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砧木
⑴ 什麼樹可以嫁接梅花
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樹、山杏樹或山桃樹。杏與山杏都是梅的優良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也高,且耐寒力強,北方尤多用之。
通常用切接、劈接、舌、腹接或靠接,於春季砧木萌動後進行;腹接還可在秋天進行。也可以利用冬閑進行舌接。至於靠接,多以果梅老蔸與梅花幼樹相接,春、秋均可。芽接於6-9月進行,多用盾狀芽接法。
長江流域進行芽接時接芽可帶較厚木質部,北方接芽可以帶極薄的木質部或完全不帶木質部,也可用方塊芽接。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長江流域應用,,一般於11月扦插10-15厘米長的一年生枝。因品種不同,成活率差別較大,最高可達80%以上。
扦插前如將插條用500ppm吲哚丁酸水溶液快浸際萌發的枝條,用利刀環剝,將環剝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於秋後割離母體分栽。高壓是繁殖大苗時採用的方法,可於霉雨季節進行。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種,可採用種子法繁殖。將成熟種子清洗涼干,進行秋播;也可混濕少層積,以待來春播種。如以育種為目的則夏播為好。
(1)梅花的砧木擴展閱讀:
特點
①嫁接苗能保持優良品種接穗的性狀,且生長快,樹勢強,結果早,因此,利於加速新品種的推廣應用。
②可以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狀如抗旱、抗寒、耐澇、耐鹽鹼、抗病蟲等增強栽培品種的適應性和抗逆性、以擴大栽培范圍或降低生產成本。
③在果樹和花木生產中,可利用砧木調節樹勢,使樹體矮化或喬化,以滿足栽培上或消費上的不同需求。
④多數砧木可用種子繁殖,故繁殖系數大,便於在生產上大面積推。
⑵ 梅花嫁接用什麼作砧木最適宜
嫁接梅花的砧木,除本砧(梅砧)外,也有用杏砧和桃砧的。以梅砧為最好,次為杏砧,在沒有梅砧和杏砧的情況下,也可用桃砧。
(1)梅砧 雖然梅苗初期生長較桃苗為慢,如肥水管理不足,往往要2年才能用於嫁接,而且梅砧木質部較硬,嫁接操作不如桃砧容易,但是梅本砧嫁接親和力強,嫁接苗生長勢強,根系發達,壽命長,病蟲害較少,耐澇力也比桃砧的強。以果梅為例,一般桃砧的經濟壽命為20~30年,而梅砧的經濟壽命為50~60年,高者可達70~80年。因此,梅花嫁接盡量用梅砧。
(2)杏砧 和梅樹嫁接親和力較梅砧差,生長情況也不如梅砧,但抗寒力強,多用於較寒冷地區。
(3)桃砧 嫁接容易成活,開始生長旺盛,開花繁茂,但以後生長逐漸下降,易遭病蟲危害,壽命短,容易死亡。嫁接親和力較弱,常常出現砧木(桃)比接穗(梅)細的「小腳現象」。在沒有梅砧的情況下也可用桃砧。
⑶ 什麼樹可以嫁接梅花
青梅苗,其生長速度相當驚人,剛種下去直徑1公分的苗一年時間就能長到了3公分。紅梅花的形態特徵:落葉小喬木或大灌木。苗木冠開張。新梢光滑,綠 色或帶紅褐色。葉互生,廣卵形至卵形,長4~6厘米,邊緣有細 齒,幼嫩時兩面覆蓋短柔毛,後漸脫落。花著生於1年生枝葉腋, 單生或兩朵簇卑,有白色、紅色、粉紅等顏色,單瓣至重瓣,具 芳香。雄蕊多數,花絲較長;雌蕊一個或數個。
核果近球形,有 縱溝,嫩時綠色或帶暗紅暈,熟時變黃,味酸。重瓣品種不結果 或少結果。根據栽植地區氣候的不同,花期自12月至翌年4月, 果實成熟期5~6月。紅梅的綠化途徑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可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等
