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飄香
① 梅花飄香雪的春聯下一句或上一句是什麼
1、上聯:柳色吐黃金
下聯:梅花飄香雪
2、上聯:梅花飄香雪
下聯:桃李借春開
② 又是梅花飄香,400字
我愛梅花,愛它的骨氣,愛它的堅強,愛它的永不屈服。 它排在歲寒三友的第一位,是最有骨氣的!它在嚴寒的冬天時不肯屈服,將自己嬌嫩的肌膚頂著風欺雪壓。只有它會有那份精神與那份傲氣在寒冷的冬天與風雪做斗爭。梅因冬天而存在,而正因為梅也使冬天添加了幾分溫馨、清香,減少了幾分嚴寒、冷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大家會感覺冬天很寒冷,都不願出門。而梅花這種沒有思維的植物卻在冬天裡綻放,雪白的花瓣頂著寒風傲然挺立,顯現出與任何花兒都與眾不同的姿態。中華民族的英雄有很多,他們都是經歷過風風雨雨的,毫不退縮,毫無懼色!它也是迎著狂風、暴雪一步步成為中國國花、成為歲寒三友的第一!這么多的榮耀!同時,梅花也付出了代價,它經歷的困難不知有多少。生活中,有些人的意志都沒有它強,因為有些人本來可克服眼前的困難,但他卻不積極面對,有的甚至採取逃避的辦法。
梅的傲骨,梅的精神我不會忘記,也正因為梅的這份傲骨、這份精神激勵我,讓我勇往直前、永不退縮。
站在寒風中,又飄來了梅的陣陣香氣,那樣清淡、那樣高雅。我的腦海中,又看到了梅花的堅持與毅力!
③ 梅飄香的詩句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④ 臘梅花開時,正是冬天,而文中卻說梅花飄香而送暖,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臘梅開時,溫暖的春天已經不遠了。這句話中難以理解的是「送暖」,意思是「送來春天的消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梅花飄香的時候也意味著春天到來的消息。
《早》一文以「清香」為暗線,以作者的腳步即游覽順序為明線,看似游記卻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安排材料的以物喻人的散文。作者循香而走,看到了三味書屋的陳設,想起魯迅文中的臘梅,恍悟臘梅花是清香的來源。
突出臘梅花最為顯著的特點: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開得最早,由這個「早」過渡到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感受到魯迅只有一次遲到以及其中的原因,讓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形象印入學生心靈。
作者以花喻人用吳伯蕭浪費了大量的筆墨來寫梅花是因為梅花開得最早,冰清玉潔比喻魯迅一生的品德就像臘梅花一樣高尚。
(4)梅花飄香擴展閱讀
從這一篇課文中不難看出,吳伯蕭先生是帶著一種對魯迅幼學足跡的追尋和魯迅人格的敬仰之情來訪問這一文化古跡的。自然觸景生情,延伸出許多東西來。
如由迎面而來的清香聯想到書香,再聯想到讀書聲。由魯迅的書桌聯想到魯迅在這里讀書、習字、對課、描像,由空空的椅子聯想到學童們全部跑到後園玩耍等等。
所以不難看出,《早》文與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有較多的相關性,如書屋的陳設、「早」字的來歷等。
⑤ 歌詞梅花飄香情深厚是哪首歌曲里的詞
正確的歌詞是「梅花飄雪情深厚」,出自歌曲《梅花雪》。
《梅花雪》是由陳潔明作詞,李海鷹作曲,楊鈺瑩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月亮船》中。這首歌是一首流行風格的歌曲。歌曲展現了楊鈺瑩溫柔嗓音的魅力。
「梅花飄雪情深厚」此版本歌詞為歌手童麗翻唱作品。
歌名:梅花雪
原唱:楊鈺瑩
演唱:童麗
作詞:陳佳明
作曲:李海音
歌詞:
梅花飄雪情深厚 多像你的手
牽著我的目光走 年年情依舊
過小橋 上山頭 不怕冬天的寒流
在那梅花路上寫溫柔 人間春色眼底收
青山永不改 綠水永長流
我愛這梅花飄雪的時候
我要永遠握住你的手 握住春秋 走到天盡頭
梅花飄雪意幽幽 多像你的手
牽著我的夢兒走 歲歲愛暢游
永難忘 好朋友 海闊天空任遨遊
在那人生路上苦追求 情深意切伴你走
青山永不改 綠水永長流
我愛這梅花飄雪的時候
我要永遠握住你的手 握住春秋 走到天盡頭
⑥ 我愛相思夜無眠,何求日月宿寒潭。玉月窗前孤零玉,梅花飄香千萬里。請問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指作者思念一個人,夜晚思緒飄揚的意境。
⑦ 我愛相思夜無眠,何求日月宿寒潭。玉月窗前孤零玉,梅花飄香千萬里。請問這句話的意思
我因為相思無法入睡,希望日月寄宿在凄冷的潭水邊。窗前只有我孤零零一個,問到遠處飄來的梅花香。
⑧ 寫「梅花飄香」的古詩有哪些要一整首。
詠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
為有暗香來。
⑨ 梅花飄香憶當年閱讀答案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里,一簇簇搖曳著盛開的梅花,象一朵朵粉紅色的雲霞,映入我的眼簾;一股股梅花芳香,沁入我的心扉,牽動我的情思,一所群山環抱的盛開梅花的小學,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那是我小學時代的母校,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植滿了梅樹。老師們經常給我們講梅花的故事。我很早就懂得了梅原產中國,早已引種日本,祖國是梅花的故鄉,梅花在華夏大地上的栽培史至少三千年,《詩經》上有記載梅的文獻。而世界上最早的梅花專著也是誕生於祖國,宋代的范成大愛梅成痴,不單詠梅、種梅、賞梅,還編寫了世上第一本梅花專著《梅譜》。
