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三系
① 梅花的資料
梅花,又成為梅,別名有很多,包括春梅,干枝梅,酸梅,烏梅,是一種 薔薇科杏專屬的小屬喬木植物,也是一種稀生的灌木,梅花的樹皮呈淺灰色和帶綠色且樹面平滑,小枝上面為綠色並且光滑無毛,梅花的葉片為卵形、橢圓形。
原產地就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栽培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無論是作為觀賞或果樹都有許多得品種,且梅花的資料顯示它的觀賞價值是極高,也可以作為工藝品。
(1)梅花的三系擴展閱讀:
植物學史
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書經》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禮記·內則》載:「桃諸梅諸卵鹽」。《詩經·周南》雲:「縹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書的記載說明,古時梅子是代酪作為調味品的,烹調和饋贈等不可或缺少的東西。
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開始引種馴化野梅使之成為家梅--果梅。1975年,中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說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
② 梅花的種類如何分的
由於身處南方,小時候對於梅花的認識只有來自這首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從中可以看出,梅花的香味濃烈,那麼,如何分的呢?
如果是按種型來分,梅花可以分為直梅種系、杏梅種系、櫻李梅類種系;如果是按姿來分,又可以分為直枝梅類、垂枝梅類、龍游梅類、杏梅、櫻李梅類。
第一類名為直枝梅類。 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 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 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 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名為櫻李梅類。 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以一種鮮花來寓喻某種情懷,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種共有的現象。但用梅花來寄託多種情思,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絕無僅有的。
下面再來詳細的看下直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三種。
一、直梅系:具典型梅枝、梅干,開典型梅花,花托正常,有芳香。
(一)枝梅類:是較原始最常見的梅花,枝條直上或斜出。
1、江梅型:花單瓣,有紅、白、粉等色,萼絳紫或綠底灑絳紫暈。品種: 寒紅梅
2、宮粉型:花復瓣或重瓣、花粉紅、玫瑰紅等色,萼絳紫或綠底上灑絳紫暈。品種:紅懷抱子、曹溪宮粉、通海粉皺、紅粉台閣、扣瓣大紅、江南、大宮粉、繁星、早凝馨、龍潭粉、小宮粉、飛蝶、台閣宮粉、單鳳宮粉、粉朱、粉樁台閣、黃巖粉、深粉長蕊、舞台粉、長蕊單粉、紅艷宮粉、梅粉、扣瓣宮粉、散綺、綠枝宮粉、宮春、粉霞、龍泉小粉、淡粉、復瓣大粉、長蕊粉照水、小紅、洪嶺二紅、粉紅、通海台紅、粉皮宮粉、老人美大紅、長蕊大紅、多萼宮粉、大羽、復瓣宮粉、星宮粉、長台照水、乙女、小鷗宮粉、銀紅、晚碗宮粉、大理晚粉、粉台閣、菜山宮粉、潮塘宮粉、宮春、麗縣梅、千葉紅、泉州宮粉、石林宮粉。
