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數射覆
1. 梅花易數射覆入門簡單方法
梅花易數射覆入門簡單方法:
射覆不僅僅是類似游戲的消遣,而且是驗證、分析森沖《易經》預測的一種方法。經常用《梅花易數》進行射覆訓練,可以提升自段冊己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整體思維,還可以使自己用《易經》預測其它事物時更加准確。《梅花易數射覆》有很多種方此燃殲法,在得到卦之後看本卦、變卦的的爻辭,利用體卦、用卦、之間的關系推斷物體,對所得到的卦,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充分挖掘出卦中的有用信息,在預測時要用到本卦、互卦、變卦與預測時間。射覆猶如猜謎,給定的條件越多,提示越多,越容易猜中。要想使「射覆」更加准確,就要象、數合一而論,既要懂得取象,又要懂得舍棄象。射覆的枋心就是卦象綜合排除法,也就是做減法,這樣做可以留下核心的象數。排除不合理的象、數,驗證合理的象與數。
2. 射復 究竟是說明意思
是「射覆」吧 射覆是古代一種高超而有趣的游戲。「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射覆就是隨便將一種物件(或多個同類物)隱藏,讓射者通過占筮(或氣功遙感)等途徑,指出所藏者究竟是什麼東西。 射覆歷史悠久。《漢源睜迅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顏師古註: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人暗射之,故雲射覆),置守宮(壁虎)盂下,射之,都不中,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乃別著布卦而對曰:『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蛇又有足,跋跋脈脈善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賜帛十匹。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象東方朔等這樣的射覆大家歷史上不少,三國時的官輅,晉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蕭繹、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記載的一代名流,其流傳的許多筮例值得研究。易起源於卜筮,易之義理與象數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即「名物為象數所依,象數為義理而設」,從尋常的設卦現象之射覆入手,因小見大、由淺入深、借簡探玄,對易學的研究會有積極的意義。 一、射覆的原理--宇宙全息 生物全息論已為現代科學所證明,宇宙全息論這一科學、哲學理論也正逐步為人們所接受。按照宇宙全息論的觀點:宇宙中萬事萬物都具有四維立體全息性;同一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中的事物之間、事物的開端與結果、事物發展的每一個過程、時間與空間、抽象的意識、概念數字與具體的事物間……,都存在著相互全息的關系。《周易》中的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卦象及其理論,就揭示了宇宙這個萬物一體的大系統中各個方面的全息性,把握了萬事萬物及每個整體與各個局部相互關聯、對應的規律性。這些規律性不僅表現在四時流傳、月轉星移等宏觀方面,而且表現在各個細小的方面。如八卦卦象,不僅表現了宇宙萬物在不同時刻、不同情況下的基本表演規律,還從具體的物類、對象、方向、位置、形狀、顏色、氣味乃至動作、轉換過程等諸方面進行了歸納。卦象能把一切綜合所成的狀態清楚地反映出來,人們通過卦象便能把狀態的各個細部還原出來。通過占卦而射覆就是這一規律的反映。 乍看起來,射覆無任何規律,所覆之物從一枚錢幣到一隻小蟲子,從一根山雞毛到一片小樹葉,都有可能性,沒有任何明顯的參數可供推測,以形象思維和邏輯思都不會發生作用,百分之九十九猜不著,即使猜著了,也是碰上的,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在這種游戲上都不起作用。但是自古以來,易學家喜歡射覆,通過起卦現象推測出來,象三四時管輅,射覆竟是「百發百中」,什麼原理?就是如上所述全息理論。宇宙中萬事萬物與時空、空間及人的意識、思維都是全息的,溝通、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數。某人在什麼時間、什麼方位、什麼次序、什麼情況下隱藏什以東西,是受易理所闡述的規律性制約的;因此,特定的時間、條件下產生的卦象與特定的事物是相通的。正是如此,《系辭.上》:「《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現代人也因此稱《周易》為「宇宙代數字」。也正因為這樣,對歷代易學者來說,射覆已不僅僅是一種游戲,而是驗證及推敲易理的一種思維技術,所謂「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系辭.上》),宋代易學大師邵雍說:「觀物戲驗者,雖雲無益於世,學者於此驗數而知聖人作易之靈耳。物之於世必有數焉。故,天圓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黃,物之色也;天動地靜,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數.觀物玄妙歌訣》)。 二、射覆的基早拆礎--周易卦象 「易」的產生是古人從對宇宙萬事萬物的觀察分析、綜合提煉入手,通過抽象的卦象,概括歸納為宇宙圖式、宇宙代數,以表述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規律。故《系辭.上》說:「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又說:「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雹此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而占筮則是一種在不同層次上的從抽象卦象列具體事物的衍繹過程,而卦象就是歸納和推衍過程的「中介」。所謂「八卦成例,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所以,射覆的基礎就是沒卦而成的卦象,「象者,易之本也。」 《周易》的取象很多,主要有「八卦之象」,「六十四卦卦象」(「六畫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等幾種,這些取象對射覆占斷起著直接的、決定的作用
麻煩採納,謝謝!
