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梅花雨
㈠ 台灣的梅花歌是什麼歌
是台灣電影《梅花》主題曲。
歌名:梅花
歌手:甄妮
作詞:劉家昌
作曲:劉家昌
梅花版,梅權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1)樂曲梅花雨擴展閱讀:
《梅花》這首歌曲是由歌手甄妮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總時長為2分21秒。歌曲收納於歌手的專輯《梅花》之中,專輯於1976年11月11日開始發行。
《梅花》這首歌曲發行之後,深受歌迷的喜歡,歌曲也被其他歌手演唱過,歌手鄧麗君演唱過這首歌曲,歌曲收錄在專輯《漫步人生3步曲》之中,專輯的發行時間是1996年1月1日,專輯收納了53首歌曲。
㈡ 麻煩各位介紹你認為最好聽的樂曲十首(5首柔和輕音樂+5首豪放輕音樂)
答:第一部分:柔和篇
(1)茶茗 Flowing With The Tea
http://fy.51szhr.com/music/1234/1.mp3
這首鋼琴曲是由德國鋼琴家karunesh演奏,出自專輯《道禪》。輕緩的彈奏中流露出一種隱逸,右手的高音區明亮而清脆,左手低音區宏厚而沉鬱,透露出一顆處於出世與入世邊緣,復雜矛盾激烈碰撞,徘徊而憂郁的內心。karunesh是一位從生死邊緣掙扎回來的音樂家,他的作品中總是能夠聆聽到生命的真諦,道禪一詞蘊涵著清幽與寧靜,如中國水墨山水版淡淡寫意,這首茶茗尤有特色,長笛纖細的音色加以修飾,將沉靜古寺的一切都全盤拖出。
(2)春よ、來い
http://music.fenbei.com/11183223
首先,這首曲子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華麗,就是華麗。是一種用清淡書寫的及至華麗。旋律悠揚,是日本最為熟知的歌曲《春よ、來い》的古箏版本,該曲目演奏版本與歌曲版本眾多,數不勝數,我卻對這首伍芳演奏的古箏版情有獨鍾,浙派古箏的嫻熟彈奏,配合鋼琴淡雅的伴奏,時而在二胡柔婉的渲染中,營造出勝似春江花月夜般的絢麗意境。中間部分二胡演奏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旋律,在新世紀音樂風格的全新演繹中,更增添了一份別樣的古典韻味。
(3)亂紅
http://61.156.7.14/upload/mp3/lh.mp3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迷離的落英,帶著芬菲的風,有些落寞的情懷,在一曲亂紅的潺潺細水的流瀉中,細致地品讀起暮春,抑或清秋時清寒獨襲涼人膚的幽幽之情。《亂紅》一曲,中國傳統樂器笛的清越,與西洋樂器鋼琴點型音色的獨特結合,將西方音樂與東方音樂的結合,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其中陳悅用C調曲笛演奏的主旋律,音色幽雅而純凈,將中國古典美中的婉約表現的淋漓盡致。腹震音,疊音,打音和諧而嫻熟的運作,此時,依然不是眼簾飄飛的紅,而是記憶深處再次留戀的夢。
(4)江南印象
http://61.156.7.14/upload/mp3/danyan.jnyx.mp3
這首曲子是中國琵琶演奏家趙聰之作,琵琶,吉他,融合於清麗柔婉中,時而沉靜如細流,時而奔放若江河,這就是她的琵琶音樂。曲目出自她的琵琶專輯《卡門》。古代的江南是一種地域的概念,而現代的江南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江南印象,更多的也只能藏匿在古典的詩詞中。它細膩的彈奏,指間流淌的音符,宛如清水河畔的浣衣女。弦樂輕柔而微弱,江南的煙雨,迷迷濛蒙,隱隱約約帶著迷幻,煙靄飄搖,籠罩在寒水之上。細流潺潺,明凈的湖面映照著一切祥和。琵琶絲弦聲聲彈,幾時消魂訴幽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兩種不同的指法彈奏,琵琶細細聲聲,卻道不盡千年紅塵世事。吟歌,活靈自如,中國風味的器樂演繹,更著黃昏雨後的清新,明麗,淡定,蕭然。婉約的輕愁,詩人筆尖的飄逸,躍然紙上的詞句。
(5)綠野仙蹤
http://www.a-yida.com/yning/ima/yujia.mp3
