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式梅花窗
1. 在古代門窗為何大多採用梅花雕窗
梅花的寓意,象徵著1、春落梅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別象徵著吉祥。 2、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陳志歲微型詩《梅花》這樣寫道:「為使與嚴寒搏鬥之儔儕堅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給人。」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 一、隱者林逋有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3、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民間傳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其中有一首古詩是這么寫的: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在人們心目中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所以 有了這些含義,用來雕窗是再平常不過了。
2. 求幾篇中考滿分作文 1寫人敘事的 2托物言志的 3借物喻人 4橫式結構的 5縱式結構的
總以為你是破陋搖晃的老屋,不再能給我保護;總以為你是發著陣陣淡黃光圈的舊煤燈,不能指引我前進的方向;總以為你已是折皺不堪的老黃歷,掩著歲月的紙香,卻無法再有昔日的光彩。這些曾經的天真的以為,現在想來竟有點可笑。
對於你的記憶,如同沙灘邊數不盡的渺小的貝殼。直到記憶的海潮湧上岸,才將那覆蓋著的黃沙洗去,直至露出深刻的無法磨滅的紋理。現在的我踱在這回憶的海邊,任憑海潮拍打我深陷黃沙的赤足,一遍遍地刷新與你的過往,乘著記憶的海風飄到深藍深藍的海中央……
你知道嗎?爺爺。時隔四個月,我總會想起最後一次見你的情景。當時的我只是眼眶濕濕的,竟如何也哭不出聲。但現在,多少次想起你,我都總躲在被窩偷偷哭泣,多少次,我不敢作出聲,就怕別人發現。
奶奶總跟我說你的事,我知道她除了我是誰也不會說的,所以我總保留著對你特殊的回憶。你說過,等你的病好了點,就買輛電瓶車,帶著奶奶出去溜風。活了大半輩子了,竟還沒開始好好享享福呢。奶奶每當說起這話,總會哽咽。我知道那是相伴一生的最後的承諾,沒能實現是很悲涼的。我也覺得難以想像,平時對奶奶總是責備的你,竟會如此貼心地與奶奶笑談未來生活;平時總蹬著一輛老式自行車的你,竟肯放下「老夥伴」,體驗「新奇」。
是不會分享歡喜時的心情嗎?還是只有在真正夜深人靜時才肯放下包袱?是你知道人生的確需要一點美好和歡笑,強硬不公的命運才會軟化,是你知道一家人總需要相互扶持和關愛吧。否則你怎會因為我從學校回來吃一頓便飯,還要蹬著自行車舍近求遠地地到大街上買菜,大汗淋漓卻從不顧惜?那可是來回一個多小時的路啊!
有時候,我會不自覺地走到老房子的後門口,定定地站在那,看那堆滿半屋的稻草和十幾捆木材,似乎耳邊又傳來你鋸木頭的聲音。回想你當時大汗淋漓,拼盡全力做這些事時,我看得出你是痛苦的。百般勸告,你卻總是淡淡地說:「現在能動就多做點,幫老太婆多劈點,夠用幾年呢,燒火也容易點。」爸爸媽媽知道這種事,總會又急又恨地責備你。你獨自在灶膛,擺弄著稻草,雖一句未說,但我分明是看見了微動的嘴角——是欲言又止吧,在那種時候,你想看見的無非是一家人和和氣氣,而不是充滿了無奈的責備。而當時的我竟也沉默了,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該怎麼說。
過去我多少有點不理解,但現在冷靜想想,竟發現你是多麼不容易。為家奉獻了一輩子,把汗水都傾注進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的滿足,可能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特質吧,你在最後一刻仍不忘樸素的堅持,把心血無私送給你愛的、愛你的每一個人,痛苦並快樂著!
爺爺,該讓我怎麼對你說?在看懂你的這一時刻,我發現嘴角竟有那麼欣喜;想念你的每一次也因你給我的感悟而倍加親切。我會用心,用血記住你的每一次奉獻!
