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山梅花雨
A. 天門山推薦詞 急急急!!!
朋友們:相信大家對天門山並不陌生。1999年11月舉行的世界特技飛行大獎賽,完成了人類首次駕機穿越自然溶洞的壯舉,天門山的名字一下子走進了世人的視野。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門山的風采,今天,你們終於如願以償! 天門山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 天門山東漢時稱嵩梁山,三國時因山壁洞開一門,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為天門山,並拆武陵郡置天門郡。天門山是大自然的傑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它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並經受億萬年風雨剝蝕,尤以三迭紀燕山運動為最甚。白堊紀末,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進一步抬升,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孤山,使高山與谷地拉開極大高差,幾公里之內高差達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天門山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 天門山氣象獨特,門洞奇絕,植被豐富,歷史悠久,是歷史文化與佛道文化的神秘載體,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為了加快張家界旅遊開發的進程,天門山正處在規模的開發建設中。有的景點尚未正式開放;世界最長的天門山索道以及天門山寺正在籌建之中。 (天門洞)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那麼,天門洞是怎樣形成的呢?地質學家覃功炯先生認為是「漏斗」溶蝕作用的結果。他認為,天門洞東側地形微向西傾,西側地形微向東傾,向斜的核部正對天門洞道。東西兩壁為兩條走向320度左右節理所切,同時有一條走向40度的節理在天門洞處與其相交。洞頂的兩處岩溶漏斗也對岩溶過程起了重要作用。雨水落下後,地表水順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動,一部分湧入土中的水,順著地層的層間裂隙朝著向斜的核部匯集下流,長期不斷的溶蝕過程使局部崩塌,最終使兩組溶洞並為一體,形成了天門洞。 但是,也有人對此產生異議:天門洞照此理形成,為什麼洞的底座是一塊巨大的平台,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嗎?所以說,天門洞的形成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B. 天門山玻璃棧道花費包括在門票里嗎
是包含在門票裡面的,去游覽玻璃棧道至需要花5元購買鞋套即可。
天門山玻璃棧道位於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懸於天門山頂西線,長60米,寬1.6米,最高處海拔1430米。是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繼懸於峭壁之上的鬼谷棧道、憑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
拓展閱讀:
天門山,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距市區僅8公里,海拔1518.6米,是張家界海拔最高山,也是張家界的文化聖地,被尊為「張家界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
天門山獨特的喀斯特台型地貌舉世罕見,為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幾公里之內高差達到 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山頂部分相對平坦,面積達2平方公里,山頂森林覆蓋率達90%,奇石異木繁多,擁有世界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一年四季野趣盎然,宛若絕美的空中花園。1992年7月,天門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張家界的第二個國家森林公園。
