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小篆
⑴ 請問茶葉的"茶"字用篆字怎麼寫
如圖所示:
三、基本釋義:
1、常綠木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花一般為白色,種子有硬殼。嫩葉加工後就是茶葉。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經濟作物。
2、用茶葉做成的飲料:喝~。品~。
3、舊時指聘禮(古時聘禮多用茶):下~(下聘禮)。
4、茶色:~鏡。~晶。
5、某些飲料的名稱:奶~。果~。
6、指油茶樹:~油。
7、指山茶:~花。
8、姓。
(1)山茶花小篆擴展閱讀:
茶相關組詞:
1、茶杯
[chá bēi]
喝茶用的杯盞。亦泛指喝水的杯子。
2、茶房
[chá fáng]
舊時稱在旅館、茶館、輪船、火車、劇場等處從事供應茶水等雜務的人。
3、冰茶
[bīng chá]
一種兼有茶水和果汁特點的低熱量的飲料。
4、綠茶
[lǜ chá]
茶葉的一大類。是用高溫破壞鮮茶葉中的酶製成的,沏出的茶保持鮮茶葉原有的綠色。按產地的不同,分屯(安徽屯溪)綠、婺(江西婺源)綠、杭(浙江杭州)綠和湘(湖南)綠等。
5、茶樓
[chá lóu]
有樓的茶館(多用於茶館的名稱)。
⑵ 著名小篆家都有誰
汪啟淑
(1728一1800)清代篆刻鑒別家.字慎儀,號秀峰,,安徽歙縣人.官兵部職方
可郎中.酷愛印章,自稱印癖先生.僑寓杭州,家有「開萬樓上藏善本書數千種, 搜有周秦至元明印章數萬鈕.與同里丁敬,黃易,金農等極為友善.輯有《飛鴻 堂印譜》五集,《漢銅印叢》十二卷等多至二十餘台.另有《續印人傳》八卷,《水 曹清暇錄》,《小粉場日記》等.
潘西鳳
清代篆刻家.字桐岡,號老桐,別號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僑居揚州. 約創作活動於乾隆(1736一1795)的.為王良常弟子.與鄭燮,等友善.精篆刻, 古拙有致.並擅刻竹製印章,分貽戚友.子封,字小桐,亦善刻竹印.
桂馥
(1736-1805) 清代篆刻家,文字訓詁學家.字末谷,號冬卉,別署瀆井復民,
山東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登進士,宮雲南永平縣知縣.藏書甚富,好
考訂文學源流.篆刻宗秦漢璽印,刀法挺拔,不求時尚,非至好不能得其所刻,
作品流傳至少.研究語言文字之學,取《說文解字》與古代諸經典文義相參校.
著有《繆篆分韻》五卷,《續三十五舉》,《說文義證》等.
喬林
清代篆刻家.字翰園,號西墅,晚號墨庄江蘇如皋人.善篆隸書.篆刻師法許容, 頗負時譽;善刻晶,玉,瓷何等北各臻其妙.側款作行草,間亦刻隸.亦工畫.
子昱,字丹輝,號錦潭.篆刻承家學,兼長水墨蘭竹.
張燕昌
(1738一1814)清代篆刻家.字芑堂,號文漁,一作文魚,別號金粟山人,浙江海鹽人.優貢生,舉孝廉方正.篆刻拜丁敬為師.工篆,隸,能飛白,擅金石
文字考證.晝蘭得陳古白意.著有《金石契》,《飛白書隸》,《石鼓文存》及《芑 堂刻印》.
鞠履厚
清代篆刻家.字坤皋,又字樵霞,別號一草主人.奉賢(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工
整秀麗,功力極深.與其表兄王玉如,均為雲間(今上海市松江)篆刻名手著有《坤
皋鐵筆》二卷.
董洵
(1740-?)清代篆刻家.字企泉,號小也又號念巢.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曾官通判,棄官後,落拓京師,賣印為生.與同時人余集,黃鉞,趙秉沖,羅聘等友 善,為羅聘刻印獨多.所作雖事法秦漢,但結構多變化,無妍媚之態,別有新意. 刻款亦瀟灑自然.善書,工蘭竹.嘉慶十七年(1812)尚在世.著有《小池詩鈔》, 《多野齋印說》,《石壽軒印譜》.作品欣賞
陳克恕
(1741一1809) 清代篆刻家.字體行,號目耕,又號吟香,健清,妙果山人 等,浙江海寧人.善篆隸書,篆刻學.其篆刻頗為工穩,惜較板滯,缺少變 化,流傳作品不多.著有《存幾希齋印存》四卷,《篆刻針度》八卷,《篆 學示斯》二卷,《篆體經眼》二卷等.
蔣仁
(1743一1795)清代篆刻家.原名奉,字階平,後得「蔣仁」古銅印,乃更名,
號山堂,別號吉羅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篆刻師法丁敬,參以
已意,於流利中見朴茂,且以顏體行楷刻側款,別有風致.與丁敬,黃易,奚岡
齊名.為「西冷八家」之一.兼善書法.作品欣賞
鄧石如
(1743一1805)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原名琰,又字頑伯,一件完伯,別號 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懷寧人.精四體書.篆書得漢碑篆額及唐李陽冰《三 墳記》等篆字的體勢筆意,沈雄樸厚,自成面目,一洗刻板拘謹之風.曾書《黃 鶴樓詩軸》,《晚眺峻爽樓詩軸》,《四體書屏》,《滄海日長聯》等.篆刻得力於書 法,蒼勁莊重,流利清新,使當時局限於取法秦漢璽印的風氣為之一變,世稱「鄧 派」,亦稱「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子傳密,原名尚璽,字守之, 號少白,亦工篆,議和篆刻,能傳家法.作品欣賞
巴慰祖
(1744-1793)清代篆刻家.字雋堂,晉堂,號予籍,又號子安,蓮航等,安徽
歙縣人.生於乾隆九年,卒於乾隆五十八年.富收藏,工書畫.篆刻初宗程邃,後於書體章法,有所改進,所作構 思精密,用刀挺秀,自具面目.嘗摹刻《顧氏集古印譜》,將其中部份秦漢印輯 成《四香堂摹印》二卷,精心細作,幾可亂真.復有《百壽圖印譜》一卷.
作品欣賞
林德樹
清代篆刻家.字德樹,號雨蒼,別號桃花洞口漁人,晚號晴坪老人,福建福州人. 篆刻結構工穩,章法安詳,側款作行楷.著有《印商》二卷.
黃易
(1744-約1802) 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字大易,號小松,秋盦,浙江仁和(今
杭州)人.篆刻醇厚淵雅,與丁敬並稱「丁黃」,為西冷八家之一.擅山水,筆墨
清篇,亦寫墨悔.曾作《看潮圖「《溪水清遠圖》,《李竹懶詩意圖》,《墨悔圖和《仿元人觀瀑圖》等.傳世畫還有《悔花圖》,《開河舟中詩意扇》等,現藏北京 故宮博物院.工隸書,沈著有致;兼喜集金石文字.官山東濟寧府同知時,廣搜 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與丁敬,蔣仁,奚岡齊 名.作品欣賞
奚岡
(1746一1803)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初名鋼,字純章,號鐵生,又號蘿龕,蝶野子,別署鶴渚生, 蒙泉外史,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冬花庵主,原籍安徽新安(今歙縣),寓浙江杭州西湖.擅篆刻,宗秦漢,師法丁敬,並有發展,風格清雋,為浙派印人之傑出者.與丁敬,黃易,蔣仁齊名,為杭郡四名家;再加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合為西冷八家.
亦工詩善書,長於繪事,性孤介, 非其人不予.書兼工四體,真書法褚遂良,古隸筆意超逸,高出流輩.山水瀟灑 清潤,得董其昌法.老年入李流芳一派.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亦超脫,為浙 中晝家巨擘.曾作《溪山素秋圖「《蕉竹幽蘭圖》,《春林歸翼圖》等軸.傳世畫 還有《蕉林學書圖》卷,《題襟館圖》卷,現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作品欣賞
張開福
清代篆刻家.字質民,號石匏,晚號太華歸雲叟,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子.工畫 蘭,精篆刻,宗家法.家貧,常遨遊,所至搜訪殘闕於荒煙叢棘中,偶有所獲, 必手拓以返.故其學亦旁及考證金石.著有《山樵書外紀》一卷等.
胡唐
(1765-?)清代篆刻家.初名長庚,字子西,別署城東居士,安徽歙縣人.約生於清乾隆三十年,卒年不詳.巴慰祖外甥.工書法篆刻一如其舅,風格婉約清麗,小行書側款尤精絕.道光六年 (1826)尚在世.並無印譜傳世,程芝華曾摹刻巴,胡作品成《古蝸篆居印述》巴胡兩家,以精嚴取勝,趙之謙甚為稱贊,並且也受了他們的影響.作品欣賞
翁大年
(1760一1842)清代篆刻家.初名鴻字叔鈞,又字叔均,號陶齋,江蘇吳江人.
