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擬異蚖
⑴ 梅花散發出異香,異是指什麼意思
特別
⑵ 梅花的別稱
梅花(薔薇科杏屬植物)一般指梅(薔薇科杏屬植物)。別稱:春梅、千枝梅、紅梅、烏梅。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2)梅花擬異蚖擴展閱讀:
梅花在中國的地位很高,而中國在梅花品種上也有著相當的權威。1998年,中國拿到了梅品種國際登錄權,這是一種鑒別、判定花卉植物知識產權的母權。也就是說,新發現或新培育的梅花觀賞品種,要通過「國際登錄權威」審定和手續才能成為國際承認的新品種。
花蕾(梅花):微酸、澀,平。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果實(烏梅):酸、澀,平。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⑶ 有關梅花的典故
1、一枝春
陳師道《黃梅五首》(之三)「欲傳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詩中運用了「折梅寄遠」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詩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贈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借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汛息、真摯的友情和濃濃的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梅花作為寄託相思感情的媒介物豐富著詠梅詩的內涵。
2、西湖處士或孤山處士
西湖處士、孤山處士均指宋代著名詩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而聞名於天下的林逋,愛梅入魔,他不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詠嘯傲其中,而且終生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寫了詠梅詩七津八首,被稱為「孤山八梅」,通過詠梅來表現自己品性的高潔。許多詠梅詩人在目己詩詞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與林逋相同的愛梅情結及超凡脫俗、高潔孤傲的節操、忘向。同時「海妻鶴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妝
「梅花妝」的典故是指壽陽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飄落到他額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為好看,宮中美人皆紛紛仿效之。詩中運用「梅花妝」的典故,個僅說明梅花妝為女性儀儀容的修飾,它為女性增添了雅緻和風韻,而且在說明女性對青春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遜,曾做揚州法曹,在舍下種青梅樹,日常吟詠其下,後遷洛陽,因思梅心切返揚州,正值梅花盛開,於是賞玩不已,被後人稱為「知梅者」。何遜有詩《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海。銜霜當路發,映雷擬寒開。」寫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機及詩人對時光飛逝的慨嘆,對後世詠梅詩創作影響很大。
5、
高士、美人
此首詩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羅浮遇仙。(柳宗元《龍城錄》),前者講洛陽大雪時,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卻高卧家中忍飢受寒,不求助於人。
後者講陏趙師雄遷羅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於松林間酒肆旁見一美人淡妝素服,芳氣襲人,舉止高雅,因扣家門與之共飲。師雄醉卧至曉,發現自己在大梅花樹下。用這兩個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韻。
⑷ 陸游的梅花和王安石的梅花有什麼異不同之處
是「陸游的梅花和王安石的梅花有什麼異同之處」吧?
相同之處:
這兩首可以說回都是在贊美梅答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不同之處:
當時的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戰派士氣低落,因而十分悲觀,致使整首詞顯得十分悲涼,尤其開頭渲染了一種冷漠的氣氛;
而王安石的這首詩中多了一份優雅,少了一份悲涼。供參考。
⑸ 梅花的代名詞是什麼
梅花的別名50例
1、暗香