3、玉蝶型:花白色、復瓣、重瓣或單瓣,萼絳紫或略顯綠底色。品種:龍潭玉蝶、紫蒂白、三輪玉蝶、素白台閣、小台玉蝶、小碗玉蝶、小玉蝶。
4、綠萼型:花色淡綠,單瓣、復瓣或重瓣,萼綠色、小枝表綠、無紫暈。品種:變綠萼、長蕊變綠萼、六綠萼、小綠萼、單瓣綠萼、復瓣綠萼、米單綠、台閣綠萼。
5、硃砂型:花粉紅、紫紅色,單瓣、重瓣或復瓣,萼深絳紫色,木質部暗紅。品種: 胭脂、小紅硃砂、早種硃砂、徽州骨紅、烏羽玉、粉紅硃砂、水硃砂、扣瓣硃砂、南京紅須、桃紅硃砂、粉台朱粉、昆明小硃砂、粉皮硃砂、江南硃砂、粉硃砂、皺瓣硃砂、千瓣硃砂、多萼硃砂、骨里紅、小紅長須、細枝硃砂、單瓣硃砂、紅須硃砂。
6、黃香型:花重瓣,淡黃色,萼絳紫。品種: 平瓣黃香 復瓣黃香。
7、灑金型:花單瓣或重瓣,一枝上有紅、白、粉等色,或見水紅、條紋斑點之花。品種:復瓣跳枝、米單跳枝、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單瓣跳枝。
(二)垂枝梅類:枝條自然下垂或斜出,形成獨立的傘狀樹態。
1、江梅垂枝型:花單瓣、呈粉紅等色,萼絳紫色。品種:紫蒂粉
2、白碧垂枝型:花單瓣、復瓣或重瓣,白色、萼綠色,小枝青綠。品種:雙碧垂枝 單碧垂枝
3、殘雪垂枝型:萼降紫、花白色,復瓣,枝條下垂。品種:殘雪垂枝
4、骨紅垂枝型:花粉紅、紫紅色,單瓣、重瓣或復瓣,萼深絳紫色,木質部暗紅,枝條下垂。品種:單紅垂枝 錦紅垂枝 錦生垂枝
(三)龍游梅類:枝條自然扭曲,花復瓣、純白色。
玉蝶龍游型:花復瓣,白色。品種:龍游梅
二、杏梅系:枝葉似杏,花托腫大,常無香味。
杏梅類:花單瓣、復瓣或重瓣,枝葉似杏,花呈水紅色、玫瑰紅等色、瓣細長、花托腫大,花期較晚,抗寒性強。
1、單杏型:花單瓣,枝葉甚似杏,風韻獨特,抗寒性強。品種:單瓣杏梅
2、春後型:花復瓣或重瓣,花、粉紅或白色,小枝粗至極粗,葉大花亦大。品種:豐後 淡豐後。
三、櫻李梅類:
美人梅型:枝、葉似紅葉李,開重瓣紫紅大花,花葉同放具長梗、呈垂絲狀,微香。品種:美人梅。
原來梅花的種類有這么多的,梅花不但是觀賞類的植物,更是有用的中醫葯。更多有關梅花方面的內容,請關注中醫中葯頻道。
【梅花的種類】、【】、【】
③ 梅花的類型與品種有哪些
梅花屬薔薇科的落葉小喬木。分為花梅與果梅兩大體系,花梅栽培品種有300個,經陳俊愉教授的研究可分3系:
(一)真梅系
由野生種或變種演化而來,按樹姿可分直枝類、垂枝類、龍游類。
1.直枝類
枝條直立或斜生,較原始的梅花類別。
(1)宮粉型
開粉紅、重瓣或復瓣蝶型花,濃香,型內有相當程度的花色、花型等變異,樹勢弱、易衰老、抗蚜蟲力特弱。我國已記載品種有75個。例如淡桃粉、傅粉、桃紅台閣、大羽、小紅長頸、粉皮宮粉,銀紅台閣、老人美大紅;宮粉、粉紅宮粉、二紅宮粉、飛蝶宮粉、粉口、江南、嬌枝、緋雲宮粉、台閣嬌枝、賀春、壽帶、新艷、新曙等。其中清明晚粉花期最晚,艷紅照水花瓣飛舞,極為優美。
(2)硃砂型
花蝶型、紫紅色,單瓣、復瓣或重瓣,枝內新生木質部淡暗紫紅,繁殖較難,耐寒性稍差,濃香,生長勢弱,易衰老,易遭受病蟲害。已記載品種47個,例如白須硃砂、台閣硃砂、粉紅硃砂(透谷粉)、舞硃砂、緋之司、烏羽玉、荷瓣硃砂、骨里紅、胭脂紅、白邊飛硃砂、早硃砂、多萼硃砂、鹿兒島紅、飛硃砂、小荷硃砂等。其中粉紅硃砂、江南硃砂開花最早,烏羽玉、紅須硃砂開花最晚。紅須硃砂、烏羽玉具有紅須,色深紅,奇特無比。
(3)玉蝶形
花蝶型、白色,復瓣或重瓣,花萼絳紫或在絳紫中略現綠底,已記載有30個品種。例如北京玉蝶、三輪玉蝶、重瓣玉蝶、紫蒂白、舞蝶、粉蝶、點脂、傅粉、凝馨、乙女、青芝玉蝶、雲井、白碧等。
(4)綠萼型
花蝶形、萼綠、花白、單瓣或復瓣,罕重瓣,小枝青綠無紫暈,極香,已記載13個品種。例如小綠萼、二綠萼、金錢綠萼等。其中金錢綠萼、台閣綠萼、長蕊、綠萼照水為花中稀品,綠梅生長健壯,葉芽飽滿,芽接成活率高,但不抗凍。
