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碧血丹心

茶花碧血丹心

發布時間: 2022-02-11 08:35:25

1. 慧生救旱盜仙水,縮寫

不知是多少年以前,大理壩子突然大旱。莊稼乾枯了,樹也乾死了,人們無法生版活下去,只得四權處流浪逃荒。
有個叫慧生的年輕小伙,與父親生活,因為連年遭旱,所以日子過得難過起來。慧生決定上蒼山找水,解救旱災。但他走遍十九峰,也沒找到。但他還是找啊找。他累了,爬在樹上覺。餓了,摘野果吃。渴了, 就把綠葉放在嘴裡嚼。
傍晚,慧山來到山尖, 看見一位老人站在岩石上,呆望遠方。慧生上前施禮,向老人請教。老人說:"如果想救大旱,,只能偷王母娘娘的仙水瓶。
慧生間 :「怎麼到天上呢?
老大不說話,他把破衣丟下,就不見了慧生很疑惑,突然,一陣風吹來 ,慧生全身冷得發抖,忙拾起老人的破衣披上,發現有個羽扇,他一打開,右背長出翅膀飛向瑤池 ,盜取了仙水瓶,打開仙水瓶倒入了凡間。
王母娘娘知道,把慧生關在了牢里。
從此人間過上了五穀豐收的好日子。

2. 夢到一首好詩,忘了,好像跟金庸有關。

夢其實是我們在睡眠時,大腦在部分功能關閉的情況下,對外界刺激(觸覺,聲音等)的解釋和演繹。相對於白天,由於這時候只保留了很少的記憶和理解功能,因此夢經常是不連續和不合常理的。人在睡眠時無法知覺外部刺激,會不同程度的感到緊張,因此夢里伴隨的情緒更多是緊張甚至會有噩夢。

而最近你比較關注的問題,也會隨著大腦思緒的打開,更容易進入到你夢里來,這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如果你信解夢 可以網路「周公解夢」第一個即可】
說來說去 不過一句話 浮雲而已若別人給你解夢說你出門會遇上危險你還不出門不工作啦?是吧 還得工作還得賺錢 還得生活 你不可能為了這個夢改變什麼。

3. 丹查哪個偏旁,還有爽查哪個偏旁

丹的偏旁:丿

爽的偏旁:大

一、丹的釋義:

1、紅色:~砂(硃砂)︱~桂。

2、中成葯劑型之一。多由數種礦物類葯物用升華或熔合等方法製成;也有用一般混 合方法製成的。常用以配製丸、散或錠等制劑:補心~。

組詞:丹青丹心丹墀仙丹契丹

二、爽的釋義:

1、明朗;清亮:秋高氣~。神清目~。

2、輕松;舒服:涼~。身體不~。

3、直率;痛快:豪~。~直。

組詞:爽約清爽涼爽爽朗爽性

(3)茶花碧血丹心擴展閱讀

一、丹的說文解字:

三、相關組詞:

1、丹青[ dān qīng ]

丹即硃砂,青指 石青(即藍銅礦),都是中國古繪畫中常用的顏色。因此,古稱繪畫藝術為丹青。

引證:楊朔 《茶花賦》:「我把這心思去跟一位擅長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畫。」

2、丹心[ dān xīn ]

赤心;忠心。例 :碧血~。

引證:陳毅 《「七七」五周年感懷》詩:「五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漢旗。」

3、仙丹[ xiān dān ]

仙丹是將多種化學品作為原料,放入丹爐等容器內,再經高溫處理,最後提煉成的混合物。據稱,道士用此法煉制仙葯,服用後可羽化成仙。故此物,名為仙丹。

4、爽約[ shuǎng yuē ]

失約。

引證:郭沫若 《斷斷集·屈原時代》:「屢次爽約,故成訟事。」

5、直爽[ zhí shuǎng ]

心地坦白,言語、行動沒有顧忌:性情~。他是個~人,心裡怎麼想,嘴上就怎麼說。

引證: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她覺得 羅大方 這個人挺直爽,一見面就很關心別人的生活。」

4. 金庸笑傲江湖 倚天屠龍記 碧血劍 中所有詩詞

金庸詩詞(一)
小說雜詠二十首:

總題
凌雲健筆化青鋒,天地人生一卷容。
莫恨深懷無寫處,夜闌燈下讀金庸。

絕情谷底重逢
冷雨孤燈十六年,一朝相對更相憐。
人生那得無遺憾,劫後重逢已偶然。

笑傲江湖曲
流水高山意本和,人間底事起干戈。
還將一曲廣陵散,譜作江湖笑傲歌。

倚天劍與屠龍刀
鑄來豈是尋常鐵,為國為民心志堅。
不道樓蘭猶未斬,腥風血雨已彌天。

韋小寶之奇遇
俠之大者今何在,笑傲江湖曲已終。
事不可為常嘆息,誰知豎子竟成功。

西毒北丐之死
爭雄論劍少年狂,鬢發如今各已蒼。
半世恩仇同一笑,華山絕頂雪茫茫。

獨孤九劍
劍道真如亦不奇,行雲流水任由之。
縱橫自在無拘束,漫寫心魂便是詩。

喬峰之死
單於折箭雁門關,城下三軍勒馬還。
四海何年息兵火,悲歌猶自繞青山。

劍冢
石碑遺字見襟懷,人在雲濤百丈崖。
自古英雄多寂寞,沖天劍氣已沉埋。

陳圓圓唱圓圓曲
風中弱絮盪輕盈,贏得世間傾國名。
昨日江山今夜月,琵琶一曲唱生平。

張三豐論文天祥詩句
松柏雲霞凝劍氣,江山風雨鑄詩篇。
但留一片丹心在,何用千秋青史傳。

眾人說滄州舊事
刀光劍影記恩仇,眾說紛紜話未休。
三十年前遺恨事,滿天風雪古滄州。

酒罷問君三語
平生至樂在何處,平生至愛是何人。
一醉千杯君莫問,欲說難說暗傷神。

丁典在獄中
檻外東風燕子斜,紗窗掩處那人家。
世間何事堪留戀,日日窗檯數朵花。

夢里真真語真幻
我願三生持色戒,天教一霎悟情禪。
朝雲暮雨迷真幻,又結紅塵不了緣。

打狗棒法
莫謂降龍四海清,奈何當道吠狂聲。
若教天下都無狗,朗朗乾坤始太平。

八荒六合惟我獨尊功
奇術還童或可修,芳華彈指總難留。
人間第一尋常事,換了紅顏作白頭。

白馬嘯西風
絕痴一語足摧傷,累我中宵淚數行。
便向深燈重細記,任他一夜起微霜。

當日徒言未可忘,此日深心各自涼。
何勞一夜天鈴唱,已是滂沱淚滿裳。

連城訣
樂莫樂兮悲莫悲,從來心意枉葳蕤。
飄颻守盡蒼寒谷,底事西風忽淚垂。

金庸詩詞(二)
七絕一十八首:

郭襄
少室山頭琴未冷,風陵渡口似聞聲,
人間自有情難老,不信襄兒白發生。

李文秀
白馬未馱夕照去,西風已送傷心來。
中原可有英雄淚,為洗秋蘭帶露開。

霍青桐
百戰軍中最從容,掩映黃衫騎萬重。
蒼天總為紅顏妒,不教翠羽遇蕭峰。

程靈素
靈樞終未得天樞,素問何曾問髯鬍?
燭淚滴殘海棠冷,忍聽山歌到曉無。

岳靈珊
漫唱採茶覺已遲,猶憐深信未相欺。
世間多少痴情女,傷盡男兒不自知。

儀琳
不是人間凡種花,相思偶染漫天涯。
緇衣消盡千山月,卻向江心憶晚霞。

焦宛兒
碧血劍寒何所羨,宛兒從來意最平。
嫁得夫婿尋常子,也勝刁蠻夏青青。

閔柔
凝雪曾臨姑射山,偶墜紅塵作散仙。
最喜石門清夜月,憐他只為一人圓。

刀白鳳
於多情處最無情,榮辱輕餘生死輕。
寂寞春歸空觀冷,清風獨掃亂花平。

胡夫人
但記英風未記名,今生已矣有來生。
來生深知多相誤,差得郎君半日程。

寧中則
逢君不遲別君遲,壯士心懷未忍知。
玉女峰下花正好,依稀風雨似前時。

南蘭
冷於紅葯清於蘭,悔覓靈丹年復年。
應煉此心堅逾鐵,不教回首更凄然。

紀曉芙
再誤爭如一誤多,情魔不解解心魔。
可憐世上痴兒女,底事相逢記得么?

戚芳
記得當時笑也無?為誰明慧為誰愚。
來生寧做西湖水,無雨無雲徹底枯。

小昭
來如流水逝如風,何處來兮何所終。
滄海茫茫掛帆去,天涯從此各西東。

袁紫衣
苦海欲歸何處歸,青燈黃卷一緇衣。
早知因愛生憂怖,無奈人間夢未稀。

黃葯師
莫使緇塵染素袍,竹林風骨憶前朝。
廣陵絕響何人繼,碧海潮生一夜簫。

鳩摩智
三十年來證果因,回頭苦海悟沉淪。
污泥未種菩提樹,處處人間有世尊。

金庸詩詞(三)
赤橙黃綠青藍紫:

阿朱:
燕子塢前從此醉,杏花林里向來痴。
紅顏老卻英雄在,落日牛羊歸去遲。

程英:
淡淡相思未許深,玉蕭聲慢澀瑤琴。
寒衣檢視舊針線,無處相尋一片心。

黃蓉:
慧骨靈心濟國危,衣衫似雪雪如肌。
襄陽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

公孫綠萼:
倦世何由惜此身,楊郎履下漫多塵。
人間自有花如雨,妾是花中第幾人?

阿青:
滅吳興越技如神,身怯浮雲夢未真。
休買若耶溪水劍,劍光猶映勝花人。

藍鳳凰:
鴉頭不著未如霜,語帶嬌柔意帶香。
俠氣偏多苗寨女,不教脂粉亞檀郎。

阿紫:
萬騎卻回千騎分,中原何計御胡塵。
世間一死寧無懼?君為家山我為君。

金庸詩詞(四)
浣溪沙七首:

雪山飛狐
眾口悠悠鑠足金,相逢亂世氣縱橫。留根傲骨後人評。
清濁賢愚君自選,是非真假我獨明。人生成敗笑輸贏。

飛狐外傳
月短星長怨未隨,蘭心妙手蠟成灰。同來何事不同歸?
河北豪雄多意氣,嶺南嬌俊掃須眉。紅衣脫盡露緇衣。

書劍恩仇錄
歃血為盟諾獨夫,可憐半俠半迂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兩樣心情休說去,一生廝守豈無虞?空留香冢待玄狐。

