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喜陰還是喜陽
⑴ 常見花類的喜陰喜陽
1.山茶花:喜半陰、忌烈日。
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始花溫度為2℃。略耐寒,一般品種能耐-10℃的低溫耐暑熱,但超過36℃生長受抑制。喜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生長。喜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PH值以5.5~6.5為佳。
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為春梢,於3~4月開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長,多數品種為1~2個月,單朵花期一般為7~15天。花期2~3月。
(1)山茶花喜陰還是喜陽擴展閱讀:
1.山茶花(學名:Camellia japonica L. ),又名:山茶、茶花,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分布於重慶、浙江、四川、江西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2.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
3.菊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4.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素有「國艷」之譽。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多生長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種栽培。
⑵ 茶花生長在什麼地帶喜歡陰還是陽溫度要保持在多少℃
茶花主要生於亞熱帶,溫帶地區也有生長,但品種較單且群落少。 茶花喜陽,專耐半蔭。 茶花喜溫暖環境屬,以18~25℃之間最佳,高於30℃且生長不適,35℃高溫時易焦葉,室外地栽可耐受-6℃低溫,部分品種可耐愛-8℃,盆栽者最好不要低於0℃。 另外,它還喜高濕環境,怕乾燥,除正常的澆水外,還要經常向其生長環境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喜酸性土壤,忌鹼性。
⑶ 茶花怎麼養要注意什麼
山茶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山茶花通常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不太挑土質,但最好是以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為宜(PH值5-6.5),夏季不幹燥且接近鹼性的土壤。
2、溫度要求:山茶花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陰,忌曝曬。抗寒力因品種而異,接近原始種的品種能忍受-10℃低溫,名貴品種抗低溫能力就差。
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超過35℃就會出現日灼。始花溫度為2℃,適宜開花溫度為10-20℃之間。夏秋高溫季節應遮蔭降溫。
3、光照要求:山茶花在半遮陰處生長良好,但為了使花色更加艷麗,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在幼苗尚嫩的情況下要特別避開盛夏午後的強烈光照。
4、施肥方法:山茶花喜肥沃、疏鬆、微酸性的壤土或腐殖土,pH值在4.5-6.5范圍內都能生長,要求排水良好,不積水,以免爛根。
但要求空氣濕度大,忌乾燥,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地,只要大雨後及時排水,都能生長良好。因此,山茶花育苗和栽培過程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要求補肥次數多、濃度低,切忌一次高濃度、大劑量施肥。
5、澆水方法:夏季不要使其特別乾燥,要每天澆水,為了使花盆不幹燥,進行灌水式澆灌更好。
盆栽情況下,山茶花結了花苞卻不開花甚至產生落苞現象,是由水分不足造成的,因此在結花之時要經常噴霧以提高濕度防止落花。
山茶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1、注意不要把山茶花放到烈日曝曬:
山茶花是喜半陰半陽的環境,喜溫暖濕潤。山茶花生長的最適溫度是15-25℃,所以適宜在夏天有半陰或散光,冬天南面受全光,而北面有風障的地方栽種。
夏天高溫時要在枝葉上及其周圍噴灑水霧,降溫防燥。6至9月間則要進行遮陰處理。
2、注意不要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
山茶花適應性較差,在4至9月間抽芽長蕾時期不能隨意改變山茶花的擺放方向,以免原來靠陰面的葉片突然接觸強光而凋落。
3、注意不要用鹼性的土壤養殖山茶花:
山茶花根肉脆弱,要用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粘性、鹼性土均不適合,石灰質土更不能用。
而且盆土最好二三年換一次,換盆時注意要在盆底墊基肥,可用少量的頭發、骨粉、雞毛、禽類等含過磷酸鈣的物質。換盆時間選在「雨水」至「立夏」兩個季節之間進行比較好。
4、注意不要給山茶花澆過多水,施過濃的肥:
山茶花為肉質根、澆過多水容易爛根,必須適量。乾旱高溫時要每天向葉面澆水兩次。山茶花喜肥,除花期外,平時可薄肥勤施,但切忌施過濃的肥,否則容易傷根並導致植株被燒死。
肥料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次,用三分腐熟的餅肥、雞糞或人糞混七分水為好。夏、秋二十天左右施一次,以促使山茶花生長旺盛,植株健壯。
⑷ 山茶花這種植物,它是喜陰還是喜陽
山茶花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它體態優美,葉片翠綠鮮艷,花朵絢麗多彩,一直深受愛花人士的喜愛。山茶花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發芽開花。現在是七月中旬,花友們的很多山茶花已經開始出芽了。如果植物從7月到8月沒有長出花蕾,在花期可能就沒有花可看了。那麼,在此期間,如何才能保持茶花盡快長出嫩芽呢?
