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流膠病
A. 植物梅花有流膠病怎麼辦
流膠病又叫流脂病。屬於非侵染性病害,通常在枝乾的樹皮或傷口處,流出半版透明乳白色柔權軟的樹膠,尤其雨後更嚴重。
主要發生在,桃樹、碧桃、櫻花、李子、椿樹等。
造成流膠的原因有:
A、凍害。B、日灼。C、土壤黏重、排水不良。D、外界損傷。E、病蟲害。F、氮肥過量。G、栽植過深。H、結果過多。等等。
防治措施:
1)防治病蟲害、減少機械損傷、促使樹木健壯。
2)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及時排水。
3)預防凍害、日灼,合理修剪,冬春樹體塗白。
4)刮除流膠,用激禾乙蒜素混合農用鏈黴素或福爾馬林進行塗抹消毒,然後再用快活林愈傷膏塗抹傷口保護。
B. 梅花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梅花常見病害有流膠病、穿孔病、炭疽病和瘡痂病等。①流膠病:枝幹上產內生褐色病斑,並容伴隨流膠,常導致樹勢衰弱及枝條乾枯。刮除病斑,用70%甲基硫菌靈50倍液防治。②炭疽病:初期主要是葉片及嫩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然後擴大成不規則的圓形,葉緣處病斑呈半圓形,病斑中央出現灰白色環紋,上生膠質小點,排列成輪紋,造成葉片穿孔。發病初期可噴70%硫菌靈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③瘡痂病:主要為害枝梢、果實,亦可侵害葉片。果實受害後先呈紅色,後病斑中部變褐,導致果實生長畸形,最後干腐。新梢受害後產生褐色或黑褐色圓形小點,嚴重時引起枯枝。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為害梅花植株的害蟲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有黃褐天幕毛蟲、蚜蟲和介殼蟲等。①黃褐天幕毛蟲:食害梅花新芽、嫩葉,長大後分散在全株,蠶食葉片,嚴重時樹葉可被全部吃光。防治時可在該蟲幼齡時噴灑50%殺螟松1000倍液滅除。②介殼蟲:常在初春開始活動,吸取植株汁液。受害病株葉片發黃枯萎、脫落。防治時可採取人工刮除和葯物噴治並用。葯物可用50%的殺螟松1000倍溶液噴灑。
C. 梅花流膠病如何治
梅花抄流膠病的防治措施:一襲是日常管理中一定要避免機械創傷。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梅花樹勢,提高抗逆性,也是避免流膠病發生的有效途徑。如:栽培管理中選擇合適土壤,避免積水,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保持適當光照,以及樹干塗白、預防凍害和陽光燒灼等。同時,也要防治蛀干害蟲如天牛、吉丁蟲等的侵襲。另外,梅花在長江以北一般不能露地越冬季放於冷溫室中(氣溫0℃以上),家養也要選擇合適的位置擺放。三是對於那些已發病的梅花,應在植株發芽前,小心地將樹膠颳去,然後在患處塗上波美5度石硫合劑,再用蠟或煤焦油封閉傷口。有人試驗,盆栽梅花發生流膠時,可將樹膠刮除,塗以紅黴素軟膏,有助於傷口癒合,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