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梅花草
❶ 四川有哪些名勝古跡
級 縣級
成都市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趙鎮) 溫江縣(柳城鎮) 郫縣(郫筒鎮)
新津縣(五津鎮) 雙流縣(東升鎮) 新都縣(新都鎮)
蒲江縣(鶴山鎮) 大邑縣(晉原鎮)
自貢市 榮縣(旭陽鎮) 富順縣(城關鎮)
攀枝花市 米易縣(攀蓮鎮) 鹽邊縣(桐子林鎮大坪地)
瀘州市 瀘縣(福集鎮) 合江縣(合江鎮) 敘永縣(敘永鎮)
古藺縣(古藺鎮)
德陽市 廣漢市 什邡市(方亭鎮) 綿竹市
羅江縣(羅江鎮) 中江縣(凱江鎮)
綿陽市 江油市
鹽亭縣(雲溪鎮) 三台縣(潼川鎮) 平武縣(龍安鎮)
北川縣(曲山鎮) 安縣(花荄鎮) 梓潼縣(文昌鎮)
廣元市 青川縣(喬庄鎮) 旺蒼縣(東河鎮) 劍閣縣(下寺鎮)
蒼溪縣(陵江鎮)
遂寧市 射洪縣(太和鎮) 蓬溪縣(赤城鎮) 大英縣(蓬萊鎮)
內江市 資中縣(重龍鎮) 隆昌縣(金鵝鎮) 威遠縣(嚴陵鎮)
樂山市 峨眉山市
夾江縣(漹城鎮) 井研縣(研城鎮) 犍為縣(玉津鎮)
沐川縣(沐溪鎮) 馬邊彝族自治縣(民建鎮)
峨邊彝族自治縣(沙坪鎮)
南充市 閬中市
營山縣(朗池鎮) 蓬安縣(周口鎮) 儀隴縣(金城鎮)
南部縣(南隆鎮) 西充縣(晉城鎮)
宜賓市 宜賓縣(柏溪鎮) 興文縣(中城鎮) 南溪縣(南溪鎮)
珙縣(珙泉鎮) 長寧縣(長寧鎮) 高縣(文江鎮)
江安縣(江安鎮) 筠連縣(筠連鎮) 屏山縣(屏山鎮)
廣安市 華鎣市
岳池縣(九龍鎮) 鄰水縣(鼎屏鎮) 武勝縣(沿口鎮)
達州市 萬源市
達縣(南外鎮) 渠縣(渠江鎮) 宣漢縣(東鄉鎮)
開江縣(新寧鎮) 大竹縣(竹陽鎮)
巴中市 南江縣(南江鎮) 平昌縣(江口鎮) 通江縣(諾江鎮)
雅安市 蘆山縣(蘆陽鎮) 石棉縣(新棉鎮) 名山縣(蒙陽鎮)
天全縣(城廂鎮) 滎經縣(嚴道鎮) 寶興縣(穆坪鎮)
漢源縣(富林鎮)
眉山市 仁壽縣(文林鎮) 彭山縣(鳳鳴鎮) 洪雅縣(洪川鎮)
丹棱縣(丹棱鎮) 青神縣(城廂鎮)
資陽市 簡陽市
安岳縣(岳陽鎮) 樂至縣(天池鎮)
阿壩藏
族羌族
自治州
(馬爾康縣) 馬爾康縣(馬爾康鎮) 九寨溝縣(永樂鎮)
紅原縣(邛溪鎮) 汶川縣(威州鎮) 阿壩縣(阿壩鎮)
理縣(雜谷腦鎮) 若爾蓋縣(達扎寺鎮) 小金縣(美興鎮)
黑水縣(蘆花鎮) 金川縣(金川鎮) 松潘縣(進安鎮)
壤塘縣(壤柯鎮) 茂縣(鳳儀鎮)
甘孜藏族
自治州
(康定縣) 康定縣(爐城鎮) 丹巴縣(章谷鎮) 爐霍縣(新都鎮)
九龍縣(呷爾鎮) 甘孜縣(甘孜鎮) 雅江縣(河口鎮)
新龍縣(茹龍鎮) 道孚縣(鮮水鎮) 白玉縣(建設鎮)
理塘縣(高城鎮) 德格縣(更慶鎮) 鄉城縣(桑披鎮)
石渠縣(尼呷鎮) 稻城縣(金珠鎮) 色達縣(色柯鎮)
巴塘縣(夏邛鎮) 瀘定縣(瀘橋鎮) 得榮縣(松麥鎮)
涼山彝族
自治州
(西昌市) 西昌市
美姑縣(巴普鎮) 昭覺縣(新城鎮) 金陽縣(天地壩鎮)
甘洛縣(新市壩鎮) 布拖縣(特木里鎮) 雷波縣(錦城鎮)
普格縣(普基鎮) 寧南縣(披砂鎮) 喜德縣(光明鎮)
會東縣(會東鎮) 越西縣(越城鎮) 會理縣(城關鎮)
鹽源縣(鹽井鎮) 德昌縣(德州鎮) 冕寧縣(城廂鎮)
木里藏族自治縣(喬瓦鎮)
四川名勝古跡