梅花的代稱。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詔暗香。」
2、百花魁
喻梅花。宋 王十朋《雪中寄梅花與清之大老》:「分贈鹿岩龍穴友,異時俱是百花魁。」又借喻美女。明 無心子《金雀記·擲果》:「午夜漏聲催,行蹤問者稀。天街游樂處,看盡百花魁。」
3、冰魂
梅花的別稱,謂其冰清玉潔。清 江炳炎《淮甸春·自題紙帳梅花》:「閑門客里,嘆年年辜負,西溪游屐。約與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芳心恐負,正酒醒天寒時候。喚鴉鬟招鶴歸來,請與冰魂守。」蘇軾《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4、第一香
梅花代稱。陸游《初春書懷》:「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領人間第一香。」
5、國香
本指蘭花。《左傳·宣公三年》:「蘭有國香。」 黃庭堅《書幽芳亭》:「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後又借指多種花卉,也成了梅花代稱。蘇軾《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憑仗幽人收艾蒳,國香和雨入青苔。」
6、寒梅
梅花。因其凌寒開放,故稱。唐 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柳永《瑞鷓鴣》:「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明 何景明《二月見梅》:「二月寒梅開滿枝,素心寧與艷陽期!」
7、寒英
指梅花。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8、寒客
臘梅的異名。宋 程棨《三柳軒雜識》:「臘梅為寒客。」
9、花魁
多指梅花。以其開於百花之首,故稱。宋 盧炳《烘堂詞 漢宮春》:「向暖南枝最是他瀟灑,先帶春回。因何事向歲晚,攙占花魁。」
10、寄春君
梅的擬人之稱。謂其能傳遞春的信息。元 龍輔《女紅餘志·梅》:「南華封梅為寄春君。」
11、九疑仙人
綠萼梅的別名。清 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梅》:「《梅譜》:綠萼梅,北之九疑仙人。」
12、九英梅
蠟梅的一種。亦簡稱為「九英」 。《廣群芳譜·花譜二十·蠟梅》引《梅譜》雲:「子種,不經接,花小香淡,其品最下,謂之狗蠅,後訛為九英。」
13、冷金
指臘梅。其花瓣色黃如金。耶律楚材《謝王巨川惠臘梅因用其韻》:「雪裡冰枝破冷金,前村籬落暗香侵。」
14、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張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渾似當時,無語低鬟。」明 張祥鳶《水邊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15、冷香
梅花的代稱。曾鞏《憶越中梅》:「今日舊林冰雪地,冷香幽絕向誰開?」姜夔《念奴嬌》:「嫣然搖動,冷香飛向詩句。」明 高啟《梅花》:「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藉倩誰收?」梅堯臣《依韻和正仲重台梅花》:「冷香傳去遠,靜艷密還增。」陳維崧《二郎神·詠梅子》:「算顆顆冷香鬆脆,想爾料難勝口。」
16、玲瓏
梅花的美稱、喻指。韓愈《春雪間早梅》:「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
17、羅浮夢
梅花代稱。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於羅浮山遇一女郎。與之語,則芳香襲人,語言清麗,遂相飲竟醉,及覺,乃在大梅樹下。後因以借指梅花。唐 殷堯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風吹醒羅浮夢,莫聽空林翠羽聲。」《送劉禹錫侍御出刺連州》:「梅花清入羅浮夢,荔子紅分廣海程。」文徵明《千葉梅與方山人同賦》:「羅浮夢斷情稠疊,瑤圃風生佩陸離。」
18、羅浮魂
元·岑安卿《次韓明善題推蓬圖》:「江南煙色正愁絕,一枝喚醒羅浮魂。」
19、梅錢
指梅花瓣。孔尚任《桃花扇·傳歌》:「你看梅錢已落,柳線才黃,軟軟濃濃,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20、梅妻
對梅花的戲稱。林和靖隱居西湖孤山,不娶,種梅養鶴為樂,故有梅妻鶴子之謂。後以梅妻指代梅花。陳維崧《八六子·楓隱寺感舊》:「漸舞榭成墳,歌台作寺,松雛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亂澗間騰鼯鼬。」
21、梅朵
梅花。韋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興十韻》:「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22、梅兄