園林用途:梅花蒼勁古雅,疏枝橫斜,早春吐蕊,暗香浮動, 素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在園林綠地、庭園景區可孤植、叢植或 群植,也可於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如以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為背景,更可襯托其玉潔冰清之美。用梅花製作盆 景,虯枝曲折,盎然可愛。花枝可剪作切花。
⑷ 請問梅花嫁接用什麼砧木
梅花嫁接時,可以用李子樹、毛桃樹、山旅喚伏桃樹、杏樹做砧木,都各有優缺點。李子樹的親和力較差,成活率相對較低。桃樹嫁拆攜接容易成活,但是壽命較短。杏樹生長緩慢,但是生長壽命較長。
更多關於梅花嫁接用什麼鏈閉砧木,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f30581161581068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⑸ 梅花嫁接繁殖能用梅樹根作砧木嗎
可利用梅樹的樹根作砧木在室內嫁接梅花,這就是室內根接法。內在苗木出圃或冬季深翻改容土時,搜集粗0.6厘米以上的斷殘根,截成8~10厘米長,沙藏備用。切削方法可用枝接中的劈接法、切接法、腹切法、舌接法等,只是砧木不是用枝條而是用根。如果根砧較接穗細,可採用倒切接法、倒腹接法或倒劈接法,即將砧木(即根段)插入接穗內進行切接、腹接或劈接。如果根砧與接穗粗度相近,可採用舌接法。接好後用塑料薄膜綁扎,然後在室內用濕沙分層堆藏,以促發愈傷組織,注意將接穗的頂芽露出沙外。3月下旬進行移栽。
圖19 根接法
⑹ 梅花用什麼樹嫁接
問題一:梅花用什麼嫁接 桃做為砧木嫁接
一、埋根法桃嫁接梅花,生長快,開花早,但三年後容易出現「大小腳」現象,可先用桃砧嫁接梅花,嫁接生長一年後,全部刨起,定植時,使嫁接部位低於地平面,人土4-7厘米,用利刃在梅花嫁接部位縱割幾道口子,深達木質部,並用25ppm的ABT生根粉2號溶液拌和泥團包裹傷口處。再培模禪土15-25厘米,注意保墒。生長1年後,梅樹就可發根,這樣,梅花樹長大後就可形成二層根,・上面一層是梅樹根,下面一層是桃砧根,上盆或地栽綠化時上層根發揮作用,下層根可除去,這樣,梅花就可保持正常生長狀況。
二、根嫁接法苗圃地用桃嫁接果面後,修剪下的廢棄物――桃根,只要直徑達0.5厘米以上,長12-15厘米,並有三條以上根段的就可嫁接梅花。用於濕適當的沙,將其沙藏到二月中旬,就可開始嫁接。可用劈接或切接法,綁扎時先用一塊薄膜條包住介面,再用新鮮的楊樹皮層纖維部分作包紮物,將起保濕作用的塑料條的介面纏繞綁緊;使用楊樹皮纖維部分的好處是:定植時介面被埋人土中,當傷面癒合牢固時,纖維部分已逐漸腐爛,可省去解綁的工序。嫁接後置於溫室沙床假植,接穗的芽外露,經常查看沙土的干濕情況,及時灑水,保持沙床的溫度。2月下旬就可以移栽苗圃地,定植時,要使嫁介面埋於土壤下4-6厘米,生長二年後,就可上盆或綠化,下部的桃根旦吵塵可剪去,而梅花萌發的根系正常生長。用上述方式嫁接的梅花,可提前製作盆景,又充分利用了桃根的特性。
問題二:梅花能和哪些樹嫁接 可以跟杏樹,桃樹,梅樹,李樹嫁接
問題三:梅花什麼時候嫁接 6月底至7月初
梅花嫁接的兩種方法
一、埋根法 桃嫁接梅花,生長快,開花早,但三年後容易出現「大小腳」現象,可先用桃砧嫁接梅花,嫁接生長一年後,全部刨起,定植時,使嫁接部位低於地平面,人土4-7厘米,用利刃在梅花嫁接部位縱割幾道口子,深達木質部,並用25ppm的ABT生根粉2號溶液拌和泥團包裹傷口處。再培土15-25厘米,注意保墒。生長1年後,梅樹就可發根,這樣,梅花樹長大後就可形成二層根,・上面一層是梅樹根,下面一層是桃砧根,上盆或地栽綠化時上層根發揮作用,下層根可除去,這樣,梅花就可保持正常生長狀況。
