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喜歡梅花
1. 小學歷史:特別喜歡梅花的名人有誰
北宋詩人林逋
被稱為梅妻鶴子
一生酷愛梅花
2. 從古至今有哪些文人喜歡梅花
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關於「梅妻鶴子」的故事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後比喻清高或隱居時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3. 我國哪位詩人喜歡梅花
A林逋
他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4. 古代文人中誰喜歡梅花
是王安石。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為國家強盛而不畏排擠和打擊的人。
「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5. 哪些名人愛梅花
梅蘭芳,梅艷芳,劉胡蘭,奧巴馬,拉登,最重要的我也喜歡。
6. 喜歡梅花的古代詩人有那些
1、北宋的林逋
林逋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後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他的《山園小梅》一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成功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
2、唐代的杜牧
杜牧創作的五言律詩《梅》緊緊圍繞梅花的美去寫,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輕盈照溪水,掩斂下瑤台」。這兩句主要描寫梅花的姿態優美。「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假設梅花長在秦樓的旁邊,它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美做弄玉的大媒人,而不會為他人所見笑,進一步突出梅花的美。
3、清代的李方膺
李方膺是清代詩畫家、官員,能詩,擅畫松竹蘭菊,尤長寫梅。為「揚州八怪」之一。著名的題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後人輯有《梅花樓詩草》,僅二十六首,多數散見於畫上。
(6)誰喜歡梅花擴展閱讀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唐以前,詠梅詩數量不是很多。唐五代時期,由於當時的自然氣候和社會的安定民生發展,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詠梅作品大量涌現。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一大批詠梅詩人,以不同的心態和審美觀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詠梅佳句。
宋、元時代,梅花文化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為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群芳之首的地位。
明清兩代是梅花文化的發展期,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啟、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
辛亥革命以後,創作的詠梅詩詞和繪畫作品,是空前的,數量上已無法統計。特別是毛澤東、董必武、葉劍英、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以偉大的革命情懷和氣概,寫下了不朽的詠梅詩篇,成為梅花文化中的新氣象、新亮點。
7. 王安石喜歡梅花是因為什麼
正是詩人人格的化身。林詩雲,待到山花爛漫時。王安石詩的另一特點,都見神情氣勢。短短四句二十字,情真意深,從虛處著筆。因此詩人說打老遠就知道它不是雪,平淡而巧麗。 這是一首集句詩。「暗香」用林逋《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成語,牆角有數枝臘梅,不由人不信服。所以此詩確乎工於『隨意造語氣善於推陳出新,不畏天寒地凍,在經歷了許多別人。《梅花》是他用比喻手法,其詩作有不少是歌頌那些具有倔強性格的事物的;愛磊落的蒼松,堂堂直節的勁竹,不喜歡那瑟縮在寒風裹的秋瓜和凍芋,如出己手,無牽強奏和之跡,這也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在老遠就知道那牆角白白的一片不是雪王安石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實現了真正的自由。
8. 古代詩人誰喜愛梅花
梅妻鶴子的林逋有山園小梅二首,其一為詠梅第一名詩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