對梅花的雅稱。黃庭堅《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枚欣然會心為之作詠》:「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楊萬里《燭下和雪折梅》:「梅兄沖雪來相見,雪片滿須仍滿面。」元 戴良等《對菊聯句》:「締芳笑蘭友,論雅傲梅兄。」
23、梅英
梅花。秦觀《望海潮》:「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宋 趙令畤《商調蝶戀花》:「媚臉未勻新淚污,梅英猶帶春朝露。」
24、木母
「梅」字可拆出木、母二字,故以稱梅。《湖海新聞夷堅續志·貴顯·稱旨除官》:宋神宗問葉濤曰:「『自山路來木公、木母如何?』 濤曰:『木公正傲歲,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元結《演興·初祀》:「山之乳兮葺太祠,木孫為桷兮木母榱。」
25、奇友
蠟梅的別稱。《事物異名錄·花卉·蠟梅》引明彭大翼《出堂肆考》:「曾端伯以蠟梅為奇友。」
26、清友
梅花的別稱。因其清香淡雅,又為「歲寒三友」 之一。明 都卬《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梅花為清友,梔子為禪友。」
27、清客
梅花的別稱。以花擬人,以其開於冷清的冬季,故稱。宋 姚寬《西溪叢語·十客》:「梅花為清客。」
28、瓊英
梅花代稱。元 無名氏《一枝花·惜春》:「春陰低畫閣,梅瓣瓊英落。」宋璟《梅花賦》:「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
29、癯仙
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陸游《射的山觀梅》:「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那有此癯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凝情待久,無限恨、癯仙知否?」
30、壽陽花
梅花的別名。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曾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齣之花,拂之不去,皇後留之,自後有梅花妝。婦女多效之,在額心描梅為飾。元 楊維楨《香奩八詠·黛眉顰色》:「索畫未成京兆譜,欲啼先學壽陽妝。」清 二石生《十洲春語》:「待明朝,端整壽陽妝,眉梢暈。」
31、臘花
臘梅的別稱。姜夔《浣溪沙》詞序:「丙辰臘,與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臘花韻甚,賦二首。」
32、疏香
梅花的代稱,謂其清雅淡香。宋 李元膺《洞仙歌》:「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金 趙伯成《蠟梅》:「冷艷疏香寂寞濱,欲持何物向時人。」
33、疏影
本寫梅姿,後因以指稱梅花。范成大《古梅二首》:「壓倒嫩條千萬蕊,只消疏影兩三枝。」
34、酥花
指梅花。蘇轍《戲贈李朝散》:「後堂桃李春猶晚,試覓酥花子細看。」 陸游《朝中措》:「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陸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盤里酥花也斗開。」
35、霜女
即青女,神話傳說中的霜雪之神,借指梅花。張先《南鄉子》:「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暗折雙花借小春。」宋 張耒《明道雜志》:「霜女遺靈長著素,玉妃余恨結成酸。」
36、香雪
梅花的代稱。清 余懷《板橋雜記·麗品》:「軒左種老梅一樹,花時香雪霏拂幾榻。」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花卉·梅》:「《湖壖雜記》:「湖墅有三勝地,西溪之梅名曰香雪。」龔自珍《虞美人·陸丈秀農杜絕人事移居城東之一粟庵暇日以綠綃梅花帳額索書因題詞其上》:「笛聲叫起倦魂時,飛過蒙蒙香雪一千枝。」
37、雪友:
梅花的喻稱。梅堯臣《讀吳正重台梅花》:「龍沙雪為友,青女霜作媒。」
38、雪肌
梅花的喻稱。蘇軾《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洗盡鉛華見雪肌,要將真色斗生枝。」宋 吳師孟《蠟梅香》:「正絳跗初吐,穠華將茂,國艷天葩,真澹佇,雪肌清瘦。」
39、雪梅
梅花色白,故稱。唐 孫逖《宴越府陳法曹西亭》:「雪梅初度臘,煙竹稍迎曛。」杜牧《代人作》:「鬥草憐香蕙,簪花間雪梅。」范成大《代兒童作立春貼門詩》:「雪梅同雪鬢,相對兩凌寒。」
40、雪霙
梅花的喻稱。清 褚人獲《堅瓠十集·西湖觀梅》:「番陽張彥實兄楚材,為秘書監,約彥實觀梅西湖。彥實作詩雲:『天上新驂寶輅回,看花仍趁雪霙開。』」
41、艷魄
梅花的喻稱。清 賀裳《臘梅花賦》:「分寒枝於隴上,空染啼痕;傳艷魄於羅浮,惟沾醉膩。」又美女的魂魄。皮日休《太湖詩·練瀆》:「艷魄逐波濤,荒宮養麋鹿。」明 高啟《吳女憤》:「漁燈照艷魄,夜冷珠衣薄。」
