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櫻花樹
① 曲阜家鄉美作文四百字
家鄉的田野美麗、富饒。
春天到了,田野里的小草嫩綠嫩綠的,給大地披上了一條綠色的新衣。柳樹長出了嫩芽。一陣風吹來,它像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玩弄自己輕盈的長發,小鳥被她的美麗給吸引,不禁在枝頭放聲歌唱。淅淅瀝瀝的春雨滋潤著大地。只見桃花淺笑、梨蕊含羞、櫻花爛漫、吊蘭清秀,真是各有千秋、難分高下。春,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
夏天的田野,到處是綠油油的水稻,還有茂盛的桑樹地。知了在樹上「知知」的叫著,好象正在開盛夏的音樂會,青蛙也過來「呱呱」伴奏,好象在說:「穗苗啊,快快長大吧!」
秋天,沉甸甸的稻穗彎下了腰,金黃色的稻穗在秋風的推動下,捲起一層層「波浪」迷人的秋景,讓我陶醉!
冬天,廣闊的田野也不失「大家風范」!田野在寒風中,顯得那麼美,它無私的精神讓人敬佩。雖然田野上是光禿禿的,但是在田野的泥土裡,正孕育著新的生命。俗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練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她從不和百花爭艷。只是在冬天,這個寒冷的季節里,默默的出現,她是純潔、堅強、勇敢的象徵。冬天的田野,真美啊!
田野也是人們的「聚寶盆」。農民們在田野上種地,辛勤的勞動後,在田野里收獲豐碩的果實,再用果實換來金錢,養家糊口。還有人在田野上養牛羊,牛羊門吃著新鮮的野草,各各都身強力壯。瞧!不遠處就有幾只牛,正津津有味地吃著美餐呢!田野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收益。
② 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的特點,規模及收藏品
孔府孔府本名衍聖公府。位於孔廟東側,為孔子嫡長孫的衙署。漢高祖劉邦以太牢之禮祭孔子墓並封孔子九世孫世為奉祀君,代表國家祭祀孔子。後歷代不斷加封,至宋代封為衍聖公。明洪武十年建立獨立的衍聖公府。現有樓、廳、堂480餘間,前為官衙,後為內宅。府內存有著名的孔檔案和大量文物。 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宅合一的典型建築。孔子死後,子孫後代世代居廟旁看管孔子遺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後裔住宅擴大到數十間,到金代,孔子後裔一直是孔廟東邊,隨著孔子後世官位的升遷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築不斷擴大,至宋、明、清達到現在規模。現在孔府佔地約7.4公頃,有古建築480間,分前後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 孔府大門,為間五檁懸山式建築,匾書「聖府二字」,為明朝嚴嵩所書。門兩邊有對聯一幅「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其中「富」字上面少一點,寓「富貴無頭」,「章」字一豎通到上面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聯概括出千百年來「聖人家」的氣派。 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設六廳,在二門以內兩側,分別為管勾廳、百戶廳、典籍廳、司樂廳、知印廳、掌書廳、公共管理孔府事務。明代建築,共五間深三間,寬敞大方,為當年宣讀聖旨、接見官員、審理重大案件之處。 孔府佔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及花廳等;孔府的主體部分在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六間等,最後為花園。 孔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 ,位於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孔廟始於孔子死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 弟子們將其生前「故所居堂」立為廟,「歲時奉祀」。當時只有「廟屋三間」,內藏孔子生前 所用的「衣、冠、琴、車、書」。其後,歷代王朝不斷加以擴建。東漢永興元年(公元153年), 桓帝令修孔廟,並派孔和為守廟官,「立碑於廟」。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詔 在魯郡「修起舊廟」,但當時孔廟的規模並不甚大。西晉末年「廟貌荒殘」。東魏興和元年(公 元539年)修繕孔廟,「雕塑聖容,旁立十子」,為孔廟有塑像之始。唐初除了在國都的最高學府 國子監修建「周公、孔子廟各一所」外,皇帝又下詔「州、縣皆立孔子廟」。唐代修廟5次, 北宋修了7次。最大的一次是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擴大舊制....凡增廣殿堂廊廡316間」。金代修了4次,元代修了6次,明代重修、重建共達21次之多。 最大的一次是明孝宗弘十二年(公元1499年)當時孔廟遭雷擊,大成殿等主要建築120餘楹「化為灰燼」。皇帝朱右樘急忙下令重修,歷時5年,耗銀15.2萬兩。到了清朝, 孔廟又修建了14次。最大的一次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當時孔廟又毀於雷火世 宗胤真除親到太廟祭孔外,又「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凡殿廡制度規模,以至祭器儀物,皆令繪圖呈覽,親為指授」。為加快工程進度,還調集了12個府、州、縣 令督修,共用了6年時間。歷史上,孔廟先後共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形 成了目前這樣的宏大規模。 現在的孔廟的規模是明、清兩代完成的。建築仿皇宮之制,共分九進庭院,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作對稱排列。整個建築群包括五殿、一閣、一壇、兩廡、兩堂、17座碑亭,共466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孔廟佔地約200畝,南北長達1公里多。四周圍以高牆,配以門坊、角樓。黃瓦紅垣,雕梁畫棟,碑碣如林,古木參天。宋朝呂蒙正有文贊道:"繚垣雲矗,飛檐翼張.重門呀其洞開,層闕郁其特起。......」這一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龐大建築群,面積之廣大,氣魄之宏偉,時間之久遠,保持之完整,被古建築學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它凝聚著歷代萬千勞動者的血汗,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孔林 位於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魯城北泗上。