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筆尖
⑴ 梅花及枝乾的畫法是什麼呢
梅花主幹是指老乾、粗干(梗)部分。古梅的老乾,龍蟠鳳舞,苔蘚滋蔓。有的樹樁疙疙瘩瘩,枝梗也是稀稀疏疏的。因此畫老乾時要雙勾偏鋒著筆,墨色以淡、枯、渴為宜,並畫出飛白的筆墨情味,再用淡墨皴染,最後用濃墨點苔蘚,以濃破淡,枯濕相間,求其梅樹蒼勁老辣的質感和遒勁的精神。表現老乾的基本方法有勾勒法;沒骨法;勾皴結合法等。
勾勒法:
4、用濃墨點苔,苔點大小、聚散應有變化,不可大小一般,間距相等。作為勾勒法的延伸,可以邊勾邊皴,產生線面結合的效果。其畫法主要依據老乾的姿態,陽面以線為主,暗面以面為主,切忌不加思索隨意塗刷,暗面上的筆墨不可過實過死,要適當留些飛白,和陽面的線條能自然涵接過渡。也可在墨將干未乾時,加染淡墨,以充實完善。以上兩種方法畫出的老乾,一般可以不著色。如果要著色,可用花青、赭石、或花青加少許赭石,在墨色干後著以非常淡的色。
⑵ 什麼牌的鋼筆比較好用什麼型號的筆尖比較細不用太貴的,一般的就好
價位比較低的還是英雄~但是現在的英雄真的不如10年前的了~一些老型號的還比較好用~新的就不行了~建議英雄100或者是200,100是金筆哦,價位也在100~300之間中等價位的就是派克比較有名的牌子~但是現在我們買的大部分都是上海生產的,同樣,也是越做越爛~卓越系列的還行~im系列也不錯~價位在500~3000左右~是金筆~高檔的就是萬寶龍了~雖然真的很貴~但是的確物有所值~價位在2000~幾萬不等~每一款都很好用~是德國的老牌子~很多人都把他當做是身份的象徵~在介紹你一個老牌子~百利金~呵呵~一般人我還真不告訴他~她所有的鋼筆都是德國軍工生產線加工的~筆尖是手工製作~價位比派克高,比萬寶龍稍低~但是使用起來和萬寶龍差不多,甚至更好~而且他的筆都是旋蓋的~我比較喜歡~就是樣子不太起眼~不像是特別貴的~不過只要是識貨的人就能看出來他的價值不菲~至於其他的牌子你就不用考慮了~日本倒是也有個鋼筆的老牌子~也不錯~但是小日本的東西偶是不用滴~所以也不推薦給你了~
請採納評分吧!!!!
⑶ 如何畫梅花
梅花的畫法 一、梅干畫法:(一)勾皴法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畫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墨中鋒,柔中寓剛,線宜光潔勁健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嫩莖的柔韌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與「之」字的結合,兩枝不能並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實在難以處理,可在粗細、長短及墨色的濃淡上求變化。(二)潑墨法潑墨法畫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二、梅花畫法梅花畫法分勾花和點花兩種,現分述如下:(一)勾花勾花亦稱圈花,用硬毫勾線,用淡墨勾其輪廓。用筆要有提按粗細的變化,圈出的花要似圓非圓,意在方圓之間。要有正、側、背的各個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態變化,畫梅多取側面、半側面,這樣易於體現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態。點蒂用濃墨,正面瓣四至五筆,背面瓣五筆,側面瓣三筆。點蕊、勾蕊絲亦用硬毫小筆蘸濃墨從內向外勾挑,示意性地點入八九點即可。白梅畫好後用「倒暈」法蘸淡赭或淡草綠沿花的輪廓暈染,其方法是用大白雲蘸清水,再於筆尖上蘸淡色,沿花的周圍暈染,隨染隨將筆肚下按,使筆上的清水著於紙面,干後不留淡色痕跡,從而起到烘托作用。花蕊部分亦用淡色點染局部即可。 (二)點花點花用大白雲兼毫筆(禿筆為宜),蘸色由淺到深。以紅梅用色為例:淡硃磦蘸曙紅是一種蘸色;第二種是在前一種蘸色基礎上再蘸胭脂色;第三種是赭石蘸胭脂(老梅);第四種是淡色鋅鈦白蘸淡曙紅(嫩梅)。重色瓣蘸色宜濃、宜厚,淡色瓣可在涮去筆尖部分余色後再蘸清水點瓣。點花瓣的形態亦求方圓之間,一筆點一瓣,自瓣梢入筆從外向里點,當中空出白心。