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怎栽
(1)品種選擇。盆栽宜選用大紅梅、綠萼梅、台閣梅、照水梅、龍游梅等。版
(2)栽植方法。幼權苗可用園土、粗砂各1/2的培養土;成株改用園土4份、腐葉土2份、粗砂4份的培養土。通常於新葉未展時,帶原土坨栽入口徑20~25厘米的泥瓦盆內。栽前先在盆底墊上厚3~5厘米粗砂或木炭屑作為排水層,在其上面填入少量培養土,這時再將植株放入盆中央,邊填土邊壓實(注意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栽後澆透水,放通風透光處。盆栽梅花,應放置在向陽通風處養護,如放在蔭蔽地方則生長不良,花少而色淡。生長季節如發現因缺鐵而引起葉片發黃,可結合澆水澆灌0.1%硫酸亞鐵溶液。
一般每隔1~2年換一次盆。換盆時間宜在早春花後修剪完畢進行。換盆時添加新的培養土,以補充營養。
⑵ 梅花怎麼移植
一、梅花的移植方法:
南方及黃河流域耐寒品種可以直接帶土團移植到外面,並選背向陽的地方。
北方寒冷地區移植到室內越冬等落葉後到春季萌芽的條件下帶土團移植,並在盆里放入選好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並澆透1次水後,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二、原因:帶土團移植可以避免損傷根系,可以提高成活率。
三、參考資料:
http://ke..com/link?url=_X9skH8Jd_gecbtP7micvkP_veFlUki6ajPZWKIK-ZhQdcO6I2cl_7-LB_MCCpnY_VdruznyUJy
⑶ 梅花要怎麼種植
梅花的生長環境相對來說並不嚴格。雖說它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內沃、排水良好為佳。容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就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梅花的生存能力雖然很強,但還是需要我們小心謹慎。
⑷ 梅花怎麼種植·'
梅花的栽培,有園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方式。
1.露地園林栽培 最重要的是要適地適樹,要選擇適當的地點,切合其生態要求。一般栽2~5年生大苗,栽植方式可用孤植、叢植或群植。栽前要掘樹穴,施基肥,栽後要澆透水,加強管理,梅樹整形,以自然開心形為宜。修剪一般宜輕度,並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一年一般應施三次肥,即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含苞前盡早施速效性肥,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7月初)要適當控制水分,並施過磷酸鈣等速效性「花芽肥」,促進花芽分化。
2.切花栽培 以生產切花為主要目的栽培梅花,多在露地成片栽種,株行距可較小(3米× 3米),主幹分枝點留低(約 30厘米),並適當重剪,多施肥料,以促進大量生長較長的花枝。作切花栽培的品種,要求長勢健旺,而且能年年著花繁密,如宮粉型梅。
3.盆景栽培 先將苗木經露地栽培數年後,於年底上盆,栽前栽後均要加以整形修剪。必要時可用刀切、棕絲扎、鐵絲纏。修剪梅樁、盆梅,應較露地梅花為重。盆梅澆水要適度,太多易落黃葉,太干易落青葉,在新梢達到30厘米左右後,約在6月間要適當控制水分,並增施追肥,促進花芽分化。花前先置於冷室向陽處,含苞待放時移至室內觀賞,花後應進行強度短截,仍移至露地培養,藉以恢復元氣,增強長勢。
4.催延花期栽培 可令其春節、五一、國慶、元旦等節日開花。因梅花對溫度很敏感,要使它在元旦、春節開花,因時間已接近自然花期,很易做到,但要注意增溫不宜太猛,要經常灑水,以保持空氣濕度,並將其放置於陽光充足處,花蕾露色後,移至低溫處,這樣可維持正0~20天不開花,若給於10c~15c的條件,則經一周左右即可開花。如要在「五·一」開花,可將花芽豐富的盆梅置於略高於冰點的冷室中,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漸移出室外。若要提前至「十·一」開花,則要在抽梢長30厘米後及時「扣水」,重施追肥,並摘除全部葉片,再依次給以低溫和增溫處理,促其新形成的花芽提前於「十·一」前夕吐蕊。
希望幫到你!
