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禪

茶花禪

發布時間: 2022-03-09 09:31:08

『壹』 貫休禪師的《山茶花》有什麼含義

山茶花這首詩有好幾位詩人寫過,現在來介紹一下貫休大師所寫的。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的是一種植物,其實在了解完詩句後發現山茶花只是一個借代,貫休想表達的是另一層意思。山茶花內容簡短,只有四句詩,但卻將貫休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的淋漓盡致。前兩句主要描寫的在這種大好的天氣下,山茶花盛開,但貫休卻覺得這么美麗的山茶花即使綻放也是一種死氣沉沉,沒有艷麗的感覺。這么美麗的山茶花都沒有了美感,可見貫休心中壓抑著的情懷。貫休用「猩血」來描寫山茶花,他的本意是藉助山茶花來表達自己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的諷刺。因為在當時的社會,朝廷根本不為民眾辦實事,只是到處壓榨人民,讓民眾的生活越來越苦。後兩句的描寫主要圍繞一個字「怨」,山茶花的凋謝,是因為枝葉上長出的新山茶花,將怨字融到這種環境下,可見貫休心中的怨氣了,他的怨氣是爭斗朝廷的,因為朝廷對百姓的壓榨,讓民眾對朝廷充滿了憤怒與怨恨。所以總結這首詩就是通過山茶花來表達貫休對當時朝廷的不作為的一種不爽之情。結合貫休的一生,他即便是個僧人,但他一直關心著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他有著一顆愛民的心,雖然不是朝廷官員。貫休許多詩文都表現著類似的情感。所以貫休所作的這首山茶花的詩與他自身的情感十分符合。
貫休在作畫方面頗有一番成就,尤其是畫僧人。貫休十六羅漢圖便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但是這幅畫有或多個版本,原創的已經失傳了。這幅作品的長度有大約92厘米,寬度有大約45厘米,因為創作在五代時期,那時候社會上佛教十分盛行,因此受到了許多畫家的青睞。貫休就是其中一位。十六羅漢圖在貫休的筆下畫的十分逼真,因為貫休的畫畫功底很強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而且形態迥異。有的是高鼻樑,有的是大眼睛,總之是十六羅漢各有各的特色,這樣就會吸引人的眼睛,而且不會顯得很俗套。根據歷史記載還說這些羅漢不是貫休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他在所夢時夢到的。雖然我們不相信夢境中的一些事物,但是這些羅漢都是貫休對佛學思想的一個肯定的反應。當然現在十六羅漢圖的原本已經沒有了,都是一些模仿的,其中模仿成都最高的是宋朝的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和貫休的原創相似度最高,可是這個作品現在流落到了日本。明朝的十六羅漢圖是仇英所畫的,他的作圖構思和貫休的有一些不同,他主要描繪的是羅漢的姿勢,有點是背靠著松樹坐在石頭上,有的是在打坐,有的是在互相談論經文,這寫景象都給人一種閑奇淡雅的感覺。貫休十六羅漢圖在歷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評價,它的特點之一就是奇特,有創新,以至於在以後他成為其他畫家模仿的樣本。

『貳』 《山茶花》古詩

《山茶花》

作者:貫休 朝代:唐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專前,應有看屬人怨孫秀。

賞析:

這首詩寫山茶開花景象,只用「風裁日染(即風和日麗)開仙囿(即佳圃)」一句,主要是借物抒情,曲折地抒發了貫休對當時社會的一種不滿情緒。

翻譯:

風和日麗,暈染花圃,百花今已凋謝,山茶花也不例外,有一朵掉落在階前,就像當年美麗的綠珠墜樓一般,而綠珠的死應怨孫秀無理要求,而今山茶花的墜落該怨誰哪?

(2)茶花禪擴展閱讀

作者貫休的其他詩作

《獻錢尚父》

唐代: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善哉行·傷古曲無知音》

唐代:貫休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綉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紫玉尺,白銀鐺。久不見之兮,湘水茫茫。

《古離別》

唐代:貫休

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

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

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他日再相逢,清風動天地。

《春送僧》

唐代:貫休

蜀魄關關花雨深,送師沖雨到江潯。

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叄』 貫休 的《山茶花》一詩何解

一千多年前的蘭溪,出了一位走向世界的藝術家,他就是唐代高僧貫休(832-913)。
對山茶,他曾借物喻人,寫過一首詠山茶的詩《山茶花》。詩曰:
風裁日染開仙囿, 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墜階前, 應有看人怨孫秀。
這首詩大約是貫休到成都龍華禪院後寫的。理由之一,是推測當時龍華禪院種有山茶。因為唐代成都已是山茶花栽培的中心。後蜀主孟昶妃花蕊夫人就曾寫過《詠山茶》詩。而寺廟栽培茶花更盛行。對此,宋代詩人陸游、范成大等均有詠茶名句。所以貫休看到龍華禪院的茶花,有感而賦詩,就順理成章了。理由之二,是從貫休的人品和該詩所流露的情緒分析。貫休愛憎分明,關心人民疾苦,痛恨貪官污吏。他的《酷吏詞》,憤怒譴責了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權勢的傲骨。他在杭州時曾給吳越王錢?寫詩:《獻錢尚父》。錢?讀後大喜,但要他把詩中的「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斷然回答:「州既難添,詩亦難改」。他不肯依附權貴,收拾衣缽離開了靈隱寺。在成都,他還口占《公子行》,敢於當面諷諫前蜀主王建。他入川時,正是五代十國軍閥混戰,神州大地田園荒蕪,民不聊生之際。一種憂國憂民之情在他心頭升起。於是,連鮮艷誘人的茶花,他看見的只是「色死」、「猩血」,充溢著悲涼辛酸的調子。一個「怨」字,又隱晦地折射出百姓的怨聲載道。甚至「孫秀」(即「新秀」)也「怨」,可見怨之深。這首詩寫山茶開花景象,只用「風裁日染(即風和日麗)開仙囿(即佳圃)」一句,主要是借物抒情,曲折地抒發了貫休對當時社會的一種不滿情緒。

詩作一般都有言外之意

熱點內容
七夕新密 發布:2025-09-16 11:03:10 瀏覽:132
怎麼涼調西蘭花 發布:2025-09-16 10:44:56 瀏覽:258
插花如何種植 發布:2025-09-16 10:38:52 瀏覽:813
插花階梯 發布:2025-09-16 10:33:56 瀏覽:676
陸游的梅花絕句 發布:2025-09-16 10:33:54 瀏覽:8
桂花微型盆景 發布:2025-09-16 10:26:26 瀏覽:161
黑龍灘玫瑰 發布:2025-09-16 10:26:18 瀏覽:480
茶花女完本 發布:2025-09-16 10:12:17 瀏覽:731
丁香馬骨 發布:2025-09-16 10:11:39 瀏覽:616
我生活中的一朵花800 發布:2025-09-16 10:03:40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