精考證,篆刻取法秦漢,結體工緻妥貼.側款作小楷,頗有韻致著有《古官印志》 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齋金石考》二卷,《瞿氏印考辨證》 一卷,《舊館壇碑考》二卷,《陶齋印譜》二卷.
陳豫鍾
(1762-1806)清代篆刻家.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卒於嘉慶十一年.篆刻早年師法 文彭,何震,後學丁敬,工整秀致,側款尤為清麗.為西冷八家之一.亦能書晝, 善松竹.與陳鴻壽齊名,世稱「二陳」.著有《求是齋集》,《今古畫人傳》,《明畫姓氏韻編》等,篆刻作品收錄於《西泠八家印譜》中.作品欣賞
錢善揚
(1765-1807)清代篆刻家.字順父,又作順甫,又字慎甫,號幾山,又號麂山,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錢載之孫篆刻取法秦漢,蒼茫古樸,在疏
密處理上亦別出心裁,作品流傳極少.晝善墨竹,得其祖法,亦具奇趣.與
同里文鼎同學,極友善.著有《幾山吟稿》.
文鼎
(1766-1852)清代篆刻家,畫家.字學匡,號後山,別號後翁,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顏所居曰「停雲舊築」.文宗咸豐元年(1851)徵舉孝廉方正,不亂篆刻謹嚴,章法二億,得文彭遺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擱,皆自作書晝.善山水,松石,師法文徵明,亦秀麗絕俗,曾作《張琴和古松圖》,《桐華書屋圖》《榴花蒲酒圖》,《虯松圖》等.
傳世晝還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作《梅華水榭圖》軸,圖錄於《名人書畫》;道光四年(1824)作《梅蘭綺石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鑒別,富收藏,曾得漢元延三斗鋗,因顏其室曰「三斗鋗齋」.與同
里錢善揚為同學,論書讀晝,往還甚密.著有《五字不損本詩稿》.
陳鴻壽
(1768一1822)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制陶家.字子恭號曼生,又號曼公,別號種榆道人,夾谷亭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陳士播孫.仁宗嘉慶六年(1801)拔貢,官淮安同知.篆刻繼杭郡四名家丁敬,奚岡,黃易,蔣仁.取法秦漢,擅切刀,縱肆爽利,浙中人多宗之,並對後來取法浙派者影響頗深.為西冷八人家之一.官溧陽縣時,曾設計有紫砂壺樣十八式,由制陶家楊彭年為之制茶具,經其刻詩詞書書壺身刻「阿曼陀室」銘文,風行一既有「曼生壺」之稱.亦擅竹刻,篩亂凡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乃見天趣.」
詩文書晝皆以資勝,以學古受知於阮元,尤嗜摩崖碑版.行楷有法臣,八分書簡占超逸.畫山水不著筆,悠然意遠,在姚雲東(公綬),程孟陽(嘉燧)間,兼工花卉,蘭竹,與陳豫鍾齊名,世稱「二陳」.著有《種榆仙館印譜》,《桑連理館集》等.1935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陳曼生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高塏
(1769-1839) 清代篆刻家.字子高,號爽泉,浙江杭州人.曾為阮元幕客.篆刻宗浙派,秀勁有法.書法秀麗絕俗,頗見功力,又善小楷.曾手寫薛氏鍾鼎款識並釋文考證.
瞿中溶
(1769-1842) 清代篆刻家.字鏡濤,號木夫,又號萇生,晚號木居士,江蘇定(今屬上海市)人.同里錢大昕之婿.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官湖南布政司理問.廣搜訪,富收藏,工書晝,好篆刻,尤精金石考證之學.生平勤於著述,故書晝篆刻作品存世較少.著有《漢金文篇》,《湖南金石志》,《吳郡金石志》,《集古官印考人《集古虎符魚符考》,《古玉圖錄》,《弈載堂文集》,《古泉山館集》等.
孔千秋
清代篆刻家.原名廣居,號瑤山,作瑤珊,堯山,江蘇江陰人.約創作活動於乾隆(1736-1795)間.因得「孔千秋」漢銅印一枚,遂改名千秋.又得奇石一座,巒壑幽邃,有文徵明署刻瑤山二字,因號瑤山.通六書,工篆,隸.篆刻師秦漢鑄印,工整滔勁;摹刻碑帖,尤能傳神.畢沅《經訓堂法帖》,多為其手刻.著有《說文疑疑》,《玉台印譜》.其子昭孔,孫顯三,均以篆刻世其業.
徐同柏
(1775一1860或1854) 清代篆刻家.原名大樁,字籀庄,又字壽藏,浙江嘉興人.得舅氏張廷濟指授.精研六書,篆籀,多識古文奇字.廷濟所用 印,多出其手,得古器,必與之考證..著有《從古堂款識學》十六卷,《從古 堂吟稿》等.
孫均
(1777~1826) 清代篆刻家.字古雲,又字詒孫,浙江杭州人.篆刻宗陳鴻 壽,有育勁渾朴之趣,善晝花卉,得徐渭,陳道復筆意.中年奉母南歸, 僑寓吳門(蘇州).
屠倬
(1781~1828)清代詩人,畫家,篆刻家.字孟昭,號琴塢晚號淺園,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仁宗嘉慶十三年(1808)進士.任江蘇儀徵縣令時,以紡織之具教民,頗得民心.道光元年(1821),官至袁州知府.善畫山水遠宗董源,米芾,近師奚岡.意境開拓,筆墨蒼潤,有融渾秀逸之氣.兼工花卉蘭竹,金石篆刻亦具功力.篆刻宗陳鴻壽,用單刀刻邊款,得自然渾仆之趣.傳世作品有嘉慶七年作《蕭寥溪煙圖》軸.十七年作《墨竹圖》軸,均圖於《金石家書畫一集》;二十四年作《墨梅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工詩,著有《是程堂集》
楊澥
(1781~1850)清代篆刻家.原名海,字竹塘,又字竹唐,號龍石,晚號野航,別號石公山人,江蘇吳江人,深研金石考據,並善刻竹.篆刻早年學浙派,後重秦,漢,力矯嫵媚之習,自有特點.晚年刻正書,隸書側款,得漢魏六朝碑刻遺意.著有《楊龍石印存》二卷.
趙之琛
(1781~1860)清代篆刻家,晝家.字次閑,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精心嗜古,遂金石之學,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以陳豫鍾為師,兼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為西冷八家之一.亦工書善晝,媲美奚岡.山水師黃公望,倪鑽,以肅疏幽淡為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邑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畢肖,為寫生能手.晚年喜晝佛像.傳世作品有道光十七年(1837)作《南極老人圖》軸,圖錄於《中國名晝寶鑒二十年作《大士圖》,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三十年作《悔花幽篁圖》 圖錄於《藝林月刊》第八期.著有《補羅迦室印譜》.作品欣賞
馮承輝
(1786~1840) 清代篆刻家.字少眉,又字少糜,號伯承,別號老糜,眉道人,悔花晝隱,松江(今屬上海市)人.篆刻取法秦漢,旁及浙院兩派,所作能出新意,自成面目.工晝人物,花卉,而晝梅有獨到處.著有《古鐵齋印譜》,《印學管見》,《歷朝印識》,《題晝小稿》等.
王應綬
(1788~1841)清代篆刻家.一名日申,號子若,江蘇太倉人,王原祁裔孫.精篆刻,工篆,隸書,善畫山水,並皆佳妙.嘗應葛廉山之聘,以硯石百餘方,縮摹漢硯刻成《百漢硯碑》,神態畢肖.
達受
(1791~1858)清代篆刻家,書晝家.僧人.字六舟,,別號寒泉,南屏退叟等,浙江海昌(今海寧)人.俗姓姚,為白馬寺僧;一說本姓陳,名畯.善篆刻,尤精摹拓古器,碑帖,阮元譽為「金石僧」.工篆,隸書,擅山水,花卉,得青籐老人縱逸之風.曾作《群仙祝壽圖》;傳世晝跡有《墨悔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好收藏,精鑒別,曾築磨磚作鏡室及墨王樓以儲古物,所藏唐代懷素《小字千
文》真跡,為稀世珍寶.因追慕懷素以蕉葉代紙練字而名所居曰「綠天廣」,乃自號「小綠天庵僧」.與何紹基,戴熙交往甚密.曾主持杭州西湖凈慈寺,蘇州滄浪亭大雲庵.著有《小綠天庵吟草》,《寶素室金石書畫編年錄》,《山野紀事詩》等.
黃學圮
清代篆刻家.字孺子,號楚橋,江蘇如皋人.篆刻工整有法度,大小篆咸能得其生趣.嘉慶,道光(1796-1850)間著有《歷朝史印》,朱珪,陶澍,石韞玉,梁帝鉅為之作序.除《歷朝史印》十卷外,另著有《楚橋印稿》四卷.