四川具有獨特巴蜀文化,歷兩千多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迄今仍然發揮效益;劉備、諸葛亮創立蜀漢政權的卓越成就,恰是當代三國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內容;精美絕倫的三星 堆出土青銅器;星羅棋布的漢闕、漢墓和唐、宋石刻藝術,無一不散發出川味的濃郁芳香.
成都武侯祠
位於成都市西南,佔地近六十畝,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殿五重建築。劉備殿正中是3米高的劉備塑像,寬面大耳,體態端莊:兩側偏殿,分別為關羽,張飛;劉備殿的左右廊,即聞名遐耳的「文臣武將廊」,塑有28位蜀漢文臣武將的像。武侯祠以其宏大的氣勢、豐富的內涵,強烈地吸引著中外遊客。
長江三峽、巫山小三峽、豐都鬼城、重慶陪都遺跡、大足石刻、樂山大佛、峨眉山、蜀南竹海、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溝、劍門蜀道、三星堆遺址和眾多的三國遺跡、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樓、大熊貓基地、……
杜甫草堂
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宅舊址,詩人當年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成都人都要成群結伴,來游草堂。柳條弄色,梅花滿枝,錦里春光,引起成都人民對詩人的深沉懷念。
恐龍之鄉
自貢是四川著名的恐龍之鄉,已發現了70多處恐龍化石埋藏點。恐龍化石品種豐富,有晰腳類的峨眉龍、獸腳類的甘氏四川龍、鳥腳類的鴻鶴鹽都龍等,埋藏之集中,保存之完好,為世界恐龍發掘史所罕見。
三星堆
位於廣漢市城西,距成都40公里,是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大型古蜀國文化遺址,出土了各種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有絞縷精細的金杖,有身高181厘米,加上座其達260厘米的青銅人像,這是世界上出土青銅雕像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尊。還有雙目突出、造型奇異的青銅面具。這在我國的出土文物中也是罕見。
樂山大佛
是世界上第一大佛,始建於唐代,座落於青衣江邊。大佛通高71米,雙手撫膝,端然肅坐於滔滔的青衣江岸,儀態安祥、身姿奇偉。站在樂山市內臨江遠眺,只見「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都江堰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秦昭王後期,蜀郡守李冰與其子為了變水害為水利,利用城西的地形特點和資源條件,在岷江上修築分水堤,把岷江分為內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並在玉壘山鑿開一道約20米寬的缺口--「寶瓶口」,作為控制流入成都平原的總進水口,並在分水堤下段建 「飛沙堰」,自動排沙瀉洪於外江。這三項工程互相配合,構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自動排灌系統。
王建墓
