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方舟子
① 日本神社裡負責網路的大神是誰
日文的?不要緊,讓我來翻譯一下好了。 -- 「電電宮 -- 電氣,電波的守護神。」 這座神社,位於京都嵐山北謹凱衡麓,按照它的介紹,的確是「祭祀電氣,電波的祖神」,並保佑一切「電力,電器,電波,電子等電氣相關產業之事業發展與安全無事故」。 也就是說,這里供奉的神,管的是冰箱,彩電,英特網和核電站! 這段介紹,足以讓我們對「神」的概念產生震盪性的反思。 說起來,我們中國的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直到清朝,還封過不少人物作土地爺或城隍的,但是,我們實在無法想像「神」可以跟高科技聯系起來。 您,能想像如來佛在雷音寺里裝倆閉路電視或者孫悟空在日光燈下抓虱子的場面嗎? 那除非是周星馳坐化了。 但日本就不管這一套,愣是弄出一個專管電氣的神來,而且囊括一切高科技!這樣的「與時俱進」,真讓人有點兒暈頭轉向。 今天到京都賞櫻花,在渡月橋邊喝茶的時候,茶鋪子的主人聽說我是作網路的,就建議我上山去拜拜神,以便工作上萬事如意。老頭兒說這個神社可是全日本都有名的。 看老頭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又不象惡搞。 沒想到順著山道往上,竟然真的找到了這座叫做「電電宮」的神社!而且香火還滿盛的。 其實,老薩實在有些少見多怪,日本的神仙,是在不斷增加和補充的,功能也日漸增多,以便為這個紛繁的世界提供更可靠的服務。比如,連觀世音菩薩,也要負責飛機的安全和誤點呢。 京都桂川邊供奉的「飛雲觀音」,職責就是為出門的人負責「航空安全」的 莫非,要是日航摔了飛機,觀音也要扣獎金? 想到這兒,薩不由得有點兒走神。心想,日本的經濟危機,看來的確到了挺嚴重的地步,您看,連神仙們都想法子開源節流搞副業,擴大營業范圍呢。 都是這該死的經濟危機鬧的。。。 其實,上面的文字不過是玩笑,所謂「電電宮」和經濟危機一點兒關系也沒有。這個神社是1969年建立的,建立者是當時的日本近畿電信局長遠藤正介。理由很正規堂皇– 「電力、電波、電子の発達は人類の生活文化向上に大きく貢獻し、世界の平和と繁栄に不可欠なものであります。」(電力,電波,電子的發達帶來了人類社會和文化的極大進步,也是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不可欠缺的部分) 這一段還蠻有邏輯的。 「この今日の進歩孫游発展は目に見えぬ神仏の加護によるところ大とし、その祖神を奉祀する」(這方面能夠得到如此巨大的發展,與看不到的神佛之保佑關系極大,因此在此供奉其祖神) 這一段要讓一貫用科學對抗迷信的堅定人士,比如方舟子先生聽見,恐怕有撞牆的危險。 也不知道這事兒歸哪個部門批准。 現在也許大家會有點兒好奇,這電電宮里供奉的電氣祖神,是誰呢? 等薩弄明白了,差點兒橫著出去 – 原來,這裡面供奉的祖神,按照日本人清晰的邏輯居然是兩位, 一位神仙是管強電的,另一位神仙是管弱電的。 這很符合電學的原理阿! 細看,這兩位原來還都是外國神 – 電電宮神社裡面供奉的強電大神祖師爺,叫做トーマスアルバエジソン,弱電大神祖師爺,叫做ハインリッヒルドルフヘルツ。 不認識?不要緊,咱再給翻譯一下,トーマスアルバエジソ祥做ン,我們中國人叫做托馬斯.A.愛迪生,ハインリッヒルドルフヘルツ,我們叫做海因里希.R.赫茲。。。
② 急求李煜前期詩詞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第六
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
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
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
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
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葯將他毒死。追封吳
王,葬洛陽邙山。
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後在「日夕只
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
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
「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嫌念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
》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
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
後主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
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其中較著名的二十幾首以前已由曉拂等人輸入,
我這次做了校對,並予補足,大體按寫作的時間順序排列。
方舟子,1996年12月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閑,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芹行困待踏馬蹄清夜月。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
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
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
還似兩人心意。
珊枕膩,錦衾寒,
覺來更漏殘。
(一題溫庭筠作)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又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雲光,綉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又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綉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雲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長相思
雲一〔糹咼〕,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
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衷」中換邑)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氵宛〕。
綉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子夜歌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後庭花破子
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前。
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
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或為馮延巳作)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又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帶大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黯度,
誰在鞦韆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
人閑沒個安排處。
(一題李冠作)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
花外漏聲迢遞。
驚塞雁,起城烏,
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
惆悵謝家池閣。
紅燭背,綉幃垂,
夢長君不知。
(一題溫庭筠作)
柳枝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採桑子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雲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三台令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採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
相思楓葉丹。
鞠花開,鞠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
一簾風月閑。
(一題鄧肅作)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
碧闌干外映垂楊。
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又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又
庭空客散人歸後,畫堂半掩珠簾。
林風淅淅夜厭厭。
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
金窗力困起還慵。
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又
櫻桃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在花枝。
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以下缺十二字)
又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
又是過重陽,台榭登臨處,茱萸香墜。