2.垂枝類
枝下垂,形成獨特的傘狀樹姿、濃香。垂枝梅屬真梅系的有江梅垂枝、雙粉垂枝、殘雪垂枝、白碧垂枝、骨紅垂枝及屬杏梅系的開運垂枝。引自日本的有錦生垂枝、吳服垂枝。新雜交的品種有重台垂枝、粉台垂枝、仙桃垂枝、磨山垂枝、漢粉垂枝等。傳統的品種有旭龍、骨紅照水、殘雪、雙碧照水、單粉垂枝等。
3.龍游梅類
不經任何人工扎制,枝條自然扭曲如游龍,花蝶型、白色、復瓣,例如龍游梅。
(二)杏梅系
該系品種形態介於杏、梅之後,更近於杏,有單杏型、豐後型和送春型。例如杏梅、洋梅、送春等品種。
(三)櫻李梅系
它是宮粉型梅花與紅葉李的種間雜種,由法國人在19世紀育成,目前僅美人梅一類一型。
④ 梅花有哪幾種
從梅的枝幹品種分:
1、真梅,沒有嫁接的原始梅稱為真梅。
2、杏梅版,與杏嫁接後的稱權為杏梅。杏梅形態或介於杏、梅之間,或與杏更相似。
3、櫻李梅,與紅葉李雜交,稱為櫻李梅,由法國人在19世紀末育成,1986年始由美國引入。
從梅樹長成的整枝造型來分:
1、直枝型和龍游型和垂枝型。
2、直枝型種類最多,按其花型、花色、萼色,將其分為江梅型、宮粉型、玉蝶型、硃砂型、綠萼型、灑金型和黃香型。
3、龍游型現僅有一個型、一個品種,即玉蝶龍游型,龍游梅。
(4)梅花的三系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依據梅花生態習性,露地栽植亦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高燥地,成活後一般天氣不旱不必澆水。每年施肥3次,入冬時施基肥;
以提高越冬防寒能力及備足明年生長所需養分,花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長後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進行。
冬季北方應採取適當措施進行防寒。地栽尤應注意修剪整形,合理地整枝修剪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樹冠內部光照條件,促進幼樹提早開花。
⑤ 真梅,櫻李梅,杏梅哪個先開花
真梅、杏梅、櫻李梅,是按梅花種型劃分的個種系。哪個先開花,主要與當地環境溫度及氣候特點有關,不同地區開花時間差異較大;一般大部分開花時間在早春2~3月份。
梅花的種類繁多,主要分花梅及果梅兩類;一般所說的梅花主要是指花梅。花梅,大多數不結實以重瓣為主,部分單瓣花梅可以結果。梅花開花季節: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至3月,華北地區3至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梅花品系,主要分為四大系: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山桃梅系。六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龍游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6)山桃梅類(前三類屬真梅系,其餘各類分屬各系)
1、真梅系,是梅的嫡系;由梅的野生原種或變種演化而來。主要是指:直枝梅類、垂枝梅類、龍游梅類三類。如:江梅垂枝、白碧垂枝、殘雪垂枝、骨紅垂枝等,均屬於真梅系。
2、杏梅系,屬於梅與杏(山杏)之間雜交品種。花期,大多介於中花品種與晚花品種之間。園林栽培,主要用於在中花與晚花品種間起銜接作用。
3、櫻李梅,屬於梅花與紅葉李雜交而成;繁殖可用桃、杏做砧木嫁接。自然花期自3月第一朵花開以後,逐次自上而下陸續開放至4月中旬。花色紫紅色或粉紅色,繁密,先花後葉。花期春季。
⑥ 梅花有幾個種類幾種顏色
臘梅有幾種顏色,品種 最香的臘梅是什麼?
