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婁師白梅花

婁師白梅花

發布時間: 2022-03-07 05:47:26

A. 甘肅天水當代的畫家有那些

阿老 白雪石 陳少梅 程十發 陳大章 陳半丁 陳金言 崔子范 慈禧 曹克家 陳大羽 董壽平 戴熙 丁蕉 傅抱石 傅小石 馮超然 豐子愷 馮遠 范曾 黃獨峰 黃君璧 黃賓虹 何家英 黃石 何鏡涵 侯有墨 何海霞 郝大欣 胡佩衡 胡絜青 韓美林 黃均 黃胄 黃永玉 蔣兆和 金鴻鈞 金默如 賈又福 林墉 陸抑非 劉奎齡 林風眠 梁樹年 陸儼少 劉繼卣 李燕 婁師白 李苦禪 劉大為 李可染 溥伒 溥佐 啟功 秦嶺雲 丘 齊良遲 齊白石 孫其峰 石魯 史國良 孫菊生 唐雲 吳昌碩 王雲 王個簃 王成喜 吳鏡汀 溫國良 王雪濤 吳湖帆 黑伯龍 吳冠中 吳作人 汪國新 蕭朗 熊伯齊 徐悲鴻 徐世昌 謝稚柳 許麟廬 楊春華 楊光華 顏伯龍 張伯英 張登堂 張世簡 周懷民 周思聰 張大千

B. 徐枯石的弟子介紹

還有任恆泉呢!任恆泉,男,山東新泰人,1962年生於沈陽。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副主席,中國畫壇97』百傑畫家,遼寧藝術學院教授,遼寧風景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新畫網加盟畫家。

C. 紹興名人的書畫藝術

以下是當代書畫名家:
A 敖佩芬 阿老
B 白蕉 白煦 畢建勛 白雲鄉 白雪石 白伯驊 白庚延
C 陳丹青 楚圖南 陳振濂 陳金言 陳永鏘 陳天然 陳少梅 陳秋草 陳獨秀 陳冬至 蔡鶴汀 蔡超 陳逸飛 陳佩秋 曹新林 程璋 程十發 陳之佛 陳天鈾 陳樹人 陳平 陳半丁 陳葆棣 陳鵬
D 董壽平 鄧散木 董必武 董希文 杜滋齡
F 傅小石 馮長江 傅益瑤 傅二石 馮超然 方濟眾 方楚雄 范揚 費新我 傅抱石 馮遠 馮大中 豐子愷 方增先 方人定 范曾
G 郭子緒 郭味渠 郭全忠 郭沫若 戈湘嵐 高冠華 郭紹綱 關良 郭石夫 關山月 高劍父
H 何多俊 黃永玉 黃幻吾 黃格勝 黃純堯 胡振郎 胡佩衡 弘一法師 何香凝 何加林 韓學中 韓敏 韓美林 侯一民 黃胄 霍春陽 黃君璧 黃賓虹 何家英 何海霞 韓羽 韓天衡
J 蔣兆和 蔣風白 靳尚誼 江海 賈又福 江寒汀 蔣昌一 金夢石 江文湛 賈浩義 賈廣健
K 康有為 康寧 孔小瑜 康師堯
L 劉文生 劉奎齡 羅中立 李自健 魯迅 呂鳳子 陸抑非 盧坤峰 婁師白 劉勃舒 劉炳森 廖冰兄 梁占岩 梁占峰 梁啟超 李自強 李燕 李延聲 李苦禪 李劍晨 李剛田 劉旦宅 羅工柳 盧禹舜 劉大為 梁岩 柳子谷 陸儼少 龍瑞 劉文西 劉泉義 劉繼卣 劉海粟 林墉 林散之 林容生 林風眠 林凡 梁樹年 梁崎 李孝萱 李可染 黎雄才 賴少其
M 繆嘉蕙 馬海方 閔希文 梅蘭芳 梅湘涵 馬振聲 馬國強 滿維起 米春茂
N 聶鷗 南海岩
O 歐陽中石
P 彭先誠 潘鴻海 潘世勛 彭培泉 溥佐 溥儒 潘天壽
Q 錢君陶 秦嶺雲 秦大虎 錢慧安 啟功 齊白石 祁 昆 錢松岩
R 任重 任政
S 史國良 石齊 沈心海 沈鵬 沙曼翁 舒同 沙孟海 孫其峰 孫克綱 宋雨桂 宋文治
T 田世光 田黎明 唐雲
W 王夢白 王宏劍 王西京 王明明 王根生 吳作人 吳青霞 吳鏡汀 吳湖帆 吳冠中 吳茀之 吳昌碩 魏紫熙 王子武 王有政 王 鏞 王雪濤 王維寶 王濤 王個簃 王成喜 汪慎生 汪吉麟 汪采白
X 蕭朗 許江 謝無量 徐希 謝冰毅 薛林興 徐燕蓀 徐悲鴻 謝稚柳 謝瑞階 蕭謙中
Y 顏伯龍 葉淺予 楊之光 應野平 於右任 余紹宋 於希寧 姚有多 楊延文 亞明 於非廠 楊善深 顏梅華
Z 張利 張伯駒 鄭乃光 周懷民 趙國經、王美芳 張仃 曾浩 張鈺 詹建俊 周智慧 趙望雲 朱乃正 周慧君 張海 周彥生 周思聰 趙朴初 左 良 朱修立 朱屺瞻 張大千 鄭午昌 趙雲壑 趙少昂 朱復戡

