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胡嫦娥梅花晉劇院
Ⅰ 山西有哪些晉劇演出團
山西省陽泉市晉劇團也是很好的。
Ⅱ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南嶺古代有什麼名人
羅貫中(1331—1400),名本、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冀寧路清源縣(今太原市清徐縣)人,中國古代著名小說家、戲曲家。
馬泉(1937—),字清源,別名博熙;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詩人,一九三七年生,山西清徐人。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畫院專業畫家。其業績曾收人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出版的《世界名人錄》、《名人傳》、《藝術家傳》、《文藝家傳》等二十多部辭書、辭典中。
李元茂(1944—),字文厚,號奎霖,現任海南省博物館名譽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務院特貼專家。
賈廷詔(1713~1765),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東高白村人。清乾隆壬戌科(1742)武狀元。著有《三韜六略之解》、《孫子兵法淺釋》。[15]
喬松年(1815—1875),字健侯,號鶴儕,清徐縣郝村人。著有《論語淺解》四卷、《蘿摩亭札記》八卷,又輯《緯捃》十四卷、《喬氏載記》二卷,均刊行。其中《緯捃》十四卷、《蘿摩亭札記》八卷,被選入1934年由山西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的匯集自唐訖清二十八位晉人學術著作大型古籍叢書《山右叢書初編》。[16]
王灝儒,字心孩,明末清源城南(今春光)人,明崇禎壬午(1642)舉人,清順治丁亥(1647)進士。任山東曹州知州,著有《四書音辯》。順治十八年(1661),他主編的《清源縣志》印行,這是現存清源最早的志書。[17]
馬建法,山西省著名畫家,畢業於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於
馬泉
北京畫院。現為中國人文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畫院畫家 ,山西省山水畫藝委會會員。
楊宗新,民間剪紙藝術家、山西清徐磚雕技藝傳承人。楊宗新被太原市文聯命名為「傑出貢獻藝術家」,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民間藝術名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8]
胡嫦娥,女,1961年生於山西省清徐縣,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太原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李寶森(1911—1989),曾用名李寶生,清徐縣北程村人,後定居於鵝池村。193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河北省委任交通局長兼組織部幹事,中共北方局交通科長,山西省水利局副局長,河北省峰峰礦任二礦礦長,平頂山礦務局任第一副局長,廣西省煤炭工業局副局長等職。