二、根嫁接法 苗圃地用桃嫁接果面後,修剪下的廢棄物――桃根,只要直徑達0.5厘米以上,長12-15厘米,並有三條以上根段的就可嫁接梅花。用於濕適當的沙,將其沙藏到二月中旬,就可開始嫁接。可用劈接或切接法,綁扎時先用一塊薄膜條包住介面,再用新鮮的楊樹皮層纖維部分作包紮物,將起保濕作用的塑料條的介面纏繞綁緊;使用楊樹皮纖維部分的好處是:定植時介面被埋人土中,當傷面癒合牢固時,纖維部分已逐漸腐爛,可省去解綁的工序。嫁接後置於溫室沙床假植,接穗的芽外露,經常查看沙土的干濕情況,及時灑水,保持沙床的溫度。2月下旬就可以移栽苗圃地,定植時,要使嫁介面埋於土壤下4-6厘米,生長二年後,就可上盆或綠化,下部的桃根可剪去,而梅花萌發的根系正常生長。用上述方式嫁接的梅花,可提前製作盆景,又充分利用了桃根的特性。
繁殖與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碰衫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 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觸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見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 應用: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蒼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梅塢等。梅花的移植要使植物移植成活必須使植物體內的水份,即根系吸收的水份與枝葉蒸騰的水份基本上保持平衡,以保證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動。
移種梅花,最好應在冬季落葉後到春季花後萌芽前。這個時期,梅樹處於半休眠狀態,生理活力較低,外界環境的溫度也低,枝葉對水份的蒸騰很少。當年生或二、三年生較小梅樹移植方法簡單,移植不帶土坨也易成活,在長途運輸中,應使用保濕的毛巾、棉紗、破布等包裹根系。對較大的梅花進行移植是較困難的。對於較小的梅樹還可在生長季節進行移植,但技術要求較高,保護管理精細,不宜進行長途運輸。移植時不僅應帶土坨,根系完整,還應對枝葉重剪。運輸過程中還應用草繩給土坨打綁或放入移植箱。梅花小苗的根部土坨可用塑料袋裝裹。定植後,常對梅樹的枝乾和殘留的葉片噴水。對於生長季移植,一般以在雨季時進行為好。梅花冬季可扦行冬季梅花扦插繁殖未獲得成功,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品種選擇不當;二是穗條選用不合適;三是未把握好冬季梅花扦插的有關技術環節。梅花冬季扦插一是要選擇將梅花品種,我國梅花有三大種系、五類、十八型,約有200個品種,但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能扦......>>
問題四:梅花是怎樣嫁接的 30分 梅花嫁接的兩種方法一、埋根法 桃嫁接梅花,生長快,開花早,但三年後容易出現「大小腳」現象,可先用桃砧嫁接梅花,嫁接生長一年後,全部刨起,定植時,使嫁接部位低於地平面,人土4-7厘米,用利刃在梅花嫁接部位縱割幾道口子,深達木質部,並用25ppm的ABT生根粉2號溶液拌和泥團包裹傷口處。再培土龔5-25厘米,注意保墒。生長1年後,梅樹就可發根,這樣,梅花樹長大後就可形成二層根,・上面一層是梅樹根,下面一層是桃砧根,上盆或地栽綠化時上層根發揮作用,下層根可除去,這樣,梅花就可保持正常生長狀況。