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花畫
A. 國畫中,畫梅花應該用什麼色
畫紅梅的話一般是用硃砂或者曙紅,筆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層次干內、深淺容變化。
(1)紅梅花畫擴展閱讀:
朱紅:硃砂的顏色,比大紅活潑,也稱鉛朱、硃色、丹色。
胭脂:1,女子裝扮時用的胭脂的顏色。2,國畫暗紅色顏料
畫梅花的步驟: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復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梅花用硃砂,筆尖再蘸一些胭脂,以增加花朵的層次干、深淺變化。
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B. 國畫梅花怎麼畫最簡單
1、勻圈畫法花
雙鉤圈花有工筆、意筆兩種形式,這里單講意筆形式,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較小的琅毫筆、羊毫筆(如葉筋、蘭竹、白雲),蘸淡墨從中鋒圈出花瓣。梅花的花瓣為五齣,花瓣要似圓非圓。用筆要有頓挫、虛實變化,勾線流暢,忌刻板生硬。花苞、花瓣的形狀、大小變化不要過圓,過圓就失去動意了。太扁則花瓣欠飽滿,若勾過尖似桃花,或勾過小似杏花。花有正側向背之分,花苞有初放未放之別。睡瓣用一筆勾出為「單勾」,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叫復勾。復勾圈花有變化,易生動,要求我們以筆寫形,以形寫意,以形寫神。用筆時要起筆藏鋒、收筆回鋒,筆上含濃淡墨的多少要在盤中不斷調整,不可一色畫到底。
2、花蒂、花蕊畫法
花須(絲)、花蕊均以中鋒蘸焦墨或濃墨來刻畫。正面的花蕊外形為圓形,側面花蕊似扇形,每根蕊須要有力度,蕊頭有筆觸地錯落點成,形似「椒珠」「蟹眼」。花朵、花蒂與枝幹連接部分,形似「丁」字形狀,也有稱之「丁香頭」,也有用「小」字形狀的。側面花蒂三筆畫出,先畫中間一筆,左右各一筆,或先畫左右兩筆,後畫中間一筆都可以的。怎樣順手就怎樣畫。背面花蒂為六筆完成,先畫五點,後畫中間花柄。花離枝幹不宜太近,也不宜太遠,花一定生長在枝上,留出花蒂的地方。勾花蕊要細心,花須要發自花心,花須不宜多,不宜太短,不宜過長,不宜過細,不宜過粗。一幅畫中,花朵、花蕾,不全是一樣大,在畫時要隨機應變,不可生搬硬套。
3、先句後點紅梅
勾完梅花後,若點成紅色(是在梅花的輪廓線內填色),要講色彩變化,調色不要過濃,濃則會把線條遮蓋上,線條不清晰,影響美觀。也更是不能平塗,平塗之法花朵呆板,悶,沒靈氣,無巧性,最好還是以筆根先蘸淡色,後蘸濃色。水分不宜過大,用點、氮法,一瓣一瓣地畫出五瓣花形,點色時要不規則地留出一點空白。一朵花里,有一兩瓣或三瓣即可,不要每一瓣都留空白。留空白,在一組花里要特別注意空白的位置不能相同,大小不能相同。色彩既要諧調,還要有跳動,就是在一個色調中的基礎上用加強、減弱色調的手段來調整花的色彩變化。紅梅常用的較沉穩的色彩有硃砂、胭脂、曙紅。
4、先勻後點綠梅
綠梅畫法同上,關鍵是用色問題。常用的色彩是草綠、二綠、三綠。在使用二綠、三綠時應稀於草綠。因色內粉性大,亮度差,透明程度差,覆蓋力強,在使用時更為小心。若以草綠色為主調來畫梅花,可先蘸草綠後蘸花青色來加強調整。用三綠為主調時,可用二綠、草綠、花青來調整畫面,這三種色的深淺結合使用要注意色的調配和色彩跳動與統一。
