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有梅花
A. 梅花的自然分布在哪裡
我國有關梅的文獻歷史悠久。但對生產梅的記載要比栽培品種記述晚得多。公元6世紀,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記載:「梅實生漢中川穀。」《花鏡》中有野梅產地的記載,稱梅本出於羅浮、會稽和四明等處。《台灣島植物名錄》中記述,在台灣二櫃、合歡山川及新竹等地,採得野梅標本,上原敬二在《樹木大圖說》中記載,台灣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樹。19世紀初,英國人Clack在中國廣東省一帶採到梅樹標本。20世紀初,英國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採到野梅標本。20世紀30—60年代,中國植物學工作者先後在貴州、福建、江蘇、浙江、湖北、廣東等省,採得野梅標本;在雲南和四川省很多地方,也採集到大量野梅標本。
近年來,我國園藝工作者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發現在雲南洱源、嵩明、德欽、瀘水、劍川、祥雲、雲龍、寧蒗和賓川等縣、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羅田和咸寧,江西景德鎮,安徽黃山,福建南平,廣西興安小區和那坡山區,陝西城固等地,也發現有梅的自然分布。
經研究確認,野梅原產於藏、滇、川、黔、桂、粵、湘、鄂、贛、陝、閩、皖、蘇、浙、台等15省(自治區)。在此范圍內,藏、滇、川交界的橫斷山區,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與變異中心。該區域內有較多大片野梅林,且變異類型較多。
B. 梅花長在哪裡
梅花原產我國的東南、西南、華中及台灣等地,性喜溫暖,但也能較耐低內溫。現已有幾十個容抗寒性強的品種能在三北地區陸地越冬。梅花對土壤要求不嚴,耐貧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鹼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長。梅最怕澇,如遇大量積水,常易爛根致死。梅花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但冬季過於乾燥常易落蕾。北方早春的干風常造成生理性乾旱,使部分枝條乾枯。所以北方忌栽在風口處。梅花性喜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良好。
C. 冬天哪裡有梅花
你可以到廣州流溪河 .無錫梅園 南京梅花山等等都能看到
D. 梅花生長在哪
在最早的時候,梅花是生長在我國的西南、東南、華中等地區的。它有很好的生長能力,適合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也有不錯的耐寒性。它是很怕積水的,因此養殖梅花的地方不能有太多的水分,它喜歡接受適當的陽光照射,因此要多見陽光。
梅花生長在什麼地方
一、生長環境
梅花的生長能力很好,最早是生長在我國的西南、東南、華中等地區的,它適合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不過也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因為它適應能力好,因此對栽培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土壤的排水性夠好就行。它是比較懼怕水澇的,若水分太多或是土壤排水能力差,它就會因爛根而死亡。
梅花
二、生長習性
1、陽光:梅花在生長期間要有適當的陽光照射,尤其是冬季更要多見陽光,有助於植株開花更鮮艷。
2、澆水:它是很怕積水的,要是澆水量太大的話,土壤中就會有多餘的積水產生,會阻礙其生長。它適合在微微濕的環境下生長,對水分是十分敏感的,應該以見干見濕、干透澆透為原則。
梅花
3、施肥:相對來說,它是喜肥的,在栽種的時候要施足基肥。當植株的新梢生長到5cm左右的時候要施一次餅肥水,注意,它是不喜濃肥的,因此濃度不要太高。
E. 梅花主要生長在哪些地方以及它生長環境
梅花是薔薇科植物,有3個變種;500餘個園藝品種。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梅花回原產西答藏、山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台灣等地,這些地區在海拔450-1600米的山地上,都有野生梅,這些地區大部分屬於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適宜梅花生長。梅花是一種陽性花卉,喜歡溫暖氣候,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一般品種也能經受-10℃的低溫,但怕冷凍,華北地區要選避風向陽的環境栽培。冬季或早春,如果氣溫低到-18℃以下,時間長了可能受到凍害。人工栽培在露地栽植亦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高燥地,成活後一般天氣不旱不必澆水。
F. 梅花是長在哪裡,我怎麼沒見過梅花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干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G. 梅花在哪裡可以看得到
全國基本都有,你去家鄉的花草市場打聽一下就知道了。 觀梅聖地 中國賞梅勝地較多,除了南京梅花山外,其他著名的有以下幾個: 超山梅花超山位於浙江省餘杭縣,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尤為名貴。 靈峰梅花靈峰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已匯集有江、浙、皖梅花珍品45個品種,有梅園160畝,臘梅園20畝,植梅6000多株,已成為西湖賞梅勝地。 澱山梅花澱山湖梅園是上海市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40多個,其中不少為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梅。 磨山梅花武漢東湖磨山梅園是中國四大梅園之一,又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磨山梅園環嶺環湖,環境十分優美,植梅30000餘株,品種有139個。 羅崗梅花 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30多公里外的東郊羅崗。