程庭鷺
(1796~1858)清代畫家,篆刻家.字序伯,號蘅鄉,紅蘅生,夢盦等.嘉定(今屬上海市)人.早歲問業於陳文述(1771-1843),居蘇州多年.工詩詞駢文,並擅丹青.畫山水從文徵明入手,筆墨勁秀者居多.後得錢杜指授,清蒼雅秀,近李流芳.篆刻上溯秦漢,有《小松園閣印本》.傳世作品有咸豐六年(1856)作《為秋谷寫山水》軸,圖錄於《金石家書畫集》;同年作《仿王奉常設色》扇面, 圖錄於《歷代名人扇集》.著有《練水畫徵錄》,《篛庵畫塵》等.
吳熙載
(1799~1870) 清代篆刻家,晝晝來.原名廷颺,字讓之,號晚學居士,方竹丈人,江蘇儀徵人.工四體書,尤精篆,隸,溫婉圓健.篆刻學鄧石如,並參漢印,於遒凝練中見流暢.
曹世模
清代篆刻家.字子范,號山彥,浙江秀水(今嘉興)人.篆刻取法秦漢,謹嚴古樸,頗有韻致.又善刻竹.嘗摹秦漢官私印為《強勉齋印譜》二卷.兄世楷,號芹泉,亦工篆刻及鐫竹木.
何昆玉
清代篆刻家.字伯瑜,廣東高要人.篆刻師法秦漢,旁及浙派,所作謹嚴渾厚,時出新意.尤擅模拓彝器,嘗客山東濰陳介祺家,得見陳氏所藏古物,賞奇析疑,見聞日廣,鑒別遂精.輯有《吉金齋古銅印譜》六卷.
張辛
(1811~1848) 清代篆刻家.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鹽人.張燕昌從子,張廷濟侄,嘗為廷濟刻印,極受稱賞.廷濟清儀閣中收藏金石艾字甚富,受之得窺珍秘,其藝日進.兼善刻竹,蒼勁渾朴,別有生趣.
吳咨
(1813~1858) 清代篆刻家.字聖俞,又字曬予,江蘇武進人.曾學於李兆洛,工篆,隸書.能晝花卉,魚鳥,得惲壽平神趣.尤精篆刻,所見金石文字,秦漢碑版極多,故所作多字印與筆晝繁復之字,處理妥貼舒暢.曾寄居江陰陳式金家,為其刻印頗多.著有《續三十五舉》及《適園印存》二卷,《適園印印》四卷.
陳介祺
(1813~1884)清代篆刻家,鑒別家.字壽卿,號簠齋,別號海濱病叟,山東濰縣(今濰坊)人.富收藏,精鑒別.工書法,以顏真卿筆意出入鍾鼎文字,自成一家.生平好占文字,與吳式芬,潘祖蔭,吳雲,吳大澄等,文字之交甚密.因藏有十鍾,名其齋曰「十鍾山房」.又以三代璽及秦漢印萬餘方,輯成《十鍾山房印舉》.
胡震
(1817~1862)清代篆刻家.字伯恐,不恐,號鼻山,別號胡鼻山人,富春山人,富春大嶺長,浙江富陽人.對篆,隸之學,造詣均深,尤工隸書.所作有亂頭粗服,天真自然之致.與錢松往還甚密.同治元年(1862)卒於滬上.
錢松
(1818~1860)清代篆刻家.字叔蓋,號耐青,鐵廬,別號末道士,西郭外史,雲居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流寓上海.善書法,能山水,花卉.精鑒別,工篆刻,為西冷八家之一.曾摹漢印二千方,所刻雄渾淳樸,在浙派中別具面目.著有《未虛室印譜》,《鐵廬印譜》.傳世晝跡有咸豐七年(1857)作《梅竹圖》軸,圖錄於《名人梅花集》;八年作《仿黃子久山水圖》軸,圖錄於《金石家書晝集》;同年又作《仿白玉蟾梅花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欣賞
江尊
(1818~1908) 清代篆刻家.字尊生,號西谷,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晚寓吳中.工篆刻,為趙之琛弟子,傳乃師衣缽.戴熙,黃谷原為其作《西谷 圖》卷,均名流題詠.
孫三錫
清代篆刻家.字桂山,又字桂珊,子寵,號懷叔,別號碧壺生,華南逸史,浙江平湖人;一說晚徙海鹽;平湖,海鹽,明清時均屬嘉興府.官陝西蟄厔縣丞.工書法,學孫過庭.善刻竹;篆刻師陳鴻壽,渾朴遒勁,頗有韻致.善晝花鳥,為江介門生,亦清麗絕俗.
徐三庚
(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疊,又號袖海,別號金疊山民,似魚室主,餘糧生,浙江上虞人.善篆,隸,常用《吳紀功碑》體勢入印,在吳熙載,趙之謙外,能另闢面目.刻款運刀熟練,不加修飾,有生辣遒勁之致.著有《金疊山民印存》二卷.作品欣賞
趙之謙
(1829~1884) 清末篆刻家,書晝家.初字益甫,號冷君,後改字偽叔,號悲盦,憨寮,無悶,鐵三,梅盦,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文宗咸豐九年(1859)舉人.歷官江西鄱陽,奉新,南城等知縣.博古通今,與文人周白山(字雙庚,號四雪,餘姚人)相友善.精篆刻,初學浙,院二派,後突破秦漢璽印規范,吸取古錢幣,鏡銘及碑版等篆字入印,章法講究,吉勁渾厚,閑靜遒麗,別創新格,印側刻晝像,亦屬首創.
書法初學顏真卿,兼習南北二派,一度去揚州鬻字,未得時賞,折回後苦心精思,悟徹書畫合一之旨,求筆訣於古今人書,得包世臣,張琦的論著,而知鉤捺拒送,萬毫齊力之法,遂專力於篆隸八分,參以六朝造像,隸書師法鄧石如,以魏碑筆勢寫行書,日臻神妙,創立自己面目.擅晝花卉蔬果,筆墨酣暢,水墨交融,設色濃艷,有寬博淳厚之趣,揉合徐渭,原濟,李鱔諸家而抒出已意,開清末寫意花卉新風.
傳世作品有《秋葵芭蕉圖》軸,《菊花圖》軸,現藏上海博物館;《綉球圖》軸,《山茶梅石圖》軸,藏遼寧省博物館.著有《二金蝶堂印譜》,《補環字訪碑錄》,《六朝別字記》等.曾總纂《江西通志》.1935牢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趙偽叔花卉冊》影印本.作品欣賞
王石經
(1833~1918) 清代篆刻家.字西泉,一字君都,別署甄古齋主,山東濰縣人.與同里陳介祺交善,得窺其所藏三代器物,璽印,陶,瓦等,因對三代,秦漢文字,極有研究.所作篆法運刀,能合古制.刻古璽,有三代鼎彝末經剔刷的款識之生辣感.治漢印,規炬准繩,寧靜平穩,頗有清氣,惜呈疲軟.著有《甄古齋印譜》(又名《西泉印存》).
王爾度
清代篆刻家.字頃波,江蘇江陰人.極膺服鄧石如的書法,篆刻,所刻所書均以鄧氏為宗,曾摹刻鄧印為《古悔閣仿完白山人印謄》二卷.
王雲
清代篆刻家.字石香,號石薌,江蘇蘇州人.篆刻章法工穩,用刀挺勁,時有新意;側款作行楷及隸書,秀麗有致.同里曹秋舫將所藏古器編為《懷米山房吉金圖》時,其器形及銘文均由石香手摹於石.