D. 中國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有誰

張華

甘肅秦安人。中國花鳥畫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蘭州市書畫家協會理事。專攻花鳥,尤以牡丹梅花、紫藤等吉瑞祥和的小寫意風格見長;所繪牡丹清新雅緻,深受大眾喜愛。

E. 風水中表示健康的畫是什麼 表示財富的畫是什麼

沒聽說風水中還講究要畫什麼的……

民俗傳統中有,一是不得與主人家相沖,比如你肖雞,我就不好畫個猴子騎馬(馬上封侯),因為有句成語叫殺雞給猴看,類似這種的,犯沖。

包括了生肖、籍貫、家庭背景這些,等等等等。所以常見的就是牡丹、梅花、荔枝、喜鵲這些常見的具有強烈吉祥涵義指向性的,又不好關聯到相沖方面的圖案比較多一些。

魚這個就不說了,表示財富的,大多有白菜這種,齊白石就畫過白菜

再比如像荔枝,代表大利,齊白石及其弟子比如婁師白,還有婁師白的弟子也有畫過。當代中國最近介紹過一個,叫白玉生的就經常畫,還一個劉什麼不記得了

另外,芙蓉代表富,牡丹代表富貴這些都是常見的吉祥畫法。

健康這種,大多是以書法形式出現,比如康泰永安之類的四至八個大字,繪畫上么,亢龍、老鼠偷米(余糠)、寶劍這些也是有的,尤其像寶劍,還可以代表辟邪,所以常見引申畫作有鍾馗持劍圖等等