李延年(1913—1942),又名李石清,清徐縣高花鄉南尹村人。1933年12月,經李寶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山西省「社聯」執委、黨團書記及武裝自衛隊黨團書記。1935年後長期患病,先後在北京、延安等地治療。抗日戰爭爆發後,赴太行區工作,1942年春,於左權縣下口村病故。
李祥(1921—1945),原名王鍾靈,清徐縣南營留村人。1937年年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5年12月30日晨,李祥同志為掩護同志們突圍,中彈負傷,被閻軍殘殺,年僅24歲。
常忠(1915—1980),清徐縣吳村鄉孔村人。於1938年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常忠先後擔任工程兵司令部軍運訓處處長、洛陽工程兵學校訓練部長、南京第一工程兵學校副校長等職。1955年授少將軍銜。
王國英(1921—1942),原名王安福,清徐縣東穆庄人。於1938年投筆從戎,參加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八旅獨立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農歷正月初六,王國英在南邵村開展敵後工作時,不慎被晉祠掃共隊逮捕,不久英勇就義,年僅21歲。
高銘生(1920—1945),清徐縣徐溝鎮西北坊人。1937年隨
馬建法
成成中學游擊隊參加抗日,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晉綏二分區三十六團任連長、參謀等職。1945年2月,高銘生與五寨縣的日偽軍在風子關展開血戰,掩護機關、部隊、學校和群眾安全轉移,高銘生在戰斗中身負重傷而犧牲,年僅25歲。
王立崗(1921—),清徐縣王答鄉龍家營村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任太行二分區同蒲支隊副隊長兼榆(次)太(谷)祁(縣)路西武工隊長。解放戰爭中,王立崗同志歷任營長、團參謀長、軍偵察科長、師參謀長、昆明軍區情報部長、十四軍參謀長、副軍長等職。
Ⅲ 晉劇胡嫦娥雙羅衫全本視頻!謝謝
見參考資料
這里有 上、中、下
Ⅳ 栗桂蓮的人物榮譽
白淑賢(黑龍江省龍江實驗劇院)
胡小鳳(河北邯鄲地區東風豫劇二團)
楊乃彭(天津市京劇團)
栗桂蓮(山西省晉劇院)
薛亞萍(山東省京劇院)
宋轉轉(內蒙古自治呼和浩特市晉劇團)
胡和顏(湖北省武漢市漢劇院)
李金枝(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
楊赤(遼寧省大連京劇團)
林繼凡(江蘇省昆劇院)
李喜華(湖北省襄攀市襄陽縣豫劇團)
谷秀榮(河南河南省豫劇一團)
丁凡(廣東粵劇院)
胡錦芳(江蘇省昆劇院)
蘇國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劇團)
陳俐(江西省贛劇團)
王永光(湖南省湘劇團)
鄧宛霞(香港鄧宛霞京昆劇團)
馬文錦(四川省重慶川劇團)
王繼珠(吉林省戲曲學校)
馬忠琴(吉林省家安縣黃龍戲劇團)
王海波(台灣新生代劇坊演劇團體)
2005年5月19日,農歷乙酉年四月十二日,上午:馬玉樓藝術學校成立馬玉樓藝術學校在汾陽市掛牌成立。祖籍汾陽的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晉劇須生代表人物馬玉樓受聘出任名譽校長。該校還特聘牛桂英、程玉英、栗桂蓮等數十位知名藝術家任兼職教師。
汾陽是晉劇發祥地之一,素有「無汾不成戲、無汾不成團」之說。