3. 射復的三、射覆的起卦方法
---卦象與理數、時空
射覆的基礎是卦象,射覆、占卜是靠分析卦象而得出結論的。那麼,卦象和事物是如何發生具體聯系的呢?即具體的事物是中何顯示出相應的卦象呢?這主要是體現在卦象與理數時空的關繫上,從本質上說是宇宙萬事萬物與理數、時間、空間及卦象等之間的全息關系。 數的概念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既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萬事萬物都與數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僅僅是數目、計量的關系,而且還有「質」的關系;事物的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與「數」密切相關,或者說體現在定「數」上。「數」與時間、空間一樣,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易學中研究的事物與「數」的關系,與我們日常所講的「數」不同,與現代的「數學」中所研究的「數」不同,是指「理數」,「自然之理」,所謂「理者,數而已矣」。所以古代的卜筮、六壬、奇門、星占、命相、堪輿等學說都稱為「術數學」。
象和數是易學中兩個最重要的范圍,歷史上研究二者及其關系的學派被稱為「象數派」。關於二者的關系,很早就有人論及。《左傳.僖公十五年》韓簡侍說:「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唐代易學家孔穎達解釋說:「筮之用揲著以為卦,是筮以陰陽著策之數而告人也。凡是動植飛走之物,物既生訖,而後有其形;既為形象,而後滋多;滋多而後始有頭數。象生而後有數,是數因象而生也。若易之卦象,則是因數而生,故先筮而後得卦,是象從數生也」。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象」與「數」的關系是:先有物象而後有數,由數又產生卦象;而占斷則是通過卦象和數去推斷具體物象。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象」與「數」實際上是同時產生的,二者不可割裂,有象必有數,有數也必然有象。正如陰陽二儀,同由太極所生,而不分先後也。觀陰而可知陽,觀陽亦可知陰。
1、理數種種
(1)大「道」之數
戰國時期哲學段雀雀家老子曾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看似簡單,但卻包括深邃的哲學名言,概括了宇宙產生、發展的過程。易學的數也是如此,從無到有,從「0」到「1」,從「1」到「2」,從「2」到「3」……。也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為「1」生兩儀,由陰陽一兩儀而成三畫之八卦而類萬物。具體地說,宇宙是個大極,DNA是個太極,生命最小的形態場也是個大極,……它們都孕育著兩儀,進一步發展而生成眾多。《周易.系辭上》中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與老子所說在其哲學意義的表達上是完全一致。
(2)天地之數
《周易.系辭上》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十以內的數玉凡而具有神秘的意義,其中有五個奇數:一三五七九;五個偶數:二四六八十。奇數為陽,為天數;偶數為陰為地數。天數相加:1+3+5+7+9=25;地數相加:2+4+6+8+10=30;天地數相加:25+30=55。古人通過這些數字的奇偶對立關系,以反映天地萬事萬物的聯系性。占筮就是通過數的演算而得到卦,而通過卦象推斷具體的事物及其之間的關系。
(3)河.洛之數
為體現十個天地之數的神秘和變化,古人創作了《河圖》、《洛書》。