5、先句後點黃梅
畫黃梅的方法同上,在色彩使用上對初學者可能會感到有點不太好使用,黃色透明程度高。正因如此,色彩用得濃了,畫面有一種燥的感覺;用得淡了.色彩不但不突出,而且在畫時又不容易看出效果。我認為,色彩只能淡不能濃,濃則畫面不易調整,淡則易於調整,一是可在原色上加重。二是可用另一色彩來襯托。三是淡黃加淡硃漂或是淡曙紅或淡黃加淡褚石均可進行全面調整,局部加強。
6、先句後點白梅
梅花勾完後,不著色其本身就已是白色,可著色,可不著色,就看自己的構思了。若計劃塗白色,就必須從背面塗色,因白色是不透明、不透亮、覆蓋力最強、粉性最大、膠質性最大的一種色彩。背面點色時色彩不宜濃,同樣不能超出輪廓線。若感覺白花不突出,可採用勾勒法在白梅的輪廓線外用另一種色彩再勾勒一次。如淡黃加淡墨,淡草綠加淡墨,淡花青加淡墨等較為合適。其次,可採用襯托的辦法加強效果,用淡綠色或淡灰色等色來襯托。其方法也必須從背面用較大點的毛筆點、虱、掃之法來烘托,不能平刷、平塗。根據畫面的平衡程度,不斷調整色彩的使用,用色彩補充畫面平衡,襯托白花。
7、點彈結合法
梅花點完後某個局部地方覺得還不豐富,不爛漫,可採用彈點相結合的辦法來處理。彈色在整個畫面中只能是起個點綴作用,不能佔主要地位。這個辦法適應於紅、黃、綠、白梅。如畫紅梅,有時是在一幅畫完成時覺得某個部分不理想,可用毛筆蘸紅色點彈。調色時不宜過濃,過濃時不易把色彩彈下,過稀時不易把第一層深色蓋上,要濃稀適中。彈色有時不一定會掌握很好,可進行局部點修。點還可以加大,過疏時可再加點,彈點時注意與自己的主體畫面相諧調、融合。真正能起到一個點綴作用,某個部位需要有層次表現,一般先彈較深一點的顏色,等第一層深色基本干時,再彈第二層較淺一點的顏色,若感覺層次厚度還有點差,可用較亮的顏色適當點上幾點,這樣處理,厚度感、層次感就表現得生動活潑。然後可穿枝。穿枝時不要面面俱到,若面面俱到,其畫面就失去了爛漫之風采。
C. 唉我想查一下那個安紅梅安全的安紅色的紅梅花的梅這是一共是多少個筆畫
安紅梅一共是 23 畫。
安 6 畫
紅 6 畫
梅 11畫
D. 中國畫紅梅畫法。
梅花來花朵畫法——點厾源法
點梅花的花朵可用兼毫或羊毫筆,顏色可用曙紅加胭脂調染,或白粉加曙紅及大紅調染,再蘸少
許赭石,在蘸色時筆上要有濃淡變化,顏色不宜太厚,色要透,先藏鋒起筆,再藏側鋒點厾,注意花
瓣分大小點。
梅花一般分一三五瓣,形態上有正面、側面和反面之分。花蕊、花萼、花須亦以正、側、反面
勾勒,學畫時不要均等排列,點花蒂、花柄時要用濃墨點,用筆要活潑靈動。
E. 如何畫梅花
梅花的畫法 一、梅干畫法:(一)勾皴法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灰墨蘸深墨分段畫出。為了表現老乾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在暗面一側面好之後,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的弧線逐漸畫出老乾的主體形態,並勾出亮面部分老乾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待干後加點焦墨苔點就全部完成了這棵主幹。