這首曲子和《亂紅》的出處一樣,都是專輯《梅花三弄》中的曲目。其中,主旋律用F調八孔洞簫吹奏,鋼琴伴奏由馬克完成。蕭聲是一種清幽,夾雜著些須蒼涼,這樣的吹奏猶如三月的絲雨細細密密的飄落,也將滿心愁緒合盤帶出。如果你聽罐了重金屬音樂的嘈雜,流行音樂的快節奏,那麼不妨在一個安靜的夜裡,來聆聽陳悅這動聽的蕭聲,我想它是清涼如水的月色下,最溫馨,最寧靜,最怡情的音樂享受。
第二部分:豪放篇
(1)踏古
http://www.zlyk.cn/tagu.mp3
如果琵琶在古典,爵士,搖滾,流行等多種樂風的融合中,會演繹出怎樣的一種獨特視聽呢?那麼,如果在你聆聽到林海專輯《琵琶相》中的《踏古》後,你將會得到滿意的答案。琵琶曲有文曲和武曲之分,如果說《琵琶相》中的《琵琶語》是一首文曲琵琶傳世經典,那麼稱《踏古》為武曲琵琶最經典的演繹則一點都不為過。鼓點,電子樂,融合與指間毫不拘束的流瀉,這樣的彈撥足以訪尋到我國古代的悠遠而神秘的氣質。
(2)出埃及記
http://www.56645.com/mp3/Maksim.mp3
電影《出埃及記》同名主題曲,無疑又是電影配樂史上的經典傑作,來自克羅埃西亞的歐洲新古典王子、鋼琴聖手馬克西姆,用他行雲流水版的鍵盤敲擊,奏響了一隻恢弘而博大的凱歌。這音色,響徹雲霄,一顆永不磨滅,帶著希望與重生的心靈,在熱血中邁進,在奔騰。
(3)宙へ
http://www.51aon.com/mp3/earth.mp3
尺八,已經早在中國失傳的樂器,它獨特的音樂中充滿了蒼涼,憂郁,奇幻,惆悵,這樣的樂器能夠展現出豪放之風嗎?日本尺八演奏家きのはち用搖滾樂風配合電子樂傾力打造,終於,一首最經典的尺八得以曲問世。他吹奏中的豪邁,正為我們書寫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灑脫不羈,飄渺隱逸。我想這也是豪放的一種詮釋吧,誰說豪放中就沒有婉約,用細膩來描繪另一種豪放,這樣的豪放也才會更具有一種豪氣。
(4)幽靈公主
http://www.soyoo.com/blog/mp3/20064168491539002.mp3
日本音樂家久石讓為動漫所的配樂,每一首都勘稱經典,他為《幽靈公主》所作的配樂無疑是動漫配樂的另一朵奇葩。久石讓的音樂風格,慣用鋼琴純一而簡單的談奏,來敘述復雜,離奇,多彩的故事。這首曲子加入了交響樂的成分,多種樂器的合成,構成一段宏大,壯麗的樂章,我想這是豪邁的最佳體現,小提琴的細膩流線型主題,描繪出浩大的場面,加以管樂,打擊樂的烘托。營造出了豪邁之中的豪邁。
(5)安墩
http://www.blqwdx.gov.cn/ftp/music/ann.mp3
日本音樂家神思者(S.E.N.S)的經典曲目,出自早期專輯《海上絲路三部曲--伽羅》,他們被譽為「日劇配樂之王」,想必從這首樂曲中,你一定能夠感受到他們的豐富的配樂才華的。急觸,舒緩多種節奏型的編排,在近乎單一的旋律映稱之中,此時,這樣的抒懷已然不是單純的器樂和聲,而是在歷經一場狂風暴雨勇猛洗禮。曲子旋律有些壓抑,但沉重的打擊樂有效的運用,將壯士在困境面前的不屈不撓得到了全然表露。末尾部分,重復演奏的旋律,融與急觸的節奏中,我想這樣就是壯士視死如歸的豪邁,這樣的精神和胸懷當之無愧為豪放。
附加:第三部分:清麗篇
(1)火宵の月·テ-マ
http://webdisk.jiangxiao.com/webdisk/kikivv001/piano/huoxiaoyue.mp3
提起鋼琴家中村由利子的音樂作品,無人不知道她為動漫《火宵の月》所作的配樂,她創作音樂的過程是通過對畫面的細致洞察與感悟過後,才萌生出靈動而飄逸的旋律的,這樣指間細膩的滑落,才會有如此幽雅的音律。它猶如天空明星般的璀璨,也有清冷月輝中的柔和,淺淺的水波浮動在遙遙的菏塘,到處飛舞的流熒,這樣的景緻可能已全然不能渲染曲中的夜與月。空氣中的淡淡的清香,飄散著,芬芳馥郁,在鋼琴,長笛,二胡的交織中,只有用心才能去精心,盡情地去感受。
(2)睡蓮
http://xinxin.xs2046.com/music/qingshang.mp3
一曲《睡蓮》,一段忘我的追隨與留戀,二胡演奏家賈鵬芳運用二胡獨到的音色特點,將一曲輪回升華到及至。厚重與飄渺的結合,本就有虛有實,這樣的虛實相生才會將陰陽兩隔,無期想見的情,描繪的斷人心腸。二胡,洞簫,弦樂管樂的融合,將這種實虛巧妙的發揮,鋼琴緊密的銜接,將樂曲完整而流動自如的音符展現了出來。宛若一件精美的玉器,在窯燒里歷經苦痛的蛻變後,更加的完美無暇。
㈢ 關於梅花的詩歌和歌曲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花絕句(之—)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旁傍溪橋。