相握早傳伏羲時有龍馬出孟河,其背有點,二、七在前,一、六在後、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表意為:中央五,象五行;一、六在左,象北方壬癸水;二、七在六,象南方丙丁火;三、八在後,象東歲敏方甲乙術;四、九在右,像西方庚辛金;五、十居中,象中央戊己土。五方各有一個天數和地數,總數為五十五。《系辭上》中有「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二句,對此有多種解釋,其中有一種解釋為,原文當為「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脫「有五」二字,此為河圖中天地之總數,因為一個重卦有六爻,故從五十五中減去六,而且四十九。《河圖》中,天地數所顯示的的五行是按順時針方向轉以相生,為先天之體。
又相傳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洛河,其背有紋,為「洛書」。《尚書.洪範》中說:「天與禹洛生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洛書」取龜之象,其記法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九位九數為九宮。對應後天八卦,具體對應是:坎一為水,坤二為土,震三為木,巽四為木,中五為土,乾六為金,兌七為金,艮八為土,離九為火。其對應天干五行是:壬水一,丁火二,甲木三,辛金四,戊己土五,癸水六,丙火七,乙木八,庚金九。以逆時針方向旋轉相剋,後天用事。其中沒有地數十。但已寓於眾數之中,這是因為其無論相對的兩角或兩邊,相加之和皆為十。同時,每個邊天地數之和、每條對角線天地數之和都是十五,充分體現了天地萬物陰陽平衡的協調的原理。
(4)生成之數
東漢易學家鄭玄在注釋《系辭》中說:「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這是指《河圖》而言的。又說:「陽天耦,陰無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並;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也。」這里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十為「成數」。「生」表示產生,「生數」即可以生萬事萬物;「成」表示完成,「成數」即為完成之數。生數成數與五行、五方、八卦相配,即可概括萬事萬物,其數的千變萬化,即可概括萬事萬物運動變化。古典占筮法用著草演算卦象的方法就是用了「成數」的「六七八九」四個數。此四數對應「四象」,六為老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老陽。《易緯.乾鑿度》中說:「易一陰一陽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故太一(乙)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十五。此又正合《洛書》之數,即老陰六加老陽九、少陰八加少陽七正好合為十五,這就與「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的「太一之道」或太極之道吻合。可見,卦象演算中用六七八九這四個數代表陰爻和陽爻不是偶然和任意的,它反映了古人深邃的象數觀、理數觀。
(5)八卦序數
先天八卦序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這個順序數是按先天八卦或「伏羲八卦次序」排列的。從乾南到離東達震東北;又從東北到巽西南,經坎西,回到坤北。從乾到坤,所走的線路正是太極圖的S線路,也是一條生命線路。這個序數是先天之數,邵雍的《梅花易數》的數字起卦法就是以此數演算起卦,由數得象。即在占卦時,直接將八卦序數視為實數,把一與乾卦對應、二與兌卦對應、三與離卦對應、四與震卦對應、五與巽卦對應、六與坎卦對應、七與艮卦對應、八與坤卦對應,由數直接得出卦象。
後天八卦序數: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這個次序是按後天八卦或「文王八卦次序」排列的。即先由坎北向坤西南,再向震東、巽東西,經中宮至乾西北、兌西,再向艮東北,最後至離南,形成後天宇宙場。後天八卦之數,正合洛書九宮之數,是由卦象推數的重要依據。古代風水術中推人之命即以此序。 (1)大衍之數與揲著起卦法
