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梅花
Ⅰ 南京的市花為什麼是梅花
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歷史,我國是梅的故鄉,早有愛梅、賞梅的傳統。南京植梅始於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相沿不衰。南京中山陵園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歷史了,但梅花山樹齡絕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側梅花品種園內,並有550年600年古梅樁。
南京選梅花為市花主要還是和梅花的品格有關。百花園中,梅花開在之先,所以在花譜中總居第一,素有「一樹獨先天下春」,古人賞梅有四貴之說:「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古人的賞梅標準是頗有文化的。
(1)亦庄梅花擴展閱讀;
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中下游沿岸,是江蘇省的省會。「六朝古都」的滄桑洗禮,現代化都市的燦爛文明,讓南京這座依山傍水的歷史名城獨具魅力。
中國第一長河「長江」,橫跨過南京城,將城市劃分為江南、江北兩個區域。市中心「新街口」鱗次櫛比的高樓與明城牆遺址、總統府等歷史景區交相呼應,令曾經的那段歷史彷彿觸手可及。
明孝陵、中山陵前的駐足瞻望,烏衣巷、老門東前的昔日時光,都是歲月給南京留下的鮮活記憶。沿著「哺育」城市成長的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緩行慢走,南京老城區的面貌仍清晰可見,沿途還能聽到老人們講著一口標準的南京話。
南京也許並不像其他城市那樣充斥著繁忙的人群與嘈雜的街市,更多的是千百年來沉澱下來的文化傳承與歷史印記,讓你在游覽間感受文明古都的文明與洗禮。
Ⅱ 南京的市花是什麼
應該就是梅花了 每年都有梅花節的 好像就是現在這個季節吧
Ⅲ 北京舊宮到廊坊華祥路怎樣公交
公交線路:825路 → 亦庄線 → 826路 → 18路 → 17路,全程約62.0公里
1、從舊宮鎮步行約810米,到達潤星家園站
2、乘坐825路,經過5站, 到達地鐵舊宮站
3、步行約200米,到達舊宮站
4、乘坐亦庄線,經過1站, 到達亦庄橋站
5、步行約200米,到達亦庄橋南站
6、乘坐826路,經過26站, 到達中石油廊坊分院站
7、乘坐18路,經過10站, 到達廣陽區婦幼站
8、乘坐17路,經過14站, 到達華日園區站
9、步行約300米,到達華祥路
公交線路:亦庄線 → 廊亦專線 → 12路 → 17路,全程約52.8公里
1、從舊宮乘坐亦庄線,經過2站, 到達亦庄文化園站
2、步行約200米,到達地鐵亦庄文化園站
3、乘坐廊亦專線,經過1站, 到達廊坊孔雀城大學里站
4、步行約110米,到達鳳凰會館站
5、乘坐12路,經過11站, 到達開發區法院站
6、步行約260米,到達開發區法院(梅花集團)站
7、乘坐17路,經過5站, 到達新奧能源站
8、步行約270米,到達華祥路
Ⅳ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Ⅳ 南京的市花是什麼有什麼寓意和典故
南京人以梅花為市花
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歷史,我國是梅的故鄉,早有愛梅、賞梅的傳統。南京植梅始於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相沿不衰。南京中山陵園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歷史了,但梅花山樹齡絕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側梅花品種園內,並有550年600年古梅樁。
梅花在1982年曾被評為南京市花,南京人為什麼如此愛梅呢?那和梅花的品格有關。百花園中,梅花開在之先,所以在花譜中總居第一,素有「一樹獨先天下春」。古人賞梅有四貴之說:「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古人的賞梅標準是頗有文化的。