紫鞠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
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沉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
垂淚對宮娥。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又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又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浣溪紗
轉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台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③ 李煜的詩詞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後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嚮往歸隱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無奈命運弄人,也是刻於歷史卷宗上的亡國之君。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葯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他精於書畫,諳於音律,工於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廢的生活,風格柔靡,但是這並不是他嚮往的生活,多為空虛無奈;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後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後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這些後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明帆,感慨遂深。」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後主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九月十日偶書】
旅正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飀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更漏子】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更漏子】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重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綉幃垂,夢長君不知。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盪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裡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葯,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後感,激鎮雹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後,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絛。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葯,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葯,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塗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題金樓子後】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於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句】
李煜
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鶯狂應有恨,蝶舞已無多。(《落花》)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詠扇》)
病態如衰弱,厭厭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顏一病難牽復,曉殿君臨頗自羞。
冷笑秦皇經遠略,靜憐姬滿苦時巡。
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以下《翰府名談》)
萬古到頭歸一死,醉鄉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野客叢談》)
日映仙雲薄,秋高天碧深。(《海錄碎事》)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以下《孔帖》)
凝珠滿露枝。
游颺日已西,肅穆寒初至。
九重開扇鵠,四牖炳燈魚。
忌觴無算酌。
傾碗更為壽,深卮遞酬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凈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烏夜啼】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斛珠】
李煜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綉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李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浣溪沙】
轉燭飄蓬一夢歸,
欲尋陳跡悵人非,
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台空逝水,
蔭花樓閣謾斜暉,
登臨不惜更沾衣。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衩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望江南】
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滾輕塵,
忙殺看花人!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三台令】
李煜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
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
【採桑子】
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
到處芳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
強垂煙穗拂人頭。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阮郎歸】
呈鄭王十二弟
李煜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閑。
落花狼籍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採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搗練子令】
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
斷續寒砧斷續風。
無奈夜長人不寐,
數聲和月到簾櫳。
【搗練子】
李煜
雲鬢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干?
【漁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蝶戀花】
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李煜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菩薩蠻】
李煜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霄好向郎邊去!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台女,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雲光,綉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綉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李煜
曉月墜,宿雲微,
無語枕邊倚。
夢回芳草思依依,
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
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
留待舞人歸。
【昭惠周後誄】
天長地久,嗟嗟蒸民。嗜欲既勝,悲歡糾紛。緣情攸宅,觸事來津。貲盈世逸,樂尠愁殷。沉烏逞兔,茂夏凋春。年彌念曠,得故忘新。闕景頹岸,世閱川奔。外物交感,猶傷昔人。詭夢高唐,誕誇洛浦,構屈平虛,亦憫終古。況我心摧,興哀有地。蒼蒼何辜,殲予伉儷?
窈窕難追,不祿於世。玉泣珠融,殞然破碎。柔儀俊德,孤映鮮雙,纖穠挺秀,婉孌開揚。艷不至冶,慧或無傷。盤紳奚戒,慎肅惟常。環佩爰節,造次有章。會顰發笑,擢秀騰芳。鬢雲留鑒,眼彩飛光。情漾春媚,愛語風香。瑰姿稟異,金冶昭祥。婉容無犯,均教多方。茫茫獨逝。舍我何鄉?
