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畫題
① 國畫梅花的題目起什麼好,多點,我好參考,借用
網上應該可以找到的吧,關於梅花的詩都可以用,比如毛澤東的詠版梅中有:已是懸崖權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關山月的名作《俏不爭春》也是出自這首詞的。建議你可以看看大師的作品是怎麼題款的(一般叫題款,不叫題目),比如關山月,王成喜(當代寫梅第一人)。比較通用簡單一點的可以用:報春圖,紅梅圖,迎春曲,寒香,寒梅迎春,梅花香自苦寒來等。至於到底用什麼題要好一些,還是要看整幅畫面來決定。國畫中的題款本是作者抒發情懷的一種表達方式,並不一定要照搬其他作品或詩詞。你自己覺得畫的是一種什麼意境,就可以題什麼。
② 以梅花為畫題寫一句話
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3、《卜運算元·詠梅》
現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③ 梅花繪畫題材考究
松竹梅歲寒三友,歷來被文人、墨客吟詠,被畫家描繪。松之實、竹之清、梅之雅,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版本。自古以來,以松竹梅為題材的畫,表現的多是一種孤高自傲或孤芳自賞的「心性」,或藉助松竹梅,游戲筆墨,聊寫胸中逸氣。在今天,再如此經營筆墨顯然已經沒有新意。傳統松竹梅作品中表現出的崇尚品格的內涵,在今天依然值得吟詠;古代作品表現上的「傳神達意」,在今天依然可以引為借鑒。這幾幅近作在技法上,更多的強調了對傳統的繼承。在精神內涵的表現上,則嘗試用現代語言詮釋表現對象所具有的內在品質。所謂「筆墨當隨時代」。關於繪畫題材的問題,霍春陽先生有句話說的好:「不在於畫什麼,關鍵是怎樣畫!」
④ 國畫 梅花 題詞
紅梅 不是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意義內涵么。想佳人,天寒日暮 這個景象透出一點悲戚,不太適合。
⑤ 畫個梅花豎著題字在左還是右邊
⑥ 梅花怎麼畫
梅花的畫法
一、梅干畫法:
1.勾皴法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
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
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畫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墨中鋒,柔中寓剛,線宜光潔勁健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嫩莖的柔韌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與「之」字的結合,兩枝不能並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實在難以處理,可在粗細、長短及墨色的濃淡上求變化。
2.潑墨法
潑墨法畫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二、梅花畫法
梅花畫法分勾花和點花兩種,現分述如下:
1.勾花
勾花亦稱圈花,用硬毫勾線,用淡墨勾其輪廓。用筆要有提按粗細的變化,圈出的花要似圓非圓,意在方圓之間。要有正、側、背的各個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態變化,畫梅多取側面、半側面,這樣易於體現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態。點蒂用濃墨,正面瓣四至五筆,背面瓣五筆,側面瓣三筆。點蕊、勾蕊絲亦用硬毫小筆蘸濃墨從內向外勾挑,示意性地點入八九點即可。白梅畫好後用「倒暈」法蘸淡赭或淡草綠沿花的輪廓暈染,其方法是用大白雲蘸清水,再於筆尖上蘸淡色,沿花的周圍暈染,隨染隨將筆肚下按,使筆上的清水著於紙面,干後不留淡色痕跡,從而起到烘托作用。花蕊部分亦用淡色點染局部即可。
2.點花
點花用大白雲兼毫筆(禿筆為宜),蘸色由淺到深。以紅梅用色為例:
淡硃磦蘸曙紅是一種蘸色;第二種是在前一種蘸色基礎上再蘸胭脂色;第三種是赭石蘸胭脂(老梅);第四種是淡色鋅鈦白蘸淡曙紅(嫩梅)。
重色瓣蘸色宜濃、宜厚,淡色瓣可在涮去筆尖部分余色後再蘸清水點瓣。
點花瓣的形態亦求方圓之間,一筆點一瓣,自瓣梢入筆從外向里點,當中空出白心。瓣與瓣之間要有透視形成的角度變化,即大小、寬窄的不同,不要每朵花都是幾個圓點,既無深淺又無大小的排列。 圈梅、點都有一個組會穿插上的疏密問題,一般講密易疏難,講密要密而不亂,講疏要疏而不散,要密中見疏,要留出「活眼」。另外用色的濃淡虛實也關繫到整體構圖上的輕重和層次上的變化,亦須重視。
點花、圈花之後還有一點,就是用濃墨穿小枝連接花,使花花都有著落。通過小枝的添加既起醒筆的作用,又可增加畫面的生氣。
紅梅《俏不爭春》的繪畫步驟
步驟一:先用硬毫二號提斗筆,以勾皴法畫出左側的一塊石頭,以簡潔的勾、皴、染,確立石塊的三大面,再以焦墨點苔,加些苔草。 步驟二:用硬毫二號提斗筆,灰墨蘸深墨,自右側下角起筆朝左方向石塊後面,再折回朝右上寫潑墨梅干,濃墨穿插畫嫩莖,焦墨點苔。
步驟三:用兼毫大白雲筆曙紅蘸胭脂,濃淡相間點垛梅花,待花瓣半干之際用硬毫勾線小筆蘸濃墨絲蕊、點蕊、點蒂。
⑦ 畫一枝梅花,並題上兩句有關梅花的詩句。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專昏獨自愁屬,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⑧ 國畫梅花的題詞
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梅花》
唐代: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譯文: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 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3、《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譯文:白梅生長在冰天雪地的嚴冬,傲然開放,不與桃李凡花相混同。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4、《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5、《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⑨ ÷畫梅題款有哪些
梅花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白居易 【作品】:楊柳枝 六幺水調家家唱, 白雪梅花處處吹。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翻楊柳枝。 馮延巳 【作品】:採桑子 酒闌睡覺天香暖, 綉戶慵開。 香印成灰, 獨背寒屏理舊眉。 朦朧卻向燈前卧, 窗月徘徊。 曉夢初回, 一夜東風綻早梅。 【作者】:陸游 【作品】:卜運算元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作者】:李清照 【作品】: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 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 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 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 暖風遲日也, 別到杏花肥。 【作者】:李元膺 【作品】:洞仙歌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 楊柳於人便青眼。 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 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 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 早佔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作者】:晏幾道 【作品】:訴衷情 小梅風韻最妖嬈, 開處雪初消。 南枝欲附春信, 長恨隴人遙。 閑記憶,舊江皋,路迢迢。 暗香浮動,疏影橫斜, 幾處溪橋。 【作品】:某尼悟道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作者】:王冕 【作品】: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發, 散價乾坤萬里春。 【作者】:寇準 【作品】:踏莎行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春梅小。 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作者】:毛澤東 【作品】:卜運算元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