即永陵,位於成都市西門外三洞橋。王建(847~917),河南舞陽縣人,雖目不識丁,但作戰勇猛,被唐昭宗封為蜀王。公元907 年唐亡,王建稱帝,史稱前蜀,死後葬於三洞橋。1943年該墓被人們發掘確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建墓曾被盜,但僅存的無法盜走的陵墓建築和精湛的石刻藝術,仍可算得上是陵宮藝術之花。墓封土高15米,直徑80米,周長225 米。氣勢勝過劉備的「惠陵」。墓內有14道雙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後三室,全長23.6 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槨,棺床東、南、西三面刻有圖案,圖案中的十二力士雕像,他們抬扶著棺座,造型奇特,無一雷同。棺座東、南、西三面的24個舞伎浮雕以不同姿態,翩翩起舞,是少見的唐代藝術珍品。在棺床東西雕刻著由10種打擊樂器組成的鼓樂隊;在西面雕刻著由10種吹奏樂器組成的管樂隊;南面雕刻的是兩個樂隊領隊人,彈弄著琵琶和柏板。整個石刻樂隊,場面壯觀,是研究唐文化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後室放置御床,正面有雙龍戲珠浮雕,左右是獅獸浮雕。床上則是王建的坐像,神態肅穆。整個建築氣魄雄偉,裝飾華麗精美。
杜甫草堂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被人們稱為「詩聖「。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顛沛流離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幫助在城西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他在這里居住了將近4年,寫下了240多首詩篇。《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就是在這里寫的。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北宋以來,就是人在詩人故居處建園立祠,供人瞻仰。當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現在的草堂,實際上是後人為紀念杜甫而建的一所優美園林。
「大廨」里陳放著國畫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紹。「詩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間懸掛著歷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紀念詩人的對聯;兩側陳列室展出近代書畫家的「杜甫詩意畫」和書法。「工部祠」內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兩通「少陵草堂圖」碑刻;後人把在四川當過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和陸游,也塑像配祀祠內。「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和右邊的「恰愛航軒」,陳列著宋代以來各個時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種外文譯本。