昔我新婚,燕爾情好。媒無勞辭,筮無違報。歸妹邀終,咸爻協兆。俯仰同心,綢繆是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終往告?嗚呼哀哉,志心既違,孝愛克全。殷勤柔握,力折危言。遺情盼盼,哀淚漣漣。何為忍心,覽此哀編。
絕艷易凋,連城易脆。實曰能容,壯心是醉。信美堪餐,朝飢是慰。如何一旦,同心曠世?嗚呼哀載!豐才富藝,女也克肖。采戲傳能,奕棋逞妙。媚動占相,歌縈柔調。茲鞀爰質,奇器傳華。翠虯一舉,紅袖飛花。情馳天際,思棲雲涯。發揚掩抑,纖緊洪奢。窮幽極致,莫得微瑕。審音者仰止,達樂者興嗟。曲演來遲,破傳邀舞,利撥迅手,吟商呈羽。製革常調,法移往度。翦遏繁態,藹成新矩。霓裳舊曲,韜音淪世,失味齊音,猶傷孔氏。故國遺聲,忍乎湮墜。我稽其美,爾揚其秘。程度餘律,重新雅制。非子而誰,誠吾有類。今也則亡,永從遐逝。嗚呼哀哉!該茲碩美,郁此芳風,事傳遐禩,人難與同。
式瞻虛館,空尋所蹤。追悼良時,心存目憶。景旭雕薨,風和綉額。燕燕交音,洋洋接色。蝶亂落花,雨晴寒食。接輦窮歡,是宴是息。含桃薦實,畏日流空。林雕晚籜,蓮舞疏紅。煙輕麗服,雪瑩修容。纖眉范月,高髻凌風。輯柔爾顏,何樂靡從?蟬響吟愁,槐凋落怨。四氣窮哀,萃此秋宴。我心無憂,物莫能亂。弦樂清商,艷爾醉盼。情如何其,式歌且宴。寒生蕙幄,雪舞蘭堂。珠籠暮卷,金爐夕香。麗爾渥丹,婉爾清揚。厭厭夜飲,予何爾忘?年去年來,殊歡逸賞。不足光陰,先懷悵怏。如何倏然,已為疇曩?嗚呼哀哉!孰謂逝者,荏苒彌疏。我思姝子,永念猶初。愛而不見,我心毀如。
寒暑斯疚,吾寧御諸?嗚呼哀哉!萬物無心,風煙若故。惟日惟月,以陰以雨。事則依然,人乎何所?悄悄房櫳,孰堪其處?嗚呼哀哉!佳名鎮在,望月傷娥。雙眸永隔,見鏡無波。皇皇望絕,心如之何?暮樹蒼蒼,哀摧無際。歷歷前歡,多多遺致。絲竹聲悄,綺羅香杳。想淡乎忉怛,恍越乎悴憔。嗚呼哀哉!歲雲暮兮,無相見期。情瞀亂兮,誰將因依!維昔之時兮亦如此,維今之心兮不如斯。嗚呼哀哉!神之不仁兮,斂怨為德;既取我子兮,又毀我室。鏡重輪兮何年,蘭襲香兮何日?嗚呼哀哉!天漫漫兮愁雲曀,空曖曖兮愁煙起。峨眉寂寞兮閉佳城,哀寢悲氣兮竟徒爾。嗚呼哀哉!日月有時兮,龜蓍既許,蕭笳凄咽兮旗常是舉。龍輀一駕兮無來轅,金屋千秋兮永無主。嗚呼哀哉!木交枸兮風索索,鳥相鳴兮飛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憐兮痛無極。嗚呼哀哉!夜寤皆感兮,何響不哀?窮求弗獲兮,此心隳摧。號無聲兮何續,神永逝兮長乖。嗚呼哀哉!杳杳香魂,茫茫天步,抆血撫櫬,邀子何所?苟雲路之可窮,冀傳情於方士!嗚呼哀哉!
【即位上宋太祖表】
臣本於諸子,實愧非才。自出膠庠,心疏利祿。被父兄之蔭育,樂日月以優游。思追巢許之餘塵,遠慕夷齊之高義。既傾懇悃,上告先君,因非虛詞,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繼沒,次第推遷。先世謂臣克習義方,既長且嫡,俾司國事,遽易年華。及乎暫赴豫章,留居建業,正儲副之位,分監撫之權。懼弗克堪,常深自勵。不謂奄丁艱罰,遂玷纘承。因顧肯堂,不敢滅性。
然念先世君臨江表,垂二十年,中間務在倦勤,將思釋負。臣亡兄文獻太子從冀,將從內禪,已決宿心。而世宗敦勸既深,議言因息。及陛下顯膺帝籙,彌篤睿情,方誓子孫,仰酬臨照,則臣向於脫屣,亦匪邀名。既員宗祊,敢忘負荷。惟堅臣節,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輒萌異志,豈獨不遵於祖禰,實當受譴於神明。方主一國之生靈,遐賴九天之覆燾。況陛下懷柔義廣,煦嫗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遠憑帝力,下撫舊邦,克獲宴安,得從康泰。
然所慮者,吳越國鄰於敝土,近似深讎,猶恐輒向封疆,或生紛擾。臣即自嚴部曲,終不先有侵漁,免結釁嫌,撓干旒扆。仍慮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杼之疑。曲構異端,潛行詭道。願回鑒燭,顯論是非。庶使遠臣,得安危懇。
④ 南唐後主李煜的詞!盡量多一些!!!