胡钁
(1840~1910) 清代篆刻家.字匊鄰,號老匊,匊,一作菊,別號晚翠亭長,浙江崇德(今桐鄉)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卒於宣統二年,享年七十一歲.工詩,善書,精刻印刻竹.得力於漢玉印,鑿印詔版.所作白,匠心獨運能於疏落中見緊湊,得自然之趣.曾摹刻宋拓《聖教序》,《麻姑仙壇記》及《醴泉銘》不失神韻.刻竹木一如刻石,不以平底光潔取勝,而著眼傳神,故亦以刻竹家著名.著有《不波小泊吟草》,《晚翠亭印儲》.作品欣賞
⑶ 常見文學常識
《詩經》分為風雅頌,反映現實300篇①
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
浪漫主義是《楚辭》,《離騷》作者為屈原。
先秦散文有兩派,「諸子」、史書要記全。
儒墨道法屬諸子,各有著作傳世間;
儒家《論語》和《孟子》,
墨家《墨子》見一斑;
道家《老子》和《莊子》,法家韓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分為「國別」和「編年」
。
辭賦盛行多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
文學批評也興起,《文心雕龍》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欺凌與侮辱的》、《罪與罰》、《白痴》、《白夜》;
赫爾岑 《誰之罪》;
岡察洛夫 《奧勃洛莫夫》;
奧斯特洛夫斯基 《大雷雨》;
契訶夫《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第六病室》、
《櫻桃園》(劇本);
果戈理《死魂靈》、《欽差大臣》(劇本);
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
阿·托爾斯泰 「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姐妹》、《一九一八》、《陰暗的早晨》);
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
綏拉菲莫維奇《鐵流》;
富爾曼諾夫 《日日夜夜》;
法捷耶夫 《毀滅》、《青年近衛軍》;
馬卡連柯 《教育詩》;
馬雅可夫斯基和《列寧》(詩)。
4.德 國:
歌德《浮士德》(詩劇)、《少年維特之煩惱》;
席勒 《陰謀與愛情》;
海涅《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詩)、《西里西亞織工之歌》(詩);
格林 《灰姑娘》(童話)。
5.美國:
惠特曼 《草葉集》》(詩集);
歐·亨利《警察和贊美詩》、《最後一片葉子》、《麥棋的禮物》;
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傑克·倫敦 《馬丁·伊登》;
海明威 《老人與海》。
6.其他各國;
挪威 易卜生《玩偶之家》(劇本);
西班牙 塞萬提斯 《堂·吉河德》;
匈牙利 裴多菲《自由與愛情》(詩);
捷克 伏契克《絞刑架下的報告》(報告文學);
義大利 但丁 《神曲》;
古希臘《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人《奧德賽》等》;
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一名《天方夜譚》);
印度泰戈爾《吉檀迦利》<飛鳥集>(詩集);
印度 迦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
日本 川瑞康成 《千隻鶴》、《雪國》
文學常識
語文常識(一)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詞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 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8. 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凌濛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 李商隱杜牧
20.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立言
22. 三代: 夏 商周
23. <<春秋>>三傳: 左傳 公羊傳穀梁傳
24. 三王: 夏禹 商湯周公
25. 三山: 蓬萊 方丈瀛洲
26. 三教: 儒 釋道
27. 三公: 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西漢,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太保
28. 三曹: 曹操 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 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 松 竹梅
32. 三輔: 左馮翊 右扶風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 京劇 中醫中國畫
36. 三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潼關吏
39. 三別: 新婚別 垂老別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 幻滅 動搖追求
農村三部曲: 春蠶 秋收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 雷 電雨
「激流「三部曲: 家 春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語文常識(二)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 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6.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7.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龍須溝
9.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10.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17. 三從四德中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葯婆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23.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六部:吏 戶 禮 兵 刑 工
29.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 吳興 會稽(丹陽) 三國:魏 蜀吳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吳-東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紅 綠 藍
34.三墳五典:三墳:伏羲 神農 黃帝
五典:少昊 顓頊 高辛 唐堯 虞 舜
35.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古文 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語文常識(三)
1.經典四書:大學 中庸 孟子 論語
2.四大類書:太平御覽 冊府元龜 文苑英華全語文
3.戰國四君:齊國的孟嘗君 趙國的平原君 楚國的春申君魏國的信陵君
4.初唐四傑:王勃 楊炯 盧照鄰 駱賓王
5.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 歐陽修 蘇軾黃庭堅
6.元曲四大家:關漢卿 馬致遠 白樸 鄭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周文賓
8.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9.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 柳公權 歐陽洵元-趙孟頫\\\
10.書法四體:真(楷) 草 隸 篆
11.文房四寶:湖筆 微墨 宣紙 端硯
12.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的文淵閣 沈陽文溯閣 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13.古代秀才四藝(文人雅趣):琴 棋 書 畫
14.國畫四君子:梅 蘭 竹 菊
15.書四庫:經 史 子 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17.五胡:匈奴 鮮卑 羯 氐 羌
18.五花:金菊花-賣花女 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門:巾-算命占卦的 皮-賣草葯的 彩-變戲法的掛-江湖賣藝的 平-說書評彈的 團-街頭賣唱的 洞-搭蓬扎紙的聊-高台唱戲的
20.竹林七賢:嵇康 阮籍 山濤 向秀 阮咸 王戎劉伶
21.建安七子: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千 阮瑀 應瑒劉楨
22.七政(七緯):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
23.戰國七雄:趙 魏 韓 齊 秦 楚 燕
24.七情: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25.七大古都:北京 西安 洛陽 開封 南京 杭州安陽
26.神話八仙:鐵拐李 漢鍾離 張果老 何仙姑 藍采和 呂洞賓 韓湘子曹國舅
27.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曾鞏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東漢 魏 宋 晉 齊 梁 陳隋
29.四時八節中的八節指: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冬至
30.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分別象徵天 地 雷 風 水 火 山澤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題 承題 起講 入手 起股 中股 後股束股
32.揚州八怪指;汪士慎 李鱔 金農 黃慎 高翔 鄭燮羅聘
33.九州指:冀 兗 青 荊 揚 梁 雍 徐 豫
34.九族指:高祖 曾祖 祖父 父 本身 子 孫 曾孫玄孫
35.九章指: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悲回風
36.九歌指:東皇太一 雲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山鬼國殤 禮魂
37.十家指;九流加上小說家
38.中國歷史上十女詩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 蔡琰左芬(左思之妹) 蘇惠謝道韞 鮑令暉(鮑照之妹) 薛濤 李清照 朱淑貞秋瑾
39.中國十大古典悲劇:《竇娥冤》 《趙氏孤兒》 《精忠旗》《清忠譜》《桃花扇》《漢宮秋》《琵琶記》《嬌紅記》《長生殿》《雷峰塔》
40.中國十大古典喜戲:《救風塵》《玉簪記》《西廂記》《看錢奴》《牆頭馬上》《李逵負荊》《幽閣記》《中山狼》《風箏誤》
41.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2.中國十部著名歌劇:《白毛女》《王貴和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洪湖赤衛隊》《草原之歌》《紅霞》《劉三姐》《紅珊瑚》《江姐》
43.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亥
44.十二生肖: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犬豬
45.十二時: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時 日入黃昏 人定
46.十二律:黃鍾 大呂 太簇 夾鍾 姑洗 仲呂 蕤賓 林鍾 夷則 南呂 無射應鍾
47.十三經:《易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孝經》《爾雅》
48.七夕指:七月七日
49.十惡不赦中的十惡指:謀反 謀大逆 謀叛 惡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不睦 不義 內亂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開心網
MSN
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24回答時間:2010-6-5 22:39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香香豬518 | 十一級採納率:42%
擅長領域: 文化/藝術 文學 歷史話題 民俗傳統 書畫美術
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我雖然上面有寫明只要中國的,但看你這么認真,分還是給你了~~!
相關內容
2009-9-26 介紹一本關於中國古代文學常識的書? 3 2007-2-6 大家好~~~我想學一點關於電腦的軟體常識知識(注意是常識) 電腦硬體的... 2 2005-12-20 我想對中國古代文學知識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閱讀 2010-8-3 我想考遼大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可不知道好不好考? 2010-11-19 求助一下,關於北京師范大學考研,我想考中國古代文學史專業,關於參考... 1 更多關於常見文學常識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中國古代文學 收集 常識
等待您來回答0回答顧漫的小說1回答創建一個小說群0回答求種。。美藤道森的。。0回答水滸傳里 兄弟無數 和弦鈴聲有誰知道嗎0回答跪求50部被禁網路小說~~全集未刪減0回答5誰有短篇的QS小說,發點給我,謝啦!發到[email protected]回答20藏地密碼100回答5請問小說語言對白怎麼寫?是對白,不是情節~~要具體的。拜託了。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
其他回答 共4條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第一位女詩人】蔡琰(文姬)
【第一位女詞人】李清照,亦稱「一代詞宗」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永樂大典》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國策》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葉聖陶
【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樂府雙璧】《木蘭詞》《孔雀東南飛》、再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二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儒、墨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與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俄羅斯-果戈里、中國-魯迅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代】夏、商、周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三王】夏禹、商湯、周公
【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三教】儒、釋、道
【三公】周:司馬、司徒、司空//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師、太傅、太保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歲寒三友】松、竹、梅
【三輔】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
【三大國粹】京劇、中醫、中國畫
【三言二拍】三言: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三從四德】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群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師婆(巫婆)、牙婆、虔婆、葯婆、接生婆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黃帝、顓瑣、帝嚳、堯、舜
【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釋//九流:儒家、道家、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三吳】吳郡、吳興、會稽(丹陽)
【三國】魏、蜀、吳
【三秦】雍王(西)、塞王(東)、瞿王(陝西北)
【三楚】港陵-南楚、吳-東楚、彭城-西楚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三原色】紅、綠、藍
【三墳五典】三墳:伏羲、神農、黃帝//五典: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
【三體石經】《尚書》《春秋》《左傳》//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三班父子】班彪、班固、班昭
【三書指】《魏書》《蜀書》《吳書》後人將其合為一本稱《三國志》。
【左思的三都賦指】《蜀都賦》(成都)《吳都賦》(南京)《魏都賦》(鄴)
【南朝三謝】謝靈運、謝惠連、謝眺
【三瘦詞人指】李清照、三個名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知否,知否?應是肥紅瘦。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舊書塾使用的三種教本
【鄭板橋(鄭燮)的三絕】繪畫、詩作、書法
【魯迅的三部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劉白羽、楊朔、秦牧
【高爾其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世界作品中三大吝嗇鬼】老葛朗台、夏洛克、潑留希金
【老舍小說《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惶惑》《偷生》《飢荒》
【四御】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經典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戰國四君】齊國-孟嘗君、趙國-平原君、楚國-春申君、魏國-信陵君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北宋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楷書四大家】唐-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元-趙孟頫
【書法四體】真(楷)、草、隸、篆
【文房四寶】湖筆、微墨、宣紙、端硯
【中國四大藏書閣】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
【古代秀才四藝】琴、棋、書、畫
【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
【書四庫】經、史、子、集
【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
【戲曲四行當】生、旦、凈、丑
【黃山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反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
【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太白樓
【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李寶嘉)《二年目睹之怪現狀》(吳研人)《老殘游記》(劉鄂)《孽海花》(曾樸)
【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魚)、王昭君(落雁)貂禪(閉月)楊玉環(羞花)
【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良晨、美景、賞心、樂事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誄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古代祥瑞四靈】龍、鳳、麒麟、龜
【宋中興四詩人】陸游、楊萬里、范大成、尤袤
【科考四級及錄取者稱謂】院試-秀才、鄉試-舉人、會試-貢生、殿士-進士
【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稱四京】東京-汴梁、西京-長安、南京-金陵、北京-順天
【漢字的字音的四種音調叫四聲】平、上、去、入;現代則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元末明初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賁
【元雜劇的四大愛情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
【英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佩斯》
【四言詩是】我國漢代以前最通行的詩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四體不勤中的四體】人的四肢
【四大皆空】(佛語)地水火風組成的宇宙四種元素
【管仲治國的四個綱】禮、義、廉、恥
【四六文】駢文的一種,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間為句,盛行於南朝。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大名綉】蘇綉、湘綉、蜀綉、廣綉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東菏澤)、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四大文化遺產】《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四大名瓷窯】河北-瓷州窯、浙江-龍泉窯、江西-景德鎮窯、福建-德化窯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山東蓬萊閣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⑷ 書法可以說是中國的國粹,但怎樣才能寫好
可以描紅一些名家名篇,如田英章的。寫過一段時間後可以臨摹,當然勤奮是最重要的。
⑸ 誰能幫忙給女孩起個名字啊希望4個字的,我姓黃,老婆姓朱,要求名字含單人或寶蓋的偏旁部首!