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竹木蔥蘢,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頗有特色的祠宇園林。
懸棺
懸棺位於四川西部珙縣境內,為「川南四絕」之一,其中珙縣麻糖壩因其懸棺的類型齊全、數量較多、保存較好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棺是古代特別是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生活的人採用的最多的一種祭祀方式,其方法是將去逝之人的棺材安置於人跡難至的懸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於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樁將棺材架於其上,高距地面一般為幾十米至上百米,其景觀非常令人驚訝,而且古人採用這種喪葬方式的目的和手段,至今仍是一個千古之迷。
❷ 中國有哪些著名特產
中國著名特產有:四川大熊貓、北京烤鴨、皖南京劇、涪陵榨菜、廣東白斬雞、天津狗不理包子、泰安赤鱗魚、北京景泰藍、新疆田美玉等等。
1、北京烤鴨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廣東白斬雞
白斬雞又叫白切雞,是一道中華民族特色菜餚,起源於廣東,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上海十大經典名菜。
❸ 誰知道,雲南旅遊必去的景點
雲南必去的景點有洱海、麗江古城和瀘沽湖。
1、洱海
洱海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大理市境內。它的外形看上去就像耳朵,從空中往下看,洱海的美景更加漂亮,選擇找個地方的地方坐下,即便發呆也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就在周邊還有個小漁村,也是非常不錯的旅遊勝地,各種巧妙的景觀更加凸顯出它的魅力之處,融入其中去感受足以帶來很大的收獲。
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屬長江上游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奇特的民族風情,使這里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
❹ 涼山州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6月,涼山州有534個鄉鎮。
截至2019年6月,涼山彝族自治州共轄17個縣級行政區,包括1個縣級市、15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西昌市、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木里藏族自治縣。
1、西昌市轄8個鎮、29個鄉(其中12個彝族鄉,2個回族鄉):