倚天屠龍記
辛苦殷勤不了翁,恩仇國事論雞蟲。畫眉深淺問張公。
會說忘言終悟道,無須洗耳也驚鴻。世間太極是南風。

俠客行
不解詩仙俠客行,蒼公鳥篆似浮雲。三生不見市朝人。
道法自然無定法,月明寰宇失空明。此身原是眼中身。

鹿鼎記
自古雄才報國艱,幾人悲喜為紅顏。行藏非鬼亦非仙。
了卻君王天下事,修行無賴野狐禪。暫分一印管江山。

天龍八部
浮世圓光一著棋,田橫血濺舊時衣。人生自是有情痴。
閑話六朝興廢事,懶參八部晦明機,江湖秋水總相欺。

金庸詩詞(五)
詞十五首

虞美人 . 阿朱

小軒窗外風憾竹
夢回燕子塢。
十里水榭花深處,
月臨雅築,
依稀玉人顧。

雁關相攜煙雨路,
笑語解愁苦。
多情徒留塞上恨,
長嗟英雄,
淚滿小鏡湖。

蝶戀花 . 阿紫

無端風雨掃梨花,
謝堂燕子,
輾轉入誰家?
星宿一夢十六載,
寂寞浮萍逐水開。

雪膚玉骨少年慕,
冷眼世間,
最苦相思毒。
此生為君一凝眉,
何妨斷腸復成灰?

洞仙歌 王語嫣

清英雅秀,自冰肌玉骨。
夜入蘿徑染清露。
綉簾卷,一點冷月窺人,
花影動,殘妝亂箋淚燭。

盡日覽群書,此情誰訴?
時見燕子飛無處,
斷腸在西夏路,崖危井枯。
衣漸寬,幾分憔悴,
又莫是君逐東風來,
便撫展眉頭這分愁苦。

天仙子 . 小龍女

野徑斜入終南山,
冷吟秋色古墓寒。
雪為肌膚冰是魂,
月華淡,
縞袂翩,
舞風回雪玉女劍。
孤高傲世人如蘭,
清曠遠泊比雲煙。
柔情如夢佳期短,
十六載,
相思染,
攜手歸隱五嶽間。

女冠子 趙敏

筵擺綠柳,
靈芙醉客妙機關。
小酒家,
胭脂唇香殘,
酒暖玉頰暄。
拋卻凡俗事,
來隱桃花源。
閑來畫眉樂,
笑嫣然。

蘇幕遮 . 任盈盈

綠竹巷,
幽徑長,
纖手如玉,
凈琴為君張,
弦挑流水洗客愁,
眉間心上,
千千結丁香

露沾衣,
古寺涼,
莫弄清簫,
此聲最斷腸。
黑木崖上誰成王?
笑傲江湖,
何妨共子狂?

水仙子 黃蓉

冰紈雪柳映參差,
輕舟綽立仙人姿。
玲瓏心璇璣輕巧思。
風霜剝去青顏,
皓首枯心也相知。
對靖一片痴,
百計守城池,
暫緩賦詩。

長相思 . 郭襄

半竿月,
一川雪,
風陵渡口訪俠客,
江山伴君闊。
雲寂寞,
水寂寞,
行盡斜陽獨吟歌,
為誰淚盈睫?

一萼紅 公孫綠萼

步幽徑,
正風輕雲淡,熙日穿畫檐。
恬然鶴舞,悠然鹿鳴,
嫣然淺語流連。
西風卷,萼落花殘。
傾穀人,淵深洞底寒。
廣袖寬衫,芝靈古物,珠襯玉顏。

夢醒相思已空,
幾腸斷絕情,淚涸危欄。
香甚芙蓉,艷增山茶,
應取情花堪憐。
倩記取,知己紅顏,
日影斜,芳魂散如煙!
青冢草木深深,露也潸潸。

憶少年 李莫愁

風月無情,
舊游如夢,
朱顏暗換。
舊時庭閣在,
不見堂前燕。

人生自是有情痴,
恨無關,
清風明月。
天上人間,
共嬋娟一片。

思遠人 小昭

衰蘭枯草秋露微,
千里念俠客。
東西永隔,
水深波闊,
何處寄書得?

將心縈系一條絲,
便巧織雲羅。
漸思到別來,
簪花無色,
素錦重難托。

一叢花 . 程靈素

此夕踏訪洞庭湖,
斜輝照顏素。
山風盈袖動春鋤,
草初發,
情青田圃。
葯谷精靈,
機巧難卜,
除君誰馭毒?
蕭蕭雙騎千里路,
人在深深處。
行雲有影月無心,
雨亦苦,
夢到殘處。
冰質玉骨,
一襟清愁,
化此花幽獨。

蘭花 霍青桐

月映劍寒碧翠羽,
風嘯沙雪鵝黃衫。
遺君雙劍謝白棋,
紅旗弄舞芙蓉氈。

情懷漸覺成衰晚,
鸞鏡朱顏驚暗換。
雖君負我殷殷意,
不悔昔日痴一片。

醉花陰 穆念慈

疏星淡月上簾櫳
倚窗聽寒蛩。
霜華壓枝重,
鴛鴦瓦冷,
衾寒誰與共?