不知進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紅 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其她
http://cache..com/c?word=%C3%B7%BB%A8%3B%CA%AB&url=http%3A//www%2Edjyw%2Eorg/user1/77/archives/2006/4248%2Ehtml&b=0&a=27&user=
㈣ 梅花略施粉黛清風錦綉窗外是什麼歌,什麼歌曲的歌詞
歌曲《花魁》演唱:徐良 李玉剛
我溫了一壺酒
半生半熟
我深院鎖青秋
獨上青樓
綾羅綢緞瘦 豐乳肥臀肉
芊芊玉腿塗了油 沒羞沒羞
我做了你的狗
耍了風流
後捉襟見了肘
一醉方休
三更沒敢留 腳底抹了油
寫一句待我歸來把你娶走 謝風流
梅花略施粉黛
清風錦綉窗外
眉間舒展一抹如常的悠哉
閑愁不請自來
與你吟詩作對 象箸玉杯 誰也不許睡
翻雲覆雨在鴛鴦被
你說鳶鳥過 大雪沒 情非謬 心成拙
所以輕言了承諾
奈何一枉相思 一場離愁 人比黃瓜瘦
獨坐明月高樓 紅塵美酒 千杯算個球
朝夕不勝雷同 匆匆粉黛漸濃
年年歲歲又何必劃春秋
誰在香燭旖旎中褪下了衣袖
誰在觥籌交錯中強顏著歡羞
又是綠肥紅瘦 海棠香疊幾秋
只留下一丈霜發 憑欄在青樓
我酒意上了頭
要帶你走
你替我遮了羞
賣了溫柔
囫圇吞了酒 屈膝磕了頭
一盞笑偃陪了狗 眉清目秀
我怒發上眉頭
吟詩一首
後暴跳如雷吼
作賦一首
一腔熱淚流 書生真是糗
風吹銀鈴開了口 莫煩憂 摸摸頭
梅花略施粉黛
清風錦綉窗外
眉間舒展一抹如常的悠哉
閑愁不請自來
與你吟詩作對 象箸玉杯 誰也不許睡
翻雲覆雨在鴛鴦被
你說鳶鳥過 大雪沒 情非謬 心成拙
所以輕言了承諾
奈何一枉相思 一場離愁 人比黃瓜瘦
獨坐明月高樓 紅塵美酒 千杯算個球
朝夕不勝雷同 匆匆粉黛漸濃
年年歲歲又何必劃春秋
誰在香燭旖旎中褪下了衣袖
誰在觥籌交錯中強顏著歡羞
又是綠肥紅瘦 海棠香疊幾秋
只留下一丈霜發 憑欄在青樓
㈤ 鄧麗君的《梅花》是誰寫的歌歌詞有什麼含義
鄧麗君的《梅花》是劉家昌寫的歌。
是1976年 台灣出品的一部抗戰影片《梅花》的主內題曲,歌詞反應了容中華民族面對強盜入侵像梅花一樣不畏嚴寒,英勇不屈的精神。
歌曲名:梅花(電影《梅花》主題曲)
詞曲:劉家昌
歌手:鄧麗君
專輯:Btb-Greatest Hits Vol. 3 - 鄧麗君
歌詞: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國花
…………
《梅花》這部電影故事背景的是在日佔時期的台灣,講述一個普通家庭為了維護家園,對日本侵略者堅決抗擊的至死不悔英雄精神。
本電影中的主題曲《梅花》由劉家昌創作,後該曲目曾在1990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入場時播放。
㈥ 音樂賞析《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贊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調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稱為「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並借物詠懷,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來贊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 《神奇秘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不過,晉代的笛應該是指羌笛,是豎吹的,和現在的簫相若。)譜中解題雲:「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其樂曲內容,歷代曲譜都有所介紹,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後人入於琴。」「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征雲爾。」