C. 天門山張家界森林公園包括哪些景區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張家界市城區南郊8公里,是山嶽型自然景區。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里,山頂面積達2平方公里,其主峰海拔 1518.6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始空中花園、雲夢仙頂、通天大道、天門洞奇觀、鬼古棧道等等。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四面絕壁,雄偉壯麗。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資源豐富,有世界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天門山文化底蘊深厚,留有大量贊詠天門山的詩詞,更有眾多神聞傳說,被譽為「張家界之魂」。山頂天門山寺自唐朝建成以來香火鼎盛,寺外有七級浮屠,掩映於青枝綠葉中,古雅幽清。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鍾響徹天際,擊鼓震動山嶽,香煙裊裊如雲。明萬曆年間南嶽僧在此傳經授戒,從此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聞名遐邇,朝山拜佛者達周邊四郡十餘縣,信士遍及湘西北,天門山因此成為 「湘西第一神山」。天門山終年雲霧繚繞,雲海景象變化無窮。山間溶丘、石芽廣布,奇石秀木及珍禽異獸繁多,更有飛瀑流泉噴涌而出。天門山兼峰、石、泉、溪、雲、林於一體,集雄、奇、秀、險、幽於一身,被譽為空中原始花園。天門洞、天縫渡仙、五指山、將軍石等是有名的峰林景觀,還有神秘的千佛洞等待你的探奇;山間的韓家溝則是富蘊滿族風情的村落——這里久居的幾十戶滿族農家至今仍完好保留著其在語言、飲食、衣著、居住以及婚慶殯葬等方面的滿族風俗,是難得的民俗文化旅遊地。
天門山古稱嵩梁山。天門山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這里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 天門山東漢時稱嵩梁山,三國時因山壁洞開一門,吳王孫休認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為天門山,並拆武陵郡置天門郡。天門山是大自然的傑作,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它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並經受億萬年風雨剝蝕,尤以三迭紀燕山運動為最甚。白堊紀末,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進一步抬升,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孤山,使高山與谷地拉開極大高差,幾公里之內高差達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天門山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以觀光游覽為主線,深層的挖掘了文化內涵,完整的體現了湘西第一神山「神奇」、「神秘」、「神聖」的大氛圍和主格調,共分為天門洞開、天界佛國、碧野瑤台、覓仙奇境等四大景區,其中包含了「天門洞開」、「天界佛國」、「懸梯浮嵐」、「木石之戀」、「凌霄暢遠」、「虹索龍翔」、 「玄壁隱仙」、「曲道通天」、「雲夢躡巔」、「丹灶飛煙」等十大景觀和天門山索道、通天大道、天門洞、上天梯、天門山寺、鬼谷洞、捭闔、天門書院、李娜小屋、靈泉院、雲夢仙頂等5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0餘處人文與自然景點。天門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南北對開,終年雲蒸霞蔚,歷來有「天門吐霧」、「天門靈光」和「梅花飄雨」三大奇景。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轟動效應,天門洞從此世人矚目。2006俄羅斯空軍張家界天門山特技飛行表演讓天門洞懸念升級,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天門洞是當地人們祈福許願的聖地,至今仍沿襲有「登天祈福」的民間習俗。