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篆字典
① 雙手書法的雙手書法唱梅派-廖鵬
廖鵬,1989年出生於梨園世家,由於受祖父熏陶,從小愛好吹拉彈唱、書畫,六歲登台獻藝譽為「六歲紅」。雙手揮筆左右齊寫,為吳橋雜技大世界八大怪之一絕。
最能體現吳橋江湖橘虛文化城中「文化」二字的,是廖鵬這個男孩子,生得十分秀氣,長得象個小姑娘。據說他能唱五個劇種的戲,並且在他一口京腔洋韻的同時,還能用雙手同時揮毫潑墨寫就一副洋洋灑灑的書法作品。
他還有拿手的畫竹表演,他年齡雖小,一招一式卻頗有大家風范,走台步,亮相一招一式,加上意味悠長的二胡聲十分令人陶醉,令人無限感慨加佩服。 廖鵬6歲登台,擅長雙手書畫,演圓豎燃唱的評劇「人面桃花」、河北梆子「鍾馗」和梅派京劇令人叫絕,人送綽號「六歲紅」。更令人驚奇的是兩手會寫梅花篆字,字體灑脫自如,正如其本人。而那一揮而就,更讓人欽佩。
廖鵬2001年參加「法國蒙彼利纖告埃藝術家之春」藝術節,2004年《中華書畫寶典》徵稿活動中《冬雪》作品榮獲銀獎,2005年4月25日被邀請到北京參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筆會,一幅《墨竹圖》受到將軍及書畫名家稱贊並入其書。
2005年7月20日廖鵬應邀去大連參加「紀念徐悲鴻大師誕辰110周年書畫家筆會」,並和100多位著名書畫家同場書畫,作品為《荷花》、《鵬程萬里》、《耄耋長壽》。
② 王洪軍的主要成就
其繪畫作品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並多次在海內外參展,「獲一等獎、榮譽金獎、三等獎、創作獎.曾參加紀念劉少奇、周恩來百年大展,部分作品被美術倌、文化局、書畫院、日本、美國、法國、英國、香港、蒙古、泰國、馬來西亞、澳門、中國的人民大會堂等收藏,並輯入《國際墨海精英精品集》、《世界世紀華人書畫家年鑒》、《當代名人藝術大典》、《世界世紀藝術家傳略》、〈海內外書畫縱橫人物錄〉、〈97、98、99、2000、2001年書畫家真跡博覽大典〉、〈中國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中國當代文化藝術名人〉等一百二十部精品大典,97年8月18日,應文化部邀請夫婦倆光榮的出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00年6月24日,應文化部邀請夫婦倆再一次出席了「2000年當代中國精神座談會」。此次盛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台國賓館召開,與國家領導人合影留念,並受到李瑞環、馬文瑞、馬萬琪、劉藝、包明德、曹燦、李燕傑、田展林等人的題詞、鼓勵。
2000年6月28日編入《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7月被郭煌藝術研究院吸收為會員,其作品被研究院美術館收藏,8月列入〈中國文化名人大寫真〉美術家卷,9月經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品質部認定評審已加入ISC2000、2001、2002、2003年藝術品質價值評審網路體系,中國文化部首選入網書畫家之一。2001年被中國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質部評為等級三級證書,編號S11014評審價值3000元/㎡,同年載入中國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並在柳眩藝術報刊登發表藝術作品,2003年7月獲中華國寶獎,列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中華魂」書畫集等多家大型集典,2004年載入《中國共產黨人格言選集》、《中華傑出人物》,
2005年載入中央文獻出版社的《強國豐碑》、紀念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中榮獲全國三等獎,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展出,並載入史冊其作品被大會堂收藏,並多次受國家級大型活動的邀請。2006年8月8日被評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在北京創作期間結識了很多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
1996年7月,榮獲全國中和杯二等獎,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榮獲中國人民藝術獎。
1997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
2000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2000年當代中國精神座談會」, 作品在人民大會堂展出榮獲藝術價值認證書,受到李瑞環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題詞
2000年作品編入《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
2000年7月,被郭煌藝術研究院吸收為會員,作品被研究院美術館收藏
2000年8月,列入《中國文化名人大寫真》美術家卷
