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感謝

茶花女感謝

發布時間: 2022-03-11 18:57:45

1. 《茶花女》讀後感600字!

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那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艷欲滴的那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盪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亦或許,瑪格麗特並不是個完全的悲劇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愛,她的靈魂得到了凈化。貴婦人們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質的享受,卻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奇怪的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盪的妓女,卻又要逼良為娼。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這樣一個骯臟、虛偽、殘忍的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她就是聖母瑪利亞。可惜那樣的社會,那樣的時代,連聖母也會被玷污。而在瑪格麗特被玷污的軀殼下,頑強而又聖潔的靈魂正是讀者們暗暗哭泣的原因。

感謝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悲卻又可敬的美麗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從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時候,遠離那陰暗的牆角,能每天和陽光為伴,即使不再那麼美麗,也不要重復前世的悲劇。

2. 茶花女 讀後感

每個女孩都曾是無淚的天使,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男孩時,便會流淚一一,於是墜落凡間變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負女孩,因為女孩為你放棄整個天堂。朋友,別哭,今夜我如曇花綻放在最美的瞬間凋謝,你的淚水也無法挽回我的枯萎~~~《茶花女》的小說1848年在巴黎出版,《茶花女》的話劇1852年在巴黎演出,《茶花女》的歌劇1853年在威尼斯公演,1909年以來已經二十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被翻譯成中文,上個世紀初,甚至在中國的話劇舞台上也公演過,所以只要略加留心,就不難從各種文章中接觸到關於《茶花女》的內容和評論。 在讀這本小說之前,我一直以為是阿爾芒的父親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讀完全書我才發現,真正扼殺了茶花女的愛情的其實是阿爾芒的虛榮和猜疑。
二十四歲的外省青年阿爾芒在巴黎讀完大學取得了律師資格之後,並沒有立刻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把文憑放在口袋裡,也讓自己過幾天巴黎那種懶散的生活。」他憑著祖傳的每年八千法郎的收入,在巴黎租了房子,雇了傭人,養了一個「小家碧玉,溫柔而多情」的情婦,同時與朋友一起整天出入各種風月場所尋歡作樂。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邂逅了巴黎名妓外號「茶花女」的瑪格麗特小姐,並立刻展開了對她的追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在風月場中追求女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錢,一種是用情。阿爾芒在當時雖然也算有幾個錢的「小資」,但正如書中另一位老妓女揄揶他的那樣「您那七八千法郎的津貼費是不夠這個女孩揮霍的,連維修她的馬車也不夠。」瑪格麗特為了維持巴黎名妓的排場,每年需要花費十多萬法郎。所以阿爾芒只能用「情」來追求瑪格麗特。果然在他付出了兩三年的時間後得嘗所願,不但讓瑪格麗特成了他的情婦,還讓她相信她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
妓女以出賣肉體和感情為職業,但她們也有自己不願意出賣的愛情,或許正是因為她們看夠了人間的虛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愛情。所以當瑪格麗特把阿爾芒對她的愛慕當成了真正的愛情之後,就毫不猶豫地不顧一切地獻出了她的一切。
面對瑪格麗特的一片真情,阿爾芒卻始終不肯相信妓女也會有真正的愛情,所以從佔有瑪格麗特的第二天起,就讓猜疑占據了他的心頭,第三天就認定瑪格麗特欺騙了他而發出了一封羞辱和譴責她的絕交信。然而,當他聽到朋友祝賀他得到了「可以替他爭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婦」 瑪格麗特之後,在虛榮心的作用下,立刻後悔起來,並給瑪格麗特發出了請求寬恕的信。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阿爾芒心目中,佔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心的分量要比對瑪格麗特的愛情的分量重得多。也就是說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擁有名妓的虛榮而不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愛情。正如書中瑪格麗特當面怒斥阿爾芒時所說的那樣:
「你,你不願意讓我知道你的景況,你要我保留我的虛榮心來滿足你的虛榮心,你想保持我過去的奢侈生活,你想保持我們思想上的差距,你,總之,不相信我對你的無私的愛情,不相信我願意和你同甘共苦,有了你這筆財產我們本來可以一起生活得很幸福,但你寧願把自己弄得傾家盪產,你這種成見真是太根深蒂固了。你以為我會把虛榮當著幸福嗎?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於虛榮,但是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人們常說,「真正的愛情往往能使人變得崇高」,然而阿爾芒在得到了瑪格麗特之後不但沒有變得絲毫崇高起來,反而變得更加墮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擁有巴黎名妓的虛榮和快樂之外,就是去地下賭場賭博來增加一點用於揮霍的金錢,全然不顧瑪格麗特維持巴黎名妓排場的費用其實是來自其他幾個男人的供養這一事實,也絲毫沒有考慮應該怎樣盡快讓瑪格麗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的所謂愛情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愛情真正讓瑪格麗特變得崇高起來,她義無反顧地決心拋棄已經擁有的一切虛榮和奢侈,要洗盡鉛華,革心洗面從新做人,與阿爾芒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甚至以虧損兩萬多法郎為代價,委託別人變賣她的一切財產,告別過去的一切,與阿爾芒租一間清靜的小屋,過起了遠離風塵的隱居生活。
遺憾的是阿爾芒只是被動地聽從瑪格麗特的一切安排,絲毫沒有考慮過應該和瑪格麗特結婚之類的問題,也許在他的內心從來也沒有相信過瑪格麗特真正願意脫離過去的生活。正因如此,在瑪格麗特因了阿爾芒的父親的要求給阿爾芒寫了一封分手信後,他立刻就否定了瑪格麗特為他付出的一切真情,立刻就拋棄了對她的一切愛情和信任,甚至沒有想到應該去問一下這個變化是為什麼發生的,盡管他明明知道父親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反對他和瑪格麗特繼續來往。
更加可悲的是,作為法律專業畢業、理當擅長分析研究的阿爾芒,不但沒有去研究推敲一下她為什麼變心,反而粗暴簡單地認定她就是因為不能甘於清貧貪圖過去的虛榮才離開他的,甚至卑劣地對這個曾經愛過的女人進行了種種無恥的報復,哪裡像是在對待一個自己愛過的女人啊!讀到書中這一段時,身為男人的我也忍不住為他的無恥感到羞愧:一朝得到女人就溫順得像條狗,一旦失去女人就兇狠得像條狼,這樣的人實在不配談情說愛啊。
我們也無法否認阿爾芒確實是愛瑪格麗特的,只是他一直不相信瑪格麗特也真正愛他,總覺得他的真正的愛情遭到了瑪格麗特的戲弄和踐踏。他的心胸是那麼狹小卑劣,絲毫不懂什麼叫愛我所愛無怨無悔。他的心裡充滿了怨,充滿了恨,唯獨缺少一份瑪格麗特那樣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真正的愛。哎!這世上的猜疑心有幾個不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產生的呢?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阿爾芒對瑪格麗特畢竟還是有愛的,盡管他表達愛情的方式不一定對,他對愛情的理解不一定全面,所以才會在確認了瑪格麗特對他的那份真情後感到痛苦,感到後悔,才會寫出這篇感人肺腑、流傳千古的男人懺情錄《茶花女》,只是這個懺悔實在是來得太晚了一點。

