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槍傳人

梅花槍傳人

發布時間: 2022-02-13 11:21:17

A. 梅花拳十四世傳人李福田簡介

摘要 您好,我是小馬老師,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正在整理答案,大約需要五分鍾哦,請稍等一下~。

B. 古代中國名槍目錄

中國古代名槍:

涯角槍 《三國演義》中蜀國五虎將之一趙雲使用的長槍,取「海角天涯無對」之意。
丈八蛇槍(丈八蛇矛) 《三國演義》中蜀國五虎將之一張飛使用的槍矛,又稱「丈八點剛矛」,槍頭彎曲有若盤蛇。張飛以此槍在敵陣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先後成名,被譽為三國第一槍。
暴雨梨花白桿槍 使用者明末著名女將秦良玉。崇禎三年,召集勤王,秦良玉的部隊與清兵在京師外圍相遇,還沒來得及安營紮寨,就開始了全面進攻。年己五十五歲的秦良玉,手舞白桿槍,好似瑞雪飛舞、梨花紛飄,鋒刃所過之處,清兵不是頭落地就是手腳分家;所有白桿兵將士,無不以一當十,威猛如虎,打得清兵落荒而逃。很快,秦良玉接連收復了濼州、永平,解救了京城之圍。
八寶玲瓏槍 使用者這羅成侄子羅煥,羅松之子,出現作品《隋唐演義》。
八寶馱龍槍 使用者岳雷,此槍槍頭擁有二寶珠,可以閃光奪敵雙目,因其槍尖鋒利,可刺透盔甲。
瀝泉神槍(瀝泉神矛) 使用者岳飛,傳為瀝泉中大蛇所化,故名瀝泉神矛,因為是瀝泉山的蛇怪所化,槍頭也就被傳說是大蛇的舌芯化成所以帶有蛇毒。
丈八三棱五鉤神飛亮銀槍 使用者羅成,羅成特有的寶槍,次槍之適合羅家槍法,除了槍尖和暗藏了五個倒鉤可以傷人外還有放血槽。
蟠龍金槍——使用者楊延昭,乃遼國前大王的遺物,後猛良盜風發時連同一字板助玉麒麟一起盜來的。
八寶金絲藕蓮軟藤槍 擁有者,用特殊材料製成的寶搶,擁有為優秀的柔軟行,能伸能曲。(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槍法)
金鑽剔龍槍
佛母紫金槍
八寶龜背駝龍槍 使用者尉遲恭
八寶屠龍槍 使用者羅松
虎頭蘸金槍
虎頭鑽金槍 使用者伍雲召,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捶金虎頭槍
鏨金虎頭槍 使用者高龐,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金攥虎頭槍
皂金虎頭槍
鴨嘴蘸金槍
五毒透龍槍 擁有者,天生擁有劇毒的邪槍。
獸角點金槍
五金神飛鉤鐮槍 徐寧,前端為矛,側有彎鉤,相傳為唐代名將羅章改其家傳槍法所創,第一次出現是於薛剛求教於羅英大破唐王李孝業的連環馬,梁山第十八條好漢金槍手徐寧也有一套祖傳鉤鐮槍法,助梁山好漢破了連環馬,收降呼延灼,立下大功。另傳岳家軍憑此槍大破金兀術的連環拐子馬也是使用此種槍。
如意金絲柔繩槍 使用者,如同繩鎖般柔軟的槍,十分少見的寶槍.(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槍法)
吸水提盧槍 使用者秦瓊、尚師徒,據說是後漢銚期留下的,此槍頭前有盧可甩出傷人,槍體為龍身,龍頭吐出一個槍尖,槍尖有空,無論插入什麼污水血水中,從槍尾吸出的都是清水,有點野外生存的作用。
十三段赤金鎖鏈竹節槍 使用者折宗本,可分成十三節的寶槍,類似十三節棍類武器。(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槍法)
鳳嘴梨花槍(落影追魂) 擁有者樊梨花,最輕便的寶槍譯本適合女性使用。
雙尖五龍烏金槍 擁有者斛律金,此槍兩端都有槍頭.(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槍法)
紫青五子母鴛鴦五分槍 擁有者羅春,此槍擁有長短不一兩支寶槍,短的只有長的三分之一長故稱母子槍,羅春用此槍曾經打勝過弟弟羅成。(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
八寶雙盤飛龍金線槍 擁有者定彥平,這寶槍分成兩把,左右手各一支長短大小一模一樣。(擁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槍法)
三尖兩刃銀蛇槍 擁有者石玉,傳為白蟒精,槍身銀白,槍鋒利無比,槍頭有六洞,洞里有六珠,舞動時風過洞帶動珠,生旋律可迷惑敵人,乘機殺之。
金輪火尖槍 擁有者楊袞
五毒透龍槍 擁有者楊菊心,槍里可以放各種葯物 。
子母雷霆槍 擁有者狄難撫,槍桿里有一種石子,一抖大槍,石子相撞可以發出雷鳴般的響聲,一般戰馬都受不了,跟呼雷豹同理。後來石子被偷過,說明石子是可以拿出。
屈盧渾金槍 擁有者楊延平
八寶赤金槍 擁有者楊延定
透甲縷金槍 擁有者楊延光
菊花點金槍 擁有者楊延輝
獨角皂金槍 擁有者楊延德
素纓蘸金槍 擁有者楊延昭
虎頭烏金槍(虎頭鑿金槍) 使用者楊延嗣,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荷包滾金槍 擁有者楊延順
梨花嵌金槍 擁有者楊延琪
朝陽燦金槍 擁有者楊延瑛
黑面虎頭皂金槍 擁有者楊宗英
素纓虎牙蘸金槍 擁有者楊宗保
青蒺鐵拐吐金槍 擁有者楊宗連
雁翎曲蘆紫金槍 擁有者楊宗繇(楊宗憲)
鉤鐮八寶嵌金槍 擁有者楊宗登(楊宗孝)
菊花貫甲釘金槍 擁有者楊宗孝(楊宗魁)
綠沉雙鉤滾金槍 擁有者楊宗鋒(楊宗原)