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人文奇觀 天門山景區有兩大人文奇觀,即天門山索道和天門山盤山公路。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水平高差1279米,沿線盡為絕壁天險,氣勢沖天,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索道之一。它以張家界市中心城市花園為起點,經民間田園風光而達山頂的原始空中花園,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天門山盤山公路全長 10.77公里,高差 1300多米,共有99道彎,因直達天門洞而得名「通天大道」。大道兩側空谷幽深,借山勢層層疊起,如巨龍盤旋,直通天際,被譽稱為 「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頂 上天門山觀光游覽,不可不去天門山頂一觀。天門山頂古稱「雲夢絕頂」,是天門山的制高點。站在頂上,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環顧四周,晨觀日出紅山,夕觀日落熔金,大小景點,盡收眼底。「雲夢絕頂」上,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同,其自然景觀也大不一樣:春天,草木萌動,山花燦爛;夏天,滿山皆綠,雲海翻浪;秋天,霜染紅葉,天高雲淡;冬天,大雪蓋頂,山舞銀蛇,似一派北國風光 。關於天門山風景區的旅遊開發也正在緊張進行之中。 天門山山頂森林觀光纜車,纜車以天門山主峰雲夢仙頂為起點,以天門山寺前櫻桃灣廣場為終點,總長度為800米,單程運行約10分鍾,為無遮蓋的雙人吊椅式,每小時運力可達600人。
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 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99世界特技飛行大賽便在這里舉行。在天門洞上面還有一處天漕,上面有塘無水。天門洞頂,又有水無塘,只見一眼水出,長流不絕,遊人從洞中經過,仰視洞頂,便只見水從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間稱為「梅花水」,於是遊人到此,都張口去接這象徵吉祥的「梅花水」。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則越大,且呈紅色。網路搜士家人周懷柏
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鍾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里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
D. 半天游天門山西線游覽路線
天門山的游覽路線:
A:東線(碧野瑤台景區):大索道上站→吊索神峪→北俯視天門→雲夢仙頂(天門山最高峰,俯瞰群山起落,都市煙雲)→靈泉院(一尺靈泉水,數滴梅花雨)→醉雲亭→快活林→石門鎖翠→仙源→→木石之戀(木石成林,硬石種櫸」應試中舉」)→神仙坐(笑八仙)→櫻桃灣(體驗仙山靈餐)→觀天門山寺(在建項目,湘西第一寺)→中線返回索道上站
東線全長3.7公里,遊玩時間約2-3小時,全程以原始森林的植被體驗為主,感受天門山特有的林木空間。
B:西線(覓仙奇境景區):大索道上站→凌宵台(登仙台開始覓仙之旅)→倚虹關→鬼谷天塹→鬼谷兵盤(與孫臏龐涓共師學法)→野拂藏寶(探詢李自成財寶掩埋之迷)→小天門→捭闔(天地陰陽,縱橫捭闔)→觀鬼谷洞(遙望山壁懸門,感受鬼谷仙魂)→求兒洞(擲石入洞,一聲為子,兩聲為女)→櫻桃灣(體驗仙山靈餐)→中線返回索道上站
西線全長2.7公里,遊玩時間約1-2小時,以人文景觀為主,感受天門山仙山文化和隱逸文化的奧妙。
E. 天門山的旅遊信息
A:東線(碧野瑤台景區):大索道上站→吊索神峪→北俯視天門→雲夢仙頂(天門山最高峰,俯瞰群山起落,都市煙雲)→靈泉院(一尺靈泉水,數滴梅花雨)→醉雲亭→快活林→石門鎖翠→仙源→→木石之戀(木石成林,硬石種櫸」應試中舉」)→神仙坐(笑八仙)→櫻桃灣(體驗仙山靈餐)→觀天門山寺(在建項目,湘西第一寺)→中線返回索道上站
東線全長3.7公里,全程以原始森林的植被體驗為主,感受天門山特有的林木空間。