3. 《茶花女》感受50字

茶花女講述了在19世紀40年代,一個叫阿爾菲欣納普萊斯的貧苦鄉下姑娘來到巴黎,走進了名利場,成了一個社交明星

4. 讀《茶花女》有感

聖潔的靈魂
----《茶花女》讀後感
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那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艷欲滴的那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盪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5. 茶花女的讀後感300字,謝謝

第一篇: 《茶花女》讀後感[300]
《茶花女》這一著作雖是小仲馬的處女作,但是它流露出版了作者在封權建社會的屋檐下,對剝削制度的憎恨以及對被剝削制度的人民表示深深地同情。這部著作中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是小仲馬筆下派來的一位代表。
她在封建社會的統治下做了交際花,當她想改變自己的身份的時候,才明白她早已陷入深淵中,永遠也無法改變,就算她認了公爵為義父,就算她可以得到許多富家子弟的喜歡和錢財,但她仍然無法改變她只是一個交際花,沒有自由的女人罷了。
面對阿爾茫杜瓦堅貞不渝的愛情,瑪格麗特覺得自己有了一絲希望,但她面對阿爾茫父親,她只能選擇放棄。甚至到死還不能得到阿爾茫的諒解。
這是一個悲劇,是封建社會的剝削制度造成的悲劇,也許明天,未來,也將成為悲劇的開始。因為人類,始終是一群自私的傢伙!

