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匠人的梅花

匠人的梅花

發布時間: 2023-05-08 20:31:26

1. 病梅館記讀後感

《病梅館記》,的讀後感
我讀龔定庵的《病梅館記》,深有所感。

他以為一盆盆的梅花都是匠人折磨成的病梅,用人功放法製造成的那一副彎曲佝僂猜賣之狀乃是病態,於是他解其束縛,脫其束縛使穗含逗其無拘無束的自然生長,名其書齋為病梅館龔氏此文常在我的心中出現。令我憬然有悟知萬物皆順自然。盆景是藝術而非自然。我欣賞之餘真想告訴天下的父母說一句:放開孩子們的手吧!給他們更多的決定權吧!

下面是譯文,文章中間加點課文內容的理解就可以了

江寧的龍蟠里,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都產梅。有人說:「梅老坦以枝幹彎曲為美,筆直了就沒有風姿;以枝幹橫斜為美,端正了就沒有景緻;以枝幹疏朗為美,稠密了就沒有姿態。」本來嘛,這些文人畫士心裡明白它的意思,卻不便公開宣告,大聲號召用這個標准來衡量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種梅人,砍掉筆直的,刪掉繁密的,鋤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狀,弄成病態,拿這作為職業來賺錢。梅的枝乾的橫斜、疏朗、彎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賺錢的人能憑他們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畫士這獨特偏嗜的隱衷明白告訴賣梅的人,(使他們)砍掉端正的,培養橫斜的側枝,刪掉繁密的,殺害它的嫩枝,鋤掉筆直的,阻抑它的生機,這樣謀求高價:於是江蘇、浙江的梅者病殘了。文人畫士所造成的禍害的酷烈,竟到了這個地步啊!
唉!怎樣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時間,又有很多空閑的田地,來大量貯存江寧、杭州、蘇州的病梅,盡我一生的時光來治療病梅呢!

2. 洗凈浮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

「匠人,就像梅花。功夫不到的時候,毫不起眼。只有用堅毅,重復風霜的磨練。期待,時間與技藝彼此成全,直到有一天,當寂寞,爆發歡呼,當執念,換來致敬。匠人,終於用耐心,抵達了初心。」

央視的公益廣告《匠心》的廣告詞唯美而生動的展現了深邃的「匠人精神」。

堅守一份初心反復錘煉技藝,經過時光的淬煉,為世人捧出一份耀世精品。

這是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文物修復師們帶給我的感動。

故宮修復的時光很長,歲月很靜。走進這里你會發現沒有一顆安靜的心,很難真正去感受到做一件事情的快樂。

故宮文物修復師們用一生的時光,與文物交換著生命的感悟,在文物的修復中體悟著自我的價值。

1977年16歲的王津進入故宮工作。很多破損的鍾表,在時隔千年後,在他的手裡重現光彩。

修復時一個大型鍾表上幾十個動物的運動軌跡、出場順序,一個細節都不能錯,這是一場耐心與技能的磨礪與考驗。

40年來,經過歲月的磨礪,王津已成長為一名鍾表修復大師。

鍾表修復大師王津看著展廳里自己修復的一件件重現光華的展品,感嘆地說:「人的一生挺快的,工作這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干不著多少精品,也挺遺憾的。」

這是一個對工作充滿熱愛的人,發出的人生苦短的感嘆。

木器組修復師屈峰說:「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

古代故宮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融到裡面去。

很多人一般都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

其實不是這么簡單,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里頭。」這是一個修復師與文物之間的情感。

因為這份情感與珍愛,物沾染了人的情意,人知曉了物的性情,而讓彼此都變得獨一無二,與眾不同,雙方都成就為難得的精品,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做一件事情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你與這件事、這個物發生共情,融入彼此的生命,迸發出火熱的激情。

當你除了做好這件事情外,沒有任何附加的念想,你才能真正體悟到事情本身的樂趣,傾盡全力追求它的完美,在這份心無旁騖的追求中,達到技能的最高境界,打造完美作品。

日本是工匠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的國家,吃穿用行中工匠精神無處不在。

這份工匠情懷成就了難遇的精品,也讓日本的產品成為全球搶購的熱銷品。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生只做壽司。他找到最好的食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不在乎錢和成本,只為做到最好。

日本87歲的老人村嶋孟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畢生的精力煮好一碗米飯。他蒸的米飯香氣撲面、口齒生津、糯軟清甜……,供不應求。在他看來,煮飯就是人與米的對話。

日本哈德洛克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螺母號稱「永不松動」。該公司對不同的尺寸和材質有不同的對應偏芯量,這是哈德洛克螺母無法被模仿的關鍵所在。

日本京瓷株式會社創始人稻盛和夫要求生產的陶瓷絕緣材料不僅功能絕佳,還嚴格要求視覺美感,讓人「敬畏,不忍用手玷污」,將緊密陶瓷技術研發到極致……,這些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值得我們敬畏與學習。

美國作家亞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一書中說:「洞悉百年創新史的內核,工匠精神是一種信仰,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源泉。」

工匠精神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源泉,亦是一個企業成就百年老店的秘訣。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每個都成為各自崗位的極致工匠,都發自內心的對工作中的細節和完美展開無限追求。

才能使工作中的每個流程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簡化順暢,才能讓每一次研發都最大程度的滿足市場需求,才能讓每一次生產都完美無瑕,才能讓企業的產品擁有無可替代的競爭力,從而在市場的洪流中獨占鰲頭,歷經百年風雨成就不朽傳奇。

「洗凈浮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用一顆寧靜的心,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里追求極致、匯聚能量、打造精品。

當你做到物我兩忘時,最極致的體驗,最出色的「作品」,就靜靜得來到你的身邊,在你的生命里驚艷盛放!