B:西線(覓仙奇境景區):大索道上站→凌宵台(登仙台開始覓仙之旅)→倚虹關→鬼谷天塹→鬼谷兵盤(與孫臏龐涓共師學法)→野拂藏寶(探詢李自成財寶掩埋之迷)→小天門→捭闔(天地陰陽,縱橫捭闔)→觀鬼谷洞(遙望山壁懸門,感受鬼谷仙魂)→求兒洞(擲石入洞,一聲為子,兩聲為女)→櫻桃灣(體驗仙山靈餐)→中線返回索道上站
西線全長2.7公里,以人文景觀為主,感受天門山仙山文化和隱逸文化的奧妙。
中線全長0.85公里,由索道上站直達天界佛國景區,主要功能為交通線,方便遊客快捷往返於櫻桃灣和索道上站之間。 2015年4月25日,全球首條在山體隧道內安裝的電梯——天門山穿山電梯正式開通運行。
穿山電梯全程在山體隧道中運行,從天門洞底直達山頂,共12段,扶梯梯級運行總長度為897米,提升高度340米,總跨度為692米,有16台30米超大高度重載公交型自動扶梯、3台20米大高度重載公交型自動扶梯,擁有單向3600人/小時的輸送能力。
天門山穿山電梯是世界上施工最艱難、技術要求最高、提升高度最高、梯級總長度最長、最具創意的扶梯工程,堪稱全球范圍內電梯工程的奇跡,也是景區特色交通的又一奇跡。
F. 天門聖境在哪裡
天門聖境在張家界天門洞。
天門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峭壁轟然洞開,玄朗如門,吳王視為吉祥,亦由此改稱天門山,下置天門郡。天門洞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
這一勝景,吸引著歷代帝王官臣、隱賢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來探訪游賞,歷經世代累積,形成了天門山獨特厚重的「天文化」。「天門吐霧」、「天門霞光」被人譽為舉世罕見的景象奇觀。
(6)天門山梅花雨擴展閱讀:
故事:
據說在三國吳永安六年的時候,天門山山體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了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
當時吳國皇帝孫休聽手下有人報來這樣神奇的事情,就急忙忙地領著文武百官前去一看究竟,「這大洞來得神奇啊,嘿嘿,你們看,還有霞光掩映呢,這是天降吉兆哇,這山得改了好名字,嗯……,這洞形似天門,就叫天門洞了,那麼這山就叫天門山。」
這山到底怎麼開了一個洞,至今也沒有個准確的說法,不過在當地倒是流傳著一個神話傳說,說是在很久以前,天門山上忽然一聲巨響,然後天上飄來五彩霞雲,山體上豁然出現一個大洞,洞口煙霧裊裊,百鳥齊鳴,突然一道沉沉的聲音從洞中傳了出來:「吾乃天庭大帝,爾等可有什麼願望?」
大傢伙聽了這如洪鍾般的聲音,又在四周尋摸了一番,就是找不到這是誰說的,洞口的聲音還綿延不絕地在回響。
「這…這…就是神仙的聲音啊,神仙顯靈啦!」也不知道是誰帶頭這么一喊,大傢伙全都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詞:「神仙保佑神仙保佑」,於是朝著天門山的大洞是不停的磕頭。
「我求母親病好起來……」、「我要陞官發財……」、「我想高中狀元……」、「我家的牛,我想讓它變成二十頭,不不不,五十頭五十頭……」
烏泱泱一片人,全都是一邊磕頭一邊大喊,想要什麼的都有,叫喊聲像鬧市一樣,也不知道這神仙聽清楚沒有。反正後來這天門洞的名聲是越傳越大,歷代帝王官臣、隱賢逸臣、高僧老道、文人墨客都跑過來一看究竟。
G.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
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 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99世界特技飛行大賽便在這里舉行。在天門洞上面還有一處天漕,上面有塘無水。天門洞頂,又有水無塘,只見一眼水出,長流不絕,遊人從洞中經過,仰視洞頂,便只見水從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間稱為「梅花水」,於是遊人到此,都張口去接這象徵吉祥的「梅花水」。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則越大,且呈紅色。 2005年5月,從張家界市通往天門山的天門洞的「通天大道」竣工。通天大道共計99道彎,全長10公里多,海拔從200米,上升到1200多米。彎道多處有180度的急轉彎迴廊盤繞!有「天下公路第一奇觀」之稱,被公認為「全國十大盤山公路之首」。
通天大道以天門山標志門為起點,一直通達天門洞腳下,全長 10.77 公里 。但就在這么短的距離里,它的海拔卻從 200 米 急劇提升到了 1300 米,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180 度的急彎此消而彼長,層層疊起,「 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中國書法協會常務副會長沈鵬先生走過通天大道後欣然為其題字「曲道通天」,字體遒勁挺拔,與通天大道的奇絕天下相融為一體。
