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見梅花
① 梅花和鳥的詩句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② 古詩中有梅花和鳥的詩句
春梅辭友
---山水人
辭舊迎新梅,
項公意念灰。
春風暖故里,
梅花笑對誰。
春潮
--山水人
萬物復甦雪化溪,
招來小燕啄春泥。
楊柳默然微含笑,
不覺春到南山綠。
豹紋1447 2014-11-16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 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③ 岐亭道上見梅花戲贈季常表現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
表現了詩人雖身處逆境,但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在人生的夾縫中,看到了「返魂香入嶺頭梅」的光明。
④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這首詩的意思
一樹梅花一放翁
——談陸游的《梅花絕句》
□高利華
江南多梅,陸游的故鄉山陰也盛產梅花,每至早春,道旁路邊、林間溪畔、山麓閑庭,樹樹飄香,處處斗奇,陸游耳濡目染於此,愛梅成癖,與梅花神交數十年,一生留下了數百首詠梅詩篇。幾乎每到春天,詩人都會去拜訪他的花間密友並寫詩贊美。或視梅花如隱士高人「神全形枯近有道,意庄色正如無邪。」(《梅花》)或視梅花如志士「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自訴「自古情鍾在吾輩,尊前莫怪淚沾衣(《別梅》),面對梅花如對人生的知音,一灑感時之淚。綜觀陸游的詠梅詩,絕大多數都以寄意取勝,詩人從梅花身上看到了美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如《卜運算元》之屬:「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每每詠及,總是有感而發寄託遙深。唯有詩人78歲開春作的《梅花絕句》寫得天真爛漫,詩意盎然。雖無寄託,卻寫得別出心裁,不失詩人旨趣: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詩頭兩句寫得很平實樸素:聽說梅花沖破早春的嚴寒在清晨寒風中開放,詩人聞訊後,自然欣喜萬分,於是馬上出遊尋訪。結果,他看到的景象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想,曉風中開放的梅花,不是唐代詩人齊已筆下的「一枝」,也非宋代詩人林逋所吟的「疏影」,而是,樹樹枝頭如瑞雪普降,漫山遍野競相開放。詩人面對四周花海,竟一下子不知欣賞哪一處為好。
緊接的兩句,突發奇思「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說,用什麼辦法能變出千萬個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裡分身欣賞。身化千億,設想可謂奇妙之至。梅花與詩人面面對應,是梅耶?是人耶?一時實難輕分,這又是詩人命筆奇特之處。這兩句雖是點化柳宗元「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盡望鄉」的詩意而來,但用在「雪堆遍滿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貼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極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詩人78歲的高齡,面對樹樹姿態有異的梅山花海,一時當然不能逐個尋芳,所以化身分之賞之,自屬妙想,此其一。又陸游年事雖高,但童心未泯,平時常有「梅花重壓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舉動惹人注目,此時他突發奇思,想學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陸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間不分高下的感覺,如今面對千萬樹盛開的梅花,詩人自負當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視,須化身千億才能與之匹敵相稱,方不辜負詩人對梅花的一番感情。綜觀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雖有借鑒之處,深入地體會實屬情景相生之辭,正如當年林逋點化江為詩成梅花絕唱一樣,均經過詩人的再創造,融會陶鑄古人詩意而自出機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詩更富有盎然的詩意和逗人入勝的意境。
此詩雖小,然意趣甚豐,詩人愛梅入微,曾斷言「後五百年君記取,斷無人似放翁顛。」讀了此詩,可知此言不虛。
⑤ 有關梅花的詩句有哪些,越多越好
宋代王安來石的《梅花》,自是描寫梅花的詩。
【出處】《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5)道上見梅花擴展閱讀
1、《梅花》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2、《梅花》鑒賞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⑥ 蘇軾的《梅花》翻譯…急求!!
