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哪得梅花

哪得梅花

發布時間: 2022-02-27 23:02:15

❶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上堂開示頌

唐代: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注釋

塵勞:塵念勞心。迥(jiǒng)脫:遠離,指超脫。

緊把:緊緊握住。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上堂開示頌》,是唐代高僧黃檗禪師的作品。想脫離塵世苦難並不簡單,更應當砥礪行事。不經歷嚴寒徹骨,又哪能迎來芬芳撲鼻的那一天。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立,很適合藉以表達不畏艱辛的志向。

詩人以梅花明志,表達自己一心想道,志堅不移的決心。

經受「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的因果,簡單明了,讓人一看便生出認可的心情,以至於後兩句屢屢被人引用,讓這首佛門禪詩成為了世俗名言。黃檗禪師筆下的梅花,是不畏艱辛的奮進之梅。

❷ 詩句 哪得梅花撲鼻香 前一句是什麼

原句是「怎得梅花撲鼻香」,其前一句是「不經一番寒徹骨」。詩句出自唐代黃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其全詩如下:
上堂開示頌

[ 唐·黃櫱禪師 ]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❸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問它的出處

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

原文如下: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內做一場。容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翻譯如下: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香。

(3)哪得梅花擴展閱讀:

原文賞析:

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關於梅花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

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

參開資料來源:網路——上堂開示頌

❹ 哪得梅花撲鼻香前一句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賞析專
這是兩句借梅花傲雪迎屬霜、凌寒獨放的性格,勉勵人克服困難、立志成就事業的格言詩。關於梅花,宋范成大《梅譜·前序》說:「梅,天下之尤物,無問智愚賢不肖,莫敢有異議。」「尤物」,這里指特別珍異的花卉,也就是說,梅是一種品質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見,作者用梅花來象徵一種精神,這象徵本身已包含某種哲理;倘再就其經受的「徹骨寒」與最終獲得的「撲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則作為喻體的「梅花」,更寄寓著另一層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門禪宗的一代高僧,他藉此詩偈,表達對堅志修行得成果的決心,說出了人對待一切困難所應採取的正確態度。這也是這兩句詩極為有名,屢屢被人引用,從禪宗詩偈成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❺ 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話的全文是什麼

上堂來開示頌 (唐·黃檗禪師)源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注] 不經過一番徹骨的寒冷考驗,怎麼會有梅花那撲鼻的芳香呢? [用法] 用以比喻只有經過艱苦的磨煉,才能有所成就。 [例句] 革命烈士為了拯救中國,歷盡了千辛萬苦,人們最懂得「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 出自唐·黃櫱(niè)禪師《上堂開示頌》 〔今譯〕梅花要不是經受住一次次風霜摧折之苦,哪會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❻ 梅花在中國的哪些地方有

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長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蘇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數品種。中國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為一件雅事。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

「骨里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6)哪得梅花擴展閱讀:

梅花生態習性

露地栽植亦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高燥地,成活後一般天氣不旱不必澆水。每年施肥3次,入冬時施基肥,以提高越冬防寒能力及備足明年生長所需養分;

花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長後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進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結合澆水進行。冬季北方應採取適當措施進行防寒。

地栽尤應注意修剪整形,合理地整枝修剪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樹冠內部光照條件,促進幼樹提早開花。修剪以疏剪為主,最好整成美觀自然的開心形,截枝時以略微剪去枝梢的輕剪為宜,過重易導致徒長,影響來年開花。

❼ 「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出自哪

原作〕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❽ 哪得梅花撲鼻香的全詩

是唐代詩人
黃櫱(niè)禪師《上堂開示頌》
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❾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出處: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原詩: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譯文:

擺脫塵勞事不尋常,須下力氣大幹一場。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引申含義: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由人而及梅。作者在高度哲理性的抽象概括中,已經發現了人性與物性的共通之處,因而寫梅與寫人也就完全一致。

就其內在的邏輯聯系來說,這兩句實是把前面已表現出的帶有普遍意義的理趣,在更加廣闊的自然中加以推演,同時也著重於突出歷經風霜砥礪的過程,與超妙馨香的結果的必然關系。

梅花開放在隆冬臘月和料峭春寒之間,在一派冷酷肅殺的世界中,她一枝獨秀,是驕傲而又溫暖的使者,不僅給世界增添了生機,而且也展示著人生的希望,預報著明媚燦爛的春天。她之所以受到人們的珍愛,就在於她能沖破寒冬,在百花尚且默默之時,呈現出自己的美,充實著人們冷寂空曠的心靈。這是她的奇絕之處。

而就梅花本身來講,倘若不是她那傲霜鬥雪的本性,能夠抵禦寒流的侵襲,顯示出自己獨特的魅力,從而愈發添加了襲人的香氣,倘若她只是像春天裡無數競相爭艷的奇葩秀枝,那麼她也不會顯出自己不同於百花的個性。而這正是物性與人性的相契一致。

熱點內容
荷花的花兒 發布:2025-09-12 18:08:34 瀏覽:80
扦插綠植如何快速生根 發布:2025-09-12 18:01:26 瀏覽:837
荷花荷花三娘子艷譚4 發布:2025-09-12 17:53:22 瀏覽:797
油牡丹用途 發布:2025-09-12 17:45:31 瀏覽:998
牡丹江糧庫 發布:2025-09-12 17:44:54 瀏覽:345
藝子龍廣場舞好一朵女人花 發布:2025-09-12 17:38:08 瀏覽:11
大魚海棠大 發布:2025-09-12 17:32:21 瀏覽:925
榔榆獨干盆景 發布:2025-09-12 17:19:46 瀏覽:649
玉蘭花修枝 發布:2025-09-12 17:16:26 瀏覽:676
藤生百合 發布:2025-09-12 17:06:48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