通天大道於1998年開始修建,因天門山獨特的地質和氣候所局限,至 2005年全面貫通,歷時八年,共耗資近2 億元人民幣.。整個工程充滿著艱辛卓絕,它凝聚著全體施工人員的智慧和心血,其勢驚險奇絕、盪氣回腸,以蜿蜒迂迴穿行於山體絕壁之天險而成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天有九重,雲有九霄,路有九十九彎,這條有著「天下第一公路奇觀」的公路也被很多國際友人贊嘆:這是一個與長城一樣偉大的奇跡,這是一條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的偉大工程。
「通天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一百八十度的急彎此消彼長,層層疊起.仰視如同立於蒼穹的盤旋城堡,浮於空中的萬里長城,俯瞰猶如煽情飄動的條條緞帶,無限延伸的妖嬈曲線.2008年,國際著名特技表演大師羅禮賢和影星孫紅雷親自駕車挑戰天路,將天路駕控熱潮燃燒至沸點。 一:天門山索道長7455米,世界第一
索道線路斜長7455米,上、下站水平高差1279米,是世界最長的單線循環脫掛抱索器車廂式索道,其中98個轎廂來自於瑞士CWA公司,門高2米,單個造價高達20萬元人民幣,尤其那6米/秒的運行速度設計、1000人/小時的單向運量、38度的最大斜度,這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為罕見。索道在57個支架中特別增設了3個救護支架,用於索道突然處於全面癱瘓時立即執行『水平救護』或『垂直救護』方案將遊客安全救護至地面,並且索道站房都安裝了防雷電設備,這是目前世界索道中最完備最先進的的一套救護系統。
二:人性化設計,安全無虞
天門山索道於1999年5月份開始立項,先後有奧地利、法國、瑞士、義大利、日本等五個國家的索道公司來到天門山考察,最後根據天門山的實地情況和國家索道安全中心的要求,於2001年3月17日在天津跟法國MOPA公司簽訂了合同。整個建設從2003年元月15日開工典禮到2005年8月份運行,歷時兩年余,耗資2.2億元人民幣,全套設備除了支架由中國天津生產外均按歐洲標准由國外進口,整個施工都嚴格貫徹了「調試-自檢-運行檢驗-安全檢驗」的安全流程。由於索道沿線山體高絕奇險,地質地貌復雜多變,施工難度遠遠超乎一般,整個建設過程艱辛無比。天門山索道不僅凝結了中外全體施工人員的智慧和汗水,也融合了當代索道工程最先進的科技成果,堪稱當代索道工程建設中的一個奇跡,一個里程碑。
考慮到索道運行時間較長,高溫時遊客們需要通風,每個轎廂專門設計了兩個通風窗,以形成空氣的對流,這人性化設計在國內是唯一的。索道鋼繩則來自於法國,直徑50.1mm,每米重達10kg,確保遊客安全無虞。
天門山索道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爬坡面支架的設計 ,這個支架共有壓索輪96個,托索輪16個,它綜合了現代物理學、現代工程學、現代製造業中最先進的理論和成果,應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索道技術,從而使這段索道總給人一種盪氣回腸、氣勢沖天的感覺。
三、天門山索道共有下、中、上三個站房,其中下站房佔地達11140平方米,地面標高海拔165.80米,為迂迴拉緊站房,同時也是裝載遊客的站房,其造型充分體現了現代的設計靈感,壯觀氣派,通透典雅,兩側附樓的樓頂弧度就象一對迎空的翅膀,整個站房以白、綠兩種顏色為基本色調,象徵著白雲與自然;中站房建築面積為3230平方米,是動力驅動站房,不提供遊客上下車;上站房地面標高海拔1438.56米,它也是迂迴拉緊站房,佔地1973平方米。
天門山索道以張家界市中心的城市花園為起點,直達天門山頂的原始空中花園,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 「天上」,又象一條巨龍騰翔素雲蒼穹,依山籍壁,拔地沖天,盪氣回腸,恢宏壯觀,成為天門山旅遊風景區「四大奇觀」之一,為張家界這一世界級風景名勝區又添絕世奇景。 玻璃棧道懸於天門山山頂西線,長60米,最高處海拔1430米。是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繼懸於峭壁之上的鬼谷棧道、憑空伸出的玻璃眺望台、從玻璃台可以看見下面。玻璃台伸出棧道有4-5米,專供遊人拍照、橫跨峽谷的木質吊橋後打造的又一試膽力作。