現代作品中的虛構槍:

霸王槍 古龍著《七種武器》中《霸王槍》中的槍。
裂馬槍 黃易著《大唐雙龍傳》中李元吉使用的槍,以玄鐵打制,重一百二十斤,槍頭裝有血擋,可防止刺入敵人體內流出的血液染手。
伏鷹槍 黃易著《大唐雙龍傳》中西突厥突利可汗使用的槍,由波斯名匠鍛造,槍頭有禿鷹雕刻,槍重六十斤,乃塞外家喻戶曉的槍。
飛龍槍 黃易著《尋秦記》中項少龍擁有的槍,槍質為罕有的純鋼槍,表面隱現螺旋紋,長度約半丈,後由項少龍轉授其妻紀嫣然。
丈二紅槍 黃易著《覆雨翻雲》中邪異門掌門人歷若海使用的槍,槍身可拆卸成三截,歷若海與 決 戰後傳給徒弟風行烈。
龍膽(豪龍膽) 光榮出品的電子游戲《真·三國無雙》中趙雲使用的槍。
龍顎閃(昂龍顎閃) 光榮出品的電子游戲《真·三國無雙》中姜維使用的槍。
鐵騎尖(龍騎尖) 光榮出品的電子游戲《真·三國無雙》中馬超使用的槍。