42、一枝春
梅花的別稱。《太平御覽》:「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多以「一枝春」為梅花的別名。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宋 陳師道《和豫章公黃梅》:「寒里一枝春,白間千點黃。」清 余夢易《一萼紅》:「算消息、江南較早,也不須、遙寄一枝春。」
43、驛使
梅報春信息,故稱。但用得太死太多,曾被陸游批之。陸游《老學庵筆記》:「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故草必稱王孫,梅必稱驛使,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至慶歷後惡其陳腐,諸作者始一洗之。」
44、玉蝶
指玉蝶梅。清 秦朝釪《消寒詩話》:「玉蝶橫斜樹,金泥小畫屏。」玉蝶梅是梅花中珍品。宋 王世懋 《學圃雜疏·花》:「曾於京師許千戶家,見盆中一綠萼玉蝶梅,梅之極品,不知種在何處。」元 王逢《雜題》:「藻池岸匝水仙井,滿面香飄玉蝶梅。」清 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康熙六巡江浙》:「次日,﹝康熙﹞幸虎丘,登萬歲樓。時樓前有玉蝶梅一株盛開,芳香襲人。」
45、玉妃
指梅花。皮日休《行次野梅》:「蔦拂蘿捎一樹梅,玉妃無侶獨徘徊。」宋 汪元量《越州歌》:「鰲山燈月照人嬉,宣德門前萬玉妃。」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梅五絕》:「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
46、玉奴
本指美女,後成了梅花的喻稱,謂其高潔如美女。吳文英《天香·臘梅》:「嶺上寒多,溪頭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佔立、牆陰春早。初試宮黃淡薄,偷分壽陽纖巧。」王沂孫《花犯·苔梅》:「羅浮夢,半蟾掛曉,幺鳳冷,山中乍起。又喚取、玉奴歸去,余香空翠被。」蘇軾《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月地雪階漫一樽, 玉奴終不負東昏。」 周紫芝《浣溪沙》:「無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動使人愁,東昏覷得玉奴羞。」
楊貴妃小名。」唐 鄭嵎《津陽門》:「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自註:「玉奴乃太真小字。」 楊萬里《和祝汝玉作舉子語之句》:「玉奴何必減花奴,省識春風作畫圖。」
又泛指美女。蘇軾《四時詞》:「起來呵手畫雙鴉,醉臉輕勻襯眼霞。真態香生誰畫得?玉奴纖手嗅梅花。」 元 薩都剌《送友人之金陵》:「樓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儀《念奴嬌·九日有感次韻》:「呼酒謾撥清愁,玉奴頻勸,兩臉添春色。」
47、玉玲瓏
梅花的別名。謂其高潔如玉。毛滂《玉樓春·定空寺賞梅》:「醉翁滿眼玉玲瓏,直到煙空雲盡處。」元 劉炳忠《江邊梅樹》:「素艷乍開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
48、玉梅
白梅花的美稱。蘇軾《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范成大《櫻桃花》:「借暖沖寒不用媒,勻朱勻粉最先來。玉梅一見憐痴小,教向傍邊自在開。」
49、玉面
梅花喻稱。以其冰清玉潔,如美人之面。宋 魏杞《虞美人》:「冰膚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間世。天然不與百花同,卻恨無情輕付、與東風。」
50、玉霄神
梅花別稱。謂其高潔,似天仙一般。清 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梅》: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梅》:「釋明本《梅花試》:『朵中飛下玉霄神,仙韻嬌姝一粉真。』」
51、狀元花
梅花的別稱。謂梅花為花中魁。宋 徐清叟《凈明院和御制詩》:「沖凍細尋梅信息,枝頭喜見狀元花。」
52、南枝:借指梅花。蘇軾《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願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趙次公曰:「南枝,梅也。」宋琬《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相思試折南枝寄,東閣官梅尚有無。」
53、寄春君:梅的別稱。龍輔《女紅餘志·梅》:「南華封梅為寄春君。」
54、玉骨:梅花枝乾的美稱。馮贄《雲仙雜記》:「袁豐居宅後,有六株梅…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段成己《嗅梅》:「玉骨那愁瘴霧傷,好將經卷伴南荒。」納蘭性德《眼兒媚·詠梅》:「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