寥落紅燭和我影,
思君潤雙瞳。
夜長衾枕寒,
細雨梧桐,
空階滴到明。

芳草渡 周芷若

岸芷落,汀蘭秋。
煙初冷,雨未收。
蕭條風物正堪悲,
人去後,多少恨,在心頭。

漢水舟,峨嵋月,
渺渺纖影孤絕。
燕孤翔,草青黃, 金庸詩詞(六)

* [天龍八部]<八首>
詞·少年游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
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步觳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
虎嘯龍吟,換巢鶯鳳,劍氣碧煙橫。

詞·蘇幕遮

向來痴,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
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
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
雖千萬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余字。

詞·破陣子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
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掃盪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
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豪英。

詞·洞仙歌

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且自逍遙沒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風驟緊,縹緲風頭雲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夢里真真語真幻。
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胡塗醉,情長計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貪。 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

詞·水龍吟

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
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污泥處。
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
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
敝履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
教單於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七絕·枯榮為保定帝剃度所吟

一微塵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塵定。
而彼微塵亦不增,於一普現難思剎。

詞·贈阮星竹

含羞倚醉不成,纖手掩香羅。
偎花映燭,偷傳深意,酒思入橫波。
看朱成碧心迷亂,翻脈脈,斂雙蛾。
相見時稀隔別多,又春盡,奈愁何。

七絕·段正淳寫與王夫人
(段譽途中所補)

春溝水動茶花白,夏谷雲生荔枝紅。
青裙玉面如相識,九月茶花滿路開。

*[書劍恩仇錄]《九首》

玉如意 乾隆

西湖清且漣漪,扁舟時盪晴暉。
處處青山獨往,翩翩白鶴迎歸。
昔年曾到孤山,蒼藤石木高寒。
想見先生風致,畫圖留與人看。

七絕·贈乾隆 玉如意

暖翠樓前粉黛香,六朝風致說平康。
踏青歸去春猶淺,明日重來花滿床。

詞·香冢之題詞

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終,明月缺。
鬱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
一縷香魂無斷絕。
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七絕·涼州積翠樓題詞 余魚同

百戰江湖一笛橫,風雷俠烈死生輕。
鴛鴦有耦春蠶若,白馬鞍邊笑靨生。

七絕·贈乾隆 陳家洛

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
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詞·乾隆之錦銹乾坤[書劍恩仇錄]

錦銹乾坤佳麗,御世立綱陳紀。
四朝輯瑞徵師濟,盼皇畿,雲開雉扇移。
黎民引領鸞輿至,安堵村村□酒旗。
恬熙,御爐中□□雲霏。

散曲·玉如意唱一半兒小曲

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
罵了個負心回轉身,雖是我話兒嗔。
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散曲·玉如意所唱小曲

幾番得要打你,莫當是戲,
咬咬牙,我真個打,不敢欺。
才得打,不由我,又沉吟了一會。
打輕了你,你又不怕我。
打重了,我又信不得你。
罷,冤家也,不如不打你。

散曲·玉如意所唱小曲(諷乾隆)

終日奔忙只為飢,才得有食又寒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卻嫌房屋低。
蓋了高樓並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 [射鵰英雄傳]《十七首》

歐陽修「蝶戀花」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

隱隱歌聲歸棹遠,離愁引著江南岸。

---<開場引子>

元好問 《邁陂塘》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中貫穿全書的曲子>

秋風清,秋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結尾的詞>。
七絕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七絕

陰世新添枉死鬼,陽間不見少年人。
花容月貌無雙女,惆悵芳魂赴九泉。

詞·瑞鶴仙 黃蓉唱與郭靖

雁霜寒透□,正□月雲輕,嫩冰猶薄。
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靚妝難學。
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
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
瑤池舊約,麟鴻更仗誰托。
粉蝶兒只解尋花覓柳,開遍南枝未覺。
但傷心,冷淡黃昏,數聲畫角。

詞·水龍吟 黃蓉與陸乘風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蒿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氣未掃,問人英雄何處。
奇謀復國,可憐無用,塵昏白扇。
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七律 朱子柳

六經蘊藉胸中久,一劍十年磨在手。
杏花頭上一枝橫,免□天機莫漏口。
一點累累大如斗,掩卻半床無所有。
完名掛冠直歸去,本來面目君知否。
(辛未狀元)

五絕·七絕

兵火有餘燼,貧村幾數家。
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詞·九張機

九張機,雙飛雙葉又雙枝。
薄情自古多別離,從頭到底,
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

七古·古風 丘處機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
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
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枉勞形。
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詞·無俗念 丘處機

春遊浩盪,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
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苞堆雪。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領浸溶溶月。
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殊高潔。
萬蕊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
浩氣清英,仙才卓縈,下土難分別。
瑤台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七絕

為人切莫用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若還作惡無報應,天下凶徒人吃人

七律·丘處機之未成詩

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候夜彌清。
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躍水精。

王處一所唱

知其雄兮守其雌,知其白兮守其黑。
知榮守辱兮,為道者損。
損之又損兮,乃至無極。

七律·全真七子布天罡北斗所吟

一住行窩幾十年,蓬頭長目走如顛。
海棠亭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
無物可離虛殼外,有人能悟來生前。
山門一笑無拘擬,雲在西湖月在天。

五古·古風 林朝英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
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
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
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終南下,殿閣凌煙霧。