揲著起卦法是最古老的起卦方法。「著」是指著草(今通稱蚰蜒草或鋸齒草),占卜時用其莖揲著,就是數著草的數目,把它分成幾份,進行演算以來占卦,進而得出卦象。
《系辭上》中說:「極數知來之謂占。」就是指通過揲著之法,盡天地大衍之數的演算來起卦,以推知事物。並論述了演卦過程及其含義:「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指兩儀);掛一以象三(指三才);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指(手指之間)以象閆;五歲再閏,故再指而後掛。……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具體操作過程是:
准備階段:取著草五十根(或五十五根),也可用火柴棍、竹棍等代替。抽出一根(用五十五根時抽出六根)不用,占筮時只用餘下的四十九根。
一變:
①將四十九根著草莖(或其他物)任意分為左右兩份(「分而為二以象兩」)。
②從右邊部分取出一根(策),夾於左手小指、無名指間(「掛一以象三」)。
③將右邊部分剩下的策,每四策一組分之(「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數到最後,或餘一策、或餘二策、三策、四策,把余策夾在無名指與中指之中(「歸奇於指以象閏」)。
④將左邊的部分四策一組分數之,數到最後餘一至四策,將這些余策夾在中指與食指向(「五歲再閏」)。
⑤把指間所夾之策合起來放到一旁(「再指而後掛」)。
以上為一變,所余之策為四十或四十四。
二變:
⑥把一變所余之策四十或四十四再任意分成兩份,如①
⑦再掛一,如②所述
⑧揲四、歸奇,如③、④
⑨再指而後掛,如⑤。
以上為二變,所余之策為三十二,或三十六、或四十。
三變:
⑩將二變所余之策分兩份,如①。
⑾掛一,如②
⑿揲四、歸奇,如③、④。
⒀再指而後掛,如⑤
以上為三變,最後所余之策或為二十四,或為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以四來除,其商或六,或七,或八,或九。六為老陰,功陰爻,為變爻,又稱「交」;七為少陽,畫陽爻;八為少陰,畫陰爻;九為老陽,功陽爻,也為變爻,又稱「重」。
這樣,經過三變,才得出一個爻畫。一個「大成之卦」六個爻,就得經過十八變。漢代乃至隋唐以前,占筮、射覆主要是此種方法起卦。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西漢時的東方朔就是靠「別著布卦」而猜中壁虎的。
隋唐以後人們常用的占筮辦法是以錢代著。這也就是「火珠林推卦法」。唐代賈公彥在《周禮疏》中說:「但古用木畫地,今則用錢。以三少(背面)為重錢,重錢則九也;三多(正面)為交錢,交錢則六也,兩多一少為單錢,單錢則七也;兩少一多為折錢,折錢則八也」。這樣,自下而上,用雙手搖動後擲開銅錢,看其正、反面排列情況,而定六爻之陰陽動變,從程序上就簡化的多了,六次可成一卦。
但是,「揲著起卦」的古典占筮法與「以錢代著」的「火珠林推卦法」在斷卦主法上卻是有差別的。即揲著起卦後,除參考卦爻辭外,主要通過分析卦象來推斷所測之事、物。而「火珠林推卦法」,根據「納甲」原理,對六爻配以干支、五行、六親、世應等因素,主要通過分析其爻與爻之間、爻與日支、月支之間的生、克、沖合等種種關系來推斷所測之事、物。本文所述的射覆起卦方法主要是「揲著起卦法」和宋代邵雍所創的「梅花易數」起卦法,「以錢代著」的「納甲占筮法」不再細述。
(2)「梅花易數」與數字起卦法
「梅花易數」是北宋大易學家邵雍(字康節)發明的不同於「大衍之數」和「火珠林」起卦方法的另一種更靈活、更實用的起卦方法。它不同於只為求卦象而不管數地一般簡捷方法,又脫離了大衍之數起卦的繁瑣方法,卻集中了二者的長處,真正達到了數與象的統一,是占筮學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和突破。其基本方法可用「卦以八除,爻以六除」兩句來概括。
