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四瓣梅花窗

四瓣梅花窗

發布時間: 2022-02-22 08:27:44

梅花有什麼象徵意義

梅花主要象徵意義有:高風亮節的品性、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孤清與落寞、隱者高士、友情。

1、把梅花傲雪作為高尚品性加以贊美,賦予了梅花高風亮節的品性。

《早梅》明代:道源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釋義:

雪花落下,給植物披上了銀裝,一點顏色的都沒有;在南邊的樹枝上有一些花,沒有葉子。在小溪旁我都聞到了香味,抬頭一看,只見梅花的影子映在農家的牆壁上。

雖然視梅花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開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發揮。在感懷身世的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堅毅不屈的意志。

2、把梅花詮解為一種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以梅隱喻自身的美德。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齷齪塵世,志不得伸的詩人們更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梅花,傲雪耐寒,獨入清香,

《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描繪了梅花嫻雅不俗,耐得寒冷,飽經霜打依舊傲然挺拔的貞秀豐姿。宋初詩人韓維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絕俗,在嚴寒霜雪中保持鐵骨芳姿。生長環境不好,但依然頑強自下而上,不隨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3、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北宋中期,經過蘇軾等人的吟詠,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進一步深化。蘇軾是梅花的亂,寫了大量詠梅詩,在其詩中帶有強力主觀表現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樣淋漓盡致地展現詩人孤芳自賞,幽潔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卜運算元·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釋義: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可體現蘇軾詩中高潔之志與孤寂之感交滲一體的雙重感情取向。以盛開的梅花無人去欣賞,透露出懷才不遇的無奈與感傷。這些詩篇不但體現了詩人的個人思想感情,其中蘊涵的那份幽獨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覺正是當時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時的經常體驗。

4、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到了南宋,國勢飄搖,社會動盪,土人階層渙散零落,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而且還受道家逍遙自適人生哲學的影響,很多詩人寄情於山林,渴望過一種清凈無為與世無爭的生活,於是在詠 梅詩中,出現了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鹽角兒·亳社觀梅》宋代:晁補之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釋義:

花開的時候象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裡飄盪出來的,清香透徹。

占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梅花開在殘臘初春之際,長於高山綱谷,水驛荒村,但它清香依舊,潔白無暇,給身處逆境的詩人以無限慰籍。包含著對個人志節操守的重視以及對個人精神自由的維護。

5、以梅花來表達對遠方朋友的友情,也是古詩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

南北朝陸凱所作的《贈范曄》就是以梅花傳達友情:

《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折梅贈遠已成為常用的典故。表達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發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詩歌里不僅僅是一個信物,更代表著一種情緒,詩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遠在他鄉的朋友。

Ⅱ 梅花的缺點

由於梅花含有苯甲醛,苯甲醛是有毒性的化學物質,故建議不要把梅花放內在容卧室里,最好放在有空氣流動的地方,或者定期開窗戶以流通室內空氣。


梅花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此病常在濕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中發生。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著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2)縮葉病。可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癒。
(3)炭疽病。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上述兩種葯液亦可見效。

Ⅲ 鄭板橋梅蘭竹菊都會畫嗎

都會畫

擅畫竹、蘭、石,
其中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也畫松、菊

竹:
自謂畫竹多於紙窗粉壁見日光月影的影射怪取得。曾題道:「吾之竹清俗雅脫乎,書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書法有濃淡,竹更要有濃淡,書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他擅寫竹,更將款題於竹石間,以竹之「介於否,堅多節」來表達自我孤高的情操。