瓣與瓣之間要有透視形成的角度變化,即大小、寬窄的不同,不要每朵花都是幾個圓點,既無深淺又無大小的排列。 圈梅、點都有一個組會穿插上的疏密問題,一般講密易疏難,講密要密而不亂,講疏要疏而不散,要密中見疏,要留出「活眼」。另外用色的濃淡虛實也關繫到整體構圖上的輕重和層次上的變化,亦須重視。點花、圈花之後還有一點,就是用濃墨穿小枝連接花,使花花都有著落。通過小枝的添加既起醒筆的作用,又可增加畫面的生氣。紅梅《俏不爭春》的繪畫步驟步驟一:先用硬毫二號提斗筆,以勾皴法畫出左側的一塊石頭,以簡潔的勾、皴、染,確立石塊的三大面,再以焦墨點苔,加些苔草。 步驟二:用硬毫二號提斗筆,灰墨蘸深墨,自右側下角起筆朝左方向石塊後面,再折回朝右上寫潑墨梅干,濃墨穿插畫嫩莖,焦墨點苔。步驟三:用兼毫大白雲筆曙紅蘸胭脂,濃淡相間點垛梅花,待花瓣半干之際用硬毫勾線小筆蘸濃墨絲蕊、點蕊、點蒂。步驟四:題字鈐印。
⑷ 筆上有梅花,是什麼鋼筆
梅花牌鋼筆 。來
鋼筆是人們普遍使用源的書寫工具,發明於19世紀初。筆頭由金屬製成,書寫起來圓滑而有彈性,相當流暢。在筆套口處或筆尖表面,均有明顯的商標牌號、型號。
鋼筆是一種主要以金屬當做筆身的筆類書寫工具,透過中空的筆管盛裝墨水(多為黑或藍),通過重力和毛細管作用,再經由鴨嘴式的筆頭書寫,寫時輕重有別,可說是西方書法的書寫工具。大部分鋼筆的墨水可再填充,一般使用如眼葯水的小瓶或是吸管來填充墨水。關於蓄水鋼筆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到10世紀,這種最早的蓄水鋼筆一直使用到18世紀。發展進程很緩慢,不過,直到第19世紀初期,在生產過程中發明了一種穩定加速流的鋼筆。只有3點關鍵的發明,卻使鋼筆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書寫工具。這些發明就是:銥制的金鋼筆尖、硬橡膠和自由流動的墨水。
吸墨原理
把筆囊里的空氣擠出去後,筆囊里氣壓小於外界的氣壓 , 外界氣壓就把鋼筆水給擠進去了。
⑸ 梅花贊這篇作文是筆尖中流出的故事的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6
⑹ 國畫中,畫梅花應該用什麼色
畫紅梅的話一般是用硃砂或者曙紅,筆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層次干內、深淺容變化。
(6)梅花筆尖擴展閱讀:
朱紅:硃砂的顏色,比大紅活潑,也稱鉛朱、硃色、丹色。
胭脂:1,女子裝扮時用的胭脂的顏色。2,國畫暗紅色顏料
畫梅花的步驟: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梅花用硃砂,筆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層次干、深淺變化。
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⑺ 梅花,櫻花,桃花,有什麼不同有這三花的圖片就最好了,謝謝
梅花花型較小一些,最主要的是花開時葉子還沒有發
⑻ 鋼筆筆尖'有個十字花,還有一個china,是個什麼牌子詳見圖。
我這個一般網友都不會知道您可以去網路貼吧的鋼筆吧發個貼
⑼ 畫中國畫梅花時紅梅的顏色怎麼調
朱膘和曙紅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比回例調配混答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例如紅+黃=橙;藍+綠=青;橙色和青色稱為復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
(9)梅花筆尖擴展閱讀: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
還有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現的舞蹈彩盆上,繪有三組五人攜手踏歌圖,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
常見的青銅器飾紋,有晏吞紋、雲雷紋、夔紋、龍紋、虎紋等,也有用人體作為裝飾的花紋。雙夔合成的容谷紋,尾部多上卷,極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