老乾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畫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墨中鋒,柔中寓剛,線宜光潔勁健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嫩莖的柔韌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排列或「戈」字與「之」字的結合,兩枝不能並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交成「T」字型、「十」字型。如實在難以處理,可在粗細、長短及墨色的濃淡上求變化。(二)潑墨法潑墨法畫梅干首先要注意墨色上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好調墨和蘸墨之間的關系,用大號硬毫提斗筆飽蘸墨色側鋒逆行運筆,隨筆勢的發展筆鋒亦隨之相互轉換,通過提按、頓挫以及筆的順勢強化筆法上的變化,要一次蘸墨一氣呵成。對行筆當中出現的散鋒或枯澀筆墨,要順其自然予以保留,待墨色干透後通過罩色全其神貌。主幹可用復筆畫法,左右兩筆並行排列,先左後右依次畫出。主幹完成後順勢寫出粗枝及嫩莖,其畫法同於勾皴畫法部分所述。 二、梅花畫法梅花畫法分勾花和點花兩種,現分述如下:(一)勾花勾花亦稱圈花,用硬毫勾線,用淡墨勾其輪廓。用筆要有提按粗細的變化,圈出的花要似圓非圓,意在方圓之間。要有正、側、背的各個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態變化,畫梅多取側面、半側面,這樣易於體現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態。點蒂用濃墨,正面瓣四至五筆,背面瓣五筆,側面瓣三筆。點蕊、勾蕊絲亦用硬毫小筆蘸濃墨從內向外勾挑,示意性地點入八九點即可。白梅畫好後用「倒暈」法蘸淡赭或淡草綠沿花的輪廓暈染,其方法是用大白雲蘸清水,再於筆尖上蘸淡色,沿花的周圍暈染,隨染隨將筆肚下按,使筆上的清水著於紙面,干後不留淡色痕跡,從而起到烘托作用。花蕊部分亦用淡色點染局部即可。 (二)點花點花用大白雲兼毫筆(禿筆為宜),蘸色由淺到深。以紅梅用色為例:淡硃磦蘸曙紅是一種蘸色;第二種是在前一種蘸色基礎上再蘸胭脂色;第三種是赭石蘸胭脂(老梅);第四種是淡色鋅鈦白蘸淡曙紅(嫩梅)。重色瓣蘸色宜濃、宜厚,淡色瓣可在涮去筆尖部分余色後再蘸清水點瓣。點花瓣的形態亦求方圓之間,一筆點一瓣,自瓣梢入筆從外向里點,當中空出白心。瓣與瓣之間要有透視形成的角度變化,即大小、寬窄的不同,不要每朵花都是幾個圓點,既無深淺又無大小的排列。 圈梅、點都有一個組會穿插上的疏密問題,一般講密易疏難,講密要密而不亂,講疏要疏而不散,要密中見疏,要留出「活眼」。另外用色的濃淡虛實也關繫到整體構圖上的輕重和層次上的變化,亦須重視。點花、圈花之後還有一點,就是用濃墨穿小枝連接花,使花花都有著落。通過小枝的添加既起醒筆的作用,又可增加畫面的生氣。紅梅《俏不爭春》的繪畫步驟步驟一:先用硬毫二號提斗筆,以勾皴法畫出左側的一塊石頭,以簡潔的勾、皴、染,確立石塊的三大面,再以焦墨點苔,加些苔草。 步驟二:用硬毫二號提斗筆,灰墨蘸深墨,自右側下角起筆朝左方向石塊後面,再折回朝右上寫潑墨梅干,濃墨穿插畫嫩莖,焦墨點苔。步驟三:用兼毫大白雲筆曙紅蘸胭脂,濃淡相間點垛梅花,待花瓣半干之際用硬毫勾線小筆蘸濃墨絲蕊、點蕊、點蒂。步驟四:題字鈐印。
F. 家裡掛梅花畫好嗎
家裡掛國畫梅花圖好不好?梅花字畫適合掛在家裡的什麼地方?很多喜歡梅花的人想在家裡掛梅花字畫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下面我們來說說!