羅崗山四面環山,中央谷地十餘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漫山遍野,彷彿置身於「梅海」之中。 此外,還有成都草堂寺、重慶南岸南山、昆明黑龍潭、歙縣多景園梅溪、閩西十八洞等,都是聞名遐邇的賞梅勝地。 香雪海 《香雪》,朱宣咸(作) 江蘇鄧尉山上方圓近十里植梅數十萬株,位於江蘇吳縣光福鄉鄧尉山,距蘇州城西南30公里處。崇山前抱,太湖後繞,獨得地利。梅開時節,滿目香雪,人稱「十里香雪」,有「鄧尉梅花甲天下,望中無地不栽梅」之稱。 康熙六下江南數度於此駐蹕,乾隆也曾六至鄧尉訪梅,於是聲名大盛。鄧尉梅花歷史人文氣息濃厚,有「登樓觀梅、入園探梅、進廊攬梅、登山賞梅」四大景點。且名品薈萃,栽有白梅、紅梅、綠梅、墨梅等。最佳賞梅處:半山腰的「梅花亭」,舉目四望,彌漫數十里,正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 每當二月,梅花吐蕊,勢若雪海,滿山盈谷,香氣醉人,香聞數里。「香雪海」三字聲名遠揚。 西山林屋梅海 太湖西山梅園以林屋山為中心,環山數千畝梅林連綿不斷,面積之大,梅種之多,密度之高堪稱全國之最。這里有紅梅、綠梅、白梅等各個品種,尤以白梅最多。每年梅花盛開之時,太湖西山梅園景區都將舉辦盛大的「中國蘇州太湖梅花節」活動。「林屋梅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賞梅及梅文化研究、活動基地。 十梅庵 青島十梅庵 十梅庵公園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老虎山北麓山坡上,處在李滄區的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同時它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嶗山西部山脈的延續山地,總佔地面積110公頃,最高海拔208.3米,最低處39.8米。園內冬隔朔氣,夏納涼風,山石嶙峋,重岩疊嶂,松柏蒼翠,青山綠水,槐花飄香,相益相容,實為現代都市中心的世外桃源。據民間傳說,昔日天上十位梅花仙子因思慕此地的靈山秀水,而下凡在此,十梅庵因此得名。 該景區是十梅庵村投資興建的山林公園,園內有人工建築三處:中為十梅庵碑廊,又名「青島碑林」;東部為禽鳴苑;西為「青島梅園」,引種各種梅花400餘株。每年春季舉辦賞花會。
H. 中國梅花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 南京植梅與賞梅的歷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國四大梅園之一的梅花山為最佳。南京國際梅花節節慶期間,南京將以「梅」為主題,以花為媒,以「梅」會友,舉辦各種文化旅遊、商貿及經貿洽談活動。
I. 梅花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在我國古代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大君子,因此為無數才子喜歡。梅更是無數才子所贊美的對象。就如王安石對梅的描述一般。「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眾人喜歡梅的孤傲與堅強,不懼風雪獨自開放。
梅是落葉小喬木,其株高一般約5~10米,樹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干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著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著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紅,也有重瓣品種。
梅的果實與球形相似,有溝,直徑約1~3厘米,味酸,綠色。到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其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葯。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腌制後曬干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另外梅花的品種有300多種,適合觀賞的種類有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中國西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華中地區2~3月,華北地區3~4月開花。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梅花屬於長壽花卉,即使是在家盆栽,也經常可以養到十年以上。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梅花,為的晉朝所植,至今仍在傲然挺立。
梅花的生長環境相對來說並不嚴格。雖說它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土質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為佳。幼苗可用園土或腐葉土培植。梅花對水分敏感,雖喜濕潤但怕澇。若盆土長期過濕就會導致落葉、黃葉。梅花不喜大肥,在生長期只需施少量稀薄肥水。梅花可耐-15度的溫度。梅花以嫁接繁殖為主,播種、壓條、扦插也可。砧木以實生梅苗或杏、桃為主。梅花通常不易染病,但也有一些病害,如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膠病、干腐流膠病等。蚜蟲對梅花常有危害。但不可使用樂果殺蟲,其會對梅花產生葯害而導致落葉。此外,還有一種梅花盆景,名為梅樁。梅花的生存能力雖然很強,但還是需要我們小心謹慎。
梅花的種類
梅花的品種與變種較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多達300多個,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龍游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梅、紅梅、照水梅、綠萼梅、大紅梅、玉蝶梅、灑金梅等型。其中宮粉梅最為普遍,花瓣粉紅,著花密而濃;玉蝶梅花瓣紫白;綠萼梅花瓣白色,香味極濃,其中「金錢綠萼」為最好。
梅花的花語、寓意、象徵
梅花的花語:堅強和高雅。