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東城街道、長安街道、新村街道、長寧街道。
鎮:馬道鎮、禮州鎮、安寧鎮、川興鎮、黃聯關鎮、佑君鎮、太和鎮、安哈鎮。
鄉:西郊鄉、高梘鄉、小廟鄉、月華鄉、興勝鄉、琅環鄉、西鄉鄉、樟木箐鄉、大興鄉、海南鄉、經久鄉、西溪鄉、黃水鄉、中壩鄉、阿七鄉。
彝族鄉:四合鄉、民勝鄉、響水鄉、開元鄉、大箐鄉、洛古波鄉、蕎地鄉、磨盤鄉、巴汝鄉、銀廠鄉、白馬鄉、馬鞍山鄉。
回族鄉:裕隆回族鄉、高草回族鄉。
2、鹽源縣轄8個鎮、25個鄉、1個民族鄉:鹽井鎮、衛城鎮、梅雨鎮、白烏鎮、樹河鎮、黃草鎮、平川鎮、瀘沽湖鎮、雙河鄉、干海鄉、下海鄉、棉埡鄉、甘塘鄉、馬鹿鄉、藤橋鄉、
田灣鄉、德石鄉、大河鄉、鹽塘鄉、巫木鄉、大草鄉、博大鄉、金河鄉、右所鄉、巴折鄉、阿薩鄉、長柏鄉、桃子鄉、蓋租鄉、前所鄉、沃底鄉、大坡蒙古族鄉、窪里鄉、梅子坪鄉。
3、德昌縣下轄16個鎮、3個鄉:德州鎮、永郎鎮、樂躍鎮、麻栗鎮、阿月鎮、六所鎮、茨達鎮、小高鎮、王所鎮、巴洞鎮、寬裕鎮、錦川鎮、老碾鎮、黑龍潭鎮、鐵爐鎮、熱河鎮、大陸槽鄉、南山傈僳族鄉、金沙傈僳族鄉。
4、會理縣轄14個鎮、11個鄉:鹿廠鎮、黎溪鎮、通安鎮、太平鎮、益門鎮、綠水鎮、新發鎮、雲甸鎮、關河鎮、富樂鎮、彰冠鎮、木古鎮、六華鎮、小黑箐鎮、內東鄉、外北鄉、愛民鄉、黎洪鄉、樹堡鄉、新安傣族鄉、竹箐鄉、楊家壩鄉、槽元鄉、白果灣鄉、下村鄉。
5、東縣轄13個鎮、7個鄉:鰺魚河鎮、鉛鋅鎮、烏東德鎮、姜州鎮、堵格鎮、淌塘鎮、鐵柳鎮、松坪鎮、新街鎮、嘎吉鎮、滿銀溝鎮、大崇鎮、魯吉鎮、江西街鄉、野租鄉、拉馬鄉、老君灘鄉、小壩鄉、野牛坪鄉、溜姑鄉。
6、轄6個鎮:披砂鎮、松新鎮、竹壽鎮、華彈鎮、葫蘆口鎮、白鶴灘鎮;19個鄉:景星鄉、俱樂鄉、新村鄉、幸福鄉、海子鄉、六鐵鄉、新建鄉、稻穀鄉、新華鄉、松林鄉、石梨鄉、杉樹鄉、梁子鄉、西瑤鄉、紅星鄉、大同鄉、騎騾溝鄉、倮格鄉、跑馬鄉。
7、普格縣轄3個鎮、31個鄉:普基鎮、蕎窩鎮、螺髻山鎮、永安鄉、向陽鄉、文坪鄉、黎安鄉、花山鄉、東山鄉、大坪鄉、輝隆鄉、洛烏溝鄉、雨水鄉、甘天地鄉、洛烏鄉、
孟甘鄉、特茲鄉、吉樂鄉、特口鄉、耶底鄉、夾鐵鄉、瓦洛鄉、哈力洛鄉、萊子鄉、祝聯鄉、劉家坪鄉、月吾鄉、特補鄉、五道箐鄉、特爾果鄉、大槽鄉、馬洪鄉、洛甘鄉、紅莫依達鄉。
8、布拖縣轄3個鎮、27個鄉:特木里鎮、龍潭鎮、拖覺鎮、木爾鄉、九都鄉、拉達鄉、烏科鄉、沙洛鄉、洛古鄉、補爾鄉、覺撒鄉、美撒鄉、拉果鄉、烏依鄉、浪珠鄉、
包穀坪鄉、合井鄉、羅家坪鄉、牛角灣鄉、補洛鄉、火烈鄉、樂安鄉、四棵鄉、地洛鄉、峨里坪鄉、瓦都鄉、采哈鄉、委只洛鄉、基只鄉、聯補鄉。
9、金陽縣轄天地壩鎮、派來鎮、蘆稿鎮、對坪鎮等4個鎮,桃坪鄉、熱水河鄉、馬依足鄉、紅峰鄉、爾覺西鄉、熱柯覺鄉、甲依鄉、木府鄉、寨子鄉、則祖鄉、基覺鄉、
小銀木鄉、春江鄉、紅聯鄉、青松鄉、放馬坪鄉、梗堡鄉、山江鄉、洛覺鄉、向嶺鄉、谷德鄉、高峰鄉、老寨子鄉、德溪鄉、南瓦鄉、依莫合鄉、土溝鄉、丙底鄉、依達鄉、絲窩鄉30個鄉。
10、昭覺縣轄1個鎮,46個鄉:新城鎮、谷曲鄉、波洛鄉、龍恩鄉、達洛鄉、四開鄉、地莫鄉、博洛鄉、解放鄉、普詩鄉、竹核鄉、慶恆鄉、補約鄉、庫依鄉、比爾鄉、則普鄉、金曲鄉、日哈鄉、且莫鄉、哈甘鄉、塘且鄉、城北鄉、樹坪鄉、美甘鄉、柳且鄉、大壩鄉、庫莫鄉 、
三崗鄉、尼地鄉、碗廠鄉、革吾鄉、色底鄉、永洛鄉、龍溝鄉、三岔河鄉、支爾莫鄉、特布洛鄉、拉一木鄉、央摩租鄉、宜牧地鄉、馬增依烏鄉、甘多洛古鄉、特口甲谷鄉、灑拉地坡鄉、齒可波西鄉、阿並洛古鄉、久特洛古鄉。