我國在健康這點上並沒太多注重,主要還是長壽吧,比如齊白石的壽桃,李苦禪的鷹松等等都是

F. 樂茂順的相關文章

淵明虎茂順蝦
——樂茂順其人其藝
陳雨前
中國陶瓷繪畫美術史有著久遠的歷史,新石器彩陶時代,便有繪畫的萌芽,無論是繪制工具還是物象以及藝術形象與意境的營造,都可以看出中國繪畫的發端,所以,凡中國繪畫史或者說美術史,其源淵都可追溯到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但誰是彩陶繪制的始作俑者,就和彩陶本身的發明者是誰一樣,是個千古之迷。不要說陶器,那真是太久遠了,就瓷器而論,現代科技考古發現,中國是瓷器的發明之國,距今2000餘年。瓷器的發明,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為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樣一個偉大的發明者是誰,也是史無可考,按照中國的「聖者造物」的史學傳統,把這樣偉大的發明附會到禹、舜、寧封子、蒼頡等偉人和想像中的人身上,附著美麗的光環。彩陶發明於沒有文字的時代,瓷器發明的時代,漢字已經很發達了,但查史書,均無關於瓷器發明的記載。我不知道這與中國的「君子不器」的傳統思想有無關聯。
瓷器,是由普通老百姓發明創造的,這一點是肯定無疑的。在燒造過程中不留姓名是很正常的事,因為,那是普通的器物,是老百姓的食用之器。根據可信的史籍記載和窯址考古發現,在景德鎮陶瓷史上,在器物上留下姓氏的,始於宋代所產青白瓷,如青白瓷粉盒上刻上「張家造」、「趙家造」或者「王」、「張」等字樣。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作坊標志,二是窯工便於記憶在器物上刻字,但沒有繪制者的姓氏。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元代乃至明清的民窯。明朝洪武年間,朝廷在景德鎮設立御器廠。御器廠的管理,是嚴格按照皇家規制進行管理的,樣稿的設計,是「禁廷出樣」模式,由皇家御用畫師或設計師按照朝廷旨意設計,經皇家定稿後交由景德鎮御器廠製作,這種流程,全部記載在檔案里,景德鎮御器廠所出製品,在底款上署上製作朝代款之外,不留任何題名,更不要說設計者、製作者姓名了。御窯廠從開始設立到至清末終結時,都遵循這種規制。
在景德鎮陶瓷史上,在器物上留下繪制者姓氏的開風氣之先的,有代表性的,當屬「新安畫派」諸家,王少維、程雪笠等,都是著名的畫家,而且各有擅長,或以繪山水見長,或以繪花鳥知名,或擅繪人物,可謂各有專技。他們以繪畫技法入瓷繪藝術,瓷板、瓷瓶、瓷盤等為繪畫載體,以淺絳彩顏料為墨,以瓷畫工具毛筆為工具,以國畫的章法布局構圖,按照各自所擅長的國畫技法賦物象,繪就一幅幅、一件件瓷質國畫韻味的瓷器藝術品,沿襲國畫繪制傳統,按照國畫章法要素,署上繪制者姓氏、欽上繪制者印章。這種畫風一致景德鎮陶瓷裝飾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響應者甚眾,最有代表性的,當屬「珠山八友」。「珠山八友」在繪畫方面各有專技、各有擅長,並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們追隨「新安畫派」諸家,以畫技入瓷,相約每月十五月圓之日各自攜帶作品相聚,一邊品茗,一邊品瓷,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種作風,一致「文人相輕」陋習而「文人相親」新風氣,傳為佳話。「我概括為「珠山八友」現象,這種現象對景德鎮陶瓷美術的影響,是歷史性的多方面的。我想,除了在陶瓷裝飾風格方面的影響和這種「文人相親」風氣的影響之外,我覺得,最有價值、最值得稱道的,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是自我個性的解放和張揚,是自我價值的認可和提升,是自我尊嚴的喚醒,是賦予陶瓷這種工藝美術從實用這種樊籬和賞玩之物這種器物觀念中脫離出來,賦以文人味和純藝術品格和價值的一次革命性的飛躍,更是對將陶瓷這種工藝視為「君子瓷器」觀念的反叛。正因為此,自「珠山八友」之後,以國畫技法裝飾陶瓷蔚然成風,「珠山八友」將「新安畫派」畫風發揚光大,代代相傳,成為景德鎮二十世紀陶瓷裝飾主導性風格。以至於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作為「珠山八友」的濫觴,世人便以何人擅長何技法稱呼何人,所謂的「畢老虎」便指畢淵明,「雪景大王」是余文襄的稱謂,等等。