蘭:
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

畫梅典故:
世人都知道鄭板橋的竹子、蘭花畫得好,卻不知他畫的梅花也是一絕,為何存世的鄭板橋的梅花畫作少呢?這里還有個關涉他崇高畫品的故事。
那是鄭板橋還在蘇州時,常畫竹子、蘭花,有時也畫些花羽鱗介和山水,就是不畫梅花。
因為在他住的桃花巷西頭有一家畫室,主人是擅長畫梅花,自稱畫的梅花「遠看花影動,近聞有花香」的呂子敬。
呂是個落第秀才,拖著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頗為艱難,靠賣畫梅花養家糊口。他畫梅遵循寫實的手法,畫得栩栩如生,每個花瓣都活靈活現。
當有人求鄭板橋畫幅梅花時,他總是謙虛地笑道:「我畫的梅花比呂先生差遠了。走吧,我領你找呂先生求畫去!」還經常當著眾人高度評價呂子敬的畫,贊揚道:「呂先生畫的梅花,我再學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畫到這個程度。」
有個從京城回鄉養老的吏部尚書精通翰墨,酷愛書畫,他看到鄭板橋的字和畫,非常高興,便出了一個「梅花幽谷獨自香」的畫題要鄭板橋畫,並願出五十兩銀子。想不到,鄭板橋推脫說,畫梅花當屬呂子敬先生畫得好。他畫的梅花可當百兩銀子,我畫的不過十錢而已。老尚書就拿著銀子去找呂子敬畫梅。
自從老尚書找呂子敬畫過梅花後,呂子敬覺得他的畫比鄭板橋的強多了,時不時地自我誇耀,說在蘇州城裡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的。一些朋友們把呂子敬的話帶給鄭板橋,沒想到鄭板橋一笑置之。
鄭板橋在蘇州住了三年,有一天他決定遷移到揚州去。
臨行時,呂子敬前來為他送行。畫友相別,當然得送丹青。這次鄭板橋贈給呂子敬的,卻是一幅梅花。只見他展紙揮筆,筆走側鋒,由深入淺,畫出了蒼蒼點點帶有飛白的梅花主幹。畫花朵時,用墨濃淡相宜,有輕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點出,等水分未乾時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滲化。整個畫面的結構,只有三四朵梅花畫得清晰,余者皆塗塗抹抹,真有「觸目橫斜千萬樹,賞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
好一幅酣暢淋漓,筆法流動,神采飛揚的梅花呀。簡直把呂子敬看呆了,愣了半天才囁嚅道:「鄭兄有如此畫梅神技,奈何不早早教我?」鄭板橋平靜地說:「呂兄過譽了,你我兩種畫風,我如畫梅,必有人喜,那時呂兄畫酬就會少收許多。」呂子敬感激說:「鄭兄之所以不畫梅花,為的是給小弟留口飯吃啊。」
世人有「文人相輕」 、「同行如敵國」的說法,你看鄭板橋畫梅的故事,便覺事理也非盡然,自然會悟出一番感慨來。

Ⅳ 急:梅花有什麼雅稱

梅花是中來國的十大名花之一,雅源稱較多,被稱為暗香、疏影、寒花、獨秀、孤芳、仙姿和斜枝等等。

梅花是喬木或灌木植物,外形美觀,花朵淡雅,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首,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與松樹和竹子並稱為歲寒三友。

梅花在寒冷的冬季盛開,花朵美觀,顏色淡雅,香氣濃郁,觀賞價值較高。梅花可盆栽種於室內,植株外形美觀秀麗,可供人觀賞。花朵顏色豐富,可裝飾房子,花香襲人。

(4)四瓣梅花窗擴展閱讀:

梅花的歷史悠久,古人對其贊不絕口,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深受人們喜歡。梅花是中國南京、泰州和淮北等多個城市的市花。

梅花的主要變種為長梗梅和野梅,長梗梅多生長在坡地、林地和路邊,葉片為披針形,葉尖較為尖銳,分布在雲南省內。野梅的生長在坡地、河流附近和林地等位置,葉片為長圓形或卵圓形,葉尖較為圓潤,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和四川省內。

Ⅳ 在古代門窗為何大多採用梅花雕窗

梅花的寓意,象徵著1、春落梅枝頭。古人說,梅具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後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分別象徵著吉祥。 2、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陳志歲微型詩《梅花》這樣寫道:「為使與嚴寒搏鬥之儔儕堅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給人。」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贊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 一、隱者林逋有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 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斗雪開 3、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民間傳說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它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其中有一首古詩是這么寫的: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高風亮節。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至今還在歲歲作花。梅花在人們心目中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來。
所以 有了這些含義,用來雕窗是再平常不過了。