* [雪山飛狐]《二首》

古風 李岩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嚙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塵飛爨絕煙,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微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浪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垂難過飢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班。

苗若蘭與胡斐對答

本日大難,口燥舌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經歷名山,芝草飜飜。仙人王喬,奉葯一丸。
自惜袖短,內手知寒。慚無靈輒,以報隨宣。
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交在門,飢不及餐。
歡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憂,彈爭酒歌。
淮南八公,要道不煩。參駕六龍,游戲雲端。

* [鴛鴦刀] 《二首》

七絕·袁冠南

黃金逐手快意盡,昨日破產今朝貧。
丈夫何事空嘯傲,不如燒卻頭上巾。

五絕·袁冠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倚天屠龍記]《一首》

散曲·小曲 小昭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
吉藏凶,凶藏吉。富貴那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
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
展放愁眉,休爭閑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
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
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
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 [碧血劍]《一首》

五律·五律

銜泥滄海外,立國自向年。
夏冷冬生熱,山盤地自偏。
積修崇佛教,扶醉待賓賢。
取信通商舶,遺風事可傳。

5. 古代的名聯

乾隆帝愛文墨,崇尚才子,紀昀少年登弟,很是得寵,常與乾隆相伴。一次,乾隆與曉嵐對句為戲。
乾隆說:兩碟豆,
曉嵐答:一甌油。
乾隆改口說:我念的是: 林中兩蝶斗,
曉嵐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鷗游。
有一年冬天,紀曉嵐跟隨乾隆南巡至白龍寺,適逢寺僧鳴鍾。庄嚴古剎,鍾聲悠然,乾隆詩興大發,揮筆寫下"白龍寺內撞金鍾"七個大字。紀曉嵐見之,知是乾隆有意考他,便從容揮筆對上下聯:"黃鶴樓中吹玉笛"。乾隆當即拍手稱贊:"佳對!"。
乾隆在帶領君臣巡視江南途中見一池塘的茶花正含苞待放,猶如握著紅拳,忽有所感,於是出一上聯讓紀曉嵐對:
池中蓮苞攥紅拳,打誰?
紀曉嵐抬頭見池邊劍麻綠葉挺拔,甚是可愛,遂對道:
岸上麻葉伸綠掌,要啥?
同樣以問句相對,天衣無縫。
清代北京人個叫「天然居」的酒樓。一次乾隆路過這家酒樓,稱贊樓名的高雅,遂以樓名為題作對聯,上聯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聯卻苦索不得。因為下聯必須符合這樣的條件:後五字是前五字的顛倒,既要語意完整,又要平仄協調,還要意境美好,的確困難,他便指令群臣屬對。正當大家大傷腦筋之時,紀曉嵐已經對出下聯:
僧游雲隱寺,寺隱雲游僧。
此聯對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隨得群臣的稱贊。據說後人對此也有一副對聯是: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廟。當時廟前正有野台梆子戲上演《西廂記》,乾隆靈機一動,對紀曉嵐說,朕有一聯,卿試對如何?乾隆的上聯說道:
東岳廟,演西廂,南腔北調,
曉嵐略加思索對道:
春和坊,賣夏布,秋收冬藏。
聯以春夏秋冬四季,對東西南北四方,信手掂來,貼切非常。
群臣游至「觀音閣」,乾隆又出一聯請曉嵐屬對: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雲:明日揚帆離古寺,
曉嵐確實不含糊,應聲對道:
兩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
這一聯對的可以說是在衣無縫,最後一句用《孟子》現成的語句,貼切自然,甚為難得。
乾隆五十年(1785年),於乾清官開千叟宴,赴宴者三千九百人。內有一叟一百四十一歲,乾隆皇以此為題,與曉嵐對句。乾隆作上聯雲: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
六十歲為花甲,兩個花甲共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即二十一歲,相加恰好一百四十一歲。
曉嵐相加思索,就對出了下聯: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七十歲為古稀,雙慶古稀是一百四十歲,再加一度春秋,便是一百四十一歲,可謂妙對。
乾隆皇帝命紀曉嵐為《四庫全書》總纂官後,覺得任務繁重,深感朝中人員不足,缺乏得力助手輯定總目綱要。他想,自古江南多才子,不如到江南走一遭。主意打定,便獨自南下了。
這日到了杭州,一路問來,得知浙東就有四位有名的才子,一位姓高,一位姓周,一位姓溫,還有一位姓施,均住桐廬富春山中,端的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紀昀忖道:如能請到這四位才子,何愁大事不成!
第二天一早,紀曉嵐便上了路。一路走來,有點氣喘吁吁,見山腰有座涼亭,便進去歇腳。他踏進亭內一看,只見中間石桌上擺滿酒菜,四張石凳上端坐四個文人模樣的人。紀昀一旁坐下,聽四人出言不凡,便靜靜旁觀。轉眼金烏西墜,橙山輝水,微風中吹來片片柳絮,飄盪飛揚。紀昀頓感心曠神怡,詩興勃發,乃口佔一絕:
富春山上起微風,柳絮飛來片片紅。
桃花開滿章台畔,夕陽又照小亭東。
在座四人聽到此詩,不禁對紀曉嵐肅然起敬。他們一起站起,邀紀曉嵐入席敘談。紀曉嵐見四人氣度不凡。說不定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便入了席,將自己的真名實姓和下江南訪賢的來意和備端出。那四人聞言一驚,原來他們四人正是紀曉嵐要找的四個秀才。
高秀才拱手道:「久聞紀大人才華橫溢,在下有一上聯,請紀大人續對。」說罷吟出上聯:
水上結冰冰上雪,雪上加霜;
紀曉嵐沉思片刻,即對道:
空中起霧霧中雲,雲中見日。
高秀才聽罷連連點頭說:「果然妙對。」這時周秀才一旁道:「晚生也有一聯請紀先生賜教。」便念道:
龜浮水面分開綠;
紀昀應聲對道:
鶴立松梢點破青。
俗話說:春天孩兒面,一日變三變。剛才還是個大晴天,忽然卻下起雨來,雨點落在涼亭頂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只見施秀才站起身來,對紀昀說道:「紀學士才華出眾,名不虛傳。在下以此雨景作一上聯,還請大人賜對。」接著他吟道:
春雨連綿,檐前如奏九霄音,丁丁當當,驚回幽閨淑女夢,夢不成,夫戍邊關;
紀曉嵐見他以雨為題,又暗指夫妻分離憂怨苦愁之情,題意絲絲入扣。於是手捋長須,抬頭望天,暗自沉吟。只見此時山雨漸停,天上烏雲漸散,他靈機一動,立即朗聲吟道:
彩雲縹緲,空中似放五毫光,往往來來,動起京都遊子思,思無窮,友留故里。
此聯在結構上與上聯對仗天衣無縫,又暗示從京都來的遊子求賢若渴,朋友尚留在故鄉不肯出山,暗含責備之意。
施秀才細思句中深意,不由嘆服。眾秀才見紀昀對答如流,又謙恭有禮,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們乘著余興,吟詩作對,你一杯,我一杯,直灌得爛醉。 第二天,四人便跟著紀昀上京編書去了。
紀曉嵐熟讀詩書,記憶力很強,其師曾以杜甫《兵車行》中一句"新鬼煩冤舊鬼哭"出聯考他,他巧妙地運用李商隱《馬嵬》中句"他生未卜此生休"作對,天衣無縫,工整貼切,令其師不得不佩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紀曉嵐中取進士那年,見京城當鋪林立,隨口吟出一句上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但苦思不得下聯。後來他執令赴通州當主考官,見通州有南北之分,苦思數月的上聯便有了下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絕妙之極。
有一年秋,一個經常愚弄百姓的戲班到紀曉嵐家鄉演出,因該地很窮,生活很差,戲子們心中怨氣很大。於是,在一出戲中飾"主考官"的戲子便借戲諷刺該地的鄉民:"酸芥菜,臭黃瓜,入口眉愁眼眨;"熟料恰逢紀曉嵐回鄉看望父母,於是憤然回敬道:"毀梨園,敗戲德,開台腔亂調翻!"
一知縣早聞知紀曉嵐才華敏捷,是個對句奇才,想親自試之。某日恰遇紀曉嵐隨駕巡視至此縣,他便出了個刁鑽的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紀曉嵐思慮片刻,一時難以為對,環視四周,見有一鸚鵡,便從容對道:"鸚有雌雄都叫哥。"該知縣對紀曉嵐的才華暗暗稱奇。