蠟梅有4個品種群,個品種型 165個品種。它們中間有純黃色、金黃色、淡黃色、墨黃色、紫黃色,也有銀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黃白色,花蕊有紅、紫、潔白等。臘梅最佳者為河南鄢陵縣所產的鄢陵蠟梅, 還有素心臘梅:花被純黃,有濃香。為臘梅中最名貴的品種。
臘梅有12個品種型 165個品種,其中素心臘梅:花被片純黃,內輪有接近純色,花較大,香氣濃。
一、品種介紹:
1、素心梅: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 ,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
2、虎蹄梅:花大色黃,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
3、磬口梅: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4、金鍾梅:花大黃色,形似金鍾,重瓣,香氣亦濃。
梅花有幾個種類?幾種顏色?更多參考:www.huanqiuhuamu.com/know/show-htm-itemid-131.html
⑦ 梅花品種如何分類
中國梅來種系、類、型三級分類新體自系,將梅花分為3個種系、5大類、18型,即真梅種系(A)、杏梅種系(B)、櫻李梅種系(C)。各個種系又分為若干個類。真梅種系有直枝梅類(Ⅰ)、垂枝梅類(Ⅱ)、龍游梅類(Ⅲ);杏梅種系有杏梅類(Ⅳ);櫻李梅種系有櫻李梅類(V)。各個類又包括若干個型,直枝梅類有(1)品字梅型、(2)小細梅型、(3)江梅型、(4)宮粉型、(5)玉蝶型、(6)黃香型、(7)綠萼型、(8)灑金型、(9)硃砂型;垂枝梅類有(10)粉花垂枝型、(11)五寶垂枝型、(12)殘雪垂枝型、(13)白碧垂枝型、(14)骨紅垂枝型;龍游梅類有(15)玉蝶龍游型;杏梅類有(16)單瓣杏梅型、(17)春後型;櫻李梅類有(18)美人梅型。
⑧ 梅花分幾種種類
梅花是梅樹的花,寒冬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白﹑紅等顏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為南京、武漢、無錫等地市花。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
梅按種型分為三個種系,分別為直梅種系、杏梅種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其品種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別象徵著吉祥。梅花開放在初春,為元月花的代表。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常見的梅花品種圖片:
宮粉梅
宮粉梅屬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類宮粉型,其花復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淺的紅色。宮粉梅是觀賞型花梅,開花繁密,花色淡紅,尤其難得的是能散出較為濃郁的清香。在古代,人們習慣將宮粉梅與硃砂梅統稱為紅梅,因為不看木質部,單從花色或花型上看,宮粉梅與硃砂梅有些相似。
硃砂梅
硃砂梅為真梅系直腳梅類,枝條直伸或斜展,不下垂成拱形也不扭曲。花萼絳紫色;單瓣、重瓣或半重瓣;花瓣深紅色;新生小枝木質部深紅色。代表品種:白須硃砂、紅須硃砂、單瓣硃砂、硃砂台閣,骨里紅,烏羽玉,早種硃砂,江南硃砂,徽州骨紅,淡暈硃砂等。
紅梅
紅梅是梅花的一種,這種植物可用於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可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等。紅梅也是中國文人喜歡呤詠的對象,畫作和詩歌很多。紅梅為落葉小喬木,薔薇科,杏屬。株高約10m,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
硃砂梅和紅梅的區別:硃砂梅的枝條顏色是烏紅色的枝條,紅梅的枝條上面是綠色枝條帶灰色的。
大紅梅
大紅梅為薔薇科杏屬植物。枝條直立或斜展,似宮粉型而花色大紅,開花特鬃,甜香甚濃。這個是屬於杏梅系中的紅梅,還有一種花大而且比這個更鮮艷的就是大花梅。其實就是重瓣的,花朵比普通的梅花大而豐厚。紅梅和大紅梅很多都用來製作盆景。
照水梅
照水梅,果用實生類型梅樹,是雲南主栽優質品種,主要分布在雲南騰沖、麗江、鶴慶、劍川等縣.其中騰沖照水梅最佳。它樹體生長勢強,樹冠高大開張.枝繁葉茂.葉片較大、較厚,長橢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花白色,5瓣單層排列.花冠直徑1.5—2厘米,雄蕊38~40枚,雌蕊1枚。花萼5片。深紫紅色,1月中旬盛花。小枝暗綠,於枝紫褐色。果實頂端一邊突起.果大核小.單果重可達83.3克,一般果重30~40克。可食率一般為87%~90%,高的達93.6%.果形指數1.05,pH值1.O。果肉具酸、香、細、嫩、脆等特點。坐果率高,豐產性能好,大小年不明顯,是目前雲南最優質的品種類型。6月中旬硬熟。
綠萼梅
綠萼梅,別名:酸梅、烏梅。薔薇科、杏屬梅花的一種,為喬木植物。原產我國西南及台灣,主產江蘇,浙江。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喜光,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
金錢綠萼梅
金錢綠萼梅著花中密,花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花徑3.4-3.6cm,花蕾淡米黃色,花態蝶形,近平展,花色正面乳白,反面極淺之黃綠;花瓣40-84枚。花有濃香,偶結實。花特大,瓣特重,系優良品種。
玉碟梅
玉碟梅,薔薇科杏屬植物,多年生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厘米,寬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厘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厘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鍾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果實近球形,直徑2-3厘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貼;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棱稍鈍,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玉碟梅有30多個品種,如玉碟、粉碟、紫蒂白等。