2006年6月26日,農歷丙戌年六月初一日,20時:中國戲劇梅花獎藝術團呂梁行慰問演出第一場中國戲劇家協會組織20名「梅花獎」演員送戲到呂梁,在離石區市民廣場舉行首場演出,近萬名老區人飽享了戲劇藝術的「盛宴」。演員有胡嫦娥、許愛英、景雪變、楊仲義、崔彩彩、成鳳英、史佳華、武俊英、謝濤、張愛珍、武凌雲、張建琴、栗桂蓮、任跟心等「梅花獎」等,演出了晉劇、北路梆子、蒲劇、眉戶、上黨梆子、碗碗腔等十幾個地方劇種。
2007年3月26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初八日:栗桂蓮收張志英、郭梅芸、高紅霞、郝登蓮、邢千里、殷菲菲、楊美蓉、趙秀娟、張小玲為徒栗桂蓮在太原正式收徒,來自山西省6個不同戲劇藝術院團的9名年輕晉劇表演者通過傳統的拜師儀式正式拜入栗桂蓮門下主攻青衣,她們是張志英、郭梅芸、高紅霞、郝登蓮、邢千里、殷菲菲、楊美蓉、趙秀娟、張小玲。
拜師儀式上,作為主辦方的山西省晉劇院院長郭耀宏表示,晉劇院再次以傳統拜師儀式的方式舉辦栗桂蓮的收徒儀式,就是希望能夠在這些名家的代代相傳下,把晉劇更好地傳承下去。栗桂蓮本人在為自己的9位徒弟頒發了相關的拜師證書的同時,激動地表示,在晉劇藝術的面前,永遠要保持一種學習的態度,自己今天所有的藝術成就都是當年老師們手把手地教出來的,她也特別希望能夠做好老師的職責。
Ⅳ 胡嫦娥的介紹
胡嫦娥,女,1961年生,山西清徐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太原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002年走出國有劇團創辦民營劇團—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胡嫦娥帶領劇團長期紮根基層,平均每年為農民演出1500餘場。她參與創作演出的晉劇《打金枝》、《龍興晉陽》、《大紅燈籠》多次獲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和全國性大獎。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國宣傳文化戰線「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個人稱號。
Ⅵ 胡嫦娥的人物簡介
胡嫦娥,女,1961年生於山西省清徐縣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太原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Ⅶ 晉劇名家有哪些
張寶魁,丁果仙,張美琴,牛桂英,郭鳳英,冀美蓮,程玉英,花艷君,梁小雲,郭蘭英,劉寶俊,馬玉樓,王愛愛,王萬梅,栗桂蓮,田桂蘭,謝濤,胡嫦娥,苗潔,宋轉轉,陳轉英,王曉萍,牛桂英,武忠,張鳴琴,李月仙,郭彩萍等人,。
Ⅷ 晉劇十大名旦、四大小生都有些誰
晉劇四大名旦: 王玉山、李子健、劉明山、張寶魁
晉劇四大須生前輩:蓋天紅、高文瀚、馬兆麟、郭雲山
晉劇四大名角:丁果仙(須生)、牛桂英(青衣)、郭鳳英(小生)、冀美蓮(小旦)
山西戲壇「三大美女」: 程玉英(青衣)、冀美蓮(小旦)、張美琴(須生)
晉劇須生四大師:丁果仙、張美琴、馬秋仙、喬玉仙
晉劇青衣四大師:程玉英、牛桂英、梁小雲、花艷君
晉劇小旦四大師:冀美蓮、程伶仙、劉仙玲、劉芝蘭
晉劇花臉四大師:喬國瑞、王銀柱、張玉璽、王正魁
四大須生(女):馬玉樓、閆惠貞、張鳴琴、李月仙
四大須生(男):劉漢銀、武 忠、李玉成、降經元
四大青衣:王愛愛、侯玉蘭、王萬梅、張翠英
四大小旦:冀 萍、田桂蘭、桑桂香、杜玉梅
四大小生:郭彩萍、宋雲仙、王寶釵、李愛梅
四大花臉:鄭忠賢、李增光、張嘉盛、郝 付
四大名丑:姬榮生、趙吉祥、喬福生、(待補)
四大刀馬旦:高翠英、張友蓮、肖桂葉、郭美英