其後代從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余株。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在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牆 5.6公里,牆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 孔林本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東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魯相韓勅修孔墓,在墓前造神門 一間,在東南又造齋宿一間,以吳初等若干戶供孔墓灑掃,當時的孔林「地不過一頃」。到南北朝高齊時,才植樹600株。宋代宣和年間,又在孔子墓前修造石儀。進入元文宗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孔思凱主修了林牆,構築了林門。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將孔林擴為3000畝的規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大修孔林,耗帑銀25300兩重修了各種門坊,並派專官守衛。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牆長達7.25公里,牆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00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朴、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 「斷碑深樹里,無路可尋看」。在萬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儀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漢碑移入孔廟 外,林內尚有李東陽、嚴嵩、翁方鋼、何紹基、康有為等明清書法名家親筆題寫的墓碑。因此,孔林又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碑林。孔府糕點 孔府糕點:孔府糕點歷史悠久,品種自成體系。孔府糕點色、香、味、形俱佳。分外用、內用兩大類。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贐、饋贈、恩賞,內用糕點又分為應時糕點、常年糕點、到門糕點、宴席糕點等。近年來,孔府糕點的研究倍受重視,已恢復了大部分品種的生產,使來曲阜的中外遊客都能品嘗到孔府糕點。 孔府美食游 孔府美食游 孔府菜是魯菜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在中國各大菜系中,孔府菜經歷的年代最久,文化品味最高,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菜譜和烹飪方法,繼承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原則,成為風味獨特的典型官府菜。80年代以來,陸續推出壽、喜、家宴等孔府三大宴,每年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不計其數。 孔府家酒 孔府家酒:曲阜釀酒業歷史悠久。《詩經》、《莊子》、《論語》中都留有大量記載。曲阜孔府家集團以精選高粱為主要原料,沿用孔府酒坊的老五甑混蒸工藝生產的孔府家酒,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綿軟回甜、餘味悠長、醇厚甘冽的特點,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產品除銷往全國各地外,遠銷東南亞、歐美等16個國家和地區。 曲阜香稻 曲阜香稻:俗稱香大米。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而油韌,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飯,十里飄香」之譽。又因是進獻皇帝之貢品而聞名遐爾。據《曲阜縣志》記載:殷商時已有種植,到春秋戰國時期「種植香稻粳糯,出自逵泉左右者為上谷。」現逵泉一帶,仍然清泉噴涌,稻穀遍地。其香稻成為旅遊者爭相購買之佳品。
③ 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著名的景點請寫出四個
1、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2、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台灣省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裡社。
日月潭是台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台灣省第二大湖泊、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
3、桃花島
桃花島古稱「白雲山」,秦時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島隱居,修道煉丹,一日醉墨灑於山石,成桃花紋,斑斑點點,故石稱「桃花石」,山稱「桃花山」,島稱「桃花島」。
桃花島從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屬昌國縣安期鄉,清康熙初年建安期鄉桃花庄,光緒年間為定海安期鄉,民國時改稱桃花鄉,後幾經建區並鄉,撤區並鄉,直至今日的桃花鎮。
島上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跡、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4、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於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遊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④ 桃花扇 桃花扇上的那首詩是什麼
桃花扇上的那首詩是:
秦淮無語話斜陽, 家家臨水應紅妝。
春風不知玉顏改, 依舊歡歌繞畫舫。誰來嘆興亡!
青樓名花恨偏長, 感時憂國欲斷腸。
點點碧血灑白扇, 芳心一片徒悲壯。空留桃花香。
譯文:
秦淮河邊的落日斜陽默默無語,秦淮河邊的家家戶戶都畫上了紅妝。
春風不知道當時的紅顏已經衰老,畫舫里依舊是一片歡聲笑語。誰來感嘆國家的興亡呢!