55、玉鱗:
喻梅花瓣。李群玉《人日梅花病中》:「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艷亭亭對夕陽。已被兒童苦攀折,更遭風雨損馨香。」張煌言《梅花和中峰大師韻》:「鐵骨珊珊疑有韻,玉鱗寂寂回無塵。」朱鶴齡《丁未元旦》:「梅吐玉鱗明凈榥,柳含金鏤曳朱欄。」
⑹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釋義: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6)梅花擬異蚖擴展閱讀
其他寫梅花的詩:
1、原文: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出自:宋代·陸游《梅花絕句·其一》
釋義: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2、原文: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釋義: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⑺ 古代詩人對梅花的雅稱
1、暗香
梅花的代稱。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詔暗香。」
⑻ 梅花的別名有哪些
一枝春太平御覽》卷九七〇《果部·梅》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宋·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之一:「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梅。」 天下尤物: 指稱。《梅譜》:「梅,天下尤物。」 天花: 喻稱。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詩:「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木母: 梅的省筆拆字。元·闕名《湖海新聞》前集卷一《貴顯·稱旨除官》:「上(宋神宗問葉濤)曰:『自山路來木公木母如何?』濤曰:『木公正傲歲,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亦見《夷堅志》。 月老: 媒人,煤諧梅,故隱稱。宋·林逋《梅花》詩:「任見月老應微見,卻為春寒得少留。」 玉奴: 擬稱。宋·王沂孫《花犯·苔梅》詞:「羅浮夢,半蟾掛曉,幺風冷、山中人乍起。又喚取、玉奴歸去,余香空翠被。」 玉肌: 喻稱。宋·蘇軾《紅梅》詩三首之一:「寒心未肯隨春意,酒暈無端上玉肌。」金·元日能《紅梅》詩:「天上瓊兒白玉肌,吳妝略約更相宜。」 玉妃: 擬稱。唐·皮日休《行次野梅》詩:「蔦拂蘿捎一樹梅,玉妃無侶獨裴回。」宋·陳與義《和張矩臣水墨五絕》之三:「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 玉玲瓏: 宋·毛滂《玉樓春·定空寺賞梅》詞:「醉翁滿眼玉玲瓏,直到煙空雲盡處。」元·劉炳忠《江邊梅樹》詩:「素艷乍開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 玉面: 喻稱。宋·魏杞《虞美人》詞:「冰肌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間世。天然不與百花同,卻恨無情輕付、與東風。」 玉梅: 美稱。宋·蘇軾《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詩:「長與東風約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玉霄神: 擬稱。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梅》:「釋明本《梅花試》:『朵中飛下玉霄神。』」 甘木: 訛稱。《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梅》釋名:「(李)時珍曰:梅古文作呆(槑),象子在木上之形。梅乃杏類。故反杏為呆。書家訛為甘木。後作梅,從每,諧聲也。或雲:梅者媒也。媒合眾味,故《(尚)書》雲:『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而梅字亦從某也。」 白玉條: 喻指。唐·戎昱(原文誤作顯)《早梅》詩:「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一作張渭詩。 百花魁: 梅早春開放,獨占群花之首,故名。宋·王十朋《雪中寄梅花與清之大老》詩:「分贈鹿岩龍穴友,異時俱是百花魁。」 花魁: 宋·盧炳《漢宮春》詞:「向暖花枝最是他瀟灑,先帶春回。因何事向歲晚,攙占花魁。」 時英: 名見《爾雅》。 狀元花: 同「花魁」。《咸淳臨安志》引宋·徐清叟《凈明院和御制詩》:「沖凍細尋梅信息,枝頭喜見狀元花。」 君子香: 美稱。