6. 誰可以把茶花女的內容發給我、謝謝哦

發嘍~~~夏末冥魚

看文愉快

中英文對照,歌劇版,話劇版

7. 《茶花女》"再見,往日美麗的夢"歌詞

劇本:皮亞維根據法國作家小仲馬同名戲劇改寫而成(該戲劇為作者本人據自己的小說改編)

作曲:〔意〕威爾第

首演:1853年3月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的費尼切歌劇院

出場人物:

薇奧列塔(茶花女,女高音)

阿爾弗萊德(薇奧列塔的情人,男高音)

亞芒(阿爾弗萊德的父親,男中音)

弗洛拉(薇奧列塔的女友,女高音)

加斯東子爵(阿爾弗萊德的好友,男高音)

杜弗男爵(阿爾弗萊德的情敵,男低音)

阿尼娜(薇奧列塔的女僕,女高音)

格倫威爾醫生(男低音)

此外還有男僕、郵差、鬥牛士、吉卜賽人等

--------------------------------------------------------------------------------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

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巴黎。

這里是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夢想。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在燈火輝煌的宅子里,流動著的是美酒、音樂和歡笑,而在陰暗的、陽光和燈火照不到的地方,流淌的卻是眼淚和失望。

讓我們走進巴黎最著名的一處豪宅。這里的主人不是王公貴族,也不是富豪商賈,而只是一名妓女——人稱「茶花女」的巴黎名妓薇奧列塔,上流社會的「寵兒」。許多高貴的紳士和婦女是薇奧列塔的常客,假如你在晚上走過這條大街,一定會老遠就聽到裡面傳來的笑聲、歌聲,酒杯碰撞的清脆響聲。稍稍走近些,那高大窗門里浮動的身影便會讓你有如看一場熱鬧的戲劇表演一般。

不錯,這里幾乎每天都在游戲。主角就是我們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茶花女」薇奧列塔。

她出身卑賤。盡管她決不肯透露半點有關她的身世,但人人都可以猜得出。否則誰會將如花似玉的青春拋擲在這樣的生活里呢?

然而她的舉止十分高雅,並不亞於那些出身豪門的小姐。她身材窈窕,面龐秀美,性格開朗,聰穎風趣,還有一副婉轉的歌喉,她家宴會的高潮常常是在她動人的歌聲中達到的。您想聽聽她的歌聲嗎?且慢,讓我們先來聽一聽作曲家威爾第為她的故事所寫的一首序曲。

序曲分為兩個部分,盡管第二個主題有舞曲式的節奏,旋律也很優美流暢,但它們同樣是暗淡無光,凄慘悲涼。威爾第預示給我們,這是一個悲劇故事。美麗的茶花女並沒有用她的種種可愛換來幸福。等待她的將是什麼呢?

讓我們拉開大幕,看看這所宅子里的生活吧。

多麼快活的音樂!客廳的大餐桌旁坐滿了人,他們個個打扮得光彩照人,四壁的燈火都因之失色了。晶瑩的酒杯里斟滿了美酒,銀餐具閃閃發亮,托著發出誘人香味的美食。一切都准備好了,只等主人茶花女了。

她終於來了。天,她可真會打扮——一身可體的白裙,發際和衣裙上還點綴著潔白的茶花。她眼睛明亮,嘴唇嬌艷欲滴,滿座華麗的衣飾此時都成了她的陪襯,而男士的目光更是令她顯得容光煥發。看不出來她曾大病過一場,倒像是在剛剛哪兒療養過了似的。

薇奧列塔以迷人的微笑感謝大家的光臨:

「朋友們,今夜屬於我們, 今宵給我們無限歡樂, 讓我們高舉起快樂的酒杯!」

不,等一等,門外走來的是誰?從來沒見過的一位高個子青年,由老朋友、子爵加斯東引著,朝茶花女走來。他是那麼高貴瀟灑,盡管年輕的臉上略帶幾分激動不安的神情。加斯東向茶花女介紹說:

「這是阿爾弗萊德?亞芒,走遍世界你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熱愛鍾情……」

薇奧列塔打斷了加斯東:

「謝謝你們的光臨,我這里對任何人都一樣熱情。」

人們再也不願等待:高舉酒杯,開始狂歡吧!他們唱起來,歌聲充滿了整個大廳。

加斯東再一次低聲拾起話題:

「阿爾弗萊德非常愛你,你在醫院里養病的時候,他每天都來看你。」

「為什麼?他並不認識我。」

「他認得你。」

「我不明白……這真是奇怪,讓人難以相信。」

「我說的都是真情。」

茶花女望望正在凝視自己的阿爾弗萊德。而此時另一邊也有人在議論,那是男爵杜弗:

「我不喜歡這青年。」

答話者是弗洛拉,薇奧列塔的女友:

「說老實話,我倒很欣賞他。」

只聽加斯東催促道:

「阿爾弗萊德,親愛的男爵,你為何沉默不語? 請為大家唱一首快樂的歌吧!」

眾人附和道:

「阿爾弗萊德,請你唱吧!」

「可是,我沒有唱歌的心情。」

「這是大家的期望!」

阿爾弗萊德轉身向薇奧列塔:

「你這樣期望嗎?」

「哦,那還用說!」

阿爾弗萊德站起身,舉起滿滿的酒杯,在圓舞曲節奏的音樂聲中唱起來:

「讓我們高舉起歡樂的酒杯,杯中的美酒使人心醉; 這樣的歡樂時刻雖然美好,但真實的愛情更寶貴。 眼前的幸福且莫錯過,大家為愛情干一杯。」

他轉身對著薇奧列塔:

「青春好象一隻小鳥,飛去不再飛回! 請看那香檳酒在杯中翻騰,就像人們心中的愛情。」

阿爾弗萊德嘹亮的歌聲使得眾人更加興奮,他們同聲唱道:

「好啊,讓我們為愛情乾杯,再一乾杯!」

茶花女站起身來:

「在他的歌聲里充滿了真情,它讓我深深地感動;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快樂,我為快樂而生活。 好花若凋謝不會再開,青春若逝去不會再來; 在人們的心中,愛情不會永遠存在, 今夜好時光大家不要放過,舉杯吧,慶祝歡樂!」

眾人再次合唱:

「啊!今夜在一起使我們多麼歡暢,一切都使人流連難忘! 讓地方美麗的朝霞透過花窗,照在狂歡的宴席上!」

在另一間大廳里,悠揚的舞曲響起來了。薇奧列塔招呼客人們去舞廳跳舞,大家高興地站起身來。忽然,薇奧列塔感到一陣頭暈,她趕緊扶住椅子。有人注意到她的臉色蒼白,問她是不是又病了。薇奧列塔強打起精神:「不要因為我,妨礙了大家的快樂」

人們紛紛離開,湧向舞廳去了。只有一個人留了下來,這就是阿爾弗萊德。他懇切地對薇奧列塔說:

「我求你改變這樣的生活,不然它會毀了你的健康。」

「難道我能夠改變?」

「假若你和我生活在一起,我願真心誠意永遠溫柔地守護著你!」

「你說什麼?有誰會需要我這樣的人?」

「難道沒有人真心愛過你?」

「沒有。」

「我非常愛你!」

薇奧列塔笑了:

「真可惜!這樣的愛情我只好把它忘記!」

阿爾弗萊德嚴肅地問道:

「你在嘲笑我?難道你沒有心嗎?」

「你問這個干什麼?」

「你若有心,為什麼還會嘲笑我的一片真情!」

望著阿爾弗萊德的眼睛,薇奧列塔有點受震動:

「你真的愛我?」

「絕對真誠!」

「有很久了嗎?」

「啊,一年多了!」

阿爾弗萊德唱起了深情的詠嘆調:

「永遠忘不了那一天,當你閃過我身旁, 美麗的倩影就深深印在我心上。 那時候我就感到了愛情, 光輝,熱烈而純潔的愛情, 它使我的心靈感到美妙的幸福。 啊,這幸福久久停留在我的心中。」

薇奧列塔此時不再笑了,她認真地回答道:

「請你不要這樣想,還是把一切都遺忘; 不然這會使你心傷,因為你的愛我配不上。 啊……請對他人去訴衷腸。」

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阿爾弗萊德不顧薇奧列塔的婉言拒絕,仍然懇切地表白愛情,兩人的對話形成了優美的二重唱。正在這時,有人闖進客廳,這是加斯東男爵:

「你們在這里作什麼?……哈哈,打擾打擾。」

薇奧列塔感到不好意思:

「沒什麼,說說笑話。」

加斯東走了。薇奧列塔轉過身來,示意阿爾弗萊德離開這里。可當他准備走時,薇奧列塔卻又攔住了他,並把插在胸前的那朵白色茶花摘下:

「請把這朵花帶去。」

「作什麼?」

「將來再還我。」

「什麼時候?」

「當它快要枯萎時。」

「上帝啊!是明天?」

「是的,明天!」

阿爾弗萊德一陣狂喜,他親吻著花朵:

「你給了我無限的幸福!」

他匆匆離去了。

此時,天已近黎明,客人們也都盡了舞興,他們回到大廳來,向茶花女道別,感謝她的熱情款待,給了他們一夜的歡愉。

送走了客人,這座大宅子里頓時安靜了下來,靜得令人感到空盪盪的。望著滿眼的杯盤狼籍,依然閃爍著的燈火,形隻影單的茶花女覺得非常疲倦。可是,阿爾弗萊德的一番話,使她的心不能平靜。她輕聲地自言自語道:

「真奇怪。為什麼他的話讓我這樣感動? 莫非我的心裡產生了愛情? 從來沒有誰使我感到如此親切…… 我的心為什麼跳得這么激烈? 哦,我多麼幸福,能夠和一個人彼此相愛! 我不應放棄愛情,再去過這種狂歡作樂的生活。」

接著,她唱起了一段非常優美動人的詠嘆調,這是作曲家威爾第為這部歌劇寫的最著名的段落:

「在深夜,狂歡的宴會上,你那親切的形影出現在我的身旁。 你的目光多麼明亮,話語溫柔熱情,使我心情激盪。 你那純潔的情感侵入我的心房,使我感到新生的力量。 那一刻我被愛情點燃,這光輝熱烈而又純潔的愛情,像火焰燃燒在胸膛。」

薇奧列塔沉浸在幸福的憧憬之中,曾多次幻想過的一切此刻就在眼前。可是,彷彿有什麼聲音在提醒她似的,她一下子驚醒過來:

「不可能,不可能,這一切全是夢想! 我是這樣可憐,孤獨,在苦海里漂盪。 和我來往的人們個個冷酷無情,我的結局只能是被歧視,被遺忘! 狂歡吧,永遠地狂歡,這就是我的下場!」

威爾第讓樂隊奏起圓舞曲的節奏,它把我們帶回到宴會的氣氛之中。薇奧列塔帶點瘋狂地唱道:

「啊!我要生活在歡樂里,把痛苦的歲月消磨, 我的命運早已註定,它會像清風微弱的吹過。 就是太陽升起在西邊,我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光陰不會停留,一年又是一年, 這空虛無望的生活,絲毫不會改變!」

威爾第在這里為薇奧列塔寫了許多用花腔技巧演唱的句子,來刻劃她心中絕望和自暴自棄的情緒。可是,他筆鋒一轉,又帶出一條深情真摯的旋律,這是我們在前面聽到過的、阿爾弗萊德表白愛情時的旋律(見譜例4b)。原來他並未隨著客人們離去,而是停留在窗外凝視著薇奧列塔的身影,歌唱他心中的愛情:

「我的心中充滿了光輝熱烈而又純潔的愛情, 這愛的火焰在我的心中柔和地盪漾!」

薇奧列塔傾聽著,彷彿有所觸動。但是,她又回到了悲觀的情緒中:

「光陰不會停留,一年又是一年, 這空虛無望的生活,絲毫不會改變!」

就在她絕望的悲嘆和窗外深情的愛情頌贊聲中,大幕合上了。

8. 一篇讀後感關於《茶花女》的

聖潔的山茶花 ——讀《茶花女》有感無論古今, 「妓女」這個詞都是被人唾棄的,有多少惡毒的詞語被人們用在這群可憐的 女人身上, 人們認為妓女都是骯臟的、 下賤的。 但小仲馬告訴我們, 凡事無絕對。 蓮尚可 「出 淤泥而不染」 ,為什麼就不能有這樣的人呢?而本書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就是一朵生 長在陰暗裡的純潔山茶花。 瑪格麗特是一名巴黎名妓,每天都過著奢侈的生活,數不清的有錢人們在她身上擲重 金,只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瑪格麗特她將身邊的這一切都看得很清楚,知道自己或許一輩 子也逃不開這個職業了,所以她只好瘋狂的貪享歡樂,揮霍金錢,用這種方式來補償自己。 而在這時,上帝似乎在憐憫她,派了一位男子——阿爾芒,將一縷微薄的陽光撒在她身上。 她是單純的。當阿爾芒為她不注重自己的身體而流淚時,她的心就被感動了,輕易的 就被感動了,因為從來沒有人會去留意這些,她的朋友們對她咳血的事習以為常,不加以理 會。但阿爾芒卻因為這點而撒下熱淚,這怎能讓她不傾心呢?或許,瑪格麗特就是從這時候 開始對阿爾芒動心。 她是悲觀的。無論阿爾芒怎樣對她訴說心中的愛意,她都當他是在說孩子氣的話,她 對他的微笑就像年輕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傻話時露出的微笑。 盡管最後瑪格麗特答應的阿 爾芒的追求,但她仍然說: 「即使我活不多久,我活的時間也要比您愛我的時間長些。 」 她是高尚的。終於,她和阿爾芒離開的繁華的巴黎,去到了一個寧靜的地方,過著她 渴望的,卻從來都不敢奢求的生活。可是,阿爾芒的父親的到來,打破了她的美夢。阿爾芒 的父親用自己兒子和女兒的未來做借口, 讓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 這樣殘忍的對待那個好不 容易才得到一點幸福的可憐的瑪格麗特, 只是為了他能保住自己的面子, 不讓人笑話。 而她, 也接受了。那一番漂亮的話,重新燃起了她為自己的身份的自卑,於是,她離開了阿爾芒, 用最傷害阿爾芒, 也是最傷害自己的方式離開了, 回到了那個用奢侈堆砌而成的囚牢。 最後, 在阿爾芒誤解的心靈虐待下,瑪格麗特真正的離開了,解脫了。 瑪格麗特,一個具有多麼高尚情操的女子!正如作者所說: 「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樣冰 」她是一朵神聖高貴、永不凋謝的山茶花,用 清玉潔。別人有多麼貪婪,她就有多麼無私! 最美的姿態,盛放在上帝的後花園里。

讀完《茶花女》我真正領略了這部世界名著給人帶來的震撼力,我的心在讀 後很久仍顫抖不已。我不知道幾百年來它使多少人同情和傷心地落下了眼淚,但 它確實讓我長久不息地難過和同情。 小仲馬的 《茶花女》 是一部不朽之作。 在裡面阿爾芒和茶花女的愛情是主題。 他們相愛, 但是得不到世人的同情, 反而受到了許多不平的待遇。 這是很正常的, 誰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娶一個妓女,茶花女是妓女,她靠出賣她的青春來換 得飯吃。這一點她與其它於這行的女子沒什麼分別,但是她不同與其它風塵女子 的是,她有著聰明的腦子,她看許多書,知道了許多東西,她有自己的思維和想 法,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女子,而不是那種只懂得用外貌來吸引男人的普通 妓女,這也是為什麼她會得到這么多的上流社會的男人的喜歡與寵愛的原因了。 無疑,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悲壯凄慘的,讓人同情的,美好的愛情,尤其在十 九世紀中期資產階級社會早期世態炎涼中,赤裸裸金錢關系的那個社會,更讓人 贊嘆不已。 沒有華麗的文字, 但那真摯的感情對白卻讓每一個有過戀愛經歷的人身臨其 境,漸漸地把主人公與自己融為一體,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的戀愛著想,為他 們的歡樂而輕松,為他們的悲劇而沉重。 小說的主人公瑪格麗特本是一位貧窮的鄉下姑娘,為謀生來到巴黎,不幸落入 風塵,做了妓女,染上了揮霍錢財的惡習;她瘋狂地尋歡作樂麻痹自己,但內心卻討 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嚮往真正的愛情生活, 後來被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彼此深深地相愛,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 起美滿的田園生活.瑪格麗特受到創傷的心靈也開始癒合,並決心徹底改掉過去的 習慣,永遠和阿爾芒在一起,享受一個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 可惜,這時,阿爾芒的父親為了家庭的聲譽懇請碼格麗特離開阿爾芒,一再給 碼格麗特種種侮辱,難堪.面對生活的沉重打擊,她對人生更加心灰意冷.當阿爾芒 得知真情趕到碼格麗特身邊時,她因貧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 寓所里.這段愛情自始至終就沒有一個堅實的經濟基礎,似乎註定了他們的悲劇。 但我認為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因為瑪格麗特最後已經放棄那每年十多萬法郎的生 活,而跟隨阿爾芒去過那田園的平民的生活。而此時,經濟已不再是問題了。還 是阿爾芒不果斷地去強迫她, 離開巴黎, 去另外一個環境去忘記過去。 而實際上, 他有很多機會可以這樣做。 碼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著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 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 同樣也是阿爾芒給予的.面臨死前要永遠的訣別是最痛苦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 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 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或許正是因為阿爾芒,她的生命才有了光彩.她才 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裡完全的解脫. 這讓我想起了杜十娘的悲劇,盡管阿爾芒好過千百倍那個秀才。但結果無疑 是可悲的,男主人公是這悲劇的原因之一。 不知為什麼,我總有一股同情這種人的情懷。今晚上,當我正在為阿爾芒氣 憤的時候,有個同學說:換了你也會這樣做,因為她是妓女。我立刻反駁他,我 決定這並不是原因,如果他們是真心相愛的。 我深深為茶花女而傷心悲哀。 《茶花女》的讀後感 牡丹江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09 級法學(一)班 姓名:李丹丹 學號:2009082041