11、喜德縣轄7鎮、17鄉。7鎮:光明鎮、冕山鎮、洛哈鎮、兩河口鎮、米市鎮、紅莫鎮、尼波鎮。17鄉:賀波洛鄉、拉克鄉、且拖鄉、巴久鄉、李子鄉、東河鄉、樂武鄉、沙馬拉達鄉、熱柯依達鄉、依洛鄉、魯基鄉、北山鄉、西河鄉、則約鄉、博洛拉達鄉、額尼鄉、洛莫鄉。
12、冕寧縣下轄16個鎮、22個鄉:城廂鎮、漫水灣鎮、大橋鎮、復興鎮、瀘沽鎮、沙壩鎮、彝海鎮、石龍鎮、回龍鎮、河邊鎮、錦屏鎮、後山鎮、里庄鎮、惠安鎮、宏模鎮、
澤遠鎮、回坪鄉、哈哈鄉、森榮鄉、林里鄉、鐵廠鄉、河裡鄉、冶勒鄉、拖烏鄉、曹古鄉、先鋒鄉、金林鄉、臘窩鄉、聯合鄉、麥地溝鄉、南河鄉、青納鄉、和愛藏族鄉、棉沙灣鄉、馬頭鄉、窩堡鄉、新興鄉、健美鄉。
13、越西縣管轄9個鎮、27個鄉、1個民族鄉:越城鎮、中所鎮、新民鎮、乃托鎮、普雄鎮、竹阿覺鎮、書古鎮、依洛地壩鎮、南箐鎮、新鄉鄉、馬拖鄉、大瑞鄉、丁山鄉、大花鄉、河東鄉、西山鄉、板橋鄉、瓦岩鄉、大屯鄉、白果鄉、梅花鄉、拉普鄉、鐵西鄉、
爾覺鄉、四甘普鄉、貢莫鄉、拉白鄉、樂青地鄉、德吉鄉、爾賽鄉、保石鄉、五里箐鄉、瓦普莫鄉、瓦曲覺鄉、申普鄉、拉吉鄉、保安藏族鄉。
14、甘洛縣下轄7個鎮、21個鄉:新市壩鎮、田壩鎮、海棠鎮、吉米鎮、斯覺鎮、普昌鎮、玉田鎮等7個鎮;
前進鄉、勝利鄉、新茶鄉、兩河鄉、里克鄉、尼爾覺鄉、拉莫鄉、波波鄉、阿嘎鄉、阿爾鄉、石海鄉、團結鄉、嘎日鄉、則拉鄉、坪壩鄉、蓼坪鄉、阿茲覺鄉、烏史大橋鄉、黑馬鄉、沙岱鄉、蘇雄鄉。
15、美姑縣轄1個鎮(巴普鎮)、35個鄉(覺洛鄉、巴古鄉、農作鄉、瓦古鄉、爾其鄉、拖木鄉、炳途鄉、瓦西鄉、采紅鄉、蘇洛鄉、竹庫鄉、典補鄉、龍門鄉、灑庫鄉、九口鄉、柳洪鄉、龍窩鄉、子威鄉、爾合鄉、哈洛鄉、尼哈鄉、樂約鄉、樹窩鄉、合姑洛鄉、
候古莫鄉、牛牛壩鄉、依果覺鄉、峨曲古鄉、佐戈依達鄉、拉木阿覺鄉、洛莫依達鄉、井葉特西鄉、依洛拉達鄉、候播乃拖鄉、洛俄依甘鄉)。
16、雷波縣個5鎮,43個鄉:錦城鎮、汶水鎮、黃琅鎮、西寧鎮、金沙鎮、海灣鄉、帕哈鄉、杉樹堡鄉、箐口鄉、永盛鄉、順河鄉、回龍場鄉、溪洛米鄉、渡口鄉、馬湖鄉、中田鄉、穀米鄉、柑子鄉、雙河口鄉、羅山溪鄉、桂花鄉、沙沱鄉、爛壩子鄉、八寨鄉、松樹鄉、
拉咪鄉、千萬貫鄉、五官鄉、曲依鄉、卡哈洛鄉、元寶山鄉、大岩洞鄉、岩腳鄉、莫紅鄉、坪頭鄉、克覺鄉、上田壩鄉、簸箕梁子鄉、大坪子鄉、小溝鄉、雷池鄉、咪姑鄉、一車鄉、巴姑鄉、斯古溪鄉、山稜崗鄉、長河鄉、谷堆鄉。
17、木里藏族自治縣轄1個鎮、28個鄉:桃壩鄉、博科鄉、寧朗鄉、依吉鄉、俄亞納西族鄉、水洛鄉、氂牛坪鄉、屋腳蒙古族鄉、喬瓦鎮、項腳蒙古族鄉、李子坪鄉、
列瓦鄉、芽租鄉、下麥地鄉、西秋鄉、克爾鄉、白碉苗族鄉、三桷埡鄉、倮波鄉、卡拉鄉、後所鄉、沙灣鄉、東孜鄉、固增苗族鄉、麥日鄉 、東朗鄉、唐央鄉、博窩鄉、麥地龍鄉。
❺ 梅花草屬的本屬分類
組亞組系種扁平五裂組
Sect. Allolobos Ku 城口梅花草Parnassia chengkouensis T. C. Ku
寬葉梅花草Parnassia dilatata
大葉梅花草Parnassia monochoriifolia Franchet
金頂梅花草Parnassia omeiensis
雞[月君]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彝良梅花草Parnassia yiliangensis 唇形組
Sect. Cladoparnassia Engl. 峨眉梅花草Parnassia faberi Oliv.