毛澤東少時就酷愛游泳。有一次,私塾先生鄒春培因事外出,囑咐學生溫書。當書讀熟後,
毛澤東和其他幾位同學便到校前的池塘里游泳。先生回校後,見此情景非常生;氣,便要學生對
對子,對不出的就用楠竹篾片打手板心'先生出的對子是"躍足",毛澤東不假思索,對以"修身"。先生聽後,立時怒氣全消,連連點頭稱贊.1917年,毛澤東曾作過一幅泳聯: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1913年春至1918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期間他擬過一幅淺顯而十分貼切的對聯,作為鞭策自己發奮攻讀的座右銘:
苟有恆,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1915年湖南一師的八班學生易詠哇病逝衡山家中,學校於5月23日舉行追悼會,毛澤東撰了一副輓聯:
胡虜多反復,千里度龍山,腥穢待湔,獨令我來何濟世;
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
其憂國悼友之深情,集於一聯之中。

湖南一師期間,他游學中拜訪湖南安化飽學之士夏默庵。素味平生,夏老夫子有意測試一下來人學問的深淺,便寫了"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放在桌子上,這顯然出了一聯的上句。毛澤東見了,取過筆來,便寫了下句:"清水也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對得如此工整,而意境又更其深遠,頓時博得夏老夫子的連聲稱贊。
毛澤東的母親毛文氏,忠厚賢慧,給毛澤東一生以很大影響。因此,毛澤東非常尊敬和愛戴她。1919年10月5日,毛文氏因病去世,毛澤東曾撰寫了兩幅輓聯,懷念之情溢於聯中:其一: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其二:
春風南岸留暉遠,秋雨韶山灑淚多。