記得當梅花飄香的時節,老師常常帶我們出去賞梅。我印象最深的是劉老師領隊的那一次。我們來到學校旁邊的山坡上,天空一片灰濛蒙,北風呼吼,一陣冷過一陣,大家都本能地將頸縮進衣領里。劉老師佇立在山坡最高處,長長的黑發隨風舞動。她纖細的手有力地指著冰肌玉骨、清香瀟灑、挺立於嚴寒中的梅花,激動地說:「梅花的品格和精神就是我們炎黃子孫應有的品格和精神!」難道不是嗎?梅花不怕眼前環境的困厄,「花中氣節最高堅」,總是樂也陶陶地微笑著,滿含希望地迎接必將來臨的大好春光。梅花不畏嚴寒,「萬花敢向雪中出」,力斡春回。
那次賞梅活動過後,劉老師再也沒有上我們的課了,剛調來的老師代替了她。我們可想劉老師啦,說是老師,倒不如說是大姐姐,她才十七八歲,有著一雙水靈靈的碧藍的眼睛,玲瓏的鼻子,粉紅而帶有風韻的笑臉,好象盛開的花容。在我們的眼裡,劉老師簡直是一朵色艷如霞的梅花。她經常穿著合身的衣裙,亭亭玉立,挺好看的。據說造反派指責這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攔住劉老師,剪壞了漂亮的裙子。又因為劉老師的父親為生計所迫,解放前到台灣謀生。造反派強行把劉老師送到「鑿井而飲,耕田而食」的幹校。
劉老師雖然不再上我們的課了,但她的美好形象,就象冬日裡的梅花一樣,一直鼓舞著我們積極向上。劉老師在群魔面前不亢不卑的態度,加深了我對梅花精神的理解。我在梅花的幽香中升起了理想的風帆。故鄉的梅花啊,如果你有知覺,你會知道我在遙遠的異鄉懷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會象慈母一樣思念我么?
也許對梅花有一種親切的感情吧,我四姐妹常常去採摘青梅。春天降臨了,百花爭艷,梅樹上也結出了累累青果。我們上山摘青果,在滿載而歸時,順路走進了劉老師改造生活的幹校。劉老師高興地把我們領到她住的茅屋,問寒問暖,還掛念著我們的學習呢。幹校的生活是相當清苦的,劉老師拿不出什麼東西來招待我們,大家就你一顆我一顆地吃酸溜熘的青梅。一會兒,大家都說牙齒好象變軟了,不敢再吃青梅。劉老師眼角泛出了淚光,不知是不是青梅太酸的緣故。沉默了一陣,為了活躍氣氛,我建議四姐妹比賽背誦吟梅名句。
話音剛落,小妹妹故作嬌嗔地說:「王安石為梅花孤傲峻峭寫下了通俗易懂的名詩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大妹妹也不甘示弱,站起來,反背著雙手說:「『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這首唐朝王維的名作,道出了歲寒時節,遊子憶梅思鄉的心情。」
大姐姐老成持重,慢條斯理地說:「陸游雲:『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寫出了梅花清高自賞、潔身自好的情操。」
我正苦於記不起其它詠梅名句,聽姐姐這么一說,我就有了頭緒,眨了眨眼睛,神氣地高聲說:「偉大領袖毛主席讀陸游的詠梅佳作後,以氣魄雄偉的筆觸,反其意寫下了不朽的詠梅名句:『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寓意獨樹一格,倍覺清新。」
劉老師看到我四姐妹得意的樣子,微笑著說:「梅花結果實了,嚴寒已經過去,溫暖的春天到來了。願梅花精神滲透到你們各自的精神生活當中。」
時間過得真快,那種天真無邪、吟詩嬉鬧的日子再也不會回來了。我已經踏上工作崗位,而人也離鄉千百里外。劉老師早已回到教育戰線上。前幾天,她到省城來開教學改革會議,給我送來了一幅畫。我打開一看,一樹梅花素雅恬淡,別有風趣。那一樹繁繁密密的紅梅,難道不是劉老師對台灣的父親和同胞的無盡思念嗎?「春回大地紅爛漫,花開時節待君來。」這是廣大人民的心願,即使在嚴寒的冬天,祖國大地生機勃勃,到處一片燦爛的景象,正等待遠方歸來的親人。欣賞了國畫,我禁不住脫口而出:啊,劉老師,經歷了風霜,我們不是更能感知溫暖嗎?劉老師微笑著,那溢滿水波的眼睛依然那樣傳神,兩片俊美的臉頰依然那樣粉紅......
今年冬天又降臨了,故鄉小學旁邊那滿山遍野的梅樹又該含苞欲放了吧?故鄉的梅花啊,你經歷了幾多風霜?你還會象以前那樣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嗎?(
⑩ 描寫梅花飄香的詩句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王冕《白梅》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暗香浮動黃昏月。——趙鼎《蝶戀花·一朵江梅春帶雪》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亳社觀梅》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一片冷香唯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納蘭性德《夢江南·新來好》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後。——毛滂《踏莎行·元夕》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張炎《疏影·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