Ⅵ 唐朝皇妃在額頭貼的梅花形狀的花紋叫什麼

女子在臉上和額頭上貼花紋,在漢朝時就有記錄了,漢·王粲《神女賦》:「稅衣裳兮免簪笄,施華的兮結羽儀。」到了唐代,因上官婉兒而出了紅梅妝。

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唐代一般是在額頭貼紅梅妝,稱之為「華的」。

花黃是古代流行的一種女性額飾, 又稱額黃、鵝黃、鴨黃、約黃等,是把黃金色的紙剪成各式裝飾圖樣,或是在額間塗上黃色。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傳到民間,許多富家大戶的女兒都爭著效仿。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於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所以唐代貴妃的「梅花妝」絕不可能被稱為「花黃」,皇妃以是皇帝妻子,「花黃」是未出閣的少女所化的妝,不能等同。所以,唐朝皇妃的紅梅妝稱之為「華的」。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有關梅的典故

梅開二度 唐代肅宗年間,中原某地有一佳麗女子,名喚陳杏元.他家有株梅花樹,時當花期,正噴香吐艷。忽一日,無緣無故,那梅花樹的枝兒蔫了,花兒落了。何故無風天雨花自殘,陳杏元大惑不解。也在這一日,陳杏元在朝做官的父親差人送來一位書童。這書童,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後來得知,他原是被奸臣殘害的忠良之後,名叫梅良玉。原來,梅花自敗是應在了他的身上。這不禁使陳杏元內心裡萌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不久,他倆相愛了。誰知好景不長,他倆尚未成婚,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就派美人去應付,選陳杏元到北國去和番……那時的邯鄲是邊陲重鎮。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臨邯鄲的叢台,與社稷親人垂淚相別。這樣,陳杏元與梅良玉便也來在叢台之上…… 這樣,如今的叢台上便也仍然有著這樣的八個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或許是命運不濟之人暗中相助吧?後來,當陳杏元淚別梅良玉,一步一回頭,悲悲切切地就要到達番邦,路經一處懸崖斷壁,痛不欲生跳崖尋死之時,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縷陰魂,是前朝也因前來和番到頭來憂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陰魂。那陰魂,背起陳杏元直送中原陳家,最終讓她與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結良緣…… 這件事,感動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就在梅陳完婚之日,那梅花樹又二度重開,且花朵滿枝,艷麗無比,馨香四溢…… 2 梅花妝 古婦女之妝飾。是指女子在額上貼一梅花形的花子妝飾。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成五齣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參閱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其式,在額上畫一圓點,或多瓣梅花狀,唐時很流行。 3梅妻鶴子 林逋脾氣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卻酷愛梅花、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但遇佳奇品種,便用重金購來,置於住所四周。閑暇之際,一人賞梅玩鶴。相傳林逋在孤山隱居時,繞屋種梅三百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他的詠梅名句。他有隻仙鶴,取名「鳴皋」。每逢客人來訪,林逋不在,童子便開籠放「鳴皋」翔雲報信。詩人見鶴,即回家會客。因此,人們說他「梅妻鶴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看來這並非誇大。後來,他的這個名聲傳播出去,成為傳世趣聞。他死後,真宗皇帝還賜號「和靖先生」。 4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Ⅷ 梅花都有哪些別名

1.疏影來:吳可《探梅》「噴源月清香猶吝惜,印溪疏影恣橫斜。」
2.暗香:李淳《早梅》「雪經清寒蝶未知,暗香誰譴好風來。」
3.橫枝:楊萬里《雪夜尋梅》「橫枝憔悴宛晴埃,端令羞面不肯開。」
4.孤根:李新《次韻任吏君詠梅二首》「堂上高人解賞音,孤根未放草來侵。」
5.斜枝:楊則之《早梅》「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6.孤芳:林逋《梅花三首》「幾回山腳又江頭,繞著孤芳看不休。」
7.冰雪仙:朱翌《梅花》「姑謝山頭冰雪仙,人間一見便豐年。」
8.仙姿:朱熹《前村梅》「玉立寒煙寂寞冰,仙姿瀟灑爭無塵。」
9.冷艷:陳克《書梅花》「忽逢冷艷冰綃上,嘆息侯家佔好春。」
10.寒艷:張峰《梅》「一枝寒艷映窗光,蕊氣侵衣斷客腸。」
11.癯仙:陸游《射的山觀梅》「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乃有此癯仙。」
12.春葩:強至《次韻公勝早梅》「若論霜菊無多晚,只此春葩苦較遲。」
13.瓊葩:韓維《千葉梅》「南園卉木便春光,獨愛瓊葩掩眾芳。」
14.獨秀:胡銓《早梅》「千林闃無伴,獨秀蓋孤明。」