《茶花女》讀後感
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潮濕,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美得脫俗,美得驚人,美得如痴如醉.可凡是花都是嚮往陽光的.努力,再努力一點,在茶花碰觸到陽光那一剎那,在它因陽光的滋潤而嬌艷欲滴的那一剎那,無情的風折斷了花枝,讓它又倒在了陰冷的角落,無力再爬起,再去觸摸那伸手可及的陽光.上帝是仁慈的,為了彌補命運對它的不公,沒讓它凋零後再死,而是讓它保持著美貌離開了世間.
瑪格麗特的愛情悲劇故事就是這樣的.一介弱質女流在放盪且無目的的生命中找尋到了真愛,為此放棄了自己習以為常的大量物質享受,放棄了一切能使自己暫時快樂的糜爛生活習慣,只為求能和最愛的人呆在一起.要從深陷的泥潭中爬出來,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和決心的,況且還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瑪格麗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換回的仍是人們的不理解和排擠,還有自私的人們的惡意中傷.巨大的阻力最終還是使瑪格麗特和愛人分開了,誤會使最愛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時候羞辱她,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也許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瑪格麗特死了,孤獨的死去,再也沒了活著時的奢華,以前無數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轟動,死的時候就愈是冷清.
亦或許,瑪格麗特並不是個完全的悲劇人物,至少,她得到了真愛,她的靈魂得到了凈化.貴婦人們只看到了她生活的奢侈和物質的享受,卻不知道她高尚的情操也是自己所望塵莫及的.奇怪的資本主義上流社會的人們,明明鄙視放盪的妓女,卻又要逼良為娼.如果瑪格麗特沒有生在這樣一個骯臟,虛偽,殘忍的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她就是聖母瑪利亞.可惜那樣的社會,那樣的時代,連聖母也會被玷污.而在瑪格麗特被玷污的軀殼下,頑強而又聖潔的靈魂正是讀者們暗暗哭泣的原因.
感謝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悲卻又可敬的美麗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從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時候,遠離那陰暗的牆角,能每天和陽光為伴,即使不再那麼美麗,也不要重復前世的悲劇.

熱點內容
三角插花瓶的做法 發布:2025-09-17 03:18:55 瀏覽:590
牡丹江山城火鍋 發布:2025-09-17 03:13:53 瀏覽:733
綠植行業利潤 發布:2025-09-17 03:08:13 瀏覽:691
女司機七夕 發布:2025-09-17 03:06:54 瀏覽:938
一朵花老王 發布:2025-09-17 03:02:27 瀏覽:332
花藝畢德 發布:2025-09-17 02:39:38 瀏覽:949
室內花卉館 發布:2025-09-17 02:38:25 瀏覽:666
七夕銀杏湖 發布:2025-09-17 02:26:53 瀏覽:237
刀劍亂舞小說插花集 發布:2025-09-17 02:24:43 瀏覽:824
張植綠小武 發布:2025-09-17 02:14:30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