2000年9月,經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質量部認定評審已加入ISC2000、2001、2002、2003年藝術質量價值評審網路體系,中國文化部首選入網書畫家之一。
2003年獲中華國寶獎,列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中華魂」書畫集
2004年載入《中國共產黨人格言選集》、《中華傑出人物》
2005年榮獲《紀念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展覽全國三等獎,作品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展出並被人民大會堂收藏
2006年8月8日,被評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9年在中歐第九屆友好文化交流活動中,其梅花篆字作品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展出並被收藏,王洪軍榮獲「中歐友好文化特史」和「東方梅中藏字大師」稱號
2009年8月,赴港澳出席香港回歸12周年,澳門回歸10周年紀念活動,其作品由香港和澳門美術館收藏
2009年10月,榮獲「世界百位傑出藝術名家」稱號
2010年5月,作品在上海世博會展出並收藏
2011年2月,被聘為台北故宮書畫院終身客座教授
2011年10月,赴俄羅斯出席首屆中俄文化交流展,作品在聖彼得堡宮展出並收藏,獲中俄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獎
2011年9月,獲傑出人類貢獻獎,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大師知名藝術家稱號
2011年11月,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獲知識產權保護。專利號碼:ZL201130398400.X;ZL201130398390.X;ZL2011303963.X.
2013年,榮獲中國十大傑出創意大師
2013年7月,榮獲「梅花篆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獎
2013年11月15日做客中央電視台《影響力對話》欄目專題報道
2014年3月,被授予世界文藝功勛人物
2014年4月,接受《世界華人頻道》欄目專訪
2014年5月6日,被中國國家書畫院、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審核評定,特授予「中國藝術大師金爵獎」榮譽稱號
2014年6月8日,在北京舉行「梅花篆字」新聞發布會,成立「梅花篆字」研究會(基金會)
2014年11月16日,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成功之路欄目專訪
2014年10月1日,開始撰寫一部梅花篆字版《新華字典》,約28700字,正在創作中…
2015年8月10日,「梅花篆字」蘇州刺綉版落戶乾隆七下蘇州的本瀆鎮玲瓏銹展廳。
2015年12月受邀美國集郵總公司作品出版「中美建交36周年紀念郵集」
③ 梅花篆字是什麼
如圖:
④ 梅花篆字典哪裡有
還有一個,你去網上搜索一下,有這樣的這點也就可以去圖書館裡面看一下新華書店裡面有沒有。
⑤ 書畫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哪四種植物
書畫中四君子是指梅、蘭、竹、菊四種植物。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花、蘭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
「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其文化寓意為:梅,深披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飢攔,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
竹之七德 :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曰正直。 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曰奮進。 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 竹有花不開,素麵朝天;是曰質朴。 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曰卓爾。 竹雖曰卓爾,卻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曰擔當。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皮跡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菊花經歷風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亮節,因陶淵明採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
⑥ 遠看似花,近看是字!