C. 趙志軍的人物經歷

趙志軍自幼習武,拜滄州八極門、強派八世傳人孫玉崗為師學藝多年,深得孫玉崗師父真傳。在國內、國際多次傳統武術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1991年參加第三屆滄州武術節獲第三名;1995年參加第五屆滄州武術節獲優秀表演一等獎;1999年在滄州市第六屆武術節中青年武師比賽中獲特別優秀獎;2000年在滄州市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上獲武術比賽第一名;2003年在全國傳統武術精英邀請賽上獲金牌1枚、銀牌2枚;2006年參加首屆香港國際傳統武術比賽,獲八極拳、鳳翅鎦金鏜、跨虎雙錘三枚金牌;2008年在第三屆香港國際傳統武術比賽中獲八極拳、跨虎雙錘、六路梅花槍三枚金牌。
趙志軍立志將中國傳統武術發揚光大,1997年在家鄉河北省河間市創辦「八極武館」,2000年至2006年又創辦了河間市第一所文武學校。後移居河北省任丘市,與師兄宋宗信共同創立了「任丘市三義武館」,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材。門下弟子在滄州市舉辦的歷屆武術比賽中共獲得17個第一名、13個第二名、5個第三名;在河北省舉辦的多次武術比賽中,共獲得9枚金牌、6枚銀牌、5枚銅牌;在全國舉辦的武術比賽中,共獲得3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在2008年第三屆香港國際傳統武術比賽中,同去的3名弟子共獲得8枚金牌、1枚銀牌。

D. 趙雲的槍法:125槍夾竹梅花槍......是什麼意思

槍法前的數字表示槍法中共有的招式,後面的是槍法名稱。

E. 中國歷史上10位使槍和10位使劍的將軍

楚 項羽 霸王槍(亦有人稱霸王用的是霸王戟)西漢 霍去病 梅花槍 槍長九尺,金桿金龍頭,前端為銀舌槍頭東漢 盧植 清風槍 精鐵槍身,銀鑄槍尖,舞動時,銀光閃爍,寒星點點,變幻莫測,令對方無從應付。
三國 蜀 馬超 虎頭湛金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一尺三,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三國 蜀 趙雲 龍膽亮銀槍三國 蜀 姜維 綠沉槍 精鋼寒鐵鑄就,槍身長一丈一,重六十八斤隋 羅士信 鑌鐵霸王槍唐 李光弼 透甲槍 槍桿長九尺,其中槍頭長一尺三寸,其鋒用鋼三寸,似一針狀,銳利無比,左右刃用銅一尺。因其槍尖鋒利,可刺透盔甲,故名"透甲槍"五代十國 高思繼 武器名稱無記載(多說白馬銀槍高思繼)五代十國 王彥章 武器名稱無記載(多稱其為王鐵槍)北宋 呼延贊及後人呼延必顯,呼延必興,呼延慶等(呼延家的槍法源自高思繼,發展為呼家槍,但武器名稱不詳,估計不是什麼寶物)北宋 楊延昭 蘆葉槍 鑌鐵打就,槍長一丈三,槍頭細長如蘆葉,精鋼淬銀而成,可破堅甲(野史里楊家將多是使用槍的,不過正史里宋朝將軍多用劍)北宋 穆桂英 梨花槍(一說此槍乃南宋鐵槍李全的愛妻楊氏所發明)南宋 岳飛 瀝泉槍(也有稱瀝泉槍就是霍去病的梅花槍)
金 張資祿 武器名稱不詳(金國鄜州名將,號稱「張鐵槍」,史書沒有其武器的記載)蒙古 隋世昌 渾鐵槍明 常遇春 虎頭湛金槍(有人懷疑是馬超的那條)明 戚繼光 神威烈水槍 槍桿長九尺,其中槍頭長一尺三寸,其鋒三寸,精鋼混金,銳利無比清 張永祥 武器名不詳(嘉慶年間大將,人稱「張鐵槍")以上都是史書里能見到,還有些多是出自評書或小說里的人物,下一貼回復,用劍的人還要再稍等

F. 岳家派的人都有哪些

周富榮和他的師父陳榮水從小就開始習武,之後由於各種原因不再練拳。直至2009年,在市武協副主席吳根法家,周富榮偶然觀看了一張岳家拳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光碟,便重新燃起了習武信念。看完光碟的他馬上跑到師父陳榮水家,提出要繼續練拳,並下決心要讓「義烏岳家派」傳承下去,再鑄輝煌。
陳榮水分別摘取了「岳家五虎拳」、「岳家梅花槍」、「一株香棍」等單練項目的金牌。其入門弟子周富榮摘得了3枚金牌。周富榮自豪地說:「我們都是『義烏岳家派』的傳人。」「義烏岳家派」傳到師父陳榮水已經是第28代,而周富榮則是第29代了。
5歲的姚景元。年齡雖小,但功夫「老到」。4歲開始學拳的他,在兒童組的「初級長拳2路」和「傳統羅漢拳」項目中獲得了2枚金牌。