(明《伯牙心法》)從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後來才改編成古琴曲。明代有人認為是唐人顏師古把它改編成琴曲,流傳至今。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曲的前半部以泛音曲調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復了三次,用來描繪梅花的清雅高潔,並因此而稱為「三弄」,樂曲的後半部則用稍快的曲調再加上音色的變化,來表達梅花在寒風中迎風搖曳的堅毅不屈的形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1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笛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體結構可能就是這種表演形式的遺存。 今演奏用譜有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的琴簫合譜,其節奏較為規整,宜於合奏;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輯,1868年刊本),節奏自由跌宕,更顯梅花剛健挺拔的氣質,特別曲終前音樂突然從F調轉入a角調,令人耳目一新。 情趣高雅的《梅花三弄》,以它鮮明的音樂形象和特有的藝術魅力,也為今天人們所喜愛。其演奏形式,除古琴獨奏、琴蕭合奏外,還被改編為鋼琴獨奏、民樂合奏、琵琶獨奏、琴與編鍾合奏等廣為流傳。這些演奏形式,也甚為悅耳動聽和具有古情古意。 十面埋伏 樂曲描寫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後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獨奏曲)這是兩首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 曲譜初見於清代華秋萍1818年輯的《琵琶譜》。均以我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為題材,描繪劉邦和項羽在垓下決戰的情景。 據衛仲樂的傳譜,前者共有十三段。後者共有十四段。這兩首樂曲都具有我國傳統戲曲及章回小說所常用的按故事情節發展的陳述方式,依次表現了大戰 前的准備、激烈的戰爭場面和戰爭的結局。 《十面埋伏》主要歌頌了楚漢戰爭的勝利者劉邦,盡力刻畫了「得勝之師」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則著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劇,對這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歷史人物表現了更多的同情和贊頌。 由於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兩曲的重點段落也不一樣。《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繪了氣勢磅礴的大戰的場面,金聲、鼓聲、劍弩聲、人馬辟易聲,猶如「雄軍百萬,鐵騎縱橫,呼號震天,如雷如霆也。」 而《霸王卸甲》對於戰斗的描寫並沒有花更多的筆墨,著重通過「楚歌」和「別姬」兩段以表現項羽與楚軍的心緒。 這兩首同一題材的琵琶曲,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塑造了不同的音樂形象, 是值得我們引以自豪的燦爛的藝術明珠。《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種獨特技法的巧妙運用,以及在《霸王卸甲》中用一個簡單的音樂素材,經過多種手法變奏處理等等,都顯示出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高度發達。 (片段1:這里只選錄了《十面埋伏》的開始一段音樂) 良宵 良宵中的愁思 47r2QLl 良宵一曲綿軟婉轉,雖然寫的除夕之夜的歡樂,但聽慣了歡快的除夕歌曲,覺得此曲過於綿軟,是總感覺有少許愁思,淡淡若有若無,似乎萬家燈火,團圓之時,雖然學生圍坐身旁,其樂融融,作者心中仍有些許遺憾,些許惆悵,國家不安定?