兩副靈聯,集乃母臨終呼兒之情、一生禮佛慈心和遊子自己痛悼慈母報春暉之志於一爐。1931年9月15 日,紅三軍軍長黃公略在轉移途中,遭敵機空襲不幸中彈犧牲, 毛澤東為了追悼會寫了輓聯:
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
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毛主席挽孫中山先生聯。據郭化若同志回憶,大約是在一九三八年三月的一個晚上,因為第二天要開個大會,一方面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一方面追悼抗戰陣亡戰士,所以要連夜准備一些輓聯。夜半的時候,毛主席自擬的輓聯,一幅幅由通訊員陸續送到開會的大廳里。當時,郭化若得強記憶力還不錯,毛主席自擬的三幅對聯都能背出。那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記憶力逐漸衰退了,甚是惋惜那時沒有抄一底稿留下。現在,他只記得其中的一幅:
國共合作的基礎為何?孫先生雲:共產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好朋友;
抗日勝利的原因安在?國人皆曰:侵略陣線是和平陣線的死對頭。
1941年,作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牽線人、多次秘密往返於南京與陝北之間的張沖在重慶逝世,毛澤東又與董必武、林伯渠、鄧穎超聯名致送輓聯:
大計賴支持,內聯共,外聯蘇,奔走不辭勞,七載辛勤如一日;
斯人獨憔翠,始病熱,繼病瘧,深沉竟莫起,數聲哭聲已千秋。
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5年,國民黨愛國將領續范亭中將曾於中山陵切腹自殺,以召喚抗戰,1948年續范亭逝世,毛澤東為他撰寫輓聯:
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
有雲水襟懷,有松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1959年,毛澤東回到闊別了32年的故鄉韶山。曾用自己的稿費宴請當地幹部群眾。席間,
毛澤東-一敬酒.當敬到他從前的私塾先生毛宇居時,毛宇居立即起身,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即席應對:"敬老尊賢,應該應該。"給酒宴留下一陣歡快的笑聲。
毛澤東特別喜歡清代乾隆年間孫髯所作昆明大觀樓一百八十字長聯,並且能背誦如流。清人梁章鉅在其《楹聯叢話》中認為此聯"究示免冗長之譏也",毛澤東卻頗不以為然。他針對梁氏此語作批:"從古未有,別創一格,此評不確。"