四大 老 旦:張翠英、范翠萍、李愛華、石春香
八大女須生:馬玉樓、閆惠貞、張鳴琴、李月仙、白桂英、劉寶俊、白桂枝、冀素梅
Ⅸ 晉劇胡嫦娥全本大戲漢陽堂
琵琶記 三出 別墳 書館 掃松
北西廂 二出 夢榜 拷紅
玉簪記 七出 琴挑 問病 偷詩 姑阻 失約 逼試 秋江
牡丹亭 十一出 鬧學 勸農 花郎 游園 驚夢 尋夢 冥判 拾畫 叫畫 吟詩 硬拷
桃花扇 十二出 訪翠 眠香 卻匲 投轅 伏岳 哭主 截磯 爭位 和戰 寄扇 逢舟 題畫
長生殿 二十齣 定情 賜盒 酒樓權 絮閣 舞盤 偸曲 密誓 陷關 小宴 驚變 埋玉 聞鈴罵 迎像 哭像 彈詞 見月 雨夢 覓魂
釵釧記 十一出 相約 講書 落園 相罵 題詩 投江 小審 大審 觀風 賺釵 出罪
獅吼記 五齣 梳妝 游春 跪池 夢怕 三怕
九蓮燈 十一出 定計 刺駕 大審 抄府 下凡 火判 問路 闖界 求燈 燒獄 相會
紅梨記 五齣 窺罪 亭會 詠梨 花婆 三錯
義俠記 十一出 打虎 誇官 遇兄 戲叔 別兄 挑簾 裁衣 捉姦 服毒 顯魂 殺嫂
綉襦記 五齣 打子 收留 教歌 蓮花 剔目
西廂記 九出 游殿 鬧齋 惠明 寄柬 跳牆 著棋 佳期 考紅 長亭
金雀記 四齣 覓花 庵會 喬醋 醉圓
西遊記 十齣 指路 思春 紅孩 火焰山 借扇 赴宴 乍冰 高老莊 猴變 女詐
慈悲願 四齣 撇子 認子 十宰 學舌
漁家樂 十二出 賜針 酒店 題詩 納姻 逃宮 端陽 藏舟 俠代 相梁 刺梁 營會 羞父
曇花島 四齣 過海黿 采葯 鬧海
封神榜 五齣 買菜 化身 下山 說反 打師
麒麟閣 十五齣 激秦 三擋 起解 打擂 說情 見姑 看報 倒旗 斬子 路遇 交談 揚兵 大考 托閘 叫關
清忠譜 八出 訴祠 罵祠 別祠 書鬧 結拜 鞭差凶 打尉
黨人碑 四齣 打碑 酒樓 殺廟 請師
鐵冠圖 三十齣 詢圖 觀山 擒闖 定計 爬城 借餉 觀圖 對刀 步戰 拜懇 別母 亂箭 大宴 托子 撞鍾 守門 殺監 棋盤街 投井 殺宮 煤山 搜宮 納圓 勸降 蘆祭 刺虎 拷掠 山海關 托兆 請兵
千忠戮 六齣 奏朝 草詔 八陽 廟遇 搜山 打車
蝴蝶夢 九出 嘆骷 搧墳 毀扇 病幻 弔孝 說親 囬話 作親 劈棺
水滸記 七出 劉唐 借茶 前誘 後誘 坐樓 殺惜 活捉
雅觀樓 四齣 賭袍 擒海 奪帶 劫糧
百花記 十二出 練兵址 私訪被執 百花授劍 妬賢計害 贈劍聯姻 鄒化起兵 百花點將 鄒化布陣 戰場相逢 佯敗誘敵 陸戰水戰 百花自刎
伏虎韜 七出 傳法 風阻 學關 喬逼 賣身 選妾 奇妬
三笑緣 十四齣 游山 追舟 賣身 堂會 書房 送飯 奪食 亭會 三錯 代詩 球謔 參相 點秋 逃走
殲仇記 全本
精忠譜 四齣 潞安州 翠樓 草地 敗金 獻橋 掃秦
占花魁 四齣 買油 湖樓 受吐 獨占
絨花記 六齣 賣花 街遇 買花 吊打 公堂 團圓
霞箋記 二十四齣 訓子 矢志 題字 和韻 嘉會 求歡 巧賺 起爨 傷情 結歡 私會 聘麗 行售 賺程 逾牆 追航 遭妬 采音 逢仆 奇遇 聯姻 訴情 得箋 重會
瓊林宴 十七出 問樵 鬧府 打棍 出箱 南樓 釋放 追趕 遇害 訴祠 敗夀 悔親 圖害 告狀 得屍 還魂 堂試 除奸
李家店 四齣 指鏢 借銀 比武 打墩
歸元鏡 十三出 傳燈總敍 方便歸元 受囑傳燈 諸天護法 殿開神 群賢結社 真主驅魔 訪賢自屈 湖舟放生 公庭鞫認 腸斷聞音 仁賢臨難 割恩雲水
玉杯記 七出 定計 焚香 公堂 賣身 探監 法場 明冤
綠牡丹 十六齣
牛頭山 四齣 封官 會戰 托兆 請靈
千里駒 十齣 赴京 酒店 訴廟 殺廟 恩救 誤投 釋放 追殺 降香 救駕
功勛會 七出 解衣 斬番 醉害 轅門 法場 公審 斬豹
女中傑 四齣 出關 遙祭 打馬 打昌
興隆會 四齣 定計 赴會 焚樓 擊山
反五關 六齣 墜樓 凶訊 反府 出關 被擒 叱救
反西涼 四齣 假詔 起兵 大戰 射曹
棋盤會 四齣 點將 赴會 誅猴 敗齊