G. 梅花拳傳人是什麼意思

就是梅花拳的繼承人。
梅花拳亦稱梅花樁,梅拳。漢族傳統武術拳種之一。為演練方內便,在地容面演練較為廣泛,稱為落地干枝梅花樁。
梅花拳起始時間,眾說不一。有雲春秋戰國時有之;有雲秦漢時有之;亦有千年矣。[2]
梅花拳於宋末元初,清乾隆年間流傳較廣。布樁圖形有北斗樁、三星樁、繁星樁、天罡樁、八卦樁等。樁勢有:大勢、順勢、拗勢、小勢、敗勢等五勢。套路無一定型,其勢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快而不亂。"又據《大文底》《梅花拳根源經》和《梅花拳傳承譜》記載:梅花拳開派祖師是朱永元 收元老祖(虛擬),第二代張朕書,傳說在巫山羽化升天。前兩代均以開法傳道為主,且單一相傳。自第三代王紅亮 鄒宏義開始,開法四輩孟有德住開州城東老人集,開法四輩鄒志剛住山東雞仙山。才有文理武功的具體記載。

H. 歷史名人名槍和用槍的最高境界

1、項羽:霸王槍在《西漢演義》故事中天下無敵,也是以後各代槍法的鼻祖。由於是最早的槍,傳到後來一定有遺漏或者有後人補充完善的地方,因此不好說霸王槍是否強於後人的槍法。感覺霸王槍屬於力量型,需要項羽這般力大無窮的人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也就是說不要說戳刺,即使用槍桿掃也能死一大片。

2、趙雲:趙雲的槍在《三國》評話中被稱為「百鳥朝凰槍」,其變化復雜,虛實並濟,屬於技巧型。趙雲之所以成為三國故事中的常勝將軍,很大程度上仰仗於高超的槍法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沒有真本事哪來一身的膽量?趙雲的槍可以擊敗張綉、張頜、張任這三條名槍,可見其非凡的功力。凡是聽過評話三國的,無不對趙雲的「七探蛇盤槍」這一自創的絕招印象深刻!趙雲的槍綜合了以上兩種槍法,可謂三國中的第一槍。

3、馬超:馬家的槍在《三國》中僅次於趙雲。說次於只是因為兩人沒有交手的記錄,而馬超的戰績也不如趙雲那麼顯著。但是僅憑他能和張飛的矛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就可看出其槍法的高超。馬家槍也屬於力量型,適合與許楮、張飛這類的悍將交手。

4、張綉、張任:在評話《三國》中,二張的槍和趙雲的槍是出於同一師門,只是各有應敵變化的不同而已。張綉是大師兄,號稱「槍王」,在長坂坡與趙雲大戰三百合,卻死於趙雲的蛇盤槍下;張任的槍法不及大師兄和小師弟,但是張任更有機智,竟然可以射殺龐統,不過在武力上敵不過張飛和趙雲。

5、孫策:孫策的槍有點類似於霸王槍,也屬於力量型。不過孫策沒有與三國中其他名槍交手的記錄,因此是否徒有虛名尚不得知。

6、姜維:姜維的槍在《三國》中沒有出處,最顯赫的戰役是在天水關與老趙雲大戰百合不分勝負。趙雲是年老力衰,還是起了憐惜之意,不得而知。

7、伍雲召:伍家槍成名於《隋唐演義》的南陽關,是隋唐里的第一槍,無人可敵。可惜伍雲召死於一匹畜生的尾巴下,死得有些不明不白。感覺《說唐》里「羅成奪魁」這一回死掉的英雄太多了,如果伍雲召不死,羅成哪能奪魁?我一直把伍雲召看作是與三國中趙雲似的人物。

8、羅成:《隋唐》故事中流芳百世的名槍。羅家槍屬於技巧型,最大特點是能敗中取勝--「回馬槍」開創了槍法中嶄新的一面,可與關羽的拖刀計媲美。正因為這點,使得羅成幾乎成為了象趙雲一樣的常勝將軍。最終羅成被蘇定方設計害死,其時隋唐故事也近尾聲,可見其在小說中的生命還是挺長的。

9、羅松羅永年:只在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使用雙槍,其槍法更勝於羅成。如果讓他與伍雲召交手,不知誰勝誰負?