3. 工匠精神——鋦瓷匠人

在遼寧撫順有個老頑童, 他叫王振海,藝名「王老邪」 ,因為他從讀書時就不走尋常路,別人用碎了的瓷器到他手裡就能重新變得完好,他是一名鋦瓷匠人,人稱 「天下第一鋦」 。

▲ 江湖人稱「王老邪」

有句話叫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說的就是鋦瓷,這門手藝把打碎了的瓷器,用鋦釘像訂書機一樣把瓷片釘起來。

王老邪的這門手藝是隔代單傳,就是爺爺傳孫子,不傳兒子,他是第五代傳人,祖上被稱作 「山東巧工王神手」 。

當年康熙微服私訪時,還摸過他家的金剛鑽,他爺爺曾經是慈禧太後的御用工匠 ,王老邪家裡的工具,隨便拿一個,經常就有幾百年的歷史,幾代人的時光都好像被鑲在那了。

▲ 1962年山東鋦瓷巧工王神手(前面的是王振海的爺爺,後面用手捂著嘴的是11歲的王振海,這是他爺爺生前唯一的一張照片。)

王老邪四歲就開始學藝,十一歲修成人生中的第一把壺 ,大半輩子都和鋦瓷在一起,他是真心喜歡這門手藝。

當張國立帶著破寶貝來找他時,王老邪玩心一起,做了個底托,鋦成一朵會動的梅花,把張國立樂得要拜師,直說 「王老邪真是邪門得很」 ,老頭兒像個小孩,還高興地在腦袋上比了二。

▲ 王老邪掌握著24種72樣136道修復古舊老瓷器的絕活,他用鑲嵌絕活給張國立帶來的青花茶壺鋦了朵會動的梅花。

王老邪回憶以前鋦匠們走街串巷,都搖著個波浪鼓,吆喝著「鋦活……鋦活……」,人們就拿著破碗、破鍋,鋦匠修好活後會跟主人討水喝,把水倒在修補的瓷器,得了! 滴水不漏,就是大功告成。

在王老邪家裡,有一面牆堆了滿滿的快遞箱子,那都是全國各地的人寄來的,希望王老邪能幫忙修補的,張國立就說: 「人們寄來的是一個希望,王老邪給的是一份成全」。

王老邪說:」鋦瓷最重要就是鍛制鋦釘, 他的鋦釘和別人的不一樣,裡面加了十分之一的黃金 ,延展性更好,而且不會生銹,看,都金光閃閃。

他把銅板剪成兩厘米寬的枝條,再剪成小小的菱形,在瓷碗上打針眼要打三分之二,不能打透它,打眼兒的金剛鑽頭其實不是尖的,是有點像屋脊的平,再把鋦釘的鉤角緊緊咬合瓷器,讓其 「一錘嵌入」 。

最考驗技藝精髓的是製作花釘 ,就是有圖案的鋦釘,鋦匠們會根據瓷器的圖案、文字來鍛造,比如杯口鋦一個荷花變成水中荷塘,裝水的碗或盤就鋦一條魚是如魚得水,鋦一隻蝙蝠是福從天降,這也是人們喜愛鋦瓷的原因之一。

明明早已破碎的物品,經過鋦匠的雙手,殘缺變成一種美,變成對生活的祝願。

王老邪曾經花了一萬多塊錢,收集了五個朝代的六片碎瓷,經他雙手鋦成一個茶盞,嚴絲密合, 世間僅此一件,名喚「七合盞」,有人出到1200萬的高價,王老邪都不賣 ,他說這是自己鋦瓷手藝的代表,這些經歷過人間滄桑的瓷片,經過鋦瓷這門手藝,有了新的生命,這難道不是化腐朽為神奇嗎?

▲ 五塊拼接的瓷片分別:越窯(宋代)、景德鎮龍窯(清代)、青花瓷(元代)、龍泉瓷片(宋代)、南海一號(明代),估價 1200萬。

但現在越來越少人需要鋦瓷,王老邪說,「現在鋦一個釘要10塊錢,買一個碗可能幾塊錢就搞定了,誰會來呢?」因此願意來學藝的人越來越少, 王老邪不忍心手藝斷在自己手上,毅然打破家規,將手藝外傳給有心之人。

王老邪說自己帶徒弟, 最重要是看人品,人品好,他才願意教 ,盡心培養,即使因為他打破了家規,家族裡的人都反對他,可是 為了傳承這門手藝,他也在所不惜 ,說到這,本來總是笑哈哈的王老邪,一臉正氣。

▲ 曹慶勵,創辦譽悟居,乃聽松問泉之所。師從第五代鋦瓷非遺傳人王振海(王老邪),成為第六代傳承人。

王老邪不僅是在鋦瓷,更是在鋦心,因為他不是把手藝當作謀生,而是當作人生。

熱點內容
盆栽金桔的繁殖方法 發布:2025-08-06 06:26:25 瀏覽:619
大魚海棠人設 發布:2025-08-06 06:24:08 瀏覽:364
花卉批發銷售 發布:2025-08-06 06:22:50 瀏覽:300
木蘭花宋祁賞析 發布:2025-08-06 06:13:38 瀏覽:27
烏柑刺盆景 發布:2025-08-06 06:08:29 瀏覽:969
蠟梅花知識 發布:2025-08-06 05:40:04 瀏覽:139
白蘭花描寫 發布:2025-08-06 05:39:22 瀏覽:108
茶花女歌劇片段 發布:2025-08-06 05:12:53 瀏覽:154
金蘭花6 發布:2025-08-06 05:12:47 瀏覽:72
吳京梅花樁 發布:2025-08-06 05:12:09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