二、根嫁接法 苗圃地用桃嫁接果面後,修剪下的廢棄物――桃根,只要直徑達0.5厘米以上,長12-15厘米,並有三條以上根段的就可嫁接梅花。用於濕適當的沙,將其沙藏到二月中旬,就可開始嫁接。可用劈接或切接法,綁扎時先用一塊薄膜條包住介面,再用新鮮的楊樹皮層纖維部分作包紮物,將起保濕作用的塑料條的介面纏繞綁緊;使用楊樹皮纖維部分的好處是:定植時介面被埋人土中,當傷面癒合牢固時,纖維部分已逐漸腐爛,可省去解綁的工序。嫁接後置於溫室沙床假植,接穗的芽外露,經常查看沙土的干濕情況,及時灑水,保持沙床的溫度。2月下旬就可以移栽苗圃地,定植時,要使嫁介面埋於土壤下4-6厘米,生長二年後,就可上盆或綠化,下部的桃根可剪去,而梅花萌發的根系正常生長。用上述方式嫁接的梅花,可提前製作盆景,又充分利用了桃根的特性。
問題五:用什麼樁嫁嫁接梅花 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杏與山杏都是梅的優良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也高,且耐寒力強,北方尤多用之。通常用切接、劈接、舌、腹接或靠接,於春季砧木萌動後進行;腹接還可在秋天進行。也可以利用冬閑進行舌接。至於靠接,多以果梅老蔸與梅花幼樹相接,春、秋均可。芽接於6-9月進行,多用盾狀芽接法。
問題六:梅花在幾月嫁接最好 你的梅花可能是梅花的黃梅,或者是檀香梅梅花的很多品種,如金錢綠萼梅、送春梅、凝香梅等,只能採取嫁接的方法繁殖。嫁接有枝接與芽接兩種。砧木除用梅的實生苗外,也用桃(包括毛桃、山桃)、李、杏作砧木。以梅砧最好,親和力強、成活率高、長勢好、壽命亦長。 枝接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中旬至11月進行。接穗選擇健壯枝條的中段,長5~6厘米,帶有2~3芽,採用切接或劈接。 芽接以立秋前後(8月上旬)進行成活率高,多採用丁字形芽接法。接活後的當年初冬,在接芽以上5厘米處截去砧木,並修剪側枝。翌年春接芽抽梢,待長大再將殘存的砧木剪除,並隨時抹去砧芽。 以桃為砧,種子易得,嫁接易活,且接後生長快, 開花多,故目前在生產上普遍應用。但是接後梅樹易遭蟲害,壽命縮短。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嫁接操作時,可將砧木距離地面2厘米處剪除地上部分,接穗選擇當年生長健壯枝條,接時應注意形成層必須密切結合,再用塑料條扎緊封土直到看不見接合處為止。一個月後檢查是否成活,並剪除根部萌芽,保持封土不垮。成活後也不要急於一下子去土,要逐漸助芽出土,以免新芽吹乾,並隨苗株的長高,加土培實,使接穗生根,這樣可以克服桃砧木壽命短的缺點,大致經過2~3年接穗也能長出很多的新根,類似扦插的效果。
問題七:什麼老樁上可以嫁接梅花 嫁接梅花的老樁,可以用桃、山桃、杏、山杏及梅。
桃及山桃易得,作砧木進行嫁接也易成活,所以普遍採用,但缺點是成活後壽命短,易染病蟲害。實際上不如後三者作砧木為佳。
嫁接方法,因地區及目的而常有差異。在江南多於春季發芽前行切接,腹接,或在秋分前後行腹接。
在蘇州,為了製作梅樁,多用果梅的老根行靠接。在江南地區進行盾形芽接梅花時,木質部雖帶得較厚亦易成活。
問題八:梅花盆景嫁接 我整搞梅花嫁接,不知你的樹樁什麼樹種,你是哪裡,什麼梅花嫁接什麼樹樁那時不隨便。
問題九:梅花樹可以不嫁接嗎? 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
問題十:我想架接梅花和櫻花,但不知在什麼樹上面嫁接能成活? 櫻花嫁接以山櫻桃的實生苗、山櫻、草櫻花等為砧木,以良好的櫻花品種為接穗,選擇在春季未發芽前進行,最好選擇的砧木與接穗的粗度相同或相近為宜,用劈接、靠接皆可。
