚擾》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樂曲,聽了使人悲傷。唐皮日休《夜會問答》說聽《梅花落》曲「三奏未終頭已白」,可見一斑。故曰「玉龍哀曲」。
4.恁時:那時候。南唐馮延巳《憶江南》詞:「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5.小窗橫幅:晚唐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陳與義《水墨梅》詩:和碰旦「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此翻用其意。翻譯: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希望對對你有幫助。
㈤ 梅的50種雅稱
梅花的雅稱有非常多,常見的有暗香、百花魁、玉梅、疏影、臘花等,這些雅稱大多來自古代詩人的詩詞中,把梅花描繪得十分美麗動人,給予梅花非常高的評價與肯定,受到許多人的沿用,雖然有些稱呼不常用,但它依舊能夠代表梅花。
50種梅的雅稱
1、暗香
柳宗元在《早梅》中早就寫到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這句詩里的寒英指的就是梅花,並且寒英這個稱呼就是取自柳宗元的這句詩中,這個稱呼被沿用了非常之久。
47、寒梅
這個稱呼也非常通俗易懂,寒冷的冬天盛開的梅花簡稱為寒梅,寒梅這個叫法很多地方至今都在沿用,古代就有二月寒梅開滿枝,素心寧與艷陽期形容梅花的絕美詩句
48、國香
原本國香是用來稱呼蘭花的,後來才借著國香來形容很多花卉,其中梅花也不例外,用來形容梅花可以想到梅花的香味,這是一種非常令人陶醉的花香。
49、第一香
第一香用在梅花的身上一點也不過分,在冬天夾雜著冷空氣讓整個環境都變得幽香,陸游曾經寫到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領人間第一香這裡面的第一香就是說的梅花。
50、冰魂
冰魂是梅花的一種別稱,意思是說其冰清玉潔,是冬天裡的靈魂,給予梅花非常高的評價與肯定,蘇軾說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這裡面的冰魂就是梅花。
㈥ 文天祥的梅 翻譯!!!!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風紅更黃。 若為司花示薄罰,到底不能磨滅香。
文天祥寫得這個詩歌描寫的是臘梅,可以這么來理解:
梅花能忍耐寒冬的嚴寒開放得如白玉一般潔白晶瑩,在春風干涉前,它已經開得紅里呆著黃了,如果說這是司花神的略微懲罰,終究還是不能磨滅它的香味
㈦ 梅花北雪人如玉詩句
《飄雪紛飛》
梅花如雪人如玉,
一洌輪世辯前清癯體寒香。
欲把心事臘灶肢付明月,
隨風潛入飛魚坊。
㈧ 《疏影》翻譯及賞析
導語:《疏影》是一首梅花的贊歌,又是一首梅花的詠嘆調。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疏影》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
疏影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①,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②。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③。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④。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⑤。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⑥。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⑦。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⑧。
注釋
①苔枝綴玉: 范成大 《梅譜》說紹興、吳興一帶的古梅「苔須垂於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 周密 《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種,宜興張公洞者,苔蘚甚厚,花極香。一種出越土,苔如綠絲,長尺余。」
②有翠禽二句:用羅浮之夢典故。舊題 柳宗元 《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夜夢與一素妝女子共飯,女子芳香襲人。又有一綠衣童子,笑歌歡舞。趙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樹下,樹上有翠鳥歡鳴,見「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 殷堯藩 《友人山中梅花》詩:「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 吳潛 《疏影》詞:「閑想羅浮舊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綠。」
③無言句: 杜甫 《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④昭君四句: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雨,環佩空歸夜月魂。」 王建 《塞上詠梅》詩:「天山路邊在株梅,年年花發黃雲下。昭君已沒漢使回,前後徵人誰系馬?」
⑤猶記三名:用壽陽公主事。
⑥安排金屋:《漢武故事》載武帝小時對姑母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
⑦玉龍哀曲:馬融《長笛賦》:「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玉龍,即玉笛。 李白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⑧小窗橫幅:晚唐 崔櫓 《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 陳與義 《水墨梅》詩:「睛窗畫出橫斜枝,絕勝前村夜雪時。」此翻用其意。
譯文
苔梅的枝梢綴著梅花,如玉晶瑩,兩只小小的翠鳥兒,棲宿在梅花叢。在客旅他鄉時見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陽斜映籬笆的'黃昏中,默默孤獨,倚著修長的翠竹。就像王昭君遠嫁匈奴,不習慣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懷念著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著叮咚環佩,趁著月夜歸來,化作了梅花的一縷幽魂,縹緲、孤獨。
