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花的種子
❶ 從臘梅樹上取下的臘梅花的種子怎樣種植好不好種活
臘梅種籽成熟後,應隨采隨播,以免種子裡面油脂乾枯,降低發芽率。
成熟的經過處理的種子可以成活繁殖:臘梅可用播種、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一般用於新品種選育,8—9月採收種子,干藏至次年四月播種,發芽率高,若先經溫水浸種,則更易發芽,一年生全苗高達20cm。
❷ 臘梅花種子保存
隨采隨播,不能保存!
❸ 臘梅花種子什麼時候種合適呢
7~8月份種子剛收時候或者春天都可以播種,溫水浸種子12個小時促使發芽,3~5年開花。
成熟的經過處理的種子可以成活繁殖:臘梅可用播種、分株、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一般用於新品種選育,8—9月採收種子,干藏至次年四月播種,發芽率高,若先經溫水浸種,則更易發芽,一年生全苗高達20cm。
在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分株時,只須將臘梅掘出,去泥分成若干小株,每小株上要有1—3枝莖干,留locm剪截,然後栽種,易成活,次年秋季可施薄液肥,2年即可開花。
❹ 臘梅花的種子應該怎麼種
春播,在3-4月播種前用溫水浸種12~24h,可促進發芽。採用開溝條播,播後覆土回4~5cm,約經1~1.5個月發答芽出苗。臘梅播種苗生長緩慢,一般3~4年才能開花。蠟梅的繁殖可以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繁殖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良特性,且播種的優點是在於大量繁殖,而蠟梅大都只需培植少量幾株,故一般都不採用。採用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兩種方法,採用最多的是切接。
希望採納
❺ 臘梅種子怎麼種,臘梅種子種植方法
1、播種繁殖
7—8月採收變黃的壇形果托,取出種子干藏,翌春播種,播種前用℃溫水浸泡12—24小時,播種時先整好苗圃地,點播,或開溝條播,覆土厚度4—5厘米。注意澆水、除草,每隔20—30天施清淡薄肥一次;苗期注意排水防澇。播種苗經過3—4年培養,作為砧木使用。
2、露地栽植
選擇土層深厚、避風向陽、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質土壤,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栽植。小苗採取30厘米×5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2—3年生的中等苗按50厘米×55厘米株行距栽植。
庭園內定植的大苗樹穴直徑60—70厘米,穴深40—50厘米;穴底填放腐熟的廄肥、豆餅等作基肥,在基肥上覆蓋一層土後,再將帶有土球的臘梅植株放入,填土,踩實,澆水。
3、盆栽
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做培養土,在盆或缸底排水孔上墊一層石礫,在每年的初冬選擇花蕾飽滿的小株,帶土掘起,植於盆中,開花後即可陳列觀賞。平時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
4、澆水
平時澆水以維持土壤半墒狀態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乾旱季節及時補充水分,開花期間,土壤保持適度乾旱,不宜澆水過多。盆栽臘梅在春秋兩季,盆土不幹不澆;夏季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水量視盆土干濕情況控制。
5、施肥
每年花謝後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春季新葉萌發後至6月的生長季節,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混合液;秋後再施一次有機肥。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鬆土,以保持土壤疏鬆,花期不要施肥。
盆栽臘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葉肥,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在春季花謝後進行,同時換掉1/3的盆土。
6、整形
(1)喬木狀樹形。在幼苗期選留一枝粗壯的枝條,不進行摘心培養成主幹。當主幹達到預期的高度後再行摘心,促使分枝。當分枝長到25厘米後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樹冠,隨時剪除基部萌發的枝條。
(2)叢狀樹形或盆栽。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冠叢形成後,在休眠期對壯枝剪去嫩梢,對弱枝留基部2—3個芽進行短截,同時清除冠叢內膛細枝、病枯枝、亂形枝。
對當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進行一次摘心。園藝造型一般萌芽時動刀折整枝幹,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後,還要經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7、修剪
(1)生長季抹芽、摘心。臘梅葉芽萌發5厘米左右時,抹除密集、內向、貼近地面的多餘嫩芽。在5—6月旺盛生長期,當主枝長40厘米以上,側枝30厘米以上時進行摘心,促生分枝。在雨季,及時剪去雜枝、無用枝、亂形枝、擋風遮光枝。