這種風氣,也影響到了受過現代高等藝術教育的陶瓷藝術家。許多中青年陶瓷藝術家,也沿襲這種畫風,有的有卓著的成就。
在諸多的中青年中,樂茂順是突出的,也是很有發展潛力的一位。
說起樂茂順,其知名度當然不能和秦錫麟、王錫良、張松茂先生等相比,但可稱為小有名氣。國內諸多媒體都對其從藝術經歷和藝術成就作為很多報道,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級獎,境內外館藏機構和收藏家也以收藏其作品為美談,現任教於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藝術系教授,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
樂茂順多才多藝,國畫、剪紙等藝術多有涉列,且鍾情不輟。其主要精力還是從事陶瓷藝術的創作與研究。在創作方面,釉上、釉下兼擅,花鳥、山水兼長,以傳統風格為主,偶爾也涉足於現代陶藝的創作,以獲取靈感的碰撞。
樂茂順傳統陶瓷藝術創作以傳統青花分水荷花和釉上梅花見長,而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其所繪釉下、釉上以蝦趣為題材的各類造型的作品,在瓷都景德鎮有「淵明虎、茂順蝦」之稱!
青花分水,是景德鎮青花裝飾中的一種技法,也可稱為景德鎮青花裝飾的絕技,二十世紀以來,享譽藝林的,是已故「青花大王」王步,繼起而別開生面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賣九和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張學文教授。
樂茂順的青花分水,是在繼承傳統青花分水精粹的基礎上,汲取傳統分水青花之絕技之所長,融合現代藝術之理念和時代的審美情趣,融會貫通,運以新意,賦予傳統的青花分水「墨分五色」以新的藝術語匯,形成了自己新穎別致、靈動而有思致的分水青花新風格,令人賞心悅目而遐想無極。
其所繪梅花,多以釉上為主。梅花是中國的千古話題,各種藝術種類幾乎都有以梅花為題材的,詞中宋有蘇東坡,今有毛澤東《卜祘子·詠梅》最為傳頌。繪畫中,梅花大家不在少數,王成喜繪梅,是眾人皆知的了。就是景德鎮,以梅花為題材的大師高手,亦不在少數,已故的有「梅花大王」之稱的王鶴亭,有「梅痴」之譽的卓安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張松茂、王隆夫等多有精品行於世,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熊漢中、陸如、劉平、曾維開等都是畫梅高手,可謂高手雲集。在此情況下,如果想一舉成名,成為繪梅之大家,抑或開繪梅之新境界,是很難的事情,當然,繪一般的商品式的東西,自然例外。
樂茂順是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實踐的陶瓷藝術家,他能汲古創新,善於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觸類旁通,並運用於自己的創作實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以梅花為題材的作品風格:注重畫梅花之骨而不拘泥於形,以簡取勝,以突出梅花之風神,即繪梅花之精、氣、神,這使樂茂順的梅花有一種精神和靈魂貫注其中,聊聊數筆,寓意頗深,在高手如林的景德鎮,脫穎而出,亦屬難得。
他的這種精神和對陶瓷藝術的獨特追求,他以「茂順蝦」享譽於世,也就不奇怪了。
蝦,這種小精靈,亦是盤中餐之物,是人們習見之物。畫譜中自古便有之,尤以齊白石畫蝦,更是享譽天下,賦予這盤中之物為小精靈之靈趣。想到蝦,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常常在家鄉的小河、小溝中抓取,多有捉獲,每每童心大悅。有時候,二、三好友互相爭著搶著,互不相讓,甚至起爭執,當時小臉蛋氣鼓鼓的,現在看來,只是童心童趣而矣。
就象畫梅花一樣,景德鎮繪蝦者亦不在少數,亦有大家,更何況,齊白石畫蝦,幾乎婦孺皆知,要將蝦畫好,並以畫蝦擅長甚至以繪蝦享譽天下,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樂茂順卻敢以這種以為天下先的勇氣去開創自己的藝術道路,他是以一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精神和態度去知蝦、好蝦、樂蝦、繪蝦,從而得繪蝦之樂的!