梅花,在國畫中與蘭、竹、菊被稱為「國畫四君子」!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家裡掛國畫梅花圖可以給人以鼓舞的精神!尤其適合書房或者孩子的卧室掛國畫梅花!
梅花,堅韌不拔,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勇當先,幾千年以來受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一些文人雅士留下了許多詠梅、贊梅的詩詞字畫,最著名的當屬於偉人毛澤東的《卜運算元·詠梅》 深受大家的喜愛!《卜運算元·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是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笑傲寒冬,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不輕易折服的精神!在家裡掛一幅關於詠梅詩詞的書法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梅花,被譽為報春的使者「嚴冬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遙遠嗎?」嚴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報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這種無私無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為豐滿。梅花,謙遜脫俗、又豁達大度的精神風采,被喻為報春的使者,在家掛一幅國畫紅梅報春圖寓意為不好的都已經過去,吉祥幸福美好的一切就在眼前了!
梅花,有五個花瓣,在民間五個花瓣有「五福」之說,象徵著福、祿、壽、禧、財五個吉祥神,所以梅花也代表著吉祥!在家裡掛一幅象徵著福、祿、壽、禧、財的吉祥國畫梅花圖,給家庭帶來幸福美好吉祥如意!國畫梅花字畫適合掛在家裡的很多地方,客廳、卧室、餐廳、書房、玄關都可以!所以國畫梅花字畫是家居裝飾、書畫送禮的首選!
G. 畫梅花的圖
http://data1.flash.qq.com/0/0/504/475-1200897312.swf 梅花下仕女彈琴
http://data1.flash.qq.com/0/0/460/164-1196465568.swf 滑鼠點擊梅花開
http://data1.flash.qq.com/0/0/322/665-1191992625.swf 梅枝
http://data1.flash.qq.com/0/0/441/455-1195799576.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302/566-1191461644.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398/133-1194403661.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360/505-1193102496.swf 一枝紅梅
http://data1.flash.qq.com/0/0/506/868-1197915366.swf 梅花蝴蝶
http://data1.flash.qq.com/0/0/302/666-1191463864.swf 雪花飄落梅花樹
http://data1.flash.qq.com/0/0/277/141-1190618245.swf 透明梅花
http://data1.flash.qq.com/0/0/441/458-1195799620.swf 雪梅鳥竹
http://data1.flash.qq.com/0/0/324/940-1192068301.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506/902-1197916618.swf 梅花朵朵開
http://data1.flash.qq.com/0/0/465/397-1196607199.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284/153-1190878206.swf
http://data1.flash.qq.com/0/0/428/890-1195369655.swf
H. 優秀梅花國畫作品有哪些
1、木清《春滿乾坤》
老乾新枝,昂揚向上,豪放不羈,盡顯梅花的勁峭冷香、豐韻傲骨。主幹之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枝節之上的梅花競相吐蕊開放,以枝多花繁為一大特色,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亂,疏密有緒,圈花點蕊,別出新意,顯示了枝幹勁俊、千花萬蕊、天真爛漫、生機盎然的藝術效果。
I. 畫中國畫梅花時紅梅的顏色怎麼調
朱膘和曙紅就可以了,最基本的是紅、黃、藍三種,稱為原色。以這三種原色按不同比回例調配混答合而成的另一種顏色,稱為復色,例如紅+黃=橙;藍+綠=青;橙色和青色稱為復色。
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將原色或復色沖淡,就可得到「飽和度」不同的顏色;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色彩。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為灰色或黑色。
(9)紅梅花畫擴展閱讀: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
還有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現的舞蹈彩盆上,繪有三組五人攜手踏歌圖,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
常見的青銅器飾紋,有晏吞紋、雲雷紋、夔紋、龍紋、虎紋等,也有用人體作為裝飾的花紋。雙夔合成的容谷紋,尾部多上卷,極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