3. 古代有哪些著名書法家以及他們故事
一、王羲之
軼事典故:
1、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2、書成換鵝
書聖王羲之很喜歡鵝,他認為養鵝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從觀察鵝的動作形態中悟到一些書法理論。有一次王羲之出外遊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鵝,便想買下,一問之下知道這些鵝是附近一個道士養的。
便找到那個道士想與他商量買下那群鵝,那個道士聽說大名鼎鼎的王羲之要買,便說:只要王右軍能為我抄一部《黃庭經》,便將拿些鵝送給他,王羲之欣然答應,這便成就了書成換白鵝的佳話。
二、黃庭堅
軼事典故:
與黃光和尚
黃庭堅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3)來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稱花光和尚。仲仁酷愛梅花,每值春暖花開,他就終日坐卧花間,吟誦賞玩。曾於月夜見梅影映窗,疏影搖曳,悄然可愛,於是欣然提筆摹寫。
此後,他的梅花畫技大進,將梅花枝幹虯曲、疏影橫斜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墨梅畫法的始祖。黃庭堅對仲仁畫作稱嘆不已,誇他所畫梅花「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觀和蘇軾留下的詩卷給黃庭堅觀賞,並且畫梅數枝及煙外遠山相贈。蘇、秦都是黃庭堅在京城的至交摯友,但兩人均先他而逝。在長沙,黃庭堅遇到了秦觀的兒子和女婿。窮困潦倒的他們,正護送秦觀靈柩北上。
黃庭堅見到兩位晚輩,竟握著他們的手失聲痛哭,隨即贈銀二十兩作辦喪事之用。此時此地,又見亡友遺作,想起官路飄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洶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蘇詩卷思二國士不可復見開卷絕嘆因花光為我作梅數枝及畫煙外遠山追少游韻記卷末》。
三、柳公權
軼事典故:
1、致力學術
柳公權特精於《左傳》、《國語》、《尚書》、《毛詩》、《莊子》,每講說一詞一義,常寫滿好幾篇紙。他通曉音律,卻不喜歡聽演奏,他常說:「這是由於聽音樂容易使人產生驕慢情緒的緣故。」
2、以筆為諫
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權問怎樣用筆才能盡善盡美,柳公權回答說:「用筆的方法,全在於用心,心正則筆法自然盡善盡美。」穆宗為之改容,明白他這是借用筆法來進行勸誡。 宋代蘇軾在詩中曾說:「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
(3)古式梅花窗擴展閱讀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卧鳳闕」、「天質自然,豐神蓋代」。有關於他的成語有入木三分、東床快婿等,王羲之書風最明顯特徵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
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苑。唐代的歐陽詢、虞世南、諸遂良、薛稷、和顏真卿、柳公權,五代的楊凝式,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趙孟頫,明代董其昌,這些歷代書法名家對王羲之心悅誠服,因而他享有「書聖」美譽。
4. 梅花的古詩
1、卜運算元·詠梅
近現代:毛澤東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釋義:
品讀了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寫了這首詞。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飛雪又把春光迎來。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來報告。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梅花卻在花叢中歡笑。
2、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3、雪梅
宋代: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
梅花和雪花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以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4、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釋義:
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
忽然在某個夜裡花兒盛開,清香散發出來,竟散作了天地間的萬里新春。
5、早梅
唐代: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釋義:
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並不知道臨近水邊的寒梅是提早開放,以為是枝頭上的白雪經過一冬仍然未消融。
5. 梅花的古詩
「梅花」的古詩:
《卜運算元·詠梅》
近代 ·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花 / 梅》
宋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墨梅》
元 ·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一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版本二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
《雪梅·其一》
宋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雜詩三首·其二》
唐 ·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山園小梅·其一》
宋 ·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紅梅》
宋 ·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梅花絕句·其一》
宋 ·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白梅》
元 ·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早梅》
唐 ·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上堂開示頌》
唐 · 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憶梅》
唐 ·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梅花落》
南北朝 · 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飈,徒有霜華無霜質。
《雪梅·其二》
宋 ·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早梅》
唐 ·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梅花》
唐 · 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6. 描寫梅花外貌的句子
1、寒凝大地,它頑強地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有的白里透紅,有的潔白典雅,有的粉色如霞……千姿百態,燦爛芬芳,像雲霞裝扮著大地,點綴著殘冬。粉嫩的花蕊散發著一陣陣清香,令人心曠神怡。「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香氣不是其他花能媲美的。茉莉花香氣太濃,甚至有些俗氣;菊花香太淡,有些隱逸,至於牡丹芍葯,似乎又太華貴了。只有梅花陣陣暗香,使人神清氣爽。
2、走進靈峰,遠遠地看去,只見一株株梅樹筆直地挺立在草叢邊上。那紅梅像是被顏料染過似的,鮮艷奪目,一片一片的紅梅樹看起來就如同一叢叢火苗在跳躍。漸漸走近了,才發現有幾朵紅梅還是含苞待放的,那花苞上還有個小孔,像一個瓶蓋子口,又如一個羞澀的小女孩紅著臉;有幾朵還是探頭露臉的花骨朵兒;還有幾朵已經完全開放。
3、花朵在春風中展現著自己完美無瑕的姿態,讓人看著目不轉睛,怎麼也看不夠,綠綠的草兒探出頭來,襯托著花朵,柳樹甩枝贊美花兒,鳥兒為花兒歌唱。在梅花淡淡幽香的吸引下,蝴蝶蜜蜂千里迢迢趕來采蜜,停在花朵上,與花朵細語,與露珠嬉戲,讓忙碌一天的人們心裡,滑過一道美麗的弧線。
4、縷縷西風盪漾,初冬晨霧彌散出濃濃寒意,一夜冰凌霜結,梅花枝頭上探出冰晶玉潔,剔透著珠光寶氣,宛若玉女亭立。透著綠芽含苞紅顏頂立著白雪,紅梅欲綻嚴寒,玩弄著天山飛雪。
5、從未見過有花兒在地凍天寒時開著朵朵美麗的花。它們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珀雕成的。有著冷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美麗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