《梅花易數》一書中說:「卦以八除。凡起卦不問數多少,即以八作卦數。過八數即以八數退除,以零(余)數作數。加一八除不盡,再除二八、三八,直除盡,以零數作卦。如得八整數,即『坤』卦,更不必除也。凡起動爻,以重卦總數除六,以零作動爻。如不滿六,止用此數為動爻,不必再除。如遇六數則除之,一六不盡,再除二六、三六,直除盡以零數作動爻。若一爻動,則看此一爻,是陽爻則變陰爻,陰爻則變陽。取爻當以時加之。」
「梅花易數」成卦的特點:其一,是由兩個八卦之象由上而下相重而成,而不是由下而上一爻一爻地相加六次而成。其二,是成卦之後六爻中只有其中一爻是動爻,而且必然有一爻是動爻,而沒有兩個以上的動爻。其三,在斷卦方法上也比較簡明。除了依據動爻查《周易》卦爻辭外,主要分咖哩卦之體用、動變及互體,根據五行生剋來進行判斷。一般來說,在一個六爻卦中,上下兩個卦象,無動爻的為靜象為體,有動爻的為動象為用,並且生出變卦形成之卦。一個六爻畫卦中的上下兩個卦象的體用關系在五行表現上五種,即體生用、體克用、用生體、用克體、體用比合。除此之外還有互體與體用的關系,變卦與體用的關系等等。
「梅花易數」直接用數來起卦的內容很多,主要有:年月日起例、物數占、聲音數占、字的筆劃數占和字數占、丈尺寸數占等等。如「物數占」:見有可數之物、即用可數的物數為重卦的上卦,並用當時時數為重卦的下卦,用重卦之數加上時數除以六以定動爻。「聲音占」:凡聞聲音,數得幾數,起作上卦,加時數配作下卦。又以聲音,如聞動物鳴叫之聲,或聞人敲擊之聲,皆可作數起卦。「丈尺數占」:丈尺之物,以丈為上卦,尺數為下卦,合丈尺之數取爻。又如「字數占」:凡見字數,如停勻,即平分一半為上卦,一半為下卦:如字數不勻,即少一字為上卦,取「天輕清」之義,以多一字為下卦,數「地重濁」之義。
例《鄰夜扣門借物占》(《梅花易數》):「冬夕酉時,先生方擁爐,有扣門者,初扣一聲止,繼而又扣五聲,且雲借物。先生令勿言,其子占之,誠所借何物。以一聲屬乾為上卦,以五聲屬巽為下卦,又以一乾五巽共六數。加酉時十數,共得十六數,以六除之,二六一十二(餘四),得天風『女後』,第四爻變巽;互見重乾,卦中三乾金,二巽木,為金木之物也,又以乾金短而巽木長,是借斧也。子乃斷曰:『金短木長者器也,所借鋤也。』先生曰:『非也,必斧也』。聞之,果借斧。其子問何故。先生曰:『起數須明理。以卦推之,斧亦可也,鋤亦可地;以理推之,夕晚安用鋤,必借斧。蓋斧切於劈柴之用耳。推數又須明理,卜占之切要也。』」 時間與空間是事物存在的根本形式之一。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產生、消亡,運動、變化的。萬事萬物都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特定的時空也就體現了特定的事物特徵及變化發展規律。「宇宙」一詞,「宇」是指無限的空間,宙是指無限的時間。說《周易》是「宇宙代數學」,就是指《周易》的卦象體系,既包含了無窮的時間性,也顯示了無限的空間性,並且它將萬事萬物與時間、空間有機地聯繫到一起、統一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多維全息關系。正是如此,通過一定的時間或者空間來求得卦象來聯系特定的事物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這正是易學占筮、射覆的奧妙所在。時間起卦法和空間起卦法就是這一奧妙的反映。
從全息論角度來看,時間與空間構成了時空全息網。從時間來說,宇宙中萬事萬物在其時間流程上是時時全息的,每一時刻的時間結構都是同一的。最後的東西包含著最初的東西,最初的東西經過一定的時間變化就發展成為最後的東西,也就是開端與結果全息,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這一原理的深刻反映。從空間角度來說,空間與物質也是全息的,不僅物質的空間結構是空間本身結構的某種程度的表達,而且每一空間量子都包含著整個物質世界的信息。在同一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空間結構上存在著全息對應關系,任何部分都是一個潛在的個體。同時,同一層次的事物之間在空間結構上也存在著全息關系,每一個個體都與它所在的那個層次的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結構、功能和信息。所謂「方以類聚」,即是這一規律的反映。