這條看著就讓人腿軟的玻璃棧道給人帶來的刺激震撼感可與舉世聞名的美國大峽谷玻璃走廊「天空之路」媲美。晴天時,藍天和白雲的倒影鋪滿了整條棧道,讓人在對腳下的透明戰戰兢兢之餘,更樂享於踏雲而行的快感;雲霧天氣,玻璃棧道則在霧中若隱若現,天上人間的美景更是讓人驚嘆不已。
為了讓遊客零瑕疵的透過玻璃橋看到美麗的風景,上橋的遊客均要求戴上鞋套,以保持玻璃橋的透明和干凈。如果你夠膽,一定要挑戰天門山頂的東方「天空之路」。
棧道除了每隔一米左右用鋼筋混凝土搭一截支架外,全部是透明度極高的鋼化玻璃,據稱:每塊玻璃可承受1000千克,故安全是無任何問題的。欄桿也是採用雙層鋼化玻璃和不銹鋼骨架做成! 鬼谷棧道,位於覓仙奇境景區,因懸於鬼谷洞上側的峭壁沿線而得名。
棧道全長1600米,平均海拔為1400米,起點是倚虹關,終點到小天門。與其他棧道不同的是,鬼谷棧道全線既不在懸崖之巔,也不在懸崖之側,而是全線都立於萬丈懸崖的中間,給人以與懸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覺。
站在棧道上俯瞰群山,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由於天門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特別豐富,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以,在這條棧道上更能找到一種在乘坐直升飛機飛越熱帶雨林大峽谷的感覺,這平時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場景,在這里能讓你身臨其境。
由於海拔和氣流的影響,很多小鳥都不能到達與棧道平行位置。所以,站在這里,腳下是沒有邊際的綠野,成群的小鳥在峽谷中嬉戲,偶爾有老鷹從眼前掠過,閉上眼,挺著發麻的雙腿,帶著急促的心跳,伸開雙臂,你就能得到一次最完美、最刺激、最貼近自然的SPA。因為,要知道這種在懸崖上賞風景一般都是非人類所能享受的。
如果是雨前雨後,在棧道上則是身邊霧氣盤繞,腳下雲海翻騰,令人抬腿似生霧,邁步如踏雲,人間天界,世外洞天也就是如此了。
據施工人員介紹,此條棧道也是他們所修棧道中施工最難,最險峻的一條。如果您還覺得不夠刺激的話,在棧道的完結處的兩個懸崖之間有一條長160米的懸索吊橋,同時,在海拔最高點還有一個挑戰心裡極限的玻璃站台,在這里,如果你能挺直腰板伸開雙臂,那麼,您就是真正的勇士了。 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鍾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里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
H. 請教具體的天門山全景游線路。謝謝!!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距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這里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觀,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四面絕壁,雄偉壯麗。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植物資源豐富,有世界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天門山文化底蘊深厚,留有大量贊詠天門山的詩詞,更有眾多神聞傳說,被譽為「張家界之魂」。山頂天門山寺自唐朝建成以來香火鼎盛,寺外有七級浮屠,掩映於青枝綠葉中,古雅幽清。善男信女入寺拜佛,撞鍾響徹天際,擊鼓震動山嶽,香煙裊裊如雲。明萬曆年間南嶽僧在此傳經授戒,從此聞名遐邇,朝山拜佛者達周邊四郡十餘縣,信士遍及湘西北,天門山因此成為 「湘西第一神山」。天門山終年雲霧繚繞,雲海景象變化無窮。山間溶丘、石芽廣布,奇石秀木及珍禽異獸繁多,更有飛瀑流泉噴涌而出。天門山兼峰、石、泉、溪、雲、林於一體,集雄、奇、秀、險、幽於一身,被譽為空中原始花園。天門洞、天縫渡仙、五指山、將軍石等是有名的峰林景觀,還有神秘的千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佛洞等待你的探奇;山間的韓家溝則是富蘊滿族風情的村落——這里久居的幾十戶滿族農家至今仍完好保留著其在語言、飲食、衣著、居住以及婚慶殯葬等方面的滿族風俗,是難得的民俗文化旅遊地。
編輯本段天門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 ,嵩梁山千米高絕之處峭壁忽然洞開,玄朗如門,吳帝孫休視之吉兆,天門