(2)花前修剪。在落葉後花芽膨大前,對長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對葉芽,剪去上部無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蟲枝、過弱枝及密集、徒長的無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3)花後補剪。疏去衰老枝、枯枝、過密枝及徒長枝等,回縮衰弱的主枝或枝組。對過高、過長、過強的主枝,可在較大的中庸斜生枝處回縮,以弱枝帶頭,控制枝高、枝長和枝勢。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長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較強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對芽或疏除。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
8、山野採掘
採用山地野生臘梅老根樁下地培育,製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後,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胚」,成活後移至盆內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臘梅進行嫁接,成活後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5)臘梅花的種子擴展閱讀
臘梅適應性強,喜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冬季氣溫不低於-15℃就能安全過冬,耐旱和耐半陰,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怕風、忌水濕,發枝力強,耐修剪。喜疏鬆、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
生長適溫10~15℃。冬季耐-15℃低溫,但花期遇-10℃以下低溫,開放的花朵就會受凍害。發枝力強,耐修剪。
分布范圍
野生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廣西、廣東等省區均有栽培。生於山地林中。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均有引種栽培。
❻ 臘梅花籽怎麼種
種子干藏至翌春2 —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厘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芽。
4月幼苗出土後,注意防止地蠶危害,並加強管理,不必護陰。幼苗生長緩慢,當年高僅10—15厘米,2—3年後才生萌櫱,4—5年後才能用作嫁接臘梅的砧木,一般5—6年後始開花。用播種法可以大量培養臘梅砧木,但需較長的培養時間。
❼ 臘梅和紅梅花種子是什麼樣的
紅梅很少見結果,種子沒見過。
臘梅種子如下圖
春播,先用溫水浸泡24小時,放內入催芽盒子催芽,而後容在沙壤土中作條插,澆足水,15~20天便可出苗。4月初就可以正常發芽了,發芽2周以後可以施用薄肥促進生長。至翌春2 —3月播種, 覆土厚約4~5厘米。若在播前先用溫水浸泡種子,可促進發芽。4月幼苗出土後,注意防止地蠶危害,並加強管理,不必護陰。
秋播:7~8月果實成熟以後進行採收,將種子從果托中取出,隨時播種,播後10多天便可出苗,當年苗可長高達20厘米。出苗後的培養方法和春播的大致相同。但是在在秋季播種臘梅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
❽ 臘梅種子有什麼作用
臘梅花性溫味甘微苦。《本草綱目》雲其可「解暑,生津。現代研究表明,臘梅花含多種揮發油、洋臘梅鹼、臘梅甙,β-胡蘿卜素。葯理實驗表明洋臘梅鹼有類似士的寧(可興奮神經中樞,但毒性較大)的作用,還有降低血糖、興奮子宮及腸管作用。
❾ 臘梅花 的種子可以用來中臘梅花嗎如果可以,什麼時候種呢
臘梅的種子種岀來的是枸梅,能用做嫁接臘梅的砧木,開的花和臘梅不一樣,花瓣較細長,四月份左右種下去就行了。
❿ 臘梅花籽有什麼用途
1、解暑生津:臘梅籽是一種性質寒涼的存在,在每年夏天人能用來煎水喝,這樣既能為人體補充大量水分,防止身體脫水,又能起到解暑生津的重要作用,能防止人類在炎熱夏天出現中暑還能讓人們夏天出現的口渴咽乾等症很快減輕。
2、美容養顏:臘梅籽中有多種天然油脂和一些微量元素與礦物質,把他提成以後能製成美容用品,直接塗抹在皮膚表面,能滋養細嫩肌膚,也能延緩皮膚衰老。另外辣梅子中含有的一些葯用成分,還能消滅皮膚表面的真菌與病毒,能阻止痤瘡和青春痘出現,經常使用能讓人類皮膚變得爽滑而細嫩。
(10)臘梅花的種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臘梅籽能吃但不能多吃,臘梅籽雖然是一種功效出色的中葯材,但它卻含有一些天然毒性成分,如果人們過量吃臘梅籽容易讓身體吸收過多的有毒物質,會讓人體出現明顯中毒反應,嚴重時還有可能會讓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如果平時需要服用臘梅籽,最好能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去服用,切忌盲目食用。
2、臘梅籽雖然有毒,但少量食用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傷害,平時可以適量服用,正常人群單次食用量不要超過三克。臘梅籽雖然能吃平時人們卻很少吃,入葯以後多以外用為主,可以研碎以後直接外敷也能把它搗碎取出汁液以後直接塗抹患處,這樣既能發揮比較好的葯用功效又不會讓人體出現中毒,相對來說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