他知道繪蝦難,把蝦繪好更難。他說:「畫蝦很難畫出名,一畫蝦,在每個人心裡,都會聯想到齊白石大師畫蝦。我畫了二十多年,開始學畫蝦時,臨摹了大量的齊白石的蝦,也搜集、觀摹了胡絜青、婁師白、齊子如、齊亮夫、劉墨、等一大批畫師的作品,從中吸取了很多寶貴的表現技法。」
他記得齊白石老人所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話,並深悟其精髓,他思而悟道:「要學畫蝦要學他的精神與要領,而不要在表象形似上模仿。如何求變,這是我想畫好蝦深一步的想法」。
要變,要畫好蝦,就必須知蝦,了解蝦的習性,觀察蝦的形。正因為如此,他開始養蝦、捉蝦、觀蝦、畫蝦。他觀察蝦非常細致,他曾描繪他自己觀察蝦的情景:蝦看似慢悠悠的游,遇到對手時它勇猛奔上去伸展雙臂與它博斗,打斷雙臂在所不惜。當然也有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遇到情況不妙時,它能速迅彎腹往後跳走,消失在對方的范圍內。在飢餓時,遇到對方卻勇敢沖上前,緊緊夾住對方雙臂任它跳躍,直到戰勝對手並吃掉對方,保存自己。看,它獨立站在石頭上的姿態,昂頭挺背,外型流暢,全身象披了盔甲但透明有彈性,雙臂保持戰斗的姿態。看似非常小,卻在我的心中是那麼的英姿、雄壯。就象站在高山上的駿馬,充滿陽剛之氣。我伸手去捉它時卻靈敏地往後跳躍,當我把它抓在手中時,它的自身的彈力,拚命爭扎求生的本能,讓我感受到蝦的張力在伸展在跳躍。不忍心強制剝奪它對生命的渴望,而迅速地把它放進水裡,它能快速尋找安全點後,又然速迅自由而快樂的游動尋找.....。我又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畫筆,在它面前晃動,好似又要侵犯它似的,而它迅速伸展雙臂打開雙鉗沖了過來與之博斗。
他把知蝦,觀蝦之所得,與自己的人生經歷、人生體會、人生感受和精神相結合、相對應甚至達到一種莊子那種不知是庄是蝶的精神境界,以此悟繪蝦之道:「這正是我的追求,我要讓小小的蝦反映我內心的世界,然而我性格的快樂豁達使我產生了對蝦的表現形式的重新認識。我找到了,我感受到了,我豁朗開了,生活的感受,讓我找到了我畫蝦的突破點。我要表現蝦的勇猛、快樂。」
正因為他觀蝦如此之細,悟蝦如此之深,愛蝦如此之真,形諸筆端,便形成了樂茂順繪蝦的獨特技法和風格:在布局時整個畫面充滿一種力量和活力,並將蝦的陰柔的親和力和蝦的陽剛的氣勢美融合一起,巧妙地運用陶瓷色料工藝材質美,來表現蝦的美。側峰用筆表現蝦的背、胸、腹,整個蝦身外殼就象透明體,富有彈性而堅恝。圓潤而有力度的鐵線篆用筆表現了一雙好鬥的蝦臂和雙鉗,以流暢而富有彈性美的線條表現了蝦須,使之剛柔靈動,胸下部的腳有向前伸展的,也有為快速游弋而收起來的,看腹節中的小腳好似在不停地劃動和蝦須的不斷擺動,彷彿在往前游動。
陶瓷藝術不同於繪畫之藝術,其中之一,便是陶瓷造型多為立體造型,既如宣紙一樣的瓷板造型,但其裝飾方法,是不一樣的。茂順繪蝦時,能夠依形取意,依形而運用不同的技法,成就不同的藝術風貌。他說「陶瓷造型的特殊性,也決定畫蝦布局的不同,因為是陶瓷是立體的型體,每個面都要有內容,所以通景式的布局使每個面都有獨立的構成形式,蝦的不同姿態表達了蝦在遊玩中不同情節和意境美,群蝦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畫出了蝦從容遨遊和生動活潑的『樂在其中』的情味和詩的意境美,表達了蝦的快樂和蝦的感想」
樂茂順是個善於不斷總結自己的人,他從自己的繪蝦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繪蝦理論,這也是一位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並以從實踐中體悟到的自身的理論來運用於自身的實踐,使其作品有自身的理論品格融注了自身精神與個性的情感的強烈印跡,也凝聚自己的心路歷程。他體悟到:「只有養蝦,感受生活中的蝦,才會發現蝦的個性的美,當蝦的個性的美與你心靈的美相碰撞時,你的作品內涵和表現形式才會升華。藝術作品不是他人的作品風格,而是你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反映,畫好蝦只有用心靈的想像、感受於自然,用心靈和自然造化作品,才能成為自己的藝術風格和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品。」