天門山999天梯洞開之說流傳天下,嵩梁山也由此易名天門山,並拆武陵郡置天門郡。拔地擎天的天門山,山勢陡險峻拔,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天門山隆起開始於燕山運動,再經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山體劇烈抬升千米以上,周圍被斷層節理深深切割,加上長期風雨侵蝕的岩溶作用,造就成嵯峨高峙、凌空獨尊的喀斯特台型地貌。其山頂相對平坦,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有著很多極為珍貴和獨特的植物品種,森林覆蓋率達90%。其間古樹參天,藤蔓纏繞,青苔遍布,石筍、石芽舉步皆是,處處如天成的盆景,被人譽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
編輯本段景觀設置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以觀光游覽為主線,深層的挖掘了文化內涵,完整的體現了湘西第一神山「神奇」、「神秘」、「神聖」的大氛圍和主格調,共分為天門洞開、天界佛國、碧野瑤台、覓仙奇境等四大景區,其中包含了「天門洞開」、「天界佛國」、「懸梯浮嵐」、「木石之戀」、「凌霄暢遠」、「虹索龍翔」、 「玄壁隱仙」、「曲道通天」、「雲夢躡巔」、「丹灶飛煙」等十大景觀和天門山索道、通天大道、天門洞、上天梯、天門山寺、鬼谷洞、捭闔、天門書院、李娜小屋、靈泉院、雲夢仙頂等50餘處人文與自然景點。天門洞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南北對開,終年雲蒸霞蔚,歷來有「天門吐霧」、「天門靈光」和「梅花飄雨」三大奇景。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轟動效應,天門洞從此世人矚目。2006俄羅斯空軍張家界天門山特技飛行表演讓天門洞懸念升級,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天門洞是當地人們祈福許願的聖地,至今仍沿襲有「登天祈福」的民間習俗。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人文奇觀
天門山景區有兩大人文奇觀,即天門山索道和天門山盤山公路。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水平高差1279米,沿線盡為絕壁天險,氣勢沖天,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索道之一。它以張家界市中心城市花園為起點,經民間田園風光而達山頂的原始空中花園,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天門山盤山公路全長 10.77公里,高差 1300多米,共有99道彎,因
天門山鬼谷棧道直達天門洞而得名「通天大道」。大道兩側空谷幽深,借山勢層層疊起,如巨龍盤旋,直通天際,被譽稱為 「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頂
上天門山觀光游覽,不可不去天門山頂一觀。天門山頂古稱「雲夢絕頂」,是天門山的制高點。站在頂上,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環顧四周,晨觀日出紅山,夕觀日落熔金,大小景點,盡收眼底。「雲夢絕頂」上,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同,其自然景觀也大不一樣:春天,草木萌動,山花燦爛;夏天,滿山皆綠,雲海翻浪;秋天,霜染紅葉,天高雲淡;冬天,大雪蓋頂,山舞銀蛇,似一派北國風光 。關於天門山風景區的旅遊開發也正在緊張進行之中。
天門山山頂森林觀光纜車,纜車以天門山主峰雲夢仙頂為起點,以天門山寺前櫻桃灣廣場為終點,總長度為800米,單程運行約10分鍾,為無遮蓋的雙人吊椅式,每小時運力可達600人。
編輯本段天門洞在天門山1264米高的絕壁之上,生出一個南北洞穿的天然門洞,洞底至洞頂131.5米,寬37米,縱深30 米。洞北面頂部邊緣,有倒垂的龍頭竹,它的根像龍頭,樹葉像鳳尾,因此又叫鳳尾竹。東側是高約200多米的溝槽,有泉水從上面飄散,落下點點梅花雨。據說誰能張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天門洞口,經常能看到岩燕飛舞,山鷹盤旋。隨著天氣的變化,天門洞有時候吞雲吐霧,有時候明朗似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鏡,構成循環往復、瞬息萬變的氣象景觀。