宇宙即是時空的交合,時間是空間的縱面分布,空間則是時間的橫向排列,二者一動一靜,一虛一實,構成了一個立體坐標系。這個立體坐標系每一個時空交點,便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萬事萬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軌跡,都會在這一主體坐標繫上反映出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活的靈魂,也是中國術數學中本質的內涵。《周易》的預測原理也就是這一本質內涵的反映。 時間起卦法也是邵雍大師發明的以年、月、日時數起卦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主要內容是:
年、月、日數相加除八後,余數為上卦,年、月、日、時數相加除八,余數為下卦;年、月、日、時數相加除六,余數為動爻數。
其年、月、日、時全用農歷。月數與日數,即農歷的每月、每日之數。年、時數取法如下:
年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取數:123456789101112
年、月、日、時起卦法是射覆最主要的方法。如果在同一時辰內射覆數次,那麼在起卦時還要加上每次的次序數,一般來說,第一次不加,從第二次起,依次加2、3、4……。
如農歷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戌時,在李某某老師家裡,連續躲覆數次,其卦象如下:
第一卦得火水未濟之雷水解。
卦象分析:外卦離變震木,木四火生;又內卦坎水生變卦震木。此物從外屋得來,柔軟、木性,有水分,碧白色,可食,為蔬菜之類。果然,為半截蒜苔。
第二卦得風地之風水渙
卦象分析:外巽木,為草木類,碧綠色,內坤變坎水,為柔物;巽體、坤用,體克為破碎物;坤土變坎水,有水分,或可食,仍為蔬菜類。果然,為一片白菜葉。
第二卦得水天需之水澤節
卦象分析,內卦乾金變兌金,為金屬物,體用金水相生為完整物,兌為與瓶有關,坎為與水有關。乃是茶杯蓋。 空間起卦法即直接根據人或物及其所在的方位進行起卦。如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直接從東而來,進門後,向南一拐,讓測其手中之物。根據來人方位,東為震屬木,南為離屬火,木長火短,藏於手中,火柴棒之類是也。
根據人或物及其方位起卦進行預測,邵雍大師稱之為「端法後天起卦。」其方法是:「以物為上卦方位為下卦,合物之數與方卦之數,加時數取動爻。」
如《梅花易數》中的《老人有憂色占》:「巳丑日卯時,偶在途行,有老人往巽方,有憂色。問其何以有憂。曰:『無』。怪而占之。以老人屬乾為上卦,巽方為下卦,是天風『女後』。又以乾一巽五之數、卯時四數,總十數,除六,得四為動爻,是天風『女後』之巽為風。《易》曰:『包魚,凶』是《易》辭不吉矣。以卦化之,巽木為體,乾金克之;互卦又見重乾,俱是克體,並無生氣,且時在途行,具應速。遂以成卦之數中分布取其半,謂老人曰:『汝於五日內,謹慎出入,恐有重禍。』果五日,此老赴吉席,因魚骨鯁而終。」
又如《斷易玄機》(平原子著)中的「風席簾占」:己巳年冬月午時,靜坐讀書,忽風從南來吹動門簾,覺而有卦。風為巽為上卦,南為離為下卦,得風火家人卦,互離坎,變益卦。《辭》曰:『家人(口高)(口高),悔,吝,婦子嘻嘻,終吝』。斷曰:明日巳時來一心肝有病的道人。巽為體為仙道,家人為同行之人。互卦坎水克離火,離為心,故心有病。體生離火,為池氣之象,巽木為肝,肝主眼,故而眼多淚。
以上列舉了幾種主要的起卦方法。除此以外,周易的起卦法法是很多的,特別是《梅花易數》中還有很多的隨機起卦法,使起來也更加靈活,但這必須對萬事萬物及其周易卦象融會貫通、熟記於心,才能達到運用自如的高境界。
總之,通過卦象來射覆,這是運用周易理論進行實踐的一種高超技術,既不能把它看成是騙人的魔術,也不能僅僅看作是一種簡單的游戲,射覆現象深刻地反映了理、數、時、空與萬事萬物及其周易卦象的全息性聯系,同時也深刻地說明了「易與天地准」這一事實,所以值得我們深入地研究、探討。