⑸ 梅花老樁怎麼種植方法
梅花不僅可以作為普通盆栽種養起來,同時還可以製作成盆景欣賞,尤其是梅花老樁,更是製作盆景的絕佳材料。以紅梅老樁為例,一般在形成老樁之前,它是越養越低矮,而且樁材也越來越粗壯。但想要將其打造成盆景佳作的話,首先我們還得選擇一株株型比較好的樁材。
梅花老樁怎麼養活
在我們獲得樁材之後,接下來需要做的是為其移栽上盆。那麼,梅花老樁怎麼養活呢?畢竟移栽老樁是一件費時費力甚至還不討好的工作,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移栽方法不當的話,是無法將其養活的。為了將來之不易的紅梅老樁養活如果我們所選擇的紅梅老樁是低矮形態的樁材,那麼基本上也已經成型,所以我們也不必過多地修飾和打造株型。在樁材、花盆、盆土等材料都准備好之後,我們就可以為樁材脫盆進行移栽了。
一般之前培育梅花所使用的盆土為園土與河沙的混合土壤,所以我們現在上盆時建議在普通營養土中拌入一些煤渣或河沙以讓土質變得更加疏鬆透氣、透水性也更強。但營養土的比例不能超過1/3,以少量營養土進行配製比較合理。不過,我們也需要根據自己的取材便捷性適當選擇材料,然後進行科學配比。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給紅梅老樁上盆時,不要過多地將根部的宿土給打掉了,可以適當松鬆土,適當減少外圍的宿土,大概鬆土的比例在1/3左右即可。尤其是在植株的枝條上還帶有花苞的情況下,應當盡可能保留宿土,這樣可以讓植株在上盆後更容易服盆成活,避免造成掉苞的情況。
由於梅花老樁一般是使用杏梅之類的樹種進行嫁接培育而來的,其根系是比較發達的,所以此時適當鬆土後期可以更好地讓樁材生長。而且宜選擇稍大稍深的花盆進行相對的深植。在盆內搭建好排水層後,可以先覆蓋一層培養土,再均勻地撒入一層羊糞作為底肥。
然後我們再繼續覆蓋一層土壤直到將所有的羊糞都覆蓋完,這樣可以避免它與植株的根系直接接觸而造成燒根。之後再將梅花樁材平穩地擺放在盆內,同時用土壤填充好周圍的空隙,並輕輕壓實盆內的土壤以減少其中的間隙,讓植株的根系與土壤接觸更加充分。
完成上盆之後,我們還可以在盆內擺放上一些大小合適的石塊以點綴盆景,讓盆景看起來更符合老樁的特點。當然,此時我們也可以在盆內植入一些觀賞性比較強的青草,點綴效果會更好。而之後我們可以採取盆浸法來為植株澆水,這樣補水可以更加透徹。因為直接澆水的話,不容易澆透。
⑹ 梅花怎麼剪枝移栽
移栽最好帶土球。行距50+50就可以,深度埋下根為佳。剛剛種下不可施肥,會把新根燒壞。
⑺ 梅花怎麼養
梅花栽培技術:
1.栽植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2.光照與溫度 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若遇低溫,開花期延後,若開花時遇低溫,則花期可延長。生長期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若處在庇蔭環境,光照不足,則生長瘦弱,開花稀少。冬季不要入室過早,以11月下旬入室為宜,使花芽分化克分經過春化階段。冬季應放在室內向陽處,溫度保持5℃左右。
3.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小能過濕過干,澆水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干透澆透。施肥也合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4.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5.花期控制 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 -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⑻ 梅花要怎麼栽培養護才好
梅花的種植方法
梅花的栽植
在南方可地栽,在黃河流域耐寒品種也可地栽,但在北方寒冷地區則應盆栽室內越冬。在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為提高成活率,應避免損傷根系,帶土團移栽。地栽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盆栽選用腐葉土3份、園土3份、河沙2份、腐熟的廄肥2份均勻混合後的培養土。栽後澆1次透水。放庇蔭處養護,待恢復生長後移至陽光下正常管理。
梅花對光照與溫度的要求
喜溫暖和充足的光照。除杏梅系品種能耐-25℃低溫外,一般耐-10℃低溫。耐高溫,在40℃條件下也能生長。在年平均氣溫16~23℃地區生長發育最好。對溫度非常敏感,在早春平均氣溫達-5~7℃時開花。
梅花的澆水與施肥
生長期應注意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偏於狀態,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濕過干,澆水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一般天陰、溫度低時少澆水,否則多澆水。夏季每天可澆2次,春秋季每天澆1次,冬季則干透澆透。施肥也合 理,栽植前施好基肥,同時攙入少量磷酸二氫鉀,花前再施1次磷酸二氫鉀,花施1次腐熟的餅肥,補充營養。6月還可施1次復合肥,以促進花芽分化。秋季落葉後,施1次有機肥,如腐熟的糞肥等。
梅花的花期管理
梅花的整形和剪枝
整形修剪地栽梅花整形修剪時間可於花後20天內進行。
以自然樹形為主,剪去交叉枝、直立枝、乾枯枝、過密枝等,對側枝進行短截,以促進花繁葉茂。
盆栽梅花上盆後要進行重剪,為製作盆景打基礎。通常以梅樁作景,嫁接各種姿態的梅花。
保持一定的溫度,春節可見梅花盛開。若想「五一」開花,則需保持溫度0~5℃並濕潤的環境,4月上旬移出室外,置丁陽光允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即可「五一」前後見花。
梅花的花期管理
花期控制盆栽梅花一般為家庭觀賞。冬季落葉後置於室內,溫度保持在0~5℃,元旦後逐漸加溫至5~10℃,並日充分接受光照,經常向枝條噴水,水濕應與室溫接近。
⑼ 誰知道梅花怎麼種~~~~
梅花的繁殖與栽培
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應於陽坡或半陽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長期間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餅肥堆肥、廄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長後(6月底至7月初),適當控制水分並施肥,促進花芽分化。梅花適作盆景栽培。將地栽培數年後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軟松肥沃,栽前栽後均要整形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