我還記得壽陽宮中的舊事,壽陽公主正在春夢里,飛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際。不要像無情的春風,不管梅花如此美麗清香,依舊將她風吹雨打去。應該早早給她安排金屋,讓她有一個好的歸宿。但這只是白費心意,她還是一片片地隨波流去。又要進而釕玉笛吹奏出哀怨的樂曲。等那時,想要再去尋找梅的幽香,所見到的是一枝梅花,獨立飄香。
題解
作於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是年冬,作者造訪范成大,應主人之請而譜新聲。夔自度《暗香》與《疏影》以詠梅花,實系感傷身世,抒發鬱郁不平之情。
賞析
這是一首梅花的贊歌,又是一首梅花的詠嘆調。詞中先繪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現了她那孤芳自賞的清姿和高潔情懷,再化用杜甫、王建詩意,把遠稼異域不能生還漢邦的昭君故事神話化,將眷戀故國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獨之魂合而為一,帶有極深的悲劇意味,境界又極凄美。下片則眼前梅花盛開推想其飄落之時,用壽陽公主及陳阿嬌事,寓無限憐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樂曲,加深悵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盡,唯余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語意沉痛。全詞用事雖多,但熔鑄絕妙,運氣空靈,變化虛實,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虛字,曲折動盪,搖曳多姿。 張炎 極口稱道本詞及《暗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詞源》)。許多詞評家認為此篇寄託了徽、欽二帝北狩之悲但卻很難指實。力主抗敵的愛國大臣吳潛與 姜夔 曾有交誼,姜去世後,吳潛曾次韻《暗香》、《疏影》二詞,卻並無一字明寫或暗寓感傷二帝之意,亦或佐證。
㈨ 早梅在什麼時節綻放於什麼
早梅在(早春)時節綻放於(枝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早春時節,迎著料峭的寒風,有一樹虧彎漏梅花,潔白如玉,伸出長長的枝條。這樹梅花遠離村邊的小路,依傍著小溪上的木橋邊。不知道,梅花因為緊挨著小溪所以最先開花。還以為是經歷了一個冬天,樹上的雪還沒有消融。
梅花是孤傲的,它不喜歡展示在大眾之下,遠離道路,長在清清的溪水旁。在鬧察初春的寒風中,靜靜地綻放。純凈的白色,是雪的顏色,更是梅花的風格。銷爛
㈩ 梅花的詩詞梅花的詩詞是什麼
梅花的詩詞有:《梅園探梅·梅花可感我知音》《梅花醉夢·紙帳梅花醉夢間》陪臘汪。
梅花的詩詞有:《絕句梅花·梅如玉磬百花依》《一剪梅·題天梅「萬樹梅花繞一廬」卷子》。拼音是:méihuā。注音是:ㄇㄟ_ㄏㄨㄚ。詞性是:名詞。結構是:梅(左右結構)花(上下結構)。
梅花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梅花méihuā。(1)梅樹的花。(2)〈方〉臘梅。(3)梅花形的。
二、引證解釋
⒈梅樹的花。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顏色。是有名的觀賞蘆仔植物。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六》:「杜鵑竹里鳴,梅花落滿道。」唐駱賓王《西行別東台詳正學士》詩:「上苑梅花早,御溝楊柳新。」楊朔《茶花賦》:「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硃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⒉雪花名色的一種。因形似梅局宏花,故稱。引《水滸傳》第九三回:「這雪有數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齣。」⒊指梅花紙帳。參見「梅花紙帳」。引元謝宗可《紙帳》詩:「清懸四壁剡溪霜,高卧梅花月半_。」⒋《梅花落》的省稱。參見「梅花落」。引唐李白《觀胡人吹笛》詩:「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宋徽宗《眼兒媚》詞:「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四:「_聲漸罷,又戍樓寒角奏《梅花》。」⒌揚州梅花嶺的省稱。參見「梅花嶺」。引清趙翼《葉保堂明經多購抄本異書偶有感觸輒韻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梅花土亦香。」自註:「葬梅花嶺。」⒍撲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引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
三、國語詞典
梅樹的花。花五瓣,色白或紅,臘月開花者稱臘梅,早春開花者稱春梅。因其堅貞耐寒,我國以其為國花。詞語翻譯英語plumblossom,clubs_(asuitincardgames)_,wintersweet(dialect)_德語Pflaumenblüte(S,Bio)_,Schwarz,Kreuz,Trèfle,Club(Spielkarte)_(S)_法語fleurprunier
關於梅花的詩句
梅花落盡已青梅梅花集里識真梅梅花樹下梅花石
關於梅花的單詞
club
關於梅花的成語
止渴思梅梅花海鶻_梅之年止渴之梅望梅止渴鹽梅之寄梅妻鶴子鶴子梅妻
關於梅花的詞語
鹽梅之寄調劑鹽梅驛寄梅花止渴思梅望梅閣老驛路梅花_梅之年梅妻鶴子望梅止渴止渴之梅
關於梅花的造句
1、梅花只有容忍了冬日的寒冷,才能綻放出耀眼的美麗。
2、梅花傲雪開放,節操高潔。
3、梅花非常美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別具一格。
4、你怎麼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綻開的梅花?這完全是兩碼事,你簡直是在刻畫無鹽。
5、倘若沒有梅花那雪中傲立的骨氣,那冬日只剩下了無生機的白色。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梅花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