《菩薩蠻》
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
雨雲深綉戶,來便諧衷素。
宴罷又成空,魂迷春夢中。
《喜遷鶯》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邊欹。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應天長》
一鉤初月臨妝鏡,蟬鬢鳳釵慵不整。
重簾靜,層樓迥,惆悵落花風不定。
柳堤芳草徑,夢斷轆轤金井。
昨夜更闌酒醒,春愁過卻病。
《蝶戀花》
遙夜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里輕輕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子夜歌》
談虧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
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
同醉與閑平,詩隨羯鼓成。
《謝新恩》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瓊窗□(原缺)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干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清平樂》
別來春半,
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採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
幾樹驚秋。晝雨新愁。
百尺蝦須在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皴,
回首邊頭,欲寄鱗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
忙殺看花人!
《望江南》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一作「揮」)淚對宮娥
《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
今霄好向郎邊去!
剗襪步香階,
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
一向偎人顫。
奴為出來難,
教君恣意憐。
《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
子規啼月小樓西,
玉鉤牽幕,惆悵暮煙垂。
門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
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一斛珠》
晚妝初過,
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
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綉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
金爐次第添香獸,
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源昌釵溜,
酒惡時拈花蕊嗅,
別殿遙聞簫鼓奏。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靜月華開。
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含裂神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樓深,
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見歡》又名《烏夜啼》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⑤ 什麼是斐波那契數列
簡單地說就是1, 1, 2, 3, 5, 8, 13, 21, 34……這個數列,規律是從鉛尺第三項開始,每項都為其前面兩數之和。關於這個數列,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有過專文闡述,現轉載過來:
植物的神秘數字是上帝安排的和諧美?
文/方舟子
撲克牌上的「梅花」並非梅花,甚至不是花,而是三葉草。在西方歷史上,三葉草是一種很有象徵意義的植物,據說第一葉代表希望,第二葉代表信心,第三葉代表愛情,而如果你找到了四葉的三葉草,就會交上好運,找到了幸福。在野外尋找四葉的三葉草,是西方兒童的一種游戲,不過很難找到,據估計,每一萬株三葉草,才會出現一株四葉的突變型
在中國,梅花有著類似的象徵意義。民間傳說梅花五瓣代表著五福。民國把梅花定為國花,聲稱梅花五瓣象徵五族共和,具有敦五倫、重五常、敷五教的意義。但是梅花有五枚花瓣並非獨特,事實上,花最常見的花瓣數目就是五枚,例如與梅同屬薔薇科的其他物種,像桃、李、櫻花、杏、蘋果、梨等等就都開五瓣花。常見的花瓣數還有:3枚,鳶尾花、百合花(看上去6枚,實際上是兩套3枚);8枚,飛燕草;13枚,瓜葉菊;向日葵的花瓣有的是21枚,有的是34枚;雛菊的花瓣有的是34、55或89枚。而其他數目花瓣的花則很少。為什麼花瓣數目不是隨機分布的?3, 5, 8, 13, 21, 34, 55,89,...這些數目有什麼特殊嗎?
有的,它們是斐波納契數。斐波納契(1170-1240)是中世紀義大利數學家,他不是在數花瓣數目,而是在解一道關於兔子繁殖的問題時,得出了這個數列。假定你有一雄一雌一對剛出生的兔子,它們在長到一個月大小時開始交配,在第二月結束時,雌兔子產下另一對兔子,過了一個月後它們也開始繁殖,如此這般持續下去。每隻雌兔在開始繁殖時每月都產下一對兔子,假定沒有兔子死亡,在一年後總共會有多少對兔子?