6. 戲劇改良運動的主要成果

戲曲改良運動推動傳奇雜劇創作出現新的繁榮局面,作品數量多、題材廣,且多關系時局大事。內容或譜寫碧血丹心的革命英烈,如寫徐錫麟刺殺恩銘而壯烈犧牲的《蒼鷹擊》,寫秋瑾慷慨就義的《六月霜》等;或表彰歷史上抗擊侵略的民族英雄,如寫文天祥浩然正氣的《愛國魂》,寫明末瞿式耜兵敗桂林、不屈殉國的《風洞山》,寫張煌言孤臣絕島、視死如歸的《懸嶴猿》等;或謳歌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偉人,如寫義大利民族統一運動及「少年義大利」黨的《新羅馬》,寫法國大革命處決路易十六的《斷頭台》,寫法國羅蘭夫人的《血海花》等;或揭示國家民族淪亡的危機,如《警黃鍾》、《後南柯》等都是鑒於亡國滅種之禍,借蜂、蟻的生存處境,闡揚優勝劣汰、團結禦侮之理。鄭振鐸稱這些劇作「皆激昂慷慨,血淚交流,為民族文學之偉著,亦政治劇曲之豐碑」(鄭振鐸敘阿英《晚清戲曲小說目》)。
適應譜寫新的內容的需要,傳統的傳奇雜劇體制也開始被超越。新的作品打破了生旦俱全作為貫穿全劇主人公的傳奇慣例,如梁啟超《新羅馬》的主人公義大利三傑均為男性。新聞化、政論化傾向加強,化解了悲歡離合的戲劇情節模式。如《少年登場》雜劇只一出一人登場演說,揭露立憲騙局,鼓吹革命,開「言論小生」之先河。這類劇本也往往突破曲律的束縛,如《新羅馬》第三出《黨獄》兩支《混江龍》曲,一氣鼓盪百數十句。同時說白增多,曲文減少,服飾、道具與動作等也開始由古典化、程式化趨於現代化、寫實化。如《新羅馬》「生扮瑪志尼墨衣學生裝上」,迎接其母,「以吻接老旦額介」。 傳奇雜劇創作大多載於報刊,也大都不很適宜上演,成為特定時期產生的一種報刊戲。而京劇和地方戲的一些表演藝術家,則將戲劇改良由案頭、報刊推向舞台。汪笑儂(1858~1918)是京劇改良的先驅。他憂國憂民,主張以戲劇激揚民心。其《自題肖像》詩曰:「手挽頹風大改良,靡音曼調變洋洋,化身千萬倘如願,一處歌台一老汪。」他一生自編自演的戲很多,包括自己創作、從傳奇等移植改編、整理加工京劇舊本等。其作品大多托古喻今,影射時政,表達了悲憤激昂的民眾心聲。如《哭祖廟》演三國蜀漢亡國事,魏軍壓境,後主劉禪一意求降,其子劉諶苦諫不從,提劍回宮,殺妻與子,哭祭祖廟,自刎而死。劇中說:「自盤古以來,江山只有爭斗,哪有善讓之理?」以此鼓舞人們的斗爭精神。《黨人碑》實以書生謝瓊仙醉後怒毀黨人碑的故事,哀悼戊戌六君子。《博浪錐》寫於袁世凱稱帝之時,借張良謀刺秦始皇的故事,把矛頭直指竊國大盜。汪笑儂最擅演悲劇,其唱腔蒼老遒勁,「低回嗚咽,慷慨淋漓,將有心人一種深情和盤托出」(《耕塵舍劇話》)。同時,他還積極參與了時裝京劇的演出活動。他自編自演的《瓜種蘭因》(一名《波蘭亡國慘》),演波蘭與土耳其開戰、兵敗被各國瓜分的故事借波蘭亡國的慘痛歷史以警醒國人,痛罵賣國政府。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愛國藝人潘月樵和夏月潤、夏月珊兄弟創建上海「新舞台」,這是中國第一個採用新式舞台與布景、上演新戲的重要場所,時裝京劇大量涌現,京劇改良運動達到高潮。先後演出了《潘烈士投海》、《玫瑰花》等劇目。此外,劉藝舟在漢口自編自演了《皇帝夢》(又名《新華宮》),譏刺洪憲稱帝丑劇,梅蘭芳在北京編演了《一縷麻》、《鄧霞姑》等。
戲劇改良運動也在其他地方戲中展開。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周善培在成都倡議成立了「戲曲改良公會」,指導川劇改良工作。劇作家黃吉安(1836~1924)創作改編劇本多達百種,其中有的作品借古喻今,彰善癉惡,如《柴市節》、《三盡忠》、《朱仙鎮》等;有的作品廣泛涉及生活陋俗,如戒鴉片的《斷雙槍》、戒纏足的《凌雲步》、戒迷信的《鄴水投巫》等。1912年西安成立的易俗社編演秦腔優秀劇目。河北成兆才在民間說唱蓮花落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劇種,創造了評劇。他一生創作和整理改編了近百種評劇劇本,其代表作《珍珠衫》、《花為媒》、《王少安趕船》、《夜審周子秦》以及時事新劇《楊三姐告狀》等都盛演不衰。 話劇是一種不同於中國傳統戲曲的新型劇種。它不用歌唱,以對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著時裝,分幕,採用燈光布景等,屬於寫實主義的戲劇類型。中國早期話劇的誕生當以春柳社的成立為標志。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年底在日本東京的中國留學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組織了中國第一個戲劇團體——春柳社。當時正是日本新派劇人才輩出的時候,中國留學生深受其影響。次年春在中國青年會舉辦的一次賑災游藝會上,春柳同人演出了法國小仲馬《茶花女》的第三幕。張庚認為:「這是真正由中國人用中國話所演出的第一個話劇。」(《中國話劇運動史初稿》)同年六月初,春柳社又在東京大戲院本鄉座公演了由曾孝谷根據林譯同名小說改編的《黑奴籲天錄》。歐陽予倩認為這「可以看作中國話劇第一個創作的劇本,因為在這以前我國還沒有過自己寫的這樣整整齊齊幾幕的話劇本」(《回憶春柳》)。演出不僅轟動了留學生界,而且得到日本輿論界的廣泛好評。《早稻田文學》刊物發表了長達二十多頁的劇評。《黑奴籲天錄》所體現的擺脫奴隸悲慘命運、爭取獨立自由的抗爭精神,以及它那全新的逼真於生活的演出形式,激起了國內外的強烈反響。此後春柳社隊伍繼續擴大,又陸續演出了《熱血》等劇目。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受春柳社的影響,王鍾聲在上海組織春陽社。該社於同年在蘭心大戲院公演了《黑奴籲天錄》。由於在藝術表現上新舊混雜,演出不很成功。次年王鍾聲與任天知合作創辦通鑒學校(培養戲劇人才的學校),於春仙茶園演出《迦茵小傳》,話劇形態比較分明,張庚稱之為「中國本土」上始見的「真正的話劇」(《中國話劇運動史初稿》)。到了辛亥革命高潮時期,1910年底,任天知在上海組織進化團,次年到南京演出《血蓑衣》、《安重根刺伊藤》、《新茶花》等劇,標出「天知派新劇」的旗幟。上海光復後,進化團回到上海,在張園演出歌頌南京光復的《共和萬歲》和勸募國民支援革命的《黃金赤血》。此時進化團達於鼎盛。1912年陸鏡若在上海召集春柳社成員,組織新劇同志會,陸續參加的有歐陽予倩、吳我尊、馬絳士、馮叔鸞等。他們輾轉江浙兩湖地區進行演出活動,1914年回到上海,易名春柳劇場。演出劇目有《家庭恩仇記》、《不如歸》、《猛回頭》、《社會鍾》等八十餘個。劇本不採用「言論派老生」的宣傳方式和「幕外戲」的編劇手法,在劇壇獨樹一幟。春柳社在藝術方面整齊嚴肅的做法,對中國早期話劇的發展起了很好的影響。此後踏上文壇的則是「五四」文學革命時期羅家倫等翻譯的易卜生《娜拉》和胡適創作的《終身大事》等話劇劇本了。

熱點內容
養盆景感悟 發布:2025-09-16 07:45:05 瀏覽:118
花語重歸於好 發布:2025-09-16 07:45:05 瀏覽:801
忠義盆景 發布:2025-09-16 07:45:03 瀏覽:604
沼澤種荷花 發布:2025-09-16 07:44:57 瀏覽:292
山茶花比美 發布:2025-09-16 07:33:41 瀏覽:752
綠豆櫻花樹 發布:2025-09-16 07:27:59 瀏覽:426
什麼盆栽喜陽 發布:2025-09-16 07:15:04 瀏覽:767
蘭花喜鈣 發布:2025-09-16 07:13:47 瀏覽:590
閩南七夕拜拜的東西 發布:2025-09-16 07:03:20 瀏覽:873
花卉啥意思 發布:2025-09-16 07:02:04 瀏覽:513