以下是我在各個地方精心收集的名字,希望你能找到你喜歡的:
溶月 (出自詩人晏殊的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素菲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運》:「菲菲紅素輕,肅肅花絮晚」)
詩涵 (有文采且有內涵的女孩)
黛瀅(一個很有古典韻味的名字)
寧馨(寧靜而溫馨)妙菱(讓人覺得活潑聰穎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靈象玉一樣美好)
雯媛 (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詩婧(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露潔(如露珠潔白剔透非常適合單純的女孩)
靜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書怡 (文靜宜人)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靈靜 (聰明文靜)
睿婕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
雅旋、巧荷、飛丹、恨雲、若靈。
若雨 (像雨一樣,詩意唯美)
晟涵( 涵:包容 )
夢舒 (舒:舒暢 )
秀影 (秀麗身影 )
海瓊 (瓊:美玉 )
雪嫻 (嫻:嫻淑 )
夢梵 (梵:清凈 )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
晟楠( 晟:光耀,熾熱 楠:堅固 (諧音勝男) )
歆婷( 歆:心悅,歡愉 婷:美好 )
思穎 (穎:聰穎 )
欣然 (欣:高興)
可嵐 (嵐:早上山中的霧氣 )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
欣妍(開心愉快,妍是美麗)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瑤(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靖瑤 (靖:平安 瑤: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嫿禕 (嫿:形容女子嫻靜美好 禕: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規 )
若翾 (翾:飛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雲彩)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昭雪(昭:充滿活力,是一個陽光女孩。雪:願她象雪一樣純潔、美麗。)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愛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麗,珍珠一樣令人喜愛)
茹雪(茹,諧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純潔,善良)
正梅(為人正直,能承受各種打擊)
美琳(美麗,善良,活潑)
歡馨(快樂,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優璇(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明美(明白事理,長得標志美麗,有著花容月貌)
可馨(一個美麗的可人兒。能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惠茜(賢惠,茜只是名字好聽)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對女孩的稱呼,沒什麼意義)
香茹(香,死後留香百世,茹,沒什麼大意義)
月嬋(比貂禪還漂亮美麗,比月光還溫柔)
嫦曦(像嫦娥一樣有著絕世美麗容貌,像晨曦一樣朝氣蓬勃,有精神)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凌薇(氣勢、朝氣都凌人,薇,祝她將來成為一代名人)
美蓮(美麗如蓮花一樣,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雅靜(優雅文靜)
雪麗(美麗如雪)
依娜(有伊人風采,娜一般指姑娘美麗,婀娜多姿嘛)
怡香(香氣怡人)
韻寒(即蘊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後的一切風度與姿色)
夢璐(如夢幻般的女孩,璐,諧音露,露字為日月結合的靈之美.智慧且不誇張)
靈芸(在古代,有一個叫薛靈芸的少女,長得容華絕世,貌賽貂禪,他被當時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進宮做寵妃,願您的女兒也象她一樣美麗,雙手靈巧)
曼婷 婷:美好
雪慧 冰雪聰慧
淑穎 賢淑,聰穎
鈺彤 鈺:美玉 彤:紅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斕的雲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彤萱 彤:紅色 萱:一種忘憂的草
玥婷 玥:傳說中一種神珠 婷:美好
媛馨 媛:美好
夢涵 涵:包容
碧萱 萱:一種忘憂的草
慧妍 慧:智慧 妍:美好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夢婷 婷:美好
雪怡 怡:心曠神怡
彥歆 彥:古代指有才學有德行的人 歆:心悅,歡愉
芮涵 涵:包容
笑薇 微笑
婧涵 婧:女子有才 涵:包容
鑫蕾 鑫:財富
希藍 希:希望 藍:藍色 純潔
瀅心 (瀅:清澈 )
雪馨 (馨:香氣 )
姝瑗 (姝:美麗,美好 瑗:璧玉 )
穎娟( 穎:聰穎 娟:娟秀,秀美 )
歆瑤(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鈺琪 (鈺:寶物,珍寶 琪:美玉 )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妍洋 (妍:美麗 洋:如海洋一般胸襟開闊 )
瀅瑋 (瀅:清澈 瑋:玉名 )
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的意思是祝願寶寶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伶韻 (靈氣逼人,韻味十足!)
思睿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清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
欣溶 (出自詩人晏殊的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菲絮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運》:「菲菲紅素輕,肅肅花絮晚」)
詩涵 (有文采且有內涵的女孩)
璇瀅(一個很有古典韻味的名字)
靜馨(寧靜而溫馨)
妙菱(讓人覺得活潑聰穎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靈象玉一樣美好)
雅媛 (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晨芙(早晨的荷花)
婧詩(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露雪(如露珠潔白剔透非常適合單純的女孩)
蕊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怡悅 (文靜宜人)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雲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卷雲舒)
霏羽 (這個挺不錯哦,讓人覺得很舒服!)
妍琦(美麗且快樂的女孩)
珂玥(珂是古代象白玉一樣的美石,玥是傳說中的神秘佛珠。代表吉祥的意思。)
茗茶(玉茗是山茶花的別稱,山茶花是質朴純潔的象徵)
歡馨(快樂,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優璇(優,各個方面都很優秀;璇,像美玉一樣美麗,受人歡迎)
雨嘉(雨,純潔;嘉,優秀)
婭楠(婭,諧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聽)
明美(明白事理,長得標志美麗,有著花容月貌)
可馨(一個美麗的可人兒。能與家人生活得非常溫馨)
馨蕊 馨:香氣
靜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美萱 萱:一種忘憂的草
笑怡 怡:心曠神怡
睿宇 睿函 比較有含義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怡香(香氣怡人)
韻寒(即蘊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後的一切風度與姿色)
夢璐(如夢幻般的女孩,璐,諧音露,露字為日月結合的靈之美.智慧且不誇張)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瓏)
靈芸(在古代,有一個叫薛靈芸的少女,長得容華絕世貌賽貂禪,他被當時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進宮做寵妃,願您的女兒也象她一樣美麗,雙手靈巧)
悅欣.子茵..尹琦.心蕾. 斯琪 雯倚 依銘 雪環 蘊涵 淑穎 瑾萱 鈺彤 璟雯
慕涵 思蕊 思淼 芮婷 芸熙 婧瑤 沁舒天穎 舒揚 舒雅 歆然 歆悅 悅妍
雨桐 馨怡 心蕾 子晴 子涵 彥寧 霏瑾 藝顏 愉鑫雪環 蘊涵 淑穎 瑾萱 鈺彤
璟雯 慕涵 思蕊 思淼 芮婷 芸熙 婧瑤 沁舒
妙菱(讓人覺得活潑聰穎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靈象玉一樣美好)
雅媛 (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晨芙(早晨的荷花)
婧詩(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露雪(如露珠潔白剔透非常適合單純的女孩)
蕊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怡悅 (文靜宜人)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雲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卷雲舒)
霏羽 (這個挺不錯哦,讓人覺得很舒服!)