10、丁延平:雙槍將,羅成的義父。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

11、薛剛:不知薛剛怎麼會改練了槍,薛仁貴應該是練戟的才對。薛家槍在武則天時代是第一名槍,可惜他的兒子薛葵改練了錘,使得薛家槍後繼無人。

12、高思繼:《趙匡胤演義》中最著名的高家槍。「白馬銀槍」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為了北宋開國的英雄。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

13、楊袞:「火山王」楊袞的槍也是五代十國的名槍,其名頭甚至比高家槍更響亮。他原是唐末潼關名將金刀楊會之子,自幼隨父學刀,後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不過楊袞精通各種兵器,他的七個兒子有的學槍,有的學刀,學多了也就雜了。結果楊繼業擅長的是刀,倒是他的孫子楊延昭、楊延嗣將楊家槍發揚了光大。楊家槍不愧為北宋第一名槍。

14、王彥章:五代十國時期大梁的鐵槍將,在殘唐演義及評書中是一位武力更甚於高思繼的名槍。曾日不移影,連敗唐將一十三員。《舊五代史》卷21《王彥章傳》說,他『常持鐵槍,沖堅陷陣『,當時人把他稱為『王鐵槍『。王彥章驍勇善斗,每戰必勝,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即夏書棋)槍下。但,宋以後的話本雜劇里,『王鐵槍『是五代故事裡最重要的人物,『鐵槍『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後來不斷有人以『鐵槍『作為名號,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是後梁的王敬蕘。

15、呼延瓚:老呼家的槍是跟老高家學的,呼延瓚的槍法不及高懷德、高懷亮,他唯一的貢獻是把這一路槍法傳了下去。

16、楊延嗣:楊繼業第七個兒子,人稱楊七郎,自幼受高人指點,又從爺爺楊袞那裡繼承了楊家槍,成為了抗遼戰役中的一代槍王。楊七郎的槍將力量與技巧融合在了一起,只可惜死得太早,他的槍沒有傳人。而六郎楊延昭的槍純粹就是照搬楊袞的槍法,一直到年紀大了才有所創新,其力量方面顯得不足。

17、岳飛:岳家槍是南宋年間的名槍,可惜的是他的兒子岳雲練了錘,岳雷繼承了槍法,卻沒有發展和創新。

18、陸文龍:陸文龍用的是雙槍,槍法比岳飛更好。陸家槍是否有傳人不得而知,反正雙槍甚是難練,凡是練了雙槍就可出名。

19、高寵: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裡又重現輝煌。可惜傑出的將領總容易英年早逝,等到高寵死後,高家槍算是徹底失傳了。高寵是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可見高家槍的威力。

20、楊再興:楊延昭的後代,再次將楊家槍發揚光大。楊再興也死得很早,在小商河被金軍亂箭射死。

21、李全夫婦:李全是金末縱橫山東的『紅襖軍『首領,五代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大金國志》卷25說他『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宋史》卷475本傳也說他『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李全的夫人姓楊,號李姑姑,也以槍法馳名,曾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即六合槍)就託名於她。

22、林沖:林沖的槍是《水滸》故事中的第一槍,所向披靡,使得林沖成為又一個常勝將軍。林沖的槍(矛)有點怪,是介於矛與槍之間的。張飛的蛇矛沒有留情結,並且在矛尖上開叉,好比蛇信一樣,因此與槍有明顯的區別。而林沖的矛和槍一樣既有留情結,也只有一個槍尖,唯一與槍不同的地方是整個槍尖呈S型。因此可以說他是矛,也可以說他是槍。