指梅花篆字。
梅花篆字作為一種書法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一直充滿神秘感。它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利用光學、距離、方位、色彩、水墨等筆法,將花鑲嵌字中,將篆字與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巧奪天工,富有遒勁、淡雅的文化內涵達到「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獨特藝術效果。我國早在商代就曾出現過刻有梅花狀的象形文字,它的代表是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字樣的出土的古陶器殘片,到了漢代,梅花篆書更成為欣賞收藏的佳品。
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將梅花鑲嵌字內,使之天然成為一體,遠看像篆字飛舞,近看似梅花盛開,篆體本來就很難令人讀懂,加上梅花的點綴,便顯得更為生澀難懂,更增加了它蒙朧神秘感。
梅花是傳統的名花,又名「五福花」它象徵著快樂、長壽、順利、和平、吉祥。「梅花篆字」獨樹一幟、自成一體。現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梅花篆字的發展源遠流長。早在商朝時的古陶器上,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在我國出土的商朝殘存的古陶器上,就發現刻有梅花象形文字。到了漢代,梅花篆字已成為人們欣賞收臧的佳品,當時名聲顯赫的著名書法家林和靖曾留下《省躬識誡龐增抗極》的名帖。到了唐朝李世民即位後,在長安出現了「梅花大盜」鬧京都的事件,皇宮中的玉璽被盜,現場留書梅花三朵。案件始終懸而未決,皇帝大怒之下,將全國所有能寫梅花篆字的藝人一律緝拿斬殺,後來家中凡藏有梅花篆字的人為免招殺身之禍,也紛紛舉火焚之。直到元明時期,梅花篆字才重見天日。由於篆字能識辨者本來就不多,加上梅花點綴,就更加生澀難懂了,所以也一直充滿神秘感。
歷史上有關它的記載並不多,大部份都是民間傳說。我國最早的梅花作品,為南北朝張僧繇《詠梅圖》,宋代宋雪岩之《梅花喜神譜》,明代沈襄之《梅譜》,清代「八大山人」、「楊州八怪」乃至近現代吳昌碩、徐悲鴻等大家有歷史可考的是明武宗年間,被人們認為是歷史十大罪人之一的大奸臣劉瑾能用雙手書寫,其他記載要麼出現在民間傳說里,要麼出現小說故事中。評書《楊家將》夜審潘洪一段,就提到過寇準會寫;《三國演義》中也曾提到徐庶的老娘也會寫;國粹京劇《陳三兩爬堂》中的陳三兩也能雙手書寫。而在關於王昭君的傳奇故事中也有漢成帝的皇後許氏,能寫一手漂亮的梅花篆書的記載。此外據說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多才多藝,雙手能寫梅花篆字。
而如今,在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留下的,由元代高文舉書寫的《道德經》碑可能是目前梅花篆書中的典型代表了。
⑦ 春滿人間用梅花篆字怎麼寫
古逗遲代鄭指簡書寫方法中,「間」和「閑」喊褲通用
⑧ ·佛陀世家用梅花篆字怎麼寫
篆字有大篆小篆,用心良苦,我書法字典幫你查了這三個字,點贊?
⑨ 梅花篆體的歷史淵源
早在我國商代就曾出現過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漢代的梅花篆字成為了欣賞收藏佳品,著名書法家林和靖曾留下「省躬識誡龐增抗極」名帖。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在長安出現了「梅花大俠」鬧京都的事件,皇宮玉璽被盜,留書梅花三朵,皇帝大怒下令將所有能寫梅花篆字之人一律緝拿,直至元明時期,楷花篆字才重見天日。到了清末,這種藝術形式又漸漸失傳了。
梅花篆字作為一種古代書法因其生澀難懂,一直充滿了神秘感。正因為如此,在一些小說中,凡涉及到高深莫測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用梅花篆字寫成,這便增加了梅花篆字的神秘色彩。袁洪倫說,歷上有關梅花篆字的記載並不多,大部都是民間傳說,唯一有歷史可考的是明武宗時期,被人們認為是歷史十大罪人之一的大宦官、大奸臣劉瑾能用雙手書寫梅花篆字,其他的記載要麼出現在民間傳說中,要麼出現在小說故事中。評書楊家將中,夜審潘洪一段中曾提到寇準會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曾提到徐庶的老娘會寫;而在關於王昭君的傳奇故事中也有漢成帝的皇後許氏,能寫一手漂亮的梅花篆字的記載;河南地方戲中的陳三兩也能雙手書寫梅花篆字。如今,陝西省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留下的,由元代高文舉書寫的《道德經》碑可能是目前梅花篆字中的典型代表了。從這些記錄可以看出,只有學識非常淵博的人才能認識並寫出梅花篆字。
現狀
在我國,歷史上的「梅花篆字」經歷了商、漢、唐、宋、元、明、清諸朝的風雨沉浮,如今,能寫出梅花篆字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在河南鄭州,就有一位專門研究梅花篆字的民間藝人——袁洪倫。
也正因為書字困難,且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在新加坡、日本、巴西、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受到特殊的禮遇,只要有梅花篆字的收藏,均能被人搶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