在一月底,最初的一對兔子交配,但是還只有1對兔子;在二月底,雌兔產下一對兔子,共有2對兔子;在三月底,最老的雌兔產下第二對兔子,共槐嫌高有3對兔子;在四月底,最老的雌兔產下第三對兔子,兩個月前生的雌兔產下一對兔子,共有5對兔子;……如此這般計算下去,兔子對數分別是:1, 1, 2, 3, 5, 8, 13, 21, 34, 55,89, 144, ...看出規律了嗎?從第3個數目開始,每個數目都是前面兩個數目之和。
植物似乎對斐波納契數著了迷。不僅花,還有葉、枝條、果實、種子等等形態特徵,都可發現斐波納契數。葉序是指葉子在莖上的排列方式,最常見的是互生葉序,即在每個節上只生1葉,交互而生。任意取一個葉子做為起點,向上用線連接各個葉子的著生點,可以發現這是一條螺旋線,盤旋而上,直到上方另一片葉子的著生點恰好與起點葉的著生點重合,做為終點。從起點葉到終點葉之間的螺旋線繞莖周數,稱為葉序周。不同種植物的葉序周可能不同,之間的葉數也可能不同。例如榆,葉序周為1(即繞莖1周),有2葉;桑,葉序周為1,有3葉;桃,葉序周為2,有5葉;梨,葉序周為3,有8葉;杏,葉序周為5,有13葉;松,葉序周為8,有21葉……用公式表示(繞莖的周數為分子,葉數為分母),分別為1/2, 1/3, 2/5, 3/8, 5/13, 8/21, ……這些是最常見的葉序公式,據估計大約有90%植物屬於這類葉序,而它們全都是由斐波納契數組成的。
你如果觀察向日葵的花盤,會發現其種子排列組成了兩組相嵌在一起的螺旋線,一是順時針方向,一組是逆時針方向。再數數這些螺旋線的數目,雖然不同品種的向日葵會有所不同,但是這兩組螺旋線的數目一般是34和55、55和89或89和144,其中前一個數字是順時針線數,後一個數字是逆時針線數,而每組數字都是斐波納契數列中相鄰的兩個數。再看看菠蘿、松果上的鱗片排列,雖然不像向日葵花盤那麼復雜,也存在類似的兩組螺旋線,其數目通常是8和13。有時候這種螺旋線不是那麼明顯,需要仔細觀察才會注意到,例如花菜。如果你拿一顆花菜認真研究一下,會發現花菜上的小花排列也形成了兩組螺旋線,再數數螺旋線的數目,是不是也是相鄰的兩個斐波納契數,例如順時針5條,逆時針8條?掰下一朵小花下來再仔細觀察,者納它實際上是由更小的小花組成的,而且也排列成了兩條螺旋線,其數目也是相鄰的兩個斐波納契數。
為什麼植物如此偏愛斐波納契數?這和另一個更古老的、早在古希臘就被人們注意到甚至去崇拜它的另外一個「神秘」數字有關。假定有一個數φ,它有如下有趣的數學關系:
φ^2 - φ^1 -φ^0 =0
即:φ^2 -φ -1 =0
解這個方程,有兩個解:
(1 + √5) / 2 = 1.6180339887...
(1 - √5) / 2 = - 0.6180339887...
注意這兩個數的小數部分是完全相同的。正數解(1.6180339887...)被稱為黃金數或黃金比率,通常用φ表示。這是一個無理數(小數無限不循環,沒法用分數來表示),而且是最無理的無理數。同樣是無理數,圓周率π用22/7,自然常數e用19/7,√2用7/5就可以很精確地近似表示出來,而φ則不可能用分母為個位數的分數做精確的有理近似。
黃金數有一些奇妙的數學性質。它的倒數恰好等於它的小數部分,也即1/φ = φ-1,有時這個倒數也被稱為黃金數、黃金比率。如果把一條直線AB用C點分割,讓AB/AC= AC/CB,那麼這個比等於黃金數,C點被稱為黃金分割點。如果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36度,那麼它的高與底線的比等於黃金數,這樣的三角形稱為黃金三角形。如果一個矩形的長寬比是黃金數,那麼從這個矩形切割掉一個邊長為其寬的正方形,剩下的小矩形的長寬比還是黃金數。這樣的矩形稱為黃金矩形,它可以用上述的方法無限切割下去,得到一個個越來越小的黃金矩形,而如果把這些黃金矩形的對角用弧線連接起來,則形成了一個對數曲線。常見的報紙、雜志、書、紙張、身份證、信用卡用的形狀都接近於黃金矩形,據說這種形狀讓人看上去很舒服。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黃金數無處不在,建築、藝術品、日常用品在設計上都喜歡用到它,因為它讓我們感到美與和諧。
那麼黃金數究竟和斐波納契數有什麼關系呢?根據上面的方程:
φ^2 -φ -1 =0,
可得:
φ = 1 + 1/φ
= 1 + 1/ (1 + 1/φ)
= ...