梅花有「高風亮節」的寓意。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綠,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獨早,「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被譽為花魁。「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象徵我們龍的傳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培植起於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歷史。梅是花中壽星,我國不少地區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黃梅縣有株一千六百多歲的晉梅。梅花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鐵骨冰心,高風亮節的形象深入人心,並鼓勵著人們自強不息,堅忍不拔。
梅花的產地分布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最初的野梅,主要分布在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等地區。其中台灣省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家,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陰,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游《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另外,大家不要把梅花與臘梅混淆了,雖然兩者都帶有一個「梅」,但完全是兩種不擊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臘梅科。臘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形,這與梅花也是不同的。梅是亞洲梅樹(薔薇科李屬)的日本名稱。作為賞花樹種被廣泛種植,果實可以食用。雖然被稱為梅,但實際上在分類上更接近於杏屬。還有一種日本梅被稱作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為一月的下旬及二月份,先開花後長葉子。花五瓣,直徑1~3厘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綠色,採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另外果肉呈黃色。梅是在4世紀時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在西方除了紐西蘭略有分布外,歐美也少有種植。
梅子梅花入葯
梅花可供觀賞、梅子可供食用,而它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入葯。《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葯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干即成矣。」明代著名葯物學家李時珍認為: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磺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從以上的內容里,我們可以看出,梅在入葯方面范圍是非常廣泛的。
而在近代醫學界,也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發生。此外,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據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海澄人善蒸梅及薔薇露,取之如燒酒法,每酒一壺滴露少許便芳香。」古人根據芳香油與水的沸點不同,利用分餾技術,將芳香油提取出來,用作食品的添加劑。
J. 深圳有梅花的地方在哪裡
1.福田-荔枝公園
每年,在荔枝公園里。梅樹光禿禿的枝幹上盛開了不少白色的小花,隔著很遠就能聞到清幽的、沁人心脾的香味,就好似「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描繪的景象。
除了賞梅,還可以到湖上遊船,看湖中烏龜曬背,飛鳥比翼,野鴨雙雙,非常愜意~~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路1001號(近新聞大廈)
門票:免票
途徑公交:荔枝公園站
附近地鐵:紅嶺站B出口
2.福田-中心公園
中心公園,賞花賞景賞美人。
梅花的美麗,值得我們靜心欣賞,梅花的堅韌,值得我們用心學習。深圳賞梅好去處,中心公園梅花正盛開喲~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皇崗路1002號,中心公園D2區
門票:免票
地鐵:2號線華強北站步行700米;3號、7號線華新站步行約720米
附近公交站:海外裝飾大廈站、華富路站、振華西路站
3.福田-梅林公園
梅林公園的梅花應該也開了,這里不止有一大片的梅花林,各種顏色的梅花也是一大亮點,而且開得特別艷麗。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北環大道與安托山九路交界處
門票:免票
交通參考
⑴地鐵2號線僑香站C出口,步行800m
⑵公交站北環香蜜立交西站
4.福田-梅林水庫綠道
梅林綠道兩旁種滿了梅花,現在已經開啦,親們可一邊行走鍛煉一邊賞美景。除了梅花,綠道兩旁還有各種不知名的花和綠樹環繞,行至山頂還有一片塗鴉牆,簡直可稱為深圳最文藝的綠道~外界傳為了種植梅林綠道這些個梅花ZF就花了1000萬……想想ZF也是蠻拼的哇!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近梅林一村)
門票:免票
途徑公交:梅林一村。不識路的小夥伴可尋路至梅林水庫,登上水庫右手邊一路走,就是綠道啦!
5、坪山-馬巒山公園
馬巒山梅園位於三洲田森林公園東園區,在三洲田森林公園內馬巒山片區的梅園和觀梅亭均可見梅花芳蹤。
爬馬巒山鍛煉身體,還能一路賞花。山上農家樂的走地雞、走地鴨、走地鵝什麼的,灰常灰常的好吃!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馬巒山郊野公園
門票:免票
6、深圳塘朗山公園梅園
塘朗山公園梅園,有深圳市最大種植面積的「香雪海」。這里有3500餘種梅花品種!足夠讓你體驗什麼是徜徉花海了。
作為以梅花景觀為主題的公園,梅園景觀密集,於梅園之上俯瞰山下,梅花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地址:北環大道紅嶺中學高中部路口山邊梅園
門票: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