因此,在景德鎮有「淵明虎,茂順蝦」之說,是不奇怪的。當然,「茂順蝦」,還年輕,與「淵明虎」相比,還稚潤,讓我們去共同呵護他吧。我們期待著「茂順蝦」能有一天,真正與「淵明虎」並稱,享譽天下!
二OO八年初秋於景德鎮穀雨齋
樂在其中
萱 雨
千年瓷都,百代名瓷,名家薈萃,高人輩出,然而,他卻享有「蝦王」之譽。他愛蝦、養蝦、看蝦、戲蝦,摹蝦、畫蝦,二十多年來,出自他筆底的蝦已是不計其數。
瓷板《其樂無窮》頗具情趣:畫面左上角是一輪朦朧的圓月,月下一朵小小的紅花,群蝦游弋,爭先恐後,向著花月聚攏,右下角則微露一石塊,瘦石嶙峋,一隻剛鑽出石縫的小蝦尚且躬著身子,它緊張而又茫然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知所以。整個畫面取「花前月下,其樂無窮」之意,妙趣橫生。
瓷瓶《百蝦鬧春》將畫面分為三組,眾蝦或是伸鉗急游,或是擺須緩游,或是躬身欲出,或是悄然不動,或是雙雙爭食,或是怡然自得……足足繪了一百隻大小各異神態各異的蝦,再綴以幾莖綠色的水草,幾條紅色的小游魚。整個畫面工寫結合,繁則極繁,簡則極簡,活潑靈動,春意盎然。
《蝦樂圖》、《喜相逢》、《樂在其中》、《神龍入海》等畫面亦是各是有特色,在畫中均是先以淡墨繪出軀體,極顯蝦身的浸潤之色,再蘸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又以細筆畫成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分別畫出了群蝦游戲、相逢、嬉鬧和暢游時的各種情態,隨意數筆,卻凝練傳神。
……
一件件陶瓷精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這些陶瓷作品,畫面簡潔流暢,意境深遠悠長,尤其是那些蝦,玲瓏晶瑩、栩栩如生、輕盈靈動、神韻充盈,果然是不同凡響。這「蝦王」,他可真個是名不虛傳。
他便是景德鎮高專藝術系副教授、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樂茂順,他同時又兼任著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和景德鎮瓷都書畫院高級畫師。
生活中的樂教授是一個隨和而又謙和的人,他朋友極多,人緣極好,見誰都笑嘻嘻的。然而,在藝術追求上,他喜歡的是怒放的梅花、奔騰的駿馬、瘦硬的山水,他喜歡那些張揚的有動感的事物。蝦就是他最喜愛的動物之一,說到蝦,他可謂是情有獨鍾,他說:「蝦其實是充滿陽剛氣的。」如果加以注意,你就會發現,他所畫的蝦都是雙鉗張開的。這或許不符合生活的真實,但是,它卻符合藝術的真實,因為這稍微誇張變形了的張開雙鉗的蝦充滿了一種力量感,表現出了畫蝦人對陽剛美的一種追求。
藝術是允許誇張變形的。如嬰戲圖中的人物比例就是明顯失調的,但是,唯其如此方顯出孩童們的憨態可掬。齊白石先生的蝦也是取了河蝦的造形之美和對蝦的豐腴肥碩組合而成的。樂教授的蝦卻是將陰柔的親和力和陽剛的氣勢美揉合在一起,生活的藝術,藝術的生活,這兩者其實是互為補充的。
齊白石先生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樂教授看來是深諳此道,他學習白石先生的畫蝦,卻自成一格。他巧妙地操縱筆墨,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而且,他在他的蝦中還融入了他個人的美學觀念和人生理想。他的作品愛以《樂在其中》《蝦樂圖》《自得其樂》《其樂無窮》《喜相逢》之類的來命名,果然是:蝦樂,樂亦樂,樂在其中。
二十多年來,樂教授一直在鍥而不舍地努力追求著,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擅長新彩、青花和綜合裝飾,他的陶瓷作品在景德鎮陶瓷界早已獨樹一幟,自成一家。2005年12月19日,在昌江大酒店十樓的大廳里,在首屆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提名展筆會上,他的身邊圍滿了人群,大家目隨筆落,贊不絕口,記者們的閃光燈更是此起彼伏,不停地閃爍,他正在揮毫潑墨,他所畫的是一幅群蝦嬉戲圖,名曰《樂在其中》,果真是:獨樂樂,眾樂樂,樂在其中。
發表在2006年7月28日<景德鎮廣播電視周報>第30期
2009年3月20日下午NNN日本讀賣電視台山川友基 支局長.李震海 支局長助理.王臻毅攝像師.張媛嬡助理.四人到景德鎮專題采訪。