妍琦(美麗且快樂的女孩)
珂玥(珂是古代象白玉一樣的美石,玥是傳說中的神秘佛珠。代表吉祥的意思。)
茗茶(玉茗是山茶花的別稱,山茶花是質朴純潔的象徵)
若雨 (像雨一樣,詩意唯美)
靜香(文靜,象明朝時期的香妃一樣美麗,文雅,貞烈)
夢潔(一個夢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純潔)
凌薇(氣勢、朝氣都凌人,薇,祝她將來成為一代名人)
美蓮(美麗如蓮花一樣,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
雅靜(優雅文靜)
雪麗(美麗如雪)
依娜(有伊人風采,娜一般指姑娘美麗,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溫柔,聰明,漂亮)
晟涵( 涵:包容 )
夢舒 (舒:舒暢 )
秀影 (秀麗身影 )
海瓊 (瓊:美玉 )
雪嫻 (嫻:嫻淑 )
夢梵 (梵:清凈 )
笑薇 (微笑)
瑾梅 (瑾:美玉 )
晟楠( 晟:光耀,熾熱 楠:堅固 (諧音勝男) )
歆婷( 歆:心悅,歡愉 婷:美好 )
思穎 (穎:聰穎 )
欣然 (欣:高興)
可嵐 (嵐:早上山中的霧氣 )
天瑜( 瑜:美玉 )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
媛馨 (媛:美好 )
玥婷 (玥:傳說中一種神珠 婷:美好 )
瀅心 (瀅:清澈 )
雪馨 (馨:香氣 )
姝瑗 (姝:美麗,美好 瑗:璧玉 )
穎娟( 穎:聰穎 娟:娟秀,秀美 )
歆瑤( 歆:心悅,歡愉 瑤: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氣很濃 )
鈺琪 (鈺:寶物,珍寶 琪:美玉 )
婧宸( 婧:女子有才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靖瑤 (靖:平安 瑤: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傳說中一種忘憂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嫿禕 (嫿:形容女子嫻靜美好 禕: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規 )
若翾 (翾:飛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紋的雲彩)
語嫣 (嫣:美好鮮艷 )
妍洋 (妍:美麗 洋:如海洋一般胸襟開闊 )
瀅瑋 (瀅:清澈 瑋:玉名 )
沐卉 (卉:草的總稱 沐:如雨般濕潤 )
琪涵(有美玉一般內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的意思是祝願寶寶猶如上好美玉一樣白璧無暇!)
伶韻 (靈氣逼人,韻味十足!)
思睿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清菡 (菡即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清菡」就是「清水芙蓉」的意思)
欣溶 (出自詩人晏殊的詩:「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菲絮 (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運》:「菲菲紅素輕,肅肅花絮晚」)
詩涵 (有文采且有內涵的女孩)
璇瀅(一個很有古典韻味的名字)
靜馨(寧靜而溫馨)
妙菱(讓人覺得活潑聰穎的名字)
心琪(琪是玉的意思。「心琪」就是形容心靈象玉一樣美好)
雅媛 (端莊高雅有才華的女孩)
晨芙(早晨的荷花)
婧詩(如詩畫一般的美麗女孩)
露雪(如露珠潔白剔透非常適合單純的女孩)
蕊琪(安靜又乖巧的女孩)
舒雅( 以「雅」入名,寓意「超脫、優雅」)
婉玗(婉寓意「和順、溫和」「玗「寓意「美好」)
怡悅 (文靜宜人)
詩茵(詩:寓意文雅、浪漫)
靜璇 (聰明文靜)
婕珍 (意思是聰明的女孩)
婉婷(婉寓意「和順、溫和」「婷「寓意「美好」)
雲薇(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慢隨天外雲卷雲舒)
霏羽 (這個挺不錯哦,讓人覺得很舒服!)
妍琦(美麗且快樂的女孩)
珂玥(珂是古代象白玉一樣的美石,玥是傳說中的神秘佛珠。代表吉祥的意思。)
茗茶(玉茗是山茶花的別稱,山茶花是質朴純潔的象徵)
歆瑜 (歆:心悅,歡愉 瑜:美玉 )
歆萌 (歆:心悅,歡愉 萌:萌芽 )
展顏 嘉子 紫凝 櫻檸 依娜 若涵 冰梅 冰婕 詩雅 樂晨
智淵 婭楠 旖旎 雅芙 默涵 馨琳 靈蔚 靜茹 斯琦 磊蕾
夢娜 智穎 嫻雅 博雅 子涵 璐瑤 婭姝 明慧 羽佳 春燕
⑹ 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在哪裡
倪翁洞又名初陽谷,位於鼎湖峰西練溪邊初陽山上。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3個篆字,是由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倪翁洞景區內的獨峰書院位於好山山麓,面臨好溪,是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的紀念地。1182年,晦庵朱熹持常平節上疏劾台守未報,巡歷到縉雲縣,徜徉於仙都山,以伺朝旨,有「於此藏修「之語。同時,作《追和徐氏山居韻》七絕一首:出岫孤雲意自閑,不妨王事任連環。
解鞍盤礴忘歸去,碧澗修筠似故山。
獨峰書院,建築風格屬晚清,核心部分為三間三進,左右廂房20間,南北對稱,由卷洞圓門和小門相連。其間花園、天井、圍廊渾然一體。院內有欏木石楠、銀杏、桂樹、山茶、金錢松、芭蕉等名花名木。
倪翁洞向東過溪,絕壁陡峭,東西橫亘長數千米,石壁下部呈赭紅色,猶如焰火燒過,故稱「小赤壁」。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長數百米,稱「龍耕路」,沿著山腰的懸崖峭壁,橫嵌著一條天然石廊,俗稱「白蛇路」。
相傳當年劉秀遇難,追兵將至,突然一條鱗光閃爍的蛟龍飛速從岩壁間穿過,開出路來使他脫險,故又稱「龍耕岩」
這里有虎跡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觀,前面還有許多嶙峋的怪石散落在練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島,島中有水,似島非島,似湖非湖的小蓬萊。
⑺ 文學基本常識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岩茶(福建崇安縣)
3.【四大名綉】
蘇綉(蘇州)、湘綉(湖南)、蜀綉(四川)、廣綉(廣東)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雲南昆明)
6.【四大發明】
造紙(東漢.蔡倫)、火葯(唐朝.古代煉丹家)、印刷術(北宋.畢升)、指南針(北宋.發明者無記載)
7.【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8.【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9.【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10.【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11.【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2.【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13.【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4.【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5.【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16.【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17.【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18.【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0.【十三經】
《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21.【四大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22.【四大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23.【元代四大戲劇】
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24.【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海花》
25.【五彩】
青、黃、赤、白、黑
26.【五音】
宮、商、角、址、羽
27.【七寶】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28.【九宮】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鍾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29.【七大藝術】
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築、電影
30.【四大名瓷窯】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31.【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32.【六禮】
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33.【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34.【六義】
風、賦、比、興、雅、頌
35.【八旗】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36.【十惡】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37.【九流】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38.【三山】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39.【五嶺】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40.【五嶽】
(中嶽)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41.【五湖】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42.【四海】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3.【四大名橋】
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44.【四大名園】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45.【四大名剎】
靈岩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46.【四大名樓】
岳陽樓(湖南嶽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雲南昆明)
47.【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鎮】
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49.【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50.【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51.【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52.【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53.【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54.【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55.【五行】
金、木、水、火、土
56.【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沼)
57.【三皇】
伏羲、女媧、神農
58.【五帝】