Ⅸ 描寫梅花花瓣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1.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梅花在白皚皚的雪地里,粉紅的,雪白的,淡紫的,宛如一團團朝
霞,微風吹過,整個朝霞好像燃嬈起來了,經久不息,隨風飄來的,是那一股股沁人的芳舌,讓人沉醉在著香味之中。
2.冬天裡的雪依然下著。在這干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只有梅花傲然怒放。一朵朵五彩繽
紛的小花白的像雪,紅的似火,黃的鑫金,粉的如霞…在棄風中起舞,冰心玉骨。馨香陣陣,
頓時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3.冬天,梅花悄然無息地綻開了嬌小的花瓣:紅的似火、白的似玉、綠的豆青、黃的燦金。有
的一枝獨秀,有的三五呼應,有時候還會干枝萬樹連綿不斷。假如在這梅花林中舞劍,滿樹的梅花和寶劍的寒光一定是一副精妙的圖畫。
4.梅花艷如朝霞,有的粉撲撲的,像兒童的小臉蛋,有的則是紅艷艷的,是顯得如此的高雅而
不俗氣。
5.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
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
6.我透過窗子向外望去,嗬,好一株梅花!枝頭上既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綻放的花朵。火紅
的花瓣,淡黃的花誇,雪片落到花上,紅里帶白,白里透紅,我彷彿聞到了ー陣沁人心脾的清
香,心情不由得豁然開朗,走到院子里欣賞這完美的「傲雪寒梅圖」!
7.梅花,小小的花,細而有勁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種在冬天才傲然開放的花,那是一種在雪中オ顯得更加純白的花,那是一種雪花壓不倒的花。是的,那就是梅
花。在冬雪中做然挺立的風景線。

Ⅹ 一自孤山春盡後,荷花柳浪枕幽窗

出自兩首《十獨吟》(寫生離死別)

其一 李清照(死別)
賭書空憶潑茶時,鐵馬敲風亂入詩
青女不諳霜雪苦,忍將剩冷鎖殘枝
其二 馮小青(生離)
燭花剪夢恨難雙,雨暗羅衾淚暗江
一自孤山春盡後,荷花柳浪枕幽窗

右錄瀟湘妃子葯余偶得十獨吟十首之李清照馮小青二首

這兩首詩是原書(程偉元、高鄂本)里沒有的,黛玉曾作《五美吟》,脂批曰:此與後《十獨吟》對應。但是續書里卻沒有《十獨吟》,因此這兩首詩是後人代顰兒寫的。據說這兩首十獨吟是87版紅樓夢的編劇周嶺代擬的。87版的劇本是三位編劇分集分工創作的,最後由編劇周嶺全部修改統稿。

釋義:

其一 李清照(死別)此時黛玉已經病重,自知淚盡之期不遠。

賭書空憶潑茶時: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一文中曾追敘她婚後屏居鄉里
時與丈夫賭書的情景,文中說:「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 ,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
清,納蘭容若悼亡妻中「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曾用此典。
此句是黛玉、寶玉在一起時的快樂生活的生動描寫。

鐵馬敲風亂入詩:黛玉寫此詩時寶玉正值隨北靖王遠赴邊境,由於當時邊境叛亂不斷,探春被迫遠嫁和親寶玉隨行。自然鐵馬冰河皆如夢,連煙烽火亂入詩。這一句反映了黛玉擔心寶玉安危的復雜心境。

青女不諳霜雪苦:「青女」本是神話中霜雪之神。《淮南子·天文訓》:「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誘註:「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李商隱有《霜月》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忍將剩冷鎖殘枝: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連理枝比喻夫妻恩愛。「殘枝」似指李清照寡居時的生活處境。

兩句合解:司霜雪的青女,你體會不到寒冷的凄苦嗎?如何忍心不遺餘力的,為本就獨處悲傷的人再添凄涼。

其二 馮小青(生離)