撞幽州 六齣 探城 下書 灘會 大戰 突圍 射思
高唐州 全本
青石山 七出 變美 上墳 洞房 染病 請師 捉妖 斬狐
連環計 十齣 起布 問探 三戰 拜月 賜環 小宴 大宴 梳妝 擲戟 刺卓
御果園 四齣 射錢 洗馬 奪戟 救駕
鬧江州 六齣 發配 奪魚 酒樓 公堂 送信 法場
通天犀 七出 監會 定罪 殺解 公堂 坐山 酒樓 法場
丁甲山 六齣 下山 搶親 鬧堂 指認 負荊 擒寇
甲馬河 四齣 改妝 留詩 派將 被擒
鬧昆陽 四齣 下書 盤腸 激章 擒霸
快活林 二出 打店 奪林
安天會 三出 偷桃 盜丹 擒猴
火雲洞 四齣 變嬰 擒僧 求救 降魔
巧連環 二出 落店 偸雞
花果山 六齣 戲僧 入洞 請猴 下山 打洞 救師
鬧花園 四齣 弈棋 比武 反目 打擂
一兩漆 四齣 街遇 請媒 說親 洞房
下河南 七出 自縊 結拜 喚媒 說親 相親 洞房 搶親
荷珠配 二出 遇珠 堂會
金不換 四齣 投江 守歲 侍酒 得官
弘門寺 四齣 親搶 私訪 救火 搶僧
孟姜女 二出 哭城 賜帶
祥麟現 四齣 觀陣 探營 破陣 產子
單刀會 二出 訓子 刀會
三國志 九出 贈馬 大宴 小宴 挑袍 斬琪 古城 訓弟 河梁 擋曹
金貂記 五齣 賞軍 闖宴 釣魚 打朝 裝瘋
宵光劍 二出 救青 功宴
昊天塔 三出 托兆 激良 會兄
射紅燈 九出 聚神 坐山 開路 偸營 派山 派庄 賣柴 探庄 射燈
胭脂褶 二出 失印 救火
金印記 八出 賣柴 當絹 不第 投水 打蘇 封相 榮舊 摔冠
滿床笏 一出 卸甲封王
千金記 七出 追信 十戰 探營 楚歌 別姬 十面 跌霸
三元記 二出 伴讀 掛白
孽海記 二出 思凡 下山
南柯夢 二出 花報 瑤台
爛柯山 二出 痴夢 潑水
金丸記 三出 抱盒 盤盒 打御
風箏誤 十一出閨 題鷂 和鷂 囑鷂 冒美 驚丑 夢駭 前親 求親 逼婚 後親
焚香記 四齣 陽告 隂告 捉魁 囬生
忠義恨 全本
英雄配 全本折數不詳
翡翠園 十二出 拜年 挖菜 估房 賣妻 自首 盜令 提放 殺舟 誇官 路遇 許婚 團圓
破窰記 赴齋
祝發記 渡江
寶劍記 夜奔
壽榮華 夜巡
浣紗記 寄子
投筆記 封侯
青冢記 出塞
雙紅記 盜盒
燕子箋 狗洞
還帶記 扣當
貨郎旦 女彈
單折戲 三岔口 蜈蚣嶺 買餑餑 打杠子 洮安府 十字坡 大點魁
詐歷城 描容 觀容 訪賢 斷後 山門 盜瓶 盜壺 盜甲
打刀 入府 射門 吃醋 醉話 借靴 拾金 踢毬 爭強
罵城 賜妓 打童 罵齊 判奸 打保童 斬香 三雅園 小妹子 竇公罵女
大賜福加官 一疋布 妙玉走魔
隂八出 滑油山 望鄉 囬煞 六殿 八殿 十殿
陽八出 開葷 埋骨 掃地 冥誓 打父 趕妓 定計化緣
北西廂 二出 夢榜 拷紅
玉杯記 七出 定計 焚香 公堂 賣身 探監 法場 明冤
女中傑 四齣 出關 遙祭 打馬 打昌
快活林 二出 打店 奪林
孟姜女 二出 哭城 賜帶
金丸記 三出 抱盒 盤盒 打御 (救主)
破窰記 趕齋
寶劒記 夜奔
投筆記 封侯
還帶記 扣當
百子圖 觀容
風雲會 訪賢
藏珠記 射門 吃醋
千金全德 罵女 打童
三皇劍 罵城
櫻桃記 斬香
勸善金科:
隂八出 滑油山 望鄉 囬煞 六殿 八殿 十殿 (醫卜爭強)
陽八出 開葷 埋骨 掃地 冥誓 打父 趕妓 定計化緣
七盤山 雙合印 以及借靴、盜甲等
昆弋合演劇目 例如
琵琶記 掃松為弋腔
西遊記中,火焰山、借扇唱崑曲,指路、思春、乍冰、高老莊、猴變、女詐唱高腔
三國志中,挑袍、斬琪是崑曲;贈馬、大宴、小宴、古城、訓弟、河梁、擋曹都唱高腔
封神榜 賣菜
蝴蝶夢 嘆骷 幻化
鐵冠圖 詢圖 觀山 拜懇 撞鍾 殺宮
瓊林宴 打棍 出箱 南樓 釋放 追趕 遇害
牛頭山 托兆 請靈
反五關 反府 出關 被擒 叱救
青石山 請師 捉妖 斬狐
金印記 不第 投水 打蘇 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