翻譯:
春天幽靜的山谷里溪水潺潺,冬天未謝的梅花在花草岩石間閃爍點點繁華。
忽然一夜的東風襲來,風起石落,伴隨著滿天的飛雪渡過關山。
蘇軾《梅花》原文
春來幽谷水潺潺,灼爍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
(6)道上見梅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由北宋文學家詩人蘇軾創作。這首詩既有對暴虐的狂風飛雪的揭露與控訴,有對不幸而堅強的梅花同情與尊敬,同時藉此抒發了遭受迫害後的痛苦以及堅守自我不肯低頭的情感。托物抒情,將個人遭際及復雜情懷都是寄寓梅花這個形象之中。
梅花生長在遠離世俗的幽谷之中,荒蕪的草棘之間,並且遭到了狂風暴雪的猛烈摧殘,處境十分惡劣。它品格堅貞,傲立荒谷,頑強生長;盡管遭到打擊,枝損花飛,但仍然半守殘枝,堅強不屈。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蘇軾古詩詞作品: 《書戴嵩畫牛》 《過嶺寄子由·七年來往我何堪》 《烏說》 《書上元夜遊》 《寄黎眉州·膠西高處望西川》 《游白水書付過》 《記游松風亭》 《念奴嬌·赤壁懷古》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 《又答王庠書》。
⑦ 請給我兩首描寫梅花的古詩和兩首描寫梅花的詞T_T我要做作業,只差這一道了!謝謝了哈!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⑧ 陸游的"聞道梅花坼曉風"中"坼"字的妙處
陸游的詩,總是那樣激情滿懷,就連詠梅,也不是那小家碧玉般的玩味,或是朦朧婉轉的吟詠。「化身」一字,像是全詩的詩眼,讓詩人的想像飛騰而起,詠梅之心,更是躍然紙上。 梅花是陸游平生最愛的花,那一樹怒放的梅花,燃燒著詩人從未冷卻的熱情,或許,詩人也更希望他的愛國之心,能如這樹樹梅花,處處盛開。
梅開盛時,有人賞梅;瑞雪過後,有人尋梅。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梅含苞欲放時,還有探梅一說。探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便落英繽紛。將開未開之時,正是梅花最美之時,半遮半掩,略有羞澀,彷彿靠近那絲絲縷縷的花蕊,便能聽見盈盈花語的聲音。
梅花的顏色有許多,紅梅鮮艷熱烈,黃梅妖嬈跳躍,粉梅嫵媚多情。卻獨有人喜歡白梅,在雪之中靜靜盛開,只等有心人的腳步,因它驚喜,為它感嘆。
與那些繽紛的梅花相比,白梅更加沉靜。它寧願置身於冰雪覆蓋的樹林,也不願象桃李那樣,混雜在春天的芳塵之中。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獨有綻放時淡淡的芳香,彷彿將人的心事訴說。
⑨ 看到梅花想到哪些人寫一段話
自古以來,梅花和松、竹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歷來競相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
暑盡冬來,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體現了梅花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不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不正是人們要學習的嗎?
看著梅花,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同志、庄 子、張 良、文天祥、李大釗、朱自清、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錢學森等等,還有那些戰斗在荒天雪地的塞北開發者,他們像青松,像秋菊,卻更像這臘梅。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中,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難道他們不具備梅花這樣的品質嗎?沒有他們,哪會有我們今天的發展?想著想著,一股對梅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⑩ 蘇東坡關於梅花的詩
關於蘇軾梅花的古詩句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 蘇軾《西江月·梅花》
高情已逐曉雲空。 —— 蘇軾《西江月·梅花》
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 蘇軾《少年游·詠紅梅》
笑時猶帶嶺梅香。 —— 蘇軾《少年游·南海歸贈王定國侍...》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 蘇軾《西江月·梅花》
爭抱寒柯看玉蕤。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一點微酸已著枝。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好睡慵開莫厭遲。 —— 蘇軾《少年游·詠紅梅》
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 蘇軾《少年游·詠紅梅》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 蘇軾《洞仙歌·詠柳》
海仙時遣探芳叢。 —— 蘇軾《西江月·梅花》
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 —— 蘇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
坐客無氈醉不知。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 —— 蘇軾《少年游·詠紅梅》
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婉香。 —— 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蹋散芳英落酒卮。 —— 蘇軾《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自憐冰臉不時宜。 —— 蘇軾《少年游·詠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