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三弄是啥意思

梅花三弄是啥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2-14 13:57:25

梅花三弄什麼意思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專遺》和《蕉庵琴譜》屬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公元1425年)。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全曲共有10個段落,因為主題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個部位演奏),故稱"三弄"。
後來瓊瑤寫了小說三部曲,也叫《梅花三弄》

❷ 梅花三弄什麼意義

三弄乃下聲弄、高弄、游弄,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以梅寓人品,通過對梅花的潔身自好、頂風傲雪的性格的描寫來反映中國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3次,故稱為三弄。有所謂「一弄叫日、二弄穿月、三弄橫江」。有說梅花的花期內,一天賞梅花又分早、午、晚三個時間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瑩潔白,幽香陣陣;午時的梅花繁華盛開,燦爛芬芳,笑臉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

又有把之比做像征著梅開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韻味。而琵琶曲《梅花三弄》的三弄為「寒山綠萼、姍姍綠影,三疊落梅」等說法。

南宋林逋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確實可視為詠梅的千古絕唱。然而,用這首詩的意境和情趣來形容琴曲《梅花三弄》「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所達到的境界和所表現的人格美、節操美,就有點牽強了。

《梅花三弄》絕不是「眾芳搖落獨暄妍」的孤芳自喻,更不堪用「占盡風情向小園」的小家碧玉式的低婉格調來比擬。因為《梅花三弄》是一首歌頌「君子之真,弄清風」;

「君子之情,弄飛雪」;「君子之操,弄光影」的的恢弘詩篇,它抒發的是作者堅貞不屈和剛毅不拔的氣質,它是人們心靈美、風格高的藝術寫照,是人們生活中、精神上的春天。

(2)梅花三弄是啥意思擴展閱讀:

1、彈奏技法

《梅花三弄》的版本很多,縱觀這些曲譜版本,共同點在於對原曲結構、曲調的繼承,都基本保持了琴曲之原貌,而在具體的演奏技巧、箏樂化的程度等方面,因每個演奏家的審美觀、演奏習慣的不同而多少有些差別。

這里以已故箏家邱大成先生的譜本為依據,從演奏技法、觸弦技巧、音色布局等諸多方面入手,來探討該曲在演奏中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主題,第一次以泛音形式出現,第二、第三次是左右手的協調、配合,左右手所奏出的樂音交織、碰撞,使原本單純線性的音符流動更添一份深厚之感。

2、樂曲文化背景

中國人對「梅花」有著特殊的尊敬和喜愛,它已成為中國人某種人格的化身。因此,梅花自然就成為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人們寄情於梅花,以詩、畫、樂來表現梅花潔白、芬芳、耐寒的特點以及傲霜高潔、情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質。

《詩經》中就有《小雅》、《召南》、《陳風》、《曹風》等。宋代的陸游、明代的高啟等人也曾以詩頌梅。畫界自宋朝以來就有人畫梅。到了明代以「梅、蘭、竹、菊」為獨立的畫料,稱為以梅為首的「四君子畫」。比較之下,歌頌梅花的樂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花三弄



❸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了

梅花三弄:中國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譜中解題稱晉代桓伊曾為王徽在笛上「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說源於《晉書。列傳第五十一》,但未寫明是以梅花為題材。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關於笛曲《梅花落》改編,移植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於唐人顏師所作《江梅引。憶紅梅》中「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句,說明此曲寧代尚流傳。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3次,故稱為《三弄》。《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1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笛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體結構可能就是這種表演形式的遺存。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與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內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今演奏用譜有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的琴簫合譜,其節奏較為規整,宜於合奏;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輯,1868年刊本),其節奏較自由,曲終前的轉調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著梅花花開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韻味。一度開花稀少,欲露還藏;二度開花大片綻放,滿樹飄白;三度開花稀落,有綠芽相伴,象徵著冬去春來。而在梅花的花期內,一天賞梅花又分早、午、晚三個時間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瑩潔白,幽香陣陣;午時的梅花繁華盛開,燦爛芬芳,笑臉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 後來有瓊瑤的小說「梅花三弄」代表三個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雲間。梅花一弄斷人腸 梅花二弄費思量 梅花三弄風波起。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1907656

❹ 「梅花三弄」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梅花三弄:中國古來曲。源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
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瑩潔白,幽香陣陣;午時的梅花繁華盛開,燦爛芬芳,笑臉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
後來有瓊瑤的小說「梅花三弄」代表三個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雲間。——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 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