唯有青樓女子多愁善感,感傷時節、為國憂憤,幾欲斷腸。
點點斑斑的血跡灑落在白扇之上,心中枉自悲涼。只留下桃花的清香。
這是《桃花扇》中侯方域寫給李香君的詩。
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重大事件均屬真實,只在一些細節上作了藝術加工。以男女情事來寫國家興亡,是此劇的一大特色。該劇作問世三百餘年來長盛不衰,已經被改編成黃梅戲、京劇、話劇多個劇種,頻頻上演。
(4)曲阜櫻花樹擴展閱讀:
《桃花扇》思想主題
《桃花扇》描寫了一個朝代的滅亡,造成這個朝代滅亡的原因不是某一個人的過失,承擔最後悲劇結局的也不是一個人,而面臨悲劇命運進行抗爭的也不只有一個人。
所以,從悲劇主體來看,《桃花扇》的悲劇主體帶有群體性的特徵。它描寫的是群體的悲劇。在個人與歷史的對抗中,人的力量永遠也無法最終戰勝宇宙和歷史,也永遠都無法超越自己所處的時代,所以,個人的毀滅是必然的。
在揭示了這樣一種必然的結果後,《桃花扇》所展示的實際上是在註定的悲劇結局下個人的命運史。劇中的人物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錯誤,但是作者原諒了他們的這些錯誤,而向更深的層次尋求原因。
從這樣的角度來說,也可以說《桃花扇》是一部命運悲劇。人物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自己的悲劇命運,而造成悲劇命運的原因,正如前所說,不是個人,也不再是社會,而是歷史的必然的力量。
⑤ 山東曲阜三孔有多大呢
如果說要找一個古人來代表中國的封建社會,那一定非孔子莫屬。這位被歷代帝王不斷加封的先賢聖哲,不僅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還創造了世界上延續最久,墓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如今,孔林更是成為了人們的旅遊勝地。
這里還有孔林大門、孔林二門、洙水橋、孔子墓甬道、子貢手植楷、享殿、孔令貽墓、孔尚任墓、碑林等景觀,給旅行增添無盡的色彩。
⑥ 曲阜有櫻花嗎神馬地方多
山東省曲阜市小雪街道櫻花源農業科技基地 有500畝,已栽植櫻花苗木1萬多株。
⑦ 一棵樹到底能活多久,有什麼依據嗎
樹的壽命到底有多久據生物學家統計分析:蘋果樹能活100至200年;垂柳可活150年;杏樹可活300年;核桃樹可活300至400年;槭樹可活400至500年;榆樹可活500年;柏楊和松柏樹可活500至600年;樺樹可活600年;樟樹可活800年;番石榴可活1000年;流蘇樹可活2000年,紫衫和松柏樹可活3000年。現階段在我國南京市的一棵檜柏現有1500歲的大齡,流傳是六朝情況下留下的,名曰「六朝松」;山東省曲阜孔廟里的圓柏現有2400很多年的歷史時間;山東莒縣定林寺中有一棵櫻花樹,已活了3000幾歲。
一般都能生長發育幾十年至幾百年。乃至數千年。很多花草樹木的使用壽命都是在近百年之上。桃樹、柿樹能夠活一百多年。柑、橘、栗子能活過三100歲。杉樹可活一千歲。南京市的一株六朝松現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時間了,可是,它並算不上老。曲阜市的檜柏或是兩千四百年以前的老物件呢。台灣地區台灣阿里山的紅檜,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時間。它是在我國現階段活著的使用壽命最多的樹,但還談不上世界第一。世界上最長壽的樹,應算非州中西部加那利海島的一棵龍血樹。五百多年前,畢爾巴鄂競技測量它大概有八千至一萬萬歲。這才算是全球花草樹木中的壽星公。遺憾在1868年的一次洪災中摧毀了。
⑧ 曲阜有哪些免費景點
貌似很少,九仙山應該是免費的,還有尼山,六藝城,三孔都要買票,三孔前兩年全票150,也不算貴。祝您玩的開心,呵呵
⑨ 櫻花有多少種類
櫻花全世界共有櫻花約150種,中國有50多種。全世界約40種櫻花類植物野生種祖先中,原產於中國的回有33種。答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花每枝3到5朵,成傘狀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為白色、粉紅色。
花常於3月與葉同放或葉後開花,隨季節變化,櫻花花色幽香艷麗,常用於園林觀賞。櫻花可分單瓣和復瓣兩類,單瓣類能開花結果,復瓣類多半不結果。
據文獻資料考證,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9)曲阜櫻花樹擴展閱讀:
櫻花為溫帶、亞熱帶樹種,性喜陽光和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有一定抗寒能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宜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但不耐鹽鹼土。
根系較淺,忌積水低窪地。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對煙及風抗力弱,因此不宜種植有台風的沿海地帶。
櫻花色鮮艷亮麗,枝葉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觀花樹種,常用於園林觀賞。以群植,也可植於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盛開時節花繁艷麗,滿樹爛漫,如雲似霞,極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