寶興梅花草Parnassia labiata 三枝組
Sect. Fimbripetalum Drude 南川系
Ser. Amoenae Ku 南川梅花草Parnassia amoena Diels多葉系
Ser. Fimbripetalum Ku 白耳菜Parnassia foliosa Hook. f. et Thoms.
棒狀梅花草Parnassia noemiae Franch. 敘永系
Ser. Rhombipetalae Ku 敘永梅花草Parnassia rhombipetala B. L. Chai扁平二裂組
Sect. Nectarobilobos Ku 雙葉梅花草Parnassia bifolia五枝組
Sect. Nectaroquinquelobos Ku 半邊緣毛系
Ser. Gansuenses Ku 甘肅梅花草Parnassia gansuensis Ku
龍勝梅花草Parnassia longshengensis Ku 全邊緣毛系
Ser. Nectaroquinquelobos Ku 大衛梅花草Parnassia davidii Franch.
厚葉梅花草Parnassia perciliata Diels 扁平三裂組
Sect. Nectarotrilobos Drude 短葯隔亞組
Subsect. Amblysandra (Franch.) Ku 麗江系
Ser. Lijiangenses Ku 麗江梅花草Parnassia lijiangensis Ku無葉系
Ser. Luteae Ku 黃花梅花草 Parnassia lutea Batalin
白花梅花草 Parnassia scaposa Mattf. 單葉系
Ser. Nectarotrilobos Ku 高山梅花草Parnassia cacuminum Hand.-Mazz.
中國梅花草Parnassia chinensis Franch.
指裂梅花草Parnassia cooperi W. E. Evans
心葉梅花草Parnassia cordata (Drude) Jien
雞心梅花草Parnassia crassifolia Franch.
德欽梅花草Parnassia deqenensis Ku
無斑梅花草Parnassia epunctulata J. T. Pan
藏北梅花草Parnassia filchneri Ulbr.
康定梅花草Parnassia kangdingensis Ku
披針瓣梅花草Parnassia lanceolata Ku
新疆梅花草Parnassia laxmannii Pall. ex Schult.
凹瓣梅花草Parnassia mysorensis Heyne ex Wight et Arn.
雲梅花草Parnassia nubicola Wall. ex Royle
倒卵葉梅花草Parnassia obovata Hand.-Mazz.
細叉梅花草Parnassia oreophila Hance
類三脈梅花草Parnassia pusilla Wall. ex Arn.
近凹瓣梅花草Parnassia submysorensis J. T. Pan
倒卵瓣梅花草Parnassia subscaposa C. Y. Wu ex Ku
西藏梅花草Parnassia tibetana Jien
三脈梅花草Parnassia trinervis Drude
嬌媚梅花草Parnassia venusta Jien
綠花梅花草Parnassia viridiflora Batalin
興安梅花草Parnassia xinganensis C. Z. Gao et G. Z. Li
俞氏梅花草Parnassia yui Z. P. Jien 長葯隔亞組
Subsect. Xiphosandra (Franch.) Ku 短柱梅花草Parnassia brevistyla (Brieg.) Hand.-Mazz.
突隔梅花草Parnassia delavayi Franch.
細裂梅花草Parnassia leptophylla Hand.-Mazz. 齒裂組
Sect. Odontohymen Ku 德格梅花草Parnassia degeensis
長爪梅花草Parnassia farreri 多枝組Sect. Parnassia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柱形組
Sect. Saxifragastrum Drude 蓮座系
Ser. Rosulatae Ku 龍場梅花草Parnassia esquirolii Levl.