用劈接法進行嫁接時,選定在砧木上嫁接的位置上部用利剪剪去上部多餘的枝條,在剩下的「樁」上用刀劈開,開口深2-3厘米左右(接穗粗,開口就深些),接穗長為10厘米左右為宜,將接穗下部迅速地削成「楔形」後插入劈口中;對齊形成層(二者粗細懸殊大的時候,就一邊的形成層對齊)後用塑料薄膜條綁扎結實,不能有透風口(先置於陰涼通風處,並在地面上噴灑水以保持環境的高濕,或用塑料袋套住保濕),過一段時間,有了一定的數量,再去栽植到備好的地上,第一次水一定要澆透。加蓋塑料薄膜。以後根據溫度的變化及時通風,不要讓袋內的溫度過高,待有新芽長出3-5公分時,選陰天或下午去除塑料薄膜。再將植株移至陽光充足處。澆水以間干間濕為宜。先期不必施肥。
靠接法是將砧木斜削且平滑,將接穗也削成斜面,且大小與砧木相等。對齊形成層後用塑料薄膜條綁扎結實即可。其他步驟同劈接法相近。
嫁接梅花
埋根法
桃嫁接梅花,生長快,開花早,但三年後容易出現「大小腳」現象,可先用桃砧嫁接梅花,嫁接生長一年後,全部刨起,定植時,使嫁接部位低於地平面,人土4-7厘米,用利刃在梅花嫁接部位縱割幾道口子,深達木質部,並用25ppm的ABT生根粉2號溶液拌和泥團包裹傷口處。再培土15-25厘米,注意保墒。生長1年後,梅樹就可發根,這樣,梅花樹長大後就可形成二層根,・上面一層是梅樹根,下面一層是桃砧根,上盆或地栽綠化時上層根發揮作用,下層根可除去,這樣,梅花就可保持正常生長狀況。
根嫁接法
苗圃地用桃嫁接果面後,修剪下的廢棄物――桃根,只要直徑達0.5厘米以上,長12-15厘米,並有三條以上根段的就可嫁接梅花。用於濕適當的沙,將其沙藏到二月中旬,就可開始嫁接。可用劈接或切接法,綁扎時先用一塊薄膜條包住介面,再用新鮮的楊樹皮層纖維部分作包紮物,將起保濕作用的塑料條的介面纏繞綁緊;使用楊樹皮纖維部分的好處是:定植時介面被埋人土中,當傷面癒合牢固時,纖維部分已逐漸腐爛,可省去解綁的工序。嫁接後置於溫室沙床假植,接穗的芽外露,經常查看沙土的干濕情況,及時灑水,保持沙床的溫度。2月下旬就可以移栽苗圃地,定植時,要使嫁介面埋於土壤下4-6厘米,生長二年後,就可上盆或綠化,下部的桃根可剪去,而梅花萌發的根系正常生長。用上述方式嫁接的梅花,可提前製作盆景,又充分利用了桃根的特性。
⑺ 嫁接梅花用什麼樹
嫁接梅花要選擇親緣關系比較近的品質,親緣關系越近,嫁接的親和力越強,可以選擇其他品種的梅花,嫁接後不容易長病蟲害,壽命也比較長,也可以用李樹或者杏樹,用紅葉李作為砧木抗病性比較好,杏樹作為砧木抗寒性和耐旱性比較好。
梅花能嫁接什麼樹
1、 梅花砧木
嫁接後五到十天左右接芽葉柄會自動脫落,十天左右就能解開塑料薄膜條,觀察接芽是否變成鮮綠色,如果沒有明顯的壞死現象,等三四天後可以在介面一厘米處剪掉砧木,接芽下面的葉片不要剪掉,每個兩三天觀察一次。
⑻ 梅花用什麼嫁接
一、梅砧
用梅花做砧木是比較常見的選擇。梅砧嫁接有極強的親和力,更適宜它的碰陪尺生長。而且不易患病生蟲,也有較長的壽命。通常可達50-60年,甚至能到70-80年。不過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生長速度較慢。而且由於其質地很硬,嫁接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二、李砧
李樹和梅樹的親和能力也很不錯,一般用紅葉李做砧木。和梅砧一樣,李砧嫁接後生長也不快,不過抗病能力和壽命也比較長久。
三、杏砧
杏砧多用於北方嫁接,因為它的抗寒能力和抗旱能力比較好。不過通常用杏砧嫁接的是杏梅,真梅嫁接的難度極高。嫁接成功後,生長會比李砧和桃砧好,壽命也能長一些。
四、笑高桃砧
桃砧嫁接後很容易培養,而且成活率也很高。相較於其他幾亂大種,它開花的時間會更早一些。不過由於親和力較差,越養越容易生病,而且花色質量也會下降。一般壽命較短,在20年左右,而且容易流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