= 1 + 1/( 1 + 1/( 1 + 1/( 1 +...)))
根據上面的公式,你可以用計算器如此計算φ:輸入1,取倒數,加1,和取倒數,加1,和取倒數,……,你會發現總和越來越接近φ。讓我們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上面的逼近步驟:
φ ≈ 1
φ ≈ 1 + 1/1 = 2/1 = 2
φ ≈ 1 + 1/(1+1/1) = 3/2 = 1.5
φ ≈ 1 + 1/(1+1/(1+1)) = 5/3 = 1.666667
φ ≈ 1 + 1/(1+1/(1+(1+1))) = 8/5 = 1.6
φ ≈ 1 + 1/(1+1/(1+(1+(1+1)))) = 13/8 = 1.625
φ ≈ 1 + 1/(1+1/(1+(1+(1+(1+1))))) = 21/13 = 1.615385
φ ≈ 1 + 1/(1+1/(1+(1+(1+(1+(1+1)))))) = 34/21 = 1.619048
φ ≈ 1 + 1/(1+1/(1+(1+(1+(1+(1+(1+1))))))) = 55/34 = 1.617647
φ ≈ 1 + 1/(1+1/(1+(1+(1+(1+(1+(1+(1+1)))))))) = 89/55 = 1.618182...
發現了沒有?以上分數的分子、分母都是相鄰的斐波納契數。原來相鄰兩個斐波納契數的比近似等於φ,數目越大,則越接近,當無窮大時,其比就等於φ。斐波納契數與黃金數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植物喜愛斐波納契數,實際上是喜愛黃金數。這是為什麼呢?莫非冥冥之中有什麼安排,是上帝想讓世界充滿了美與和諧?
植物的枝條、葉子和花瓣有相同的起源,都是從莖尖的分生組織依次出芽、分化而來的。新芽生長的方向與前面一個芽的方向不同,旋轉了一個固定的角度。如果要充分地利用生長空間,新芽的生長方向應該與舊芽離得盡可能的遠。那麼這個最佳角度是多少呢?我們可以把這個角度寫成360°×n,其中0<n <1,由於左右各有一個角度是一樣的(只是旋轉的方向不同),例如n=0.4和n=0.6實際上結果相同,因此我們只需考慮 0.5≤n<1的情況。如果新芽要與前一個舊芽離得盡量遠,應長到其對側,即n = 0.5 =1/2,但是這樣的話第2個新芽與舊芽同方向,第3個新芽與第1個新芽同方向,……,也就是說,僅繞1周就出現了重疊,而且總共只有兩個生長方向,中間的空間都浪費了。如果0.6 = 3/5 呢?繞3周就出現重疊,而且總共也只有5個方向。事實上,如果n是個真分數 p/q,則意味著繞p周就出現重疊,共有q個生長方向。
顯然,如果n是沒法用分數表示的無理數,就會「有理」得多。選什麼樣的無理數呢?圓周率π、自然常數e和√2都不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的小數部分分別與1/7,5/7和2/5非常接近,也就是分別繞1, 5和2周就出現重疊,分別總共只有7, 7和5個方向。所以結論是,越是無理的無理數越好,越「有理」。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最無理的無理數,就是黃金數φ≈1.618。也就是說,n的最佳值≈0.618,即新芽的最佳旋轉角度大約是360°×0.618 ≈ 222.5°或 137.5°。
前面已提到,最常見的葉序為1/2, 1/3, 2/5, 3/8, 5/13和8/21,表示的是相鄰兩葉所成的角度(稱為開度),如果我們要把它們換算成n(表示每片葉子最多繞多少周),只需用1減去開度,為1/2, 2/3, 3/5, 5/8, 8/13, 13/21。它們是相鄰兩個斐波納契數的比值,是不同程度地逼近1/φ。在這種情形下,植物的芽可以有最多的生長方向,佔有盡可能多的空間。對葉子來說,意味著盡可能多地獲取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或承接盡可能多的雨水灌溉根部;對花來說,意味著盡可能地展示自己吸引昆蟲來傳粉;而對種子來說,則意味著盡可能密集地排列起來。這一切,對植物的生長、繁殖都是大有好處的。可見,植物之所以偏愛斐波納契數,乃是在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作用下進化的結果,並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