貴陽梅花草Parnassia petitmenginii Lévl. 少葉系
Ser. Saxifragastrum Ku 窄瓣梅花草Parnassia angustipetala Ku
矮小梅花草Parnassia humilis Ku
長瓣梅花草Parnassia longipetala Hand.-Mazz.
似長瓣梅花草Parnassia longipetaloides J. T. Pan
青銅錢Parnassia tenella Hook. f. et Thoms.
鹽源梅花草Parnassia yanyuanensis Ku
玉龍山梅花草Parnassia yulongshanensis Ku
雲南梅花草Parnassia yunnanensis Franch. 中文名拉丁名特徵描述柱形組Sect. Saxifragastrum Drude退化雄蕊柱狀,頂端不裂或分裂。少葉系Ser. Saxifragastrum Ku退化雄蕊柱狀,頂端不裂,圓形或盤狀。蓮座系Ser. Rosulatae Ku退化雄蕊較細長;基生葉片卵狀三角形,基部下延;莖生葉在近基部與基生葉近等大或稍小,花瓣白色。唇形組Sect. Cladoparnassia Engl.花瓣窄倒卵狀匙形;退化雄蕊頂端近舌狀;萼片披針形,莖生葉在近花處。齒裂組Sect. Odontohymen Ku退化雄蕊扁平,5-7齒或3裂,稀2或5裂,頂端無腺體。扁平三裂組Sect. Nectarotrilobos Drude退化雄蕊扁平,3裂,稀2或5裂。短葯隔亞組Subsect. Amblysandra (Franch.)Ku退化雄蕊扁平,3(-4~5)裂,淺至深裂,裂片頂端通常無腺體,極稀有不明顯腺體狀。無葉系Ser. Luteae Ku雄蕊花葯葯隔不伸長。單葉系Ser. Nectarotrilobos Ku莖上具1或2葉。麗江系Ser. Lijiangenses Ku退化雄蕊3裂,中間裂片高出兩側裂片,約0.6毫米,花瓣倒卵形,稀近匙形,白色,全緣;莖生葉在莖之近基部。長葯隔亞組Subsect. Xiphosandra (Franch.)Ku莖上具2葉。扁平二裂組Sect. Nectarobilobos Ku退化雄蕊扁平,2或(4-)5裂。扁平五裂組Sect. Allolobos Ku退化雄蕊2裂,裂片近等長;莖生葉2。三枝組Sect. Fimbripetalum Drude退化雄蕊具3或5分枝。敘永系Ser. Rhombipetalae Ku退化雄蕊有3條分枝;莖上具2以上的葉(苞葉)。南川系Ser. Amoenae Ku葉片腎形;花瓣非菱形,邊緣下半部或全部有流蘇狀毛。多葉系Ser. Fimbripetalum Ku花瓣邊緣中部以下流蘇狀;莖上具葉3~6片。五枝組Sect. Nectaroquinquelobos Ku花瓣卵形至三角狀卵形,全邊具流蘇狀毛,但毛頂端不膨大;莖生葉通常3片以上。半邊緣毛系Ser. Gansuenses Ku退化雄蕊5,極稀3~4或7分枝,莖上具1葉(苞葉)。全邊緣毛系Ser. Nectaroquinquelobos Ku葉片扁圓形,密被紫褐色小斑點,頂端凹;退化雄蕊分裂不超過中裂。多枝組Sect. Parnassia葉片卵形或腎形,基部常呈截形或微心形,質地較薄。
❻ 麗江著名景點有哪些
1,大研古城
對於麗江最嚮往的地方就是古城,古城內小橋流水,民居建築美麗精緻,很多納西族老人會在傍晚的時候出來散步,微風、流水、炊煙、老人,一派和諧安然,靜謐美好。近幾年來,很多人說古城裡商業氣息越來越濃重,其實只要你的心不浮躁,便會發現它只是順應了時代潮流,讓人們生活更為便捷,骨子裡還是一樣的古樸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