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貨梅花
⑴ 中葯白梅花是梅花么
是的,主要是梅的花蕾。1-2月間採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曬干或者烘乾。
⑵ 中葯梅花片的功效及歸經
你好。 梅花別名 酸梅、黃仔、合漢梅、白梅花、綠萼梅、綠梅花 【性味】 微酸、澀,平。【歸經】 歸肝、胃、肺經。【功效與作用】 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
⑶ 請問中葯梅花,僵蠶,姜黃,炒白術,黨參,桃仁,赤芍,蟬蛻,白及,
祛風止癢,滲濕健脾。
⑷ 中葯梅花藤的功效
這葯物是祛風通絡補益腎陽,同時舒筋活絡除濕
⑸ 中葯里梅花和其它能一起煮嗎
這要看和什麼中葯一起煮, 倆者之間有無配伍上的禁忌,梅花可以說是中葯成員之一,又可以說是食療佳材,梅花有解郁理氣的效果
⑹ 煎中葯梅花為啥後放
一般特殊煎法的飲片要聽醫囑的
後下的葯不是有效成分容易揮發就是容易受熱分解
不過沒聽過梅花後放的
也可能是大夫特殊要求=-=。
⑺ 中葯中白梅花可用什麼代替
白梅花又叫綠萼梅,還有一個別名叫綠梅花。這個葯主要起到醒肝的作用,對方開這個回葯的原理是肝主筋脈答。不過這個葯只是起到醒肝,對於下肢的不適,效果不明顯。您可以淮牛膝代之,取代後的功效,根據您這個病症來看,甚至會超過原方。
⑻ 梅花有什麼用葯價值
梅花,中葯名。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花蕾。初春花未開放時採摘,及時低溫乾燥。入葯以白梅花為主,主產於江蘇、浙江等地;花冠紅色者稱「紅梅花」,主產於四川、湖北等地。
性味
微酸,平。
歸經
歸肝、胃、肺經。
功效
疏肝和中,化痰散結。
主治
用於肝胃氣痛,郁悶心煩,梅核氣,瘰癧瘡毒。
相關配伍
1、梅花蛋:雞蛋1個,一端開孔,放入綠萼梅7朵,封口,飯上蒸熟。去梅花食蛋,每日1個,連服7日。源於《本草綱目拾遺》。此取綠萼梅疏肝理氣以散結。用於瘰癧不消。
2、梅花粥:粳米30~60g,煮成稀粥,加綠萼梅3g,再煮至花剛熟即成。一次服用。源於《本草綱目拾遺》。此取綠萼梅「助(脾胃)清陽之氣上升」,粳米養胃氣。用於素體脾胃虛弱,濕犯脾胃則清陽之氣不升,以致脘悶,食慾減退。
3、梅花茶:綠萼梅3~6g,蜂蜜適量。用沸水浸泡,代茶飲。源於《本草綱目》、《百花鏡》。本方取綠萼梅清熱生津、除煩,蜂蜜清熱潤燥。用於暑熱或熱傷胃陰的心煩口渴。
用法用量
3~5g。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拾遺》:「綱目載梅花無治方,止言點湯煮粥助雅緻而已。食物宜忌雲∶梅花味酸澀、性平,並無主治。殆亦不知梅花之用,入葯最廣,而功效亦最大。百草鏡∶梅花冬蕊春開,其花不畏霜雪,花後發葉,得先天氣最足,故能解先天胎毒,有紅、白、綠萼,千葉、單葉之分,惟單葉綠萼入葯尤良。采能不犯人手更佳。含苞者力勝。性寒或曰平,味酸澀清香,開胃散郁,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蒸露點茶,止渴生津,解暑滌煩。
⑼ 請問中葯當中的葫蘆殼與梅花在那裡有買
隨便哪個大葯房都有的吧,你到大葯房裡問問服務員,他會告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