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史里的茶花
⑴ 茶花村的歷史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楊柳鄉茶花村
茶花行政村歷史以來就居住在海拔有2400多米的高寒山區,「水冷草枯,冰冷刺骨 」。又5個自然村,9個農業合作社。
茶花自然村初步形成自然村約在1700年,現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末建村莊以前茶花比較多,取寨名叫茶花村自然村。
三眼井自然村有三個農業社,初步形成自然村約在1695年,現已有305年左右的歷史。在末建成村莊以前有三個水井,取寨名叫三眼井自然村。
清水塘自然村原籍在小海壩,1970年,國家立項建立小海壩水庫,農戶於1971年遷移到清水塘成立自然村,已成立有29年的歷史,因為這個村莊沒建成以前有一個水塘子,一年四季都是清水,所以寨名叫清水塘自然村。
阿亨上寨下寨自然村,2個自然村,4個農業合作社,形成自然村約在1750年,兩個自然村形成已有250多年的歷史,因為居住的地方土地比較肥沃,所以寨名叫阿亨上寨下寨。茶花行政村駐地是跟隨著茶花樹自然村得名,所以叫茶花行政村。
http://ke..com/view/2158743.html?wtp=tt
⑵ 介紹茶花
如果是作文的話,樓上那篇不錯, 不過,如果是說明文的話,以下資料可以給你作為參考。。關於茶花的資料全齊了 茶花,又名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山茶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或曼陀羅等別名,又被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原產於中國東部,現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雲南各地,及朝鮮、日本和印度等國普遍種植。 花語 謙遜、可愛、理想、真心的愛。 生長特徵 茶花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至15米。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6厘米,短鈍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葉干後帶黃色;葉柄長8-15毫米。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大紅色,花瓣5-6個,栽培品種有白、淡紅等色,且多重瓣,頂端有凹缺;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頂端3裂。蒴果近球形,直徑2.2-3.2厘米。 歷史 飽滿的山茶花苞茶花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隋唐時代已進入尋常百姓亭院,有唐詩「風載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為證。 七世紀,茶花首先傳到日本,並開始向亞洲周邊國家傳播。 宋代,栽培茶花開始風行。「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描述的就是當時茶花盛開的情景。 十八世紀,茶花自日本傳至歐洲和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名花。
⑶ 山茶花來歷
山茶來花原產我國。公元7世紀初,日自本就從我國引種茶花,到15世紀初大量引種我國山茶花的品種。1739年英國首次引種我國山茶花,以後山茶花傳入歐美各國。至今,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義大利等國在山茶花的育種、繁殖和生產方面發展很快,已進入產業化生產的階段,品種間、種間雜種和新品種不斷上市。
我國栽培山茶花的歷史悠久。自南朝開始已有山茶花的栽培。唐代山茶花作為珍貴花木栽培。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己十分盛行。南宋時溫州的茶花被引種到杭州,發展很快。明代《花史》中對山茶花品種進行描寫分類。到了清代,栽培山茶花更盛,茶花品種不斷問世。1949年以來,我國山茶花的栽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品種的選育又有發展。目前我國山茶花品種已有300個以上。在浙江、福建和江蘇等地已開始批量生產。目前,已成為花卉市場冬季主要的盆栽觀賞花木。
⑷ 茶花牌的歷史、
在紅雲煙、醇香雲煙、紅山花等系列產品在市場推廣成功,贏得廣大消費都厚愛的同時,昆明卷煙廠在深入調查消費者,研究市場的基礎上,經過一年多的研製,推出柔和「茶花」。