第三,正確接收光線
山茶花喜歡在半陰的環境中生長。夏天,光照強度太高。很多花友直接將盆栽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如果長時間不曬太陽,會影響植物正常的花芽形成。所有開花的花都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生長開花,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也需要通過光合作用轉化。山茶花雖然怕強光暴曬,但在夏季孕育花蕾時也要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使其能充分接受光線,有利於植物分化花芽,形成花芽。
包括其他季節,尤其是冬季和春季,都是山茶花萌芽生長的重要時期。只要有條件,讓它接受盡可能多的光照,對植物的萌芽和開花都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⑸ 金花茶這種植物,它是喜陰還是喜陽為什麼
金花茶這種植物是屬於半陰半陽的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但是又不能夠陽光直曬。屬於喜陰耐陰植物。
金花茶喜愛半音自然環境,吃不消強光照照射。尤其是小苗期的金花茶也是太陽不曬。在日常養護全過程中,如果陽光太強,葉子會被太陽皮膚曬傷,抑止一切正常生長。歸屬於山茶和東瓜的山茶屬山茶和山茶,能夠算是同一種植物。生長生長習性也十分類似。金花茶是山茶花的老種類,生存能力很強,被稱作植物界的小熊貓。金花茶的花呈橙黃色,閃閃發亮,葉綠,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
金花茶喜愛潮濕的生長自然環境,養護自然環境較為乾躁。不利金花茶的身心健康生長,在日常養護全過程中噴撒霧水是非常簡單高效的方式。尤其是夏季和冬季有暖氣片的室內空氣。澆灌能夠無拘無束,是多少也可以金花茶喜愛潮濕的土地質量,與此同時具備極強的耐澇工作能力,在日常養護管理方法流程中澆灌相對比較隨便,土壤層見土後要立即澆灌,不可以讓栽種的土壤層太乾躁,但無法長期有土壤層存水。最少不可以把它像荷花一樣栽種。
⑹ 山茶花怎麼養
山茶花屬半陰性植物,性喜深厚、肥沃、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酸鹼度ph值5—6為宜),喜排水良好,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耐陰,過冷過熱多風都不相宜。
山茶花的盆栽技術主要應注意土壤、溫度、水肥等因素:土壤一般用腐殖質三合土,土壤過黏,鹼性過大,都不利山茶生長。為使山茶生長好,可用「松毛土」,以改善土壤的酸鹼度,生長季節可經常澆以充分腐熟的「礬肥水」(配製方法:水
20~25千克,餅肥或馬蹄片1-1.5千克,硫酸亞鐵0.25—0.3千克,三者共同放入缸內,在陽光下曬酵月余,取其上清液對2倍水稀釋後即可使用,以改善土壤的酸鹼度)。山茶花的生長適溫為18—25℃,3-9月為
13-18℃,9月至翌年3月為10~13℃。夏季在強光下照射時間過長,易造成葉片日灼現象而乾枯脫落,北方的夏季需置於陰棚下;在散光下生長,但不能長期過陰,要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強日光照射,適當的接受光照,以利營養生長和花芽形成。晚秋霜降前放人光照良好而通風的室內,防止溫度過低影響茶花生長及花蕾綻放。在高溫乾旱的夏秋季,應及時澆水或噴水,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澆水過多以免引起爛根。冬季要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視盆土略干即澆,生長緩慢時可停止澆水。
⑺ 哪一種茶花較耐陰
山茶花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環境,忌烈日,喜半明的散射光照,亦耐陰。山茶花版對低溫的耐受程度,各品種權間表現出一定的差異,如接近原始種的單瓣型品種抗寒力比一般品種強,能耐受-10℃低溫,名貴品種對 低溫的耐受力就低。
山茶花耐受的最高濕度為35℃,超過35℃就會出現日灼。 當溫度上升至10℃以上時開始發芽, 30℃以上時停止生長,生長的最適溫度在18-25℃之間;山茶花的始花溫度是2℃,適宜花朵開放 的溫度是10-20℃之間。
山茶喜空氣濕度大,忌乾燥,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江南的梅雨和台風季
⑻ 茶花的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回砂質壤土,黃土或答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⑼ 山茶花喜歡什麼樣的環境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回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答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如有不懂,請網路就可以了
⑽ 山茶花,該怎麼養
光照溫度
長江以北春植為好,長江以南秋植為好。地栽應選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強。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