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59.【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60.【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61.【四御】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後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62.【八仙】
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63.【十八羅漢】
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托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64.【十八層地獄】
[第一層]泥犁地獄、[第二層]刀山地獄、[第三層]沸沙地獄、[第四層]沸屎地獄、[第五層]黑身地獄、[第六層]火車地獄、[第七層]鑊湯地獄、[第八層]鐵床地獄、[第九層]蓋山地獄、[第十層]寒冰地獄、[第十一層]剝皮地獄、[第十二層]畜生地獄、[第十三層]刀兵地獄、[第十四層]鐵磨地獄、[第十五層]寒冰地獄、[第十六層]鐵冊地獄、[第十七層]蛆蟲地獄、[第十 八 層]烊銅地獄
65.【五臟】
心、肝、脾、肺、腎
66.【六腑】
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67.【七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68.【五常】
仁、義、禮、智、信
69.【五倫】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70.【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71.【六婆】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葯婆、穩婆
72.【九屬】
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73.【五穀】
稻、黍、稷、麥、豆
74.【中國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75.【五毒】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76.【配葯七方】
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網路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11. 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
12.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13. 第一部斷代史:漢書
14. 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15. 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司馬相如
16. 樂府雙璧:木蘭詞 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
17. 史學雙璧:史記 資治通鑒
18. 二拍: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凌濛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 杜牧
20. 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傳:左傳 公羊傳 穀梁傳
24. 三王:夏禹 商湯 周公
25. 三山:蓬萊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釋 道
27. 三公:周時,司馬 司徒 司空 西漢,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師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 武昌黃鶴樓 南昌滕王閣
31. 歲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鄉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
34. 殿試三鼎甲:狀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國三大國粹:京劇 中醫 中國畫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馮夢龍)
37. 儒家經典三禮:周禮 儀禮 禮記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39. 三別:新婚別 垂老別 無家別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 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
42. 巴金「愛情」三部曲:霧 雨 電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國別史:國語
44. 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 戰國策
45. 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47. 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陶淵明
50. 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
51. 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鍾嶸的《詩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
53. 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
54. 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
1. 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2. 我國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嚴復譯的赫胥黎的《天演論》,他是一個由不懂外,卻成了翻譯家的人。
3. 我國第一部個人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4. 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說是:狂人日記
5. 第一位開拓「童話園地」的作家是:葉聖陶
6. 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神話小說:西遊記
7. 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龍須溝
9. 先秦時期的兩大顯學是:儒 墨
10. 儒家兩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別被尊至聖和亞聖。
11.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有兩大詞派, 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
以王維,孟在為代表的其風格,前者雄渾豪,後者恬淡疏朴
12. 常把宋詞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前者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後者以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為代表。
13. 「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面大旗:反對舊禮教,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14. 兩篇《狂人日記>>的作者分別是:俄羅斯的果戈里 我國的魯迅
15. 世界文學中有兩大史詩:伊利亞特 奧德賽
16. 佛教三寶是:佛(大知大覺的) 法(佛所說的教義)僧(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
17. 三從四德中: 三從:未嫁從父 既嫁從夫 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品德 辭令 儀態 女工
18.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夏至節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節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後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 群為臣綱 夫為妻綱 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2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師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葯婆 接生婆
2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農 五帝:黃帝 顓瑣 帝嚳 堯 舜
22.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釋 九流:儒家 道家 陰陽 法 名 墨 縱橫 雜 農
23.三山五嶽: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嶽: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 中嶽嵩山
2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豬(太牢)(無牛為少牢)
25.三一律:歐洲古典廣義戲劇理論家所制定的戲劇創作原則,就是地點一致,時間一致,情節一致。
26.佛教三昧:止息雜慮,心專注於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27.佛教三藏:總說根本教義為經,述說戒律為律,闡發教義為論(通曉三藏的叫三藏法師)
28.三省六部:三省: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 六部:吏 戶 禮 兵 刑 工
29.三蘇:蘇洵 蘇軾 蘇轍 三軍:上中下/左中右/海陸空
30.三吳:吳郡 吳興 會稽(丹陽) 三國:魏 蜀 吳
31.三秦:雍王(西) 塞王(東) 瞿王(陝西北)
32.三楚:港陵-南楚 吳-東楚 彭城-西楚
33.三原色:紅 綠 藍
34.三墳五典:三墳:伏羲 神農 黃帝 五典:少昊 顓頊 高辛 唐堯 虞 舜
35.三體石經:尚書 春秋 左傳/古文 小篆 漢隸三種字體書寫
⑻ 我想收集一些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尤其是一些不常見的)
推薦你一本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文學藝術常識》,由尹力強主編,市場價大約為36元RMB,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內容介紹:
文學常識部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近現代文學、外國文學;
文藝常識部分:音樂、戲劇、戲曲、攝影、電影、廣播電視藝術、舞蹈、美術、雕塑、書法、篆刻;
中國文化常識部分:中國傳統思想、中國傳統美德、中國文物、中國古代建築、中國工藝美術、中國民俗、中國人的生活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文學常識
一、中國古代文學
(一)古代文體
詩歌
文筆
散文
韻文
駢體文
語錄體
古體詩
近體詩
律詩
絕句
樂府
賦
詞
散曲
雜劇
諸宮調
筆記
小品文
(二)先秦文學
《詩經》
楚辭
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
甲骨卜辭
銅器銘文
《尚書》
《春秋》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論語》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呂氏春秋》
先秦寓言
(三)秦漢文學
《古詩十九首》
《孔雀東南飛》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