裝潢設計:體現清麗,高雅,柔情的意境,是名人名花詩名煙的最佳組合。「茶花」二字為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手書貼字,灑脫秀麗;主圖案由含苞待放的花蕾和「茶花」英文字母變體組成,紫光燈下,花蕾顯現倩麗少女頭像,生動奇妙;「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的詩句點明老名牌、新系列的內涵。商標採用帶色珠光凹印,美觀和防偽兼顧。
內在品質:體現纖秀、精緻、細膩、柔和的特點。煙支採用94mm的細支獨特規格,卷煙紙輔料等採用特殊材料,濾嘴有口紅防沾功效。煙氣細膩、吸味醇和,配方中有多種雲南亞熱帶水果提取精華,清新自然,男女皆宜。
使用進口特型設備生產,從工藝配方到商標設計,嚴格遵循國際質標准ISO9002認證體系控制。
⑸ 茶花的簡介
茶花又名山茶花,原產我國。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性高溫,屬半陰性植物,忌直射光曝曬,不耐陰,以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壤土為好。
現代世界上供觀賞用的茶花主要有山茶花、雲南茶花、南茶花、茶梅、冬紅茶花、玫瑰連蕊茶、毛花連蕊茶、櫻花短柱茶、怒江山茶、西南紅山茶、浙江紅花油茶、金花茶等。
山茶花又名華東茶花,又名川茶或呼洋茶,山東稱耐冬,系我國傳統名花。早在唐、宋已有山茶花的栽培,距今有近千年歷史,經過人們長期培育,積累了極豐富的栽培經驗。近幾十年來的調查證明,山茶花在浙江寧波、舟山群島普陀、瑞安,山東嶗山,江西黎川和四川蛾眉山等地均有野生,迄今仍有古老合圍的大茶花樹。清代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香玉》篇就有「嶗山下清宮,耐冬高二丈……」的記載。嶗山附近至今仍有合圍大茶花樹,當地群眾仍稱「耐冬」是城鄉園林中不可缺少的春季木本花卉。山茶花目前遍布世界,其品種在1.5萬個以上,新奇品種仍在不斷出現。
八學士茶花是茶花中的一個珍品,深為人們所厚愛。並不是如金庸《天龍八部》中段譽所描述的一棵茶花上能開出十八種不同顏色的花來。實際上「十八」指的是花瓣輪數而非花色數,相鄰兩角花瓣排列20輪左右,多為18輪,故稱它為「十八學士」。它樹型優美,花朵結構奇特,由70-130多片花瓣組成六角塔形花冠,層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觀。它常見的花色有朱紅、緋紅、粉紅、全白諸色。
⑹ 歷史上哪個人物喜歡養山茶花
明代詩人楊慎甚愛山茶。曾為此賦詩一首於雲南筇竹寺:
《山茶花》
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 海邊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
⑺ 茶花栽培歷史有多久
茶花栽培歷史悠久,隋唐時代即已盛栽,「山茶似海石榴,出桂洲,易地亦有。山茶花葉似茶樹,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緋,十二月開」。至宋代出現了茶花花會,范大成詩曰「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明清已有茶花「花史」和茶花譜的專著。茶花古樹有雲南普洱縣的茶花王,樹高13米,粗3、2米,樹齡1700多年。大理有株千年茶,重瓣大花,被譽為「萬朵茶。」昆明西山華庭寺內,有明朝種植的南山茶,一樹干苞,浩如花海。西山太華寺的「通草片」古樹,相傳是明初建文帝流亡入滇時手植。浙江瑞安縣大羅山化成洞寶岩庵海拔380米的裸岩間,保存1200年的樹高8、5米的「金心茶」。青島嶗山太清宮有600年的「絳雪」,四川什邡八座墳有520年川茶「鐵殼寶峰」,浙江普陀山龍壽庵有330年古山茶,重慶市萬縣西山200年以上的古茶樹。
⑻ 我國山茶花的栽培歷史有多久
山茶是我國著名的十大名花之一。樹姿優美,四季常青,花色嬌艷,花期較回長。象徵答著吉祥幸福。我國山茶栽培歷史有4000餘年。一直被視為珍品。世界已育成的山茶品種達3000~4000個,花形繁多,艷麗多彩,深受人們青睞。
⑼ 茶花的傳說是不是民間故事
茶花的傳說是民間故事
傳說是最早的口頭敘事文學之一。由神話演變而來但又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故事。
輾轉述說,也可說是流傳,不能夠確定。 例:村裡傳說他們家有人立功了,不知他兄弟倆誰是英雄。
人民口頭上流傳下來的關於某人事的敘述。 例:魯班的傳說。
在文字尚未發明的時代,人們要對歷史做紀錄只能利用口耳相傳的方式,此即為傳說的由來。因此傳說通常不可考,所描述的事件發生年代遠在文字發明前的遙遠過去。
茶花的傳說的故事:
以前,古木南街,有株神奇的茶花。怎樣神奇?周圍的龍潭裡,不管遠近,都能看到那株茶花的倒影,象在那樹旁看到的一樣鮮艷、一般美麗。
這珠茶花神奇,它的傳說,才更加神奇呢!