99世界特技飛行大賽便在這里舉行。在天門洞上面還有一處天漕,上面有塘無水。天門洞頂,又有水無塘,只見一眼水出,長流不絕,遊人從洞中經過,仰視洞頂,便只見水從眼出,初如柱,旋排散如花,形似梅花,故民間稱為「梅花水」,於是遊人到此,都張口去接這象徵吉祥的「梅花水」。這股天水,越遇天旱,流水則越大,且呈紅色。
編輯本段通天大道2005年5月,從張家界市通往天門山的天門洞的「通天大道」竣工。通天大道共計99道彎,全長10公里
多,海拔從200米,上升到1200多米。彎道多處有180度的急轉彎迴廊盤繞!有「天下公路第一奇觀」之稱,被公認為「全國十大盤山公路之首」。
通天大道以天門山標志門為起點,一直通達天門洞腳下,全長 10.77 公里 。但就在這么短的距離里,它的海拔卻從 200 米 急劇提升到了 1300 米,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180 度的急彎此消而彼長,層層疊起,「 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中國書法協會常務副會長沈鵬先生走過通天大道後欣然為其題字「曲道通天」,字體遒勁挺拔,與通天大道的奇絕天下相融為一體。
通天大道於1998年開始修建,因天門山獨特的地質和氣候所局限,至 2005年全面貫通,歷時八年,共耗資近2 億元人民幣.。整個工程充滿著艱辛卓絕,它凝聚著全體施工人員的智慧和心血,其勢驚險奇絕、盪氣回腸,以蜿蜒迂迴穿行於山體絕壁之天險而成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天有九重,雲有九宵,路有九十九彎,這條有著「天下第一公路奇觀」的公路也被很多國際友人贊嘆:這是一個與長城一樣偉大的奇跡,這是一條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的偉大工程。
「通天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一百八十度的急彎此消彼長,層層疊起.仰視如同立於蒼穹的盤旋城堡,浮於空中的萬里長城,俯瞰猶如煽情飄動的條條緞帶,無限延伸的妖嬈曲線.2008年,國際著名特技表演大師羅禮賢和影星孫紅雷親自駕車挑戰天路,將天路駕控熱潮燃燒至沸點。
編輯本段鬼谷棧道鬼谷棧道,位於覓仙奇境景區,因懸於鬼谷洞上側的峭壁沿線而得名。
棧道全長1600米,平均海拔為1400米,起點是倚虹關,終點到小天門。與其他棧道不同的是,鬼谷棧道全線既不在懸崖之巔,也不在懸崖之側,而是全線都立於萬丈懸崖的中間,給人以與懸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覺。
站在棧道上俯瞰群山,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由於天門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特別豐富,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以,在這條棧道上更能找到一種在乘坐直升飛機飛越熱帶雨林大峽谷的感覺,這平時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場景,在這里能讓你身臨其境。
由於海拔和氣流的影響,很多小鳥都不能到達與棧道平行位置。所以,站在這里,腳下是沒有邊際的綠野,成群的小鳥在峽谷中嬉戲,偶爾有老鷹從眼前掠過,閉上眼,挺著發麻的雙腿,帶著急促的心跳,伸開雙臂,你就能得到一次最完美、最刺激、最貼近自然的SPA。因為,要知道這種在懸崖上賞風景一般都是非人類所能享受的。
如果是雨前雨後,在棧道上則是身邊霧氣盤繞,腳下雲海翻騰,令人抬腿似生霧,邁步如踏雲,人間天界,世外洞天也就是如此了。
據施工人員介紹,此條棧道也是他們所修棧道中施工最難,最險峻的一條。如果您還覺得不夠刺激的話,在棧道的完結處的兩個懸崖之間有一條長160米的懸索吊橋,同時,在海拔最高點還有一個挑戰心裡極限的玻璃站台,在這里,如果你能挺直腰板伸開雙臂,那麼,您就是真正的勇士了。
編輯本段天門山寺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
天門山寺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鍾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里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