抑或是某人不在身旁,勾起心中愁緒? 也許帶著悲傷的心情聽歌,聽到的就是悲傷的吧 相關資料:這首曲子是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劉天華1927年創作的二胡獨奏曲,原名"除夜小唱"。 它原是當年除夕之夜,幾位學生到老師家過年,屋裡喜氣融融,室外鞭炮四起,還不時傳來孩子的嘻鬧聲,使作曲家心情十分暢快,對學生說:我好久沒做譜了,想在今天做一個小小的二胡曲,作為今天的紀念。說著就邊拉邊記,一氣寫成了這首即興之作,也成了音樂結構短小,形象鮮明,聽來過耳不忘的名作。 劉天華學過小提琴, 是中國"五四"以後既了解國樂,又知道西樂的那代知識分子。在這首作品中,他用中國的民間傳統音調為核心,借用歐洲的"單二部曲式",自如地將二者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喜悅、灑脫的心境。是作曲家成功地應用歐洲作曲技法的曲例,作品也成了二胡曲中的保留曲目,常在各種音樂會上演奏 陽關三疊 陽關三疊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699~759)《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寫的一首琴歌。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並收入《伊州大麴》作為第三段。 唐末詩人陳陶曾寫詩說:「歌是《伊州》第三遍,唱著右丞征戍詞。」說明它和唐代大麴有一定的聯系。後來又被譜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 王維的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譜入琴曲後又增添了一些詞句,加強了惜別的情調。曲譜最早見於《漸音釋字琴譜》(1491年以前),另外還有1530年刊行的《發明琴譜》等十幾種不同的譜本。據清代張鶴所編《琴學入門》(1864年)傳譜,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個曲調作變化反復,疊唱三次,故稱「三疊」。每疊又分一疊加「清和節當春」一句作為引句外,其餘均用王維原詩。後段是新增的歌詞,每疊不盡相同。從音樂角度說,後段有點類似副歌的性質。這首琴歌的音調純朴而富於激情,特別是後段 「 行, 行」 等處的八度大跳,和「歷苦辛」等處的連續反復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動而沉鬱,充分表達出作者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的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 教我如何不想他 這首詩作於1920年詩人留學歐洲期間。也許是情人不在身邊,也許是對祖國的想念,伴著那景色,詩人唱出了心底潛藏的最純真的愛情和熱切的思念之情。詩名開始時叫做《情歌》.不久詩人將名字改成《教我如何不想她》。那時的詩人遠離祖國故土.心中時時生出對故國的依戀,而那時的中國更是千瘡百孔,其時詩人對故國的關心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天空明凈.大地寬闊。雲兒在天空中飄著,微風輕吹,吹亂了詩人的頭發.也喚起了詩人心中思念故土和親人的感情,接著詩人一聲感嘆:」教我如何不想她7」反問加強了那感情和思念的程度。 在夜裡.銀色的月光照在寬闊的海面上。在這「蜜也似的銀夜」,詩人卻不能和戀人相伴,不能和心中的戀人在一起。這月光和海洋契合無問、依傍難分的情景在詩人的心中激起了怎樣的感情呀7」教我如何不想她「7 水上落花,水底游魚,燕子飛舞。這花因為燕子可有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擔心7這游魚因為燕子的出現可有著被水拋棄的擔心7也許,燕子送來了家鄉的信息.讓詩人的心裡有著更深的觸動,更深的思念.」教我如何不想她」7 枯樹在冷風中搖動.殘霞映紅了半邊天.如野火在燒。這冷的風和天邊的殘霞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加襯出了詩人遠離故國的失落和熱切的思念之情c 思念之餘.詩人看到的還是一片冷冷的暮色——殘霞。