東方朔
賈誼
司馬遷及其《史記》
班固與《漢書》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陳壽《三國志》
陶淵明
范曄《後漢書》
酈道元《水經注》
木蘭詩
陸機《文賦》
劉勰《文心雕龍》
《世說新語》
(五)隋唐五代文學
李白
杜甫
劉禹錫與《竹枝詞》
白居易與《新樂府》
溫庭筠詞
李煜詞
初唐四傑
杜牧《阿房宮賦》
唐宋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唐代傳奇
敦煌歌辭
敦煌變文
(六)宋元文學
婉約派
豪放派
柳永詞
李清照詞
辛棄疾詞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沈括《夢溪筆談》
關漢卿
王實甫
馬致遠
《三國志平話》
(七)明清文學
八股文
《徐霞客游記》
章回小說
《三國志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封神演義》
《金瓶梅》
馮夢龍與「三言」
凌濛初與「二拍」
湯顯祖《牡丹亭》
洪升《長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齋志異》
《儒林外史》
《紅樓夢》
二、中國近現代文學
(一)中國近代文學
龔自珍
魏源
黃遵憲
曾國藩和湘鄉派
劉鶚《老殘游記》
曾樸《孽海花》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二)中國現代文學
「五四」新文學運動
白話文學
鄉土文學
左翼文學
延安文藝座談會
解放區文學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魯迅
葉聖陶
茅盾
朱自清
聞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從文
巴金
歐陽予倩
曹禺
《嘎達梅林》
阿凡提的故事
《阿詩瑪》
(三)解放區作家
丁玲
趙樹理
周立波
孫犁
李季
《白毛女》
(四)五六十年代文學
五六十年代長篇小說
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說
五六十年代散文
五六十年代詩歌
五六十年代戲劇
「文革」期間的文藝界
(五)新時期的文學
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學
新時期的詩歌
新時期的散文
新時期的戲劇
新時期的小說
(六)港台文學
唐人
金庸
梁羽生
瓊瑤
三、外國文學
(一)日本文學
物語文學
俳語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二)俄羅斯文學
普希金
萊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契訶夫
高爾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三)德國文學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飆突進運動
(四)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蕭伯納
伏尼契
(五)法國文學
莫里哀
盧梭
巴爾扎克
雨果
梅里美
福樓拜
左拉
羅曼·羅蘭
(六)義大利文學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七)希臘文學
伊索寓言
荷馬史詩
希臘神話
希臘悲劇
(八)美國文學
霍桑
馬克·吐溫
傑克·倫敦
海明威
(九)其他
泰戈爾
塞萬提斯
安徒生童話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分 文藝常識
一、文藝綜合
(一)文藝理論知識
文藝
文藝與社會生活
典型
現實主義
浪漫主義
(二)黨的文藝方針
「二為」方向
「雙百」方針
「兩結合」創作方法
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關於宣傳工作的四句話
關於精品的三個標准
「五個一」工程
三貼近
二、中國文化界部分評獎
(一)新聞出版界評獎
(二)文學界評獎
(三)戲劇界的評獎
(四)電影界評獎
(五)電視界評獎
(六)其他評獎
三、音樂
(一)概述
(二)音樂體裁
(三)中外音樂名家名作
四、戲劇
(一)概述
(二)戲劇的體裁
(三)歐美戲劇
(四)中國話劇
五、戲曲
(一)概述
(二)中國戲曲史
(三)中國戲曲劇種
(四)中國戲曲文學
(五)戲曲音樂
(六)戲曲表演
(七)戲曲舞台美術
六、雜技
七、曲藝
八、攝影
(一)照相機的基本知識
(二)照相機鏡頭
(三)攝影的光學原理
(四)攝影構圖
(五)攝影用光
(六)分析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七)作品分析
九、電影
(一)電影基本概念
(二)電影的功能
(三)影像鏡頭
(四)聲音
(五)蒙太奇
(六)長鏡頭
(七)中國電影類型
(八)西方電影的類型與體裁
(九)中國電影名家名作
(十)外國電影名家名作
十、廣播電視藝術
(一)廣播電視的概念
(二)廣播電視的產生
(三)中國的廣播電視
(四)廣播電視的藝術要素及藝術技巧
(五)廣播文藝的節目分類
(六)電視文藝的節目分類
(七)節目、欄目及作品舉要
十一、舞蹈
(一)舞蹈基礎知識
(二)古典舞
(三)民間舞
(四)芭蕾舞
(五)現代舞
十二、美術
(一)美術概念
(二)美術的社會功能
(三)現代美術門類
(四)中國傳統書畫門類
(五)美術作品構成的要素
(六)中外美術批評與鑒賞
(七)中國美術名家名作
(八)外國美術名家名作
十三、雕塑
(一)雕塑
(二)雕塑的樣式
(三)雕塑的材料和分類
(四)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五)外國雕塑藝術
十四、書法篆刻
(一)中國書法的特點
(二)中國書法的類別
(三)中國書法家
(四)篆刻
(五)文房四寶
第三部分 中國文化常識
一、中國古代文學
概述
孔子
「四書五經」與儒家思想
老莊與道家思想
佛學思想
二、中國傳統美德
概述
孝敬父母
尊老愛幼
「歲寒三友」的高尚情操
誠實守信
尊師重教
三、中國傳統藝術
概述
中國民樂
京劇
地方戲
圍棋
中國象棋
中國畫
四、中國文物
概述
甲骨文
三星堆文化
司母戊方鼎
越王勾踐劍
良渚美玉
曾侯乙編鍾
金縷玉衣
永樂大鍾
五、中國古代建築
概述
宮廷建築
寺廟建築
園林
塔
橋梁
六、工藝美術
概述
唐三彩
瓷器
風箏
燈彩
刺綉
剪紙
玉雕
石獅雕刻
七、中國民俗
概述
廟會
舞獅
春節
八、中國人的生活
旗袍與中國傳統服飾
針灸術麻醉術
鞏固練習
文學常識填空題一
文學常識問答題一
文學常識填空題參考答案
文學常識問答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填空題一
文藝常識問答題一
文藝常識填空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問答題一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填空題二
文藝常識問答題二
文藝常識填空題二參考答案
文藝常識問答題二參考答案
附錄一:教育部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
附錄二:影視傳媒專業都考哪些科目
附錄三:影視傳媒專業解讀
附錄四:影視傳媒專業考生疑難問題解答
附錄五:往年部分院校考試題目
附錄六:藝術類考生需要注意的報考常識
附錄七:名牌藝術類院校優秀學生藝術高考經驗談
附錄八:全國部分院校招生計劃
主要參考書目
http://..com/question/81373372.html?si=3
⑼ 泰山極頂的作品原文
泰山極頂看日出歷來被描繪成十分壯觀的奇景。有人說: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戲沒有戲眼,味兒終究有點寡淡。
我去爬山那天,正趕上個難得的好天,萬里長空,雲彩絲兒都不見,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同伴們都欣喜地說:「明兒早晨准可以看見日出了。」我也是抱著這種想頭,爬上山去。
一路上從山腳往上爬,細看山景,我覺得掛在眼前的不是五嶽獨尊的泰山,卻像一幅規劃驚人的青綠山水畫,從下面倒展開來。最先露出在畫卷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築岱宗坊,慢慢地便現出王母池、斗母宮、經石峪。……山是一層比一層深,一疊比一疊奇,層層疊疊,不知還會有多深多奇。萬山叢中,時而點染著極其工期細的人物。王線池旁邊呂祖殿里有不少尊明塑,塑著呂洞賓等一些人,姿態神情是那樣有生氣,你看了,不禁會脫口贊嘆說:「活啦。」
畫卷繼續展開,綠蔭森森的柏洞露面不太久,便來到對松山。兩面奇峰對峙闃,滿山峰者是奇形怪狀的老松,年紀怕不有個千兒八百年,顏色竟那麼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來到這兒你不妨權當一次畫里的寫意人物,坐在路旁的對松亭里,看看山色,聽聽流水的松濤。也許你會民意乾隆題的「岱宗最佳處」的句子。且慢,不如繼續往上看的為是…
一時間,我又覺得自己不僅是在看畫卷,卻又象是在零零亂亂翻動著一卷歷史稿本。在山下岱廟里,我曾經撫摸過秦朝李斯小篆的殘碑。上得山來,又在「孔子登臨處」立過腳,秦始皇封的五大夫松下喝過茶,還看過漢枚乘稱道的「泰山穿溜石」,相傳是晉朝王羲之或者陶淵明寫的斗大的楷書書金剛經的石刻。將要看見的唐代在大觀峰峭壁上刻的《紀泰山銘》自然是珍品,宋元明清歷代的遺跡更象奇花異草一樣,到處點綴著這座名山。一恍惚,我覺得中國歷史的影子彷彿從我眼前飄忽而過。你如果想捉住點歷史的影子,盡可以在朝陽洞那家茶店裡挑選幾件泰山石刻的拓片。除此而外,還可以買到泰山出產的杏葉參、何首烏、黃精、紫草一類名貴葯材。我們在這里泡了壺山茶喝,坐著歇乏,看見一堆孩子圍著群小雞,正喂螞蚱給小雞吃。小雞的毛色都發灰,不象平時看見的那樣。一問,賣茶的婦女搭言說:「是俺孩子他爹上山挖葯材,揀回來的一窩小山雞。」怪不得呢,有兩只小山雞爭著飲水,蹬翻了水碗。往青石板上一跑,滿石板印著許多小小的「個」字,我覺望著深山裡這戶孤零零的人家想:「山下正鬧大集體,他們還過去時著這種單個的生活,未免太與世隔絕了吧?」
從朝陽洞再往上爬,漸漸接近十八盤,山路越來越險,累得人發喘。這時我既無心思看畫,又無心思翻歷史,只覺得象在登天。歷來人們也確實把爬泰山看做登天。不信你回頭看看來路,就有雲步橋、一天門、中天門一類上天的雲路。現時懸在我頭頂上的正是南天門。幸好還有石蹬造成的天梯。順著天梯慢慢爬,爬幾步,歇一歇,累的腰酸腿軟,渾身冒汗。忽然有一陣仙風從空中吹來,撲到臉上,頓時覺得渾身上下清爽異常。原來我已經爬上南天門,走上天街。
黃昏早已落到天街上,處處飄散著不知名兒的花草香味。風一吹,朵朵白雲從我身邊飄浮過去,眼前的景物漸漸都躲到夜色里去。我們在清帝宮尋到個宿處,早早睡下,但願明天早晨能看到日出。可是急人得很,山頭上忽然漫起好大的霧,又濃又濕,悄悄擠進門縫來,落到枕頭上邊上,我還聽見零零星星的幾滴雨聲。我有點焦慮,一位同伴說:「不要緊。山上的氣候一時晴,一時陰,變化大得很,說不定明兒早晨是個好天,你等著看日出吧。」
等到明兒早晨,山頭上的雲霧果然清澈,只是天空陰沉沉的,誰知道會不會忽然間晴朗起來呢?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冒著早涼,一直爬到玉皇頂,這兒便是泰山的極頂。
一位須髯飄飄的老道人陪我們立在泰山極頂上,指點著遠近風景給我們看,最後帶著惋惜的口氣說:「可惜天氣不佳,恐怕你們看不見日出了。」
我的心卻變得異常晴朗,一點也沒有惋惜的情緒,我沉思地望著極遠極遠的地方,我望見一幅無比壯麗的奇景。瞧那莽莽蒼蒼的齊魯大原野,多有氣魄。過去,農民各自擺弄著一塊地,弄得祖國的原野是老和尚的百衲衣,零零碎碎的,不知有多少小方塊堆積在一起。眼前呢,好一片大田野,全聯到一起,就象公社農民聯的一樣密切。麥子剛剛熟,南風吹動處,麥流一起一伏,彷彿大地也漾起綢緞一般的錦紋。再瞧那渺渺茫茫的天邊,揚起一帶煙塵。那不是什麼「齊煙九點」,同伴告訴我說那也許是煉鐵廠。鐵廠也好,鋼廠也好,或者是別的什麼工廠也好,反正那裡有千千萬萬只精巧堅強的手,正配合著全國人民一致的節奏,用鋼鐵鑄造著祖國的江山。
你再瞧,那在天邊隱約閃亮的不就是黃河,那在山腳纏繞不斷的自然是汶河。那拱衛在泰山膝蓋下的無數小饅頭卻是徂徠山等許多著名的山嶺。那黃河和汶河又恰似兩條飄舞的綵綢,正有兩只看不見的大手在耍著,那連綿不斷的大小山嶺卻又象許多條龍燈,一齊滾舞——整個山河都在歡騰著啊。
如果說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開的青綠山水畫,那麼現在我才算出翻到我們民族真正宏偉的創業史。
我正在靜觀默想,那個老道人客氣地賠著不是,說是別的道士都下山割麥子去了,剩他自己,也顧不上燒水給我們喝。我問他給誰割麥子,老道人說:「公社啊。你別看山上東一戶,西一戶,也都組織到公社裡去了。」我記起自己對朝陽洞那家茶店的想法,不覺有點內愧。
有的同伴認為沒能看見日出,始終有點美中不足。同志,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其實我們分明看見另一場更加輝煌的日出。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
偉大而光明的祖國啊,願您永遠「如日之升」!
⑽ 「雪霽山茶圖"篆體
「雪霽山茶圖"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