4. 梅花易數射覆顏色,求指點如何得的白色
你把八卦類象記熟了。再分析。你說的這個叫射覆 有空可以去貼吧類看看
5. 我想利用梅花易數趨吉避凶,把射覆練好能否達到目的
能否達到這復個層次,並非註定。制並非說我先知我可以達到這個層次,然後去努力。而是唯有努力才有可能達成。
占卜的意義本身就是趨吉避凶,就這四個字,真的能夠達到,那也需要及其高深的造詣。不說別的,光是八卦萬物類象,就不容易,記憶口訣或許不算難,但靈活應用,沒有相當的經驗是不行的。
至於射覆,是一種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種檢驗標准,射覆水準很高,那麼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占蓍水平的高低。
6. 射覆的周易記載
射覆是古代研易高手常做的一種研易應用實踐活動。射是猜測,覆是覆蓋的意思。射覆也就是將某個物品,多數是小物品覆蓋起來後,讓預測高手通過占筮的取得卦象,通過對卦象的特點、以及變化分析,確定出被測物品的特徵:幾個物品、物品形狀、顏色、尺寸、特性、到底什麼。每一個卦象所代表的靜物、動物屬性都有幾十種之多,而每一個卦都是由上下兩卦組成,共計64卦,64卦以及變數64*64=4096種,配上年月日,生旺死絕,推測出最可能的結果。所以,射覆是一種難度極高的實踐性活動。
所謂「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系辭·上》),宋代易學大師邵雍說:「觀物戲驗者,雖雲無益於世,學者於此驗數而知聖人作易之靈耳。物之於世必有數焉。故,天圓地方,物之形也;天玄地黃,物之色也;天動地靜,物之性也;天上地下,物之位也」(《梅花易數·觀物玄妙歌訣》)。
射覆歷史悠久,漢代《漢書·東方朔傳》記載:「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乃別蓍布卦而對曰:『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上曰:『善。』賜帛十匹。復使射他物,連中,輒賜帛。」
守宮就是壁虎,形象正是象龍沒有角,象蛇卻有足。象東方朔這樣的射覆大家歷史上不少,三國時的官輅,晉代的郭璞及梁元帝蕭繹、唐代的李淳風、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記載的一流高手。
後來有人請教管輅關於東方朔射覆的道理,管輅立起卦來,點出了「會於辰巳,分別龍蛇」的論點。
再看管輅自己射覆的例子:《三國志》記載「館陶令諸葛原遷新興太守,輅往祖餞之,賓客並會。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卦成,輅曰:『第一物,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張,此燕卵也。第二物,家室倒懸,門戶眾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第三物,觳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昬夜,此蜘蛛也。』舉坐驚喜。」
尚秉和對此案也依據原占辭配上卦象,他說:此亦可依辭求得其所筮之卦,即使起管公明質之,敢言無誣。
燕卵之卦,當為火雷噬嗑,《噬嗑》內為震,震為雷、電,為氣、為竹、為葦,竹葦皆圓空,像卵殼,故曰含氣」。而震為動,故曰「須變」。二至四互艮,艮為門庭,而與襄體連,故曰「依乎宇堂」。三至五互坎,外為離,坎男離女,故曰「雌雄以形」。而二至五有鳥舒翼狀,而初陽、上陽函之,故曰「翅翼舒張」。夫既推得卵象,又推得羽翼象,則為鳥卵無疑矣。而依於堂宇之上,則非雞卵、鴉鵲卵,必為燕卵也。蜂窩之卦當為《震》,震者,艮之倒也。艮為門庭,故曰「家室倒懸」。而二至四又互艮。艮為門,三至五又互坎.坎為宮,故曰「門戶眾多」。又坎為隱伏而陰精,故曰「藏精」。坎為眚,為病,為毒,故曰「育毒」。坎為水,金秋王生水,故曰「至秋乃化」。夫卦象既全,體為門戶而倒懸,或尚有其他之窠而中育毒,則非蜂窠不可矣。