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山茶為長日照植物。在日長12小時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適生長溫度18-25℃,最適開花溫度10-20℃,高於35℃會灼傷葉片。不耐寒,冬季應入室,溫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時間-10℃的低溫,但不能長時間超過16℃,否則會促使發芽,引起落葉。生長期要置於半陰環境中,不宜接受過強的直射陽光。特別是夏、秋季要進行遮蔭,或放樹下疏蔭處。山茶喜溫暖,怕寒冷。室內溫度不能低於5℃。溫度在10℃至15℃的房間內,其他措施得當,春節即可開花,花期可至3月份。
澆水施肥
山茶對肥水要求較高,中性和鹼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長。北方尤其要注意將鹼性水經過酸化處理後才,可澆花,具體辦法是將自來水貯放2天,使水中的氯氣揮發掉,再加入適量硫酸亞鐵(占水0.5%左右)。澆水量不可過大,否則易爛根。盆土也不能幹,否則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縮,以保持盆土和周圍環境濕潤為宜。花期勿噴水。一般冬季室內較乾燥,應經常向山茶葉面噴水,以形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但陰雨天忌噴水。澆水時不要把水噴在花朵上,否則會引起花朵霉爛,縮短花期。花謝後及時摘去殘花。冬季澆水要視室內溫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濕潤,忌積水或澆半截水。用自來水應先在水桶中存放一兩天,讓氯氣揮發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亞鐵,以利於改善水質。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發育快,應每周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並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開花後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礬肥水為好,忌施濃肥。一般春季萌芽後,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鉀肥,初秋可停肥1個月左右,花前再施礬肥水,開花時再施速效磷、鉀肥,使花大色艷,花期長。
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乾枯枝、病弱枝、交叉枝、過密枝,明顯影響樹形的枝條,以及疏去多餘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還應根據個人喜好進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長勢不強。
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緩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選擇品種、溫度控制、激素處理等辦法來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開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筆蘸0.1%的赤霉索,點塗於花蕾上,每3天塗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長情況決定是否塗花蕾,若估計」十一」開花不保險,可增加塗蕾次數,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長,使」十一」見花。
冬季養護
防凍保暖當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將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陽溫暖避風處,或放在三面密封、一面向陽的塑料棚內。也可放在室內,但要求所放之處光照、通風良好。遇嚴寒霜凍天氣應注意保暖,在驟然降溫之前最好將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內。若放在室外,夜間應加蓋塑料薄膜、報紙或布等材料。
水肥管理 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積水。開花前澆水應掌握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
冬季每隔3-5天用水溫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灑葉面1次,以增加濕度和清洗葉麵灰塵。開花期澆水量以盆土見干見濕為宜,澆水適宜時間為晴天中午。冬季是茶花花蕾膨大期,每月要結合葉面噴水噴施0.1%至0.3%的磷酸二氫鉀液1次,或根施以磷鉀為主的稀薄液肥(肥水比為1:4)1次。
其他室內越冬的盆花開花時(早花品種11月底始花,一般品種2-4月開花),不要將其放在光照太強或溫度太高的地方,否則會使花朵早謝。摘去過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澤艷麗,並能延長花期。
盆栽須知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發育,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發育。
病蟲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葯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