G. 張光明的名家評論

齊白石入室弟子婁師白先生的評論: 張光明的作品,既有大寫意的筆墨神韻,又有小寫意的格調風采;既有酣暢淋漓的鴻篇巨制,又有筆精墨妙的斗方;既顯中國畫的傳統功力,又有很強的寫實能力。在他的作品中散發著強烈的時代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畫中的花卉、蔬果都具有明快鮮活的靈性,又見妙趣橫生之神韻。在感受其作品渾厚中,領略清新、雋永之風骨(節錄婁師白2005年張光明畫展前言)。 潘天壽入室弟子、中央美院教授高冠華先生的評論: 張光明善畫梅,其梅多從宋、元之梅中汲取營養,但其「師古」並不「泥古」,在「師造化」中畫自己心中之梅。多年來,他多次到杭州孤山、蘇州「香雪海」、無錫尼山、南京梅園賞梅、寫生,甚至住在那裡察看梅花從含苞、初綻到怒放的不同姿態。他對巨象進行高度概括、提煉,以梅之「清韻」為神。從而繪制大量的梅花圖卷。在其畫中多用巨筆橫寫苦海蒼干,頌其錚錚鐵骨。又以靈巧筆鋒篆其大枝小干,張其卓爾不凡,再圈圈點點,寫出梅花高雅、清幽之神韻。 (節錄高冠華先生1997年8月9日在「光明日報」上的撰文) 原山東省美協主席於希寧先生在其畫卷題詩贊曰: 「理乃義之本,筆為意渡津,以文導繪意,斯意可通神」光明畫友深得畫中三味,書以志贊。

H.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畫家,他畫的馬蝦,梅花竹子那一個最出名

畫壇有齊白石的蝦,王成喜的梅,黃澤金的龍,鄭板橋的竹,徐悲鴻的馬,黃專永玉的貓屬頭鷹,劉大為的駱駝,張善孖的虎,張大千的猴,任伯年的貓,吳昌碩的桃,黃胄的驢,婁師白的鴨,吳作人的魚,李可染的牛,李苦禪的鷹之說。

I. 現代有畫家專門畫梅花的 叫張萬~後面是什麼字有誰知道

以下當代書畫名家,你找找吧:
吳冠中、婁師白、白雪石、孫大石、張仃內、崔子范、劉力上容、黃均、孫天牧、陳佩秋、黃永玉、丁紹光、范曾、周思聰、劉文西、靳尚誼、朱乃正、盧坤峰、張立辰、喻繼高、金鴻鈞、蔣采萍、於志學、張思淮、方增先、杜應強、劉大為、郭怡孮、宋雨桂、程大利、尼瑪澤仁、汪國新、王西京、霍春陽、邊平山、王鏞、裴玉林、單華駒、杜滋齡、馮大中、艾軒、戴衛、李小可、梁岩、錢來忠、宋玉麟、朱理存、張步、何家英、吳長江、王明明、荊兆林、盧禹舜、吉瑞森、陳金言

熱點內容
魚菜盆景 發布:2025-09-15 03:00:07 瀏覽:237
棒海棠 發布:2025-09-15 03:00:06 瀏覽:402
盆景租擺價格 發布:2025-09-15 02:38:05 瀏覽:60
戀飛櫻花 發布:2025-09-15 02:34:50 瀏覽:533
干百合的用法 發布:2025-09-15 02:13:24 瀏覽:679
三角插花瓶教程圖解 發布:2025-09-15 02:13:22 瀏覽:407
什麼花的花語是誠信 發布:2025-09-15 02:09:06 瀏覽:533
情人節西餐宴會設計 發布:2025-09-15 02:07:44 瀏覽:551
丁香北路 發布:2025-09-15 01:42:55 瀏覽:715
櫻花雨桐 發布:2025-09-15 01:37:51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