燭花剪夢恨難雙:剪夢成蝶比喻雙雙對對,只是「冷雨幽窗不可聽」,只得「挑燈閑看牡丹亭」;雖然「人間亦有痴於我」,奈何「豈獨傷心是小青?」
馮小青原本是廣陵(今揚州)的世家女。父親馮紫瀾,字凌波,廣陵名儒。萬曆年中,以諷時之詩見怒於宰輔申時行,流嶺南。其家被抄,女小青發為官奴。小青,小字玄玄,貌絕倫,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方破瓜之年而淪於勾欄。不數日,獲救於武林名士馮千秋,遂為妾,與歸錢塘。
至其家,大婦悍妒,不容。千秋無奈,於孤山下為小青購置舊屋一所,使其獨居。其時孤山四面環水,陸路難通。大婦嚴令小青不可出屋,又禁其夫千秋前往探視。小青獨居孤山,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形影相弔,遂讀《牡丹亭》以度漫漫長夜。自是「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千秋有親名楊德修,為蕭山令,常使其妻應氏泛舟至孤山探望小青。應氏勸小青另擇佳偶,莫負錦樣年華,則答曰:「寧作霜中蘭,不作風中絮。」
歷年余,小青終不堪大婦之虐,以詩訣於應氏,含恨而終,年方一十八歲。待應氏聞訊而至,其遺作已為佣婦付之一炬,僅余殘稿若干。後人輯為《焚余集》行世。葬小青於孤山瑪瑙坡。
民國間,柳亞子輯《小青遺事》,由杭州名伶馮子和出演,以所得之金將小青之墓修葺一新,柳亞子書其碑曰:明詩人小青女史之墓。不數年,情僧蘇曼殊故世,擇葬於小青墓側。文革間,此二墓同蘇小小墓俱被毀。惜哉,痛哉!!!

雨暗羅衾淚暗江:這一句實在值得揣摩,如前面所提這兩首十獨吟是87版紅樓夢的編劇周嶺代擬的。甚至在電視劇製作期間,為取得更好的藝術效果,詩稿也幾經推敲更改。在電視劇33、34集中該詩稿共出現3次,前後竟然出現3種書寫版本。而詩的內容基本一致,其中「雨暗羅衾淚暗江」一句原詩稿中為「淚滿羅衾雨滿江」;「荷花柳浪枕幽窗」一句原詩稿中題為「荷花柳浪嘆幽窗」。可見編劇反復推敲、數易其稿,才吟成此句。藉此足可見編劇及製作人員的認真態度和良苦用心。
從藝術角度來講,「淚滿羅衾雨滿江」似乎合理,苦喻悲之切,痛之深。然而經修改後,一個「暗」更有詩意,也暗合了馮小青幽怨惆悵的心境。 「淚暗江」,那是多麼惆悵的一個情景阿,一個弱女子站立江邊,獨自沐風雨中不禁淚灑江天。

一自孤山春盡後:孤山:位於西子湖畔,為躲避催氏淫威,小青移居此處。此處亦是宋代名人林和靜隱居之處。小青嘗喜收取梅花瓣上的積雪,用以燒制梅雪茶。紅樓夢中妙玉也曾燒制梅雪茶,此處隱喻小青為清冷孤寒的梅花。

荷花柳浪枕幽窗:西湖,環湖一周的景點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另有蘇堤、白堤,麴院風荷等;除孤山梅花外,荷花、柳浪是西湖景緻的另一特色。

兩句合解似是:梅花落去,荷花、柳浪代枕幽窗競逐芳華。

熱點內容
大山盆景園 發布:2025-09-10 02:11:01 瀏覽:189
發光玫瑰 發布:2025-09-10 02:10:52 瀏覽:474
趙海棠角 發布:2025-09-10 02:08:51 瀏覽:291
花卉栽苗 發布:2025-09-10 02:07:58 瀏覽:247
盆栽鳳凰尾 發布:2025-09-10 01:53:36 瀏覽:525
初夏荷花開嗎 發布:2025-09-10 01:46:25 瀏覽:860
花卉蟲害大全圖片 發布:2025-09-10 01:15:02 瀏覽:528
選考一朵雲 發布:2025-09-10 01:09:43 瀏覽:977
辦公司吸煙綠植 發布:2025-09-10 01:04:44 瀏覽:270
17秒折玫瑰 發布:2025-09-10 00:55:01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