至蜘蛛之卦,則為《歸妹》。上震為足,震動,故曰「觳觳長足」。觳觳者,動之貌。而二至四互離,離為網羅,下為兌,兌為口舌,故曰「吐絲成羅」,故曰「尋網求食」。而三至五互坎,坎為夜,為盜,為伏,故曰「利在昏夜」。夫能吐絲而有足則非蠶,而就網求食,又利昏夜,以卦象推,非蜘蛛不可也。(《周易古筮考》卷二)
按《噬嗑》象燕卵,《震》象蜂窩,《歸妹》象蜘蛛,除取本卦卦象外,兼取互卦、倒卦之象。若無互卦、倒卦之象與本卦卦象相配,則斷難符合原占辭之意。這里要特別注意倒卦之象,這是前人很少用於解占的一種方法。震卦的倒象為艮,艮為門戶,由此象推出「家室倒懸」。若舍此,怎樣才能得出「家室倒懸」之象呢,尚氏獨具慧識,是技高一籌的。
《燒餅歌》開章寫道:明太祖一日身居內殿,方啖之時,內監忽報,國師劉基求見,太祖即以碗覆物,召基入。禮畢,帝問曰: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掐指輪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開視果然。這是劉伯溫的一個例子,這樣的卦例流傳甚多值得後人研究。
乍看起來,射覆無任何規律,所覆之物從一枚釘子到一隻小鳥,從一顆珠寶到一片碎玻璃都有可能,沒有任何的參數可供推測,此時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不會發生作用,猜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在這種游戲上都不起作用。但從全息論角度來看,時間與空間構成了時空全息網。宇宙中萬事萬物與時間、空間及人的意識、思維都是全息的。而溝通和揭示其全息性的媒介就是易卦之象數。某人在什麼時間、什麼方位、什麼次序、什麼情況下隱藏什麼東西,是受易理所闡述的規律性制約的。因此,理論上只要抓住時空網路中任何一個結點,我們都可以拎起整張全息網。
7. 有梅花易數高手嗎,初學射覆,求指點!如題 謝謝了
應該是和同學吃梅子。金克木。金變水有止渴意
希望採納
8. 梅花易數怎麼射覆
呵呵……都研究射覆了,一看閣下就是玩易的高手。
假如射覆用時間起卦,那這個時內辰的卦象怎麼容可能和你射的覆有關系?
換言之,就是憑的什麼依據而確定這個時間的卦象就符合射覆的事體呢?
所以我認為用當時的時間卦射覆不符合易理!因卦是定的,覆是變的,怎麼可能拿定數來測准變化的事體呢?即使射中只是巧合而已,碰巧蒙對了,哈哈……
梅易萬物類象太多,射覆若想精確必用已知條件和靈感思維,假如沒用已知條件,那就是沒用易理,因為易理就是常理就是已知條件,沒用易理測出的事體和實際乃是風馬牛。
假如按你所問,勉強回答的話,射覆不分體用,全看!無主無次,每一個卦象都隨著靈感思維去定紛紛萬象之一象!一般是用梅花易數的天地數取卦,比如流傳的劉伯溫壬日子時射朱元璋的燒餅案例,卦象水天需變澤天夬是用天地數取的卦,你網路一下,我不寫了。
還有就是尚秉和用蓍草取卦射覆,他們都是用偶合的卦象來預測的,而不用定的卦象來預測。
我認為射覆是用靈感思維,非是專用卦象,最多也是強用卦象去附會靈感的,書所摘錄的大多案例還是假的,射覆屬於戲卦,戲卦大多不準。
9. 射覆怎麼玩准確率高,如何起卦
射覆就是考驗占卜師卜技的一種娛樂方式,像奇門、六壬、六爻、梅花等等···都可以射,主要是看你自身掌握了那種技藝··
10. 誰能詳細說說怎樣去射覆啊
所謂「射覆」,即收藏一些物品,要人去猜出來。乍聞之下,以為「射覆」類似
猜謎,其實不然。 以「射覆」去射物品,只是其中較為流行的一種玩意。若將「射
覆」術靈活變通來活用,甚至可以卜出遺失了甚麽物品,甚麽時候遺失、甚麽地方可
以尋回失物等……。
「射覆」的運用,是易學家「玩占」的一種方式。透過日常生活的玩樂,將八卦
的象義應用在其中。誠則靈,無論是存心作戲,抑或考驗易測者功力的射覆案例,均
有一定的方法去處理和拆解,成為易占家的一種玩意。其實,是寓游戲於實學,是古
代易學的占測訓練方法。
參考資料:http://www.cbs.ntu.e.tw/threadread.php/board=talk&nums=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