23、盧俊義:水滸中的河北玉麒麟,號稱「槍棒雙絕」,槍和棒都使得很好。盧俊義馬戰時經常用槍,步戰時經常用棒,曾活捉曾頭市名將史文恭。盧俊義的槍法應和林沖在一個水平上。(此將由superjo和「燈下骷髏誰一劍」補充)

24、楊志:楊志也是楊家槍的後人吧,盡管楊家槍傳到他手裡已經不全了,但是殘缺的楊家槍仍然使楊志成為水滸中的一名勇將。

25、董平:又是一個練雙槍的,雙槍將董平的槍法在水泊梁山眾將中僅次於林沖和盧俊義。

26、張資祿:金國鄜州名將,號稱「張鐵槍」,是金國的驍將,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抗節不屈而死。事見《元史·木華黎傳》、《吾也而傳》及《元史·史天倪傳附史樞傳》。(由fqxxy轉馬明達文以補充)

27、隋世昌: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傳》載:『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斤,能左右擊刺。『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後降順元太宗。渾鐵即未經鍛煉的鑄鐵,以鑄鐵為槍,槍體笨重無彈性,又重達四十斤,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說隋世昌『能左右擊刺『,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還可以左右橫『擊『。一個『擊『字,對我們了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

28、白燕駝:元朝第一名槍,在評話《英烈》中被譽為「槍祖宗」。白家的槍多半是繼承了三國時期趙雲的槍法,很多絕招都有相似之處。

29、方國珍:在評話《英烈》中號稱「槍王」,是僅次於白燕駝的名槍。他是白燕駝的徒弟,但是卻反叛了元朝,成為一路諸侯。在著名的武校場一段書中與常遇春交手,因愛惜對方槍法而故意敗走,成全了常遇春奪得武狀元。在北方評書《明英烈》中使槍的名氣不大。

30、常遇春:無論是南方評話《英烈》還是北方評書《明英烈》,常遇春的槍都是前半部書中的一代名槍。感覺常家的槍好象當年的羅成,其經歷也非常相似,都是在武科比試中奪得了狀元卻都受到朝廷的迫害。作為明朝開國功臣,馬跳圍牆的常遇春成為了流傳後世的名將。

31、田再彪:單田芳《大明英烈》中著名的小將,也是明朝歷史上繼常遇春之後的又一條名槍。

32、岳倫:綽號「金眼雕」,單田芳《明英烈》中第一名槍,被稱為「八寶陀龍槍」。據說是岳飛的後人,使的是岳家槍,但是絕招正是羅家的卧馬回身槍。

33、張興祖:《明英烈》中的名槍,岳倫的徒弟,實際跟岳倫兄弟相稱。岳倫將「八寶陀龍槍」傳與他後,他槍挑了元朝名相脫脫太師,威震天下。

34、王玉:評話《英烈》中的後起之秀,原來只是朱元璋手下一個馬兵,徐達兵困牛塘角時受胡大海推薦,單槍匹馬殺出重圍,回京城搬救兵。王玉的槍法比常遇春更勝一籌。

35、張永祥:清代武將用鐵槍的並見於史載的很少。比較著名的是清嘉慶年間的『張鐵槍『――張永祥。清吳振棫《養吉齋余錄》卷9《張永祥傳》載:『張永祥,淮寧人,槍法精絕,人呼為張鐵槍。嘉慶丁巳二月,白蓮賊齊王氏,即所謂齊二寡婦者,自楚掠豫,將南趨襄城。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當事給永祥把總銜,意不屑也。後十年,阮相國元撫河南,召祥給役麾下。撫浙時,復攜與俱,使教溫寧營槍法。......聞永祥甚馴謹,而臨事慷慨,無所撓阻,有古烈丈夫風。乃混跡縐鈴,不能以功名顯。惜哉。『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嘉慶間楊鑄(子堅)也曾寫過一首《張鐵槍歌》,記張永祥隨阮元(芸台)緝捕海盜等事,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