梅花同時還是吉祥的植物,有「梅開五福」之說,梅花五瓣象徵著五福,一是快樂,二是幸運,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和平。正是因為梅花具有這樣的品格,加上南京有梅園新村、梅花山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梅花基地,因此在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八屆八次會議上確定梅花為市花,同時確定雪松為市樹。當時南京市政府接受民意,在玄武湖的梁洲,特建一座梅花館,展出盆栽梅花300多株,讓中外遊客去盡情欣賞,成為當時的古城新事。
民國評選市花:蘭花、牡丹、櫻桃花比拼
大概是在八年抗戰之後,南京光復,市參議會不免要粉飾太平,發揚「民主」,竟為「市花」問題開了一次會,也有記者先生們來湊趣。這種會議雖然無須政治協商,也不見黨派斗爭,然而其爭論激烈程度卻大出意料之外。市參議員袞袞諸公舌槍唇劍,亦庄亦諧,妙趣橫生,使人至今仍難忘懷。
記得有位老先生,首先提議蘭花應為南京市的市花。因為南京人有愛種蘭花的古老傳統,很多人家庭院里都有幾盆蘭花,白蘭、吊蘭等等,人人喜愛。「蘭者,君子之花也」。可是有人說,市花不得擇蘭花。他提醒大家注意,偽滿洲國曾把蘭花定為國花,南京人一時還不能為蘭花徹底平反,洗清污名。於是又有幾位紳士聯名推薦牡丹。蓋此花乃國色天香,象徵榮華富貴。南京是首都,是京城,可當之無愧。但反對者立即斥之為不切實際,掠他人之美。
河南籍的參議員說:「洛陽才是牡丹城,南京哪有楊貴妃?」來自北平的先生們說得更挖苦,他們問南京究竟有幾處牡丹,除了靈谷寺內花壇上的那幾棵,還有何處園林的牡丹花能像北平那樣成片成畝地茂盛?如果以牡丹為南京市花,人們就會產生南京屬於北平的誤會。
議來議去,不知不覺又沾上點政治氣氛了。為了扭轉局面,有幾位老南京發話了,他們主張以南京特產櫻桃花為市花。陽春三月,玄武湖和中山陵一帶的櫻桃花開放,確是市民最愛去欣賞的。再過些時候,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人們能嘗到像瑪瑙似的甜蜜蜜的小櫻桃。提議者富於誘惑力的言詞,似可激動人心,不料卻仍遭到挑剔諷刺。有人認為櫻桃好吃花不美,那一簇一簇的櫻桃花嬌小色淡,不能登大雅之堂,反不如日本櫻花的美艷。而且容易被人誤會,我們南京人何以要效顰日本的國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於是有些人更從南京的特產扯到大蘿卜、板鴨等等,離題千里。其中有位南京名士,更藉此大開玩笑。他說,如果硬是找不到合適的花作為市花,還不如請畫家來給我們畫個市徽:一隻鴨子嘴上含著一個大蘿卜,不知諸位意下如何?這段故事,當然沒有下文,因為那時候南京人漸漸被物價弄得頭昏腦漲,哪有心思去問什麼市花不市花呢。參考資料:http://www.njchina.com/newhtml/6/2006-02-21/20060221005604.html
Ⅵ 真情像梅花開過-就這樣寫真情作文的作者簡介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稱「北大醉俠」。祖籍山東,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大中文系,錢理群先生的開山碩士、嚴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現代通俗小說研究。自1998年起以一本《47樓207》風行於世,此後的《井底飛天》均大受追棒。其文嬉笑怒罵,亦庄亦諧,飛流直下,痛快淋漓。有網友稱,讀孔慶東,「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著深思」。40歲的孔慶東被評選為「北大十佳教師」之首,其《47樓207》、《黑色的孤獨》和《口號萬歲》等書一直暢銷不衰,深受各界讀者喜愛。媒體譽之為「北大的馬克·吐溫」、「北大醉俠」、「繼錢鍾書以來的真正幽默」,全國幾十家電視台邀請其擔任嘉賓,為當今影響最大的思想者之一。
Ⅶ 南京和梅花有什麼關系
南京市花梅花 市花(梅花)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討論決定,命名版梅花為權南京市市花。南京有梅園新村、梅花山等富有歷史意義的梅花勝地,梅花具有雪松相似的品格、經受了風雪嚴寒的考驗,梅花含苞欲放,早春二月,大地尚未完全復甦,梅花綻放,最早迎接春天的到來。南京人賞梅、愛梅。梅花與雪松作為南京的市花、市樹可謂珠聯璧合。
Ⅷ 一副關於反思的七字對聯
今朝疏漏誤寫錯
明日勤奮定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