❺ 梅花三弄什麼意思

梅花三弄:中國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譜中解題稱晉代桓伊曾為王徽之在笛上「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說源於《晉書。列傳第五十一》,但未寫明是以梅花為題材。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關於笛曲《梅花落》改編,移植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於唐人顏師所作《江梅引。憶紅梅》中「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句,說明此曲明代尚流傳。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3次,故稱為《三弄》。《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1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笛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

❻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呢

梅花三弄:中國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內。
譜中解題容稱晉代桓伊曾為王徽在笛上「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說源於《晉書。列傳第五十一》,但未寫明是以梅花為題材。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關於笛曲《梅花落》改編,移植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於唐人顏師所作《江梅引。憶紅梅》中「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句,說明此曲寧代尚流傳。

❼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 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

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

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

典故出處:

《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里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相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

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

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7)梅花三弄是啥意思擴展閱讀:

梅花三弄的「三弄」

一是指《梅花烙》、《水雲間》、《鬼丈夫》三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二是指三個變奏,正因為「主題」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個部位演奏)。

1、《梅花三弄》是改編自瓊瑤小說的愛情電視劇,由沈怡執導,瓊瑤編劇。分為三部作品《梅花烙》、《水雲間》、《鬼丈夫》;講述了三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2、《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三弄」實際是三個變奏,正因為「主題」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個部位演奏),故稱「三弄」。

❽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

最初《梅花三弄》是漢族古琴名曲,著名十大古曲 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漢族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由笛曲改編為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此曲結構上採用循環再現的手法,重復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復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體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本是琴曲名。弄,可指奏樂,也可作量詞,用於樂曲,一曲曰一弄。三弄,就是三支曲子。這組《梅花三弄》從形式到內容都給人以美的享受。而把漢字寫在三個梅花形圖案上,讓人破讀成詩,是一種游戲詩體。例如下圖《梅花三弄詩圖》的破讀之法,是從花心處「梅」字開始,沿著花瓣的邊緣作逆時針方向轉動,一個花瓣便轉出一句詩語,每一弄是五句詩,恰是一朵梅花的瓣數。還有一個特點,那是每一句都以「梅」為首字,正像每片花瓣都是從花心處長出來的一樣。雅緻有趣,猶如琴曲一樣,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❾ 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

古曲名。據明朱權《神奇秘譜》稱,此曲系由晉桓伊所作的笛曲改編而成。內容寫傲霜鬥雪的梅花,全曲主調出現三次,故稱。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

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整首樂曲由兩部分構成,包括10個段落及尾聲。前6段為第一部分,採用循環體形式,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明快。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審音者在聽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東閣,處士之孤山也哉」。「從容和順,為天地之正音;而仙風和暢,萬卉敷榮,隱隱現於指下。

❿ 形容人梅花三弄是什麼意思

象徵:人們寄情於梅花,以詩、畫、樂來表現梅花潔白、芬芳、耐寒版的特點以及傲霜高潔、情權趣高雅等具有高尚人格美的品質。

出自:中國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

梅花三弄的意思:

「梅花」:譜中解題稱晉代桓伊曾為王徽在笛上「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說源於《晉書。列傳第五十一》,未寫明是以梅花為題材,但樂曲主題表現梅花。

「三弄」:實際是三個變奏指高聲弄,低聲弄,游弄之說。

(10)梅花三弄是啥意思擴展閱讀:

「梅花三弄」的典故:

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之事。出自《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當時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並不相識他。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

熱點內容
夢見荷花漂 發布:2025-08-25 05:37:40 瀏覽:530
碧桃嫁接盆景 發布:2025-08-25 05:28:38 瀏覽:996
情人節虐狗情侶圖片 發布:2025-08-25 05:28:37 瀏覽:825
梅花鹿茸肽 發布:2025-08-25 05:23:36 瀏覽:911
玫瑰7塗層 發布:2025-08-25 05:22:22 瀏覽:961
櫻花樹長白斑 發布:2025-08-25 04:55:08 瀏覽:722
嬌蘭御廷蘭花系列價格 發布:2025-08-25 04:53:35 瀏覽:357
第一朵開的花 發布:2025-08-25 04:53:35 瀏覽:657
缺一朵小花 發布:2025-08-25 04:45:10 瀏覽:178
綠茶花似錦 發布:2025-08-25 04:34:18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