I. 中國現存的古武者還有哪些門派

少林、武當、全真、峨嵋、崆峒、南拳門
這些大派還都尚有傳人。

其它較有名的,像河北滄州的「八極拳」。

中國武術門派、套路眾多,蔚為大觀。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習雲太《中國武術史》,拳種部分有46節計75種、器械部分有27節,可見其眾多紛繁。事實上,在我們上面談到的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四大派內部,又有許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顯著特色,又可能發展為新的支派。在四大派之外,有數量更多的較小一些的派別,猶如滿天繁星,形成了中國武術文化的大觀。

從有組織、有機構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門派;從武術的師承、特點的角度來說,武林集團表現為學種及套路。

門派有更強的社會性,拳種、套路有更強的技藝性。這兩個從不同角度歸納出來的武林集團概念,相互包容、相互交叉而存在。

下面,我們將根據《武林》1989年第10期萬月《拳術套路初探》等,從拳術命名的角度列出有關的拳種套路,以見中華武術紛繁浩瀚之一斑。

「以佛聖道仙、神祗鬼怪命名的一神拳、二郎拳、韋馱拳、大聖拳、八仙拳、天羅拳、地煞拳、六星拳、哪吒拳、金剛拳、觀音拳、佛漢拳、佛教拳、羅漢拳、金剛錘。二十八宿拳、四仙對打拳、七星訪友拳、羅漢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剛三昧掌、夜叉鐵沙掌等。

以「門」命名的——余門拳、硬門拳、法門拳、空門拳、紅門拳、魚門拳、孔門拳、風門拳、水門拳、火門拳、鳥門拳、佛門拳、窄門拳、字門拳、孫門拳、嚴門拳。熊門拳、自然門拳、引新門拳、羅漢門拳、磨盤門拳、水滸門拳等。

以姓氏命名的——劉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趙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溫家拳、孫家拳、鄒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鍾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岳氏連拳、羅家三展、楊家短打、胡氏戳腳、郝氏戳腳、陳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以人名命名的——燕青拳、太祖拳、孫臏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純陽拳、達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聖拳、南枝拳、詠春拳、岳王錘、武子門拳、子龍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錘、孔朗拜燈拳、劉唐下書拳、武松脫銬拳、武松獨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達摩點穴拳、太白出山拳、甘鳳池拳法、黃嘯俠拳法、燕青十八翻、羅王十八掌、達摩十八手、孫二娘大戰拳、武松鴛鴦腿拳等。以地名命名的——潭腿(山東臨清龍潭寺)、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門: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梅山拳、靈山拳、昆侖拳、關東拳、關西拳、龍門拳、登州拳、東安拳、石頭拳、水游拳、西涼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等。

以動物命名的一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狗拳、雞拳、鴨拳、龍形拳、龍樁拳、龍化拳、行龍拳、飛龍拳、火龍拳、青龍拳、飛龍長拳、青龍出海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餓虎拳、猛虎拳、飛虎拳、伏虎拳、五虛拳、八虎拳、虎嘯拳、回頭虎拳、側面虎拳、車馬虎拳、隱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鶴雙形拳、白鶴拳、宗鶴拳、鳴鶴拳、飛鶴拳、食鶴拳、飽鶴拳、餓鶴拳、五祖鶴陽拳、永春白鶴拳、獨腳飛鶴拳、獅形拳、金獅拳、獅虎拳、二獅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雞形拳、鴨形拳、鷹爪拳、老鷹拳、岩鷹拳、雕拳、鷂子拳、鷂子長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龜牛拳、螃蟹拳、灰狼拳、黃鶯架子、鴛鴦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門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環螳螂拳等。

以日常雜物命名的——巾拳、扇拳、傘拳、花拳、船拳、鍾拳、板凳拳、褂子拳、雲帚拳、脫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蓮花拳、螺旋拳、山門拳、白玉拳、湯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戰鐵扇拳、三十六合鎖等。