宋·陶谷《清異錄·花·十二香》:「(梅)君子香,不假風韻,芳譽遠聞。」 國香: 美稱。宋·蘇軾《梅花》詩:「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青苔。」艾納,香名。 羅浮夢: 典出趙師雄於羅浮山醉寐遇梅花神的故事。後因以借指梅花。唐·殷堯藩《送劉禹錫侍御出刺連州》詩:「梅花清入羅浮夢,荔子紅分廣海程。」 羅浮魂: 元·岑安卿《次韓明善題推蓬圖》詩:「江南煙色正愁絕,一枝喚醒羅浮魂。」 驛使: 梅報春信息,故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國初尚《文選》,當時文人專意此書。故草必稱王孫,梅必稱驛使,月必稱望舒,山水必稱清暉,至慶歷後惡其陳腐,諸作者始一洗之。」按,文中所舉草、梅、月、山水幾例,是指用典,未必為別稱也。 玲瓏: 美稱、喻指。唐·韓愈《春雪間早梅》詩:「玲瓏開已遍,點綴坐來頻。」 香雪: 喻指。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桃》:「《湖壖雜記》:湖墅有三勝地,河渚蘆花名秋雪,西溪梅名香雪,則皋亭之桃亦可名紅雪矣。」 艷魄: 喻稱。清·賀裳《臘梅花賦》:「分寒枝於隴上,空染啼痕;傳艷魄於羅浮,惟沾醉膩。」 梅妻: 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所居多植梅、蓄鶴。時號「梅妻鶴子」。後因以「梅妻」戲稱梅花。清·陳維崧《八六子·楓隱寺感舊》詞:「漸舞榭成墳,歌台作寺,松雛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亂澗間騰鼯鼬。」 梅錢: 喻指。《桃花扇·船歌》:「梅錢已落,柳線才黃。」 雪友: 擬稱。宋·梅堯臣《讀吳正重台梅花》詩:「龍沙雪為友,青女霜作媒。」 雪肌: 喻稱。《韻文佩府》引宋·蘇軾《梅花》詩:「洗盡鉛華見雪肌。」 雪梅: 梅花不畏嚴寒,霜天雪地開放,故名。唐·孫逖《宴越府陳法曹西亭》詩:「雪梅初度臘,煙竹稍迎曛。」 雪霙: 雪花。喻稱。清·褚人獲《堅瓠十集·西湖觀梅》:「番陽張彥實兄楚材,為秘書監,約彥實觀梅西湖。彥實作詩雲:『天上新驂寶輅回,看花仍趁雪霙開。』」 第一香: 指稱。宋·陸游《初春書懷》詩:「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領人間第一香。」 清友: 擬稱。宋·劉黻《六友》詩以梅為清友。明·都昂《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宋曾伯端以十花為十友,各為一詞。……梅花清友。」 清客: 擬稱。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上:「予長兄伯聲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 寄春君: 擬稱。語本陸凱(原文誤作覬)贈范曄詩。元·龍輔《女紅余志·梅》:「南華封梅為寄春君。」 瓊英: 唐·宋璟《梅花賦》:「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 酥花: 指稱。宋·蘇轍《戲贈李朝散》詩:「後堂桃李春猶晚,試覓酥花子細看。」 寒英: 梅花沖寒而放,故名。唐·柳宗元《早梅》詩:「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寒梅: 宋·柳永《瑞鷓鴣》詞:「天將奇艷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花。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鮮染燕胭細翦裁。」 疏香: 指代。宋·李元膺《洞仙歌·一年春物,惟梅柳間意味最深。……》詞:「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疏影: 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本寫梅姿,後因以指稱梅花。范成大《古梅二首》之一:「壓倒嫩條千萬蕊,只消疏影兩三枝。」 楳: 梅的異體字。見《集韻》。亦作「某」、「槑」。 暗香: 語本宋·林逋詩「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後因以指稱梅花。宋·王安石《梅花》詩:「風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詔暗香。」 癯仙: 癯同「臞」,瘦。清·厲荃《事物異名錄·花卉·梅》:「陸游詩:『凌厲冰霜節愈堅,人間那有此癯仙?』按:癯仙,亦謂梅也。」
⑼ 關於梅花
是有關的詩詞吧?
陸游有一首,驛外斷橋邊
毛澤東也有一首,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
詞牌均是卜運算元
還有一首,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還有暗香浮動月黃昏,也是詠梅,作者是林逋,有梅妻鶴子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