古時,有個勤勞、善良的婦女,名叫達布。她雖孤獨一人,卻早出晚歸地勞動,有吃有穿,生活過得很舒心。
達布年紀越大,卻越來越喜愛花草,院內院外,她種了不少花草。一有空,就給花草澆水、鋤草、捉蟲。紅、白、黃、紫,無所不有;春、夏、秋、冬,都有花開。爭奇斗艷,萬紫千紅,清香撲鼻,沁人肺腑。
但達布十分喜愛的花,卻沒有一叢,總想找一株她最喜愛的花,栽在她的院心裡。她四處尋找,山山嶺嶺都看過了,她最喜愛的花呀,仍然沒有找到。
有一天,達布到魁閣龍潭,去背水澆花,走到龍潭邊,見一株九蕊十八瓣的花,映在水面上,色彩極為鮮艷,就看呆了。看了一陣,她抬頭看四周,也沒有發現一株在水面上的那種花,就灌滿了水,背著回家了。
達布看見水面上顯映出的那株花後,出門想起那種花,進門又想起那種花,睜眼想起那種花,閉眼也想起那種花!想呀想的,不幾天,就生了病,不吃不喝,整天躺在床上。她生了什麼病?她也不知道。很多醫生來給她治病,也沒有把她的病治好。她的病呀,一天比一天重啦!
不知病了幾天,達布快要死了。危急時,一個美麗的姑娘,跨進門檻,來到達布床邊,甜蜜蜜地叫她一聲阿媽,說來給她治病。達布睜眼一看,見姑娘頭上插著的花,胸前掛著花,和她在水面上見到的那種一模一樣,不吃一丸葯,病就好啦!達布倏地翻起身,冬地跳下床,一眼都不眨,望著姑娘。姑娘帶笑的臉,也同她見到的那種花一般。達布問姑娘戴的是什麼花,她說是山茶花;問她有沒有花秧,她就送了達布一株。
姑娘走後,達布拿著鋤頭,就將茶花種在院心裡,達布天天給茶花澆水,月月給茶花施肥,季季給茶花鋤草,象撫養奶娃那般細心、周到。不幾年,茶花樹就長大了,開花了。那株茶樹,樹姿虯勁優美,綠葉四季不凋;那一朵一朵的花,大如牡丹,燦如雲霞,風姿綽約,耀眼生輝!更為奇怪的是,那株茶花盛開時節,周圍村寨的人,用金盆打水,能看見茶花的倒影;去龍潭邊背水,也能在水面看見茶花的倩影。
不知過了多少年,達布死了。據說,送茶花給達布的那個姑娘,是天上的茶花仙女!為了紀念茶花仙女,也為了紀念達布,就在種茶花的地方,蓋了一座廟,取名叫茶花廟。清末年間,茶花廟毀壞了,但關於茶花的傳說,至今仍然傳頌著!
⑽ 茶花是什麼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引自網路
茶花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國是種植茶花最早的國家之一,茶花在我國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三國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種植茶花,唐代書籍當中是第一個為茶花命名的時代,明清時代,茶花發展出現了高潮時期,清朝時代茶花已經有了80多種。而且,現在人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改良,發現發明了很多新鮮品種,茶花在人類歷史上仍然在不斷進步,不斷前進,可見人們對茶花有獨特的喜愛。
茶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葯用價值,在本草綱目和千金方中對於茶花的葯用價值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記載。山茶四季常綠,分布廣泛,樹姿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