以手法命名的——插拳,截拳、掛拳、擋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劍手、短手、五手拳、應手拳、捏手拳、合手拳、封手拳、練手拳、攔手拳、劈掛拳、撂擋拳、撞打拳、通臂拳、殺手掌、反臂掌、字手、十字手、排子手、萬古手、黃英手、八黑手、錦八手、照陽手、金槍手、天罡手、地煞手、四門重手、分手八快、咬手六合拳、蓋手六合拳,九宮擒跌手、羅漢十八手、二十四破手、三十六閉手、七十二插手、三十六看對手等。

以步法、腿法命名的——彈腿、暗腿、踔腿、截腿、連腿、戳腳、四步拳、六步拳、八步拳、練步豢、穿步拳、順步捶、腰步捶、擋步捶、涌步捶、亂八步、三步架、五步打、八步轉、掘子腿、溜腳式、十二步架、六步散手、十字腿拳、溜腳架子、連環鴛鴦步、鹿步梅花樁、八步連環拳、九宮十八腿、少林二十八步,進步鴛鴦連環腿等。

地躺拳類——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腳,地功翻子、地功羅漢拳、活法黃龍拳、地躺八仙拳、金剛地躺拳、少林地龍拳、地功鴛鴦拳、飛龍地躺拳、九滾十八跌等。

醉拳類——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擋、醉八仙拳、醉羅漢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羅漢醉酒拳、太自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魯智深醉打山門拳等。

跌打拳類——跌撲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脫銬拳、水滸連環拳等。

此外,各地的著名拳種還有: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意拳)、八卦拳、八卦掌、八極拳、六合拳、查拳、華拳、紅拳、節拳、綿掌、綿拳、太虛拳、二郎拳、大悲拳、功力拳、石頭拳、連城拳、兩儀拳(太極快拳)、獨臂拳、瘋拳、埋伏拳、迷蹤拳、緬拳、纏絲拳、磋跤拳、曦陽掌等。

著名的器械套路有:八門金鎖刀、八卦刀、八卦大槍、九洲棍、六合刀、六合槍、六合劍、六合棍、日月乾坤刀、日月乾坤圈、少林雙刀十八滾、太極刀、太極劍、河州棍、月牙槍、達摩杖、達摩棍、純陽劍、八仙純陽劍、武當劍、青萍劍、袁氏青萍劍、楊氏青萍劍、賈氏青萍劍、梅花刀、梅花槍等。

從這些武林門派、拳種、套路中,對照俠文化的武功追求,有兩個意義,一是從中可以看到俠文化武功的歷史和現實中的源頭;二是可以看到俠文化武功中的想像成分及其與現實的差距。了解這些,相信對於俠文化武功的進一步理解和鑒賞,將是有些意義和價值的。

J. 四個歷史上用槍最厲害的人,哪一人揚了大漢國威

趙雲,蛇盤七探槍。《三國演義》及民間傳說中趙雲使用的槍法,這種槍法由「七探」和「蛇盤」組成,所以叫這個名字。七探是七處殺招兒,招招要命,蛇盤是旋轉槍桿,使槍頭形成盤蛇般的防禦面,這槍法攻防兼備,攻,一擊必殺,防,水泄不通。

霍去病,梅花槍,梅花槍其實不是很有名,但是他的主人很有名,就是以八百斬敵兩萬的冠軍侯霍去病。漠北一戰,打的匈奴徹底起不來了。最後一共斬敵6萬,那些匈奴的王室死的死,降的降。真正的實現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熱點內容
擺放綠植的架 發布:2025-08-24 05:57:02 瀏覽:29
玫瑰之鄉是哪裡 發布:2025-08-24 05:34:34 瀏覽:105
七夕信鴿 發布:2025-08-24 05:32:05 瀏覽:562
綠植上黑點 發布:2025-08-24 05:31:56 瀏覽:198
一什麼百合花 發布:2025-08-24 04:55:47 瀏覽:591
玫瑰與心跳 發布:2025-08-24 04:41:53 瀏覽:643
花藝裝飾店 發布:2025-08-24 04:36:19 瀏覽:838
丁香茶與冰糖 發布:2025-08-24 04:36:11 瀏覽:597
情人節dp 發布:2025-08-24 04:16:13 瀏覽:923
茶花籽種植 發布:2025-08-24 04:16:06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