灑金梅
灑金梅屬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類灑金型。灑金梅不僅花色奇特,而且大多數花繁密,枝型緊湊,適宜做盆景及切花。花單瓣、復瓣或重瓣,花色以白色為主,但每朵白花上必灑紅條或紅斑,有時一束白花枝跳出幾片紅瓣,甚至一樹可跳出幾枝紅花。這跳出的紅花枝不再變化,此後一直開紅花,說明紅花的遺傳性比較強。
珍珠梅
珍珠梅原產於亞洲北部,中國河北、甘肅、山東、山西、內蒙古、江蘇等地均有分布。是一種落葉闊葉灌木類植物,性喜陽光並具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耐濕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長,而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長勢更強。生長較快,萌櫱力強,耐修剪。
蠟梅
蠟梅別名:金梅、臘梅、蠟花、黃梅花。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常叢生。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花著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無毛,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內彎,無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質化,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葉開花,栽培變種有磬口蠟梅;柴油心蠟梅;狗繩蠟梅。蠟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蠟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斗寒傲霜,表現了中華民族在強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它利於庭院栽植,又適作古樁盆景和插花與造型藝術,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花芳香美麗,是園林綠化植物。根、葉可葯用,理氣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風濕麻木、風寒感冒,刀傷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煩口渴、氣郁胸悶;花蕾油治燙傷。
素心梅
素心梅為臘梅的一種,為落葉叢生灌木,木本植物,是名貴觀賞花木。花瓣長橢圓形,向後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 ,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
磬口梅
磬口梅 臘梅品種之一,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按花心顏色分為葷心和素心兩種,葷心中,香氣濃,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美人梅
美人梅(學名:Prunus × blireana cv. Meiren):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法國引進。由重瓣粉型梅花與紅葉李雜交而成。葉片卵圓形,長5~9厘米,葉柄長1-1.5厘米,葉緣有細鋸齒,葉被生有短柔毛,花色淺紫,重瓣花,先葉開放,萼筒寬鍾狀,萼片5枚,近圓形至扁圓,花瓣15-17枚,小瓣5-6梅,花梗1.5厘米,雄蕊多數,自然花期自3月第一朵花開以後,逐次自上而下陸續開放至4月中旬。紫紅色。花粉紅色,繁密,先花後葉。花期春季。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開闊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嫁接、壓條、扦插繁殖。優良的園林觀賞、環境綠化的樹種。
榆葉梅
榆葉梅又叫小桃紅,因其葉片像榆樹葉,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為灌木稀小喬木,高2-3米;枝條開展,具多數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微被短柔毛;冬芽短小,長2-3毫米。枝紫褐色,葉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3裂狀,緣有不等的粗重鋸齒;花單瓣至重瓣,紫紅色,1~2朵生於葉腋,花期4月;核果紅色,近球形,有毛。榆葉梅在中國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全國各地多數公園內均有栽植。本種開花早,主要供觀賞,常見栽培類型有重瓣榆葉梅(花重瓣,粉紅色;萼片通常10枚)、鸞枝榆葉梅(花瓣與萼片各10枚,花粉紅色;葉片下面無毛)。
垂枝梅
垂枝梅,薔薇科,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喜溫暖氣候,較耐旱怕澇,庭植觀賞植物。枝條自然下垂或斜垂,花有紅、粉、白各色。
龍游梅
龍游梅枝幹自然扭曲,樹冠散曲自然,宛若游龍。其花復瓣、其色雪白、其香猶若脂龍游梅粉,既可賞花又可賞枝,是難得的盆景上品。龍游梅,開白色重瓣花,為梅中珍品,品種甚少,只有兩個品種。龍游梅具有奇特的枝態,既可觀花,又可賞形。所以,龍游梅盆景可謂盆中精品。龍游梅的花期較早且短,其單朵花期僅8天。所以,栽培時注意與其他梅花混植。
杏梅
杏梅,又稱「洋梅」、鶴頂梅(《農圃全書》)、日本稱「豐後梅」、「鵝梅」等。杏與梅分別為薔薇科的兩個不同樹種,各自具有獨特的性狀,而杏(或山杏)與梅的天然雜交種,既包含杏的性狀,又包含梅的性狀。杏梅系的梅花觀賞價值高,花徑大、花色亮且花期長。
櫻李梅
櫻李梅和杏梅一樣不是真梅,是梅與紅葉李(或櫻)的種間雜交種。在中國梅花品種分類系統中屬於櫻李梅系。櫻李梅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梅花品系,其優點在於:一、較易著花且開花繁密。例如同在一個貧瘠地,其他梅品不易開花,而櫻李梅卻能開花。二、較易繁殖。三、由於滲入了櫻李的性狀,大大增加了梅的抗寒性。引種實踐證明,櫻李梅系的梅花可耐-25℃的低溫。四、櫻李梅為晚花品種,在武漢,它將梅花與桃花、櫻花之間起了一個很好的銜接作用。五、葉似紅葉李,為紫紅色,甚為優美,是一個既可觀花,又可賞葉的優良梅花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