這是一種強烈的反差.在詩人最冷的心靈感受中.暗藏著對祖國深深的愛。 劉半農的詩歌代表了中國新詩早期的風格,他也是早期新詩的作者中創作路子比較寬的_二個。他一方面吸收歌謠的散體或者外國的詩歌特點.另一方面繼承了中國傳統詩歌的特點和手法——重視意境的營造,比興等。如這首詩中.每一段的開頭渲染了不同的景色.以引起感情的抒發;每一段都營造了優美的詩歌意境,實感的景色引起人們無窮的想像。同時.詩人採用了西方抒情詩的一些特點.反復吟唱.用生活中的白話來抒發心中強烈的感情。這首詩無論是在意境的營造上.還是在抒情方式的表現技巧上,都是後來中國白話鞽誥納增馗對中國的新詩產生了啟發式的影響。 黃河大合唱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光未然(即張光年)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習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一直醞釀著《黃河》詞作,並在年除夕聯歡會上朗誦了這部詩篇。洗星海聽後異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並完成了這部大型聲樂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由鄔析零指揮),引起巨大反響,很快傳遍整個中國。作品共有八個樂章,每章開首均有配樂朗誦。1《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原稿為男音) 2《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3《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4《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原稿為齊唱)5《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6《黃河怨》(女高音獨唱,音樂會上常按修訂稿加入女聲三部伴唱)7《保衛黃河》(輪唱)8《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黃河大合唱》為我國現代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六十年代後期被改編為鋼琴協奏曲。
㈦ 梅花梅花滿天下 越冷它越開花是哪首歌的歌詞
梅花 (劉家昌曲詞,鄧麗君演唱)
㈧ 歌詞里有眉頭緊鎖想找這首歌
歌曲:梅花雨 歌手:黎毅
㈨ 歌詞里有:梅花梅花滿天下,歌名是什麼
梅花 - 鄧麗君
詞:劉家昌
曲:劉家昌
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梅花梅花滿天下,越冷它越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
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風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9)樂曲梅花雨擴展閱讀:
《梅花》這首歌曲是1976年台灣電影《梅花》主題曲,作者是電影導演劉家昌,歌曲以梅花象徵中國,表現愛國情懷。
該歌曲的其他版本:
1、由歌手方雪梅演唱的歌曲《梅花》,收錄於專輯《雪中梅》中,由北京醞星文化有限公司發行於2016-05-27,該專輯中共包含5首歌曲。
2、由歌手李香蘭 (山口淑子)演唱的歌曲《梅花》,收錄於專輯《蘭閨寂寂》中,發行於1991-03-27,該專輯中共包含15首歌曲。
㈩ 請介紹幾首好聽的古箏,瑟琶類演奏樂曲
並蒂花
步步清風
陳杏元落院
出水蓮
二月里來
分飛燕
高山流水
姑蘇風光
廣陵散
寒鴉戲水
漢宮秋月
漢江韻
化蝶
畫水蓮華
將軍令
蕉窗夜雨
離弦
梁祝
柳青娘
樓台會
梅花三弄溟山
茉莉芬芳
牧羊曲
平湖秋月
倩女幽魂
秦桑曲
十面埋伏
水姻緣
送別
素還真
鐵馬吟
夕陽蕭鼓
小河淌水
幸福渠
雪山春曉
崖山哀
夜來香
彝族舞曲
漁光曲
漁舟唱晚
月圓花好
雲水禪心
戰台風
知音
醉漁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